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 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第1课时)程朱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

【考纲课标】

考纲: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和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上承汉代新儒学,下启明清新思潮,是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点。

2、本课特点:跨度大: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内容多:5位思想家,近10个重要概念;难度高:(1)哲学概念艰深难懂;(2)背景知识少;(3)主线不明。

3、本课线索:魏晋:佛道兴起,儒学危机;隋唐:尊道礼佛,三教合一;北宋:积极应战,程朱理学;南宋:理学弊端,心学兴起;明代:知行合一,心学风靡;明清之际:心学空谈,经世致用。

【班级学情】

翠园高二,历史班,重点班;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知识零散,缺乏线索和系统;思维具体而敏捷,但对抽象的哲学思想畏惧且模糊;具有一定理性分析能力,但浅尝辄止,缺乏深度理解;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但无法落实到具体行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运用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正确分析程朱理学兴起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客观评价程朱理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策略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

2、正确分析程朱理学兴起的原因。

难点:

1、哲学思想抽象枯燥,晦涩难懂;

2、客观评价程朱理学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故事讲授法、情景创设+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

(三)实际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导入原因:贴近生活,趣味导入,拉近距离

第一幕:走进程朱理学,“理”为何物?

1、“理”为何物?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

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子文集》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程朱理学认为“理”为何

物?

学生:

教师引导:引入故事“月印万川”通俗解释

“天理”。

材料2:须是今日格一

物, 明日又格一物, 积习既

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3:一事不穷,则阙

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

了一物理。

——《朱子语类》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程朱理学认为人应该如何求“理”?

学生:

教师引导:引入故事2“羊羔跪乳”和“敦颐赏花”,解释“格物致知”,并补充朱熹一生著书209卷,编书210卷,注释38卷,校勘72卷的事例,说明理学大师们如何亲身实践“格物致知”的思想。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程朱理学新在何处?

【设计意图及特点】本环节运用这些生动翔实的历史细节,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化难为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历史

问题,还可以点燃历史充满人文情怀、智慧和情感的一面,从而营造独特的历史学习氛围。通过历史细节的发现与探索,让学生走进历史,融入历史,滋润素养,在历史的细节中渗透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二幕:程朱理学的兴起,“理”由何来?

【情景创设】

材料4:佛教教义主张“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辈子忍受苦难,下辈子就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5: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东晋葛洪儒道结合改造道教,服务封建统治。主张“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南朝陶弘景佛道结合建立神仙体系。

材料6: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问题引领】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回答:魏晋以来,佛教、道教为什么会迅速传播?

【情景创设】

材料7:唐有天下……三纲不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8: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材料9:《清明上河图》材料10:宋代殿试图

【问题引领】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思考:自魏晋儒学遭遇危机,为何宋代才兴起理学?

学生:

教师引导:在分析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时,以古代历史上“十朝宰相”冯道和后梁太祖朱温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究,说明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纲常松弛、道德败坏的时代特点。并进一步以北宋宰相吕蒙正和蔡京的生活,说明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奢靡之风。

【设计意图及特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的方面。”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也曾指出,摆脱过去“依纲靠本”的命题思路,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历史科命题的主要模式。[1]而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及其命题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客观上具

[1]黄牧航:《论历史情境命题》,《历史教学》2012年第13期。

有“指挥棒”作用。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情境创设,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三幕:程朱理学的影响,“理”当何论?

【情景创设】

材料11: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004年)材料12:绝对的排斥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便形成了“一个不近人情、冷酷残忍的礼教”,造成了“用理来杀人吃人”的黑暗局面。把主观偏执的“意见”认作“理”,强人服从,便摧残个性,压制自由。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材料1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材料14:安徽歙县贞节牌坊

【问题引领】1、材料11和12对理学的评价有何不同?2、你如何解释这种不同?3、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评价事件?4、今后当你读到或者听到类似的评价事件时,应该怎么做?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对于理学你的观点是什么?亦可自拟选题,并简要论述你的观点。(材料13和14可作为论据)

学生:

【设计意图及特点】在上述四则材料中,有一手史料,也有二手资料,有文献史料,也提供了实物史料,有学术著作,也有文学作品,这样的设置,是希望学生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实,在辨别史实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恰当地运用史实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里,辨别信息的能力比获取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由于不同的时代需求,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不同的当事人,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选择和运用史料除了要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还要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

第四幕:理学传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师过渡:理学影响深远,不仅因为它将儒学提高到天理的高度,还在于理学家通过亲身实践将理学思想推广,普及化、生活化,尤其是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当如何实践它?举3例以示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