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2)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如:一辆汽车行驶了500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千米和吨的应用,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1. 了解千米和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海、物流等。
2. 探究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米和厘米、千克和克等。
三年级《千米和吨》奥数教案
(三年级)备课教员:第五讲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2.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和吨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生:……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分米、厘米、毫米做长度单位。
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长度单位呢?生: 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千米和吨。
【板书课题:千米和吨】师:你们谁知道1千米有多少长?生:……师: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
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师:大家有时间自己去感受一下1000米有多少远,1千米等于10个100米,也就是1000米,所以我们知道千米和米的进率是多少?生:1千米=1000米。
师:我们知道了它们的进率,那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例题1。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1)填一填。
3千米=()米 6000米=()千米5千米300米=()米 1020米=()千米()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幢楼房高40()卡尔的身高115()飞机每小时飞840()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308()师:先来看一下第1小题,这题是千米和米的换算,在单位换算时我们要知道什么呢?生: 要知道它们的进率。
师:是的,那刚才有同学说了它们的进率是1000,先来看一下3千米有几个1 千米?生:3个1千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
针对这种情况,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2.讲故事。
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吨。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
(板书:1吨=1000千克)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千米和吨-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千米和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千米是长度单位,是“千米”的简称,符号为“km”。
2. 吨的概念:吨是质量单位,是“吨”的简称,符号为“t”。
3. 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
4. 吨和千克的换算:1吨=1000千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千米和米的换算,吨和千克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千米和吨的定义,以及它们与米、千克的关系。
3. 换算方法讲解:详细讲解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吨和千克的换算练习。
5. 实际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千米和吨的概念。
2. 讲解换算方法时,要详细、清晰,让学生容易理解。
3. 练习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4. 及时总结,强调重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千米和吨的实际应用补充和说明:在教授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后,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深化对千米和吨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 1 课时授课日期:课题:认识千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在本次《千米和吨》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单位的具体含义。例如,当我们讨论到测量学校操场长度时,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并尝试换算成千米。这样的实践活动确实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千米这个单位的认识。
(2)长度和质量单位换算:特别是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需要学生掌握换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3)将千米和吨应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举例:
-在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直观教具或实际场景,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这些单位的具体含义。
-对于单位换算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法、记忆法等多样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例如通过“千米=1000米,吨=1000千克”的口诀加强记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1.教材章节:根据《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进行设计。
2.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
(2)学习质量单位吨,理解1吨等于1000千克。
(3)通过实际情景,掌握千米和吨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换算。
(4)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物体的长度和质量描述,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千米是长度的单位,等于1000米;吨是质量的单位,等于1000千克。它们在描述大型物体或距离时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测量学校到最近超市的距离,了解一辆货车能装载多少吨货物。这个案例展示了千米和吨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第1课时,即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单位量的意义,并学习千米与米、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千米和吨的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计量单位换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
难点: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以及换算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尺子。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长跑比赛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小明跑了3千米,小华跑了5千米,那么小明和小华谁跑的路程更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千米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千米的意思,并用尺子比划出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
同时,教师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吨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重量单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千克的概念,然后引入吨的概念,并用实物举例说明吨的重量。
同时,教师讲解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换算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教师用PPT 展示换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换算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千米与米、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公式,以及实际例子。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答案:略2. 爸爸体重70千克,妈妈体重60千克,请问爸爸和妈妈谁的体重更重?答案:爸爸的体重更重。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和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认识(1)千米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2)吨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吨是质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2. 千米和吨的换算(1)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0.001千米。
(2)吨和千克的换算:1吨等于1000千克,1千克等于0.001吨。
3. 千米和吨的应用(1)长度计算:如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物体的长度等。
(2)质量计算:如计算物体的重量、货物的质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教学难点:(1)千米和吨的意义理解。
(2)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实例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千米和吨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
(2)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3. 操练巩固(1)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练习,巩固学生的换算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千米和吨面试教案
千米和吨面试教案教案标题:千米和吨面试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千米和吨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千米和吨的单位转换。
3. 学生能够解决与千米和吨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千米和吨的示例物品,如千米尺、吨的标准重物等。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可以通过展示示例物品,如千米尺和吨的标准重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用途和单位。
2. 引导学生思考,千米和吨在哪些实际生活中会用到,为什么需要使用这些单位。
探究: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千米和吨的理解和应用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千米和吨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 引导学生发现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等。
讲解:1. 在课件或黑板、白板上,给出千米和吨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并进行解释。
2.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单位转换练习,例如,将1000米转换为千米,将500千克转换为吨等。
练习: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单位转换练习。
2. 引导学生解决与千米和吨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某物品的重量是2吨,问它等于多少千克;某车行驶了5000米,问它等于多少千米等。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千米和吨的概念和单位转换方法。
2.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千米和吨时要注意单位转换的准确性。
3. 鼓励学生继续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千米和吨的概念和单位转换方法。
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继续进行千米和吨的单位转换练习。
2. 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应用千米和吨的概念和单位转换方法解决问题。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工作纸,评估他们对千米和吨的单位转换的掌握程度。
3. 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面试,让学生回答与千米和吨相关的问题,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1-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1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一节“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知道它们分别表示长度和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小明家和学校相距 1 千米,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这段路。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小明每天要走多少吨的路程?2. 知识讲解:(1)千米:千米是长度单位,表示 1000 米。
(2)吨:吨是质量单位,表示 1000 千克。
(3)换算关系: 1 千米 = 1000 米,1 吨 = 1000 千克。
3. 例题讲解:(1)例题 1:小明体重 25 千克,他比小红重多少吨?解答:25 千克÷ 1000 = 0.025 吨,小红体重为 0.025 吨。
所以,小明比小红重 25 0.025 = 24.975 吨。
(2)例题 2:一辆汽车行驶 100 千米,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60 千米。
这辆汽车行驶 1 小时行驶了多少吨的路程?解答:100 千米÷ 100 = 1 小时,1 小时行驶的路程是 60千米。
所以,这辆汽车行驶 1 小时行驶了60 ÷ 1000 = 0.06 吨的路程。
4. 随堂练习:(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体重(单位:千克)除以 1000,求出自己的体重(单位:吨)。
(2)一辆自行车行驶 500 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 15 千米。
这辆自行车行驶 1 分钟行驶了多少吨的路程?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认识千米》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千米和吨汇报人:日期:contents•引言•千米的认识目录•吨的认识•千米和吨的换算与计算•总结与拓展引言01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距离。
它是公里的意思,缩写为“km”。
1千米等于1000米。
千米吨是质量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物品的重量。
缩写为“t”。
1吨等于1000千克。
吨千米和吨的定义千米和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千米常常用于计算道路距离、车速等。
例如,我们常说某段路程是50千米,某车的速度是120千米/小时。
吨的应用吨常常用于计量物品的重量,例如货物的重量、车辆的载重量等。
我们常常听到说某货车可以载重10吨货物。
本讲义的目的和内容概述•本讲义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讲义将首先介绍千米和吨的定义和基础知识,然后重点讲解这两个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记忆。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讲义的学习,更好地应用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
千米的认识02千米,也称为公里,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用于衡量较大的距离。
一千米等于1000米,是一个相对较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描述更长的距离,如道路长度、城市间的距离等。
千米的长度概念长度描述定义1千米 = 1000米,表示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1000。
与米的换算1千米 = 100000厘米,可以通过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得到。
与厘米的换算千米还可以与英尺、码等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换算,但换算关系较为复杂,通常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换算系数进行转换。
与其他单位的换算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千米常用于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间的直线距离,或者在实际地面上测量道路的长度。
测距在导航中,千米作为长度单位可以帮助确定位置、计算路线距离和估计行驶时间。
导航系统通常使用千米作为默认单位来显示和计算路线的相关信息。
导航千米在测距和导航中的应用吨的认识03定义吨是一个用于计量质量或重量的单位。
千米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个人教学设计模板:
个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千克的认识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三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体会1千克有多重,学会合理估计物体的轻重。教材首先出示了两袋食品——一袋重l千克的红枣和一袋重135克的膨化食品,要求学生比一比,这两袋食品哪袋重一些。由于这两种食品是生活中较为常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也并不陌生比较轻重的活动,这就容易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并由此想到比较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通过称物体而得出其质量,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千克这个质量单位。
三、通过“想想做做”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对1千克的感知,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最后,教材还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生活中几种较为常见的秤,帮助学生认识到:称物品的轻重时,应根据物品质量的大致范围以及物品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秤。这样的介绍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案例中我做了一下调整。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教案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已经陆续学习了一些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较小的质量单位。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认识千米,1千米=1000米;认识吨,1吨=1000千克。
本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
另外还有一道思考题,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
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关于计量和测量工具进步发展的历史事实。
具体安排是先教学千米,后教学吨。
1.认识千米。
例题先出示四幅画面,显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学生: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这些画面和这句话,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单位。
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讲画面中标记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还要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练习中经常使用。
教材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先联系学校操场上的跑道,告诉学生1 000米就是1千米。
由于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学生对100米已有具体的感知,所以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让学生对1千米是多长有初次感性认识,又讲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继续让学生联系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长是200米、250米还是400米,通过简单的推算,算出跑道几圈的长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充实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要注意,这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的长度,重点进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两次推算不必都进行。
不过,重点进行的那次推算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
教材这样的安排,较好地落实了《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会1千米,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 知道千米和吨的概念;2. 会换算千米和米、吨和千克;3. 会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难点:1. 千米和米的换算;2. 吨和千克的换算;3.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导入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新单位——千米和吨,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出两个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建立初步印象。
3. 针对两个新单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a) 千米和米有什么不同?b) 吨和千克有什么不同?c) 这两个单位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Step 2 讲解与实践1. 针对千米和米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2.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自己尝试换算。
比如:1000米=?千米3. 针对吨和千克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4. 让学生自己尝试换算千克和吨的等式。
Step 3 拓展练习1. 从生活中选取2-3个实际例子,要求学生利用千米和吨换算方法解决问题。
如:一列货车装了10吨货物,它大约走了800千米,求货车平均每千米运输货物多少吨?2. 设计情景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巩固新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记住和应用。
比如:迷宫游戏中途嵌入换算进去的难题等。
Step 4 总结1. 让学生回归刚才的提问:“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再次强调重点知识与难点。
3.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细致解说、拓展,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但需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新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和吨的练习课》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和吨的练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长度和重量单位换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千米和吨,掌握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难点:灵活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千米和吨,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千米?什么是吨?生:千米是长度单位,比米大,用来计量较长的距离;吨是重量单位,比千克大,用来计量较重的物体。
师:非常好!那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有关千米和吨的知识。
2.基本概念巩固(1)判断题A.1千米等于1000米。
(正确)B.1吨等于1000克。
(错误,1吨等于1000千克)C.跑步比赛时,运动员跑的路程通常用米来计量。
(正确)D.买一辆自行车的重量通常用吨来计量。
(错误,用千克)(2)填空题A.1千米=()米B.1吨=()千克C.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他每天步行上学,平均每分钟走50米,他上学需要()分钟。
3.实践操作(1)长度单位换算师: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白纸,用尺子量出1米的长度,再量出10米的长度,感受一下1米和10米的差距。
然后想象一下,如果用千米作为单位,1千米会有多长?生:1千米相当于1000米,肯定比10米长很多。
师:对了,1千米相当于1000米,是一个非常长的距离。
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用千米表示一些距离,比如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2)重量单位换算师:同学们,请拿出一些物品,比如苹果、书包等,用电子秤称一下它们的重量,然后用吨来表示。
生:苹果重200克,书包重2千克,那么苹果的重量是0.0002吨,书包的重量是0.002吨。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用吨来表示物品的重量了。
4.解决实际问题(1)案例分析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
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他每天步行上学,平均每分钟走50米,他上学需要多少时间?生:小明上学需要3千米÷50米/分钟=60分钟。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1).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
小学数学千米和吨的教案
小学数学千米和吨的教案小学数学千米和吨的教案1 教学目的: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展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联络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和光盘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
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场刷牙,并洗了脸。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 千克的面包。
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得意!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根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1000千克=1吨〔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从图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根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p 问题。
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千米和吨,并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2.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1. 引导学生回顾对千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的长度。
吨的认识1. 引导学生回顾对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吨的重量。
千米和吨的计算1. 引导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计算。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千米和吨的认识。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的长度和吨的重量。
讲解(15分钟)1. 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计算。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小结(5分钟)1.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评估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练习。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积极思考、合作学习。
练习情况1.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关注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
2.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反馈1.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教材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苏教版辅助材料1. 图片或实物展示千米的长度和吨的重量。
2. 练习题纸。
吨的认识教案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意图(优秀3篇)
吨的认识教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意图(优秀3篇)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5000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五、巩固与反思.1.(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5千克=()克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第(3)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吨的认识》教案篇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第 2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
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
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
提问:每袋100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练习三第 3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
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
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
动物园里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
再让学生独立列式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