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苯酚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B.常温下易溶于水
C.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
D.有毒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和石蜡油都属于烃类,甘油、菜子油属于酯类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的“丝”指蛋白质,“泪”指油脂
D.原电池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两极可以是相同的金属
3.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C.苯酚没有毒,其稀溶液可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D.苯酚水溶液呈弱酸性,能与碱反应
4.某含碳、氢、氧的有机物A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已知
C、D、E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A的同分异构体是()
A.乙酸
B.甲酸乙酯
C.甲酸甲酯
D.乙酸甲酯
5.C4H10O(甲)C4H8(乙)C4H8Br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的是()A. CH3CH2CHBrCH2Br
B. CH3CH(CH2Br)2C. CH3CHBrCHBrCH3
D.(CH3)2CBrCH2Br
6.丙醛和另一种组成为C n H2n O的物质X的混合物3.2g,与足量的银氨溶液作用后析出10.8g银,则混合物中所含X不可能是()
A.甲基丙醛
B.丙酮
C.乙醛
D.丁醛
7.甲酸、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碳酸、苯酚、甲酸、乙酸
B.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C.甲酸、碳酸、苯酚、乙酸
D.苯酚、碳酸、乙酸、甲酸
8.1 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A. 5 mol
B. 4 molC. 3 mol
D. 2 mol
9.下列基团:﹣CH3、﹣OH、﹣COOH、﹣C6H5,相互两两组成的具有酸性的有机物有()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0.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5.4g,则该醛可能是()
A.丙醛
B.乙醛
C.丁醛
D.甲醛
11.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在硫酸存在下与水反应生成【B】C两种物质,C经一系列氧化最终可转化为B的同类物质,又知等质量的【B】C的蒸气在同温同压下所占体积相同,则A的酯类同分异构体共有()
A. 8种
B. 12种
C. 16种
D. 18种
12.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加入少量碱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后红色消失,原有机物是下列物质中的()
A.甲酸乙酯
B.乙酸甲酯
C.乙醛
D.甲酸
13.如图表示取1mol乙烯雌酚进行的4个实验,下列对实验数据的预测正确的是()
A. ①中生成7 mol H2O
B. ①中生成2 mol CO2
C. ①最多消耗3 mol Br2
D. ①中最多消耗7 mol H2
14.做完实验后的试管上沾有的苯酚,不能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B.酒精
C. 65①以上的水
D.冷水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的是碳酸钠
B.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C.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了氢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已知胺(R—NH2)具有下列性质:
①.RNH2+CH3COCl―→RNHCOCH3+HCl
①.RNHCOCH3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RNHCOCH3+H2O―→RNH2+CH3COOH
对硝基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根据以上合成路线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
①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①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用稀氨水洗涤
①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
①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
①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①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6H10O5)n而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①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属于加成反应
18.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如果将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甲苯
①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①除去苯中的苯酚:向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
①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制得纯净的乙烷,可将混合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①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并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9.已知下列数据: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2 mL浓硫酸、3 mL乙醇(含18O)和2 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①按右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 min。
①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①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
(1)配制①中混合溶液的方法为;
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
C.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①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理由是;步骤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4)该同学反复实验,得出乙醇与乙酸的用量和得到的乙酸乙酯生成量如下表:
表中数据x的范围是;实验①①①探究的是。
20.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①;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5)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6)实验室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将生成的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①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①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1.已知NH4+与甲醛(HCHO)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反应:4NH4++6HCHO→(CH2)6N4+4H++6H2O,实验室中有一瓶脱落标签的铵盐,取2.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HCHO溶液配成100mL 溶液,取出10mL,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当加入25mL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2.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
取4.08 g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生成银21.6 g。
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由于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故A正确;
B、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①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但是常温下溶解度减小,故B错误;
C、苯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所以呈粉红色,故C正确;
D、由于苯酚有毒,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A、石油和石蜡油都属于烃类,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类,菜籽油属于酯类,故A错误;B、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低,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水的能量高,故B 错误;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的“丝”指蛋白质,“泪”是石蜡油属于烃类,故C错误;
D、原电池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燃料电池中两极可以是惰性电极金属铂,则两极可以是相同的金属,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A、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中,故B正确;
C、苯酚有毒,其稀溶液可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故C错误;
D、苯酚水溶液呈弱酸性,具有一些酸的通性,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根据转化图可知,A是酯类,C是羧酸钠,B是醇,D是醛,E是羧酸.又因为A、C、D、E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因此A是甲酸甲酯,根据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来判断,A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A。
5.【答案】B
【解析】甲能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4H8,说明甲中含有羟基,甲为醇,乙为烯烃,丙为卤代烃,其中甲的结构可能有4种:CH3CH2CHOHCH3、CH3COH(CH3)2、CH3CH2CH2CH2OH、(CH3)2CHCH2OH,乙的结构有3种:CH3﹣CH2﹣CH=CH2、CH3﹣CH=CH
﹣CH3、,乙→丙的反应为与Br2的加成反应,则丙中应含有则分子中应含有
﹣CHBr﹣CHBr﹣结构,则丙的结构不可能为CH3CH(CH2Br)2,故选B。
6.【答案】C
【解析】丙醛CH3CH2CHO分子量为58,
CH3CH2CHO+2Ag(NH3)2OH CH3CH2COONH4+2Ag↓+3NH3+H2O
若是3.2g纯的丙醛生成银×2×108=11.9g
所以杂质是分子量大于58的醛,或是不发生银镜反应的杂质,甲基丙醛和丁醛的分子量比丙醛大,丙酮不发生银镜反应,故选C。
7.【答案】B
【解析】甲酸、乙酸、碳酸、苯酚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则甲酸、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故选B。
8.【答案】A
【解析】酯水解后,2 mol羧基和3 mol酚羟基都与NaOH反应,需5 mol NaOH。
9.【答案】C
【解析】因羧酸和酚具有酸性,则﹣CH3、﹣OH、﹣COOH、﹣C6H5相互两两组成的具有酸性的有机物有CH3COOH、C6H5COOH、C6H5OH,故选C。
10.【答案】A
【解析】n(Ag)==0.2mol,醛基和银的关系﹣CHO~2Ag,则n(﹣CHO)=0.1mol,即饱和一元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点燃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0.3mol,所以氢
原子数目为6,分子式为:C3H6O,为丙醛,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由题中条件知A为酯、B为一元酸、C为一元醇,且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B应为丁酸,C为戊醇,丁酸有两种,戊醇有八种,每种酸可形成八种酯,两种酸共可形成十六种酯。
12.【答案】A
【解析】A、由于甲酸乙酯分子中含有醛基,溶液显示中性,能够在碱溶液中水解,故A正确;
B、由于乙酸甲酯中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
C、由于乙醛不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加入少量碱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后红色不会消失,故C错误;
D、甲酸显示酸性,不满足“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故D错误。
13.【答案】D
【解析】A.1mol己烯雌酚中含22molH,由H原子守恒可知,①中生成11mol H2O,故A错误;B.酚﹣OH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则①中无CO2生成,故B错误;
C.酚﹣OH的邻、对位均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则①中最多消耗4mol Br2,故C错误;
D.苯环与C=C双键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己烯雌酚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7mol氢气,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A.苯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易溶于水,可以用来洗涤,故A错误;B.苯酚易溶于酒精,残留有苯酚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故B错误;
C.在65①以上,苯酚与水互溶,可以用来洗涤,故C错误;
D.苯酚微溶于冷水,不能用来洗涤,故D正确。
15.【答案】D
【解析】A.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故A 错误;
B.溴乙烷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加入硝酸银不反应,故B错误;
C.苯不含双键,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但是可以燃烧,能被氧气氧化,故C错误;
D.氢键的存在使得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故D正确。
16.【答案】(1)保护氨基(—NH2)
【解析】信息①将—NH2转变为—NHCOCH3,信息①又将—NHCOCH3转变为—NH2,这很明显是对—NH2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三步反应分别是①—NH2的保护、①硝化反应、①—NH2的复原。
17.【答案】①①①①
【解析】①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所以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故正确;
①苯酚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所以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故正确;
①银和氨水不反应,银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所以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可以用稀硝酸洗涤,故错误;
①碱性条件下,油脂易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易溶于水,且升高温度能促进油脂的水解,所以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故正确;
①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属于化学纤维,故正确;
①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错误;
①n不同,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①炔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酸,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故错误;故选①①①①。
18.【答案】①①
【解析】①苯酚和酒精都是有机物,苯酚易溶于酒精,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故①正确;
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甲苯,甲苯被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氧化成苯甲酸,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无此性质,所以能鉴别,故①正确;
①氨水是弱碱,不能和银反应,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上附着单质银,所以不能用氨水洗,故①错误;
①除去苯中的苯酚:向苯中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是有机物,溶于苯中,无法过滤,故①错误;
①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制得纯净的乙烷,将混合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混在乙烷中,得不到纯净的乙烷,故①错误;
①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并加入AgNO3溶液,上层清夜中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白色沉淀,该沉淀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银,不可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①错误;故选①①。
19.【答案】(1)将浓H2SO4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加入乙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后再加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催化剂、吸水剂
CH3COOH+CH3CH OH CH3CO18OCH2CH3+H2O
(2)BC
(3)大火加热会导致大量的原料气化而损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液体,下层为浅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颜色变浅分液漏斗上口倒
(4)1.57~1.76增加乙醇或乙酸的用量对酯的产量的影响
【解析】(1)混合时浓硫酸相当于被稀释,故应将浓H2SO4加入乙醇中,然后加入乙酸,也可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好后再加入浓硫酸;因酯化反应速率慢且为可逆反应,使用浓硫酸可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并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吸收了水);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故生成的酯中含有18O。
(2)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①可除去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①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并有利于液体分层。
(3)由表中数据知乙醇的沸点(78.0 ①)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5 ①)很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大量的乙醇会被蒸发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因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上层为油状有香味的无色液体,又因会有一定量的乙酸气化,进入乙中与Na2CO3反应,故下层液体红色变浅;将分层的液体分离开必须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4)探究乙醇、乙酸用量的改变对酯产率的影响情况,分析三组实验数据知,增加乙醇、乙酸的用
量,酯的生成量均会增加。
20.【答案】(1)CH3COOH+CH3CH2OH CH3COOC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凝
(2)生石灰 CH3CH2CH2OH 浓硫酸 CH3COOH
【解析】(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汽中含有乙醇和乙酸,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混合物;长导管起到导气和冷凝乙酸丙酯蒸汽的作用;
(2)在乙酸和1﹣丙醇的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把乙酸转化为盐溶液,加热蒸馏,试管B中收集到的馏分为丙醇,烧瓶中剩余的为乙酸钙的水溶液,再加浓硫酸得到乙酸,通过蒸馏分离得到乙酸。
21.【答案】35%
【解析】设铵盐的化学式为(NH4)xR,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由各物质间的定量关系为:1mol (NH4)xR~xmolNH4+~xmolH+~xmolNaOH 得(2.0/M)×x=0.025,则M/x=80。
若为一价铵盐,则该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为硝酸铵,其含N量为35%;若为二价铵盐,则该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无此铵盐,依此类推。
最后确定此铵盐只能为硝酸铵。
22.【答案】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是0.02 mol和0.06 mol
【解析】混合醛的物质的量=4.08 g÷51 g·mol-1=0.08 mol,生成银的物质的量=21.6 g÷108 g·mol -1=0.2 mol>0.08 mol×2,由此可知:混合物中必含有甲醛。
设甲醛的物质的量为x,另一种醛A 的物质的量为y。
①
M A==58 g·mol-1
根据题意,醛A应符合通式C n H2n O:12n+2n+16=58,
n=3,所以A为丙醛。
综上可知,这两种醛是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是
0.02 mol和0.06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