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住宅楼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CCTV新大楼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CCTV新大楼](https://img.taocdn.com/s3/m/7dfbef47767f5acfa1c7cdf2.png)
主要建筑作品: 法国图书馆(1981年)、拉维莱 特公园(1982年)、波尔多住宅 (1994年)、荷兰驻德国大使馆 (1997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加 建(1997年)、西雅图图书馆 (1999年)、中央电视台新楼 (2002年)、广州歌剧院(2002 年)等。
了解世界的窗口
该建筑主要由主楼、电视文 化中心及附属配套设施组成。 主楼屋顶最高处标高234米,比 目前北京市最高建筑———京 广中心高20多米。从外观上看, 央视大楼由两栋倾斜的大楼作 为支柱,在悬空约180米处分别 向外横挑数十米“空中对接”, 形成“侧面S正面O”的特异造型, 犹如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雷姆· 库哈斯
雷姆· 库哈斯(Rem Koolhaas), 1944年11月17日出生于荷兰鹿特 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 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 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 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 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 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 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 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 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 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 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 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 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1978年,库哈斯出版《癫疯的纽 约——曼哈顿的宣言》一书之后, 几乎花了二十年不停地建筑,努 力实现或证实他早年在书中所提 出的建筑理想和宣言,特别是外 表与内在行为简单分裂论 。
2007年12月8日,首批7个节点实现对接
2007年12月26日,两座主楼对接 2009年1月,大楼竣工
施工图片
施工图片——基础施工
施工图片——立面幕墙的施工(右)
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62fbdb84254b35eefd3473.png)
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吴根宁(海El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分院,安徽合肥230031)工程技术喃要】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投资方总是希望利润最大化,要求进行限额设计。
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从各个环节进行I伏肥设计,使最终的成品不仅要安全可靠还应经济合理。
鹾薹离S初住宅楼;结构;i曼-/.f对于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结构选型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应用哪种结构体系既能满足抗震性能的要求,又能使结构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最佳。
随着我国住宅建筑商品化,作为投资方总是希望利润最大化。
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在设计时不仅仅满足于“规范加计算”,而是要在安全、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前提下,从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做多方案比较,使最终的成品不仅要安全可靠、技术可行,还应经济合理,节能节材,刚氐造价。
1设计方案住宅建筑单元设计,当每户较多时,为了使每一户的厅、房、厨、厕都有良嫡歪风采光,必然会出现外伸翼块的布置,当外伸翼块的长度不::g:-T-其宽度时,可以认为外伸翼块的侧向摆动与单体的核心部分同步不产生或产生极其微弱的附加内力,则外伸翼块可以自由地存在;若外伸翼块的长度大于其宽度,则需在外伸翼块之间设梁加以连结,使外伸翼块之间以外伸翼块与核心部分之间成为—个整体,结构概念上即同层的墙柱不产生相对位移,当建筑物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时,不至于在外伸翼块的根部产生拉力而出现裂缝。
这样的拉结,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结构整体计算时楼板为无限刚度的假设,具体溺寸耐,外伸翼块之间的连结梁倒不一定每层都设,有规律地每隔2—3层设一道或空几层设几层,不仅结构上是允许的,而且可以给建筑立面设计提供更广阔的构思天±也。
连结梁除自:重夕H t;t--Y-无甚荷载作用,即使结构整体计算中,反映出的梁内力和配筋也不大,但实际上该梁承受的内力要比普通框架梁复杂得多,由于其具体特殊的作用,故设计中其配筋通常需按连结梁的构造要求给予配置。
本工程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值层问位移角:1/1394:Y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220:高规规定剪力墙结构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限值:1/100002基础及地基设计分析高层建筑基础的合理选型与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和非常关键的部分。
某农村三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方案图纸
![某农村三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方案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d1cdb7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b.png)
分析建筑住宅楼结构设计
![分析建筑住宅楼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6c1c60a98271fe910ef96a.png)
构高度较大和模板 安装制作 比较 复杂的 问题 ,但却 具有下 列优势 :①楼盖混 凝土折算 厚度最 小 ,自重最轻 ;⑨ 开间
大 ,房间布局灵活 ;③ 承载力大 ;④对 结构整体 刚度 的贡 献 比平 板 和 双 向 密肋 楼 盖要 大 得 多 。
3 1 板 的 设 计 .
2
卫 生 间 处错 误 配 筋 图
卫 生 向 处 正 确 配筋 图
积 89 4m ,建筑层 数为 65层 ,总高度 2 . I 9 . 3 5I,建筑 占 T
地 I20m 。工 程 自然 备 件 :基 本 风 压 0 1 N m ,地 基 6 。 .8k / 。
承 载 力 特 征值 为 30k a 0 P 。 3 13 支 座 负筋 直 径 的取 值 ..
20的筋太软 ,钢筋架易被踩蹋 ,致使负筋 的有 效高度很 低 0
而发挥不了构造负筋的作用 ,现行所规定使 用的 < 钢筋 8 虽比< 6钢筋要好些 ,但如不采取其 它措施 ,也 同样易产
生构 造 负 筋 变 位 。
4 梁 的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 的迅速 发展 ,大 量建筑 的兴建 ,建 筑人员根据 建 筑 功能 和 环境 条 件有 目的 的选 择 主次 梁楼
( ) 盖 的 设计 方 案 也 随 之 增 多 ,同 时 也 出 现在 主 次 梁楼 盖 层 设 计 中应 怎样 合 理 布 置 柱 网 的 综 合 效 益 最 好 。 究 竟 应 该 选 择 短 跨为 主梁 还 是 选 择 长 跨 为 主 梁 ,在 框 架 梁 的 弹性 受 力
端下面不在软 弱下 卧层 ,桩 型为端承摩 擦桩 ,所 以工 程只
在 ± .0 0以上 1 0 10 9轴与 2 0轴间设 10m 0 m宽的防震缝 ,同 时兼 作 伸 缩 缝 。
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阐述
![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96913e7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f.png)
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阐述在当今社会,住宅楼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个精心设计的住宅楼结构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本文将对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概述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次住宅楼工程的基本情况。
该住宅楼位于具体地址,总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平方米,地上层数为层数层,地下层数为层数层。
建筑高度为高度米,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设计依据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依据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主要的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业主的特殊要求等因素。
三、荷载取值荷载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恒载主要包括结构自重、建筑面层、隔墙等的重量。
这些荷载的取值通常根据建筑材料的实际重量和尺寸进行计算。
活载则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取值。
例如,住宅卧室、客厅的活载一般为具体数值kN/m²,阳台的活载一般为具体数值kN/m²。
风荷载的取值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以及建筑物的体型系数等因素。
通过计算确定风荷载对结构的作用。
地震作用的计算则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场地类别等参数进行。
四、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住宅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功能、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对于多层住宅楼,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但在抗震性能方面相对较弱。
民用建筑住宅楼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论述
![民用建筑住宅楼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4606533e0b4c2e3f57276327.png)
民用建筑住宅楼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论述摘要: 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受力均匀、抗震性能好,地震区建造此类结构是可行的,值得在高层建筑住宅结构中应用。
下文对民用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型式的布置原则、界定、结构性能特点及设计方法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具体设计建议。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判定;配筋方式1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①短肢剪力墙主要布置在房间间隔墙的交接处,墙肢的数量要根据具体的抗侧力要求进行确定,不能过多或过少,以免结构过刚或者过柔。
②短肢剪力墙应该尽量均匀布置,以保证建筑物的刚心和质心相一致,避免在地震中发生扭转。
③在结构布置上,短肢剪力墙尽量对齐拉直,使其形成成片的联肢抗侧力结构。
④当水平荷载较大时或者建筑物造型不规则时,应该在平面外各角点及边缘处布置短肢剪力墙来满足结构平面刚度的要求和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⑤为了避免墙肢凸出各间隔墙表面。
墙肢一般不宜过厚。
2短肢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和异型柱的界定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的高度与厚度的比值(高厚比)为5~8倍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高厚比大于8的剪力墙。
当墙肢高厚比≤4时则是异型柱。
3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界定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别标准是结构工程师比较关心的问题。
目前从一些地方规定和各种资料看,采用的判别方法主要有三种:3.1按抗倾覆力矩来判别当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底部地震总倾覆力矩的40%~50%时,则可以认为该结构属于短肢剪力墙结构。
当占底部地震总倾覆力矩小于40%是可认为是一般剪力墙结构。
3.2按所承受荷载面积来判别当短肢剪力墙所承担楼面负荷的面积占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对于多层建筑占60%以上,对于高层建筑占50%以上,则可以确认该结构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3.3按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与全部剪力墙截面面积的比值来判别当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占全部剪力墙截面面积的比值大于50%时可确定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4短肢剪力墙的性能特点目前关于短肢剪力墙研究的文献很多,总体认为在中、小高层建筑结构中,联肢墙的单肢高厚比在5~8之间是一个刚度急剧变化的临界点,当单肢高厚比超过这个限值时,刚度和承载力会缓慢增长;当高厚比小于这个限值时,其承载力会急剧减小。
2750平米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CAD图纸(含阁楼和地下室)
![2750平米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CAD图纸(含阁楼和地下室)](https://img.taocdn.com/s3/m/2d4bdb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b.png)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分析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25ae7ba0d4a7302763aa8.png)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分析内容提要: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住宅建筑中常用且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在整个住宅结构的设计中,剪力墙布置成为整个结构设计的关键。
本文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适用和经济合理,对剪力墙的布置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剪力墙;抗侧力;竖向荷载。
近年来,随着城市中用地日趋紧张,出现了大量的高层住宅。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住宅建筑中常用且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剪力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刚度都很大,整体性能好,有较强的抗震及抗风性能又承受竖向荷载;剪力墙可以利用住宅建筑中已有的隔墙进行设置,避免了框架结构中存在的房间内露梁、露柱的问题,适应现在住宅对空间的要求。
在整个住宅结构的设计中,剪力墙布置成为整个结构设计的关键。
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适用和经济合理,对剪力墙的布置方案进行以下下探讨。
一、剪力墙一般设置原则:高层住宅结构首先要考虑楼、电梯间的剪力墙设置,楼电梯间为中间开洞的楼板不连续部位,不利于传递地震荷载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因此楼、电梯间四周通常设置比较多的剪力墙,形成比较完整的筒体结构,以抵抗水平力。
且对楼、电梯间墙体周边的板适当加强,提高整体抗侧力的能力。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房屋的周边附近。
由于抗扭承载力的特性,此位置的剪力墙可以比较有效的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扭转效应的能力。
结构的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的布置尽量均匀对称。
不宜设置单片过长的剪力墙,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墙段的高度与其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长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墙体配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 m。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避免刚度突变。
门窗洞口上下各层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使受力明确,计算简单。
在抗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
叠合错洞墙的特点是洞口错开距离很小,甚至叠合,不仅墙肢不规则,而且还在洞口之间形成薄弱部位,对抗震尤为不利。
26层剪力墙住宅楼结构cad设计施工图(电梯机房含塔楼)
![26层剪力墙住宅楼结构cad设计施工图(电梯机房含塔楼)](https://img.taocdn.com/s3/m/bb150d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8.png)
住宅楼结构简要
![住宅楼结构简要](https://img.taocdn.com/s3/m/f758ab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4.png)
住宅楼结构简要住宅楼结构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住宅楼结构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结构体系住宅楼的结构体系通常包括框架结构、墙体结构和框剪结构等几种形式。
其中,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梁柱相互支撑形成整体框架,承担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
墙体结构则是由墙体作为承重墙承担整体荷载,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框剪结构是框架与剪力墙相结合形成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 结构材料住宅楼结构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和砖石等。
混凝土作为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和耐久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楼房结构中。
钢材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适用于梁柱等构件的加固和支撑。
砖石作为传统建筑材料,通常用于墙体结构的搭建。
3. 结构设计住宅楼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荷载和确定结构形式,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和材料,进行详细的构造计算和分析,最终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4. 结构施工住宅楼结构施工是整个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结构质量和安全。
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对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结构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5. 结构监测建成后的住宅楼结构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监测包括结构变形、裂缝情况、荷载情况等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住宅楼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设计施工过程需要严谨细致,监测维护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确保住宅楼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物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住宅楼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增进对建筑领域的了解。
某小区六层砌体结构住宅楼设计cad全套建筑施工图纸(含设计说明)
![某小区六层砌体结构住宅楼设计cad全套建筑施工图纸(含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7dfa4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f.png)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f8da431ed9ad51f01df2f1.png)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内容简介本工程为五洲家园高层住宅楼设计。
此题目为真题,模拟设计,通过对此工程的设计,来完成具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毕业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建筑为十层,建筑面积为4934.84m2。
按7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p >内容简介</p><p >本工程为五洲家园高层住宅楼设计。
此题目为真题,模拟设计,通过对此工程的设计,来完成具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毕业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建筑为十层,建筑面积为4934.84m2。
按7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楼板及屋面现浇,室内地面为瓷砖地面,厕所为缸砖地面。
屋面防水层为PPC乙丙多层复合防水卷材,并设有保温层和隔气层。
内墙采用200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普通摸灰; 外墙采用400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装饰为贴瓷面砖。
内部设有两部楼梯和两部电梯,在楼梯间和电梯间布置剪力墙,为增加整体刚度,考虑在底部设置加强区。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
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的计算部分以手算为主,并结合平面框架分析程序PKPM进行框架的计算。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建筑外观、结构形式、施工组织设计</p><br /><p >文件组成及目录<p class='Lqv317'></p> </p><p ><p>摘要<br />Abstract<br />1 绪论 1<br />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1<br />1.2 设计的目的、意义 1<br />1.3 设计任务 1<br />1.4 设计基本要求 2<br />2 建筑设计 2<br />2.1 总述 2<br />2.2 平面设计 2<br />2.3 剖面设计 2<br />2.4 立面设计 2<br />2.5 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设计总说明 2<br />3 结构设计 3<br />3.1 工程概况 3<br />3.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br />3.2.1 梁、板的截面尺寸 3<br />3.2.2 柱截面尺寸 3<br />3.2.3 剪力墙的布置 4<br />3.2.4 计算简图 4<br />3.3 重力荷载计算 5<br/>3.3.1 屋面荷载 5<br />3.3.2 楼面荷载 5<br />3.3.3 梁、柱、墙、门、窗、楼梯重力荷载 6<br />3.3.4重力荷载代表值 8<br />3.4 剪力墙、框架、连梁刚度计算 8<br />3.4.1 剪力墙刚度计算 8<br />3.4.2 框架剪切刚度计算 12<br />3.4.3 连梁的约束刚度 14<br />3.4.4 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的计算 16<br />3.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 16<br />3.5.1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16<br />3.5.2 水平地震作用 16<br />3.6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18 <p class='Lqv317'></p> <br />3.6.1 位移计算与验算 18<br />3.6.2 总框架、总剪力墙的内力计算 18<br />3.6.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内力计算 21<br />3.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 26<br />3.7.1 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 26<br />3.7.2 荷载计算 29<br />3.7.3 内力计算 32<br />3.8 作用效应组合 36<br />3.8.1 结构抗震等级 36<br />3.8.2 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36<br />3.8.3 框架柱弯矩、轴力及剪力设计值 40<br />3.8.4 剪力墙弯矩、轴力及剪力设计值 44<br />3.8.5 连梁弯矩及剪力设计值 45<br />3.9 构件截面设计 47<br />3.9.1框架梁 47<br />3.9.2 框架柱 48<br />3.9.2剪力墙 51<br />3.9.4 连梁 53<br />4设计概算 55<br />5 施工组织设计 68<br />5.1 工程概况 68<br />5.1.1 建筑特点 68<br />5.1.2 结构特点 68<br />5.1.3 水文地质状况 68<br />5.1.4 气候条件 69<br />5.2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69<br />5.2.1 现场准备 71<br />5.2.2 技术准备 71<br />5.3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文明施工和环保化施工 72<br />5.3.1 测量定位 72 <br />5.3.2 施工工艺流程 72<br />5.3.3 钢筋工程 72<br />5.3.4 模板工程 74<br />5.3.5 混凝土工程 75<br />5.3.6 砌筑工程 76<br />5.3.7 屋面工程 76<br />5.3.8 架子工程 77<br />5.3.9 装饰工程 78<br />5.3.10 门窗工程 78<br />5.3.11 文明施工 78<br />5.3.12 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 79<br />5.4 季节性施工措施 80<br />5.4.1 雨季施工的保证措施 80<br />5.4.2 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80<br />5.4.3 冬期施工分项工程施工措施 81<br />5.5 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以及环境污染防护等措施 81<br />5.5.1 质量措施 81<br />5.5.2 安全措施 82<br />5.5.3 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84<br />5.5.4 成品保护措施 84<br />5.6 降低成本措施 85<br />5.6.1 材料管理 85<br />5.6.2 机械管理 85<br />5.6.3 资金管理 86<br />5.6.4 技术措施 86<br />5.7 施工总平面图 86<br />5.7.1 主体施工平面图 87<br />5.7.2 装修施工平面图 88<br />6 结语 89<br />参考文献<br />致谢<spanclass='Lqv317'></span> </p><p><br />建筑图:<br />建施01:南正立面.DWG<br />建施02:一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3:I-I剖面图.DWG` <br />建施04:标准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5:十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6:北正立面.DWG </p><p><br />结构图:<br />结施01:首层结构布置图.DWG<br />结施02:第六层结构布置图.DWG<br />结施03:一层板配筋图.DWG<br />结施04:六层板配筋图.DWG<br />结施05:0.000-2.800梁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6:14.400-17.3000梁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7:0.000-2.800柱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8:14.400-17.300柱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9:标准层剪力墙配筋图.DWG<br /> <p class='Lqv317'></p> </p><P></P><p>数码时代下我国新闻摄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题报告+毕业论文8500字)<br />摘要<br />当代社会,视觉文化己经在全球迅速兴起,技术上出现了数码技术。
高层住宅建筑常见结构不规则类型及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常见结构不规则类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3b58135fbfc77da369b1af.png)
高层住宅建筑常见结构不规则类型及分析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判别工作,是抗震设计文件审查工作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章通过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整理出常见的结构不规则类型,总结出避免不规则设计和减少不规则设计程度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对今后高层住宅类项目的技术审查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快审查速度,提高审批效率,推进了行政审批标准化的管理工作。
标签:结构规则性判别;抗震设计文件审查;高层住宅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为发展经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本市各级政府及部门相继出台优化前期审批手续的实施细则,要求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能,减少审批时限,这就要求我们将行政审批标准化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
工作中发现,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建设成本、避免设计出现抗震超限高层建筑,对提交的设计资料进行反复的修改和补充,这是影响抗震设计文件审查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文件分析得不到位和对规范相关条文理解得不透彻。
现对闵行区近年来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就高层住宅类项目的结构规则性判别形成研究课题。
通过对已完成抗震设计文件审查的项目进行分析,整理出高层住宅建筑常见的结构不规则类型,总结出避免不规则设计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将这些技术措施和要点具体化,避免不规则设计或减少建筑结构不规则设计程度。
2 高层住宅类建筑不规则结构的常见类型根据近年来闵行区抗震设计文件审查情况,高层住宅建筑(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常见的结构不规则类型及所占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最常见的类型为扭转不规则和平面凹凸不规则,下面就以工程实例来分类阐述。
2.1 平面凹凸不规则工程实例A、B。
工程实例A:图2为一栋14层住宅楼的标准层结构平面图,如图所示,凹进一侧尺寸为4100mm(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算起),相应总尺寸为10300mm,凹进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总尺寸的30%,为相应总尺寸的40%。
工程实例B:图3为一栋11层住宅楼的标准层结构平面图,如图所示,凹进一侧尺寸为5600mm(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算起),相应总尺寸为11300mm,凹进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总尺寸的30%,为相应总尺寸的49.6%。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20d1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7.png)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在如今的建筑领域,砖混结构住宅楼因其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技术成熟等优点,仍然在住宅建设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砖混结构住宅楼的设计要点。
一、建筑设计1、平面布局户型设计:应充分考虑住户的使用需求,合理规划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
比如,卧室要保证足够的采光和通风,客厅要宽敞明亮,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交通流线:楼梯和走廊的设计要方便住户的日常通行,同时要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公共空间:如楼梯间、电梯间等,要保证足够的面积和良好的采光。
2、立面设计外观风格: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选择合适的外观造型。
同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色彩搭配:选择适宜的色彩,既能体现建筑的个性,又能给人以舒适、美观的视觉感受。
3、建筑节能设计墙体保温: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门窗节能:选择节能型门窗,有效阻止室内外热量交换。
二、结构设计1、墙体设计材料选择:通常使用砖和砂浆,砖的强度和质量要符合标准,砂浆的配合比要合理。
墙体厚度:根据楼层高度和抗震要求,确定合适的墙体厚度。
构造柱和圈梁:在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2、楼板设计类型选择:常见的有预制楼板和现浇楼板。
预制楼板施工方便,但整体性较差;现浇楼板整体性好,但施工相对复杂。
板厚确定:根据跨度和荷载计算确定楼板的厚度,以保证其承载能力。
3、基础设计基础类型: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荷载,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
基础埋深:要考虑冻土深度、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三、给排水设计1、生活给水系统水源选择:可以是市政供水,也可以是自备水源。
管道布置:合理布置给水管道,确保各个用水点都能得到充足的供水。
2、排水系统污水排放: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管道,将生活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
雨水排放:设置雨水管或雨水沟,及时排除雨水,防止积水。
高层住宅楼建筑设计结构图纸
![高层住宅楼建筑设计结构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64f98e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c.png)
高层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校优秀毕业设计)
![高层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校优秀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bae9dd240c844769eaeeeb.png)
分类号编号X X 大学毕业设计金都广场1#高层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NO.1 Apartment in JinduSquare Residential Community申请学位:工学学士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姓名:X X X学号:XXXXXXXXX指导老师:X X X (教授)XXXX年X月X日XX大学[摘要]本设计为XX市金都广场1#高层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
依据XX市市中心规划和住宅建筑使用要求,综合考虑与周围建筑协调、层高、总高、平面布置、立面处理等建筑设计因素,使本建筑建筑风格保持与周围建筑基本一致。
结构体系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结构设计中,主要进行了刚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和楼梯设计等,绘制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严格遵守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地震;风荷载;竖向荷载;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楼梯设计。
目录任务书 (i)摘要 (iv)第1章工程概况及结构选型 (1)1.1 工程概况 (1)1.2 结构选型及布置 (1)第2章结构抗侧刚度计算 (5)2.1 结构计算单元和计算简图 (5)2.2 总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 (6)2.3 总框架的抗推刚度 (14)2.4 连梁的约束刚度 (20)2.5 结构刚度特征值 (22)第3章重力荷载及重力荷载代表值 (24)3.1 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24)3.2 重力荷载代表值 (30)第4章横向荷载计算 (32)4.1 横向风荷载 (32)4.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 (34)第5章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37)5.1 位移计算与验算 (37)5.2 剪重比验算 (37)5.3 总框架、总剪力墙和总连梁内力计算 (38)5.4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构件内力计算 (42)5.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内力计算 (48)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53)6.1 计算单元 (53)6.2 荷载计算 (53)6.3 构件内力计算 (56)第7章内力组合及抗震调整 (59)7.1 抗震等级的确定 (59)7.2 框架梁内力组合及抗震调整 (59)7.3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及抗震调整 (61)第8章截面设计 (64)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64)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67)8.3 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抗震验算 (73)第9章板的配筋计算 (76)9.1 板的设计资料 (76)9.2 板的内力计算 (76)9.3 板的截面设计 (77)第10章楼梯设计 (80)10.1 基本资料 (80)10.2 梯段板设计 (80)10.3 平台板设计 (81)10.4 平台梁设计 (82)附录内力组合表 (85)致谢 (88)参考文献 (89)第1章工程概况及结构选型1.1 工程概况1.1.1 建筑概况该工程为XX金都广场1#高层住宅楼,建设地点为XX市XX区。
浅谈某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浅谈某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5434d0a58da0116c174980.png)
陷系数 均大于 00 5 自重 湿陷量计算 值均大于 7 mm, .1 , 0 故拟建 场地土属 自重湿 陷性黄土场地 , 地基湿陷等级为 Ⅲ级 。高层住 宅 属 乙类 建 筑 , 要 性 等 级 为 二级 。 重
表 1 名称 土层厚度/ m 湿陷系数 8 自重湿陷系数 8 承载 力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填土 03 - . . 0O 0 6 黑垆土 06 - . . 11 0 O 黄 土 1 79  ̄ . 0 4 - . 9 O 0 - . 2 . 9 O . 4 01 . 3 0 5 0 8 0 0 o 0 古土壤 1 .  ̄ . O 0  ̄ . 7 0 1~ . 2 1 0 3 0 . 2 0 6 . 2 0 4 8 7 o O 0 0 黄 土 2 3 0 6 O . lO 5 0 1- . 0 . - . O o — . 6 7 6 0 0 . 5 0 3 0 0 中砂 本层未 穿透 l0 8 10 6 lO 8 10 7 P a
卜 . , 。 。 . , 卜 卜 卜
H = = H 1日 TH f { TF 日 { f
图 1 标 准层 结构 平 面 布 置 图 ( mm)
2 地 基 与 基 础
根据该工程 详勘报告 ,本工程 由浅至深 的土层 分别为填
⑥ 古土壤 2 07-. O 0 一.1 . 1 O . l0 3 0 9 o O
, 。
土 、 垆 土 、 土 1 古 土 壤 1黄 土 2 古 土 壤 2 中砂 ( 表 1。 黑 黄 、 、 、 、 见 ) 根 据 剪 切 波 速 测 试 结 果 , 建 场 地 2 m 范 围平 均 等 效剪 切 波 速 拟 0 为 2 20 m s为 中硬 场 地 土 , 场 地 覆 盖 层 大 于 5 故 建 筑 场 6 . /, 6 且 m, 地 类 别 为 B类 。 据 室 内土 工试 验 , 基 土 的 自重 湿 陷系 数 、 根 地 湿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0748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1.png)
布置优化
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厚度、间距和连梁 布置等方式,实现结构刚度的均匀分 布,减小扭转效应。
剪力墙连梁设计技巧
连梁作用
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作为连接 墙肢的重要构件,起到传递剪力、
协调变形的作用。
设计原则
连梁设计应遵循“强剪弱弯”的 原则,保证连梁在剪切破坏前具
抗震构造措施
采取加强节点、提高构件 延性等措施,提高结构的 整体抗震性能。
经验教训型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高度、地震作用等因素,
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抗震设计是关键
02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
精细化设计是趋势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精细化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8
经典案例六至十概述及启示
案例六至十简介
案例七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剪 力墙结构,注重居住舒适度和 抗震性能。
案例九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核心筒结 构,具有极高的建筑高度和复 杂的建筑形态。
案例六
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位于繁 华市区,集购物、办公、酒店 等功能于一体。
案例八
某高层公共建筑,大跨度空间 结构,对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有 较高要求。
注重培养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人才队 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 能力。
展望一
展望二
建议一
建议二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未来高 层结构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节 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技术交流和 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发展。
THANK YOU
温州市某小区占地320平米6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CAD图纸
![温州市某小区占地320平米6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CAD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ac5dd33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6.png)
某高层住宅楼结构设计分析
![某高层住宅楼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3b9508cc175527072208d4.png)
反应谱计算主要结 果 分析软件 楼层 自由度
地 震 作 用 下 基 底 剪 力/ k N 向 Y向
S A T W E 刚性楼盖
2 2 7 3 5 . 6 4 2 0 7 6 3 . 7 0
P M S A P 刚性楼盖
关键词 : 高层结构 , 弹 塑性 静 力 , 动 力 时 程分 析 , 超 限 设计 中图分类号 : T U 3 1 8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1 工 程概况
某 B类高层住宅 结构 形式为 全落地 剪力墙 , 地 上建筑 面积 :
3 8 层 为住宅 , 层高 3 . 1 5 n l 。
=161 7 5
.
0
.
9 9
n = 0 . 6 4
.
r 4= 0 . 6 5 8 1 2 1
= 0 . 5 8 6 5 6 2 = 0. 4 9 3 4 7 8
O . 01
O . 0 1 09 9
扭转系数
0 . o o 0 . O 0 1 . 0 0
周期
T, = 2 . 4 9 5 O 9 0 =1 . 9 1 9 8 4 3 =1 . 5 6 0 1 1 6
扭转系数
0 . 0 0 0 01
.
结构 基 本 周 期 ( 方 向 因子 +Y+T)
1 7 1 0 8 0 5 . 4 1 3 8 4 8 3 0 . 9 O . 9 5 6 2 2 6 0 . 8 T ( 恒 +活 ) 3 . 9 8 9
3 . 6 3 4
向 Y向
3 . 6 6 3
.
3 4
> 3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梁中引起的扭矩 以 及 次 梁 边跨 与主 梁 相 交 在 主 梁 中 引 起 的扭矩往往容易被 忽视,其 后 果 将 导 致 建筑 结 构 的 可 靠 程 度降低,留下 事故 隐患, 甚至 诱 发 安 全 事故。 因此 结 构 设 计中慎重考虑主 次 梁 相 交 在 主 梁 中 引 起 扭 矩 的 作 用。 根 据 扭矩的大小采取 构 造 抗 扭 措 施, 或 通过 计 算来进 行 梁 的 抗 扭设计,而不要随 意 把 次 梁 两 端 假 定为 铰 支 来 考虑 忽视 扭 矩的作用。这样 做提 高 了 建筑 结 构 的 可 靠 度, 消 除 了 事故 隐患,尤其要尽量 避免 主 次 梁 相 交 时 次 梁 靠 近 主 梁 支 座这 种情况,以免在主 梁 中 产 生 过 大的 扭 矩 而 使梁 的 抗 扭 截 面 尺寸不够,产生抗扭超筋现象。 4. 5 箍筋加密 工程抗震设 计, 框架 梁 的 梁 端 115 ~ 2 h ( h 为 梁 高) 范 围内箍筋需要加 密, 这 是 为了 使梁 端 可 能 产 生 塑 性 铰 的 区 域有较好 的 延 性, 这 是 抗 震 设 计的 构 造 要求。 显 然, 构 件 除了要满足抗震 构 造 要求 外, 还需 保 证 在 受 力 状态 下 的 安 全,如梁还应满足竖 向 荷 载 作 用( 或 与 水 平 荷 载 组合作 用) 下抗剪承载 力 的 要求, 以 此 确定 抗 剪 箍 筋 的 数 量。 但 工程 所用的 PK 软件 只 输 出 框架 梁 端 ( 节 点 ) 处 的 剪 力 和 箍 筋 面积,梁其余部分的剪力和箍筋面 积 的 变 化情况不 得而 知, 导致用程序计算时在加密 区 115 ~ 2 h 长 度 内 满足 梁 端 部 受 力和构造要求 ( 如 箍 筋 间 距 为 100 ) , 而在 非 加 密 区 ( 115h ~ 2h 以外) 范 围 内 的 箍 筋 数 量 则 按 加 密 区 数 量 50% ( 如 间 距 200 ) 配置,本 人 认 为 这 是 不 安 全的, 框架 梁 的 剪 力,在 竖 向均布荷载 作 用 下, 剪 力 反 对 称, 若 中 间 的 箍 筋 数 量 按 加 密区数量的 50% 配置,则加密 区 的 长 度 至少 需 要 L /4 ( L 为 梁长) 。因此,做设计时应重视这一现象, 最 好 由 端 部 剪 力 和梁上荷载计算 出 中 间 部分 的 剪 力进 行 配 置 箍 筋, 如果设 计时间 不 允 许, 为安 全 起 见, 结合有 经 验 工程 师 的经 验, 在梁 全 长 范 围 内 都 按 端 部 最 大 剪 力 配 置 箍 筋 , 最 大 间 距 为 100 mm 或 150 mm,这 在 水 平 荷 载 较 大 时 也 不 会 浪 费 多 少 钢筋。
3
楼盖的设计
工程选用的是 主 次 梁 楼 盖, 主 次 梁 楼 盖虽 然 存 在着 结
构高度较大和模 板 安装 制 作 比较 复 杂 的问题, 但 却 具有 下 列优势: ①楼 盖 混凝土 折 算 厚 度 最 小, 自 重 最 轻; ② 开间 大,房间布局 灵 活; ③ 承载 力 大; ④ 对结 构 整 体 刚 度 的 贡 献比平板和双向密肋楼盖要大得多。 3. 1 3. 1. 1 板的设计 板厚取值 现浇楼 盖 中, 板 的 混 凝 土 用 量 约 占 整 个 楼 盖 的 50 ~ 60% ,板厚的取 值 对楼 盖 的经济 性 和 自 重 的 影响 较 大,在 满足板的刚度和构造要求的前提 下, 应 尽 量 采 用 较 薄 的 板, 双向板的最小 板 厚 度 为 80 mm, 板 的 厚 度与 跨 度 的 最 小 比 值: 四边简支板为 1 /40 ,连续 板 为 1 /50 。 工程 最 大 板跨 为 5 m,其余板跨均小于 4 m, 考虑 到 工程 为住宅楼, 板 内有 埋机电暗管,因此小于 4m 的板跨板厚也取 100 mm,5 m 板 跨板厚取 140 mm。 3. 1. 2 板的配筋 板的配筋主 要对 板 中 某 些 不 合理 的 配 筋 进 行 调整, 如 工程卫生间、阳 台 处, 一 般 对 负 筋 在 板 有 高 差 情况下 也通 长配筋。
图1
板的配筋图
3. 1. 3
支座负筋直径的取值
2
结构选型
建筑物的结 构 设 计, 不 仅 要求具有 足 够 的 承载 力,而
且必须使结构具有 足 够 抵抗 侧 力 的 刚 度, 使 结 构 在 水 平 力 作用下所产生的 侧 向 位 移 限制 在 规定 的 范 围 内, 基于上 述 基本原理,工程 综 合分 析 了结 构 的 适 用、 安 全、 抗 震、 经 济、施工方便 等 因 素, 选 取 结 构 为 框架 体 系, 由 钢筋混凝 土框架承担竖向 力 和 侧 力。 钢筋混凝土 框架 刚 度 布 置相对 比较均匀,在满足 建筑 功 能 情况下, 尽 量 减 少 平 面 扭 转 对 结构的影响。 由 于 工程 体 型 相对 简单, 满 载 较 均 匀, 且 桩 端下面不在 软 弱下 卧 层, 桩 型 为 端 承 摩擦 桩, 所以 工程 只 在 ± 0. 1000 以上 19 轴与 20 轴间设 100 mm 宽的防震缝,同 时兼作伸缩缝。
4. 3
关于次梁受力 工程所用的设计软件 PK 引入了构件的内力大小与其刚
度成正 比, 并 由变 形 协 调 条 件 确定。 根 据 空 间 三 维 分 析, 次梁不再像平面框架分析方法中那 样 作为 荷 载 加 到主 梁 上, 而是与主梁 共 同作 用。 其 次 从 结 构 中 可 以 看 出, 局 布 结 构 布置较复杂,主 次 梁 有 时 很难 确定, 梁 的 支 座 和 跨 长 也 就 很难确定,只能 根 据 刚 度 条 件 来 计 算 其 实 际 受 力 状 况, 不 过,大多数情况下, 对于 框架 梁, 一 般 以 柱 间 距 为一 跨 这 与平面框架 分 析 是 一 致 的, 但 对于 非 框架 梁, 应 该 一 榀 框 架梁到另一榀框架梁之间为一跨。 4. 4 主次梁相交导致的后果 主次梁相交 时, 当 主 梁 两 侧 的 次 梁 跨 度 相 差 过 大而在
4
梁的设计
随着我国城 市 经济的 迅 速 发展,大量建筑的 兴 建,建
筑人员根 据 建 筑 功 能 和 环 境 条 件 有 目 的 的 选 择 主 次 梁 楼 ( 层) 盖的设计方案也随之增多,同时也出现在主次梁 楼 盖 设计中应怎样合理 布 置 柱 网 的 综 合效 益 最 好。 究 竟 应 该 选 择短跨为主梁还 是 选择 长 跨 为 主 梁,在 框架 梁 的 弹 性 受 力 分析和承载力计 算 时,是 否 应 该考虑 现 浇板 的共 同 工 作效 应,如何有意识地对端跨进行调整会更有利。 4. 1 如何合理布局主次梁与柱网 主次梁体系的 传 力途 径 从 广 义 讲 是 楼 面 荷 载 通过 板 传 给次梁,再由次 梁 通过 受 弯 传给 主 梁, 最 后 由 主 梁 传给 柱 子。在支承和 传 递 荷 载 的 过 程 中, 主 次 梁 的 弯 曲 变 形, 均 与它们各自承担 的 弯 矩 及 其 自 身 跨 度 的平方成 正 比,而 与 弹性模量 E 和 弯 曲 平 面 内 截 面 惯 性 矩 成 正 比, 另 一 方 面, 从设计要求来分 析,建筑 功 能 要求 主 次 梁 所 占的 结 构 空 间 高度越小越 好。 因此,工程 做 主 次 梁 楼 盖 的 柱 网 布 置 时考 虑上述影响优先 选择 的 柱 网 是 矩 形 以 短 跨 为 主 梁, 长 跨 为 次梁,而且短跨 与 长 跨 的 比 例 应 小 于 0. 175 比较 经济,工 程一般比较常取 0. 165 ~ 0. 17 ,这样设计出来的 主 次 梁 截 面 高度能协调 一 致, 从 而 保 证 楼 盖 的 结 构 高 度 最 小,而 另 一 方面从工程的使 用 功 能和建筑 美 学方 面考虑, 主 梁 的 布 置 是依据房间布局而 定 的。 以 短 跨 主 梁 截 面 尺寸 为 300 × 600 ( mm) , 次梁截面尺寸为 200 × 300 ( mm ) 现 浇板 厚 为 90 mm, 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 4. 2 现浇板的考虑 在水平荷载 作 用 下, 通过 框架 梁 和现 浇板 的共 同 受 弯
1工程Biblioteka 况某工程是一 幢 底 层 商 业 网点 的 单 元 式 住宅楼,建筑 面 2 积 8 994 m ,建筑 层 数 为 6. 5 层,总高 度 23. 5 m,建筑占 2 2 地 1 260 m 。工程 自然 备 件: 基本 风压 0. 18 kN / m , 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为 300 kPa。
2011 年
第 37 卷
第2 期
总第 160 期
27 2011 年 4 月
来约束柱顶 的 转 动, 使 柱 子 产 生 自 上 而 下 的 反 弯 曲, 从 而 形成楼架作用是 由 于 梁 板 的共 同作 用, 不 仅 提 高 了 框架 梁 的截面刚度,而 且 提 高 了 梁 端 负 弯 矩承载 能 力。 因此 设 计 工程时特别注意了下列问题: ( 1 ) 框架弹性受 力 分 析 时 框架 梁 的 合理 截 面 形 式 在 进 行整体现浇 梁 板 分 析 时, 本 人 为 计 算 方 便, 把 框架 梁 简化 为矩形截面( 与无楼 板 或 预 制 楼 板 的 空 框架 一 样 计 算, 很显 然这与现浇梁板框架结构的实际性能不符) 。 若 在 进 行 整 体 现浇梁板的框架分析 时, 框架 梁 的 线 刚 度 仅 取 矩 形 截 面 IR 值,计算得出的 自 振 周 期 明 显 偏 大,而 实 际 上 框架 位 移 值 要比计算值小,则 该 框架 结 构 实 际 承 受 的 地 震 作 用 及 其 效 应都将比计算值 大。 在 垂 直荷 载 作 用 下 的 梁 端 负 弯 矩 计 算 值偏大,而跨 中 正 弯 矩 值 却 偏 小 等。 所以, 设 计 时 根 据 整 体现浇梁板共同 工 作 的 特 性 和 原 理, 按 规 范 规定 的 有效 翼 缘宽度,将现浇板 作为 框 梁 架 的 翼缘,共 同 参 与 弹 性 受 力 分析。 ( 2 ) 梁端负弯矩 钢筋 的 合理分 布 范 围 对作为 框架 梁 翼 缘的现浇板内与架 肋 平 行 的 钢筋 参 与 梁 端 正 截 面 抗 弯 承载 ( GB50010 - 力工作 的 问 题,在《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建筑抗震规范》 ( GB50011 - 2001 ) 中都 未 很 明 确 的 2002 ) 和 规定。所以,设计 时按 矩 形 截 面 进 行 极 限 承载 力 计 算 所 需 的梁端负弯矩钢筋 与 无 现 浇板 的 空 框架 梁 一 样 布 置 在 梁筋 顶部的宽度范围 之 内,而 翼缘 板 内 平 行于 梁 肋 的 钢筋 则 按 现浇板的受力或 构 造 要求设 计 布 置, 这无 形 之 中 增 加 了 梁 支座处负弯矩钢筋的配筋量,导致 负 屈服 弯 矩 的 相 应 提 高, 由于作为梁翼缘板 内 平 行 梁 肋 的 钢筋 参 与 梁 端 抗 弯 承载 力 的工作,支座处的 负 屈服 弯 矩 明 显 要 比 无 翼缘 矩 形 梁 的 负 屈服弯矩提 高, 这时 裂 缝 可 能 不 会出现在 框架 梁 上,而 先 在柱上出现塑 性 铰,形成 强 梁 弱 柱 现 象。 为实 现“强 柱 弱 梁” 的设计目的,保证在罕遇地震时,能很快 地 在 梁 端 附 近 出现塑性铰 线,形成 具有 延 性 的 结 构 体 系。 应 将 按 设 计 荷 载,地震作用计算 所 需 的 梁 端 弯 矩 钢筋 合理地分 布 在 梁 肋 及其有效的翼缘 宽 度范 围 之 内。 至 于 多 少 有效 翼缘 宽 度 内 的钢筋可以被考虑,共 同 参 加 梁 支 座 正 截 面 的 抗 弯 工 作也 暂时没有定论。根 据经 验 取 每 一 梁 侧 的 6 倍 的 板 厚 范 围 内 的板上,下钢筋参与共同抗弯。 在工程设计时 为 保 证 以上 ( 1 ) , ( 2 ) 两 点 的共 同作 用,梁端弯矩在 SATWE 程序的调整信息下进行 调整, 梁 端 弯矩的调幅系数取 0. 18 ~ 11. 0 。 ( 3 ) 梁跨中弯矩 的 取 值。 在工程的 设 计 过 程 中 未 考虑 活荷载的不 利 分 布,而 仅 按满 布 计 算, 考虑该 工程 层 数 只 有 615 层,可通过 调整 跨 中 弯 矩 增 大 系 数来 加 大 梁 的 跨 中 弯矩,以达到考虑 活 荷 载 不 利 分 布 影响 的 目 的, 弯 矩 增 大 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110 ~ 113 对于 考虑 活 荷 载 不 利 分 布 的 各 层,此系数不起作用。 ( 4 ) 梁扭矩折减。工程的现浇楼板采用刚性楼 板 假 定。 这时宜考虑 楼 板 对 梁抗 扭 的 作 用而 对 梁 的 扭 矩 进 行 折 减, 折减系数一 般 为 0. 14 ~ 11. 0 , 对于 工程 折 减 系 数 取 0. 14 。 若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梁的扭矩不应折减。 ( 5 ) 梁刚度增 大。 主 要 考虑 现 浇 楼 板 对 数 值 的 作 用, 楼板和梁连成一体按照 “T” 形截面梁工作,而计算时梁截 面取矩形,因此 可 将 现 浇 楼 面 中 梁 的 刚 度 放 大, 通 常 现 浇 楼面的边框梁取 115 ,中间框架梁取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