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行踪,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其严谨的结构。
2、通过揣摩、品味本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3、通过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揣摩《荷塘月色》中典雅清丽、传神的语言,认识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方法及其艺术效果。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预习提纲:
1.通读全文,结合课本注释批注生字词;找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2.了解作家作品及散文的文体知识。
3.结合《采莲赋》和《西洲曲》中的注释,并作简略翻译。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它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的。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请学生起来介绍朱自清其人及其主要作品,然后用课件补充朱自清的相关资料。
三、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文意,体味课文的美。
自学指导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后,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找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乘凉Chéng 煤xiè屑踱duó着点zhuì缀颤chàn动霎shà时敛裾liăn jū 媛yuàn女纤xiān腰
袅娜niǎo nuó倩qiàn 裾jǖ
2、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1)、写景。
由文题可以知道,本文主要写什么景?(写“荷塘”,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学生明确:4、5、
6段。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生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行踪(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板书)
行踪: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情感的变化: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布置作业:熟读4、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阅读鉴赏第四段
自学指导:
1. 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 这一段写什么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 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来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采用那种修辞手法?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又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本体相同,喻体不同,构成博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小结: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静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④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请同学分析这一句的比喻特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荷香的时候,开始写动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微风是一阵阵的,所以写香味的时候用了“一缕缕”。作者写到这里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它,用了一个比喻。说它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远处传来的歌声可能受到这样那样的阻挡,当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时候是怎样的?对,是断断续续的。我们分析下这句比喻的本体是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而喻体是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表明朱自清先生已完全沉浸在美景之中,全身心地去欣赏了。这种表现手法,修辞学上,叫做通感。这种手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经意地用到。(出示课件)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文中还有一处“通感“修辞的运用,找出加以体会。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通感”即为: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也叫“移觉”。
通感在文中的作用:这些通感的运用,把荷塘超脱人世的迷人境界,描绘得迷迷离离,令人情动神摇,使意境渲染得更有淡远静穆、归朴返真的诗趣。可见比喻、通感的大量运用,使作品语言在清丽的色调之中,又蕴藉着一种淡远静穆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