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第三次实验
高频实验报告(电子模板)4题版
高频实验报告(电子版)班级:班级:学号:学号:姓名:姓名:201年月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输入信号Ui(mV P-P)50mV P-P放大管电流Ic 1 0.5mA 1mA 2mA 3mA 4mA 4.5mA 输出信号Uo(V P-P)2-1:直流工作点与对放大器影响关系得结论:输入信号Ui(mV P-P) 50mV P-P阻尼电阻R Z (1K2=1) R=∞(R11) R=100 Ω(R7) R=1K(R6) R=10K(R5) R=100K输出信号Uo(V P-P)3-1:阻尼电阻—LC 回路的特性曲线图3-2:阻尼电阻—LC 回路的特性结论4: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输入信号幅度(mV P-P)50mV P-P输入信号(MHz )2727.52828.52929.530输出幅值(V P-P)输入信号 (MHz ) 30.53131.53232.533输出幅值(V P-P)4-1: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4-2: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5: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1. 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K U 与哪些因素有关?双调谐放大器的有效频带宽度B 与哪些因素有关?2.改变阻尼电阻R 数值时电压增益K U 、有效频带宽度B 会如何变化?为什么?3. 用扫频仪测量电压增益输出衰减分别置10dB 和30dB 时,哪种测量结果较合理?4. 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放大器的频率时,实测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时,数字频率计均能正确显示吗?为什么?5. 调幅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其调制度m 应该变化吗?为什么?思考题( )答案如下:幅频特性曲线图粘贴处实测波形1 粘贴处 实测波形2 粘贴处实验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2: 谐振功放电路的交流工作点统调实测值级别激励放大级器(6BG1) 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6BG2)测量项目注入信号U i(V6-1)激励信号U bm(V6-2)输出信号U0(V6-3)未级电流I C(mA)峰峰值V P-P有效值VU bm(V p-p)1 2 3 4 5 Uo(V p-p)Ic(mA)3-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激励特性U bm–U0特性曲线图3-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U bm–U0特性曲线图粘贴处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RL(Ω) 50Ω 75Ω 100Ω 125Ω 150Ω 螺旋天线Uo(V p-p) (V6-3) Ic(mA) (V2)4-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RL-- Uo 特性曲线图4-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RL-- Uo 特性结论V2 (V) 2 V 4V 6V 8V 10V 12V U O (V p-p ) Ic (mA)5-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压特性V2—Uo 特性曲线图5-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V2—Uo 特性结论V2—Uo 特性曲线图粘贴处RL-- Uo 特性曲线图粘贴处6:谐振放大器高频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的测量:电源输入功率P D : Ic = mA 、 V2 = V 、 P D = mW 高频输出功率P 0 : Uo = V p-p RL = Ω P 0 = mW 电路工作效率η: %5: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1 当调谐末级谐振回路时,会出现i C 的最小值和U 0的最大值往往不能同时出现。
高频——实验报告
实验一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角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4测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波段复盖系数、频率稳定度等参数。
二、实验设备TKGPZ-1型高频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双踪示波器;频率计繁用表。
三、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基本原理将开关S2的1拨上2拨下,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I、L2构成电容三点式反馈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荡器频率。
f=振荡器频率约为4.5MHZ振荡电路反馈系数:1320560.12 470CFC==≈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2将开关S2的1拨上,构成LC振荡器。
3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A1,并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p-p,记下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
五、实验结果1、组成LC西勒振荡器:短接K1011-2、K1021-2、K103 1-2、K1041-2,并在C107处插入1000p的电容器,这样就组成了LC西勒振荡器电路。
用示波器(探头衰减10)在测试点TP102观测LC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再用频率计测量其输出频率。
2、调整静态工作点:短接K104 2-3(即短接电感L102),使振荡器停振,并测量三极管BG101的发射极电压Ueq;然后调整电阻R101的值,使Ueq=0.5V,并计算出电流Ieq(=0.5V/1K=0.5mA)。
实验三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实验操作过程
调整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 出阻抗,使其与信号源和负载匹 配。
逐步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 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和参数变化。
使用示波器记录放大器的输入和 输出波形,分析波形的失真情况。
打开高频信号发生器,设置合适 的信号频率和幅度。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放大器 的各项参数,如输入电压、输出 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等。
02
它主要由输入匹配网络、功放管 、输出匹配网络和偏置电路等部 分组成。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根据功放管的类型,高频功率 放大器可分为电子管式高频功 率放大器和晶体管式高频功率
放大器。
根据工作频率,高频功率放 大器可分为超短波高频功率 放大器和微波高频功率放大
器。
根据放大器的级数,高频功率 放大器可分为单级高频功率放 大器和多级高频功率放大器。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建议
01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 高频功率放大器
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探索甲 类、乙类等不同类型的高频功率放大 器的设计与制作,比较它们之间的性 能差异和应用特点。
02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 行优化设计
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可以对高频功率 放大器进行优化设计,如提高输出功 率、降低失真度、拓宽带宽等,以满 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要求。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有所不同。在低频段,放大 器的放大效果较好;而在高频段,放大效果逐渐减弱。这可能与放大器的设计参数和元器 件特性有关。
线性度与失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失真可能源于放大器的非线性 特性,如饱和、截止等。为了量化失真程度,我们采用了失真度指标进行分析。
第三次试验-实验十六-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
实验十六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标准实验报告一、实验室名称科A402二、实验项目名称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三、实验原理图16-1 中波调幅发射机该调幅发射机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6-1所示,发射机由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放大,AM调制,高频功放四部分组成。
实验箱上由模块4,8,10构成。
四、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幅系统概念。
2.掌握发射机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内容完成调幅发射机整机联调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1.高频实验箱 1台2.双踪示波器 1台七、实验步骤在做本实验前请调试好与本实验相关的各单元模块1.将模块10的S1的2拨上,即选通音乐信号,经U4放大从J6输出,调节W2使J6处信号峰-峰值为200mV左右,连接J6和模块4的J5将音频放大信号送入模拟乘法器的调制信号输入端。
同时将1MHz (峰-峰值500mV左右)的载波从模块4的J1端输入。
2.调节W1使得有载波出现,调节W2 从J3处观察输出波形,使调幅度适中。
3.将AM调制的输出端(J3)连到集成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J7,从TH9处可以观察到放大的波形。
4.将已经放大的高频调制信号连到模块10的天线发射端TX1,并按下开关J2,这样就将高频调制信号从天线发射出去了,观察TH3处波形。
八、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画出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和对应点的实测波形并标出测量值大小。
图1.蓝色为音频信号放大后波形,黄色为AM调制后波形图2.高频功率放大后的波形图3.发射前天线信号波形图4. 发射时天线信号波形九、实验结论实验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AM调制处理,将语音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中发射出去。
让接收机能够接收到语音信号并进行解调,但在实验过程中,仪器工作正常,但是接收机无法接收到信号。
原因:实验室内电磁环境复杂,天线拉的太长,接收到了过多的噪声。
解决方法:用导线连接两者的天线,或者讲天线收短。
高频电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熟悉高频电子线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和特点。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高频电子线路是指频率在1MHz以上的电子线路,其设计原理与低频电子线路有所不同。
本实验主要研究高频放大器、振荡器和调制解调器等基本电路。
四、实验器材:1. 高频信号发生器2. 双踪示波器3. 万用表4. 高频电路实验板5. 高频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电感等)五、实验步骤:1. 高频放大器实验:(1)搭建高频放大器电路,包括输入、输出匹配网络和晶体管放大电路。
(2)调节输入信号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增益。
(3)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分析匹配网络的设计。
2. 振荡器实验:(1)搭建LC振荡器电路,包括LC谐振回路和晶体管振荡电路。
(2)调节LC回路参数,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分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测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
3. 调制解调器实验:(1)搭建AM调制器和解调器电路,包括调制信号源、调制电路、解调电路和滤波器。
(2)调节调制信号幅度和频率,观察调制信号的波形,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测量调制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分析调制和解调效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 高频放大器实验:(1)通过调节输入信号幅度和频率,观察到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放大器具有放大作用。
(2)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发现匹配网络对放大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3)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增益,发现放大器的增益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2. 振荡器实验:(1)通过调节LC回路参数,观察到振荡频率随LC回路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测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发现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较好。
(3)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发现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实验3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实验3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仿真高频功率放大电路通常在发射机末级功率放大器和末前级功率放大器中,主要对高频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使其达到发射功率的要求。
在硬件实验中,我们已经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幅频特性、负载特性及电路效率进行了测试。
在仿真实验中,我们将对放大器的其它特性进行进一步的仿真研究。
一、实验电路:电路特点:晶体管基极加0.1V的负偏压,电路工作在丙类,负载为并联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上,起滤波和阻抗变换作用。
二、测试内容(一)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仿真1、集电极电流Ic与输入信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晶体管工作在丙类的目的是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此时晶体管的导通时间小于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
因此,集电极电流Ic将是周期的余弦脉冲序列。
(1)、当输入信号的振幅有效值为0.75V时,对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进行瞬态分析。
设置:起始时间为0.03S,终止时间为0.03005S,输出变量为I(V3)仿真分析。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2)、当输入信号振幅为1V时,对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进行瞬态分析,设置同上。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指出输出信号波形顶部凹陷失真的原因是什么?2、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将电路中R1改取30K,重复上述过程,使用示波器测试电路输出电压波形。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指出输出信号波形与步骤1的实验结果有何区别?为什么?(二)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外部特性仿真测试1、调谐特性调谐特性指在R1、V1、V BB、Vcc不变的条件下,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Ico、Ieo、Uc等变量随C变化的关系。
将C1改用可变电容器,调C1使电路处于谐振状态(C1=50%),回路阻抗最大,呈纯阻,电流最小,此时示波器显示输出信号幅度最大,电流表显示电流最小值;当改变C1值,回路失谐,回路阻抗变小,回路电流变大,输出波形出现失真。
通过示波器和电流表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使用波特图仪和小信号交流分析方法测试测试并记录电路的调谐特性。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区域高频考点一模复习专题分层—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区域高频考点一模复习专题分层—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探究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绕绳方式有关。
小宇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忽然想到:同一个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式,不同的方式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不会不同呢?他做了初步的设想,同一个滑轮组,使用不同的绕绳方式,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测量机械效率。
他已经将滑轮组绕好绳子,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了刻度尺和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
(1)小宇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写出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___________2.小明发现公共场所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通道是斜面,且不同的斜面通道的倾斜程度有所不同,这引发了小明对斜面的兴趣。
他想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便与实验小组的小伙伴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______(把表格画在答题卡的方框里面)(3)准备动手实验时,有小伙伴提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则他们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时,应当保持______不变,这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3.许多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中能被重复利用,斜面就是其中之一。
请完成下列利用斜面进行实验的有关内容:(1)图甲所示实验中,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__________(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2)图乙所示实验中,对于同一个球A,要改变A撞击木块前的动能大小,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3)图丙所示实验中,斜面倾斜角为30°,物体B重为4N。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B时,应使B做___运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4.如图是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高频考点三 实验与探究(含答案)
高频考点三实验与探究1. 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灵灵同学分别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硫酸溶液,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出电解水时收集到20 毫实验次数123蒸馏水体积(毫升)200200200加入硫酸的体积(毫升)1052收集20毫升氢气的时间3965781231(秒)。
(2)本实验是通过观测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3)灵灵同学发现:每次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你结合上述实验数据说明理由。
2. 为了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不同的圆柱体A、B、C、D进行实验,已知A、B体积相同,C、D体积相同,A与C的密度为ρ₁,B与D 的密度为ρ₂,且ρ₁<ρ₂。
为了便于观察圆柱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他分别在圆柱体上标注出间距相等的刻度线,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圆柱体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a、b、c和d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相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
(2)分析比较图a和b或c和d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不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3)若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是。
3. 为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结合以下哪些事实 (填序号),建立“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的假设。
(1)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步骤如下:步骤一:如图,将物体的一部分浸入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₁。
步骤二:待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后,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V₁。
步骤三:改变物体浸入的体积,重复步骤一、二,记录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的示数分别为.F₂和V₂。
若V₁<V₂,F₁ F₂(填“>”“<”或“=”),则假设成立。
实验03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 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 了解电源电压Vc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 率和效率的影响。 3. 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技术,了解高频功率 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 并且一般都工作于丙类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 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和效率。 1.集电极效率 C .集电极效率η 设 PD=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 PO=交流输出信号功率 PC=集电极耗散功率 则 PD=PO+PC 为了说明晶体管放大器的功率转换能力,定义集电极 效率ηC
VB VE VCE Vi Vo Ico Icm PD P0 PC
η
R=50
Vc= 12V
V= 120m V
R=75
R=120
Vi= 84m V
RL=50 RL=75 RL=120
Vi= 120 mV VC=5 V Vi= 84m V
RL=50 RL=75 RL=120 RL=50 RL=75 RL=120
式中,ICO为丙类工作时,C脉冲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中的平均 i 分量;由于电路处于基波谐振状态,所以,无高次谐波输出, Vcm为基波分量输出电压;Icm为基波分量电流;Re为谐振回路阻 抗。Re与谐振回路及负载有关。本实验就是在改变负载的情况 下,测量功率及 ηC的变化。
三、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 扫频仪 高频信号发生器 万用表 实验板G1
Vi :输入电压峰-峰值 峰 Vo:输出电压峰-峰值 峰 IC0 :电源给出总电流 PD :电源给出总功率(PD = VCC IC0) P0 :输出功率 PC :管子损耗功率(PC = PD – P0 ) 3.加75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3-1内。 . 4.加120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3-1内。 . 5.改变输入端电压V= 84mV,同2、3、4测试并填入表3-1 . 内。 6.改变电源电压V= 5V,同2、3、4测试并填入表3-1内。 .
实验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三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观察三种状态的脉冲电流波形。
3.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压、激励电压的变化对于工作状态的影响。
4.掌握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二。
预习要求:1.复习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熟悉并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了解电路特点。
三.电路特点及实验原理简介在高频范围内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发射机的未级和中间级,它将振荡产生的信号加以放大,获得足够高频功率后,再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另外,它也用于电子仪器作未级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效率高,输出功率大。
丙类放大器它是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它的效率而进行的。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几百kHz —几十MHz 。
一般都采用LC 谐振网络作负载,且一般都是工作于丙类状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也可工作于丁类或戊类状态。
1.电路特点本电路的核心是谐振功率放大器,在此电路基础上,将音频调制信号加入集电极回路中,利用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集电极调幅实验。
当电路的输出负载为天线回路时,就可以完成无线电发射的任务。
为了使电路稳定,易于调整,本电路设置了独立的载波振荡源。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以选频网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它是在无线电发送中最为重cR L要、最为难调的单元电路之一。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类型。
丙类功率放大器导通角θ<900,集电极效率可达80%,一般用作末级放大,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图1中,Vbb 为基极偏压,Vcc为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
为了得到丙类工作状态,Vbb应为负值,即基极处于反向偏置。
u b为基极激励电压。
图2示出了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以便用折线法分析集电极电流与基极激励电压的关系。
高频_频率调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频率调制的原理,掌握频率调制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频率调制信号的特性。
3. 学习使用频率调制器,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4. 掌握频率调制信号解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FM)是一种利用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来控制载波信号的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行变化的调制方式。
频率调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等领域。
在频率调制中,调制信号称为调制信号(Modulating Signal),载波信号称为载波(Carrier Signal)。
调制信号的频率称为调制频率(Modulating Frequency),载波的频率称为载波频率(Carrier Frequency)。
频率调制的原理可以表示为:\[ f_c(t) = f_{c0} + k_m \cdot u_m(t) \]其中,\( f_c(t) \)为调制后的频率,\( f_{c0} \)为载波频率,\( k_m \)为调制系数,\( u_m(t) \)为调制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频率调制器2. 高频信号发生器3. 低频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频率计6. 双踪示波器7. 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仪器,确保各仪器工作正常。
(2)设置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 f_{c0} \)的载波信号。
(3)设置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调制信号。
2. 频率调制实验(1)将载波信号输入频率调制器,调节调制系数\( k_m \),观察调制后的频率调制信号。
(2)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的波形,记录调制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
(3)使用频率计测量调制信号的频率,记录频率变化范围。
3. 频率调制信号解调实验(1)将频率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
(2)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信号的波形,记录解调信号的波形。
(3)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信号的频率,记录解调信号的频率。
高频电子实验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高频电子技术概述 • 高频电子实验基础 •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 • 实验二:振荡器与混频器 • 实验三:调频与解调 • 实验四:高频功率放大器 • 实验五:无线通信系统仿真
01
高频电子技术概述
高频电子技术定义
01
高频电子技术是指利用高频电磁 波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步骤四
调整电感、电原理。
步骤三
使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测试调谐放大器 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观察其频率响应特性 。
04
实验二:振荡器与混频器
实验目的
掌握振荡器与混频器的基本原理 。
学会搭建和调试振荡器与混频器 电路。
了解振荡器与混频器在通信系统 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与操作
系统建模
根据实验原理建立无线通信系 统的数学模型,并导入仿真软 件中。
系统仿真
启动仿真软件,观察并记录仿 真结果,包括信号的传输质量 、误码率和信噪比等指标。
实验准备
安装仿真软件、准备实验数据 和参数设置。
系统配置
设置系统参数,包括信源编码 、调制方式、信道特性和噪声 干扰等。
结果分析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无 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影响 因素,并提出优化方案。
范围。
实验步骤与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高频功率放 大器的性能优缺点,提出改进措 施。
04
测试放大性能
调整输入信号源的幅度和频率, 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失 真情况,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的 性能指标。
01
搭建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根据实验原理图,搭建高频功率 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输 入信号源、晶体管放大电路等部 分。
高频实验总结
高频实验总结引言高频实验是电子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项目,主要涉及电磁波的传播、调制与解调技术等内容。
通过高频实验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升我们在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个人在高频实验中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实验内容高频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号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的使用: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并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
2.高频电路实验:设计和制作高频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然后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3.调制与解调实验:学习调制与解调技术,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等,并利用实验平台进行调制解调实验。
4.高频天线实验:设计和制作高频天线,并通过测试仪器观察天线的工作性能。
实验步骤以下是高频实验的一般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实验电路板、电源等。
2.连接实验设备:将实验器材依次连接起来,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和接收。
3.设计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组装相应的实验电路。
4.调试实验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根据需要调整电路参数,如频率、增益等。
5.进行实验测量:根据实验要求,使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等仪器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
6.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的性能,如频率响应、增益、信噪比等。
7.总结实验心得: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经验教训。
实验结果以我进行的一次高频放大器实验为例进行结果展示:1.实验目的:设计并制作一个高频放大器,测试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效果。
2.实验步骤: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组装电路并进行调试。
3.实验数据: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记录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4.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器的增益,并进行频率响应曲线的绘制。
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评估设计的高频放大器的性能,如增益、线性度等。
实验三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三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
2.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2.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3.测试负载变化时三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的余弦电流波形;4.观察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变化时余弦电流脉冲的变化过程;5.观察功放基极调幅波形。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装上幅度调制与无线发射模块,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2.测试前置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高频信号源频率设置为6.3MHZ,幅度峰-峰值300mV左右,用铆孔线连接到1P05,用示波器测试1P05和1TP07的波形的幅度,并计算其放大倍数。
由于该级集电极负载是电阻,没有选频作用。
3.激励电压、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丙类功放工作状态的影响激励电压U b 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1K03置“右侧”。
保持集电极电源电压E c =5V左右(用万用表测1TP08直流电压, 1W05 逆时针调到底),负载电阻R L =10KΩ 左右(1K04置“右侧”,用万用表测1TP11电阻, 1W6 顺时针调到底,然后1K04置“左侧”)不变。
高频信号源频率1.9MHZ左右,幅度200mv(峰—峰值),连接至功放模块输入端(1P05)。
示波器CH1接1P08,CH2接1TP09。
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使功放谐振即输出幅度(1TP08)最大。
改变信号源幅度,即改变激励信号电压U b ,观察1TP09电压波形。
信号源幅度变化。
欠压临界过压弱过压如果波形不对称,应微调高频信号源频率,如果高频信号源是DDS信号源,注意选择合适的频率步长档位(2)集电极电源电压E c 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保持激励电压U b (1P05电压为200mv峰—峰值)、负载电阻R L =10KΩ 不变(1W6顺时针调到底),改变功放集电极电压E c (调整1W5电位器,使E c 为5—10V变化),观察1TP09电压波形。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VCC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改变 vCC 时,其工作
状态和电流、功率的变化如图 3-6 所示。
P=
Icm1
Ic0
Po
Pc
0 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 VCC 0 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 VCC
(a)
(b)
图 3-6 VCC改变时电流、功率的变化
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我们在上学期的实验都完成过,现在比较一下和它们丙类功率放 大器的不同:
甲类放大器:输入信号幅度小,输出信号不失真。但是其工作效率较低。 乙类和丙类放大器:输入信号幅度大,工作效率较高,但是输出信号失真大。特别丙类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压导通角较小,工作效率最高,通信发射机的高频末级功率放大器通常 采用丙类工作方式。 另外,对于谐振功率放大和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对比:两种放大器的放大对象都为高频 信号,负载也均是谐振回路;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激励信号的幅度大小不同,电路的静态工作 点不同,动态范围不同。 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体会。 高频功率放大器与低频功率放大器的相同点:都是为了得到高输出功率和高转换效率, 激励信号也同为大信号;不同点:⑴工作频率与相对频宽不同;⑵放大器的负载不同;⑶放 大器工作状态不同。 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特点 功率放大器的最终目的是:电路与系统中,如果具有相同直流功率,那么所设计放大器 的转换效率越高,输出的交流功率就越大。丙类放大器就是这样一种放大器,如图 3-1 所示, 这是一个典型的丙类放大器的原理图:负载为LC谐振回路,基极偏置为负偏压,半通角θc< 90°,放大器的基极没有设置直流偏置电路,仅在晶体管基极设置了一个偏置电阻,从电路 的形式来看,当没有载波信号输入时,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和发射级没有电流流过, 集电极也没有交流信号输出。当输入大幅度信号时,输入信号加在放大器基极,在偏置电阻 上产生自给偏压,放大器将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开关工作,放大器的集电极将输出放大 的信号。
高频实验报告
三峡大学高频实验报告院系:理学院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12/12/25实验三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
2、掌握晶体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和本振电压V0和工作电流I e对中频转出电压大小的影响。
3、掌握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的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
4、比较上述三种混频器对输入信号幅度与本振电压幅度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1、研究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过程和此种混频器的优缺点。
2、研究这种混频器输出频谱与本振电压大小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3 号板1块4、7 号板1块5、双踪示波器1台四、实验原理与电路1、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原理图3-1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电路图示见图3-1。
图中V S 为输入信号电压,V L 为本机振荡电压。
在负载R L 上产生差频和合频,还夹杂有一些其它频率的无用产物,再接上一个滤波器(图中未画出)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最大特点是工作频率极高,可达微波波段,由于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工作于很高的频段。
图3-1中的变压器一般为传输线变压器。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二极管伏安特性的非线性。
众所周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为指数律,用幂级数展开为⋯+⋯++=-=n TT T S S V vn V v V v I eI i TV v)(1)(21[)1(2!! 当加到二极管两端的电压v 为输入信号V S 和本振电压V L 之和时,V 2项产生差频与和频。
其它项产生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由于上式中u 的阶次越高,系数越小。
因此,对差频与和频构成干扰最严重的是v 的一次方项(因其系数比v 2项大一倍)产生的输入信号频率分量和本振频率分量。
用两个二极管构成双平衡混频器和用单个二极管实现混频相比,前者能有效的抑制无用产物。
双平衡混频器的输出仅包含(p ωL ±ωS )(p 为奇数)的组合频率分量,而抵消了ωL 、ωC 以及p 为偶数(p ωL ±ωS )众多组合频率分量。
高频实验心得体会
高频实验心得体会
在进行高频实验时,我深切体会到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首先,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高频实验一般涉及到很多精密的仪器和设备,如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等,因此在开始实验前,要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另外,还要做好充足的实验材料准备,如电缆、天线等。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实验。
其次,实验环境的控制也很重要。
高频实验需要在低干扰的环境下进行,因为高频信号很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
所以,在实验室中要尽量减小干扰源,如关闭周围的无线设备、减少电源的干扰等。
另外,实验者自身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
最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处理数据时,还要注意去除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偏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进行高频实验需要充分准备,注意实验环境的控制,以及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取得高质量的实验结果。
《高频实验》实验三 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端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4.比较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研究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测试、分析比较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的频率稳定度。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中正弦波振荡器包含工作频率为10MHz左右的电容反馈LC三端振荡器和一个10MHz的晶体振荡器,其电路图如图3—l所示。
由拨码开关S2决定是LC振荡器还是晶振荡器(1拨向ON为LC振荡器,4拨向ON为晶体振荡器)LC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如图3—2所示。
由交流等效电路图可知该电路为电容反馈LC三端式振荡器,其反馈系数F= (Cll+CT3)/CAP,CAP可变为C7、C14、C23、C19其中一个。
其中C j为变容二极管2CC1B,根据所加静态电压对应其静态电容。
若将S2拨向“ l”通,则以晶体J T代替电感L,此即为晶体振荡器。
图3-1中电位器VR2调节静态工作点。
拨码开关S4改变反馈电容的大小。
S3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
VR1调节变容二极管的静态偏置。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3—l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位置并熟悉各元件及作用。
2.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将S2置于“l”ON,S4置于“3”ON,S3全断开。
调节VR1使变容二极管负端到地电压为2V,调节VR5使J6(ZD.OUT)输出最大不失真正弦信号,改变可变电容CT1和CT3,测其幅频特性,描绘幅频曲线(用频率计和高频电压表在J6处测试)。
3.LC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l)将S2置于1,S4置于3,S3开路,改变上偏置电位器VR2,记下Ieo填入表3—1中,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p-P(峰—峰值)填于表中。
高考化学高频物质:Na2S2O3、Na2S2O5、Na2S2O4【拔高训练】【自己整理】
高考化学高频物质——焦亚硫酸钠(Na2S2O5)1.外观与性状:为无色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粉末;有二氧化硫味、酸、咸、;贮存日久色渐变黄。
2.熔点(℃):>300(分解)相对密度(水=1):1.483.溶解性: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20℃时为54g/100ml水;100℃时为81.7g/100ml水)。
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
相对密度1.4。
溶于水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
受潮易分解,露置空气中易氧化成硫酸钠。
与强酸接触放出二氧化硫而生成相应的盐类。
加热到150℃分解。
4.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强酸、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5.物化性质:焦亚硫酸钠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带有强烈的SO2气味,比重 1.4,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而生成相应的盐类,久置空气中,则氧化成Na2S2O6,故该产品不能久存。
高于150℃,即分解出SO2。
1.【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25】(15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右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
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 (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 2S 2O 5溶于水即生成NaHSO 3。
(4)证明N a H S O3溶液中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
a .测定溶液的pHb .加入Ba(OH)2溶液c .加入盐酸d .加入品红溶液e .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Na 2S 2O 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 2S 2O 5作抗氧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第三次实验 变容二极管和相位鉴频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量静态调制特性(v-f 曲线),测量调制灵敏度(v=-3)。
2观测分析调制波(调制信号1kHz )3联调调频器频电路,使鉴频输出最大不失真,测量鉴频器灵敏度。
4联调无线发射接收电路,观测信号流程,测量主要观测点信号波形。
二实验原理(1)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所谓调频,就是把要传送的信息(例如语言、音乐)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高频振荡信号)的瞬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设调制信号: ()t V t Ω=ΩΩcos υ,载波振荡电压为:()t A t a o o ωcos = 根据定义,调频时载波的瞬时频率()t ω随()t Ωυ成线性变化,即()t t V K t o f o Ω∆+=Ω+=Ωcos cos ωωωω (6-1) 则调频波的数字表达式如下:()⎪⎪⎭⎫⎝⎛ΩΩ+=Ωt V K t A t a f o o f sin cos ω 或 ()()t m t A t a f o o f Ω+=sin cos ω(6-2)式中: Ω=∆V K f ω是调频波瞬时频率的最大偏移,简称频偏,它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比例常数K f 亦称调制灵敏度,代表单位调制电压所产生的频偏。
式中:F f V K m f f ∆=Ω∆=Ω=Ωω称为调频指数,是调频瞬时相位的最大偏移,它的大小反映了调制深度。
由上公式可见,调频波是一等幅的疏密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
如何产生调频信号?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变容二极管的特性直接产生调频波,其原理电路如图6—1所示。
图6-1 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电路变容二极管j C 通过耦合电容1C 并接在N LC 回路的两端,形成振荡回路总电容的一部分。
因而,振荡回路的总电容C 为:jN C C C +=(6-3)振荡频率为:)(2121j N C C L LCf +==ππ(6-4)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为:()()()高频振荡,可忽略调制电压直流反偏O Q R V V υυ++=Ω变容二极管利用PN 结的结电容制成,在反偏电压作用下呈现一定的结电容(势垒电容),而且这个结电容能灵敏地随着反偏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关系曲线称j C ~R υ曲线,如图6—2所示。
由图可见:未加调制电压时,直流反偏Q V (在教材称0V )所对应的结电容为Ωj C (在教材中称0C )。
当反偏增加时,j C 减小;反偏减小时,j C 增大,其变化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当调制电压较小时,近似为工作在j C ~R υ曲线的线性段,j C 将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当调制电压较大时,曲线的非线性不可忽略,它将给调频带来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图6-2 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我们再回到图6—1,并设调制电压很小,工作在j C ~R υ曲线的线性段,暂不考虑高频电压对变容二极管作用。
设 t V V Q Q R Ω+=cos υ (6-5) 由图6—2(c )可见:变容二极的电容随υR 变化。
即: t C C C m jQ j Ω-=cos (6-6) 由公式(3)可得出此时振荡回路的总电容为t C C C C C C m jQ N j N Ω-+=+='cos由此可得出振荡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t C C C C C C m j jQ N Ω-=∆=+-'=∆cos (6-7) 由式可见:它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式中m C 是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幅值。
我们知道:当回路电容有微量变化C ∆时,振荡频率也会产生f ∆的变化,其关系如下:C Cf f ∆•≈∆210(6-8)式中,是0f 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0C 是调制信号为零时的回路总电容,显然jQ N o C C C +=由公式(6-4)可计算出0f (调频中又称为中心频率)。
即:)(210jQ N C C L f +=π\将(6-7)式代入(6-8)式,可得:t f t C C f t f m Ω∆=Ω=∆cos cos )/(21)(00 (6-9)频偏:m C C f f )/(2100=∆ (6-10)振荡频率: ()()t f f t f f t f o o Ω∆+=∆+=cos (6-11) 由此可见:振荡频率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从而实现了调频。
其频偏f ∆与回路的中心频率0f 成正比,与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值m C 成正比,与回路的总电容0C 成反比。
为了减小高频电压对变容二极管的作用,减小中心频率的漂移,常将图6—1中的耦合电容1C 的容量选得较小(与j C 同数量级),这时变容二极管部分接入振荡回路,即振荡回图6-3 Cj 部分接入回路路的等效电路如图6—3所示。
理论分析将证明这时回路的总电容为)/(11'0j j N C C C C C C +•+= (6-12)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11'0j j N C C C C C C +•+= (6-12)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jC P C ∆≈∆2' (6-13)频偏:fP C C f P f m ∆=•≈∆2002')/(21(6-14)式中,()jQ C C C P +=11称为接入系数。
关于直流反偏工作点电压的选取,可由变容二极管的j C ~R υ曲线决定。
从曲线中可见,对不同的R υ值,其曲线的斜率(跨导)υ∆∆=j C C S 各不相同。
R υ较小时,C S 较大,产生的频偏也大,但非线性失真严重,同时调制电压不宜过大。
反之,R υ较大时,C S 较小,达不到所需频偏的要求,所以Q V 一般先选在j C ~R υ曲线线性较好,且C S 较大区段的中间位置,大致为手册上给的反偏数值,例:2CC1C ,V V Q 4=。
本实验将具体测出实验板上的变容二极管的j C ~R υ曲线,并由同学们自己选定Q V 值,测量其频偏f ∆的大小。
(2)变容二极管j C ~R υ曲线的测量,将图6—1的振荡回路重画于图6—4,jX C 代表不同反偏RX υ时的结电容,其对应的振荡频率为X f 。
若去掉变容二极管,回路则由N C 、L 组成,对应的振荡频率为N f ,它们分别为)(21jx N x C C L f +=π (6-15)NLC f π21=(6-16)图6-4 测量Cj ~VR 曲线由式(6-15)、(6-16)可得:N XNN X X N jx C f f C f f f C •-=•-=)1(22222 (6-17) N f 、X f 易测量,如何求N C ?将一已知电容K C 并接在回路N LC 两端,如图6-5所示。
此时,对应的频率为K f ,有)(21K N K C C L f +=π (6-18)由式(6-16)、(6-18)可得:K KN KN C f f f C •-=222(6-19) (3)调制灵敏度单位调制电压所引起的频偏称为调制灵敏度,以f S 表示,单位为KHz/V ,即m f u f S Ω∆= (6-20)式中,mu Ω为调制信号的幅度(峰值)。
f ∆为变容管的结电容变化j C ∆时引起的频率变化量,由于变容管部分接入谐振回路,则Cj ∆引起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C 为Cj P C ∆=∆∑2 (6-21)频偏较小时,f ∆与∑∆C 的关系可采用下面近似公式,即∑∑∆•-≈∆QC C f f 210 (6-22) 将式(6-22)代入(6-20)中得mQ f U C C f S Ω∑∆•∑=20 (6-23)式中,∑∆C 为变容二极管结电容的变化引起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Q C 为静态时谐振回路的总电容,即QC Q C Q C C C C C C ++=∑1 (6-24)调制灵敏度f S 可以由变容二极管U j C -特性曲线上Ωu 处的斜率C K KC 及式(6-23)计算,S f 越大,调制信号的控制作用越强,产生的频偏越大。
2、实验线路 见附图G1使用12V 供电,振荡器Q1使用3DG12C ,变容管使用Bb910,Q2为隔离缓冲级。
主要技术指标:主振频率MHZ f 7.100=,最大频偏KHZ f m 20±=∆。
本实验中,由R1、R2、W1、R3组成变容二极管的直流偏压电路。
C3、C4、C12组成变容二极管的不同接入系数。
IN1为调制信号输入端,由L4、C8、C7、C9、C5和振荡管组成LC 调制电路。
1.鉴频器概述鉴频器使输出电压和输入信号频率相对应的电路。
按用途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用于调频信号的解调。
常见的有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等。
对这类电路的要求主要是非线性失真小,噪声门限低。
第二类用于频率误差测量,如用在自动频率控制环路中产生误差信号的鉴频器。
对于这类电路的零点漂移限制较严,对非线性失真和噪声门限则要求不高。
实现调频信号解调的鉴频电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调频——调幅变换型。
第二类是相依乘法鉴频型,这种类型是将调频波经过移相电路变成调相调频波,其相位的变化正好与调频波瞬时频率的变化呈线性关系,然后将调相调频波与原调频波进行相位比较,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解调信号,因为相位比较器通常用乘法器组成,所以称为相移乘法鉴频;第三类是脉冲均值型。
2.鉴频器的主要参数3.2.1鉴频特性(曲线)指鉴频器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瞬时频率f 或频偏Δf 之间的关系曲线。
理想鉴频特性曲线应是一条直线,但实际上往往有弯曲,呈S 形,如下图所示。
2.2鉴频器的主要参数1)鉴频器的中心频率f0鉴频器的中心频率f0对应于鉴频特性曲线原点处的频率。
通常,由于鉴频器中心与中频频率相同。
2)鉴频带宽Bm鉴频带宽Bm:是指鉴频器能够不失真地解调所允许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最大范围。
3)鉴频器的线性度鉴频器的线性度:是指鉴频特性曲线在鉴频带宽内的线性特性。
4)鉴频跨导SD鉴频跨导SD :是指鉴频器在载频处的斜率,它表示单位频偏所能产生的解调输出电压。
鉴频跨导又叫做鉴频灵敏度。
用公式表示为:跨导也可以理解为将输入频率转换为输出电压的能力或效率,因此又称为鉴频效率 3.鉴频方法 3.1直接鉴频法是直接从调频信号的频率中提取原来调制信号的方法。
主要有脉冲计数鉴频法。
(a )(b )co o D f f f du du S dfd f=∆===∆3.2间接鉴频法就是先对调频信号进行变换或处理,再从变换后的信号中提取原调制信 号的鉴频方法。
又可分为振幅鉴频法、相位鉴频法两大类。
本设计采用相位鉴频法,原理如下:相位鉴频器将输入的调频波UFM 做变换,变换成调相调频波UPM/FM,在与调频波UFM 叠加,在电路参数与信号参数匹配的情况下,得到幅度与调制信号呈线性关系的调幅调相调频波,最后经包络检波,解调出调制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