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与女性盆部
解剖常识重点盆部与会阴
![解剖常识重点盆部与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bd3958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7.png)
盆部与会阴一、境界与分区盆部1、定义:盆部指界线以下,盆膈以上,属于小骨盆的部分。
向上与腹腔相通,向下借盆膈与会阴部的软组织相邻。
界线由骶岬、髂翼、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
2、组成骨骼:小骨盆(男性骨盆窄、入口小、耻骨下角为70-75度、小骨盆腔为漏斗状,女性骨盆宽,入口大,耻骨下角为90-100度、小骨盆腔为圆桶状P275表格)盆部肌:闭孔内肌、梨状肌、肛提肌和尾骨肌盆膈: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构成。
盆腔内的脏器1、男性盆部器官①输尿管盆部和壁内部:两侧输尿管越过髂总血管的前方,入盆后即为输尿管的盆部,它在腹膜外沿盆壁行向前下内,经输精管的后下方交叉后,进入膀胱底,续为输尿管的壁内部。
②膀胱:为贮尿的肌性囊,可分为:尖、体、底、颈四部分。
其形态和位置随尿液的充盈程度而变化。
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
输尿管斜穿膀胱壁形成输尿管口上方的纵行皱襞,称输尿管皱襞。
两输尿管口之间有隆起的粘膜横襞,称输尿管间襞。
★重点1、膀胱的位置,毗邻及机能状态膀胱的位置,随年龄及盈虚状态而不同,空虚时呈锥体状,位于盆腔前部,可分尖、体、底、颈四部。
充盈时可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此时腹膜返折处亦随之上移,膀胱前外侧壁则直接邻贴腹前壁。
临床上常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在耻骨联合上缘上进行膀胱穿刺或做手术切口,可不伤及腹膜。
儿童的膀胱位置较高。
空虚的膀胱,前方与耻骨联合相邻,其间为耻骨后隙,膀胱下外侧面邻肛提肌,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其间充满疏松CT等,称膀胱旁组织,内有输尿管盆部,男性还有输精管壶腹穿行。
膀胱后方借直肠膀胱隔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及其后方的直肠相邻,女性则借膀胱阴道隔与子宫颈及阴道前壁相邻,膀胱上面覆盖腹膜,并与肠袢相邻,女性还与子宫相邻。
膀胱的后下部即膀胱颈,下接尿道。
男性邻贴前列腺,女性与尿生殖膈相邻。
★膀胱三角(名解)膀胱空虚时,其内粘膜面呈现许多皱襞,唯其底部有一三角形的平滑区,称膀胱三角,两侧角即左、右输管口,两口之间有呈横向隆起的输尿管间襞,三角的前下角为尿道内口,膀胱三角是结核与结石、肿瘤的好发部位。
断层解剖学 盆部及会阴
![断层解剖学 盆部及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bdfca193a26925c52dc5bf37.png)
①第5腰椎间盘至骶髂关节下缘 层面 ②骶髂关节下缘至髋臼上缘层面 ③髋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上缘层面 ④经耻骨联合和耻骨弓的层面 ⑤耻骨弓以下层面
编辑版pppt
57
(二)子宫在横断层面上的位置、形态 及分部
多位于第2~4骶椎和髋关节中份(经股骨头凹) 层面,子宫各部均可出现。在横断层影像上,子
编辑版pppt
16
(四)精囊、输精管和输尿管 1.精囊
膀胱精囊角
编辑版pppt
17
2.输精管 3.输尿管
编辑版pppt
18
(五)直肠和膀胱 1.直肠
2.膀胱
编辑版pppt
19
二、男性盆部及其重要器官结构的断层 解剖特点
(一)男性盆会阴部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 配布特点
自上而下可分为三 段:①第5腰椎间盘至 髋臼上缘层面,②髋 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 缘层面, ③耻骨联合 下缘以下层面。
51
2.子宫的位置 前倾前屈位
前倾
前屈
编辑版pppt
52
3.子宫的毗邻结构 4.子宫的结构及年龄变化
编辑版pppt
53
(二)卵巢、输卵管和阴道 1.卵巢
编辑版pppt
54
2.输卵管 3.阴道
编辑版pppt
55
(内生殖器造影像)
编辑版pppt
56
二、女性盆部及其重要器官结构的断层解剖 特点
72
9.经耻骨联合中份的横断层面 (第4段区)
编辑版pppt
73
10.经耻骨联合下份的横断层面
编辑版pppt
74
11.经耻骨弓的横断层面
编辑版pppt
75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3ce4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b.png)
内侧壁:
肛提肌 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 闭孔内肌 及其筋膜
内容:
会阴部血管神经 分支: ① 肛血管神经 ② 会阴血管神经 ③阴茎(蒂)血管神经
坐骨直肠窝内 有大量脂肪组织, 感染时容易形成肛 周脓肿或肛瘘。
(二)尿生殖区 (尿生殖三角)
通过结构: 男性:尿道 女性:尿道 阴道
1.男性尿生殖区的筋膜
(1)浅筋膜 与腹壁浅筋膜相
续,分浅、深二层, 浅层脂肪组织较少。 深层呈膜状,称会阴 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浅筋膜的附着:
前续腹壁浅筋膜的膜 性层、阴囊肉膜及阴 茎浅筋膜,两侧附于 耻骨弓和坐骨结节, 后与尿生殖膈上下筋 膜相愈合。
( 2)深筋膜
分浅、深二层: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从盆膈至肛门, 长约3 ~ 4 cm。
齿状线上下结构的比较:
组织 动脉 静脉 淋巴
神经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粘膜
皮肤
直肠上下动脉
肛动脉
肠系膜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
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
是肛管下端的环 形平滑肌增厚形成, 有协助排便的作用, 对控制排便的作用不 大。外形:为一对长来自 圆形的囊状腺体, 表面凹凸不平。
精囊
位置: 位于膀胱底后
方及输精管壶腹的 外侧。其排泄管与 输精管壶腹的末端 汇合成射精管。
5.女性盆腔生殖器官
有: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1)卵巢ovary
位置:
位于盆腔侧 壁的卵巢窝(髂 内、外动脉之间 的夹角)。
卵巢的韧带:
断层解剖盆部与会阴
![断层解剖盆部与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dfc657de76a20029bd642d56.png)
一、男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二、前列腺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及结构
三、女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四、子宫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及分部
五、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
一、男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男性盆腔脏器和会阴结构自上而 下可分为三段:①第5腰椎间盘至髋
臼上缘平面,主要为下腹部的器官结
1. 肛管anal canal
上起自肛柱上端的肛直肠线, 下至肛门。
2.坐骨肛门窝(ischiorectal fossa):
1)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为
一对呈尖向上的楔形腔隙;
2)窝内充满大量脂肪,称坐
骨肛门窝脂体; 3)毗邻; 4)坐骨肛门窝外侧壁上,有 一矢状位的管状裂隙,称阴 部管
第三节
盆部与会阴结构的断面解剖特点
一、境界
在断面解剖学中,男、女性盆部的上界均为第5腰椎间盘平面, 而盆部和会阴的下界男性为阴囊消失平面、女性为女阴消失 平面。
男 性
女 性
二、标志性结构
髂嵴
髂前、后上棘
耻骨联合上缘
坐骨结节 尾骨
三、盆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盆部由盆壁、盆腔及盆腔脏器组成。 盆壁以骨盆为基础,覆以肌、筋膜、 血管和神经等软组织而构成;
位于盆腔前部,耻骨联
合的后方,空虚的膀胱似锥
形,分为膀胱尖、体、底和
颈四部分。男性膀胱的下部 借膀胱颈与前列腺底相接。 膀胱底的上部借直肠膀胱陷 凹与直肠相邻,下部与精囊 和输精管壶腹相贴。
男 性
位于盆腔前部,耻骨
联合的后方。女性膀胱的
下部借膀胱颈与盆膈相接, 膀胱底与子宫颈和阴道前 壁相贴。
盆部断层解剖
![盆部断层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21b90f15cc17552707220853.png)
•
经尾骨和股骨头的横断层
•
经股骨头韧带的横断层
•
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
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
•
经耻骨联合中份的横断层
•
经耻骨联合中份的横断层
经耻骨联合下份的横断层
•
经耻骨联合下份的横断层
女性盆腔冠状断面图
男 性 盆 部 冠 状 面 图
女性盆腔冠状断面图
•
男性盆部冠状MRI像
经前列腺的冠状断层面
经前列腺的横断层面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前列腺癌
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
•
宫颈癌
•
宫颈癌
•
卵巢癌
•
卵巢癌
骨盆断层解剖 —水平面15张 —冠状面15张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王维 • 2012653
—疾病CT15张
•
骨盆及其连结
•
经前列腺的横断层面
经大转子和输精管的横断层面
经大 转子 和输 精管 的横 断层 面
•
经精囊和输精管的横断层面
经 精 囊 和 输 精 管 的 横 断 层 面
经前列腺的横断层面
经 前 列 腺 的 横 断 层 面
•
经第3骶椎的横断层
•
经第3骶椎的横断层
•
经第4骶椎的横断层
经第4骶椎的横断层
经坐骨大孔和子宫体的横断层
•
经第5骶椎和子宫颈的横断层
•
经第5骶椎和子宫颈的横断层
经尾骨和子宫颈的横断层
•
经尾骨和子宫颈的横断层
实地解剖学 盆部
![实地解剖学 盆部](https://img.taocdn.com/s3/m/7f827f66ddccda38376bafa2.png)
盆部pelvis与会阴perineum位于躯干的下部, 二部均以骨盆为 支架。
盆部向上连腹部;而会阴部是封闭骨盆下口、盆膈以下软组织 的总称,体表范围两侧是股部,前方达耻骨联合,后方至尾骨尖间的 一个狭窄区域。
一、境界与分区盆部在此是指小骨盆、小骨盆腔及其内所容纳的肌、筋膜、内 脏、神经、血管等,以骨盆上口与腹部分界,骨盆下口以盆膈等封闭, 盆膈以下是会阴。
会阴前界是耻骨弓和耻骨弓状韧带,后界是尾骨尖,两侧界是耻 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会阴可分为前、后二区, 即尿生殖区和肛区。
二、男女性骨盆形态差异及骨盆径线度量从青春期开始,骨盆逐渐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表6-1)。
女性骨盆的特点主要与妊娠和分娩功能有关(图6-1)。
女性骨盆几个径线的测量,对产科学有重要意义,其基本数据如 下:上口:①前后径,骶骨的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约11.6cm;②横径, 两侧最大距离约12.3cm;③斜径,骶骼关节前缘至对侧髂耻隆起约 12.7cm。
下口:①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约12.3cm,由于 尾骨可活动,此径长度可变化;②横径,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 距离约9cm。
在临床工作中活体测量的几个径是:①骼棘间径,两侧骼前上 棘之间的直线距离约25.2cm;②骶耻外径,第5腰椎棘突尖至耻骨 联合上缘中点的直线距离约20.5cm;③坐骨结节间径,与骨盆下口横径相同, 9cm; ④对角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呷, 约12.5cm (图6-2)。
三、盆部的骨性标志骼嵴:骼嵴最高点平L3与L4椎骨棘突之间高度,是腰部椎管穿 刺的标志。
髂前上棘:是测量骨盆、下肢长度的标志点。
坐骨结节:骨盆出口横径的标志点。
坐骨棘: 是产科上骨盆最窄平面的标志点, 可经阴道或肛管触及。
岬:经阴道可触及,是测量骨盆对角径的标志点。
耻骨联合:其上、下缘均是骨盆测量的标志点。
尾骨:活体在肛门后可触及。
四、女性骨盆关节韧带在妊娠期的松弛及产后的恢复女性妊娠期在孕激素作用下骨盆关节、韧带(如骶骼关节、骶骼 骨间韧带等),特别是耻骨联合等变松弛、柔软,而使其活动性有较 大的增加,有利于胎儿娩出。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实男性勿看优秀课件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实男性勿看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6076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b.png)
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 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耻骨弓宽,骶骨失去 正常弯度,变直向后 翘或深弧形,故骶骨 短而骨盆浅。在我国 妇女中较常见,占 23.2%~29%。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 实男性勿看优秀课件
练习题
1.关于女性骨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骨盆入口前后径长而横径短 B.骨盆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C.骨盆入口椭圆形 D.骨盆入口三角形 E.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阴部内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 经坐骨大孔的梨状肌 下孔穿出骨盆腔,绕 过坐骨棘背面,再经 坐骨小孔到达会阴及 肛门,并分出4支: ①痔下动脉,供应直 肠下段及肛门部;
②会阴动脉,分布于 会阴浅部;
③阴唇动脉,分布于 大、小阴唇;
④阴蒂动脉,分布于 阴蒂及前庭球。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 实男性勿看优秀课件
主讲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官及其相关的组织与临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 分娩有密切关系。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 实男性勿看优秀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 要求:
1.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解 剖特点
2.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临近 器官的关系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 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 弯曲双手紧抱双膝, 使胯关节和膝关节全 曲。测量两坐骨结节 内侧缘,正常值为 8.5~9.5cm。此径小于 8cm时应加测出口后 矢状径。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 实男性勿看优秀课件
出口后矢壮径: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 端的长度。检查者带指套的右 手食指深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 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 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 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 斯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 节间径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 骨尖端处,测量器标出的数字 即为出口后矢壮径值,正常值 为8~9cm。若出口后矢壮径值 不小,可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 稍小。出口后矢壮径与坐骨结 节间径值之和大于15cm时,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表图明照片骨写 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23盆部解剖一1
![23盆部解剖一1](https://img.taocdn.com/s3/m/e465211555270722192ef766.png)
Base of bladder
Apex of bladder
Body of bladder
Neck of bladder
Triangle of bladder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口与 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此处由 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膨 胀或收缩时也无粘膜皱襞,是 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8) Ovary卵巢
Position位置
位于卵巢窝内
Ovary
Features形态
卵巢呈扁卵圆形
卵巢固有韧带
卵巢悬韧带
●Two borders:前缘有
称系膜缘,中部有血管、神经等出
入,称卵巢门。后缘游离,称独立缘Βιβλιοθήκη ●Two surfaces
●Two extremities:
上端与输卵管末端接触,又称 输卵管端,下端称子宫端,有 韧带连于子宫。
ans in pelvis盆部器官
(1).Urinary bladder 膀胱
Position 位置
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 腔内,膀胱尖不超过耻 骨联合上缘。 充盈时, 可超过耻骨联合以上。
Urinary bladder
Features 形态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Position位置
● Lies in the center of the
pelvic catity, between bladder, anteriorly, and rectum, posteriorly, usually it is anteversion and anteflexion ● Anteversion -axis of uterus at 90o with that of vagina ● Anteflexion -axis of body of uterus is bent forward with that of the cervix forming an angle of about 170o (body of uterus is bent slightly forward at isthmus)
盆部断层解剖(08版)
![盆部断层解剖(08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d5fb43336c1eb91a375da2.png)
断层9 经第5骶椎上份
1膀胱 2髂腰 肌 3缝匠肌 5阔筋膜张肌 6髂骨体 7髋臼上壁 8臀小肌 9臀中肌 10臀大肌 11第5骶椎 12直肠 13子宫主韧带 14子宫颈
经髋臼中部层面(男)
经髋臼中部层面MRI
断层17 经尾骨上份
盆部连续横断层 解剖
男 性盆部 概 述
一、境
界
在横断层中,男性盆部的上界为第5 腰椎间盘平面,下界为阴囊消失平面。
女性 盆 部
境
界
在横断层中,女性盆部的上界为 第5腰椎间盘平面,下界为女阴 消失平面。
在横断层中女性盆部结构的配布规律 女性盆部的骨骼肌肉系统大致同男性, 但应注意:第l骶椎最大宽度、骨盆入口、 腔、出口的横径男女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而股骨大转子间径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 性。 本节重点介绍女性盆腔脏器,自上而下 大致可分为五段:
断层21 经坐骨结节尾端
ຫໍສະໝຸດ 1阴茎 2睾丸 3尿道球 4坐骨结节 5肛管 6股薄肌
断层22 经肛管下份
1阴茎 2睾丸 3股薄 肌 4尿道 球 5长收 肌
断层14经耻骨联合下份
1耻骨联合 2尿道 3阴道 4肛管 5坐骨直肠窝 6耻骨弓 7股骨
断层18女盆矢状断层
经第5腰锥体下份层面(男)
经第5腰锥体下份层面MRI
断层2. 经骶岬层面
1.椎间盘 2.第1骶椎 3.骶岬 4.骶翼 5.臀中肌 6.髂肌 7.股神经 8.腰大肌 9.髂外动脉 10.髂内动脉 11.髂外静脉 12.髂内静脉 13.腰丛及腰骶干 14.第1骶神经15.腰池 16.髂总静脉 17.卵巢动脉 18.输尿管 19.盲肠 20.阑尾 21.小肠 22.乙状结肠 23.肠系膜下动脉 24.腹白线 25.腹直肌 26.竖脊肌 27.腰神经
男性和女性的胯骨有什么不同?
![男性和女性的胯骨有什么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f4332e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8.png)
男性和女性的胯骨有什么不同?一、形态结构的差异男性和女性的胯骨在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女性的胯骨比较宽大,有利于孕育和分娩;而男性的胯骨则相对较窄,更适合支持身体的重量和运动。
1.女性的胯骨宽度:女性的骨盆相对较宽,这是为了适应孕育和生育需要。
女性的骨盆宽度相对较大,有助于容纳胎儿在子宫内成长,并为分娩提供足够的空间。
同时,较宽的骨盆还能在行走和移动时提供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2.男性的胯骨窄度:与女性相比,男性的骨盆相对较窄。
较窄的骨盆结构使得男性在站立和行走时更加稳固,有利于支撑身体的重量。
此外,相对较窄的骨盆也为男性提供了更高的运动性能,使得他们更适合从事一些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
二、骨盆的倾角差异男性和女性的骨盆倾角也有所不同。
骨盆倾角是指骨盆的前后倾斜程度,对身体的运动和姿势起着重要作用。
1.女性的骨盆前倾:女性的骨盆通常呈现一定的前倾状态。
这种前倾的骨盆结构使得女性在行走和站立时,重心更容易向前移动,保持身体的平衡。
同时,前倾的骨盆也有助于减轻孕期腹部压力,缓解腰背部不适。
2.男性的骨盆后倾:相对于女性,男性的骨盆通常呈现较小的前倾角度,甚至有些男性的骨盆呈现轻微的后倾状态。
这种后倾的骨盆结构有利于男性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表现,尤其在进行一些需要腰背力量支撑的工作和运动时,男性更具优势。
三、生理功能的差异除了形态结构的差异,男性和女性的胯骨在生理功能上也有所不同。
1.女性的生育功能:女性的胯骨宽度和前倾的骨盆结构,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生育功能。
女性的骨盆宽度可以容纳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为分娩提供足够的空间。
同时,前倾的骨盆结构也有助于分娩时胎儿的下降和顺利通过产道。
2.男性的运动功能:男性的胯骨相对较窄和后倾的骨盆结构,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性能。
较窄的胯骨使得男性在站立和行走时更稳固,更适合从事一些需要较大力量和爆发力的体育运动,如橄榄球、足球等。
同时,后倾的骨盆结构也有助于男性在腰背部的力量支撑和运动表现上更具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盆膈
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于其上下面的盆隔筋 膜组成,又称为盆底。
盆膈:
骶 骨 骶髂关节 梨状肌 尾骨肌
坐骨大孔
骶尾腹侧韧带
髂 尾肌 耻 尾肌
肛提肌腱弓
盆膈上筋膜
直 肠 尿 道
闭孔内肌
尿生殖膈
耻骨联合
参与构成盆膈的肌肉:
①肛提肌
作用:支持前列腺 尖、括约肛门.阴 道、增强盆底.提 高腹压。
男 性
女 性
1、膀胱
(1)形态
部: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
膀胱尖
膀胱空虚时呈锥体形,充盈时卵圆形。膀胱分四
膀胱颈
膀胱体
膀胱尖:朝向前上方
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膀胱尖 膀胱体:尖和底之间
膀胱底 膀胱底
膀胱颈:膀胱下有尿道内口,围绕尿道内口的部
分为膀胱颈
膀胱颈
膀胱体
(2)膀胱三角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 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一个尿道内 口三者连线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 域,无论膀胱充盈还是空虚都保 持平滑状态。是肿瘤和结核的好 发部位。
骶前筋膜;
②盆脏筋膜
1)此筋膜包绕盆内脏器表面,是盆壁筋膜向脏器表面的反
折延续; 2)在脏器周围分别形成筋膜鞘、筋膜隔及韧带等,具有支 持和固定脏器的作用,如前列腺筋膜鞘、直肠筋膜鞘、子 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等;
3)来自盆脏筋膜的腹膜会阴筋膜,是一个呈冠状位的
结缔组织隔,形成直肠膀胱隔(男);或直肠阴道隔、阴
(1)输尿管的起止、走行位置和毗邻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长约20-30cm,起于肾盂,止于膀胱。 输尿管属于腹膜外位器官。在女性,输尿管入 盆腔后经过子宫颈外侧而至膀胱底,在子宫颈外侧 约2cm处,有子宫动脉从外侧向内侧越过输尿管前 方(小桥流水)
(2)分部 腹部Abdominal Part
2、卵巢
成对,实质性器官
(1)位置 在盆腔 内,位于髂内、外 动脉起始部之间的 夹角处(卵巢窝)。
(2)形态
同睾丸。
呈扁卵
圆形。卵巢的形态
外侧面 内侧面 上端(输卵管端) 下端(子宫端) 前缘(卵巢系膜缘) 后缘(独立缘)
上端:卵巢悬韧带
下端:卵巢固有韧带
上 面 观
侧 面 观
3、输卵管
是一对细长弯曲的肌性管道,长约10~12cm,直经约5cm。 输卵管位于子宫底两侧,包裹在子宫阔韧带上缘内。输卵管是 输送卵子的管道,由内向外分四部:
子宫部
内侧端有输卵管子宫口
输卵管峡部 短而狭窄,壁厚,输卵管结扎术常在此进行 输卵管壶腹 占输卵管全长的2/3粗而长,壁薄,管腔大,是受 精的部位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伞(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4.阴道 ( Vagina )
阴道位于膀胱、尿道与直肠之间,全长8-10cm 上接子宫颈,下端穿 过尿生殖膈开口于阴 道口,为紧贴子宫下 端的肌性管道。
女 性
第二节
盆部与会阴的应用解剖
(一) 盆壁
(二)盆腔的脏器 1.膀胱 2.前列腺 3.输精管、精囊和射精管 4.输尿管盆部及壁内部 5.子宫 6.卵巢 7.输卵管 8.阴道 9.直肠
一、盆部应用解剖
二、会阴的应用解剖
一、盆部的应用解剖
(一)盆壁
盆壁以骨盆为基础,加上盆壁肌、盆膈和盆筋
膜而构成 。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颈
(2) 子宫的内腔
上部:子宫腔
子宫体内,呈三角形,两角通 输卵管,尖向下通子宫颈管。 上口:通子宫腔 下口:子宫口,通阴道。 未产妇为圆形 或椭圆形,边 缘光滑整齐。 分娩后 变成横 裂状。
下部:子宫颈管 子宫颈内,呈梭形
(3) 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在膀胱和直肠之间。 成年女子子宫的正常方位是前倾和前屈位。 前倾是整个子宫向前倾倒,子宫颈与阴道之间近乎 直角。
阴道穹:子宫颈与阴道壁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
前部 分 部 后部 两个侧部
后部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仅 隔有阴道壁和一层腹膜。当直肠子宫陷凹 有积液时,可经阴道后穹穿刺或引流。
二、会阴的应用解剖
女
性
男
性
坐骨肛门窝(ischiorectal fossa):
1)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为
一对呈尖向上的楔形腔隙;
可向腹前外侧壁或其它盆
筋膜间隙扩散。
②直肠旁间隙(骨盆直肠间隙): 1)位于盆膈与腹膜之间; 2)后界→直肠及直肠侧韧带; 3)内侧界→ 直肠筋膜鞘; 4)前界→(男)膀胱、前列腺; (女)阴道
③直肠后间隙(骶前间隙): 1)位于直肠筋膜鞘与骶前筋膜之间; 2)此间隙向上通腹膜后间隙。
(二)盆腔的脏器
触及。
前列腺底 前列腺体 前列腺尖
(3)前列腺的分区
传统的前列腺分区法
前 叶 侧 叶 中 叶 后 叶
尿 道
射精管口
前列腺沟
Franks的内、外腺分区法
内 腺 尿 道 外 腺
2、输精管
睾丸部
输精管可分为四部 皮下精索部 腹股沟管部 盆部 输精管壶腹 射精管
3、射精管:两侧输精管逐渐靠近,其末端与精囊腺的排
前列包括膀胱、尿道和前 列腺; 中列为生殖器官,包括输
精管壶腹和精囊;
后列为消化器官包括直肠
和肛管,此外还有沿盆壁
下降的输尿管。
男 性
女性自前向后形成前、中、后三列
前列包括膀胱、尿道; 中列为生殖器官,包括子 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
后列为消化器官包括直肠
和肛管,此外还有沿盆壁
下降的输尿管。
(3)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
男性:
男性膀胱的下部借膀胱
颈与前列腺底相接。膀胱
底的上部借直肠膀胱陷凹
与直肠相邻,下部与精囊 和输精管壶腹相贴。
男 性
女性:
位于盆腔前部,耻
骨联合的后方。女性膀
胱的下部借膀胱颈与盆
膈相接,膀胱底与子宫
颈和阴道前壁相贴。
女 性
2、输尿管
前屈是指子宫底、体比颈更向前倾斜,子宫颈与体 之间形成钝角。
前倾 前屈
(4)固定装置
①子宫阔韧带: 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② 子宫圆韧带:
子宫角 → 腹股沟管 →大阴唇皮下 功能: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圆韧带
③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
④骶子宫韧带:牵引子宫颈向后上方,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子宫圆韧带 骶子宫韧带
泄管汇合成射精管。穿经前列腺实质, 末端开口于尿道的前 列腺部。
4、精囊
① 位置:膀胱底和直肠之间, 输精管末端的外侧。 ② 形态:一对,长椭圆形的囊 状器官,表面凹凸不平,下端 为排泄管。 ③排泄管的开口部位:其排泄 管与输精管末端汇合成射精管 。射精管穿前列腺实质,开口 于尿道的前列腺部。 ④ 功能:精囊腺分泌的液体成 为精液的一部分。
道尿道隔(女)。
③盆膈筋膜
为覆盖于盆膈
肌上、下面的盆筋
膜, 分别称为盆膈
上(下)筋膜, 两筋Fra bibliotek膜与盆膈肌共同构
成盆膈。
(3)重要的筋膜间隙
①耻骨后间隙(Retzius 间隙): 1)位于耻骨联合.耻骨上支与膀胱之间,隙内充以疏松结缔 组织; 2)行膀胱腹膜外手术.剖腹产等手术均在此间隙进行;
3)此间隙内的血肿或尿液
盆部Pelvic Part
壁内部Intramural Part
(3) 狭窄Stricture
上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腹段
中狭窄;与髂血管交叉处
下狭窄:壁内部 盆段
壁内段
输尿管盆部及壁内部
3、直肠 (Rectum)
直肠长12-15cm 在第3骶椎前方正中与乙状结肠相续 沿骶骨凹面下降 至尾骨尖前方2-3cm稍下处穿过盆膈
2)窝内充满大量脂肪,称坐
骨肛门窝脂体; 3)坐骨肛门窝外侧壁上,有 一矢状位的管状裂隙,称阴 部管
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 耻尾肌 髂尾肌
②尾骨肌
起自坐骨棘,止于
尾骨和骶骨侧缘。
(2) 盆筋膜
盆筋膜(Pelvic fascia ):可分为盆壁筋膜、盆 脏筋膜和盆膈筋膜三部分。
①盆壁筋膜 1)覆盖于骨盆腔前后及两侧壁的盆面; 2)从耻骨联合后面至坐骨棘之 间的筋膜显著增厚→肛提肌腱弓; 3)盆壁筋膜按其部位分为 闭孔筋膜、梨状筋膜、
第 五 章
盆部与会阴
( Pelvis and Perineum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盆部与会阴的应用解剖 第三节 盆部与会阴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第四节 盆部与会阴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男性盆部与会阴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第六节 女性盆部与会阴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第一节
一、境界
概述
二、标志性结构
三、盆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尾骨 断面是现实精囊的
最佳平面
三、盆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盆部由盆壁、盆腔及盆腔脏器组成。 盆壁以骨盆为基础,覆以肌、筋膜、 血管和神经等软组织而构成;
盆底由盆底肌及其筋膜形成盆膈而 封闭骨盆下口。
盆腔由盆壁、盆底围成,容纳消化、 泌尿器官的下段和内生殖器等。
男 性
男性自前向后形成前、中、后三列
输精管盆部、精囊和射精管
女性生殖系统
生殖腺 :卵巢 输卵管 内生殖器 组 成 输送管道 子宫
阴道
附属腺: 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壁厚的肌性器官,具有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1、子宫 其形态、结构及位置随年龄、月经周期和妊娠情况而 变化。
上 面 观
侧 面 观
(1)形态 成年未孕的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鸭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