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方式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方式。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现代科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特性以及它的传播方式。
一、电磁波的特性1. 频率电磁波的特性之一是频率,它指电磁波每秒钟震动的次数。
频率用赫兹(Hz)表示。
常见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它们的频率从低到高不等。
其中,无线电波的频率较低,γ射线的频率较高。
2. 波长电磁波的波长是指电磁波一个完整震动周期的长度。
波长用米(m)表示。
波长和频率有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即波长 = 光速 / 频率,其中光速为300,000,000米/秒。
根据这个关系,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3. 能量电磁波具有能量,能量的大小与电磁波的强度有关。
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可以通过功率来表示,单位为瓦特/平方米。
功率越大,能量密度越高。
同时,随着距离光源的增加,电磁波的强度将减弱。
二、电磁波的传播方式1. 真空传播在真空中,电磁波可以自由传播。
由于电磁波不需要介质进行传递,因此在太空中无需空气、水或其他物质的存在,就能够传播。
这也是无线电波、微波、X射线和γ射线等电磁波能够在太空中传播的原因。
2. 介质传播大部分情况下,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的存在。
介质可以是任何物质,包括空气、水、岩石等。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递的速度会发生变化,这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不同的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会有所差异。
3. 反射和折射当电磁波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电磁波在遇到边界时被反弹回原来的介质。
折射是指电磁波穿过边界时改变方向。
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镜子中的反射和棱镜中的折射。
4. 散射散射是指电磁波在碰到较小的物体或不规则的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
散射现象使得光在大气中传播时,空气中的微粒会散射光线,形成天空的蓝色。
5. 多径传播多径传播是指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条不同路径的干涉和衍射效应产生多个传播路径。
电磁波电磁场的传播特性
电磁波电磁场的传播特性电磁波是一种同时具有电场和磁场的波动现象,其传播特性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电磁波电磁场的传播特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本质和应用。
一、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表现形式,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
根据电场和磁场的变化情况,电磁波可分为不同的频率段,例如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
二、电磁波传播的基本特性1.无需介质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依靠任何物质介质。
这是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明显区别之一。
2.速度恒定不变: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光速,约为3×10^8米/秒。
这也是自然界中任何物质不可超越的极限速度。
3.波长与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波长(λ)与频率(f)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λ = c/f,其中c为光速。
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4.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电磁波具有干涉和衍射现象,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出现波动性的表现,与粒子性的行为相结合,这也是光的粒子-波动二象性的重要体现。
5.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电磁波可以辐射到周围的空间中,也可以被物体所吸收。
当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发生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三、电磁波传播的应用电磁波传播的特性使得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通信技术:电磁波的快速传播速度和远距离传输能力使得它成为无线通信的重要手段。
如无线电、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
2.光学技术:可见光是一种特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光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了光的传播特性,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3.遥感技术:通过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特性的研究,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遥感观测,获取大量的地理、气象等信息。
4.医学诊断:X射线、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技术利用了电磁波在物质中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用来检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
5.能源利用:太阳能利用了太阳光的电磁波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
综上所述,电磁波电磁场的传播特性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磁波的本质,并将其应用于通信、光学、医学、能源等各个领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可以在真空中以及各种介质中传播。
它们由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所产生,如同水波一样传递能量。
电磁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无线通信、广播电视以及雷达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一、电磁波的基本特性电磁波由特定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组成,并以光速传播。
根据电磁波的频率,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二、电磁波的传播方式电磁波的传播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当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电磁波并向周围介质传播。
换句话说,电场的变化会导致磁场的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又会导致电场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这一过程被称为电磁波的传播。
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约为每秒300,000公里。
这种传播速度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无法超过或突破。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任何介质来支撑或传导,可以自由地在空间中传播。
四、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除了真空中的传播,电磁波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介质中传播时,电磁波会与介质中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的传递和散射。
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折射、反射、散射等。
五、电磁波的折射和反射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由于介质的密度和折射率不同而导致的,使得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折射现象在光学中应用广泛,例如透镜和棱镜的工作原理都基于折射现象。
另外,当电磁波遇到介质表面时,可能会发生反射。
反射是指电磁波在撞击介质表面后反弹回原来的介质中。
反射现象实际上是电磁波与介质之间交换能量的结果,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去,一部分则被吸收或穿透。
六、电磁波的散射除了折射和反射,电磁波还可能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是指电磁波在与介质中的微粒相互作用后改变传播方向。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电磁波是一种以电场和磁场交替振荡传播的波动现象,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 波长:电磁波的波长指的是波动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距离。
它和频率的乘积等于光速,即波长 = 光速 / 频率。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例如无线电波的波长可以达到数十米到数百千米,而可见光的波长在几百纳米到几百皮米之间。
2. 频率:电磁波的频率指的是波动中的周期数。
它是指电磁波每秒振荡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应不同的能量和特性,例如高频率的紫外线和 X 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而低频率的无线电波和微波则具有较低的能量。
3. 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即等于光速。
光速的数值约为 299,792,458 米/秒,是自然界中最大的速度。
4. 能量:电磁波具有能量,其能量与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具有更高的能量,频率越低的电磁波则具有更低的能量。
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在相互作用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例如可见光可以激发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高能量的 X 射线可以穿透物体并对生物组织产生伤害。
5. 传播方式:电磁波可以在真空、空气、介质等不同媒介中传播,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折射、反射等现象。
不同媒介对电磁波的传
播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在介质中传播时,电磁波的速度会减小,且会
发生折射现象。
总之,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速度、能量和传播方式等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作用。
电磁信号知识点总结
电磁信号知识点总结一、电磁波的特性1.波长和频率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波长和频率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波长是波在媒质中传播一个周期的长度,通常用λ表示,单位是米。
频率是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由下式给出:c = λf,其中c是光速,约为3×10^8米/秒。
2.极化状态电磁波可以沿着不同方向传播,它们的振动方向被称为极化状态。
有线性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等不同类型。
3.传播特性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存在传播直线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它们的传播速度由媒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决定,媒质的不同会影响其传播速度。
4.频谱特性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可分为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
二、电磁信号的传播1.自由空间传播电磁信号在自由空间中,即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会以直线传播。
其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距离、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等因素的影响。
2.地面传播在地面传播条件下,电磁信号会受到地形、建筑物和植被等障碍物的影响,会产生衰减和多径效应。
3.大气传播天线传播条件下,大气中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等因素也会对电磁信号的传播产生影响。
4.散射传播电磁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生散射现象,散射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时延,影响通信质量。
三、调制技术1.调幅调制(AM)调幅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号。
调幅调制技术简单,但抗干扰能力较差。
2.调频调制(FM)调频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号。
调频调制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3.调相调制(PM)调相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号。
4.数字调制(ASK、FSK、PSK)数字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来传输信号。
电磁波特点
电磁波特点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们在空间中传播,并能够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磁波具有一系列特点,下面我将逐一解释并展开讨论。
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波动性是指电磁波以波的形式传播,具有波长、频率和振幅等特征。
电磁波的波长表示了波动的空间周期,即相邻峰值或谷值之间的距离。
频率则表示了波动的时间周期,即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
振幅则表示了波动的强度或能量大小。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即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这个速度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任何物质都无法达到或超过这个速度。
因此,电磁波可以迅速地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信息或能量。
第三,电磁波具有无需媒质传播的特点。
与声波等机械波不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无需依赖任何物质介质。
这意味着电磁波可以在太空等无空气或无固体的环境中传播,使得它们在通信、天文观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四,电磁波具有能量和动量的传递能力。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这些场的变化会导致能量的传递。
当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会被吸收或散射,从而产生相应的效应。
例如,太阳光中的电磁波可以被地球大气层吸收,使得地球表面温暖。
同时,电磁波还具有动量的传递能力,这在激光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利用。
第五,电磁波具有频谱广泛的特点。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非常广泛,从低频的无线电波到高频的γ射线,覆盖了很大的频率范围。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例如,无线电波主要用于通信和广播,可见光波则用于人类的日常视觉感知,而γ射线则常用于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
电磁波具有相互作用和干涉的特点。
当两个或多个电磁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叠加效应,可以产生增强或抵消的结果。
这一特点在光学干涉、无线电干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磁波的概念
电磁波的概念
概念
电磁波是由电磁场和磁场的波动交织而成的一种物理波,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幅度和频率,所以它可以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传播。
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用来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等。
它也可以用来提供信号,以控制机械设备或电子电路。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具有三种特性:
1. 频率:电磁波的频率是指它的波长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次数,即每秒传播次数。
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够携带的信息量越大,波的传播距离也越远。
2. 波长:电磁波的波长是指它在传播中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它决定了电磁波传播的方向和强度。
3. 幅度:电磁波的幅度是指它在任何一点的处于峰值的值,也就是说它可以表示波的能量。
电磁波的用途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用于无线电广播、无线电传输、调制解调器等。
另外,它还可以用来扫描物体,如超声波扫描用于检测乳房癌等,以及电磁波的高能射线检测等。
- 1 -。
物理学中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偏振
物理学中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偏振电磁波的电磁波偏振1. 引言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传播的波动现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电磁波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可见光、微波、射线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磁波的电磁波偏振现象。
2.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波动现象。
根据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和振动方式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不同的偏振类型,包括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偏振。
3. 线偏振线偏振是电磁波最常见的偏振类型之一。
在线偏振的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保持恒定,且垂直于波传播方向。
线偏振电磁波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筛选和分析。
例如,偏振片可以选择只传递垂直于特定方向的电场分量,从而改变电磁波的偏振状态。
4. 圆偏振圆偏振是电磁波的另一种常见偏振类型。
在圆偏振的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随时间呈圆周运动。
圆偏振电磁波可以通过波片进行实现,波片具有不同的光程差,引起电场和磁场的相位延迟,从而形成圆偏振。
5. 椭偏振椭偏振是电磁波的一种复杂偏振类型。
在椭偏振的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随时间呈椭圆运动。
椭偏振电磁波可以通过合成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线偏振电磁波实现。
椭偏振电磁波的偏振椭圆的形状和倾斜程度可以通过相位关系来描述。
6. 电磁波偏振的应用电磁波的偏振性质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光通信中,只接收特定偏振方向的光信号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效果。
此外,通过控制电磁波的偏振状态,我们可以实现光学仪器的精密测量和图像处理等应用。
7. 结论电磁波的偏振现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偏振是电磁波常见的偏振类型,其应用广泛且深远。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解电磁波的偏振现象对于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529)。
电磁波的电磁学特性
电磁波的电磁学特性电磁波是指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辐射。
它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具有各自的电磁学特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波的电磁学特性。
一、电磁波的波动性质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其传播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动方程的求解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公式:v = c/n,其中v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n表示介质的折射率。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而在不同介质中会有不同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频率(f)和波长(λ)满足公式:c = fλ,其中c表示光速,f表示频率,λ表示波长。
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1. 平面波特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平行的波峰和波谷的排列。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同时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这种波动态描绘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2. 照射规律电磁波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遵循一定的照射规律。
当电磁波正入射到一个介质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电磁波从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回空间,折射是指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
三、电磁波的干涉与衍射1. 干涉现象当两束相干的电磁波相遇时,会出现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可以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构成干涉是指两束电磁波相遇后,电场和磁场的叠加形成明暗条纹的现象。
破坏干涉是指两束电磁波相遇后,其电场和磁场的干涉效应不明显,无法观察到明暗条纹。
2. 衍射现象当电磁波通过一定大小的孔径或物体边缘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是指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其传播方向发生偏离并扩散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应用于成像、天文学观测等领域。
四、电磁波的能量传递电磁波携带着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中,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电磁波的能量传递与电磁波的强度有关。
强度高的电磁波携带的能量大,强度低的电磁波携带的能量小。
电磁波的能量传递对于无线通信、电磁波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波的概念与特点
电磁波的概念与特点一、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是一种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电磁场波动现象。
它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电磁波的产生是由于电荷的加速运动,如振荡的电荷、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等。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自由传播,其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常数,即光速。
二、电磁波的特点1.波动性: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其波动形式包括振荡的电场和磁场。
电磁波的波动性质可以通过干涉、衍射和折射等现象来观察。
2.能量传播: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携带能量,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例如,无线电波可以传输无线电信号,光波可以传输光能和视觉信息。
3.无需介质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自由传播。
这是电磁波与其他波动形式(如声波)的一个重要区别。
4.波动速度恒定: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
光速是一个极其大的数值,约为3×10^8米/秒。
5.频率和波长:电磁波的波动特性可以通过频率和波长来描述。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磁波波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波长是指电磁波一个完整波动的长度,单位为米(m)。
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6.电磁谱:电磁波谱是指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排列的谱系。
电磁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7.相互作用: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与物质相互作用,如吸收、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这种相互作用是电磁波在通信、探测和医疗等领域应用的基础。
8.波动方程:电磁波的传播可以通过波动方程来描述,如麦克斯韦方程组。
这些方程揭示了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和波动特性。
综上所述,电磁波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具有波动性、能量传播、无需介质传播、波动速度恒定、频率和波长等特性。
电磁波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描述电磁波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解题方法:回顾电磁波的定义,即电磁波是一种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电磁场波动现象,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并传播的能量波动。
电磁波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频率和波长电磁波的频率指的是波动的次数,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波动次数越多,频率越高。
波长则是在一定时间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与频率呈反比关系。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波段。
二、速度和传播路径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x10^8米/秒,即光速。
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减速或折射。
三、反射和折射当电磁波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电磁波在遇到边界时从边界回弹的现象,而折射则是指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现象。
这两个现象对于光学设备和通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四、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电磁波特性中的重要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电磁波相遇并产生分明亮暗交替的现象,如光的干涉现象可应用于干涉仪、干涉衬片等领域;衍射是指电磁波通过一个与波长比较接近的开口或障碍物后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如声音经过门缝进入另一间房间的现象。
五、偏振偏振是指电磁波中的振动方向。
电磁波可以是未偏振的,即振动方向既有纵向分量也有横向分量;也可以是线偏振的,即振动方向只有在一个方向上;还可以是圆偏振或椭圆偏振的,即振动方向按圆形或椭圆形路径改变。
六、吸收和发射各种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具有特定的吸收谱和发射谱。
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它们可能被物质吸收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者物质中的原子以特定频率发射出电磁波。
七、应用领域电磁波的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无线电波和微波被用于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在医学领域,X射线和γ射线能够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在能源领域,太阳能利用了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来产生电力;在科研和工业领域,激光的特性为精密测量、材料加工和信息存储提供了重要基础。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又常常被忽视的存在。
从手机通讯到微波炉加热食物,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到卫星导航,电磁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究竟有哪些特性呢?首先,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这意味着它像水波、声波一样,能够以波的形式传播。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是描述其波动性的重要参数。
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而频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电磁波振动的次数。
波长和频率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关系,即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例如,无线电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而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的波长很短,频率极高。
电磁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与声波等机械波不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自由传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电磁信号。
想象一下,如果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宇宙中的信息传递将会变得极为困难,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将大打折扣。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还遵循着反射、折射和衍射等规律。
当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这就像我们对着镜子照射光线会看到反射一样。
例如,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探测目标的。
折射则是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比如,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
衍射则是指电磁波在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能够绕过它们继续传播的现象。
电磁波具有能量。
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体现。
比如,太阳光就是一种电磁波,它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为生命提供了能量。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其工作原理是让食物中的水分子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快速振动,从而产生热量。
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在真空中约为 299792458 米每秒,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光速。
无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如何变化,其传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一特性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电磁波还可以被调制。
通过改变电磁波的某些特性,如振幅、频率或相位,我们可以将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电磁波的特性与传播
电磁波的特性与传播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并且在无线通信、电视广播、雷达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特性及其传播方式。
一、电磁波的特性1. 频率和波长电磁波的频率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表示。
而波长则表示一个完整波动的最小距离。
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和波长的乘积为光速(3×10^8 m/s)。
2. 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即光速。
它可以达到3×10^8 m/s,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光速是极限速度”的原因之一。
3. 反射和折射当电磁波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电磁波遇到界面后,部分能量被界面反射回去;而折射是指电磁波穿过界面时改变方向,并继续传播。
这两个现象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重要特性。
4. 散射和吸收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与物体相互作用,发生散射和吸收。
散射是指电磁波撞击到物体上后,改变方向并传播出去;吸收是指电磁波在物体中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如热能。
散射和吸收现象直接影响了电磁波在传播路径上的衰减程度。
5. 极化电磁波的振动方向称为极化方向,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指电磁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如无线电波;横波则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如光波。
极化特性在电磁波的传播和接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电磁波的传播方式1. 自由空间传播在真空和空气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波沿直线传播,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这是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常用的传播方式。
2. 地面传播地面传播是电磁波在地表上沿曲线传播的方式。
它通常用于中短波的广播传输和雷达系统。
地面传播受到地球的弯曲和地形的影响,信号会在地表上反射、绕射和散射,到达目标接收器。
3. 天波传播天波传播是电磁波在电离层内部反射传播的方式,常见于电视广播和短波广播。
电离层的存在使得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指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一种现象。
它具有波动性质,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同时也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
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具有特定的波长和频率。
一、电磁波的起源电磁波是由振荡电荷所产生的。
当电荷发生振荡时,就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特性1. 波长与频率:电磁波的波长是指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相位相同或相位差相等的点之间的距离。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峰通过某一点的次数。
波长和频率之间有着反比关系,即波长越长,频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2. 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光速的3×10^8米/秒。
这个速度被称为光速,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3. 能量与功率:电磁波具有能量,能够传递能量。
电磁波的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
功率则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的能量传递。
功率与电磁波的振幅平方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极化:电磁波具有极化现象,即电矢量或磁矢量在空间中的摆动方向相对固定。
电磁波分为线偏振、圆偏振和非偏振三种极化方式。
三、电磁波的分类电磁波按照频率的不同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多种类型。
这些波长范围从数百公里到极短的几个皮米不等。
四、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线电波被用于通信,微波被用于加热和雷达,红外线被用于遥控和红外线热成像,可见光则是我们日常用于观察事物的光线,紫外线被用于杀菌和紫外线灯等。
X射线和γ射线则用于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等领域。
总结:电磁波是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一种现象,具有波动性质,可在空间中传播,同时也是一种传递能量的方式。
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呈反比关系,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恒定的光速。
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无线通信、遥控、医学影像等领域。
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对我们理解光与电磁传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辐射的传播规律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辐射的传播规律电磁波的特性与电磁辐射的传播规律电磁波是由电磁场的振动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在空间中传播,并具有许多特性和传播规律。
本文将围绕电磁波的特性以及电磁辐射的传播规律展开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磁波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1. 频率和波长: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是联系密切的。
波长是指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而频率是指每秒钟通过特定点的波峰或波谷的个数。
根据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可以得出光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的公式:c =λν。
其中,c代表光速,λ代表波长,ν代表频率。
2. 极化:电磁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在横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垂直于能量传播的方向;而在纵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与能量传播的方向一致。
3. 干涉和衍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叠加所产生的现象,它既可以增强波的振幅,也可以减弱波的振幅。
而衍射则是指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4. 反射和折射:电磁波在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电磁波从边界上方弹回的现象,其发生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频率不变。
折射则是指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二、电磁辐射的传播规律电磁辐射是电磁波通过空间传播的过程,在传播中符合一定的规律和原理。
以下是关于电磁辐射传播的几个重要规律:1. 光速不变定律:无论电磁波的频率如何变化,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始终是一个恒定值,即光速。
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2. 能量传播定律:电磁波在传播中会携带能量,并在接收器上释放。
能量传播定律通过能量传输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等量来描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3. 理想与实际传播:电磁波在理想情况下会在空间中以直线传播,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空气、云雾、大气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磁波传播路径的扭曲和损耗。
电磁波的特性与传播
电磁波的特性与传播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并通过空间传播。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一、电磁波的特性1. 频率与波长:电磁波的频率指单位时间内波动中心通过某一点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波长则是指电磁波一个完整波动中心所需要的长度,通常用米(m)来表示。
频率和波长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即速度等于频率乘以波长,即v = fλ(其中 v代表速度)。
2. 能量传递: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是以粒子的形式传递的。
每个电磁波粒子被称为光子,其能量与频率有直接关系,即能量 E 等于频率 f 乘以普朗克常数 h,即 E = hf。
3. 电磁谱与频段:电磁波按照频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形成了电磁谱。
电磁谱包括了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不同频段。
每个频段都有不同的应用和特性。
二、电磁波的传播1. 辐射原理:电磁波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进行的。
当电磁波在空间中发生传播时,电场和磁场会交替变化,并将能量传递到周围的介质中。
2. 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恒定值,即光速,约为3×10^8米/秒。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会有微小的变化。
3. 衰减和反射:当电磁波遇到介质时,它会发生多种现象。
其中一种是衰减,即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距离增加时,其能量会逐渐减弱。
另一种是反射,即电磁波遇到边界时发生反弹,改变传播方向。
4. 折射和散射: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此外,电磁波也会发生散射,即在传播过程中与介质中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其传播方向。
5. 极化:电磁波可以呈现不同的极化状态,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椭圆极化。
极化状态决定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磁场和电场方向的变化。
总结起来,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通信、雷达、遥感和医学成像等领域。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与分类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与分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科技与信息的时代,电磁波可谓是无处不在。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视,到医院里的各种医疗设备,再到太空探索中的通信技术,电磁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电磁波?它又有哪些基本特性和分类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波的定义。
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振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
它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特性使得电磁波能够在宇宙的广袤空间中传递信息。
电磁波具有许多重要的基本特性。
其中,频率和波长是两个关键的参数。
频率指的是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而波长则是电磁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电磁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能量。
电磁波所携带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也就是说,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其能量越大。
例如,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等高频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对物质产生较强的作用,如导致细胞损伤、引发基因突变等。
而无线电波等低频电磁波能量较低,对物质的作用相对较弱。
电磁波还是一种横波,这意味着它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并且,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遵循着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光学规律。
这些规律使得电磁波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传播和相互作用,为我们的通信、成像等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电磁波的分类。
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电磁波可以大致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3kHz 到 300GHz 之间,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如广播、电视、手机通信等。
我们通过收音机收听的广播节目、使用的 WiFi 网络,都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的。
微波的频率在 300MHz 到 300GHz 之间,常用于卫星通信、雷达以及微波炉等设备。
微波炉就是利用微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的。
什么是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既有电场又有磁场的波动现象,它能够传播能量,同时也是光的本质。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无线电、微波炉,还是光学、雷达等领域的应用,都与电磁波息息相关。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电磁波的定义、特性以及应用。
一、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它们以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正交关系存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光速,即3×10^8米/秒。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分为不同的频段,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二、电磁波的特性1.频率和波长:电磁波的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波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波长则是波的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波峰之间所对应的距离,单位为米(m)。
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倒数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2.幅度:电磁波的幅度表示了波的能量大小,通常以电场或磁场的最大值来衡量。
幅度的大小与波的能量密度有关,能量密度与幅度的平方成正比。
3.偏振:电磁波具有偏振性质,即波的振动方向。
根据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横波的电场和磁场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而纵波的电场和磁场与传播方向平行。
三、电磁波的应用1.通信:电磁波在无线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
射频和微波被用于电视、广播、手机等通信设备,它们的特性可以有效地进行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2.雷达:雷达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特性来检测和测量目标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通过向目标发射脉冲电磁波,然后接收目标反射的波,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监测与跟踪。
3.医学:X射线和γ射线在医学影像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们能够穿透物体并被不同密度的组织吸收,从而形成不同的影像,用于诊断和治疗。
4.光学: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对人类的视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学技术包括镜头、激光、光纤通信等,广泛应用于成像、测量、显示等领域。
5.能源:太阳光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利用光电效应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电池的应用不仅在为生活提供电力,还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电磁波的基本特点
电磁波的基本特点
电磁波是一种由电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是一种
能量传递的方式,可以在真空中无阻碍地传播。
电磁波包括射频波、
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多种不同频率的波。
电磁波的基本特点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电磁波
的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能量就越强。
这使得电磁波在通讯、雷达、医学检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可
用于通讯,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X射线则可在医学领域中用于成像。
其次,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密切相关。
当
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弯曲的程度取决于两种介质的
折射率差。
这使得电磁波在光学、材料学、天文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
例如,光学领域中的透镜和棱镜都是基于电磁波在不同介质
中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工作的。
此外,电磁波的极性和方向也是其重要特性之一。
对于电磁波,
电场和磁场都是彼此垂直并相互作用的。
偏振是指电场运动的方向在
波传播方向和垂直于波传播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
由此可见,电磁波
的极性和方向在天线和微波设备、电视和电影制作等领域中具有重要
的意义。
例如,在视频制作中,拍摄机可以使用特定的透镜和滤波器
来调整电磁波的方向和极性,以获得特定的效果。
总之,电磁波是一种传播能量的方式,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性,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深入了解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电磁波的功效,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电磁波特点
电磁波特点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具有许多特点,包括波长、频率、速度、穿透力、传播方向等。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特点。
电磁波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
波长是指波峰之间的距离,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
波长和频率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关系: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广,从宇宙射线的纳米级到无线电波的几十米或几百米。
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即光速。
光速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
无论是可见光、无线电波还是微波,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电磁波具有穿透力。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物质中的穿透能力不同。
例如,可见光的频率较高,能够穿透许多透明物质,而高能γ射线的频率更高,能够穿透较厚的物质。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是直线传播。
在真空中,电磁波以直线传播,不受外界力的影响。
然而,当电磁波遇到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导致它们改变传播方向。
电磁波具有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电磁波相遇时产生的波幅叠加现象,形成增强或抵消的效果。
衍射是指电磁波通过孔隙或物体边缘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电磁波还具有极化特性。
极化是指电磁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电磁波可以是线偏振、圆偏振或不偏振的。
在线偏振中,电磁波的振动方向沿着特定的直线;在圆偏振中,电磁波的振动方向沿着特定的圆轨迹;而不偏振的电磁波的振动方向是随机的。
电磁波还具有能量传递的特点。
电磁波携带能量,能够在空间中传递能量。
这也是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和雷达等技术的基础。
总结起来,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速度、穿透力、传播方向、干涉和衍射、极化以及能量传递等特点。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通信、电视广播、雷达探测等。
通过深入了解电磁波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波的概念 2.2 电磁波的波方程 2.3 电磁波相速度和群速度 2.4 波的散射 2.5 材料的折射率 2.6 波的反射和折射 2.7 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
2.1 电磁光波的基本概念
1. 光是什么?
2.1.2. 电磁波的产生
由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变 化的磁场又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之间 相互依赖,相互激发,交替产生,并以一定速度由近及远地在 空间传播出去。这样就产生了电磁波。
( ) �
��
∇×∇×E =∇ ∇iE −E(∇i∇)
� ∇•E =0
( ) �
∇×∇×E =∇
� ∇iE
−
� E
(
∇i∇)
=
−
∂2E ∂x2
−
∂2E ∂y2
−
∂2E ∂z2
��
∇×∇×E = −E(∇i∇)
�
E(∇i∇)
=
� E
⎛ ⎜ ⎝
∂ ∂x
� i
+
∂ ∂y
� j
+
∂ ∂z
�⎞⎛ k ⎟⎜
⎠⎝
n= ε r
2.2.3. 单色平面波的波方程
1) 单色平面光波的三角函数表示是波动方程在平面光波情况 下的一般解形式,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具体 函数表示。 最简单、 最普遍采用的是三角函数形式,若只计 沿+z方向传播的平面光波,其电场表示式为
E
=
E0
cos
⎡⎢ω ⎣
⎛ ⎜⎝
t
−
z u
电矩:
�� p= ql
振荡电偶极子:
p = p0 cosωt = ql cosωt
+q
��
lp
-q
1). 无线电电磁波的产生辐射能量最大方向
波源(天线)
+B -
∆ΦD
电偶极振动
E
=
−
ω 2 p0 sinθ 4πε 0c 2 r
cos ω (t
−
r) c
H
=
ω2 −
p0
sinθ
cos ω (t
−
∂ ∂x
� i
+
∂ ∂y
� j
+
∂ ∂z
�⎞ k⎟
⎠
�
E(∇i∇)
=
� E
⎛ ⎜
⎝
∂2 ∂x2
+
∂2 ∂y2
+
∂2 ∂z2
⎞ ⎟ ⎠
� E
(
∇i∇)
=
⎛ ⎜ ⎝
� ∂2E ∂x2
+
� ∂2E ∂y2
+
� ∂2E ∂z2
⎞ ⎟ ⎠
∇×∇×
� E
=
� −E
(
∇i∇)
=
−
∂2E ∂x2
−
∂2E ∂y2
−
∂2E ∂z2
⎞⎤ ⎟⎠⎥⎦
=
E0
cos ⎡⎢2π ⎣
⎛t ⎜⎝ T
−
z λ
⎞⎤ ⎟⎠⎥⎦
E
=
E0
cos
��
�∫ ∫ B • d S = 0
�∫
L
� H
•
� dl
=
∫
S
� Jc
•
� dS
+
∫
S
∂ ∂
� D t
•
� dS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
∇•D= ρ
∇×
� E
=
∂ −
� B
� ∂t
∇•B = 0
∇×
� H
=
� Jc
+
∂ ∂
� D t
∇
� =i
∂
+
� j
∂
� +k
∂
∂x ∂y ∂z
2.2.1. 麦克斯为方程组的推导
L
∫∫
s
(
∇
×
H
)
•
s
d
S
=
∫
∫
S
� Jc
•
� dS
+
∫
∫
S
∂ ∂
� D t
•
� dS
∇×
H
=
Jc
+
∂D ∂t
∇×
B
/
µ0
=
ε 0∂E ∂t
∇ × B = ε0µ0∂E ∂t
2.2.2. 电磁波方程的推导
∇ × E + ∂B = 0
y
∇×∇×
� E
∂t
= −∇×∂
� B
x
∂t
a ×(b × c) = b (aic) − c (aib)
r)
4πε 0cr
c
S
=
E
⋅H
=
ω 4 p02 sin 2 θ 16π 2ε 0c3r 2
cos2 ω (t
−
r) c
∫ 总辐射功率: p = Sr 2 sinθdθdϕ 球面
p
=
ω 4 p02 12πε 0c 3
z�
E
�� u(S)
�p
�θ p
H
o
y
x
z
θ� S
3、光波的产生方式
远红外 1 mm~20 μm 红外线(1 mm~0.76 μm) 中红外 20 μm~1.5 μm
近红外 1.5 μm~0.76 μm
可见光(760 nm~380 nm)
红 色 760 nm~650 nm 橙 色 650 nm~590 nm 黄 色 590 nm~570 nm 绿 色 570 nm~490 nm 青 色 490 nm~460 nm 蓝 色 460 nm~430 nm 紫 色 430 nm~380 nm
1、电磁波的波源
我们知道,线圈L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可以产生电磁振荡,电
磁振荡能够发射电磁波。但由LC组成普通振荡电路,有以下特点:
1) 电磁场能量几乎分别集中于电容器和自感线圈内,不利于电
磁波的辐射,所以必需设计能让能量辐射的电路。
2) 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功率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而
L C电路频率为
+ + = µε
∂x2 ∂y2 ∂z2
∂t2
� ∇2E
=
µε
∂
� 2E
c=
1
∂ t2
µε
x E = E0 cosω(t − c )
x
H
=
H0
cos ω (t
−
) c
真空中
∇2
� E
=
µ
ε
∂ ∂
� 2E t2
c=
1 µ0ε 0
= 3×108
m s
1
c
c
u=
=
=
µε
µ rε r n
n = µ rε r
� ∇×∇×E
=
−∇×∂
� B
∇ × B Hale Waihona Puke ε0µ0∂E∂t�
∂t
∂ B ∂(∇×B)
∂2E
∇× = −
∂t
∂t
= −µε ∂t2
∇×∇×
� E
=
−
∂2
E
−
∂2E
−
∂2E
∂x2 ∂y2 ∂z2
∂2E ∂2E ∂2E ∂2E ∂x2 + ∂y2 + ∂z2 = µε ∂t2
∂2E ∂2E ∂2E ∂2E
近紫外 380 nm~300 nm 紫外线(400 nm~10 nm) 中紫外 300 nm~200 nm
真空紫外 200 nm~10 nm
图 1-1 电磁波谱
§2.2 电磁波的波方程
麦克斯为方程组
��
�∫ D • dS = ∫ ρ dV
S
�∫
L
� E
•
� dl
=
V
−�∫∫
∂ ∂
� B t
•
� dS
�∫
L
� E
⋅
� dl
=
−
∫
∂ ∂
� B t
� dS
��
�
�∫ E ⋅dl = ∫ ∫ (∇× E)⋅dS
L
S
∫∫
S
⎛ ⎜⎝
∇
×
E
+
∂B ∂t
⎞⎟⎠dS
=
0
∇ × E + ∂B = 0 ∂t
�∫
L
� H•
�
� dl
=
�
∫
∫
S
� Jc
•
� dS
+
∫
∫
S
� ∂D ∂t
•
� dS
�∫ H • dl = ∫∫ (∇ × H ) • dS
ν=
1
2 π LC
很低,因而要对电路进行改造。
提高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并开放电磁场的措施是:
① 缩小电容器极板面积
;拉大电容器极板间距离。
② 减少线圈匝数并逐渐拉直
,最后简化成一根直线。
具体方式如图所示。
LC
最后形成电偶极子,即发射电磁波的天线。这样既能使电磁场分 布到空间去,又增加了辐射功率。
2. 电偶极子发射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