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蚂蚁做操》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蚂蚁做操》优秀教学案例
6.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本节课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7.环保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8.教学内容的整合:本节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小组内互相数数,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最准确?”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如“你们小组能帮其他小组解决问题吗?”等。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你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等。
2.讲解两位数的组成,如“23可以分成20和3,20是两个十,3是一个一”等。
3.通过实际操作,如摆小棒、数数等,让学生体验两位数的组成,如“你们能用小棒摆出23吗?”等。
4.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的组成规律,如“两位数的组成有哪些规律?”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你们觉得蚂蚁做操的规律是什么?”等。
2.创设蚂蚁做操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有趣的游戏,如“蚂蚁找家”、“数数大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蚂蚁做操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体育课上的排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在观察蚂蚁队伍的基础上,发现“十”的组成,如“这里有10只蚂蚁,它们分成几组?”等。
3.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如“你们小组能帮其他小组解决问题吗?”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一节《蚂蚁做操》。

这一节主要讲述平面图形的认识,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 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难点: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或者图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蚂蚁,然后问学生蚂蚁在做操时会有什么样的形状,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3. 课堂讲解:我会结合学生用书,详细讲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学习。

4.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特征。

例如,我会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于这些图形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图形和名称,以及它们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标明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答案:正方形是一个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是一个有四条边的四边形,它的对边相等,角也不是直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图形,拓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蚂蚁做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6.1蚂蚁做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1蚂蚁做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1 蚂蚁做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6.1 蚂蚁做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几何图形》,主要包括蚂蚁做操这一课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够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蚂蚁做操的动画片,让学生观察蚂蚁如何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

2. 讲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面坐标系,然后解释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即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并解释解答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应用拓展: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如:“小明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请问他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六、板书设计1. 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 实际问题解答示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数对表示下列点的位置:(1)小红在第2列第5行;(2)学校大门在第6列第3行;(3)图书馆在第8列第1行。

2. 答案:(1)(2,5);(2)(6,3);(3)(8,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长度是用什么来衡量的;2.能够使用蚂蚁做操的游戏形式,理解“+”和“=”的意义;3.能够把物品长度排列有序;4.能够用语言描述长度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1.了解长度的概念;2.理解“+”和“=”;3.排列长度有序,并用语言表示。

三、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蚂蚁做操游戏板(教材附送);3.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木棍、毛线、卡纸、鞋带等。

四、教学过程1. 学生自我认知长度教师手持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口头描述物品的长短。

2. 游戏形式,理解“+”和“=”的意义教师将蚂蚁做操游戏板放在课桌上,并用简单的图形示意两只蚂蚁的前进方向。

教师将物品长度排列好,并指导学生用蚂蚁做操的方式,将一些物品长度相加,用另一些物品表示和。

例如,图示的两只蚂蚁一前一后地走,两只蚂蚁的长度加起来是10厘米,教师可以在游戏板上放一根木棍代表这个10厘米。

再比如两根木棍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3厘米,将它们放在蚂蚁做操游戏板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根长度为8厘米的毛线表示它们的和。

3. 排列长度有序,并用语言表示教师将某些物品长度排列有序,例如 10厘米、8厘米、5厘米、3厘米,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长度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的方式。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排列长度有序。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以游戏形式为主,通过学生感性认识长度、逐步理解“+”和“=”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度的概念,以及排列长度有序并用语言描述长度的大小关系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效果良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1页的“蚂蚁做操”一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相邻”和“相对”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不同的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相邻”和“相对”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不同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相邻”和“相对”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不同的图案。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相邻”和“相对”的概念,创新性地拼组出不同的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教材、一份练习纸、一些小图形卡片(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是如何排队行进的,从而引出“相邻”和“相对”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相邻”和“相对”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如,课件展示两个相邻的蚂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再展示两个相对的蚂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每组用小图形卡片拼组出不同的图案。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相邻”和“相对”的概念,创新性地拼组出图案。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相邻”和“相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如,课件展示一个蚂蚁队伍,让学生观察相邻和相对的蚂蚁,并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蚂蚁做操相邻:蚂蚁之间的位置关系,相互靠近相对:蚂蚁之间的位置关系,相互对立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不同的图案,并注明每个图案的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的第一节《蚂蚁做操》。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蚂蚁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发现蚂蚁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蚂蚁图片、排列卡片学具:排列卡片、笔、本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蚂蚁排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蚂蚁的排列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蚂蚁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2. 自主探究(10分钟)教师发放排列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排列,并观察排列的规律。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排列的规律。

3. 合作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排列方法和发现的规律。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排列的规律。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蚂蚁的排列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排列的规律。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蚂蚁排列规律: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蚂蚁的排列规律。

答案:蚂蚁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2. 请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组蚂蚁的排列,并描述排列的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蚂蚁排列的图片,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精彩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精彩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中的第二课时《蚂蚁做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乘法口诀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有趣的蚂蚁做操情景,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表,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乘法口诀表、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么做操的吗?它们每排有多少只蚂蚁呢?”2. 自主探究(10分钟)学生观察动画,尝试用乘法口诀表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讲解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乘法口诀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六、板书设计1. 《蚂蚁做操》2. 内容:1)乘法口诀表2)例题解答步骤3)随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a. 3×4b. 5×6c. 7×8d. 9×93)思考: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计算题答案:a. 12b. 30c. 56d. 8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蚂蚁做操情景,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表,解决实际问题。

《蚂蚁做操》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蚂蚁做操》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让我深感惊喜。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
1.对于计算难点,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
1.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蚂蚁做操”情景,使学生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边界线段的累加,掌握周长的定义。
举例:以正方形、长方形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沿着图形边缘爬行一周的路径,明确路径总长度即为图形的周长。
(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如直尺)测量图形周长,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出结果。
举例: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运用边长乘以数量或边长和乘以2的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将周长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举例:设置实际情境,如测量课桌、黑板的周长,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2.教学难点
(1)周长概念的抽象:三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蚂蚁做操》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周长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学生能够迅速抓住周长的定义,而有的学生在计算周长时还是感到有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测量周长的情况。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蚂蚁做操》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蚂蚁做操》教案,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图形的周长》第2课时。主要内容涉及: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周长的概念;运用工具(如直尺)测量并计算出简单图形的周长;通过“蚂蚁做操”这一趣味性情景,激发学生对周长概念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周长的求解过程。具体内容包括:1.周长概念的引入与理解;2.利用蚂蚁爬行路径探讨周长的计算方法;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蚂蚁做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竖式计算是乘法运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以及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乘法竖式计算的模型,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为进一步提高乘法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结构教材以蚂蚁做操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蚂蚁方阵,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

教材首先呈现了蚂蚁排成方阵的直观图,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并用横式表示出乘法算式。

然后,教材重点介绍了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通过分步展示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最后,教材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法口诀的背诵和简单乘法的计算。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拓展。

认知能力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以直观形象为主,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和实物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学习特点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学习数学知识。

《蚂蚁做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蚂蚁做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蚂蚁做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蚂蚁做操的规律,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教科书第30页“蚂蚁做操”的相关内容。

2. 教学课件、教具和学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蚂蚁做操的规律,平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

2. 教学难点:理解蚂蚁做操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蚂蚁做操的规律。

2. 教具:平面几何图形卡片,用于展示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

3. 学具:学生自备剪刀、彩纸、胶水等,用于制作平面几何图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做操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做操的规律。

2. 新课导入: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活动一: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蚂蚁做操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4. 活动二:学生分组操作,运用平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5. 活动三: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蚂蚁做操》2. 板书内容:(1)蚂蚁做操的规律(2)平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3)运用变换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教科书第30页的相关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运用平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设计一幅有趣的图案。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蚂蚁做操的规律和平面几何图形的变换,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我发现,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对加减法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容易记住运算规则。同时,小组讨论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为解决问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数的组合与分解这一难点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一部分多花些时间,通过更多直观的教具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主题,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数的组合与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直观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100以内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计数器来演示数字的增加与减少,让学生亲身体验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举例:如将45拆分成40和5,再将40拆分成4个10,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运用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的增加与减少,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举例:使用计数器进行加减法运算,如从45加上10,让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蚂蚁做操》(优质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蚂蚁做操》(优质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蚂蚁做操》(优质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乘法与除法》中的《表内乘法》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61页至第63页的“蚂蚁做操”情景,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的含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掌握表内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表内乘法口诀,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乘法表挂图、多媒体课件、小蚂蚁模型。

学具:乘法口诀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蚂蚁模型,创设“蚂蚁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蚂蚁的排列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乘法的概念,通过“蚂蚁做操”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出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结构,讲解表内乘法口诀。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讲解。

4. 应用拓展(10分钟)出示教材第63页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概念与意义2. 表内乘法口诀3. “蚂蚁做操”情景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63页的练习题。

2. 答案:(1)见教材第63页。

(2)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蚂蚁做操”情景,让学生掌握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表内乘法口诀。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乘法现象,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蚂蚁做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蚂蚁做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蚂蚁做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蚂蚁做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1页的“蚂蚁做操”一节。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两组蚂蚁做操的问题,第一组有4只蚂蚁,每只蚂蚁每分钟走5米,第二组有3只蚂蚁,每只蚂蚁每分钟走7米。

问题是:两组蚂蚁一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分钟?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列式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有两组蚂蚁,每组蚂蚁的速度不同,他们一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分钟?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刚才的问题。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3. 合作交流4. 讲解示范教师以第一组蚂蚁为例,讲解如何列式计算两组蚂蚁一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分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1页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 时间 = 路程七、作业设计1. 请计算:两组蚂蚁一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分钟?答案:两组蚂蚁一共走了49米,用了7分钟。

2. 请思考:如果第三组蚂蚁的速度是每分钟走6米,他们一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在作业设计上,我采用了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如果有一片苹果树,第一组蚂蚁每分钟可以摘2个苹果,第二组蚂蚁每分钟可以摘3个苹果,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用了多少分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蚂蚁做操”一节作为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乘法口诀》,具体内容为《蚂蚁做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19乘法口诀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乘法口诀表、图片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是怎么做操的吗?”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用口诀进行计算。

(2)讲解口诀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3)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4. 小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蚂蚁做操2. 板书内容:(1)19乘法口诀表(2)例题及解答步骤(3)随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练习题答案见练习本。

(2)实际问题答案见课后反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编制乘法口诀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方法4. 小组讨论与展示的实施5. 作业设计的内容和答案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在讲解口诀时,要强调口诀的规律性,使学生易于记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乘法》中《蚂蚁做操》。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乘法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概念,知道乘法是加法简便运算。

2. 使学生掌握25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乘法概念和25乘法口诀。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意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乘法口诀表、蚂蚁做操动画。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蚂蚁做操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做操?它们是怎样排列?”由此引出乘法概念。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25乘法口诀,让学生理解乘法意义,掌握乘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乘法题目。

(2)分组进行乘法口诀比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4. 知识巩固(1)学生用书上练习题。

(2)教师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

5. 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学生要掌握乘法概念,熟练运用25乘法口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概念、25乘法口诀。

2. 示例题目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学生用书第41页第13题。

答案:(1)见学生用书。

(2)小华一共花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乘法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要环节。

我将通过蚂蚁做操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以此为契机引入乘法概念。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在展示蚂蚁做操动画时,我会注重观察学生反应,根据他们兴趣点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蚂蚁们是按什规律排列?”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乘法概念,从而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口诀,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乘法口诀表、图片等。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在做操的时候,每行有多少只蚂蚁吗?”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a. 观察例题,理解乘法意义。

b. 运用乘法口诀,解答例题。

3. 随堂练习出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进行抢答练习,巩固乘法口诀。

4. 知识运用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b.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口诀表3. 例题解答过程4.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答案:课后练习第1、2题答案见教材。

2. 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口诀的更多应用,如除法、倍数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运用。

2. 乘法口诀的掌握和熟练运用。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课后作业设计和拓展延伸。

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如动画片、故事等,增加趣味性。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一、课题名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蚂蚁做操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蚂蚁做操的规律,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

重点:观察蚂蚁做操的过程,发现规律,并能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做操的过程,发现规律。

2. 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排列组合的乐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观察到的规律。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做操图片、小卡片。

2.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小卡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是如何做操的。

提问:你们看到蚂蚁是如何排队做操的?2. 课堂讲解课本原文内容:蚂蚁排队做操,一排一排地走,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分析:通过观察蚂蚁做操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蚂蚁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蚂蚁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 操作实践分组进行操作,让学生用小卡片模拟蚂蚁做操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如:蚂蚁是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4. 互动交流讨论环节:提问:你们发现了蚂蚁做操的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提问问答:问题:如果蚂蚁要做四个圆圈,应该如何排列?话术:请同学们拿出小卡片,模拟蚂蚁做四个圆圈的排列。

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蚂蚁做操这一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排列组合的规律。

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提问:你们发现了蚂蚁做操的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提问问答:问题:如果蚂蚁要做四个圆圈,应该如何排列?话术:请同学们拿出小卡片,模拟蚂蚁做四个圆圈的排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蚂蚁做操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6.1节,蚂蚁做操。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图形的对称性。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蚂蚁做操的图片、对称图形卡片。

学具:学生自带的图片、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开始上课时,我会向学生展示蚂蚁做操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后我会提问:“你们看看这些蚂蚁,它们在做操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排列,发现它们是按照对称的方式排列的。

2. 学习对称概念:我会解释对称就是一种图形变换,图形可以通过某个中心点或者某条直线翻转,使得两边完全重合。

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对称轴。

3. 小组活动:然后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

学生需要找出图片中的对称轴,并将对称轴用彩笔标记出来。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分享与展示:我会邀请一些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

学生可以简单解释一下他们是如何找到对称轴的,以及对称轴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画出一个对称的图形,如一个蝴蝶。

然后我会用箭头表示对称轴,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对称轴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用彩笔标记出对称轴。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乘法口诀》中的《蚂蚁做操》。

具体内容包括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背诵和应用,以及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蚂蚁的数量。

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一只蚂蚁有几条腿?如果有3只蚂蚁,它们一共有几条腿?(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三三得九”来解答。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反馈。

4. 知识巩固(1)背诵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

(2)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

2. 示例:3只蚂蚁共有9条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2. 答案:例如:一个苹果重100克,三个苹果一共重多少克?(答案:300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乘法口诀,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施,特别是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蚂蚁做操》一课的内容选取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蚂蚁做操为情景,引出乘法口诀的学习。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蚂蚁做操》教案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蚂蚁做操》教案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蚂蚁做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乘法口诀与乘法》,具体内容为《蚂蚁做操》。

本章主要介绍了乘法口诀的应用及简单的乘法运算。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蚂蚁做操的情境引入、乘法口诀的应用、乘法运算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乘法口诀的应用,乘法运算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乘法口诀表、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做操的吗?”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发现蚂蚁按照一定规律排队,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蚂蚁做操的情境,讲解乘法口诀的应用。

以2~5的乘法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并解释乘法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2~5的乘法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个乘法口诀表。

完成后,小组成员互相检查,确保口诀表正确无误。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口诀的应用和乘法运算的步骤。

同时,提出拓展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能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六、板书设计1. 《蚂蚁做操》2. 乘法口诀表:2~5的乘法口诀3. 例题:蚂蚁做操的乘法运算4. 计算步骤:口诀应用、列式计算、得出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第1、2、3题。

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做操》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蚂蚁做操。

(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教具
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做操的情境吗?仔细看一看,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情境图)
生:图中有4排小蚂蚁在做操,每排有12只小蚂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自主探究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向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交流计算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每排12只,共有4排,用连加法计算12+12+12+12=48(只)。

• 把小蚂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先算6×4=24(只),再算24+24=48(只)或
24×2=48(只)。

• 分成两部分计算,先算10×4=40(只),再算2×4=8(只),最后算40+8=48(只)。

• 把12只小蚂蚁平均分成6份,先算4×2=8(只),再算8×6=48(只)。

师: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 10 2
4 40 8
1 2
× 4 8+4 0
4 8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上;
第二步,4个十是40个点,写的时候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8写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4写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

这样书写更简便易懂。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213×3。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各种算法,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含义。

【设计意图: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尤其是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


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乘法问题吧!
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12×4=48(只)
答:一共有48只小蚂蚁。

教学反思
1.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理解,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

2.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采用了口算、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列表、用竖式计算等多种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有
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些方法,说一说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这些方法看起来好像不同,但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这样就建立了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2.
〔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12×4=448(棵)
B类:
2. 212×2×2=848(米)
教材第53页“练一练”
1. 28 36
2. 88 93 369 428 说一说略。

3. 90 120 150 180 210 240
30 40 50 60 70 80
4. (1)212×2=424(元)
(2)124×2+212=460(元)
5. 22×3+23=89(筐) 89筐<90筐能一次运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