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克隆实验报告
生物技术的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生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掌握相关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掌握分子克隆、蛋白质纯化等生物技术实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分子克隆实验(1)目的:学习DNA的提取、连接、转化等分子克隆技术。
(2)原理: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并通过转化将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3)操作步骤:①DNA提取:取适量细胞,加入裂解缓冲液,进行细胞裂解。
②DNA纯化:利用离心柱纯化DNA。
③连接:将纯化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④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宿主细胞。
⑤筛选:通过PCR、酶切等手段筛选阳性克隆。
2. 蛋白质纯化实验(1)目的:学习蛋白质纯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原理: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分子量、电荷、亲和力等,通过层析、离心等方法进行纯化。
(3)操作步骤:①样品制备:取适量蛋白质样品,加入适当缓冲液。
②离心:通过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杂质。
③层析:利用层析柱进行蛋白质分离纯化。
④收集:收集纯化后的蛋白质样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子克隆实验结果:通过PCR、酶切等手段筛选出阳性克隆,证实了目的基因已成功克隆。
2. 蛋白质纯化实验结果:通过层析、离心等方法,成功分离纯化了目标蛋白质。
五、实验讨论1. 分子克隆实验中,DNA提取和纯化是关键步骤。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确保DNA质量。
2. 在蛋白质纯化实验中,层析柱的选择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应选择合适的层析柱,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如使用生物安全柜、穿戴防护用品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生物技术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子克隆、蛋白质纯化等基本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目的基因的克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从基因库中提取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上,为后续的基因表达、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分子克隆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DNA片段通过酶切、连接等步骤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4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dNTPs、质粒载体、目的基因DNA、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IPTG、X-Gal、0.1 M MgCl2、0.1 M CaCl2等。
2. 实验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1)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5'末端带有酶切位点。
(2)PCR扩增:以目的基因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3)PCR产物回收:采用PCR产物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基因片段。
2. 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1)载体线性化: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质粒载体,获得线性化载体。
(2)连接反应:将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与线性化载体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
(3)连接产物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3. 重组子筛选与鉴定(1)菌落培养:在含有IPTG和X-Gal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转化菌,挑选白色菌落。
(2)菌落PCR鉴定:以白色菌落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目的基因片段是否插入载体。
(3)重组子测序:对PCR鉴定阳性的重组子进行测序,验证目的基因片段是否正确插入载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CR扩增结果:通过PCR扩增,成功获得了目的基因片段。
2. 菌落PCR鉴定结果:白色菌落PCR鉴定阳性,表明目的基因片段已插入载体。
3. 重组子测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载体。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为后续的基因表达、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克隆载体构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克隆载体的构建方法,掌握分子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进行DNA片段的插入和连接。
3. 熟悉重组质粒的鉴定和扩增方法。
二、实验原理克隆载体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将目的基因插入其中,并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
克隆载体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2. PCR扩增:利用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3. 载体线性化: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线性化,使其具有末端粘性。
4. DNA片段连接: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进行连接。
5. 转化宿主细胞:将连接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细胞。
6. 鉴定和扩增:通过PCR、酶切等方法对转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和扩增。
三、实验材料1. 试剂:PCR引物、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分子量标准、Taq酶、pUC19载体、感受态细胞等。
2. 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DNA纯化柱等。
四、实验步骤1. 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长度一般为20-30个碱基,其中包含酶切位点。
2. PCR扩增:利用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PCR反应体系如下:- 10×PCR缓冲液5μl- dNTPs(每种2.5μmol/L)4μl- 引物(上下游引物各1μmol/L)2μl- DNA模板1μl- Taq酶0.5μl- ddH2O补充至50μl3. 载体线性化: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线性化,反应体系如下:- 载体DNA 5μl- 10×酶切缓冲液5μl- 限制性内切酶1μl- ddH2O补充至20μl4. DNA片段连接:将PCR产物与载体进行连接,反应体系如下:- 线性化载体DNA 5μl- PCR产物5μl- 10×连接缓冲液5μl- DNA连接酶1μl- ddH2O补充至20μl5. 转化宿主细胞:将连接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感受态细胞,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将感受态细胞铺板于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上,37℃培养过夜。
jpz 分子克隆
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报告题目: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报告姓名:班级:08级张之洞班指导教师:李香花练兴明中国·武汉二○一一年四月分子克隆技术将M812载体上的水稻DNA片段亚克隆至pUC19载体上摘要:利用碱裂解法抽提质粒pUC19和M812载体上的水稻DNA片段,在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质量后,将亚克隆载体pUC19与外源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然后回收目的片段。
载体与外源DNA连接后,将DNA重组分子导入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菌株DH5α,均匀涂布到AMP 抗性培养基上让其生长,筛选出转化子。
关键词:质粒载体克隆重组转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前言:质粒是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宿主细胞、扩增或表达外源基因的主要载体,它在基因操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质粒的分离与提取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实验技术。
质粒的提取方法很多,大多包括3个主要步骤:细菌的培养、细菌的收集和裂解、质粒DNA的分离和纯化。
本实验以碱裂解法为例,介绍质粒的抽提过程。
带电荷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称为电泳。
电泳的种类多,应用非常广泛,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分离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等优点,已成为分离和鉴定核酸的常用方法。
在pH值为8.0-8.3时,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泳时由负极向正极移动。
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在分子筛的作用下,使分子大小和构像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率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核酸片段检测其大小的目的。
核酸分子中嵌入荧光染料(如EB)后,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核酸片段所在的位置。
D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母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
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而其中,载体的作用尤为重要,载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包含一个复制子,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能大量繁殖,其携带的外源基因才能在受体细胞中得到大量扩增;2.有一到多个限制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与切割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3.具有选择性的遗传标记(如抗生素抗性标记等)以此知道它是否已进入受体细胞,并据此标记将携带载体的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分离出来。
分子克隆实验
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pUC19外源1.5kbDNA片段亚克隆于pUC1301摘要:分别从大肠杆菌菌液中提取质粒pUC19和pUC1301,两种质粒都使用Bam HI+Kpn 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
回收pUC1301质粒中1.5kb片段,使用连接酶将它与切开的pUC19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利用标记基因amp r、kan r和α—互补筛选阳性克隆。
实验获得了很好的酶切效果,但最后没有筛选出阳性克隆。
关键词:pUC19、pUC1301、亚克隆、限制性内切酶、感受态1前言初始克隆中的外源DNA片段往往较大,含有许多目的基因以外的片段,在诸如表达、序列标签和突变等操作中不变进行,因此必须将目的基因所对应的小片段DNA找出来,这个过程叫做亚克隆。
本实验是将pU1301中一段来自水稻1.5kb的片段亚克隆到pUC19上。
首先需要提取所需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质粒又大又小、拷贝数又多又要少,因此分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在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通过将裂解法提取高拷贝的小质粒以及基于此方法的纯化技术,其他方法还有试剂盒分离纯化等,本实验通过试剂盒分离纯化E.coil质粒DNA。
将质粒提取出来后需要检测所获质粒的质量,方法有吸光值检测、凝胶电泳检测等。
要获得目的片段然后亚克隆与其他载体上,需使用两种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
限制性酶切酶主要有三类,目前使用最多的是Ⅱ型。
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当条件不合适时往往会出现星星活性。
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将导致载体自连,为了防止其自连,可以使用双酶切、去磷酸化、末端补平等方法。
连接酶是将两段核酸连接起来的酶,常用的有T4DNA连接酶、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aqDNA连接酶、T4RNA连接酶。
目的片段和载体在连接酶作用下连接成一个整体,需借助一定方法导入受体细胞,首先需要制备感受态细胞,这类细胞处在易吸收外源DNA 条件下,然后通过电转化、CaCl2转化法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
分子克隆实验
质粒提取试剂盒使用方法:
1. 用1.5 ml离心管收集1.5-5ml菌液,12000rpm离心60秒,弃上清。 2. 参加200µl溶液Ⅰ/RNase A混合液,漩涡振荡使菌液完全重新悬浮。 3.参加 200µl溶液Ⅱ,温和反复颠倒混匀4-10次,室温放置1-2分钟,以获得澄清的裂
分子遗传学实验
PCR产物克隆及质粒的少量制备 〔8学时〕
实验目的
掌握DNA回收、基因克隆、克隆筛选、质粒提取和DNA测 序的原理和方法
认识到基因克隆在基因工程领域地位,理解基因工程的含 义与应用
实验流程
分
目的基因
基因载体
总 体
切
技
术
目的基因的获得
路
载体DNA的选择
接
线
重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
PMD 18 T载体
PCR产物克隆
1. PCR回收产物的连接〔Takara T载体试剂盒〕
2. 连接产物的转化 从-70冰箱中取热激感受态100ul〔视转化效率而定〕冰溶,取连 接产物5ul~10ul于感受态中充分混匀。冰浴30分钟,42℃水浴 中热激90秒,迅速置于冰上2分钟,而后参加600ul的LB培养基, 37℃复活40分钟。
1~200kb之间,具有双链闭合环状构造的DNA分子。主要发现于 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胞中。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能力。 ⑴ 分子量相对较小,在细菌中稳定存在,拷贝指数高。 ⑵ 具有遗传标记: 如抗生素性基因 —半乳糖酶基因〔LacZ 〕 ⑶ 具有多个酶的单一切点。称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s , MCS〕
12000rpm离心60秒,管底即为质粒DNA。
酶切鉴定
中国进行克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克隆技术作为现代生物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在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我国克隆实验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国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分析我国克隆实验取得的重要成果;3. 探讨我国克隆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 提出我国克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三、实验内容1. 克隆技术概述克隆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繁殖,使后代与亲本基因完全相同的生物技术。
目前,克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细胞核移植克隆:通过将一个成熟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去核卵细胞中,使其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2)体细胞克隆:通过将一个成熟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去核卵细胞中,使其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3)基因编辑克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一个生物体的基因,使其表现出特定的性状。
2. 我国克隆实验研究进展(1)细胞核移植克隆我国在细胞核移植克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2007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只名叫“强强”的小鼠。
2017年,我国科学家再次成功克隆了一只名叫“龙龙”的小鼠,这是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2)体细胞克隆我国在体细胞克隆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2017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只名叫“小猪”的猪,这是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猪。
(3)基因编辑克隆我国在基因编辑克隆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克隆实验,实现了对小鼠胚胎基因的精确编辑。
3. 我国克隆实验存在的问题(1)伦理争议: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人、克隆动物的伦理问题等。
(2)技术难题:克隆技术存在一定技术难题,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编辑、性别调控等。
(3)资源投入不足:我国在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伦理研究:深入研究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确保克隆技术在伦理道德框架内发展。
分子克隆部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子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质粒的提取、纯化、线性化及目的基因的插入等实验操作;3. 熟悉DNA的纯化、鉴定及重组载体的构建等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分子克隆是指将目的基因片段从基因组DNA中分离出来,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扩增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通过连接酶将二者连接形成重组载体,然后转化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三、实验材料1. 质粒:pET-28a2. 目的基因:EGFP3. 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4. 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5. DNA分子量标准:DL20006. DNA纯化试剂盒7. 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DH5α8. LB培养基、氨苄青霉素9. 等等四、实验步骤1. 质粒提取与纯化(1)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质粒DNA;(2)用DNA纯化试剂盒纯化质粒DNA;(3)检测质粒浓度和纯度。
2. 目的基因的线性化(1)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2)用DNA纯化试剂盒纯化酶切产物;(3)检测酶切产物浓度和纯度。
3. DNA连接(1)将纯化的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进行连接反应;(2)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3)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转化菌。
4. 阳性克隆的筛选(1)提取转化菌的DNA;(2)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提取的DNA;(3)电泳检测酶切产物,筛选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重组质粒;(4)将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质粒提取与纯化:质粒浓度约为50ng/μl,纯度大于0.8。
2. 目的基因的线性化:酶切产物浓度约为10ng/μl,纯度大于0.8。
3. DNA连接:转化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4. 阳性克隆的筛选: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大小与预期相符。
5. 重组质粒测序验证: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一致,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插入载体。
分子亚克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子亚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3. 熟悉DNA凝胶电泳、DNA连接、转化等分子克隆技术;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分子亚克隆是指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中,从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PCR扩增: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2. 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确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3. DNA连接: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4. 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宿主细胞中;5. 阳性克隆筛选:通过PCR、测序等方法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三、实验材料1. 试剂:PCR试剂盒、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DNA标记物、质粒等;2. 仪器: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电泳仪、离心机、移液器等;3. 细胞:大肠杆菌DH5α等。
四、实验步骤1. PCR扩增(1)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确保引物长度在18-25bp之间,G+C 含量在40-60%之间。
(2)PCR反应:按照PCR试剂盒说明书进行PCR反应,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
2. 凝胶电泳(1)配制琼脂糖凝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琼脂糖凝胶。
(2)加样:将PCR产物加入琼脂糖凝胶孔中。
(3)电泳: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4)观察结果: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确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
3. DNA连接(1)酶切:将载体和PCR产物分别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2)连接:按照DNA连接酶说明书进行DNA连接反应。
4. 转化(1)制备感受态细胞:按照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进行。
(2)转化:将连接产物与感受态细胞混合,进行热冲击转化。
(3)涂布:将转化后的细胞涂布在含有抗生素的琼脂糖平板上。
5. 阳性克隆筛选(1)PCR检测:对涂布后的平板进行PCR检测,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2)测序: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验证目的基因序列的正确性。
克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基因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质粒DNA的提取、目的基因的扩增、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转化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 熟悉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基因克隆是指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DNA分子中,构建成重组DNA分子,并通过转化宿主细胞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达。
本实验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切割成相应的黏性末端,然后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DNA分子中,构建成重组质粒。
最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大肠杆菌菌株(如DH5α)- 质粒载体(如pUC19)- 目的基因DNA模板- 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I、HindIII)- DNA连接酶(如T4DNA连接酶)- 转化试剂- 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 培养基(如LB培养基)2. 仪器:- PCR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电泳仪- 真空离心机-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目的基因的扩增:- 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 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DNA模板与引物混合,在PCR仪中进行扩增。
2. 质粒DNA的提取:- 使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或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3.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将目的基因DNA和质粒载体分别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
4. DNA连接:- 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DNA片段和质粒载体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
5. 重组质粒的转化:- 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宿主细胞,常用热击法或电穿孔法。
6. 阳性克隆的筛选:- 将转化后的菌液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上,培养过夜。
- 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进行PCR检测,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
7. 阳性克隆的鉴定:- 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确认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CR扩增结果:- 通过PCR扩增,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
分子克隆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分子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目的基因的扩增、克隆及表达,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分子克隆技术是指将目的DNA片段从供体细胞中分离出来,通过体外重组、转化和转导等方法,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中,再将其引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扩增。
本实验采用无缝克隆技术,通过T5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三种酶的共同作用,实现单片段或多片段与载体连接。
三、实验材料1. 试剂: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T5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dNTPs、Taq DNA聚合酶、PCR引物、载体DNA、目的基因DNA、质粒提取试剂盒、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等。
2. 仪器:PCR仪、凝胶成像仪、电泳仪、紫外灯、超净工作台、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移液器等。
四、实验步骤1. 目的基因扩增(1)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长度一般在18-25bp,5'端添加限制酶切位点。
(2)PCR反应:配制PCR反应体系,加入引物、模板DNA、dNTPs、Taq DNA聚合酶等,进行PCR反应。
2. 载体线性化(1)酶切: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DNA进行酶切,获得线性化的载体。
(2)去磷酸化:对单酶切得到的线性化载体进行去磷酸化处理。
3. 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1)同源臂连接:将目的基因PCR产物和线性化载体进行同源臂连接,确保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载体。
(2)连接反应:配制连接反应体系,加入目的基因PCR产物、线性化载体、DNA连接酶等,进行连接反应。
4. 转化与筛选(1)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宿主细胞中。
(2)筛选:通过抗生素筛选、酶切鉴定和测序等方法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5. 目的基因表达(1)重组质粒提取:从筛选出的阳性克隆中提取重组质粒。
(2)重组质粒转化:将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宿主细胞中。
(3)表达产物检测: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报告
分子克隆技术实验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神奇的分子克隆技术实验。
你们知道吗,分子克隆就像是在微观世界里搭积木!我们要把一个个小小的基因片段,像宝贝一样精心挑选出来,然后给它们找个合适的“家”。
实验开始啦!先得准备好各种材料,这就好比做饭前要把食材都准备齐全。
那些试剂啊,仪器啊,都得乖乖听话,不能出岔子。
提取基因的过程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不过咱有厉害的工具和方法,总能把那根针给找出来。
然后呢,要把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这可不容易哦,得小心翼翼的,就像给小娃娃穿衣服,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马虎。
接下来就是转化啦,把这些连接好的小家伙们送到细菌里去。
想象一下,细菌就像是一个个小房子,基因们住进去后,就开始生根发芽啦。
培养的过程就像是种庄稼,得给它们合适的温度、湿度和营养,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
然后就是筛选啦,把那些成功克隆的小家伙们挑出来,这可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呢!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像搭积木,一不小心碰倒了,就得重新开始。
但咱可不能怕呀,失败了就再来一次呗,总有成功的时候。
做这个实验,耐心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等一个结果就得等上好几天,那感觉就像是等待春天的第一朵花开放。
而且,每一个步骤都得精确无比,不能有丝毫马虎。
这就好比走钢丝,稍有偏差就可能掉下去。
做完实验后,看着那些成功克隆出来的基因,心里那叫一个美呀!就好像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总之,分子克隆技术实验真的很神奇,很有趣,但也很有挑战。
它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也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对分子克隆技术感兴趣啦?快来一起探索这个奇妙的微观世界吧!。
阳性克隆筛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质粒中,并通过转化大肠杆菌,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
具体步骤包括:质粒提取、DNA片段的扩增、质粒与DNA片段的连接、转化大肠杆菌、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二、实验材料1. 仪器设备:- 离心机- PCR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电泳仪- 热浴箱- 离心管- 研钵- 移液器- 平板培养箱2. 试剂:- 质粒提取试剂盒- DNA提取试剂盒- PCR试剂- DNA连接酶- 转化试剂- 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 培养基(LB、固体LB培养基等)- 其他常用试剂(如:DNA酶、RNA酶、缓冲液等)3. 实验材料:- 目的基因片段- 载体质粒- 大肠杆菌菌株(如DH5α)三、实验方法1. 质粒提取:使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提取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
2. DNA片段的扩增:采用PCR技术,以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
3. 质粒与DNA片段的连接:将PCR产物与载体质粒进行连接反应,构建重组质粒。
4. 转化大肠杆菌:将连接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
5. 阳性克隆的筛选:- 培养液筛选:将转化后的菌液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过夜。
- 蓝白斑筛选:观察菌落颜色,白色菌落可能为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
- 抗生素平板筛选:将白色菌落接种到含有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过夜,验证菌落是否具有抗生素抗性。
6. 阳性克隆的鉴定:- 酶切鉴定:将白色菌落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反应,电泳检测酶切产物。
- PCR鉴定:将白色菌落提取质粒,进行PCR反应,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四、实验结果1. 质粒提取:成功提取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
2. DNA片段的扩增:PCR产物在预期位置出现特异性条带。
3. 质粒与DNA片段的连接:连接反应成功,转化大肠杆菌。
4. 阳性克隆的筛选:- 培养液筛选:成功筛选出白色菌落。
分子克隆实验
分子克隆实验设计一、总体实验流程二、实验内容(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1.原理: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度时解旋,45-60度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72度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
2.PCR操作:反应体系:Template 1ulPrimer1 1ulPrimer2 1ul2*Taq master MIX 25ulH2O 22ulTotal 50ul反应条件:94℃5min94℃30s58℃30s 40 cycles72℃40s72℃5min(二)琼脂糖凝胶电泳1.原理: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
2.凝胶电泳步骤:1)称取0.5g琼脂糖至50ml 电泳缓冲液(TAE)中,摇匀;同时装置制胶架。
2)加热至琼脂糖完全融化,期间停止加热摇动3次,即无可见漂浮物,澄清为止。
3)加入1ulEB染液,充分摇匀。
4)缓慢倒入制胶架内,冷却30-60min,至凝胶充分凝固,放入电泳槽中即可使用。
5)使用时,将样品点入相应的加样孔内,即可开始电泳,待指示剂位于整块凝胶2/3位置时,停止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样品条带。
(三)切胶回收(天根生化公司凝胶回收试剂盒)1. 将空小离心管称重。
将回收的带DNA 片段的凝胶放入其中、再次称重,确定凝胶净重。
2. 将离心管中的凝胶捣碎以助于凝胶溶解。
按胶的重量加入三倍体积的Extraction buffer (1mg凝胶加3μl Extraction buffer )。
3. 55℃恒温加热直到凝胶完全融化(5-15 分钟),每隔2-3分钟需将管内混悬液混匀一次。
4. 按照1:1比例加入异丙醇(1mg凝胶加1μl异丙醇),混匀。
5. 将混合液全部移入Spin column、6000rpm离心1分钟,弃去接液管中的液体。
分子克隆
分子克隆实验流程一.PCR1.目的: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序列实验准备:仪器:PCR仪试剂:pfu高保真酶(生工),灭菌水,模版,引物器材:0.2mlPCR管,10ul枪头(121℃,20min高压灭菌)【大量PCR需准备200ul枪及枪头】10ul枪,双面板,手套,冰盒,标记笔【注意:试验流程务必要参考试剂说明书】模版10----100ng引物1 1--2ul(10-20ulmol) 引物2 1--2ul(10-20ulmol) 10*per buffer 5uldNTP(四种提前混合好) 0.4ulPfu酶(高温仍可保持活性)0.25--0.5uldd水补足50ul条件94℃ 5min预变性94 ℃ 30s30 cycle Tm ℃30s(Tm+ -5℃)72℃30s72℃ 7 min4℃1 按上表配制反应体系2 每次取液时要仔细观察,确认取液量及已加液3 所有液体加完后,用枪头或漩涡振荡器混匀,离心使PCR管壁无液体附着4 反应体系大小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调整,一般预实验或验证实验时选用25ul,克隆时选用50ul 体系5 退火温度一般参考引物说明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优化6 同时设计空白对照,便于结果分析,即模板用水替代,其他相同7 反应结束后,取5ul 用琼脂糖电泳分析结果,其余产物于冰箱保存(短期置于4℃,长期保存置于-20 ℃)设计引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引物长度: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②引物扩增跨度: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的片段。
③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
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④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⑤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致PCR失败。
分子克隆组装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子生物学中最基本的技术——分子克隆的操作过程。
2. 掌握基因克隆的概念,了解基因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练掌握DNA提取、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连接、转化、筛选和鉴定等分子克隆实验操作。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分子克隆是指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与载体DNA连接,使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表达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分子克隆组装技术,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实现基因克隆。
三、实验材料1.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2. 限制性内切酶3. DNA连接酶4. 载体DNA5. 目的基因片段6. 转化宿主细胞7. LB培养基、琼脂糖、氨苄青霉素等四、实验步骤1. 提取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1)取适量基因组DNA,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提取。
(2)取适量载体DNA,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提取。
2.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1)将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
(2)酶切反应体系:10×酶切缓冲液5μl,限制性内切酶1μl,DNA模板5μl,加双蒸水至50μl。
(3)酶切条件:37℃反应2小时。
3. DNA连接(1)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进行连接。
(2)连接反应体系:10×连接缓冲液5μl,DNA连接酶1μl,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5μl,酶切后的载体DNA5μl,加双蒸水至50μl。
(3)连接条件:16℃反应4小时。
4. 转化宿主细胞(1)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2)转化条件:42℃热激45秒。
5. 筛选和鉴定(1)将转化后的细胞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过夜。
(2)挑取单克隆菌落,提取质粒DNA。
(3)对提取的质粒DNA进行PCR扩增,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载体。
(4)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验证插入序列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1. 成功提取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
2. 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酶切图谱与预期相符。
克隆模型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克隆模型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通过模拟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决定,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发育的分子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克隆模型,探究特定基因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构建克隆模型,模拟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决定;2. 探究特定基因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3. 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构建克隆模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目标基因敲除或过表达,构建克隆模型;2. 分离细胞:将构建好的克隆模型细胞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基因表达的细胞群体;3. 观察细胞形态和功能: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功能变化;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1. 成功构建克隆模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敲除和过表达目标基因的克隆模型;2. 分离细胞:成功分离出不同基因表达的细胞群体;3. 细胞形态变化:与野生型细胞相比,敲除目标基因的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过表达目标基因的细胞形态与野生型细胞相似;4. 细胞功能变化:敲除目标基因的细胞功能受到显著影响,过表达目标基因的细胞功能与野生型细胞相似。
五、实验结论1. 成功构建了克隆模型,模拟了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决定;2. 特定基因在细胞命运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敲除或过表达该基因会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3. 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实验讨论1. 克隆模型实验为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有力手段,有助于揭示生物发育的分子机制;2. 本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基因在细胞命运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该基因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
七、实验展望1. 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的调控网络;2. 探索该基因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3. 将克隆模型实验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克隆实验报告
分子克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子克隆、分子杂交、基因表达检测实验类型:综合性****:***班级: A**:***学号:*************实验时间:2015/8/19—2015/8/25实验一分子克隆D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
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实验原理及方法DNA提取:(CTAB法) CTAB是一种非离子去污剂,植物材料在CTAB的处理下,结合65︒C水浴使细胞裂解、蛋白质变性、DNA被释放出来。
CTAB与核酸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在高盐(>0.7mM)浓度下可溶,并稳定存在,但在低盐浓度(0.1-0.5mM NaCl)下CTAB-核酸复合物就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而大部分的蛋白质及多糖等仍溶解于溶液中。
经离心弃上清后,CTAB-核酸复合物再用70-75%酒精浸泡可洗脱掉CTAB。
再经过氯仿/异戊醇(24:1) 抽提去除蛋白质、多糖、色素等来纯化DNA,最后经异丙醇或乙醇等DNA沉淀剂将DNA沉淀分离出来。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的转化质粒提取:在pH 12.0 ~ 12.6碱性环境中,细菌大分子量染色体DNA变性分开,而共价闭环的质粒DNA虽然变性但仍处于拓扑缠绕状态。
将pH调至中性并有高盐存在及低温的条件下,大部分染色体DNA、大分子量的RNA和蛋白质在去污剂SDS的作用下形成沉淀,而质粒DNA仍然为可溶状态。
通过离心,可除去大部分细胞碎片、染色体DNA、RNA及蛋白质,质粒DNA尚在上清中,然后用酚、氯仿抽提进一步纯化质粒DNACaCl2法:利用冰冷的CaCl2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可以诱导其产生短暂的“感受态”,易于摄取外源DNA。
106 ~ 107转化子/μg DNA。
酶切酶连: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末端的外源片段,经纯化处理后的DNA用于连接反应;选择克隆载体pUC19多克隆位点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防止载体自连;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外源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实现外源片段的克隆。
分子克隆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分子克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
3. 熟悉DNA提取、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转化、筛选等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分子克隆是指将目的基因片段从供体DNA中分离出来,并通过体外重组、转化、筛选等步骤,将其插入到载体DNA中,形成重组质粒。
重组质粒再经过扩增、提取等步骤,得到大量的目的基因。
三、实验材料1. E. coli感受态细胞2. pUC19载体3. 目的基因片段4. 限制性内切酶(如HindIII)5. T4 DNA连接酶6. DNA分子量标准7. DNA凝胶电泳试剂盒8. 琼脂糖9. 载体提取试剂盒10. 其他试剂(如DNA模板、PCR引物、Tris-HCl缓冲液、NaCl等)四、实验步骤1. DNA提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目的基因片段和pUC19载体DNA。
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提取的DNA进行HindIII酶切,反应条件按照酶切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 连接: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进行连接,反应条件按照T4 DNA连接酶说明书进行。
4. 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到E. coli感受态细胞中,具体操作按照转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5. 筛选:将转化后的细胞涂布在含有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37℃培养过夜。
6. 提取重组质粒:从平板上挑取白色菌落,按照载体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重组质粒。
7. 验证:将提取的重组质粒进行PCR扩增,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载体。
8. 纯化:将PCR产物进行纯化,具体操作按照纯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9. 测序:将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目的基因序列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切结果:在DNA凝胶电泳中,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在HindIII酶切位点处均出现特异性条带,说明酶切成功。
2. 连接结果:转化后的平板上出现白色菌落,说明连接产物成功转化到E. coli 细胞中。
3. 筛选结果:提取的重组质粒经过PCR扩增,在预期位置出现特异性条带,说明目的基因成功插入载体。
分子克隆实验总结
或许很多人会说分子克隆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大概就是连接了,大家抱怨的也最多,我也陷入在个步骤上很久。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在连接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体会,我认为连接的问题多集中在连接的体系、DNA的用量、vector和insert的比例、连接酶等。
但是我认为,连接不成功,问题并不一定出在连接这步上。
有很多环节影响连接的成败,如酶切的好不好、回收的质量好坏、连接时的浓度或比例、感受态等。
以下我详细说明。
1,PCR引物的设计。
通俗地说,很多人用了很多软件设计来设计去,又是考虑发夹结构,又是考虑二聚体,又是考虑Tm值,折腾来折腾去,但其实没那么复杂。
首先保证你要的基因是正确的,这个可以从NCBI中找到,大部分是没问题的,然后再找到起始密码子,从那开始大概上游取20-27bp,加上酶切位点,加上保护碱基(一般3个)就是上游引物,取后20-27bp碱基,反向互补,加上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组成下游引物。
这样引物设计就完成了,可以放到软件里看看GC 含量,Tm值,发夹结构,二聚体等,适当调整碱基个数和保护碱基的个数。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移码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引物时一定要考虑切点的甲基化问题。
做普通的克隆会涉及到甲基化形式有两种:dam甲基化和dcm甲基化。
常用的大肠杆菌都有这两种甲基化酶。
dam甲基化酶识别GA TC位点并甲基化;dcm甲基化酶识别CCWGG位点(W是A或T)并甲基化。
如果有这两种位点那么多数情况内切酶是切不开了。
容易受甲基化影响的内切酶有:Dpn1(GA/TC)天生就甲基化;Cla1(A TC/GA T)如果前面加个G或后面加个C那么恭喜你,dam甲基化;Xba1(T/CTAGA)如果前面加个GA或后面加个TC也是dam甲基化,等等有好多。
这些容易甲基化的切点设计引物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引入甲基化位点。
如果真是避免不了或者后来才发现问题,那么把甲基化的质粒转化到甲基化酶缺陷型大肠杆菌中再提质粒就没有甲基化,可以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克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分子克隆、分子杂交、基因表达检测实验类型:综合性
****:***
班级: A
**:***
学号:*************
实验时间:2015/8/19—2015/8/25
实验一分子克隆
D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
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实验原理及方法
DNA提取:(CTAB法) CTAB是一种非离子去污剂,植物材料在CTAB的处理下,结合65︒C水浴使细胞裂解、蛋白质变性、DNA被释放出来。
CTAB与核酸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在高盐(>0.7mM)浓度下可溶,并稳定存在,但在低盐浓度(0.1-0.5mM NaCl)下CTAB-核酸复合物就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而大部分的蛋白质及多糖等仍溶解于溶液中。
经离心弃上清后,CTAB-核酸复合物再用70-75%酒精浸泡可洗脱掉CTAB。
再经过氯仿/异戊醇(24:1) 抽提去除蛋白质、多糖、色素等来纯化DNA,最后经异丙醇或乙醇等DNA沉淀剂将DNA沉淀分离出来。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的转化
质粒提取:在pH 12.0 ~ 12.6碱性环境中,细菌大分子量染色体DNA变性分开,而共价闭环的质粒DNA虽然变性但仍处于拓扑缠绕状态。
将pH调至中性并有高盐存在及低温的条件下,大部分染色体DNA、大分子量的RNA和蛋白质在去污剂SDS的作用下形成沉淀,而质粒DNA仍然为可溶状态。
通过离心,可除去大部分细胞碎片、染色体DNA、RNA及蛋白质,质粒DNA尚在上清中,然后用酚、氯仿抽提进一步纯化质粒DNA
CaCl2法:利用冰冷的CaCl2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可以诱导其产生短暂的“感受态”,易于摄取外源DNA。
106 ~ 107转化子/μg DNA。
酶切酶连: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末端的外源片段,经纯化处理后的DNA用于连接反应;选择克隆载体pUC19多克隆位点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防止载体自连;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外源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实现外源片段的克隆。
实验材料和试剂
携带pUC19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菌液;
携带含有水稻DNA片段的M812载体的大肠杆菌菌液;
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
RNaseA;
碱裂解法试剂
Solution I:Tris.HCl (pH 7.5) 50 mM
EDTA 10 mM RNase A 100 µg/ml
Solution II: NaOH 0.2 M
SDS
1 % Solution III: KAC 1.3
2 M Using HAC to adjust pH to 4.8
TE (pH 8.0): Tris.HCl (pH 8.0) 10 mM
EDTA (pH 8.0) 1 mM
苯酚/氯仿、无水乙醇或异丙醇
主要实验步骤
1. 两种载体的抽提
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DNA 的质量
3. 两种载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4. 目的片段的回收及亚克隆载体的去磷酸化
5. 载体与外源DNA 的连接
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7. 连接子转化感受态细胞
8. 重组子筛选及鉴定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质粒的质量检测,-20℃保存。
电泳结果,只检测条带不有点marker
M5、M6条带较亮有拖带,可能点样偏多
A260/280质较好,提取效果比较好
菌种
PUC19 M812 个人编号
5 6 7 8 5 6 7 8 浓度
ng/ul
248.5 325.6 244.6 297.6 609.6 603.3 592.2 689.7
A260/280 1.88 1.86 1.81 1.89 1.86 1.83 1.86 1.80 M5 P5 M6 P6
2.琼脂糖凝胶电泳点样顺序
pUC19质粒酶切产物(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UC19质粒对照(5)
Marker(6)
M812 质粒对照(7)
M812质粒酶切产物(8—11)
3.涂皿生长结果
5,6,7,8蓝白斑不明显,肉眼可见蓝色小斑点。
阳性对照蓝色斑点很多也长
了白斑。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无菌操作有问题,感受态制备不好。
PUC19 PUC19酶切后
实验二、分子杂交
对于大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凭肉眼是分辨不开的(EB染色),因为大小不等的分子呈现弥散分布,只有借助灵敏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发光物质),将靶DNA在凝胶上(膜上)的带型通过特定的探针与之杂交,转换成X光片上直观的带型,才能进行相关分析。
另外如果需要鉴定或寻找与已知DNA同源的DNA 片段如:染色体步查、基因组文库的评价和利用、阳性克隆的分析鉴定、转基因拷贝数分析等也都需进行DNA的分子杂交实验。
杂交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同位素或地高辛标记,两种标记探针的分子杂交、洗膜过程和信号检测方法不同。
实验目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的阳性鉴定及拷贝数检测
实验原理:
带正电荷的尼龙膜强度高,不易破损,具有较大的DNA结合容量,它能够吸附变性DNA,核酸以共价结合方式不可逆的结合在尼龙膜上。
尼龙膜两边均有同样吸附DNA功能,经向上的毛细吸附作用,在转移缓冲液的带动下把DNA从凝胶上转到膜上。
DNA转到膜上是复制胶上的带型,在80-100℃真空干燥2-4 hrs,即可固定DNA。
转膜方法一般有两种,即盐转移和碱转移,本实验选用盐转移的方法。
实验过程
1.植物总DNA的抽提
2.植物总DNA质量检测
3.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4.限制性内切酶操作
5.Southern Blotting
6.探针的地高辛标记、杂交、免疫反应及显色
实验结果与分析
编号 5 6 7 8
浓度ng/ul 1979.8 1374 968.1 1436.8 A260/280 2.01 2.13 2.14 2.18
A260/A280值偏高,可能提取过程中RNA未除尽。
酶切效果检测
A5 A6 A7 A8 DNA酶切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见DNA酶切图,照胶不太清晰, A5-A8酶切条带有,能够看到切开,剩余产物可电泳做分子杂交
Marker + —5 6 7 8
分子杂交结果照像
只有marker和阳性对照结果出现
其他均无杂交条带,可能DNA酶切
质量不好,或者电泳胶上边切多了,杂交条带在上面未转到膜上。
杂交显影
实验三、基因表达检测
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和了解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操作的重要内容。
Northern 杂交可以测定总RNA或poly(A)+ RNA 中特定mRNA分子的大小和表达丰度,RNA分子在变性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按其分子的大小分开,然后将RNA转至尼龙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上,经过体外铰链固定,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探针与之杂交,放射自显影后即可以得到待测基因RNA表达水平的情况;RT-PCR以mRNA 反转录生成的cDNA作为PCR的模板进行扩增,比Northern 杂交更灵敏,对RNA的质量要求较低,操作简便,它是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基因时空表达的常用方法。
实验原理:
mRNA 反转录生成的cDNA可作为PCR的模板进行扩增称为RT-PCR;RT-PCR 比Northern杂交更灵敏,对RNA的质量要求较低,操作简便,它是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基因时空表达的常用方法。
实验目的: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
实验过程
1.植物总RNA的抽提(trizol)
2.RNA电泳
3.mRNA的反转录
4.PCR技术
5.RT-PCR
实验结果与分析
RNA质量检测:电泳
没有明显的两条带,28S和18S没有区分,有拖带。
出现此结果的原因,RNA提取过程中有降解,电泳过程中RNA降解
RT-PCR电泳结果
有明显的条带,marker不太好亮度不够,
也表明RNA反转录不错5 6 7 8 RNA检测
RT-PCR
+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