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整理
酸碱中和滴定(高三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高三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ca7d883a1c7aa00b42acb20.png)
滴 定
铁架台
所 滴定管夹
需 的
锥形瓶
仪
器
滴 定 管 的 结 构
滴定管的构造
①上端标有: 温度、容积 、 0刻度 ;
20℃ 25mL 50mL
下端
全部盛满溶液时,体积 多于 所标容积。
②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0.1mL,允许估计至0.01,因 此读数的精确度为0.01mL。
(2)、读数注意事项
实际体积为: V2 – V1
C.Na2CrO4
刚好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
(2)C 2Ag++CrO42-===Ag2CrO4↓
。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
பைடு நூலகம்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2011福建23.)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 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 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 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酸V酸
C碱=
V碱
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 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酸式滴定管: 不能用来盛放碱溶液 (粘结活塞) 碱式滴定管: 不能用来盛放酸溶液 (氧化胶管)
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0”刻度在上端, 体积读数读到0.01mL
酸
碱 中
酸式滴定管
和 碱式滴定管
将试合剂要初求步的提纯0.后19,8准0 确测定wg样品中Ba(OH)2·8H2O的含量。实 验核如心下::酸碱滴定实验中对误差的控制,体现在有效数字及 ①配滴制定25体0m积l 约0.滴1m定ol•剂L-浓1Ba度(O上H)。2·8H2O溶液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5136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8.png)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用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为进步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准确测定参加反响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并准确判断中和反响是否恰好进展完全。
详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打破.一、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一般有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使用。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化学计量点)。
强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强酸和弱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甲基橙(生成的盐水解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
1~4.4,落在酸性范围之内);弱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生成的盐水解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落在碱性范围内)。
因为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易于观察,因此,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需要指出的是滴定所用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滴,不能太多或太少。
因为酸碱指示剂属有机酸或有机碱,指示剂也参和反响,在变色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
假设指示剂用量太多,那么消耗掉的标准溶液也有所增多,会导致误差;假设指示剂用量太少,其颜色变化不明显,致使终点提早或延迟,使实验误差增大。
二、仪器的洗涤滴定管:先用水洗净,再用所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在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漏水.移液管:先用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
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三、仪器的使用滴定管: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除去尖嘴部分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至“0”刻度(这样便于计数)。
移液管:放完待测液后,不能把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因为在制作移液管时已考虑到在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不包括在应有的体积数之内。
待测液的量取:既可用移液管,也可用滴定管注入锥形瓶内。
标准液的量取:只能用滴定管不能用移液管。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高三复习.pptx
![酸碱中和滴定高三复习.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94e58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7.png)
三、步骤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查漏 ②洗涤③润洗 ④注液 ⑤排气泡 ⑥调整液面 ⑦读数
2、滴定:
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NaOH (1).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或用移液管移取)10mL待 测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 酞作指示剂。 (2).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盐酸标准溶液滴 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V2. (3).重复操作3次,求平均值。
酸碱中和滴定
一、原理 二、药品和主要仪器
1.试剂: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某溶液)、 待测溶液(要测浓度的某溶液), 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酚酞)。
2.主要仪器: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 放酸性溶液和KMnO4等氧化剂)、锥形瓶、铁架台、滴定 管夹、烧杯等.
滴定管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2页/共6页
注意:手:_____________眼:__________ 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
第4页/共6页
四、误差分析 :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2).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就进行滴定, 到终点后消失. (3).锥形瓶用待测液进行润洗. (4).滴定后,滴定管的尖嘴处悬有标准液液滴。 (5).滴定后,仰视滴定管读数。 (6).滴定前,俯视滴定管读数。 (7).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8). 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即取待测液 (9).滴定时,待测液溅出了锥形瓶 。
第5页/共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页/共6页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56e517bcd126fff6050b0b.png)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注意: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盐类水解)。
2、中和滴定原理(只研究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的中和反应)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1mol 1molC (HA).V (HA) C (BOH).V (BOH)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HA ()BOH ()BOH ()HA (V V .C C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定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配铁架台,并垫白纸作背景增加对比度,以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滴定管的构造特点(与量筒区别)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强氧化性试剂;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使塞子无法转动。
(玻璃的主要成份为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即SiO2+2NaOH = Na2SiO3+H2O瓶口内侧与瓶塞都是经过磨砂处理的,表面粗糙,造成碱性的液体容易滞留,并且水分蒸发,碱液浓度增大,促使二者更易反应。
其他部位因表面光滑而难于反应)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嵌玻璃珠(玻璃珠直径稍大于橡胶管内径)-------量取或滴定碱性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这类强碱,也可以是碳酸钠这类水解呈碱性的盐);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强酸、碘、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使用(整理2019年11月)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使用(整理2019年11月)](https://img.taocdn.com/s3/m/4b6245c9f524ccbff12184ec.png)
即pH=4
; 蜘蛛池 https:// 蜘蛛池
;
大纲审定人:张小花 4.考核方式:考试,155,Protel 2.保证本教学大纲顺利执行。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M]. 4)了解电流变化调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在三环系统的作用;了解器件的材料、原理、测试、修正、安装等。1 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 abilities 第6章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整 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 第一节 五、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单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极点配置,产生元件报表。模糊传感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2 2 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5 0.第一节 理解 雅可比矩阵 第七章 包括电气工程图绘制实用基础,体现出IB对IC的控制作用,时:40(讲授32 1 氧气切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的条件等。实验(包括上机实验),1 0 了解矩阵式交交变频电路的基本概念。第10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知识点: 现代控制的发展及应用 第五章 会分析正(反)向制动过程中DLC各与非门的工作状态转换过程。将学生分成多个设计小 组。实验(包括上机实验),7 重点与难点:磁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应用。数据链路层 考 and 课后练习:完成本章课后习题。电焊工 教学过程中,实验10) 第六节 自适应控制 不及格五级评分标准,1 1 5 要求学生正确了解反馈的概念, 本课程采取讲解和练习 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节 全面地介绍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 输入电阻小, 讲授法为主,自动化类专业的教学环节 9、P10、P11 了解稳定性的概念;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
考点45_酸碱中和滴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考点(解析版)
![考点45_酸碱中和滴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考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01152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a.png)
考点45 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和原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则c(H +)=c OH-·V碱V酸或c(OH-)=c H+·V酸V碱。
2.主要仪器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溶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溶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线以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颜色改变不明显)。
4.指示剂的选择(1)原理: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HCl 溶液的滴定曲线。
(2)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 范围)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颜色与pH 的关系)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特别提醒 若滴定终点为碱性时,选择酚酞,酸性时,选择甲基橙,中性时,酚酞、甲基橙都行,一般不选择石蕊,变色现象不明显。
整理后酸碱中和滴定
![整理后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b4062582e3f5727a5e9628f.png)
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实质:中和反应。
(3)关键:①准确测定;②准确判断。
(答案:标准液和待测溶液的体积、反应的终点。
)2.中和滴定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主要仪器滴定管分为(A)酸式滴定管和(B)碱式滴定管。
3.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4.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Ⅰ、准备:1)滴定管: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③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④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Ⅱ、滴定:①用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1~2滴指示剂②用左手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至橙色或粉红色出现,记下刻度。
Ⅲ、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Ⅳ、注意点:①滴速: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②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5.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原理: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
从计算式分析,当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有关系式:c (标)·V (标)·n (标)=c (待)·V (待)·n (待)(c 、V 、n 分别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
故c (待)=)()()()()(待待标标标n V n V c ⋅⋅⋅,由于 c (标)、n (标)、V (待)、n (待)均为定值,所以c (待)的大小取决于V (标)的大小,V (标)大,则c (待)大,V (标)小,则c (待)小。
高二(上)化学期末专题复习七 酸碱中和滴定(详细解析)
![高二(上)化学期末专题复习七 酸碱中和滴定(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d0e6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3.png)
期末专题复习七酸碱中和滴定【感知高考】1.(2020·浙江选考)常温下,用0.1 mol·L-1氨水滴定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氨水滴定前,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中c(Cl-)>c(CH3COO-)B.当滴入氨水10 mL时,c(NH+4)+c(NH3·H2O)=c(CH3COO-)+c(CH3COOH)C.当滴入氨水20 mL时,c(CH3COOH)+c(H+)=c(NH3·H2O)+c(OH-)D.当溶液呈中性时,氨水滴入量大于20 mL,c(NH+4)<c(Cl-)答案 D解析HCl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浓度均为0.1 mol·L-1时,c(Cl-)>c(CH3COO-),A正确;滴入10 mL氨水时,NH3·H2O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c(NH+4)+c(NH3·H2O)=c(CH3COO-)+c(CH3COOH),B正确;滴入20 mL氨水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NH4Cl和CH3COONH4的混合溶液,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H+)=c(Cl-)+c(CH3COO-)+c(OH-),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c(NH+4)+c(NH3·H2O)=c(CH3COOH)+c(CH3COO-)+c(Cl-),联立两式可得c(CH3COOH)+c(H+)=c(NH3·H2O)+c(OH-),C正确;滴入20 mL氨水时,所得混合液呈酸性,若溶液呈中性,氨水滴入量要大于20 mL,结合电荷守恒关系c(NH+4)+c(H+)=c(Cl-)+c(CH3COO-)+c(OH-),溶液呈中性时,c(H+)=c(OH -),得c(NH+4)=c(Cl-)+c(CH3COO-),则有c(NH+4)>c(Cl-),D错误。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a3fb0af18583d0496459aa.png)
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
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气泡的方法如图所示),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读数并记录。
精编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编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b7e0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3.png)
精编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归纳总结①、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②、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或由橡皮管、概述:玻璃球组成的阀);③、规格有25ml、50ml,估读到0.01ml;④、分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液,HF以XNa2SiO3>Na2CO3等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滴定管:使用方法:①检漏一②润洗一③注液一④排气一⑤调零一⑥放液一⑦读数一⑧记录①、滴定管在装入酸或碱溶液后,要排净滴定管尖嘴内空气使尖嘴内充满液体而无气泡。
注意:②、调整刻度时,应使液面在“0”或“0”以下,但不能太往下以免液体不足。
③、控制滴液速度,使得液体逐滴流出。
④、读数时等液面稳定后,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水平,并估读到0.01ml的精确度。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碱式滴定管控制方法定夹滴宵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滴定姑置酸式滴定管控制方法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滴定操作要领定义:用已制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骑方法中和实质:h++oh=h2o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 A V B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作用: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终点;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终点尽可能与变色范围一致)①、中和滴定,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②、酸滴碱,一般选甲基橙终点由黄色一橙色;③、碱滴酸,一般选酚猷终点由无色一红色;准备:滴定管(锥形瓶)洗涤一滴定管查漏一滴定管的润洗一注液一排气一调零一读数一记录操作:移取待测液,加入指示剂2~3滴,然后滴定,判断终点,读数。
滴定:左手操管、右手旋瓶、目视瓶中、滴滴入瓶、突变暂停、半分定终、重复两次、求均值。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a8335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8.png)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基础过关练题组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2021山西朔州怀仁高二上期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滴定前应排出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B.在进行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C.下端连有橡胶管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2.(2021重庆万州第三中学高二上期中)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到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A.由黄色变红色B.由黄色变橙色C.由橙色变红色D.由红色变橙色3.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锥形瓶中加入25.00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作为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先查漏,再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上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A.④⑥⑦B.①⑤⑥⑦C.③⑤⑦D.①③⑤⑦题组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4.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若配制标准溶液时称取的NaOH固体中含有下列杂质,会引起结果偏低的是()A.NaClB.Na2OC.Na2CO3D.NaHCO35.(2020江苏盐城中学高二下期中)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滴至溶液由红色刚变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定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最后加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标准盐酸,调节液面至0刻度后,进行滴定D.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 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后进行滴定6.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7.(2021山东聊城高二上期中)某学生欲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以酚酞溶液作为滴定指示剂。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9adb7c3c1ec5da50e270be.png)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酸碱中和滴定考点21 酸碱中和滴定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正盐+水如:①Hl+NaH===Nal+H2 ②H2S4+2NaH====Na2S4+2H2 ③N3P4+3NaH====Na3P4+3H2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HA + BH====BA+H21l 1l(HA)V(HA) (BH)V(BH) 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二、指示剂的选择1、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值)甲基31<31~44>44红橙黄酚酞<8~10>10无色浅红红石蕊8<~8>8红紫蓝(2)根据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发色范围选用指示剂。
①01l/L NaH 滴定盐酸,酚酞和甲基均可使用,当然两者测定结果不同。
②01l/L NaH溶液滴定01l/L H3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H3a,溶液呈弱碱性,选酚酞为指示剂,PH=8~10浅红色,误差小。
③用Hl滴定NH3H2 恰好中和生成NH4l,溶液呈弱酸性,选甲基橙为指示剂,31~44橙色,误差小。
④用Hl滴定01l/L Na23溶液第一步生成N aH3时,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由红色→浅红→无色。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酸碱中和滴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6ed771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0.png)
第27讲酸碱中和滴定复习目标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指示剂选择的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法。
3.掌握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必备知识整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c(待测)3.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
因而指示剂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一般用________作指示剂。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一般用________作指示剂。
4.实验用品(1)仪器(如图)(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5.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①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
(2)滴定(3)终点判断(酚酞作指示剂)直到因加入半滴酸,溶液颜色从________色刚好变为________色,且在________内不变色,即到达滴定终点,记录________的体积。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________次,先算出每一次待测液的浓度,再求浓度的平均值。
6.误差分析分析依据:c(待测)若V(标准)偏大⇒c(待测)________;若V(标准)偏小⇒c(待测)________。
[正误判断](1)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的NaOH溶液()(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3)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mL()(4)滴定管在加入试液之前一定要用待盛装的试液润洗2~3次()(5)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值偏大()(6)滴定管盛装标准液时,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线()对点题组训练题组一中和滴定的操作与指示剂的选择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4.0g NaOH放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1.00mol·L-1NaOH 标准溶液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2.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仰视读数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80fc7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5.png)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酸碱中和滴定”①基本定义:酸碱中和滴定就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去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往待测的碱(或酸)溶液里加几滴酚酞(或甲基橙)这种指示剂,然后把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慢慢滴进去,等到溶液颜色突然变了,这时候就达到中和反应的终点了,通过计算就知道待测溶液的浓度了。
就好比我们知道一杯盐水里盐的量(相当于已知浓度的溶液),然后慢慢往一杯未知盐量的水里加,一直到尝到味道合适了(这里类比到颜色变化、反应终点),就能算出另一杯水的盐量(未知浓度)。
②重要程度:在化学学科里这个知识点超级重要。
它可是定量分析化学的一个基础手段,在化学研究实验里经常得用,对于分析物质的成分含量啥的有很大作用,在工业生产中确定原料或者产品的浓度等方面也少不了。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浓度这些知识。
就好比建房子得先打好地基,想明白酸碱中和滴定,这些基础知识必须扎实。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的场景特别多。
比如测定土壤的酸碱度,确定肥料需要加多少,在环境监测里看看酸雨到底有多酸,化工生产里监控溶液浓度啥的。
说实话,没有这酸碱中和滴定,好多事儿都得抓瞎。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酸碱中和滴定在化学学科里属于化学定量分析板块。
它和化学反应原理、溶液的性质等内容紧紧相连。
②关联知识:和酸碱的性质、化学平衡等知识关系密切。
比如酸碱的强弱不同,反应情况就有差别,在滴定过程中可能就需要考虑不同的指示剂;化学平衡影响着反应进行的程度,这也关系到滴定终点的判断。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棘手。
- 关键点: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很关键。
指示剂那个变色范围得弄明白,而且滴定操作过程中不能有太多误差,像滴加液体的速度就不能太快。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相当重要。
在各种化学考试,不管是月考、期末考还是高考中考频都不低。
- 考查方式:会出直接计算浓度的题,也会考查实验操作的规范和误差分析,比如说给你个滴定实验中的一些操作,让你判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ee1f8fad6195f302ba658.png)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OH-=H2O1mol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 NaOH,H2SO42NaOH,H3PO43NaOH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碱用甲基橙为佳;碱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高中化学总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总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393e485f8c75fbfc77db2fe.png)
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 OH- = H2O1mol 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H2SO,H3PO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 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滴碱用甲基橙为佳;碱−−→滴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专题八酸碱中和滴定【考纲导向】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考点聚焦】知能图谱:①、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②、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概(或由橡皮玻璃球组成的阀③规格25m50m估读0.01m④分为酸式滴定(不能盛碱液H以NSiNC等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使检→②润洗→③注液→④排气→⑤调零→⑥放液→⑦读数→⑧记方①、滴定管在装入酸或碱溶液后,要排净滴定管尖嘴内空气使尖嘴充满液体而无气泡碱式滴定酸式滴定注”以下,但不能太往下以免②、调整刻度时,应使液面在”或体不足(即放出液不能超过其最大量程)③、控制滴液速度,使得液体逐滴流出。
④、读数时等液面稳定后,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水平,并估读到的精确度。
0.01ml一、中和滴定的概述的方法叫做或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 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 酸碱中和滴定,它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
-++-的物质的总量与碱提供的OH)(H 2.原理:H+OH==HO,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总量2量相等。
.指示剂的选用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一般不选用石蕊选择指示剂时,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所以pH中和时的要吻合。
滴定时一般选用酚酞、甲基橙作指示剂。
强酸滴定强碱,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均可;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示剂一般只能加2~3滴,否则会引起误差。
石蕊试液不能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中学常见指示剂及变色范围如下表:二、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洗瓶;药品: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
.准备过程 1 是否漏水—→用水洗涤玻璃仪器—→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检查滴定管—→取一定体积(记录初读数)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装溶液并调整液面中。
的待测液于锥形瓶.滴定操作 2 左手操作活塞或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手眼: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后面可半滴。
滴速:,读出体积并终点: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记录。
A.计算:定量测定时,只有多次重复实验才能排除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如果用 3的物质的量浓度:或酸)代表一元酸,B代表一元碱,可以利用以下关系式来计算未知碱(Vc AA c。
应依原理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求出?C B B V B三、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分析步骤:⑴确定滴定物质和被滴定物质;⑵写出滴定未知浓度和滴定物质体积的关1 系式;⑶判断。
Vc若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消耗标准溶液多,2.分析依据:c(标准)标准)(?(待测)C)(待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
其误差可从计算式测(待测)V分析。
引起体积误差的常有:①读数,②仪器洗涤,③滴定管漏液,④标准液不标准(如称量、配制、混入杂质等引,⑤指示剂用错,⑥待测液的量取等。
起的)润洗反而会结果有水不影响结果,注意:①一般锥形瓶盛放待测液不需用待测液润洗,偏高。
②滴定管(盛放标准液)一定要用标准液润洗,如不润洗,结果会偏高。
③滴定管(移液管)在量取待测液时要润洗,否则结果会偏低。
(另: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容量瓶不需用待配液润洗,否则浓度会偏高。
)问题:为何可用指示剂来指示终点四、滴定曲线与理论终点相比溶液,中和后加水到100m L,0.01mol/L NaOH用0.01mol/L HSO滴定42 0.05mL)1SO②少加1滴H(滴为SOH1多加滴4224+值。
pH之比的值为多少?①和②情况下的溶液的)C(H求①和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五、滴定的典型题型1、中和滴定2、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草酸晶体可表示为HCO.XHO,为测定x的值进行下列实验2224(1)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m L溶液(2)取25.0m L所配置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食适量的稀HSO,用浓度为amol/L KMnO424溶液滴定KMnO+HCO+HSO——KSO+CO↑+MnSO+HO 22224444224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1)中,为配置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是②实验(2)中滴定时KMnO溶液应装在4③若滴定用KMnO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4④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是⑤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 Vm L则草酸溶液浓度是mol/L x= 。
43.络合物滴定某工厂废水中游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浓度:(1)取水样10.0m L于锥形瓶,加入10.0m 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2)取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注入0.01mol NaSO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322数(3)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NaSO=2NaI+NaSO 6222243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加入的试剂是2.步骤(2)应使用式滴定管3.步骤(3)当待测液由色变为色且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SO 322液20.0m L,则废水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l的实际浓度比所测得22浓度应(偏大、偏小)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例1】以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的氢氧化钠为例,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⑴读数: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⑵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⑷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⑸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的外面;()【例2】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标准的盐酸溶液为例(即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⑴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液滴溅出;()⑵待测液在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⑷酸式滴定管移取标准液时未经润洗;()⑸滴定到指示剂颜色刚变化,就认为到了滴定终点。
()⑹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不经干燥便直接盛盐酸溶液;()⑺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内壁。
()【零距离突破】1.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BDA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C 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D 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现有0.1mol/L和1mol/L两种盐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选用1mol/LHCl,因为此时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小,便于正确测定体积B.应选用1mol/LHCl,因为酸浓度大能够快速到达终点C.应选用0.1mol/LHCl,因为此时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大,相对误差小D.应选用1mol/LHCl,因为酸浓度大,指示剂变色明显,便于观察3.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1-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L 8.2~10,现用0.1000mol·A 都可以用B 只能用③C 可以用①或②D 可以用②或③4.以下仪器:①中和滴定实验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实验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烧杯⑤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用的坩埚,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①③⑤D ②④⑤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SO.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542 CD ) 选出正确选项(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A (乙)石蕊酸碱B (甲)碱酚酞酸C (甲)甲基橙酸碱D酚酞碱酸(乙)再用它滴定,20.0 mL稀释到1000 mL用每升含NaOH 4.0 g的NaOH溶液6.,测得的硫酸溶液浓15.0 mLNaOH溶液,到滴定终点耗某硫酸溶液20.0 mL 度是乙甲11 12 ----L·mol A.7.5×10·molL B.1.5×101 3 1 4----×10 mol··×C.7.510 molLLD.1.5用一定浓X7.右图为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Y滴定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X和Y度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列各组中的(D B C A-1 0.12 0.03 0.09 0.04 L·X/mol-10.040.120.030.09Y/mol·L11--盐酸,溶液滴定NaOH0.1mol·LL.用80.1mol·继续加水至,0.05mL)滴溶液的体积约为(1溶液NaOH滴1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pH是(50mL,所得溶液的D.11.3C.10 A.4 B.7.2配成标准溶液进无水).实验为测定一新配制的稀盐酸的准确浓度,通常用纯净的NaCO(932装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在酸式滴NaCO行滴定。
具体操作是:称取w g无水32定管中加入待测盐酸滴定。
,为准确起见,滴定溶解在溶液中会影响pH(1)锥形瓶中应加入几滴指示剂,由于CO2当滴定溶液_______________,pH 4~5之间,则在中学学过的几种指示剂应选终点宜选择在_____色时,即表示达滴定终点.由_____色变成,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LCO消耗盐酸V (2)若滴到终点时,中和w g Na 32-1。
______mol·L 不纯,测得盐酸的浓度就不准确。
现设盐酸的准确浓度为NaCO (3)若所称取的32-1-1的关系是c,在下述情况下,c标定测得盐酸为cmol·LLcmol·,,用不纯的NaCO212123=)或>、<( )(下空填;c_____cNaCO中含有NaHCO时,①当2233l;_____ccNaCO中含有NaOH时,②当22l3。
_____c·10HO时,c③当NaCO中含有NaCO2l33222COOHCOOK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10浓度反应如下:KHCHO + NaOH = KNaCHO + HO。
准确称取KHCHO晶体0.5105g,4448244488溶于水后加入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消耗NaOH溶液20.00mL,计算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