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类型及与冰箱工作上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类型及与冰箱工作上的区别

热泵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一定的能量消耗或能位降级,将能量由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按照提高余热温位的方法,可以分为蒸汽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及化学热泵等。

1.1 蒸汽压缩式热泵

这种热泵的原理与一般压缩式制冷机原理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但使用的目的不是致冷,而是致热。如下图所示,(T 1为高温热源,T 2为低温热源)加压的液态工质经节流阀减压降温进入蒸发器,在T 2温度下从低温热源吸热而蒸发,然后进压缩机压缩升温,再生冷凝器中于T 1温度下冷凝。

具体分析其各个过程如下:

T

S

热泵是在环境温度T 0和所需温度T 1之间按逆向卡诺循环进行工作的。在此循环中工质首先沿绝热线1—2膨胀,同时温度从T 1降到T 0。然后沿等温线2—3膨胀,在等温膨胀中,工质在温度T 0下从冷源(环境)吸收热量Q 0。从状态3沿绝热线3—4被压缩,同时温度由T 0升高到T 1。最后沿等温线4—1被压缩,在等温压缩中,工质在温度T 1下向热源(受热体)放出热量Q 1。

逆向卡诺循环的结果是消耗机械功W ,把从恒温冷源T 0所得到Q 0输送给恒温热源T 1。此时,恒温热源所得到的热量为Q 1:

10Q Q W =+

热泵的经济性一般用供热系数1ε来衡量:

11Q W

ε=

化工厂中的大量低温废热,可以利用热泵把这些低温热能转变为高温热能,用于蒸发、精馏工艺过程的加热。例如石油裂解深冷分离中最简单形式的热泵,将制冷系统与精馏设备结合起来。制冷剂经压缩之后,用于精馏塔的再沸器作为加热介质,制冷剂本身被冷凝,然后将此液态制冷剂输送到塔顶蒸汽冷凝器管间蒸发,供给冷量,使塔顶蒸汽冷凝,制冷蒸汽重新去压缩,起到了热泵的作用。

石油裂解气中分离乙烯、乙烷的乙烯塔流程中可以使用热泵节约总的能量消耗。以乙烷、乙烯液体混合物为进料的精馏塔,塔顶产品为纯乙醇蒸汽,经过压缩后,以塔顶压力

2

⨯,温度从-68℃升高到85℃,经过一系列的冷却器,先后1810kPa

⨯,提高到2

610kPa

为水,0℃的液态丙烯,-21℃的液态丙烯冷却。然后,其中一部分-43℃丙烯冷凝为-36℃的液态乙烯,另一部分则为-43℃的丙烯冷却为-32℃的气态乙烯,进入乙烯—乙烷塔底的再沸器中,供加热汽化塔底的乙烷只用。此时,乙烯本身则冷凝为液态乙烯,连同前一部分的液态乙烯作为产品。这样,塔顶压力较低的气体乙烯由于经过压缩,就可将其一部分热量传给塔底再沸器中的乙烷,使之部分气化,进行精馏,而本身则被冷凝为液体。总的效果就是将塔顶-68℃的气体乙烯中的部分热量传给塔底-50℃的液态乙烷,即将低温物质中的热量通过加入外功而传给高温物质,因此构成了一个热泵装置。

1.2吸收式热泵

这种热泵以低位余热为热源,利用某些溶液在浓度变化时的热特性,通过该溶液作为介质构成的热泵循环,将低温位热传向高温热源。

吸收式热泵通常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等设备组成。如下图所示,其工作介质是溴化锂——水溶液,这是热量获得型热泵,用温位较高的工作蒸汽作为发生器热源,

以浓缩稀的溴化锂溶液。浓缩过程产生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其潜热由热水移走。冷凝液流入蒸发器中,在低压下蒸发,此处可用低温余热作为热源。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汽,在吸收器重用温度较高的浓溴化锂溶液吸收。由于溴化锂溶液在低压下仍具有较高沸点,故在吸收水蒸气的过程中,低温位的水蒸气潜热转变为温位较高的溴化锂溶液的显热,再由热水将此

热量移去。在冷凝器和吸收器中吸热后的热水均可作用特定过程的热源。

1.3化学热泵

这是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使在进行吸热反应时吸收低温位热量,而在放热反应时排出高温位热量,从而构成具有化学反应的热泵。这类热泵的典型是金属氢化物化学热泵。

镍、锰及镧系等多种金属或合金,具有吸收氢而生成金属氢化物的特性。在一定温度下,某一金属氢化物与一定的氢分压成平衡。若将性能不同的两种金属氢化物为一组,则可因两者平衡氢分压的差异,导致氢的移动,从而出现金属氢化物的吸氢或放氢反应。在吸氢一侧放热,而放氢一侧则吸热。在氢的移动停止后,应进行再生。这时再分别改变两侧的温度、压力参数,使原先吸氢侧放出氢,并被原先的放氢侧吸收。此过程重复进行,构成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何耀文,梁骧·合理用能的原则与方式·纯碱工业·1986(1)

2.陈锡录·热泵

3.童景山,高光华,刘裕品·化工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