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码头施工组织设计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雾:
该区年平均雾日为7.4天,轻雾平均为1.9天,能见度≤1km的大雾为5.4天。
4)风:
根据鲅鱼圈海洋站2001~2003年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向,频率为22.78%,次常风向为NE向,频率为14.37%,强风向为NE向,该向≥6级风出现频率为2.33%,≥7级风出现频率为0.55%。全年≥6级风出现频率为8.39%,全年≥7级风出现频率为2.11%。见风玫瑰图。
在沙河口区域分布有较为连续的中粗砂层,多为松散状,平均标贯击数N63.5=8.2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0.18~-6.15m。
②粉质粘土
灰褐色,软塑~可塑状,中~中上塑性,土质不均,夹有砂斑、砂团。该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70~3.10m。平均标贯击数N63.5=4.7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1.92~-8.14m。
该层层底板高程-5.30~-15.89m。
⑤粉质粘土
黄褐色,可塑~硬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匀,夹砂斑及中细砂薄层,局部过渡为粘土薄层。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厚度为3.40~11.00m。平均标贯击数N63.5=9.7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9.70~-23.65m。
⑥粘土
褐色,硬塑状,中上塑性,夹少量砂斑、砂团。该层只有部分深孔揭露。
⑦粉质粘土
黄褐色,应塑状,中塑性,局部夹砂斑、砂团及粘土薄层,该层只有部分深孔揭露,且未穿透。
⑧强风化花岗岩
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要矿物风化变质,清晰可见原岩结构、构造,只有近岸少量钻孔揭露该层,平均标贯击数N63.5>50.0击。
⑨中等分化花岗岩
青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要矿物风化变质,可见原岩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岩心采取率很低。
2)工程地质评价
(1)①灰色~深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的特点,为软弱土层。
(2)②灰褐色的粉质粘土和③褐黄色的粉质粘土以及④灰色的粘土,该三层多为可塑状,土质不均,厚度较薄,不宜做天然地基使用。
(3)⑤粉质粘土层呈硬塑状,厚度较大,分布连续,平均厚度大于4.70米,可以考虑作为一般建筑物的持力层。
风玫瑰图:
5)水文
(1)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2.07m
设计低水位:-1.69m
极端高水位:3.21m
极端低水位:-3.62m
注:以上高程为黄海绝对高程。
(2)设计波浪
根据1990~1994年观测资料统计:常波向为SW向,频率为13.18%,次常波向为NNE向,频率为9.79%,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1.0m出现频率为1.44%,H1/10>1.5m出现频率为0.20%,全年H1/10>1.0m出现频率为4.24%,H1/10>1.5m出现频率为0.49%。见波高玫瑰图2-2。波高玫瑰图2-2:
营口滨海新区望海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包括:跨海大桥、道路、防波堤、码头、陆域回填等工程。
2.2工程概况
2.2.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鲅鱼圈北部,原望海松春水产基地,西南侧与鞍钢厂区隔沙河相望,西北侧为渤海海域。
2.2.2现场自然条件
2.2.2.1气象
本工程的水文、气象参考鲅鱼圈港区的相关资料。
2.2.2.2根据位于韭菜砣子的鲅鱼圈海洋站1994~2003年的资料统计:
1)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平均最高气温14.1℃
年平均最低气温7.4℃
年平均气温10.6℃
年极端最高气温34.7℃(出现在2002年8月3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22.5℃(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441.6mm
年最大降水量769.0mm
年最小降水量273.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145.0mm
1.11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12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第2章概述
2.1编制说明
(4)⑥灰褐色的粘土层呈硬塑状,土质较均匀,⑦粉质粘土为黄褐色,硬塑状,该两层虽然只有部分钻孔揭露,但分部稳定、厚度较大,根据建筑物荷载要求的不同可以考虑作为持力层。
③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状,局部为硬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夹有砂斑,局部过渡到粘土薄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9~5.00m,平均标贯击数N63.5=6.4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3.70~-12.12m。
④粘土
灰色,可塑~硬塑状,高塑性,土质较均匀,夹少量砂斑、砂团局部为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90~5.50m。平均标贯击数N63.5=6.9击。
(3)海冰
冰期:本海区从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冰出现,年平均实际结冰日数为99天,其中1月~2月份为盛冰期。盛冰期间沿岸固定范围在1300m左右,固定冰厚度平均约为56cm,最大100cm,最大堆集高度7.2m,最大宽度1870m。
根据1980~1990年资料统计:浮冰的冰厚一般在5~30cm之间,大于30cm的出现日数很少,浮冰量≥8级平均每年出现27天,最多出现56.5天,密集度≥8级平均每年出现70.6天,最多出现95天。当浮冰量≥8级,密集度≥8级,且有灰白冰和白冰出现时,在无破冰船的情况下,船舶通航受阻。上述情况年平均出现19天。
2.2.2.3工程地质
1)岩土层分布情况
勘察结果表明,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布较有规律,分别为第一大层海相沉积层:①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粗砂透镜体:②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粘土;第三大层陆相沉积层:⑤粉质粘土、⑥粘土、⑦粉质粘土⑧强风化花岗岩⑨中等风化花岗岩。
①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深灰色,流塑~软塑性,中塑性,含较多贝壳碎片和沙斑,夹沙团。局部为淤泥、淤泥质粘土。该层在远离岸线部位分布较连续,厚度不均为0.60~2.60m。平均标贯击数N63.5<1.0击。
第1章 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招标文件
1.2本工程施工图
1.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7《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1.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1.9《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1.10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该区年平均雾日为7.4天,轻雾平均为1.9天,能见度≤1km的大雾为5.4天。
4)风:
根据鲅鱼圈海洋站2001~2003年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向,频率为22.78%,次常风向为NE向,频率为14.37%,强风向为NE向,该向≥6级风出现频率为2.33%,≥7级风出现频率为0.55%。全年≥6级风出现频率为8.39%,全年≥7级风出现频率为2.11%。见风玫瑰图。
在沙河口区域分布有较为连续的中粗砂层,多为松散状,平均标贯击数N63.5=8.2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0.18~-6.15m。
②粉质粘土
灰褐色,软塑~可塑状,中~中上塑性,土质不均,夹有砂斑、砂团。该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70~3.10m。平均标贯击数N63.5=4.7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1.92~-8.14m。
该层层底板高程-5.30~-15.89m。
⑤粉质粘土
黄褐色,可塑~硬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匀,夹砂斑及中细砂薄层,局部过渡为粘土薄层。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厚度为3.40~11.00m。平均标贯击数N63.5=9.7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9.70~-23.65m。
⑥粘土
褐色,硬塑状,中上塑性,夹少量砂斑、砂团。该层只有部分深孔揭露。
⑦粉质粘土
黄褐色,应塑状,中塑性,局部夹砂斑、砂团及粘土薄层,该层只有部分深孔揭露,且未穿透。
⑧强风化花岗岩
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要矿物风化变质,清晰可见原岩结构、构造,只有近岸少量钻孔揭露该层,平均标贯击数N63.5>50.0击。
⑨中等分化花岗岩
青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要矿物风化变质,可见原岩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岩心采取率很低。
2)工程地质评价
(1)①灰色~深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的特点,为软弱土层。
(2)②灰褐色的粉质粘土和③褐黄色的粉质粘土以及④灰色的粘土,该三层多为可塑状,土质不均,厚度较薄,不宜做天然地基使用。
(3)⑤粉质粘土层呈硬塑状,厚度较大,分布连续,平均厚度大于4.70米,可以考虑作为一般建筑物的持力层。
风玫瑰图:
5)水文
(1)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2.07m
设计低水位:-1.69m
极端高水位:3.21m
极端低水位:-3.62m
注:以上高程为黄海绝对高程。
(2)设计波浪
根据1990~1994年观测资料统计:常波向为SW向,频率为13.18%,次常波向为NNE向,频率为9.79%,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1.0m出现频率为1.44%,H1/10>1.5m出现频率为0.20%,全年H1/10>1.0m出现频率为4.24%,H1/10>1.5m出现频率为0.49%。见波高玫瑰图2-2。波高玫瑰图2-2:
营口滨海新区望海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包括:跨海大桥、道路、防波堤、码头、陆域回填等工程。
2.2工程概况
2.2.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鲅鱼圈北部,原望海松春水产基地,西南侧与鞍钢厂区隔沙河相望,西北侧为渤海海域。
2.2.2现场自然条件
2.2.2.1气象
本工程的水文、气象参考鲅鱼圈港区的相关资料。
2.2.2.2根据位于韭菜砣子的鲅鱼圈海洋站1994~2003年的资料统计:
1)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平均最高气温14.1℃
年平均最低气温7.4℃
年平均气温10.6℃
年极端最高气温34.7℃(出现在2002年8月3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22.5℃(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441.6mm
年最大降水量769.0mm
年最小降水量273.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145.0mm
1.11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12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第2章概述
2.1编制说明
(4)⑥灰褐色的粘土层呈硬塑状,土质较均匀,⑦粉质粘土为黄褐色,硬塑状,该两层虽然只有部分钻孔揭露,但分部稳定、厚度较大,根据建筑物荷载要求的不同可以考虑作为持力层。
③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状,局部为硬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夹有砂斑,局部过渡到粘土薄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9~5.00m,平均标贯击数N63.5=6.4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3.70~-12.12m。
④粘土
灰色,可塑~硬塑状,高塑性,土质较均匀,夹少量砂斑、砂团局部为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90~5.50m。平均标贯击数N63.5=6.9击。
(3)海冰
冰期:本海区从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冰出现,年平均实际结冰日数为99天,其中1月~2月份为盛冰期。盛冰期间沿岸固定范围在1300m左右,固定冰厚度平均约为56cm,最大100cm,最大堆集高度7.2m,最大宽度1870m。
根据1980~1990年资料统计:浮冰的冰厚一般在5~30cm之间,大于30cm的出现日数很少,浮冰量≥8级平均每年出现27天,最多出现56.5天,密集度≥8级平均每年出现70.6天,最多出现95天。当浮冰量≥8级,密集度≥8级,且有灰白冰和白冰出现时,在无破冰船的情况下,船舶通航受阻。上述情况年平均出现19天。
2.2.2.3工程地质
1)岩土层分布情况
勘察结果表明,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布较有规律,分别为第一大层海相沉积层:①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粗砂透镜体:②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粘土;第三大层陆相沉积层:⑤粉质粘土、⑥粘土、⑦粉质粘土⑧强风化花岗岩⑨中等风化花岗岩。
①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深灰色,流塑~软塑性,中塑性,含较多贝壳碎片和沙斑,夹沙团。局部为淤泥、淤泥质粘土。该层在远离岸线部位分布较连续,厚度不均为0.60~2.60m。平均标贯击数N63.5<1.0击。
第1章 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招标文件
1.2本工程施工图
1.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7《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1.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1.9《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1.10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