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一、课题:礼仪与教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时间上了解从商朝到魏晋时期美术作品。
(2)在空间上了解横跨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印第安的美术作品2、过程与方法本课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尝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被动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卖到指引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社会政治、道德观念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难点:探究作品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比较内容可以参考下表。
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的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因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社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结构就向埃及的金字塔一样。
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
3、教师提问: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怎样?4、学生思考并回答。
5、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教师鼓励学生多思考一些答案。
6、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7、教师总结。
8、阅读并分析教材:教师建议学生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答案去阅读教材的第20、21页,并且将阅读的结果填写到作业纸的中国商代时期(导致变化的原因这一栏可以先不填)。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说课稿教学设计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本课教学目的:1、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2、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的美术。
3、能了解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深刻理解早期美术的服务对象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功用。
教学重点为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以及其服务对象及作用,了解沿用千年的风格程式。
教学难点为埃及流传千年的风格程式需要在审美方式上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
采用的教学手段为资料图片展示,相关资料影像播放,师生讨论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导入部分采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斯芬克司的神话故事入手,由故事中的谜语作为开场导入,一步步深入设问,引出狮神人面像,从而进一步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
a、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是人,简单解释)b、提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c、进一步提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距今多少年?(埃及,距今4500年)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板书课题)第二部分授课分为四部分(1)提问思考a、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
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
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狮子来比喻自己。
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
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
b、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吉萨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就是胡夫的儿子。
c、金字塔的原始作用?——法老的陵墓讨论:金字塔从外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同学朗读游记金字塔非常突兀地屹立在开罗西南的高地上,没有任何铺垫和过渡。
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报道,我已经看到过很多,按说是不陌生的,但目光接触的一刹那,还是不由自主地被震撼和俘获,心生惊悚(sŏng),与生俱来的渺小感就充斥全身。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探讨夏、商时代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展开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并且探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进变化和其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更深层次了解美术的社会价值和时代制约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进变化和其原因。
2、使学生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教具和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作业纸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1、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简单复习原始社会美术。
2、提问:“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3、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文明时代有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人也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权力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对立。
5、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表演。
6、提问:视频里的乐器名称、所用材料及朝代?二、问题探究(一)探究一:1、提问:在“文明社会”这种社会状况中,美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学生思考与讨论。
3、总结: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美术作品就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比抽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在使用铁器以前,人类广泛的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考古学家将这个历史阶段称之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
在我国周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规定天子用九鼎,以下自诸侯、卿大夫直至士大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严格的列鼎制度,不得超越。
由此也可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意识,那时争战夺取统治权,称为“问鼎”,取得了天下,则称为“定鼎天下”。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素描的特点和技法,同时营造出一种尊敬和沟通的礼仪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
1.素描技法的认识和运用;
2.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其在美术鉴赏中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素描的重要性和技法;
2.如何引导学生接受礼仪和教化的观念,在美术鉴赏中准确体现。
四、教学环节
1. 热身活动
师生问候、自我介绍,全员参与的小游戏等。
2. 学习素描
1.讲解素描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在美术创作和鉴赏中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基本素描技法。
3. 学习礼仪
1.引导学生了解礼仪和教化的含义;
2.展示礼仪和教化在美术鉴赏中的应用。
4. 综合应用
让学生结合素描和礼仪,对教师展示的范例作品进行鉴赏、评论及艺术创作实践,加深对美术鉴赏和素描技法的理解和掌握。
5. 课后作业
结合本次课程的学习,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和写笔记两部分作业。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示范、互动问答、剖析鉴赏、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营造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估
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思考、表现等进行评价;
2.结合学生的完成作品、练习册、笔记等进行评估;
3.整理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反思和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
七、教学反思
结合实际教学反馈,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阶级社会中的美术作品会受到什么的影响,及商代
到魏晋时期的社会美术现象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对鉴赏中更加明确要掌握的知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
观卖到指引作用
二、学生重点:
1、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2、对《秦兵马俑》与《马踏匈奴》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商周青铜器会有如此不同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青铜)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54张PPT)
No
谢谢!
Image
莲 鹤 方 壶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观察分析---青铜器在造型上有哪些变化?
(商)
(西周)
(春秋)
时代 艺术品 器型 特点
足形
艺术 特征
铭文
商
周
春秋
各时期青铜器对比分析
青铜器 代 表
器形 鼎耳 鼎腹
司母戊 方鼎
直立
方形
大盂鼎 外翻 半球
莲鹤 方壶
饕餮纹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思考:
饕餮纹表现了狰狞的、想象中的猛兽形象。 大家觉得这种纹饰为什么会在商代成为主 要的纹饰?
思 考
饕餮纹饰的变化
与
交
流
No Image
夏朝
简单的线描
商朝
复杂神秘
西周
繁复、有多层装饰、崇高之感
春秋战国
简单、清新、自然
社会原因
朝代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总结
1、“礼仪与教化”这一主题分析的主要是美术 如何被利用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
2、用美术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手段的方式有 很多,规范青铜器的使用数量、种类以及将 造型和纹饰作为威慑的力量是其中比较有代 表性的方式。
3、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度较小,更 多的受到了统治阶级思想的制约,反映了统治 阶层的要求。
社会
奴隶社会的鼎盛 时期,鼎成为权
力的象征
德政
用途 祭祀 祭礼
诸侯争霸 生活 工艺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精品[课题]: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材]: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型1]:新授课[课型2]: 作品鉴赏[课时]:一课时[授课方法]:讲授、举例[学具准备]: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具准备]: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PowerPoint美术鉴赏课件。
[授课日期]: 10月 11 日至10月 18 日[授课班级]:高一(B1、B2、B3、B4、B5、B6)[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演变以及古埃及美术造型风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主备人]:黄娟[教学时间安排]:(前25分钟)中国讲述我国商代至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后20分钟)外国讲述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板书设计]:出示课题:礼仪与教化一.中国美术部分1、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2、古代青铜器艺术3、古代雕塑艺术4、古代中国画欣赏与讲解二.外国美术部分1、古埃及美术2、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3、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4、金字塔的原始作用?5、古埃及壁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角度变化6、古埃及绘画总结、7、埃及雕塑讨论欣赏8、小结三、本课小结四、课后作业主备教案二次备课【讲授新课】一.中国美术部分(一)导入新课:1、导入教学:教师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一)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的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一)中国青铜艺术庐山区第一中学章震宇教学目标:•通过对青铜器皿的介绍,了解中国夏商周的青铜艺术;•学会从造型、纹样、文字等方面来欣赏中国的青铜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
教学重难点:•了解夏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国青铜器的造型与纹样、文字。
•从造型,纹饰,文字三方面来鉴赏青铜艺术。
讲授新课:导入(思考1):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同是青铜器,但它们一个来自现代,一个来自古代,它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强的特点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谓之“青铜”。
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提到的“吉金”就是指精纯美好的青铜。
烧制温度约在700℃-1000℃。
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青铜艺术以其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奇诡的造型和独特的纹饰,显示出其神秘、狰狞和严厉之美。
一、主要铸造方法(影片介绍制范法):制范法、失蜡法和金银错等。
1、四羊方尊(制范法):高58.3cm,口每边长52.4cm,重34.5公斤。
口方沿大,腹部四角铸高浮雕长卷角羊,羊的造型近于写实,全身纹饰充满神秘。
该尊集线刻、浮雕、圆雕为一体,器形庄严雄伟,形象真实高贵。
标志了商代工匠高超的造型能力,是中国青铜艺术的重要代表作。
2、莲鹤方壶(春秋)(失蜡法):高118厘米宽54厘米重64.28公斤3、虎噬鹿器座(金银错):(思考2:)1、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怎样?会乱2、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礼仪与教化二、实例:鼎(青铜器中听的最多的礼器之一)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盛肉食和调和五味。
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
高中美术_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社会等级制度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探讨夏、商、周、春秋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以及与其统治阶级的关系,并且探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与其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社会制约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美术创作中如何受到“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资料图片展示,相关资料影像播放,师生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埃及金字塔的未解之谜。
提问:金字塔的这么多未解之谜都涉及到最根本的一个,就是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它是法老的陵墓,埃及人相信人死了其实是永生,法老死后做成木乃伊放进金字塔里可以成为永久的神灵继续保佑他的子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里金字塔这种建筑形式作为一种最直观的视觉形象,就成了宣扬统治者思想的重要手段,来达到维护国家等级,约束人民的作用。
本节课了解青铜器这类美术作品是如何体现这方面的作用的。
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种类以及鼎的作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教师讲解中国的青铜时代2、展示图片,讲述青铜器的分类,并强调其中的礼器具备的特点。
3、展示图片,讲解礼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种类鼎。
(1)、展示《乳钉纹红陶鼎》图片,介绍此鼎的背景,指导学生观察鼎的造型和纹饰特点,并提问:这件鼎在当时社会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烹饪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用来炖煮和盛放鱼肉。
并讲解夏朝之后,鼎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提问:关于鼎的故事和成语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关于鼎的故事和成语,都说明了它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生活器具,渐渐的在社会发展中被赋予了深刻而庄重的文化含义。
(二)、我国青铜器发展的四个阶段1、展示我国目前发展最早的三足铜鼎的图片,并提问:它的造型和纹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造型与早期的陶鼎几乎一致,略显稚拙粗糙,线条装饰也很简单,但材质却是当时罕见的青铜,暗含高贵之意,这正是华夏文明初创时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介绍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形象,还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礼仪可以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化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2. 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表现。
在社交场合,正确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教养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让人感到愉快、舒适,使交往更加轻松和顺畅。
3. 礼仪的基本原则3.1 尊重他人礼仪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他人。
这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观点和感受。
不询问他人不愿透露的事情,不争论和批评他人的观点,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保持尊重他人的行为可以建立信任和友谊,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与他人相处。
3.2 注意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礼仪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注意用语的文雅程度,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在交流中要保持耐心和友善,不打断他人的谈话。
在餐桌上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说话时保持安静,不张口嚼食物。
这些细节上的注意非常重要,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
3.3 着装得体衣着是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体现了对场合和他人的尊重,还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在正式场合要穿着得体,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物,并注意保持整洁和卫生。
4.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通过礼仪,我们可以教化他人,使他们更加注重道德和价值观。
礼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他人。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激励他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同时,教化也可以通过礼仪来实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价值观念。
教化的过程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通过教师的榜样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与教化第一课时.ppt
时代或地区 典型的美术 形式特征 所表现的观 如何为统治 为什么选择 导致变化的
作品
念
者服务
这种材料 原因
中国
时代或地区 典型的美术 形式及特 所表现的观 如何为统治 为什么选择 导致变化的
作品
征
念
者服务
这种材料 原因
中国 商代
青铜器
形式:纹 饰、器型
权利的象征
、同时具有 威慑的作用
1、区分社 会等级。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授 课 人 : 李 骘
青铜器的铸造:
浇注
鼎: 古代的炊 具,相当于现代 的锅,在商周奴 隶制社会里,鼎 曾被奴隶主贵族 用来“别上下、 明贵贱”作为标 志统制权利和等 级的一种器物。
甗(演):蒸饭器。 分上下两部,上体 盛米(古称“甄”), 下体为鬲,煮水,中 间有孔通气。
观 察 内 容 司(后)母戊方鼎 大 克 鼎
时代 足形 造型特点
商 四足 方刚
周 三足 圆柔
纹饰与铭文 饕 餮 纹 波 曲 纹
观念和背景
饕餮纹(兽面纹):贪食的怪兽;类似牛羊的 正面头部凶怒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 很大,有角与耳 。
四 羊 方 尊
商、周青铜器主要艺术背景:
• 商代的青铜器,鬼神观念浓厚,充满神 秘、威慑的色彩。特别是商末施暴,纹 样与造型呈现狰狞与恐怖。《司母戊方 鼎》、《虎食人卣》等。
《戟》 《吴王夫差铜矛》
铙槌敲击。
编钟
《铜熨斗》 《镂空锄》
青铜器的分类
烹 食 酒水 饪 器 器 器器
杂 兵乐工 器 器器具
礼器:杀俘祭祖的器
物,也是奴隶主贵族区 别尊卑等级的标志。
下一段
大克鼎.西周 司(后)母戊大鼎.晚商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鉴赏这些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认识到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制定了一定的秩序。
2、培养学生的名族荣誉感,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到指引作用。
比如古人的传统美德,忠、勇、孝等。
2学情分析
我所讲解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2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
2、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意义
3重点难点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礼仪与教化
课程导入:PPT展示动态图片。
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礼仪。
湘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2课礼仪与教化 教案
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2课礼仪与教化教案(第一课时)青铜探密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成熟的文字和统一的国家之后,围绕“礼仪与教化”这一主题,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
2、中国商朝到魏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3、两河流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4、古埃及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5、古印度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6、美洲印第安文明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礼仪与教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从中国商朝到秦代的美术形态。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从中国青铜器的美术形态,并能分析出“礼仪与教化”这一要求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青铜鼎进行初步断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感受“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的具体存在。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从青铜器的美术形态,并分析出“礼仪与教化”这一要求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青铜艺术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四、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影视短片中找到对青铜艺术的初步感受,然后利用活动引导学生挖掘青铜宝库,开启认识青铜艺术之门,并主动积极的思考,探究艺术形式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后整体分析“礼仪与教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艺术的形式和起教化作用。
五、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辅助材料学具:教材、补充资料、笔记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邀请学生一起观看《国宝档案》片段,并提出问题:“你的感受”引出学生对古代青铜艺术的感受分析感受的获得与青铜器的表现形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青铜之美。
引出课题,开始青铜探密(二)新授组织活动:(2分钟)不同层次的走近青铜艺术(认识层次推进)普通市民博物馆的欣赏者兴趣浓厚的艺术爱好者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宣布参与、奖励规则活动开始:初步认识(5分钟)1、看不同形式的青铜器图片(讨论)说出你的感受教师小结表扬深入感受(9分钟)2、仔细观察其纹饰特点,感受纹饰传递的思想布置学生阅读后分析纹饰的形式与情感感受(综合比较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小结联系社会(8分钟)3、分小组讨论,形成认识,谈青铜艺术风格与其时代关系结合课本活动建议一进行教师适当拓展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深入认识(6分钟)4、点评活动,提出问题专家有什么看法:青铜艺术形式风格变化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艺术的“教化”功能,社会的内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甗 yǎn
甗(yǎn,“演”)是中国先秦 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 下半部是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 是笼屉,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 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簋,读作诡(Guǐ),是古 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 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 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 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长信宫灯 (西汉)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
孝 子 棺 线 刻 郭 巨 埋 儿
孝子馆线刻(北魏晚期)河南洛阳出土,两侧棺板各分三组公刻六福孝子共刻绘六幅
孝子(舜、郭巨、原谷、董永、蔡顺、尉)的故事。《郭巨埋儿》线刻,取自传统的 “二十四孝子故事”。该线刻将挖坑、养母等多个场景连续绘画于同一画面中,但每一 场景均以山石做背景,将故事和场景分开,又营造出统一的画面环境。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2020/12/11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生 活 习 惯
曾 侯 乙
社 会
铜 鉴 缶
制 度
陶器(盛装酒、食物)
青铜器
乐器
为什么改变?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第
二
二
单
课
元 辉
礼
煌
仪
的
与
美 术 历
教 化
程
ChengMingLin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鼎
奴隶制社会普通人能享用吗?
古代用的一种炊具,相 当于现代的锅。在商周奴 隶制社会里,“鼎”曾被 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 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 利和等级的一种器物。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 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 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 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 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 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埋儿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女史箴图(东晋)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 11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纵24.8厘米、横348.2 厘米。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所采用的游 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 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
商朝
春秋
西周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战国
提到西安你会想到哪一个景点?
秦始皇兵马俑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代)
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位于西 安市临潼区,建造目的是为 秦始皇守陵。1987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 后有200多为国家元首参观 访问,成为了中国古代辉煌 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是世 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社会的的国家有哪些?
外
】
古埃及和两河流域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空中花园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古巴比伦时期——汉谟拉比法典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 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 设色,纵27.1cm,横572.8cm。 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 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 的情景。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 段战乱频繁,复杂多变而又分裂 的时期。政治的不稳定、时局的 混乱动荡,虽带来了经济的普遍 衰退,却反而前所未有的丰富了 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这是中国古 代思想文化史一个自由解放、富 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尤其人物 画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依托于文学 创作产生了快速的发展。
司母戊方鼎(商代)
“镇国之宝”
商王祭祀母亲戊而作 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 器的代表作,是世界迄今 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鼎通体高133厘米重 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 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 铜礼器。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是什么样的花纹构成?
工艺繁琐、复杂具有难度
权利 尊卑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商代青铜器饕餮纹样 (兽面纹)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水 波 纹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司 母 戊 方 鼎 ( 商 )
大 克 鼎 ( 西 周 )
时代
区
足形
造型特点
别
纹饰
观念与背景
商 四足 方刚 饕餮纹 武力
西周
三足 圆柔 水波纹
为什么?
礼治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卣:商代盛酒器皿; 礼器,商代
奴 隶
贵族阶级的标志。
主
阶
虎:试图显示贵族权势的威严
级
为什么以人物画为主?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思考:秦代到魏晋的美术,宣扬的是什么观念?
秦代兵马俑——体现权力和威严 从汉代开始——儒家学说(忠、勇、孝、节、义)
武氏祠画像——反应了对祖先和死后生活的重视(孝) 孝子馆线刻——反应了孝顺父母
《女史箴图》——告诫女性遵守道德
立马——忠和勇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 国
簋(Guǐ)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鬲(Gé)炊粥器
豆 调味器,放腌菜、肉酱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卣(yǒu)是一种器皿,
属于中国古代酒器。
爵 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
酒的容器。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盘 盛水器,小可洗手,大可洗澡。
蟠 蛇 纹 盘
虢 季 子 白 盘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吴王夫差青铜矛》春秋
锋 利
厚 重
《越王勾践剑》春秋
虎
食
人
奴
卣
隶 的 代
( 商
表现统治者残暴专横,
表
) 以此造型吓唬奴隶。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莲鹤方壶(春秋)青铜制盛酒
或盛水器。此壶主体部分为方壶造 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 腹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肃穆 、威严不同,美感上升。反映了在 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 暴,纹样狰狞。西 周以后,随着理性思想的 发展与统治阶级权利的分 散变化,造型与纹饰不再 显的恐怖,转向华丽、繁 琐。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立马(西汉)
又称马踏匈奴,是汉朝 将军霍去病墓石刻。主题是 战马与武士,战马躯体剽悍 肥壮,筋腱有力,气宇轩昂 是胜利的象征;后者作为战 败的匈奴人,一副垂而不死 之态。当时为了征服匈奴, 汉武帝大力发展骑兵,用兵 换取了许多良马,兵强马壮, 战无不胜。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猜猜这是古时候的什么用具?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铙[náo] 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
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 期,周初沿用。
编钟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铜熨斗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青铜器的分类
烹 食酒水 饪 器器器 器
礼 器 杀俘祭祖的器物
也是奴隶主贵族区分尊卑等 级的标志
杂 兵乐工 器 器器具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