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简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简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一直被大家所传颂和喜爱的人物,被人称为智慧的化身。
特别是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一次重大军事、政治斗争,几乎都与诸葛亮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充分显示了诸葛亮不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在技术发明上有巧妙的构想,而且在文学素养上也无不体现着他的高尚情操。
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扼要的分析:一、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之后,他采取了打击豪强、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方针政策,这些方针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帮助刘备确定联孙抗曹的方案。
联孙抗曹是诸葛亮一贯的主张,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层关系,建立起了联盟从而在赤壁大战中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初步形势。
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从政治利益角度向孙权说出了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为联刘抗曹奠定了基础从而取得了战役胜利。
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总算有了荆州作为立足之地,诸葛亮又开始将眼光投向了益州,益州的谋取将会进一步巩固赤壁之战后的成果。
蜀国建立之后诸葛亮做为蜀国的丞相,更是以吸引人才、团结内部、激励群臣、搞好民族关系为主要政治手段。
其中选贤任能是诸葛亮治国的首要措施,他坚决摈除用人唯亲的做法,为了招纳贤士,他在成都筑起了招贤台,广揽人才,他先后提拔了杨洪、何祗等人,当时是最受老百姓称道的。
诸葛亮也把严明法令、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经过诸葛亮大力整治,蜀汉朝廷法威大振,政令严明,官吏不敢作恶,百姓人人向善,“道不拾遗,风化肃然”,从而提高了各级官吏的积极性。
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人民思念他,几十年不曾稍减,史家说:犹如西周人民思念召公。
诸葛亮的品质作风,无疑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其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
政治上他高瞻远瞩,军事上他运筹帷幄,思想上他深谋远虑,文学上他才华横溢。
他的思想、品格、才干在今天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一、志存高远自比管乐一个人如果想有所成就,那么首先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即理想。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中原豪强并起,诸侯割据。
他经常和当时的青年才俊,如博陵的崔州平、颖州的徐庶、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等,交往甚密,畅谈古今,研究学问,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一次他们谈到军阀割据,董卓作乱时,诸葛亮曾尖锐地指出:像董卓、袁绍这些人和颠覆秦国的赵高、篡权窃位的王莽是一丘之貉,不消除这些家伙、国家就不得安宁。
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表达了它改变国家割据混战局面的政治抱负。
正是以这种理想为动力,才使诸葛亮成长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
精炼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在品德操守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
刘备未见其人,而先观其行,不免感慨:“此行不枉然”,而亮从出世至死,一生不慕虚荣,不求富贵,安贫乐道,朴素严谨,克己奉公,知恩必报,忠贞不二,鞠躬尽瘁,严于律己。
这些高贵的品格着实令人佩服。
“淡泊”、“宁静”从一种境界、一种要求来看,乃是一种道家清心寡欲,修身养性,顺其自然的表现,但并非消极避世,求一生安乐。
正因为如此,所以诸葛亮在一生军旅生涯中。
时刻以此为戒,提倡俭朴,别无所求。
再则,他至始至终一身素缟,初出场时,“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似神仙之概”,在入世以后,虽出将入相,但他每次出战几乎都是同一装束:端坐四轮车,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拿羽扇,一幅高人逸士的形象,而不喜达官贵族的华服丝袍、金银饰物。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品质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品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品质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
他的品质包括忠诚、智慧、谦逊、勇敢和仁爱等多个方面。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展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
他对刘备言听计从,始终坚定地站在刘备一边,为他出谋划策,助其一臂之力。
在战场上,他更是舍命相助,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刘备和蜀国的安全着想。
他的忠诚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中,更体现在他对事业的全心投入和不懈努力上。
诸葛亮具备惊人的智慧。
他精通兵法、谋略,善于用计谋破敌,多次化解危机,取得战争的胜利。
他深谙人心,善于洞察事物的本质,因此能够做出明智而果断的决策。
在处理政务和军事上,他总能想到最为周全的方案,并且能够化解各种困难和挑战。
诸葛亮的谦逊也是他的一大品质。
尽管他才华横溢,智慧过人,却从不自诩,总是谦虚和谨慎。
他虚怀若谷,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心怀敬畏,尊重他人。
这种谦逊的态度使他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也使他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达成共同目标。
诸葛亮还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在战场上,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不畏惧敌人的强大,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之上。
无论是面对曹操的进攻还是其他困难,他都能勇敢地面对,从不退缩。
他的勇气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过程中。
诸葛亮的仁爱之心也是他的重要品质之一。
他心系百姓,励精图治,致力于改善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他关爱士兵,体恤老弱,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尽其所能帮助他人。
他的仁爱之心让他成为众人的楷模,也让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展现出了多个优秀的品质,包括忠诚、智慧、谦逊、勇敢和仁爱等方面。
他的品质不仅让他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让他成为后人钦佩的楷模。
诸葛亮的品质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特征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特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其中,诸葛亮是一个备受人们喜爱的人物,他的形象特征也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
以下将从诸葛亮的智慧、谦虚谨慎的性格以及他的忠诚和奉献等方面来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特征。
首先,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主要是因为他拥有超凡的智慧。
诸葛亮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能够从复杂的局势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凭借智慧战胜了曹操、刘备的敌人,保护了蜀国的利益。
诸葛亮善于谋略,深谙兵法,他能够洞察敌人的心理,抓住战机,从而获得战胜的优势。
在对付曹操的时候,他发挥了自己的智慧,用火攻成功击败了曹军。
他的智谋和计策被誉为“木牛流马”、“诸葛连弩”,使得诸葛亮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次,诸葛亮的性格十分谦虚谨慎。
他不仅有着卓越的才能,而且十分谦虚,从不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大局。
他在刘备北伐时,总是对自己说:“吾蜀有龙子之志,为此滑稽耳。
”他将自己与龙比喻,表示自己的才能只是微不足道的。
诸葛亮不仅谦虚,还非常谨慎。
他们在出征前,会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前做好准备。
他还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在刘备占领汉中后,就悉心安排农田水利工程,以保障粮草供应。
这种谦虚谨慎的性格使得他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和尊重。
最后,诸葛亮以忠诚和奉献为人的核心价值观。
他对刘备忠诚不二,始终以刘备的利益为重。
他劝刘备建立“仁政”,以争取民心,为了刘备的事业,他策划了不少战略,出谋划策。
他一心一意地为刘备尽心尽力,无私奉献。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派人向刘备求救,刘备不而易位的机会,但诸葛亮却选择对曹操诓骗,维护了刘备的利益。
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奉献令人钦佩,也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征凸显了他的智慧、谦虚谨慎的性格以及他的忠诚和奉献。
他所具有的超人的智慧和计谋,谦虚谨慎的个性以及对刘备的忠诚奉献,使他成为人们敬慕的楷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几乎处于神化状态,在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有勇有谋、运筹帷幄,还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呼风唤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相似,都是作者通过一个角色来表达文化思想的引子,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理解通过整本书表达出来,但我们想要得到更深的理解就必须全面分析文本中的形象,掌握作者的深刻意图,理解更多的思想智慧。
一、忠诚的代表《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书中近半文字都涉及诸葛亮,仅诸葛亮个人描写就有三十多回,占到全书的1/4,我们可以看到全书虽然人物众多,但是对于诸葛亮的人物描写却非常多,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诸葛亮,一个始终如一的忠臣代表。
诸葛亮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忠诚,忠心君主、忠心国家。
忠君体现在诸葛亮对刘备的追随上,诸葛亮的代表作《隆中对》,其中体现最多的便是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多年来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体现出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刘备善待诸葛亮,三顾茅庐才请得其出山,诸葛亮亦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刘备死后又尽心辅佐刘禅,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费心费力地辅佐刘禅,把自己的一生贡献在国事上,北伐之前还竭尽全力地嘱托刘禅要处理好国事。
《出师表》一文中把蜀国的治理之道和臣子的任用描写得非常详细,并一直劝诫刘禅不要妄自菲薄,做事一定要依法依理而行、内外统一,希望可以壮大蜀国,完成刘备的遗愿。
不论发生什么事,诸葛亮始终坚持的都是最初跟随刘备的初心——匡扶汉室。
诸葛亮之所以肯出山帮助刘备,笔者认为他有一个目标——匡扶汉室,而且一辈子都为这个目标而奔走。
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愿望,他一生竭尽全力、视死如归,诸葛亮一直都把自己的生死放在蜀国的安危之后,为蜀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刘备在世时,无论发生任何事,诸葛亮都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刘备死后又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一直把匡复汉室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而坚持,即便是最后病逝于五丈原,他也是死在了战场上,为自己的目标而牺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物形象分析
1.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
2.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诸葛亮是被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典型来塑造的,作为封建社会理想的贤相,小说突出描写了他对刘备的忠贞,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
3.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为共图霸业奋斗了一生。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郑振铎在《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中说:“一部《三国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
”显然,诸葛亮是罗贯中所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
小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无所不能的人物,带着浓厚的传奇色彩。
其形象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忠君尽义、鞠躬尽瘁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千古忠君的典型。
无论对先君刘备还是后主刘禅,他都忠心耿耿。
诸葛亮之忠心,处处可见。
他自己曾言: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有君子小人之别。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道出了自己的耿耿忠心。
他受刘备三顾之恩,“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在三国所有“顾命”大臣中,诸葛亮的担子最重,困难最多。
为了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改变蜀国不利的局面,寻找发展的出路,诸葛亮日夜思索,绞尽脑汁,施展计谋。
他对各方面工作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终日操劳,不得休息。
除全面担负全国的军政事务外,他还大事小事都抓,“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
诸葛亮不怕劳苦和染上疾病,亲自领兵南征,深入不毛之地。
在他领兵出发前,王连诚恳地劝谏说:“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
”诸葛亮认为平定南中,事关重要,不考虑个人安危,没有接受这一劝阻。
在长期北伐过程中,诸葛亮更是日理万机、兢兢业业,终于积劳成疾,最后病死于军中。
可谓“鞠躬尽瘁”。
诸葛亮的一生忠于国家的统一事业,义于高尚纯净的友谊,忠得一心不贰不掺半点杂质。
二.神机妙算、智慧超群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超群出众,已演化为智慧的化身。
这首先体现在其用兵为政,注重谋略上。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既能理政,又能带兵打仗,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兵不钝而利可全”。
统摄全局,审敌情,料敌势,识进取之缓急。
临阵对敌,能运奇谋,出奇兵。
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啥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啥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深谋远虑、心胸开阔、谨言慎行、忠心耿耿。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又被称作“诸葛武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未出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对天下的局势了若指掌,只待遇到明主,所以才能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对刘备说出对天下局势的分析,赢得刘备的重用。
诸葛亮帮助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使得原本弱小的刘备势力在纷乱的局势中赢得立足之地。
刘备去世之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继续尽职尽责的辅佐后主刘禅,直至去世。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形象描写是最为深刻的,他被描绘成了一位智谋过人、博古通今、严谨治军、涵养德行的辅国良才。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解读。
第一,诸葛亮的才学超群,智计无双。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表现出的智谋和才气是无人可比的。
他广泛涉猎神仙道士、史书经典,是当时的博学大才子,与汉代阮籍、杨修齐名。
诸葛亮的才华不仅仅只是博学多闻,更是体现在了治国方略和军事谋略上。
他曾留下名言“人算不如天算”,他主张依靠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而不是光凭人力而战。
第二,诸葛亮是一位极为严谨治军的将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主持军务极有条理和严谨性。
他强调备足军粮、精心筹划作战计划,并对军队的训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确保将士们的素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另外,他在管理军队时,更是关爱部下,善待士兵,深得军队的爱戴和信任。
第三,诸葛亮是一位“仁者之师”。
他在《三国演义》的形象中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学和严谨的治军才干,更是以温和、仁爱、严谨的态度获得了众人的尊重。
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推崇仁道,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并常被战友赞誉为“百姓之父”。
第四,诸葛亮的形象还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精神价值。
他的德行和修养是中国道德思想的体现,敦睦周围现代世界,在矛盾重重的沉浸校园深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理想典范和正义代表,他不仅是一个谋士、将领,更是一个父亲、老师和慈善家,他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仁爱之道。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杰出人物的全面形象。
其才学超群、智计无双、治军严谨、仁者之师,以及精神道德至高无上的品行,使得他不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高度代表,也为后世人们树立了伟大的精神楷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辨析——兼论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
第三章
小说与历史中诸 葛亮形象的比较
小说与历史中诸葛亮形象的异同点
小说中诸葛亮形象:智慧、忠诚、谋略过人,善于用兵,能预知未来。 历史中诸葛亮形象: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善于治理国家,长于战略规划。 异同点:小说中诸葛亮形象更加神秘和传奇,历史中诸葛亮形象更加真实和全面。 原因:小说创作需要塑造英雄形象来吸引读者,历史记录则更加注重客观事实。
文学技巧:小说作者通过运用文学技巧,如描写、叙述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创作意图:小说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目的,会影响其对历史人物的塑造。 读者接受:读者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会影响小说的创作和传播。
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小说人物通过艺 术手法展现历史 人物的性格特点 和行为逻辑,使 读者更深入地理
第四章
小说人物与历史 人物的辨析
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的联系与区别
添加标题
联系:小说人物和历史人物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小说人物往往以历史人物为原型,通 过艺术加工来塑造形象。
添加标题
区别:小说人物是虚构的,其形象和故事情节往往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标准,而历史人物是真 实存在的,其形象和事迹通过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得以流传。
解历史。
小说人物在文化 传承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能够 传递民族文化和 价值观,影响读 者的思想和行为。
历史人物是文化传 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 研究和传播,可以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增强民族认
同感和凝聚力。
小说人物与历史 人物的辨析有助 于我们更好地认 识和理解历史, 从而更好地传承 和发展民族文化。
智慧和谋略的代表 对忠诚和信义的坚守 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名著。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见证了许多英雄豪杰的崛起与衰落。
其中,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更是引人注目,他们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在乱世中展现出非凡的力量。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探讨三国演义中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角色特点进行剖析。
一、诸葛亮:智勇双全的谋略家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智勇双全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深思熟虑、谋略出众的才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他以无与伦比的才智为刘备提供了卓越的军事建议与政治智慧。
诸葛亮对战争策略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在战场上屡屡获胜。
例如,在赤壁之战中,他巧妙地利用东风之势,以草船借箭的计谋,破坏了曹操的火攻计划,最终使得曹操大败亏输。
这一战略的成功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
然而,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个高智商的谋略家,他也展示了出色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作为一个以和平为己任的人,他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长坂坡上,他亲自率领军队与张飞切磋,虽然诸葛亮战败,但他的勇气和奋发向前的精神仍然令人钦佩。
诸葛亮的智勇双全使他成为了刘备真正的智谋之师,亦为后世人们所推崇。
二、赵云:智勇无双的武将与诸葛亮相比,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位同样备受称赞的人物,那就是赵云。
赵云作为刘备麾下的大将,既具备出色的武艺,又拥有卓越的智慧,因而被誉为智勇双全的代表。
赵云出众的勇气和过人的武艺使他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噩梦。
在长坂坡之战中,他以一人之力抵挡了曹操百万大军,英勇无畏,展现了超凡的战斗力。
此外,他还在定军山、火烧连营等战役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刘备手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然而,赵云并不仅仅是个勇猛的战士。
他在智慧方面同样出众。
在上方谷之战中,他利用地利之便,构筑木桥,迷惑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最终使曹操陷入重重困境。
这一谋略展示了赵云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手段。
赵云智勇双全的形象展示了一个真正的武将应该如何立于乱世之中,他的英勇和智慧让人敬佩万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特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特点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
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
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
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
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
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2、尽瘁国事,忠心辅政。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3、任人唯贤,清正廉明。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
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
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
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
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
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解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解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
他是智者、谋士,更是一个耿直、忠诚的人。
在小说中,诸葛亮的形象被作者塑造得十分完美,许多人把他当作偶像,对他的故事和行为深感钦佩。
在本文中,我将解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揭示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仁者无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最让人赞叹的一点就是其仁德之轻世所难及。
他时常为民伸张正义,对待百姓宽容和善。
在《三国演义》中,每当黄巾军作乱或是魏蜀之间斗争的时候,他总是首先考虑的是百姓安危。
为了保障百姓的安全,他也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冒着生命之险去执行任务。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句名言:“仁者无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缺乏实际的执行力。
虽然他有着卓越的智慧,但有时候他的计谋并不一定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要么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要么因为时机不对,要么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
这说明,即使再高明的策略也存在着失败和错误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从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吸取教训,不只要依靠智慧谋略,还要有实际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谦虚谨慎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还体现出了他很强的谦虚谨慎精神。
他一生中经历了许多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但他却一直深深地明白,人常在舞台高处,要守护自己的不骄不躁,钦佩他的人敬重他的精神。
在他的行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试图减少对自己的炫耀,试图用不起眼的方式取得胜利,用中庸而不出奇的手段获得胜利。
这表明了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中有所谓的“微不足道的英雄”存在。
忠诚坚定诸葛亮的忠诚度十分高,在故事中他始终是刘备的忠实军师。
即便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候,他依然把对我主的忠诚放在心中最高的地位上,为了不负赤壁之约一战之约,他坚定地挂好了锦囊,依然坚信着战争的胜利,为刘备的事业前进的路上扼守着关键的节点。
他的人物形象在此时显然表现出了忠诚和坚定,没有后悔,也不怕胜利,相信历史上的人物都深深爱着他们的国家和人民。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极富智慧、谋略和胆识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广受赞誉。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一、卓越的谋略家诸葛亮以谋略著称,他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迅速找到最佳的策略。
无论是草船借箭、空城计,还是七擒孟获、智取汉中,都展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策略。
在危难之中,他能够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忠诚的辅臣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扶持是显而易见的。
他始终把刘备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心尽力地为其谋划。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承担了辅佐后主刘禅的重任,对国家大事尽心尽力,丝毫不懈怠。
他的忠诚和付出为蜀汉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知人善任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和经验。
他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和特点,并根据其优点分配任务。
例如,他重用关羽、张飞等猛将,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又如,他发掘并重用姜维、马谡等人才,为蜀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继者。
四、卓越的政治家诸葛亮不仅在军事谋略上有着过人之处,他在政治治理上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他重视农业,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
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蜀汉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五、外交家诸葛亮以机智、敏锐的外交手腕著称。
他多次出使魏、吴等国,与各方进行外交谈判,成功化解了许多危机。
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为蜀汉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然而,人无完人,诸葛亮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例如在对待马谡的问题上,他没有听取刘备的意见,对马谡委以重任,最终导致街亭失守,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他在处理与魏延的关系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智慧、谋略和胆识的人物。
他的忠诚、付出和才能为蜀汉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他的形象是历史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
答: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以下是对诸葛亮的一些具体描写:
1. 外貌描述: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人物。
他身着长袍,头戴纶巾,形象飘逸。
2. 性格特点:诸葛亮性格沉稳,善于思考,富有智慧。
他对待事情总是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形势,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政治才能:诸葛亮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才能。
他协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
他善于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爱戴。
4. 军事才能:诸葛亮在军事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
他善于运用兵法,善于分析敌情,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他指挥的战役往往能够以少胜多,展现出他的军事智慧。
5. 文化素养:诸葛亮也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学者。
他精通诗词歌赋,善于书法绘画,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智慧、勇敢、忠诚、有远见的英雄人物。
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其中,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被塑造成一个智谋卓越、忠诚义气的形象。
本文将从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展开探讨,通过分析其才智、人格魅力以及影响力等方面,以全面解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1. 才智卓越诸葛亮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智谋成为三国时期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的形象。
他善于用兵、善于治国,对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在赤壁之战、定军山大战等战役中,诸葛亮的智谋和谋略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蜀国的重要支撑力量。
2. 忠诚义气诸葛亮对刘备和蜀国的忠诚和拯救,成为他形象的一大特点。
他在刘备生前,一直全力辅佐刘备维护蜀国的利益,尽心竭力地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则竭尽全力继承刘备遗志,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对抗吴国和曹魏的侵略,坚定地维护蜀国的领土和利益。
3. 仁德风范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他高尚的品德和仁德风范上。
他是一个有着高尚人格的君子,对待部下、百姓都十分宽厚仁慈。
他在治国时,提倡“法令淑于志,刑罚省于事”,倡导仁政,深得蜀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在文人墨客和百姓眼中,诸葛亮更是具备儒家仁德风范的代表人物。
4. 影响力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他的智谋和忠诚义气为蜀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蜀国在三国时期的一大支柱。
他的形象也在后世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
在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中,诸葛亮的形象一直备受推崇,并且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位伟大的始终受尊敬的人物。
总结起来,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他的才智卓越、忠诚义气、仁德风范以及巨大的影响力,塑造了他在我国历史与文化中的不朽形象。
他的形象不仅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也在后世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
5. 谋国策略诸葛亮以其出色的谋略和治国策略,使得蜀汉在他的治理下获得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及事迹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及事迹诸葛亮人物形象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大智慧;忠贞不渝,一心为国为民;待人真诚、知人善任、谦逊有礼;心胸宽广、不以貌取人等等。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1.带有鲜明的悲剧性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就和刘备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这句话并不只是装逼范地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地表达了诸葛亮即将面临的悲剧。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篡夺蜀汉政权,即使阿斗在愚蠢,他也不会动丝毫歪脑筋,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
六出祁山,不断北伐,总是想要荡平中原,然而他忽视了曹魏政权以及后期司马政权的强大,他没有那种休养生息,让后来人完成霸业的打算。
2.强烈的正义感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
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可实际上,正是因为诸葛亮内心始终持有的正义感,才会让他势如破竹,无往不胜。
“舌战群儒”能够一战成名,在于他认为孙刘应该结盟,而且必须结盟,他们属于正义的一;同样的,“骂死王朗”也在于,他始终认为汉室才是正统,曹氏才是篡汉。
3.无敌的智慧诸葛亮还是一个智慧过人的辅国能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早就不只是“智慧过人”这么简单,而是像鲁迅说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诸葛亮主要事迹事迹一:三顾茅庐官渡之战后,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
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
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
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事迹二: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特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人物形象中最突出的一位。
他被赞誉为“卧龙先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不但在政治和军事上表现出色,而且他的优秀品质和思想也使他成为了真正的智者。
本文将探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首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非常突出。
他的形象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他的聪明睿智。
作为智者的代表之一,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个具有惊人智慧和深刻道德的人物。
他经常使用诡计和谋略加强蜀国的地位,保持其与魏国和吴国之间相对的平衡。
他的智慧被广泛地赞誉,被称为“卧龙计”。
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其次,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体格特征也非常突出。
据说他的身高超过两米,并且他的胸部和肩膀非常魁梧,这使他成为了一位令人畏惧的战士。
他有着一张非常刻板的脸,刻板面孔和沉着而睿智的眼神都成为了他的标志性特征。
最后,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格特征也非常突出。
他的智慧、聪明和卓越的谋略与他的高尚品格、诚实和正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了历史上伟大智者的典范。
他的荣誉、正义和忠诚给他的生命赋予了真正的意义。
因此,扮演诸葛亮的演员也被要求具有一种高尚的品格和激情。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个巨大的诸葛亮像出现在演出中,正乘着一尊巨龙雕像。
“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形象既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标志,也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表现。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其高超的智慧和激情,以及高尚的品格和行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智者,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高的价值和影响。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包括聪明、坚定、谦虚等方面。
他不仅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高尚的品格表现者。
他的形象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细心谨慎的人。
后人评价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许多人都十分崇拜诸葛亮,我也不例外。
但不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不是因为他的淡泊名利,而是因为他那份谦虚的态度,学习了《出师表》之后,我更家感受到了他的谦虚。
2、他才华过人,但他却说自己“出身卑鄙”,或许他确实出身较为低微,但他那满肚子的计谋与对当世之事独到的见解,却已盖过一切。
3、他功高盖主,但他却担心自己“托付不效”,孔明不只一次被后人喻为人中之龙,正是他的才能才使他能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能够让刘备临终时寄他以大事,能够让赵云鞍前马后地为他办事。
这一切难道说明不了什么吗?4、或许是谦虚才使得他满腹计囊,或许是谦虚才使得他能辅佐刘备、刘禅两父子打天下,因此我敢断言,是谦虚的态度造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5、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中的风云人物。
他总是以谦卑、感恩、机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我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
6、诸葛亮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
自己也倾尽权利为刘备出谋划策,而这些计策中,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
7、“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神机妙算。
“借”回了整整几船的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8、“火烧赤壁”中,诸葛亮知己知彼,利用曹操军队不会水的特点,水上作战,使曹操把船全部用锁链连在一起,以致于着火之后,逃都逃不走。
诸葛亮用火烧曹军的船,弄得操军士兵丢盔弃甲,死的死,逃的逃,狼狈不堪,打了漂亮精彩的一仗。
9、诸葛孔明的智慧闻名于诸侯,传颂于后人。
在无数次的行军对战中:烧藤甲兵、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无一不是经典之作,令敌军闻风丧胆,草木皆兵……一、外貌形态三国演义中对诸葛孔明是这么写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提到猪哥亮在执掌刘备的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身披鹤氅,坐一辆四轮小车等之类的语言,按照今天的标准,诸葛亮身高超过一米八,长得也颇有气质,很有风范,虽住在隆中,却也非不修边幅,而是保持了高洁的情操。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在《三国演义》名著中,诸葛亮人物形象是忠心不二,其个人能力较为突出,足智多谋是人们对诸葛亮的普遍印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形象特征,欢迎阅读。
忠臣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以忠臣的形象出现在书中,无论是对刘备,还是对刘婵,此人物均是忠心耿耿,未作出逾越臣子关系的行为。
从白帝城托孤典故中,刘备临终前,将蜀国和刘婵托付给诸葛亮,并言道“刘婵不行则取而代之”,刘备听罢手足无措,立即表忠心。
有人解读刘备行为说此举是试探诸葛亮,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刘备对诸葛亮为人的了解,或许仅仅是在交代后事。
从刘备后期的种.种行为来看,包括平定南蛮与北伐曹魏等,其是替刘备实施未完的战略,为蜀汉生存打基础。
《三国演义》在初中课本中就已经出现,初读时觉得诸葛亮如同神一般,再读时则被诸葛亮之忠心所感染,不禁赞叹此人之大义。
事功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功形象,主要表现在足智多谋方面。
世人给诸葛亮贴的标签包括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能谋善断等,诸葛亮善用计谋,和司马懿、鲁肃、姜维等用计高手相比,诸葛亮更胜一筹,可以说是技压群雄。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解读,认为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使得蜀汉维持多年。
从文章中能够看出诸葛亮的军师形象,以第36回为例,从“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1]。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等语段中能够看出,诸葛亮之智慧备受称道,当刘备知晓后,隧即前往求才,便有了“三顾茅庐”之说。
当诸葛亮听过刘备简单陈述后,能够清晰并且简明扼要为刘备理清大局,并且提出联吴抗曹之策,不难看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刚毅形象通过学习《三国演义》,能够解读出诸葛亮不仅能文,而且善武。
与电视荧屏中诸葛亮的文弱形象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既是文人志士,也是刚毅勇猛的代表。
虽然在作者笔下诸葛亮没有张飞和关羽等武将那般勇猛,但诸葛亮刚毅勇猛之气十足,是由内而发的,伴随着才智表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一直被大家所传颂和喜爱的人物,被人称为智慧的化身。
特别是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一次重大军事、政治斗争,几乎都与诸葛亮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充分显示了诸葛亮不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在技术发明上有巧妙的构想,而且在文学素养上也无不体现着他的高尚情操。
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扼要的分析:
一、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之后,他采取了打击豪强、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方针政策,这些方针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帮助刘备确定联孙抗曹的方案。
联孙抗曹是诸葛亮一贯的主张,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层关系,建立起了联盟从而在赤壁大战中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初步形势。
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从政治利益角度向孙权说出了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为联刘抗曹奠定了基础从而取得了战役胜利。
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总算有了荆州作为立足之地,诸葛亮
又开始将眼光投向了益州,益州的谋取将会进一步巩固赤壁之战后的成果。
蜀国建立之后诸葛亮做为蜀国的丞相,更是以吸引人才、团结内部、激励群臣、搞好民族关系为主要政治手段。
其中选贤任能是诸葛亮治国的首要措施,他坚决摈除用人唯亲的做法,为了招纳贤士,他在成都筑起了招贤台,广揽人才,他先后提拔了杨洪、何祗等人,当时是最受老百姓称道的。
诸葛亮也把严明法令、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经过诸葛亮大力整治,蜀汉朝廷法威大振,政令严明,官吏不敢作恶,百姓人人向善,“道不拾遗,风化肃然”,从而提高了各级官吏的积极性。
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人民思念他,几十年不曾稍减,史家说:犹如西周人民思念召公。
诸葛亮的品质作风,无疑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其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一位杰出政治家。
二、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诸葛亮做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等经典中将他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形象活生生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公元225年3月,经过近两年的“闭关息民”之后,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中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
诸葛亮先采取反间计杀了叛乱首领雍?]、朱褒,全歼高定部后,五月渡过泸水,开始征讨孟获。
作为少数民族的首
领,孟获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和威
望的人物。
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然后使他从心里臣服蜀汉,于是就出现了“七擒孟获”的故事。
在如在“隆中对”中那短短的几百字谈话中,诸葛亮就为刘备制定了一个统一天下的战略,他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刘备所处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刘备的三个不利因素,根据这种情况诸葛亮权衡利弊,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方案,第一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作为根据地;同时“内修政理”,革新政治,积蓄力量;并“西和诸戎,
南抚彝越”,搞好民族关系,以稳定后方;对外应“结好孙权”,孤立曹操,争取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第二步一旦时
机成熟,则两路出兵,北定中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从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中就充分将诸葛亮的深
谋远虑、胆识越群而又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建议被刘备采纳后,不久即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三、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诸葛亮不但是-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他也是-位发明家,他的发明达十余种之多,比如损益连弩、木牛流马、八阵图、孔明灯。
其中连发弩是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
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
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十支;八阵图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
造的兵阵,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
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孔明灯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
传递信息的空飘灯。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送而发明的一种运送工具,它的内在玄机,就是至今还在沿用的车辆制动系统。
诸葛亮的发明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孔明棋、木制机器人推磨制面、鸡鸣枕等等。
诸葛亮不光有政治头脑及治国方略,而且评借自身智慧,可使人少畜力少的弱小蜀国,敢与魏吴两个强国三足鼎立成为现实。
四、诸葛亮是一位文学家
诸葛亮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主要在于散文的写作,同时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很有特色。
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在繁忙紧张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中,写下了大量的文章,据清代学者张澍辑录,留存下来的约有199篇,其中包括有对策、诏、表、书、教、军令、兵要、铭、记、将苑等。
写于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的《出师表》,是诸葛亮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价《出师表》时,十分激动地写道:“孔明出师二表,简而且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而下,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
”诸葛亮的其他一些文章,也大都具有《出师表》那种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语言简洁、文风质朴的特色。
如人们熟知的《隆中对》、《诫外甥书》、《诫子书》、《又
诫子书》等等名篇,都写得十分简练精纯,而析理论事却又周密严谨,层层剖析,步步深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应该说诸葛亮不仅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天下奇才”,在为文方面也不愧为“天下奇才”了。
诸葛亮也热爱诗歌,在隆中躬耕时,就经常抱膝长吟,但其诗歌作品留存下来的却不多,有《梁父吟?步出齐城门》、《三国演义》中转述的几首,都鲜明地体现出他“淡泊、宁静的品德修养”和“志存高远”的宏伟抱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对他进行了完美的刻画,他在作者笔下成为了一位表面及内在气质超凡脱俗、心胸宽广、具有远大理想和卓越的政治及军事才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
他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发明、文学无所不能,为后人传颂和学习。
诸葛亮死后1700多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形成诸葛亮社会文化现象。
诸葛亮一生清廉俭朴,没有给家人和自己的后代留下多余的私产,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留下了一篇篇见解深刻,内容丰富的政治、军事、文学言论,更留下了不少精巧的发明创造,而他的美德和智慧更是受到人们永远的崇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