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北京至上海新建高速铁路工程北京至徐州段施工图》
《北京至上海新建高速铁路工程北京至徐州段路基通用图》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两册)(TB10401-2003)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铁路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二、工程概况
本管段强夯地基处理共4段,总长593.7m。详见工点数量表
工点统计表
三、目的
为了规范强夯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特制定此技术交底书,请遵照执行。
四、施工准备
1、依据设计高程及夯击能预先估算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平均地面变形量。
2、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3、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管线、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和试验夯击位置布点的位置、标高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5、夯锤的重量应按欲加固的土层的深度、土的性质及夯锤落距选定,夯锤底面易采用圆形,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6、夯击工作前,首先检验夯锤平衡状态,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锤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等办法使其平衡,避免夯坑倾斜。
五、施工工艺
1、机械设备的确定
强夯施工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设备应选用起重能力大于锤重1.5~2.0倍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底面采用圆形Ф2.5m,底面积为4.9m2。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
2、夯锤落距确定
强夯锤重选用21.3t,点夯夯击能为3000KN*m,满夯夯击能1000 KN*m 时,提升高度5.0~15m;点夯夯击能为2000KN*m,满夯夯击能800 KN*m 时,提升高度4.0~10m;施工时可依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夯击能的前提下做适当调整。
3、夯击遍数的确定
夯击遍数设计为2~3遍,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试验结果确定。一般第Ⅰ遍隔1点跳夯,第Ⅱ遍补第Ⅰ遍空隙,第Ⅲ遍补Ⅰ、Ⅱ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满夯的搭接不小于1/4夯锤直径。
4、间歇时间的确定
两遍夯击间歇时间为10~15天,以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5、夯击次数确定
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一般为5-15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使起锤困难这三个条件,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
6、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的确定(见下图)
夯点间距暂按照夯锤直径的2.0陪设置。
12131211321
211
3
点夯3遍平面布置示意图
①、1为第一遍夯击击点 单位:米
②、2为第二遍夯击击点
③、3为第三遍夯击击点
夯击点布置图
六、强夯施工
1、现场试夯:在指定场地测试后,由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和实验人员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与设计参数比较后由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后方可进行施工。
2、测量放线:标明第一遍夯击点位置,对每一个夯击点灰线标出夯锤底面外轮廓,并测量场地高程。
3、强夯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完成一次夯击。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5、对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强夯施工。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二次按设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按设计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接,表面平整。强夯施工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单夯夯击能、夯击遍数和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为施工控制数值,并采用试夯确定的地表平均沉降量控制。对渗透性较差的细粒土,必要时应增加夯击遍数,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锤多
次夯击,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的直径。
6、斜坡段落路堤基底的横坡或纵坡较陡段,须先把斜坡土推出处理范围外,开挖出满足机械要求的台阶后,再进行夯击。路堤地段应超出排水沟外缘,路堑地段应至侧沟平台外缘。
7、夯实时应使地基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处理湿陷性黄土时,土的天然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的1%~3%,当土的天然含水量低于10%时,宜对其增湿至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3%以上,宜采用晾干,排水或其它措施适当降低其含水量。
8、最后采用低能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并由技术人员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七、注意事项
1、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大面积强夯施工开始之前先进行强夯试验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由现场试夯所得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最佳夯击次数,同时应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不发生大的隆起。在满夯时搭接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一。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强夯处理的实际有效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强夯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