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PPT

汇编语言的优点
汇编语言具有高效、可移植性、 可维护性等优点,适用于编写操 作系统、编译器等关键软件。
汇编语言的缺点
汇编语言编写复杂,容易出错, 且可移植性较差,需要针对不同 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修改。
高级语言
01
高级语言的定义
高级语言是一种抽象程度更高的 编程语言,它使用更接近自然语 言的语法和语义。
实验提供参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串行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并行 接口慢,但只需要一根数据线, 因此成本较低。
03
串行接口的常见标准包括RS-232 、RS-422和USB。
04
中断控制器
中断控制器是微机中的一 种重要组件,它负责管理 计算机系统中断的处理。
中断控制器可以管理硬件 设备的中断请求,例如键 盘、鼠标和计时器等。
ABCD
并行接口通常用于连接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等高速设备, 因为这些设备需要快速传输大量数据。
并行接口的常见标准包括ECP、EPP和USB。
串行接口
01
串行接口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它通过单个数据线逐位传输数据 。
02
串行接口通常用于连接鼠标、调 制解调器等低速设备,因为这些 设备不需要快速传输大量数据。
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
利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以实现语音识 别和图像处理等功能,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
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1 2 3
智能家居控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以用于智能家居控制,实 现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电视和音响设备控制
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以实现电视和音响 设备的智能控制,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娱乐体 验。
微机原理课件ppt

04
微机程序执行过程
程序加载与执行
程序加载
将程序从存储介质中读取到内存中, 为程序的执行做好准备。
程序执行
CPU按照指令逐条执行程序,完成程 序所要求的任务。
指令执行流程
取指令
CPU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存放到指令寄存器 中。
指令译码
对指令进行译码,确定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 数。
执行指令
根据译码结果,完成相应的操作,如数据传 输、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
的外设接口。进入21世纪后,微机进一步 发展为DSP(数字信号处理)和FPGA(现 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高性能计算平台。现在 ,微机已进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成为
智能硬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微机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微机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航 空航天等领域。
详细描述
由于微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价格实惠等优点,它被 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工业控制领域,微机可以用于 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和监测。在智能家居领域,微 机可以用于实现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电控制等 功能。在医疗设备领域,微机可以用于实现医疗影像处 理、医疗数据分析和医疗设备控制等功能。在航空航天 领域,微机可以用于实现飞行控制、导航数据处理和卫 星通信等功能。
立即数
表示常数或立即操作数的值。
注释
用于解释指令的含义和功能,方便阅读和理解。
指令类型
数据传输指令
用于在内存和寄存器之间传输数据,如 MOV指令。
逻辑运算指令
用于进行逻辑运算,如AND、OR、XOR等 指令。
算术运算指令
用于进行算术运算,如ADD、SUB、MUL 、DIV等指令。
控制转移指令
用于改变程序的执行流程,如JMP、CALL 、RET等指令。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五版)PPT课件

微型计算机原理
•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组成及微处理器功能结构 • 第三章 80X86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接口 • 第八章 中断和异常 • 第九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
2021
1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X为负时:求[X]补是将[X]原的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
变反加1.
求[X]反是将[X]原的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
变反.
2021
微机原理及应8用
补码没有+0和-0之分;反码有+0和-0之分
[+0]补=00…..00=0 [-0]补=00…..00=0 [+0]反=00…..00=0 [-0]反=00…..00=111…..11
解: ①.设x=129,y=79则
[x]补=10000001B,[y]补=01001111B [-y]补=[y]变补=10110001B [x-y]补=[x]补+[-y]补=00110010B 最高位有进位,
结果为正[x-y]补= [x-y]原=00110010B x-y=50
②.设x=79,y=129则
• 二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B. • 十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D或不加. • 十六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H.
2021
微机原理及应5用
1.1.3 整数
1.无符号数
8、16、32位全部用来表示数值本身。
最低位LSB是0位,最高位MSB是7、15、31。
2.带符号整数
1).原码: 设X=+1011100B,Y=-1011100B
• 补码:优点:符号位和数值一起运算; 减法可以变成加法运算.
•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组成及微处理器功能结构 • 第三章 80X86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接口 • 第八章 中断和异常 • 第九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
2021
1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X为负时:求[X]补是将[X]原的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
变反加1.
求[X]反是将[X]原的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
变反.
2021
微机原理及应8用
补码没有+0和-0之分;反码有+0和-0之分
[+0]补=00…..00=0 [-0]补=00…..00=0 [+0]反=00…..00=0 [-0]反=00…..00=111…..11
解: ①.设x=129,y=79则
[x]补=10000001B,[y]补=01001111B [-y]补=[y]变补=10110001B [x-y]补=[x]补+[-y]补=00110010B 最高位有进位,
结果为正[x-y]补= [x-y]原=00110010B x-y=50
②.设x=79,y=129则
• 二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B. • 十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D或不加. • 十六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H.
2021
微机原理及应5用
1.1.3 整数
1.无符号数
8、16、32位全部用来表示数值本身。
最低位LSB是0位,最高位MSB是7、15、31。
2.带符号整数
1).原码: 设X=+1011100B,Y=-1011100B
• 补码:优点:符号位和数值一起运算; 减法可以变成加法运算.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课件

定操作对象。
指令集
02
单片机支持的指令集合,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控制转移
等指令。
寻址方式
03
确定操作数所在位置的方式,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
器寻址等。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01
02
03
中断源
能够引起单片机中断的信 号来源,如定时器溢出、 外部中断等。
中断优先级
不同中断源的优先级,用 于确定中断处理的先后顺 序。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 课件
• 单片机概述 • 单片机原理 • 接口技术 • 单片机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 • 单片机应用实例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计 算机主要部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输入输出接口是微机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们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 交换。
并行接口通过多条数据线同时传输多 个数据位,具有传输速度快、数据量 大等优点。
输入输出接口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 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则通过一条数据线逐位传输 数据,具有传输速度慢、数据量小等 缺点,但实现简单、成本低。
机器码
机器码是一种二进制代码,直接由单 片机的微处理器执行,是单片机编程 的底层语言。
C语言在单片机开发中的应用
C语言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优势
C语言具有可读性强、可移植性好、开发效率高等优点,适合用于大 规模、复杂的单片机系统开发。
C语言的基本语法
包括变量定义、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语法,是单片机C 语言编程的基础。
Keil软件是一款流行的单片机 开发环境,支持多种单片机型 号和开发语言,具有界面友好 、功能强大等优点。
微机原理ppt

第五章
5-1 存储器概述
存储器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5-3 只读存储器 ROM
5-4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5-5 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
微处理器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
数据总线(DB)
控制部线(CB)
地址总线(AB) 内 存储器 I/O 接口 I/O 接口
I/O 设备
外 存储器
5.1 存储器概述
• 外存——存放非当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 特点:慢,容量大,顺序存取/块存取。需调入内存后 CPU才能访问。 – 通常由磁、光存储器构成,也可以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 – 磁盘、磁带、CD-ROM、DVD-ROM、固态盘
内存储器的分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内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 WE:写允许信号。有效时,数据进入芯片中
1、SRAM芯片的构成
①地址译码器 采用双译码
②存储矩阵选 用位结构矩阵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一、静态RAM(SRAM): 1、SRAM芯片的构成
2、典型SRAM芯片 常用的典型SRAM芯片有:
2114:容量为1 K×4 bit,有1024个存储单元,需10根地址线。 6116:容量为2 K×8 bit,有2048个存储单元,需11根地址线。 6264:容量为8 K×8 bit, 62128:容量为16 K×8 bit, 62256 :容量为32 K×8 bit ,
用户可以用特定的设备多次编程写入,如编程之后想修改,可用通电方式使 存储器复原,再重新写入。
5、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也称为快闪存储器或闪存
除在不加电的情况下信息可以长期保持之外,还可以在线擦除与重写。其集 成度与价格己接近 EEPROM。
5-1 存储器概述
存储器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5-3 只读存储器 ROM
5-4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5-5 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
微处理器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
数据总线(DB)
控制部线(CB)
地址总线(AB) 内 存储器 I/O 接口 I/O 接口
I/O 设备
外 存储器
5.1 存储器概述
• 外存——存放非当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 特点:慢,容量大,顺序存取/块存取。需调入内存后 CPU才能访问。 – 通常由磁、光存储器构成,也可以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 – 磁盘、磁带、CD-ROM、DVD-ROM、固态盘
内存储器的分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内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 WE:写允许信号。有效时,数据进入芯片中
1、SRAM芯片的构成
①地址译码器 采用双译码
②存储矩阵选 用位结构矩阵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一、静态RAM(SRAM): 1、SRAM芯片的构成
2、典型SRAM芯片 常用的典型SRAM芯片有:
2114:容量为1 K×4 bit,有1024个存储单元,需10根地址线。 6116:容量为2 K×8 bit,有2048个存储单元,需11根地址线。 6264:容量为8 K×8 bit, 62128:容量为16 K×8 bit, 62256 :容量为32 K×8 bit ,
用户可以用特定的设备多次编程写入,如编程之后想修改,可用通电方式使 存储器复原,再重新写入。
5、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也称为快闪存储器或闪存
除在不加电的情况下信息可以长期保持之外,还可以在线擦除与重写。其集 成度与价格己接近 EEPROM。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参考PPT

IN AL,DX
;读数据
MOV [SI],AL
MOV DX,8002H
MOV AL,00H
OUT DX,AL
INC SI ;存放数据的内存地址加1
INC BL ;通道地址加1
MOV AL,BL OUT DX,AL ;送通道地址 MOV DX,8002H
DEC BH JNZ GOON POP AX
MOV AL,01H
•14
9.3 A/D转换器ADC0809及应用
➢ 采样:对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要按一定的规律和周期取出其 中的某一瞬时值。
➢ 采样频率:一般要高于或至少等于输入信号最高频率的2 倍,实际应用中采样频率一般是信号频率的4~8倍。
➢ 采样周期:相邻两次采样的间隔时间。一次A/D转换所需 要的时间必须小于采样周期。
•10
➢ 应用举例:利用D/A 转换器来构造波形发生器,如图所 示。假设地址译码输出端口为360H。
图9.8 采用DAC0832 构造的波形发生器
•11
(1) 矩形波。给DAC0832 持续256 次送数据0,然后256 次送 数据FFH,依次重复处理。输出矩形波的程序段如下:
MOV DX,360H ;设定地址译码输出端口 DD0: MOV CX,0FFH
2
多2
N位
路
电
二进制数
… …
模
阻
拟
网
开
络
N
关N
运算 放大器
图9.2 D/A转换器框图
模拟电压输出
•3
1. 加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VREF
K1
R1
K2
R2
K3
R3
Kn
Rn
微机原理ppt全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1.无条件方式
这种方式在传送信息时,已知外设是准备好的状态,所以 输入输出时都不需要查询外设的状态。可直接用IN和OUT指令 完成与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但这种方式必须确保外设已经准 备好时才可使用,否则就会出错,故很少使用。采用无条件传 送方式的接口电路如图5-3所示。
图5-3 无条件传送方式接口电路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2.查询方式
当CPU与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递源自, 很难保证CPU在执行输入操作时,外设一 定是“准备好”的;而在执行输出操作时 ,外设一定是“空闲”的。为保证数据传 送的正确进行,CPU必须在数据传送之前 对外设的状态进行查询,确认外设已经满 足了传送数据的条件后再与外设进行数据 交换,否则一直处于查询等待状态,这就 是查询方式。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使用查询方式工作的外设必须至少有两个部 件,其中之一是状态部件。CPU每一次与外设进行 数据交换之前,先从状态部件读取信息,判断外 设是否处于“就绪”(Ready)状态。如果来自外 设的状态信息反映出外设“没有准备好”或正 “忙”(Busy),说明还不能进行数据传递;反 之,当CPU检测到外设已准备好(Ready)后,才 可以与外设进行一次数据传递。 (1)查询方式输入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5.1 输入输出方式 5.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5.3 8086/8088的中断控制与DMA控制 5.4 接口与总线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5.1 输入输出方式 5.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5.3 8086/8088的中断控制与DMA控制 5.4 接口与总线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统一编址” 的特点是:内存和I/O端口共用一 个地址空间;所有访问内存的指令都可用于I/O端口 ,包括内存的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1.无条件方式
这种方式在传送信息时,已知外设是准备好的状态,所以 输入输出时都不需要查询外设的状态。可直接用IN和OUT指令 完成与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但这种方式必须确保外设已经准 备好时才可使用,否则就会出错,故很少使用。采用无条件传 送方式的接口电路如图5-3所示。
图5-3 无条件传送方式接口电路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2.查询方式
当CPU与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递源自, 很难保证CPU在执行输入操作时,外设一 定是“准备好”的;而在执行输出操作时 ,外设一定是“空闲”的。为保证数据传 送的正确进行,CPU必须在数据传送之前 对外设的状态进行查询,确认外设已经满 足了传送数据的条件后再与外设进行数据 交换,否则一直处于查询等待状态,这就 是查询方式。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使用查询方式工作的外设必须至少有两个部 件,其中之一是状态部件。CPU每一次与外设进行 数据交换之前,先从状态部件读取信息,判断外 设是否处于“就绪”(Ready)状态。如果来自外 设的状态信息反映出外设“没有准备好”或正 “忙”(Busy),说明还不能进行数据传递;反 之,当CPU检测到外设已准备好(Ready)后,才 可以与外设进行一次数据传递。 (1)查询方式输入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5.1 输入输出方式 5.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5.3 8086/8088的中断控制与DMA控制 5.4 接口与总线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5.1 输入输出方式 5.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5.3 8086/8088的中断控制与DMA控制 5.4 接口与总线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统一编址” 的特点是:内存和I/O端口共用一 个地址空间;所有访问内存的指令都可用于I/O端口 ,包括内存的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微机原理》教学课件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0.09μm / 315万
执行速度 (MIPS)
0.06 0.75
1. 5
112
时钟频率 (MHz)
代表产品
<1
MCS-4,MCS-8 4004,8008
<4
Intel8080,8085 M6800,Z80
4~10
Intel8086,80286 M68000,Z8000
16~3G
Intel8386,80486 Pentium ,Ⅱ, Ⅲ,4
(3)知识库管理功能。要求能完成知识获取、检 索和更新等功能。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形成体积 小、重量轻、功能强、耗电少的计算机系统。
电子计算机技术 微型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结 晶
微型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表征的,以 微处理器为中心的微型机是电子计算机的第四代产 品。微处理器自1971年诞生以来,发展迅猛,每 2~3年就更换一代。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五代计算机设想:
1981年日本提出实现智能计算机,但没有取得预 期的结果。美国也有多家公司推出智能计算机。一 般要求智能计算机具有下列功能:
(1)智能接口功能。能自动识别自然语言、图形、 图象。即有语音识别、视觉、感知、理解功能。
(2)解题推理功能。根据自身存储的知识进行推 理,具有问题求解和学习的功能。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2.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时间
46-5 8
器件
电子管
58-6 4
晶体管
64-7 1
集成电路
71-今
大规模集 成电路
第1章微机原理课件

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
第1章第3页共124页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在研制ENIAC计算机的同 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 莫尔小组合作研制了EDVAC计算机,该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 方案,其后开发的计算机都采用这种方式,称为冯·诺依曼计算 机。冯·诺依曼计算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 1.3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其转换 1.4 计算机中数与字符的编码 习题1
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
第1章第1页共124页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20世纪40年代, 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工业的发展为电子计 算机的研制准备了物质基础, 1943年~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研制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算机。
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
第1章第16页共124页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3.指令执行时间
指令执行时间是指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间, 其 长短反映了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运行速度的快慢。
它一方面决定于微处理器工作时钟频率, 另一方面又取决于 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CPU的体系结构等。
微处理器工作时钟频率指标可表示为多少兆赫兹, 即MHz; 微处理器指令执行速度指标则表示为每秒运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MIPS, 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ENIAC计算机共用18000多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重达30吨, 占地170平方米, 耗电140 kW, 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加法计算, 领 导研制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J.W.Mauchly)和埃克特 (J.P.Eckert)。
微机原理ppt课件

21
ξ1-3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一、反馈控制系统基本调节过程: • 把被调量处于变化状态的过程称为动态过程或暂
最优控制。70年代进入成就阶段。 • 理论成果:庞德金极大值原理,Bellman动态规
划法,卡尔曼(kalman)在状态空间的研究李 氏稳定理论,卡尔曼滤波。 • 主要研究方向:最优控制,最佳滤波,系统辨识 及自适应控制 • 第四代:(设想,无方法)大系统理论,灰色系 统理论,多变量系统的频域设计法等等。
2Hale Waihona Puke • 2.学习内容: • 基本概念(概述) •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 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 系统的稳定性 • 根轨迹法 • 设计及校正系统 • 离散(数字)控制系统
3
ξ1-1 自动控制(auto control) 系统的概述
• 一、自动控制的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基本组 成
• 分析系统:在给出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 系统的性能(比如: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性能 等等)
• 设计系统:指对系统性能按照权利要求提出要求 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的系统模型
9
二、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
• 第一代:18,19世纪,理论没有形成体系,解决 了个别简单的控制问题。
• 理论成果:李亚普诺夫(Liapurv)稳定理论, 劳斯(Routh)稳定理论,赫尔维茨(Hurwits) 稳定理论。
复合控制系统方框图
20
二、基本类型
• 按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形成回路分类 •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 按结构特点分类 •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 按给定值信号分为: •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 按元件特性分类 • 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 按传递信号分为: • 连续(模拟)控制系统、离散(数字)控制系统
ξ1-3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一、反馈控制系统基本调节过程: • 把被调量处于变化状态的过程称为动态过程或暂
最优控制。70年代进入成就阶段。 • 理论成果:庞德金极大值原理,Bellman动态规
划法,卡尔曼(kalman)在状态空间的研究李 氏稳定理论,卡尔曼滤波。 • 主要研究方向:最优控制,最佳滤波,系统辨识 及自适应控制 • 第四代:(设想,无方法)大系统理论,灰色系 统理论,多变量系统的频域设计法等等。
2Hale Waihona Puke • 2.学习内容: • 基本概念(概述) •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 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 系统的稳定性 • 根轨迹法 • 设计及校正系统 • 离散(数字)控制系统
3
ξ1-1 自动控制(auto control) 系统的概述
• 一、自动控制的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基本组 成
• 分析系统:在给出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 系统的性能(比如: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性能 等等)
• 设计系统:指对系统性能按照权利要求提出要求 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的系统模型
9
二、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
• 第一代:18,19世纪,理论没有形成体系,解决 了个别简单的控制问题。
• 理论成果:李亚普诺夫(Liapurv)稳定理论, 劳斯(Routh)稳定理论,赫尔维茨(Hurwits) 稳定理论。
复合控制系统方框图
20
二、基本类型
• 按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形成回路分类 •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 按结构特点分类 •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 按给定值信号分为: •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 按元件特性分类 • 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 按传递信号分为: • 连续(模拟)控制系统、离散(数字)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4.2021
7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5.1.2 86系列 CPU的寻址方式
为什么要设置多种寻址方式? 希望用最短的指令长度访问尽可能大的存储器空间 希望给多样的程序设计技术和数据结构对数据访问的灵 活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持 变址寻址便于处理表格和矩阵 相对寻址便于编制浮动的、可重入的程序
5.1.1 86系列汇编语言指令语句格式
任何一种汇编语言的指令语句都是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的, 它通过汇编程序将其翻译成机器指令代码 (目标代码), 让CPU 执行某种操作。86系列汇编语言指令语句格式如图 5.1 所示。 图中由前向后的箭头表示是可选项, 由后向前的箭头表示是重 复项, 圆头方框表示是语句中的关键字。
寻址方式的显著特点就是速度快。
立即数可以为8位, 也可以为16位;规定立即数只能是整数,
不能是小数、变量或者其他类型的数据;另外还要注意, 立即数
只能作为源操作数。
13.04.2021
10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立即数寻址方式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1. 立即数寻址
【例】画出MOV AX, 1946H 指令执行过程示意图。
数就在指令中提供, 这种方式称作立即数寻址方式。例如:
MOV AL, 80H;将十六进制数80H送入AL
MOV AX, 1090H;将1090H送AX, AH中为10H, AL中为90H
采用立即数寻址方式的指令主要用来对寄存器赋值。因为操
作数可以从指令中直接取得, 不需要运行总线周期, 所以, 立即数
下面主要以MOV指令为例, 介绍86系列CPU的寻址方式。
13.04.2021
8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MOV指令的功能 格式:MOV 目的操作数(dest) , 源操作数(src)
13.04.2021
9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1. 立即数寻址
8086 CPU指令系统中, 有一部分指令所用的8位或16位操作
(4) 注释部分是可选项, 允许缺省, 如果带注释则必须用分号(;)开 头, 注释本身只用来对指令功能加以说明, 给阅读程序带来方便, 汇编程序不对它做任何处理。
13.04.2021
6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5.1.2 86系列 CPU的寻址方式
机器执行指令的目的就是对指定的操作数完成规定的操作, 将操作结果存入规定的地方。因此, 如何获得操作数的存放地址 及操作结果的存放地址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8086/8088 CPU 有多种方法来获取操作数的存放地址及操作结果的存放地址, 这 些方法统称为数据寻址方式。
13.04.2021
5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2) 指令助记符是指令名称的代表符号, 它是指令语句中的关键字, 不可缺省, 它表示本指令的操作类型, 必要时可在指令助记符的 前面加上一个或多个“前缀”, 从而实现某些附加操作。
(3) 操作数是参加本指令运算的数据, 有些指令不需要操作数, 可以 缺省;有些指令需要两个操作数, 这时必须用逗号(, )将两个操 作数分开;有些操作数可以用表达式来表示。
指令的符号用规定的英文字母组成, 称为助记符。 指令进行编程能够充分开发计算机硬件资源, 它的程序 目标代码短、运行速度快, 因此, 指令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 在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
13.04.2021
2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5.1 86系列汇编语言及指令的格式与寻址方式
解:指令执行后, AX=1946H, 16位数据1946H存入寄存器, 下图中, 指令存放于代码段, OP为操作码,
接着存放低位字节数46H, 在存放高位
字节数19H, 这是字类型的立即数, 为
指令机器码的一部分。
13.04.2021
12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寄存器寻址 如果操作数就在CPU的内部寄存器中, 那么寄存器名可在指 令中指出。这种寻址方式就叫寄存器寻址方式。 对16位操作数来说, 寄存器可以为AX, BX, CX, DX, SI, DI, SP或者BP, 而对8位操作数来说, 寄存器可为AH, AL, BH, BL, CH, CL, DH, DL。例如: INC CX ;将CX的内容加1 ROL AH, 1 ;将AH中的内容循环左移一位 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的指令在执行时, 操作就在CPU内部进 行, 不需要使用总线周期, 因此, 执行速度快。在一条指令中, 可以 对源操作数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 也可以对目的操作数采用寄存 器寻址方式, 还可以两者都用寄存器寻址方式。
第5章 86系列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5.1 86系列汇编语言及指令的格式与寻址方式 5.2 传送类指令 5.3 数据操作类指令 5.4 串操作指令 5.5 控制类指令
13.04.2021
1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指令是让计算机完成某种操作的命令, 指令的集合称作 指令系统, 不同系列计算机有不同的指令系统。
③ 标识符有效长度为31个字符, 若超过31个字符, 则只保留前面 的31个字符为有效标识符。
13.04.2021
4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下面是有效的标识符: START: MY–CODE: ALPHA: NUM@–1: LOOP1: X: ?MORE–350: BETA–1: DELAYIS:
下面是无效的标识符: 4LOOP: MAIN A/B: BETA*: START=3: GAMA$1: NUM+1: ?: ONE*TWO:
13.04.2021
3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1) 标号是给该指令所在地址取的名字, 必须后跟冒号“:”, 它可 以缺省, 是可供选择的标识符。86系列汇编语言中可使用的标 识符必须遵循下列规则:
① 标识符由字母(a~z, A~Z)、数字(0~9)或某些特殊字符(@, – , ?)组成。
② 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a~z, A~Z)或某些特殊的符号(@, – , ?), 但“?”不能单独作标识符。
13.04.2021
13
微机原理及应用 吴丽娟
2. 寄存器寻址
例:下列程序执行后, (AX)=?, (BX)=?
MOV AX, 1234H
MOV BX, 5678H
ADD AX, 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