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筝曲《云裳诉》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筝曲《云裳诉》的艺术特色
早在公元两百多年的秦国,秦筝就已经出现并广为流传,唐代时期秦筝发展十分繁荣,各种流派遍地开花。而在当代,一大批秦筝艺术家为了秦筝的艺术复兴而努力,使得秦筝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陕西筝派也日渐成熟,具有了崇高的艺术地位。秦筝艺术的发展与当地戏曲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筝是陕西地区民间重要的演奏乐器,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云裳诉》是一首著名的古筝协奏曲,是陕西筝曲的代表作,取材于唐代玄宗与杨贵妃的凄婉爱情故事,古典意蕴浓厚,地方风格鲜明。本文对《云裳诉》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进行了分析,解析了其艺术特色及独特的演奏处理方式和技巧,探讨了作品独有的曲式和节奏,并对其情感表现和艺术处理手法展开了分析,从而对筝曲的有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为类似风格的筝曲创作和表演提供指导。
一、古代爱情题材的选用
(一)《云裳诉》的创作背景
2021年,周煜国先生应演奏家袁莎约稿,在《乡愁》的基础上改变创作了《云裳诉》,相较于《乡愁》来说,《云裳诉》时代感更强,并且拥有独特的音色、技法和曲式,作品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鲜明的地域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筝曲上乘之作。《云裳诉》取名于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这句诗,以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赞扬杨贵妃的绝色容颜与高贵身份。《云裳诉》的曲名可谓一语双关,一方面,含有《霓裳羽衣曲》之意,暗藏着唐大曲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以杨贵妃为主角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悲剧故事。
《云裳诉》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题材,对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进行艺术化处理,结合人们的美好愿景,给出了“天上人间会相见”的解决,整个作品戏剧性较强,不仅展现出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用现代手法表达
了古代人文内涵。
(二)作者简介
《云裳诉》的作者周煜國为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目前,周煜国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国内作曲大赛奖项,作品在海内外广泛流传,而其本人也一直在进行民族音乐创作。现如今,其创作了《滇乡风俗画四帧》、《山韵》、《遐方怨》、《云裳诉》、《秋夜思》、《忆事曲》等作品,一些作品在中国各地和香港、台湾、新加坡、维也纳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了首演和公演。其创作的《云裳诉》乐曲为三段式结构,乐曲前一段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间的爱情;第二段对“安史之乱”杨贵妃魂断马嵬坡的凄惨情节进行了描述;最后一段为再现慢板段,对唐玄宗的刻骨思念之情进行了表达。
(三)古筝与钢琴的结合
《云裳诉》采用古筝与钢琴结合的演奏方式,注重对钢琴伴奏的把握,这种处理方式烘托了整个乐曲的凄婉之情。《云裳诉》以凄婉的爱情故事为题材,采用钢琴伴奏烘托了悲伤地氛围,衬托了悲剧色彩。如在引子部分采用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刮奏方式,演绎悲伤,之后用钢琴对旋律进行模拟,衬托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云裳诉》中,部分乐段采用钢琴来承担主旋律任务,让观众感觉耳目一新。在演奏《云裳诉》的过程中,古筝和钢琴融合应用,这种合奏的方式不仅突出了氛围,同时能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如尾声部分中古筝与钢琴的合奏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将凄凄惨惨的爱情表现出来。
二、陕西“碗碗腔”音调的运用
秦筝的发展一直与当地民间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筝最早是吸取音乐的主奏乐器或伴奏乐器,之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日渐成熟和完善,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秦筝一度近乎失传,但在众多艺术家的保护和传承下,陕西筝派复现了往日的繁荣,这与《云裳诉》、《望秦川》等一系列经典戏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对《云裳诉》的艺术特色进行重点分析。
(一)碗碗腔的应用
1碗碗腔概述
《云裳诉》主题素材来自于民间戏曲音乐,从女性视角展现悲情主题。碗碗腔是陕西省著名地方戏曲剧种,其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了老腔的艺术成分,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碗碗腔有着细腻、优雅的特色,其音乐清丽、悠扬,唱腔优美、感人,唱词典雅素净,强调声韵的和谐。作曲家将现代创作手法与碗碗腔相结合,将浓郁的地方特色淋漓极致的表现出来。
2《云裳诉》中碗碗腔特色的体现
从音阶调性方面来看,4和7二变音的灵活应用形成了陕西音乐中的四种音阶,在演唱陕西音乐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不同唱腔和唱段中二变音的组合应用和具体的音高,例如4、#4、7、b7等。碗碗腔中形成了音阶的交替模式。通过清乐音阶向燕乐音阶或中立音阶的转换来实现引子向慢板的转换。在乐曲的引子中,采用G徵调式清乐音阶,音阶为dol.re.mi.fa.sol.si,在进入慢板之后,则转入到中立音阶,音阶为dol.re.mi.#.降si。同样在引子中,原位的7得到了运用,从而为引子提供支撑,表达出坚定不移的情感,之后进入到慢板中,采用微升4和微降4,将苦音的韵味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节拍上来看,碗碗腔有着众多唱腔板式,人们熟知的包含慢板、紧板、二八板等。这些节拍可以结合各自特点被划分为一板三眼、有一板一眼等类型。而碗碗腔属于有板有眼,在一个拍子中,前半拍与后半拍都要打,相较于前半拍来说,后半拍要多打,不同于节拍原本拥有的强弱规律,其唱腔拥有起落变化,即可能在眼上,也可能在板上,因此,在识记乐谱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混合拍子,乐句的划分标准也并不一定是小节线。
在《云裳诉》中,主要采用了× ××和××××这两种节奏类型,能够较好的展现板式特点,与碗碗腔先打前拍的特点相符,又打后半拍,且后半拍打的要更多也更为重要。例如在慢板主题前四个小节中,分别有四处应用了× ××和××××节奏型,而在快板部分,应用多个更为
频繁,打破了节奏重音固有的规律,这体现了激动的情绪和强大的力量。此外,在快板部分的众多小节中,则一度浮现0 ××的类型,能够使注重后半拍这一碗碗腔特点得到突显。
分析乐曲的唱腔和旋律可以发现,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上行以跳进为主,下行以级进为主,在陕西音乐风格中,#4和b7可谓是其灵魂,将装饰音引入到旋律中,更能够营造凄婉的效果。
上行展现的是高昂的情绪,采用跳进的方式强化激动人心之感,下行展现的是悲伤低落的情绪,采用级进的方式呈现出缓和与平稳的感觉,在演奏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较好的进行上下行的强弱处理,并加强音乐对比。在演奏慢板主体部分时,还要开始采用四度跳进的方式,即5-高音1,之后采用下行级进,即高音2,高音1,b7,6,5,快板部分多为四度、五度以下的跳进,相较于慢板部分来说,快板部分的跳进幅度要更大一些,因此呈现出激烈的情绪起伏状态。而下行则呈现的是凄苦和哀婉的情感,所以运用的是叹息音调。
此外,碗碗腔采用拉长中立音的方式来强化旋律张力,在弦上按压来展现#4和b7二变之音,强化琴弦音产生的紧张感,通过中立音的拉长来展现苦音的调性色彩和吸取唱腔特点,增加旋律张力,听众听之会更加紧张,并期待中立音的解决,最终引入颤音和滑音来解决中立音,好像不断压抑的悲伤在层层堆积下达到顶峰一般。
在乐曲高潮环节,为进行情感推动,以展现荡气回肠的气势,还要采用同音行进这一碗碗腔方式。在《云裳诉》中,就使用了八处同音反复作为快板第一部分,起到了加重和强调的作用,且与前面的节拍板式形成前后呼应,通过同音反复来展现强大的力量和激动的情绪,从而使整个乐曲达到高潮。
在碗碗腔唱段中加入了倚音,这一特点在《云裳诉》慢板部分也得到了体现。该部分,对滑音进行了频繁运用。运用该种唱腔,使得乐曲的旋律显得哀婉、细腻。在乐曲主体部分,第一小节采用了b7瑶指,并在达到一拍半后采用了滑音,从而达到了主音。采取该种方式处理主音,使中立音得到拉长,能够更好的擦混地出内心的压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