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及应用研研究
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系统,其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态循环。
生态系统模型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描述这些相互作用和循环。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并指导我们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工作。
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生态学家们开始将系统论和控制论应用于生态学中。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生态系统模型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研究领域。
现在,生态系统模型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生态系统模型通常基于数学方程式和计算机模拟。
这些方程式涉及到许多东西,如光合作用、碳循环、氮循环、水分循环、动植物行为和能量传递等。
这些方程式再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型,可以预测物种数量、生产力和其他生态学参数,以及各种干扰和管理干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模型有许多应用。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对环境干扰的评估。
例如,在开发和建设新项目之前,政府和私营公司可能会使用生态系统模型来评估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最小化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损害。
此外,生态系统模型也可以用于更新现有的管理计划和政策。
例如,在一些减少土地沙漠化的政策的制定中,把生态系统模型与其它模型相结合就能够更好地确定适宜的措施。
生态系统模型还可用于帮助设计和实施生态修复项目。
例如,在重建受到污染的河流方面,生态系统模型可用于预测受到污染物影响的物种数量和密度,以及不同方法的效果。
生态系统模型在这一领域中的使用可帮助决策者制定最佳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系统模型在预测自然与环境事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模型可用于预测未来物种移动和整个生态系统响应的模式。
通过这些预测,我们可以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
总之,生态系统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管理生态系统。
随着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用更准确、更完整的方法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动态。
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是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分析、预测、优化和管理的数学模型。
它是将生态学和数学结合的产物,可以有效地表现生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对于生态环境的评估、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是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构建理论,包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种群动态、物种互动、群落结构和演替等关键要素。
这些要素可以用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随机模拟等各种数学方法建模,以描述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此外,生态系统动态模型还需要考虑人类活动、非生物因素、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性等因素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和应对措施。
二、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应用场景1.生态环境评估与预测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可以用来评估和预测污染物质的传递路径和环境影响,对于环境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气候变化模型和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可以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最佳的资源利用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合理界定,预测人类活动的影响,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3.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可以为生态系统重建提供参考,如要恢复湖泊生态系统,可以基于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构建适合生态系统发展的水文模型,并根据水文模型制定管理措施。
4.生态系统演替研究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可以研究生态系统演替,例如对一个砍伐后的森林,可以建立森林演替模型,模拟各种森林类型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从而预测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三、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卫星遥感、社交网络等技术的普及,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将会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业生态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产业生态理论源自生态学领域,旨在研究产业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产业生态理论进行综述,旨在探究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产业生态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产业生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生态学的观念应用于产业领域,以生态系统的思想为基础,研究产业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兴起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二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探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在这两个方面的背景下,产业生态理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内容。
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框架的建立产业生态理论的形成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以便进行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
在这方面,产业生态理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2.产业链的概念和原理;3.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4.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这些内容为产业生态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也为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的丰富化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系统动力学、网络分析、贝叶斯推断、演化博弈等方法,这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和可重复。
三、应用领域的扩展产业生态理论的应用领域涉及很广,不仅包括传统行业,也包括新兴产业。
产业生态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1.环保行业,通过产业链能量循环和资源再利用,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2.工业制造业,通过共享资源、协作研发和共同创新等方式,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3.农业领域,通过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新兴产业,比如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从企业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变及其比较
从企业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变及其比较杨荣【摘要】创新的系统范式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发展观看,它经历了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等五个阶段,这些系统范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对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比较,以及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比较,一方面,可以让人们能更好地识别它们,把握每种范式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4(014)002【总页数】6页(P136-141)【关键词】系统方法;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比较【作者】杨荣【作者单位】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惠州51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1.61 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变1.1 从线性创新到企业创新系统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把它引入经济学,由此创立了创新理论。
之后,有大量学者投入到创新研究领域中,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同的创新理论相继产生。
当初,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是一个线性过程,即是一个从基础科学开始,经过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和销售等环节而形成的单向式、逐次渐进的过程。
根据他们所构造的线性创新模型,科学被看作是创新的起因和来源,在创新过程中,从上游这端增加对科学的投入,就能直接增加下游端创新的产出。
在过去很长时期里,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在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占据了主导地位[1]。
但后来人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新的线性模式与实际创新过程不相符合,其原因在于线性创新模型忽视了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创新各阶段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反馈等因素。
从此,创新理论家把创新视为多元活动系列的复杂过程[2]。
1952年,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发表了“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思想。
企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企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
除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之外,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要建立和管理好自己的生态系统。
企业生态系统是指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构建步骤、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企业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本身及周围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经济系统。
除了企业自身之外,企业的生态系统还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行业组织、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构建一个健康、有利的生态系统,并且有效地管理和优化这个生态系统当中的各种元素。
二、构建企业生态系统的步骤1.确定利益相关者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利益相关者,找出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人群。
利益相关者可以包括供应商、客户、股东、竞争对手、政府机构等。
一旦企业明确了这些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并为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制定相应的策略。
2.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应该寻求与其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启动有价值的商业合作模式,共同推进双方的利益。
例如,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也可以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分享市场信息、技术研发成果和市场机会。
3.拥有开放式创新机制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应该拥有一种开放的创新机制,可以与其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及开发新产品及服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市场营销和管理成本。
例如,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研发新产品,降低研发成本;公司也可以与客户合作,开发依赖于客户需求的专业产品,提高产品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
4.优化手机化科技生态系统速度和生命力与信息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款智能手机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了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云服务等。
现代企业也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提高生态系统的智能化和敏捷性,实现数字转型。
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方法及其应用1.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指对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空间分布等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信息,从而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的保护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海洋等,并可用于监测物种濒危、生物入侵、生态系统恢复等问题。
2.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人工设定和控制实验条件,对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特定组成部分进行操作,以模拟和测量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比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揭示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底物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等功能,为生态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模型模拟法模型模拟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态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已有的数据和理论知识,可以模拟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过程,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模型模拟法在研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的响应和适应性,为生态系统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修复和改善退化的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
研究生态系统功能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退化生态系统中的问题和限制,并指导设计合理的生态工程方案。
例如,通过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底物循环和物种相互作用,可以设计和建造湿地人工湿地,恢复湿地功能和水质净化能力。
2.生态保护研究生态系统功能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物种多样性的分布和维持机制,并为保护和管理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可以揭示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中濒危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进而指导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
3.气候变化综上所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生态工程、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其理论研究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其理论研究生态系统是由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生物体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许多方面都难以计量,然而,它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讨,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生态系统主要有生物物种、生态地理和生物圈三个层次。
生态地理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的地理位置关系,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群落、生境和生物地理等。
生物物种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特定类型生物的种群,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的进化、生物间的关系、营养链和食物网等。
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所构成的系统。
研究生物圈主要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地球科学和气候学等学科领域。
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研究。
生态多样性是自然界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规律,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种群生态、菌群生态和生态组成等。
对生态多样性的研究不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可以为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例如,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来自自然世界的食品、药品和材料,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态学研究主要分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生态技术与管理研究和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
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等方面。
而生态技术与管理研究则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等方面。
最后,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到植被生态学、生物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探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需要借助于复杂系统理论。
在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中,网络科学、信息科学和统计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涉及。
例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研究可以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来分析食物链的稳定性、生态杂草的扩散和人工干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问题。
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比较研究
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比较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为了不断推动创新和提高创新能力,各国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
本文将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比较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各国创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经验。
一、国内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国内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在我国,政府在发展创新生态系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法规,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首先,我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
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的资金专项,如科技创业专项基金、创新券、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其次,政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政府加大了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转移。
同时,政府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帮助创新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了创新企业的税负压力。
二、国外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
例如,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科研机构、高校、创业孵化器、风投公司和创新型企业组成。
美国政府注重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保护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且提供了创新企业所需的融资和税收减免政策。
以以色列为代表的一些小国家,通过积极招引外资和外国人才,构建了高度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这些国家通过设置专门的机构和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新兴科技企业和风投公司进驻,形成了密集的科研创新网络。
三、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共同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都注重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各种政策和资源的支持。
生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生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态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生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生态模型是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简化和抽象表达,它通过数学公式、计算机程序等方式,模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模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的生理生态特性、环境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数据的收集是构建生态模型的基础。
这些数据涵盖了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物种的分布、数量、生长率,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准确和全面的数据能够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数据的获取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例如某些物种的监测难度较大,或者环境因子的测量存在误差。
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处理有限的数据,是构建生态模型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选择模型的类型和结构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决定。
常见的生态模型包括种群动态模型、群落结构模型和生态系统功能模型等。
种群动态模型主要关注单个物种的数量变化,例如通过逻辑斯蒂方程来描述种群的增长;群落结构模型则侧重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共生等;生态系统功能模型则更关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构建模型时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死亡、更新,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土壤养分、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建立这样的模型,可以预测森林在不同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情景下的发展趋势,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态模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构建农作物生长模型,来优化灌溉、施肥等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模型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科学研究,还在生态保护和管理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中,通过生态模型可以预测不同保护策略下物种的生存状况,从而选择最优的保护方案。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研究综述到治理与运行理论模型的设计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研究综述到治理与运行理论模型的设计∗胡泽民∗∗1㊀于飞2㊀王景毅21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㊀校长办公室,广西㊀桂林㊀541004;2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㊀桂林㊀541004æèçöø÷摘㊀要㊀在企业间竞争逐渐由 单个企业之争 升级为其赖以生存的 创新生态系统之争 的背景下,通过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从创新生态的形成㊁运行演化和风险治理三个层面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和治理的理论模型.关键词㊀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F 27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G4859(2019)01G0037G16㊀㊀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呈现出复杂性㊁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态势.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仅只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逐渐演化为创新生态之间的竞争.同时,学者们也发现仅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经验和知识积累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创新的需要,并认为跨越组织边界,与各种企业和组织进行合作与协同,基于模块的知识整合,竞合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是获取创新资源㊁提升创新能力和效果的有效方式.一些国际化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尝试着建设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形成了准市场式契约关系,各系统成员在共赢前提下,相互交流合作,弥补技术上的缺陷,提供资金援助以及提升专业化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一整套 面向客户㊁协调一致 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目前,国外学者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已渐成熟,其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但在国内,早期我国学者对此领域涉入较晚,导致前期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事创新生态领域研究的国内学者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概念界定㊁结构与特征㊁运行㊁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和治理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领运行和治理的理论模型.1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1.1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界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M o o r e (1993)首次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他认为,商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互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经济联合体,它既包括上下游配套协作的合作商,公共服务机构,也包括各类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繁衍至生态学中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由企业㊁政府㊁金融机构㊁高校㊁科研院所㊁中介机构等各类组织所构成的[3],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创新系统,系统内部各组织通过知识㊁技术和资源相互交流而实现互联共赢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从创新生态构成的视角上看,创新生态7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制度压力,知识密集服务嵌入与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 (71662006).作者简介:胡泽民,男,江西九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㊁战略管理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含大量异质性的组织和个体,如各种企业㊁科研机构㊁政府部门和普通消费者等,从创意产生㊁知识扩散㊁产品生产到商业价值创造,整个过程涉及广泛的活动.J a c k s o n(2012)通过借鉴生态学的相关概念,以共生㊁能量流动为逻辑起点,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市场上各创新利益相关者为了共同提升技术创新效果,将知识㊁信息㊁资本和物质等创新资源作为创新生态中的 能量 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流动和循环,包括基础研发生态和商业价值创造生态两个层次.C r o s s(2013)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战略联盟,联盟内存在一个核心企业,该企业通过以创新和商业利益为纽带,将各类创新资源聚集,形成创新网络并最终拓展为包括研发㊁推广㊁商业应用等子创新系统.陈劲(1999)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以企业家精神㊁政府㊁技术培训㊁研究与发展体系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如图1).图1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框架资料来源:根据陈劲(1999)文献整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核心企业与周边组织构成,核心企业在系统中起到主导作用,左右着整个创新生态的发展和创新效果(L a n s i t i,2004;A n d e r,2006).R o b e r t(2000)等的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来源于产品和服务,而更多的演变为系统中技术模块的集成,通过这些模块的集成形成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竞争优势.U y g u nY和R e y n o l d sEB(2018)构建了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图2),并指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仅依赖于中小企业㊁原始设备制造商㊁创业公司㊁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依赖从研发网络㊁贸易协会以及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等外部来源进入该系统的知识.图2㊀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㊀资料来源:根据U y g u n和R e y n o l d s(2018)文献整理. T r a c e y(2003)等从制度层面对企业创新生态进行了分析,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不同企业和组织在竞合过程中为应对市场环境而自发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它组织之间通过相互联结构成组织间网络.A d n e r(2006)指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系统内各企业的合作水平,特别是可以将各企业所拥有的不同技术领域的知识模块整合,构建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协同创新系统.当今社会,所有企业或组织的创新活动,都要依托国家和世界的创新环境,企业甚至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研究㊁开发㊁应用三者之间的平衡,由此J u d y E s t r i n(2009)构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图3).W a n g㊁P i n g(2009)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个体或组织参与生态系统中创新网络及创新社群的生产和应用形成的,并由此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图4).总体而言,现有文献中主要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㊁组成要素㊁创新机制㊁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83图3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资料来源:根据J u d y E s t r i n(2009)文献整理.1.2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企业社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内学者吴金希(2014)在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之后,将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基于某些共同的创新要素而形成的,相互依存㊁相对稳定㊁相对独立㊁互利共赢的一种组织体系.同时吴金希依据共性创新要素特点㊁角色和地位㊁稳定性和开放程度等标准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划分(表1).G o b b l e(2014)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的㊁共享的,各主体之间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㊁共生共赢.顾桂芳(2017)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开放共享的创新环境下,企业整合外部创新思想,结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同创新主体间依据创新想法的产生㊁研发到应用的创新全过程交互竞合而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㊁资源㊁信息交换的开放式创新系统,企业若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高水平的创新实践,建立以研发部门㊁生产部门㊁销售部门为核心层次,以人才培训㊁资金供应㊁物流平台㊁制度与文化㊁企业家精神以及管理工具为支撑的,并与政府㊁供应商㊁竞争对手㊁大学和科研机构㊁用户㊁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如图4)(何郁冰,2008).图4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资料来源:根据何郁冰(2008)文献整理.创新生态系统是聚合创新要素㊁创新价值链和网络而形成的复杂的㊁开放的㊁不断演化和自我完善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动态性㊁栖息性和生长性特征(曾国屏,2013).梅亮㊁陈劲(2014)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源起㊁演化㊁理论框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理论框架(图5),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在于成员异质性㊁动态演化㊁共生共赢以及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协同.我国专家孙海鹰在思客访谈(2018.11.8新华网)时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融合机制,四自组织的协同共生的机制,大量的成果从系统中内生㊁靠联合共生,又靠组织行为和群行为扩散.杨伟㊁周青(2018)分别从结构㊁与外部环境的关系㊁功能三个方面定义了创新生态系统,得出其是一个典型复杂的㊁开放的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企业生态系统构建和形成的关键是要改变认知和思维方式,要从线性思维发展到非线性思维,发展到生态链思维.就是建立一个多元的㊁多层次的㊁多主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思维方式.要从关注产业链本身扩展到供应链前后,创新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事,它是全体人民㊁全社会的事情.中国的企业未来有两条路,第一,融入全球生态链;第二,构建自己的生态链㊁生态圈.93图5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理论框架资料来源:根据梅亮,陈劲,刘洋(2014)文献整理.表1㊀创新生态系统的分类序号分类标准㊀㊀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1共性创新要素特点∗地理区域型㊁全球虚拟型∗产业型㊁产品型㊁市场型2角色和地位∗网络核心型㊁坐收渔利型㊁支配主宰型∗配套型㊁竞争型㊁混合型3稳定性和开放程度∗长期稳定型㊁短期合作型∗封闭型㊁开放型4其他∗引领型㊁追赶型∗自然生态型㊁规划型㊁拼凑型㊀㊀资料来源:根据吴金希(2014)的文献整理.041.3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相关研究根据杨剑钊和李晓娣(2016)的研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被定义为系统内各构成要素间通过高频率紧密的交流和互动形成的共生发展能力和机制,包括协同共生机制㊁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㊁利益分配机制㊁适应匹配机制.戴宁综合考察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并指出创新生态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系统形成㊁运行演化过程㊁风险及治理.1.3.1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核心企业核心能力构建,创新平台搭建和创新生态形成.R u p r e c h t (2014)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内外双重力量作用下形成的,内部驱动因素包括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性㊁高难度,外部因素包括科技发展速度㊁经济周期波动㊁竞争激烈程度㊁全球化进程加剧等.王晓萍㊁刘志峰(2009)在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归纳总结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根本动力㊁重要动力㊁基础动力以及核心动力(见图6),并且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密切㊁互利共生的企业形成的兼具独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网络关系,不断地发展演化,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系统.根据张省(2017)对创新生态系统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制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市场拉动下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机制;一类是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的引导形成机制.尽管以上两种机制的出发点不同,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样的,最终是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 M a z z u c a t认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初期的影响作用很大.C.J.S c h r a mm (2005)指出,在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阶段,政府采取软硬并举的治理模式,帮助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从不稳定阶段逐渐过渡到稳定阶段.L a n s i t i.U,L e v i e n R(2004)指出,核心企业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着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创新生态系统中其他组织的创新效率.图6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制资料来源:根据王晓萍,刘志峰(2009)文献整理1.3.2㊀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演化现有文献中对于企业创新生态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以高科技企业㊁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学者们研究的思路也基本类似,通过将自然生态系统内物质能力流动的规律以及 丛林法则 等运行逻辑引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描绘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核心技术能力才能够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现代技术研发难度高㊁风险大,因此高科技企业倾向于通过其他组织建立网络化的联结关系来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某个企业作为核心企业进行主导,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建立风险控制㊁利益分配机制以形成竞合共生和层次分明的生态位势.大量文献强调,核心企业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中具有核心主导地位,从战略层面上影响着生态的发展.其次,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来14识别和抵御风险.再次,只有创新生态系统内的每个企业都能持续获取一定的利益,合理分配资源,才能使得企业保持积极性,整个系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利益分配机制必不可少.并且,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规模㊁实力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本企业在系统中位势和作用,并明确其权责利,即企业在创新生态中的生态位.最后,创新生态系统内的企业依然需要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充分竞争以保证生态活力,同时也要加强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并作为一个整体与系统外部的企业和组织进行竞争,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一些学者指出,除了上述运行机制之外,系统外部的独立技术提供商也至关重要.戴宁(2010)在此基础上,补充到整个创新生态系统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C r o s s (2013)提出了知识传播和扩散机制.张省(2017)在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的研究中归纳总结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㊁整合机制㊁创新机制㊁控制机制㊁保障机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应注重吸纳社会力量,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保障制度,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相同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主体在互相影响和共同演化的过程中不断探求创造新价值(蒋石梅,2015). J a c o b i d e sM.G(2006)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能是由单个公司运行,也可能是由公司联合或单个财团运行,甚至可能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在运行.陈劲(2017)从嵌入性视角切入,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运行机制,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图7).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与通信技术飞速发展,高科技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高科技企业创新更是当今国家乃至区域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张利飞(2009)从创新机制㊁推广机制㊁决策机制㊁协调机制四个方面入手,研究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得出其是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杨剑钊(2016)提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依赖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内的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并且指出高科技企业的运行机制应有协同共生机制㊁风险识别与防范机制㊁利益分配机制㊁环境匹配机制组成(图8).戴宁(2010)研究了外围环境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影响.周大铭(2013)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应当以相互合作㊁共生演化为主,其大致分为合作创新条约订立,合作过程,合作结束三个阶段.C a r a y a n n i sE.G(2009)将 自然环境 作为第五螺旋纳入创新体系,认为 五重螺旋 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理应由各子系统通过生态互动和知识流动实现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空间区域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并且要打造种群多样性和知识异质性,由此陈建斌(2016)提出一个以知识协同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图9).24图7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资料来源:根据陈劲,黄海霞,梅亮(2017)文献整理34图8㊀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图资料来源:根据杨剑钊和李晓娣(2016)文献整理.图9㊀知识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资料来源:根据陈建斌㊁高书丽和郭彦丽(2016)文献整理2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及治理2.1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机制创新生态系统内的企业由于存在较为紧密的网络联结关系,同时在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合作创新层面存在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因而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系统风险.周大铭(2014)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风险定义为,在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事故的发生都将会导致系统整体利益损失,且具有不确定性.从风险产生机理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主要来自套取技术风险㊁恶意竞争风险㊁信息外泄风险[27].A d n e r(2006)在研究44创新生态系统风险及治理时提出创新生态系统风险可大致分为项目风险㊁整合风险㊁依赖风险三类.李慧芳(2018)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产业集群下的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二是企业联盟㊁网络和虚拟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近年来,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张运生(2009)的研究,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相互之间依赖程度较高㊁资产专用性强㊁信息不对称㊁结构不稳定等,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推高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生的风险.李晓娣(2018)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的影响因素及运行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风险感知㊁风险治理意愿㊁风险治理投入以及风险评估均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产生影响.C h o和L o o(2006)指出,企业感知风险的能力越强,则越容易规避风险,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也越大.张运生㊁郑航(2009)从融合风险㊁机会主义败德风险㊁资源流失风险㊁锁定风险㊁外部环境风险六个方面构建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图10).郑少芳(2018)提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整合风险主要来自创新主图10㊀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指标资料来源:根据张运生和郑航(2009)文献整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一种创新方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讨论研究.梅强(2013)基于企业视角,系统地分析了风险运行路径,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图11),根据系统模型将创新生态系统风险归纳为技术性风险㊁整合风险㊁外部风险㊁合作风险和依赖性风险,并提出了规避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的建议.吴晓波(2003)从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借鉴植物学术语,提出来影响产业集群的 自稔性 风险,包括战略趋同风险㊁资产专用性风险㊁封闭自守风险以及创新惰性风险.D a l u m和P e d e r s e n (2005)研究企业技术生命周期对产业集群造成的危险.图11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资料来源:根据梅强和张兵(2013)文献整理.2.2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2.2.1㊀治理主体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得益于其系统内部建立一个以焦点企业为主体,其他联合主体协同发展,创新环境形成有力支撑的生态链体系.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牵头,联合学界和企业界,借助于相关政策的引导,积极鼓励产㊁学㊁研及其它创新主体之间达成战略联盟,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主动性[4].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其作用更多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引导以及市场秩序的维护上[6].在创新生态系统内,政府㊁企业㊁大学及科研院所都是利益相关者,因此他们都是生态系统的治理主体,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多以多元多中心治理为主,其本质上就是多元多主体的共同治理模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注重塑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牵头搭平54台,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使市场和政府之间保持协调一致和有效平衡(范洁,2017).吴绍波(2014)在对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的研究中,根据治理主体的不同,将治理模式分为单一主体治理模式和多主体治理模式,其中单一主体主要以核心企业为主.2.2.2㊀治理对象在进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的过程中,也要明确所涉及的治理对象,陈劲和陈钰芬(2006)明确指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涉及的治理对象为全体员工㊁领先用户㊁供应商㊁技术合作者㊁知识产权工作者.H e l f a t(2015)指出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过程中要处理好各治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核心企业的利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各个成员间通力合作,共同进化.吴绍波(2016)指出,不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应根据技术进行整体匹配㊁协调以及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等主要问题进行风险治理机制布局.2.2.3㊀治理机制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传统的治理机制主要是以开发创新成果的独占性为主,这种治理机制是基于 风险隔离 的特征,相关研究主要从宏观体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展开,基于 个体创新 或 封闭式创新 情境(魏江和李拓宇,2018),保护手段主要为利用技术本身的特质和制度手段(应瑛,2018).而随着企业创新生态研究逐步深入,从制度理论视角探讨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方式正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制度理论的核心是由于存在共同的外部制度压力,导致不同的企业将出现组织同构的现象,分析并解释了企业场域内,制度同形和制度规范的建立的问题[60],以及企业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建立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的行为.制度环境对组织形态㊁结构或行为是否合理㊁是否被社会认可以及是否容易获取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称为制度压力[61].S c o o t(1995)将制度压力分为规制压力㊁规范压力㊁模仿压力.大量研究表明,制度压力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的形成.基于制度理论,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治理机制模型.2.2.3.1㊀规制压力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规制压力主要来自政府或其他具有法律权威的组织机构所颁布的政策㊁法律㊁法规等.P o r t e r (1995)指出,规制压力使得缺乏创新性或者具有组织惰性的企业依据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颁布的行政指令,意识到存在的低效率㊁低质量㊁低技术的问题,并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创新活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进步,为了更好地维护产权人的利益,国家制定了知识产权制度,并在不断地完善中.当前的知识产权主要涉及专利权㊁商标权㊁版权㊁实用新型等权利,对于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企业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严惩侵权企业,获取经济赔偿,抑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个别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模仿的可能性,使企业更好地参与生产与创新.知识产权法律规制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和风险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降低了企业创新㊁合作生产㊁研发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产生有价值知识创新的机会,使得企业更有意愿增加创新投入以及开展合作研发(A g o s t i n i和A g o s t i n i 等,2017).K a y a n o(2008)认为,加强与政府㊁金融机构等组织的合作,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来确保企业创新生态的平稳运行.刘学理(2011)指出,只有对其风险程度作出合理的评价,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化解风险.规制压力下知识产权法律规制给予创新企业越来越多的专用性,企业基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而获得其他企业专利授权后,将会增大获得更多知识商业化收益与许可费用的可能性(P u r a n a m,2009;A r o r a a n a m,2007),专用资产机制就越能激励创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㊁增加创新投入,提高创新的差异化程度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对专用资产的研究中,陈伟(2017)指出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R&D投入的主体是专用性极强的资产,对于这些专用性资产投入,可以使其成员企业联合起来,结成战略联盟,从而有效避免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违约行为.在创新生态系统内,可采用知识产权的专利交叉许可来作为联盟的底层规制,在生态系统内构建隐性知识产权标准,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张运生,2009).创新生态系统内的焦点企业通过调整对主要资源的开发㊁应用等权利的管制,吸引拥有互补专利的成员企业进行专用性资产投6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价值共创与治理--以科技园区为例
收稿日期: 2020-12-01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 协同创新视角下河南省科技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治理框架研 究》 (202400410099) 。 作者简介: 孙卫东 (1953—) , 男, 山东滕州人,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 续发展、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主体创新层的横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竞争 者与合作者 ( 相关企业) 构成的创新网络, 为克 服资源有限的短板, 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需要借助 合作企业, 如配套设备与服务供应商、 服务外包 商等合作者的力量, 通过技术、 设备、 资金等互 补性资源 整 合 及 外 部 知 识 的 获 取 实 现 创 新 联 动。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占有相同生态位、 市场、 生产 相同产品与替代品及争夺相同创新资源的企业形 成竞争, 这种竞争会成为其不断创新的动力, 有 时面对需解决的共性难题时, 也会演化为抱团创 新的合作伙伴。
1. 生产者 由主体创新层和协同创新层组成, 充当着生 产者的角色, 是创新成果的产出者。
图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主体创新层包含有科技型中小企业、 上游供 应商、 下游消费者 ( 包括销售商) 共同形成的纵 向创新价值链。 其中, 供应商除为企业提供零部 件和原材料外, 合作中还能为企业提供创新灵感 及技术更迭信息[16] , 反之,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活动在给供应商带来收益回报的同时, 其知识溢 出也会使供应商得到更多的技术与信息而促进其 不断创新。 客户 ( 包括销售商) 是企业的直接对 接者, 客户的信息反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改进产 品、 完善服务与管理等创新的重要来源。 主体创 新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 的基础上聚焦研发与供应链上、 下游企业及客户 密切合作实施全供应链的联动创新。
生态规划的理论
案例一: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 加强绿地管理与维护,确保绿地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
成果效益: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生活品质提高。
案例二:某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项目背景
某流域面临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如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生态规划有助于 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生态规划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阶段
早期的生态规划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的风水学说,强调建筑与自然环 境的和谐。
现代趋势
现代生态规划强调跨学科合作,综合运 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技术手 段,实现精准规划和科学管理。
政策与法规的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生态规划。
完善法律法规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破坏生态 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
政策执行与监管
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确保生态规划目 标的实现。
公众参与与教育普及
规划目标
恢复流域水生态系统,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流域生 态经济协调发展。
案例二:某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2. 恢复水生生物种群,提高生物 多样性。
1. 强化水资源保护,减少污染源 排放。
实施策略
01
03 02
案例二:某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3. 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用水需 求。
VS
成果效益:水体质量明显改善,水生 生物种群数量增加,流域生态经济协 调发展。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研究
育繁殖 、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 。企业生态 系统 的动 态演化过程实际上是核心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 。当某 个企业家或一批有 开拓精 神的人 ,发明某项新技术 ,
或 发 现新 规 则 、新 市 场 、新 顾 客 ,甚 至 只是 一 个 新 的
统 。作 为一种顺 应 2 世 纪复杂多变 的环 境与利益相 1 关者协 同发展的需要而提 出的全新 的战略范式 ,企业
自我 更新 或 衰 退 大致 四 个 阶段 。基 于耗散 结构 理论 ,对 企 业 生 态 系统 的 动 态 演化 机 制 进 行研 究 ,得 出 其 演化 是 自组 织和 环 境 选择 相 结合 的 结 果 的结论 。 关 键 词 :企 业 生 态 系统 ;演化规 律 ;演 化机 制 ; 自组 织 理论
企业生态
企业生态理论研究回顾古典经济学家创始人Adam Smith最早提出了企业成长的思想,以分工揭示了企业成长的机制。
以Ichak Adizes为代表的许多学者提出和发展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要经历一个从生到死、从盛到衰的生命历程,借用生物体既有生命周期概念来分析企业组织的生命周期,并以此解释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国内,王子平等(1996)在《企业生命论》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企业生命”的内涵、组织等新思想,指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会像生命体那样自然地演进。
Frosch和GaUopoulos(1989)年最早提出有关产业生态的解释,指出传统的工业活动应该向产业生态系统转换。
Micah·D·Lowenthal和William·E Kastenberg (1998) 的研究则认为,产业生态这一术语是指从生态学中借鉴的一系列工具、原则和视角应用于产业系统的分析,包括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T·E·Graedel和B·R·Allneby 在产业生态学一书中揭示了生态学中生物组织与产业中企业组织的相似性,重点从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描述产业生态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等。
第一个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Alfred Marshall(192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王缉(2001)认为,企业集群是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Hannan和Freeman(1977)发表的论文《组织群落生态学》。
他们认为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种群,那些同处于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构。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借鉴现代生态学的理论成果,在自然生态学中,生态位用来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群落中的角色,即一个种群的“生存方式”。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了生物、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涉及到了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其研究目的是在自然分布地域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研究生态系统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物质、能量的循环等方面。
相对于单独的生态和环境学,生态系统理论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加明显。
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群体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性生态系统基础理论中,描述物种、群体和生态系统在环境中的结构和特性。
物种数量、密度、分布范围及其环境适应性,集群的流动方式、尺寸和制约条件,生态系统的大小、形态、功能群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研究,都涉及到了物种、群体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性。
2.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基础理论中,主要研究物质循环的各种途径、演化及其效果。
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循环、物质和能量量的测量和评价、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的方法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范畴。
3.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响应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中,重点探讨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的机理和过程。
包括生态环境的自然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响应,如生物数量、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性等方面。
二、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应用生态系统基础理论在生态复原、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卓有成效。
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应用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1.生态复原生态系统基础理论在生态复原中作用显著,主要以重建受损生态系统为主。
具体而言,是将研究得到的生态系统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如重建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应用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也是非常显著的。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为例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为例摘要: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实践路径和策略,以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为例,分析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局限性,从技术、人才、金融等方面提出优化节点、加强协同、提高效率、增强影响等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扎根理论;创新生态系统;人工智能芯片;协同创新;优化节点;高效运行1.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芯片成为了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这一领域,国内企业和创新团队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人工智能芯片的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效、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从协同创新、优化节点、高效运转、增强影响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以期为我国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 扎根理论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扎根理论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协商、合作等方法和工具的作用,促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认识的统一。
扎根理论在管理、组织、创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产业、市场、技术等环境下,各种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合作、竞争,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的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多元化、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等特点,对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解决关键技术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作用。
扎根理论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思想是协同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和生态创新。
具体实践中,应注重优化节点、提高效率、加强协同、增强影响等方面的策略。
3.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局限性分析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发展较快,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其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和局限性。
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研究
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研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系,其中各种生物相互作用,共同维系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态位,而生态位理论正是用来研究和解释这个问题的。
生态位理论来源于20世纪初的生态学,它主要是由G.E.哈钦森提出的。
他认为,每个生物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生态位,这个生态位是由生物的生存需要和它对环境的影响组成的。
生物之间或同一个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态位可以相互竞争和协作,相互影响,从而使得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生态位理论认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食物、营养关系生态位理论认为,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食性和营养需求,它们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也不同。
例如,植物对光合作用依赖,而肉食动物则需要消耗植食动物来获取营养。
这些食物关系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生存状况。
二、空间利用每种生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它们在环境中所占据的位置也不同。
例如,一些栖息在树上的动物需要大量的树叶和枝条来搭建巢穴和栖居,而一些地穴动物则需要草丛或地洞来保护自己。
三、资源利用生态位理论认为,每种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他们需要争夺相同的资源,例如水和氧气等。
这些竞争关系可以导致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数量增加,而某些生物的数量减少。
四、毒物和病菌利用在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可以利用毒物和病菌来控制其他生物的数量。
例如,食肉动物可以通过捕杀病菌感染的动物来保证自己的食物来源。
这些不同的生态位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生态学上,它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
例如,在农业中,生态位理论可以帮助农民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业资源。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态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预测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在生态位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发掘其中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1、项目的立项依据①选题意义有生命的有机体——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会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其实组织也是一样。
企业就是有生命的组织。
企业具有明显的生命体特征,这些特征就是生态学所研究的生命体共生、均衡、成长、竞争等等。
生命体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其所需的环境条件。
现今这种环境条件即使一种生态系统。
优越的、完整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可使企业成长最快、生产量最高、收获量最大、个体或群体最健康、寿命最长。
反之则成长较慢、生产量低、收获量小、体质缺乏健康、寿命不长甚至短暂。
企业的环境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部分,其中内部环境有组织内部关系、结构、资源、组织行为;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股东、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等。
外部环境有地方、国家与全球层面上的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及政治环境等。
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这些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在许多方面不完全是随企业愿望而存在,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诞生、成长及壮大。
因此,如把这些条件通过分析设计、整合,营造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同时通过企业自身的变革,达到对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实现与自然和谐一致,以期生长最好,生产量最高。
这些均属于生态学的研究X畴。
本课题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阐述企业生态学的理论和应用,这对于指导企业家创业、政府制定政策、促进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形成构建企业生态系统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对丰富和发展企业管理学将有重要学术价值。
②国外研究状况20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组织理论界诞生了组织生态学派,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环境如何影响形形色色的组织、组织又如何变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
他们认为组织就像自然界一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环境对组织进行选择,能适应环境的组织就能生存发展,而不能适应环境的组织必将被环境所淘汰。
组织生态学根据研究对象分为个体生态组织理论、种群生态组织理论、群落生态组织理论和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
(1)个体生态组织理论(TheIndividualEeologyororgnaizations)个体生态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1956年帕森斯(Parsons)1271和1957年塞尔兹尼克(selek)分别对个体组织生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产生于组织内部结构安排和环境约束中的惯性因素存在于组织结构中,它们构成了组织适应环境的主要障碍。
(2)种群生态组织理论(The population Eeology of naizations)种群生态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组织群体,即在某些方面相似的组织的结合体。
种群生态组织理论最初是1945年由霍夫斯特德(Hostfdater,R.)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运用于社会学的研究,霍利(Howlye)和坎贝尔(cmapbe)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研究。
汉南和弗里曼(HnnananadFremna)以及奥尔德里奇(Aldrihc)将他们的思想综合运用于组织研究,使得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迅速地扩展。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关于种群生态组织理论的实证研究都依赖于对种群的常识性定义,并用地理学的标准来进行界定,如塞因(singh)、图科尔(Tukcer)和豪斯(Huoes)用种群生态组织理论研究了多伦多社会服务性组织的形成和消亡,汉南及其同事对汽车制造工业在欧洲五国X围内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跨国背景下的调查研究。
(3)群落生态组织理论(munityEcologyofnaizations)群落生态组织理论又称为组织间域模式(InterogrnaizationalFieldModel),或集体行动模式,其分析层次主要是研究一定地理区域内相似和不同组织之间于或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的研究对象既不是单个组织,也不是作为集合体的组织,而是一定地理X围内种群生态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
由于这种关系网络的X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化,所以组织的内涵和环境的外延也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演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鲍姆和塞因(Baumandsingh)、汉特奥尔德里奇(HuntnadAldrich)、鲍姆和劳奥(BaumandRao)等认为,群落生态组织的进化是由三部构成:首先是群落生态系统内的种群生态发生变化差异,然后经过选择形成共生关系,最后生存下来的种群形成新的群落生态组织。
斯格特(soctt)认为群落生态组织主要由关键的供应商、资源和产品的消费者、主要代理商和提供相似服务和产品的组织组成。
阿斯特里(Astlye)认为,群落生态系统的资源交换主要发生在系统内种群组织之间,而不是系统与环境之间。
萨克斯尼安(Sxaneina)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硅谷内的组织的共生关系。
(4)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BusinessEeosystemCoeVolution)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生态系统最早由美国学者詹姆斯·穆尔(JmaesMoore)19?年在《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与个人所形成的经济群体,包括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供应商、投资商、竞争者、互补者、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以及有关的政府机构等,同时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
某一企业生态系统之外的所有因素的综合就是环境。
穆尔提出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同群落生态组织相比,不仅横跨了多个行业,而且跨越了地理界限。
主要观点有:企业生态系统内各组织之间存在着“共同演化”关系,一个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大约经历开拓生态系统、拓展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领导和自我更新或死亡四个阶段;组织和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组织的边界模糊;在合作演化的每一阶段,组织可根据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从顾客、市场、产品或服务、经营过程、组织利益相关者、社会价值和政府政策这七个方面进行管理。
③国内研究状状我国目前有关企业生态学的研究刚刚起步,企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社会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边缘学科正在不断涌现,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专业、层次、角度进入企业生态学领域进行研究。
曹德骏认为应在企业生态系统意识的指引下建立企业生态竞争观,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成本及负面影响。
X建平、梁嘉弊以企业为基本单位,从企业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的角度着手研究企业生态学,认为企业生态系统具有演化性、理性与非理性、系统发展的自组织性和自催化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初始条件敏感性、承载力的扩X性、企业生态环境复杂性、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
以X思华为代表的微观生态经济管理学学者提出了现代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思想与模式,它把态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之中,将生态环境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倡导绿色管理。
马春龙,孟冬妍提出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化与发展取决于复合机制的思想,并给出了这种复合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方式,认为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复合机制表现为动力机制、演化机制和反馈机制,指出三种不同机制的祸合决定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胡顺延提出的所谓企业生态化管理实质就是仿生态模型管理,即适应模型、选择模型和自组织模型管理,其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有机性和多赢性等特点。
赵红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企业群落演替过程及其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根据企业生态位特征,将企业群划分为草本态、灌木态和乔木态,再以企业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标准划分其演替过程;在r一K选择策略与企业成长曲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企业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企业生态对策选择和企业优势度比较。
桂萍等主要研究企业生态系统时代企业竞争战略的特点及规律,认为企业生态系统内的各单位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致使企业的行为特征、运行规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企业竞争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X威、X妍伶基于生态演化观点研究企业竞争和作,说明企业如何分析产业环境,制定竞争与合作战略,并执行战略达到创新的结果,再回馈到环境中改变环境。
苗泽华对工业生态系统及工业企业生态规划的研究,指出工业与自然应是共存与共荣的关系,工业生态园区是未来工业群落的主流模式。
X学华等研究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中的作用,从集群创新网络的视角,分析了作为网络结点之一的地方政府通过提升集群集体效率促进集群成长的机理。
我国企业生态系统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个体生命论的阶段。
虽然有些学者开始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企业与外部环境关系来研究企业生态学,但总的来说对有关企业生态学的研究工作还没有系统化,还不完善。
本论文试图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努力,针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特点,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环境下企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创新机制的研究框架络环境之间的平衡、稳定及其应用价值。
④研究现状简要述评由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研究者们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穆尔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为企业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综观各学派有关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这些理论主要有以下特点(1)关于企业生态学的研究概念比较乱,不清晰,没有形成全面的。
(2)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企业生态学没有形成基本理论;(3)静态研究方法较多,动态研究方法较少,不能适应企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4)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方法较主,定量分析方法较少。
⑤主要参考文献1.Berger,PeterL.,and Thomas Luckmann.(1967)”The Social Construtionof Reality”,New York:Doubleday.2.Meyer,John W.,and Brian Rowan (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nizationx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 Ceremony,”American Journail of Sociology,83:340-63.3.Dimaggio,Paul J. ,and Walter W.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147-60.4.Meyer,John W.,and W.Richard Scott,With the assistance of Brian Rowan and Terrence E.Deal(1983).”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Ritual and Rationality.”Beverly Hills,CA:Sage.5.Fligstein,Neil(1990).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6.Scott,W.Richard,etal.(1995).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itions:International and Longitudinal Studies.Thousand Oaks,CA:Sage.7.Williamson,Oliver E.(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New York:Free Pree.8.Williamson,Oliver E.(1981).”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7,548-77.9.Richardson,G.B.(1972).”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Economic Journal, 82:895.10.Richard Larsson.(1993).”The Handshake Bet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Studies of Mgt.&Org,23,1,M.E.Sharpe Inc.wrence,Paul R.,and Jay W.Lorsch(1967).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Boston: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arvard University.12.Wamsley,Gary L.,and Mayer N.Zald(1973).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Organizations.Lexington,MA:Heath.13.Jeffrey and Gerald R.Salancik(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New York:Harper & Row.14.Aldrich,Howard E. and Jeffrey Pfeffer(1976).”Environments of Organiza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79-105.15.Penrose,E.T.(1959).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Basil Black well.17.Praharad C.K.and Hamel, Gray.(1990).”The Core 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79-91.18.Teece,D.J.,Pisano,G.,&Shuen,(1997).”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Journal,18:509-533.19.Zollo,M.,and Winter,S.G.,(1999).From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to Dynamic Capabilities,A working Paper of the Reginald H.,Jones Center,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Parsons, Talcott.(1956).”Suggestions for a Sociolog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March):63-85.21.Selznick, Philip.(1957). 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New York:Row, Peters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06 (December):607-17.22.Hofstadter,Richard (1945).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1860-1915.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4.Hawley,Amos(1950).Human Ecology.New York:Ronald Press.25.Hannan,Michael T.,and John Freeman (1977).”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929-64.26.Hanan, Michael.,and John Freeman (1984).”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149-64.27.Aldrich,H.E.(1979).Organizations and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28.Hawley,Amos(1950).Human Ecology. New York: Ronald Press.29.Kauffman,S.(1999).The Origins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0.Dill, William R.(1958).”Environment as an Influence on Managerial Autonom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409-43.31.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1999.32.汪涛.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XX:XX大学,2002.33.王育民.区域经济优势与企业生态系统:[博士学位论文].:大学,2000.34.胡顺延.略论企业生态化管理.党政干部论坛,2002,(1):44-45.35.曹德骏.论企业生态竞争.经济论坛,1999,(6):8-10.36.X思华.现代管理理论的缺陷与绿色管理思想的兴起.生态经济,1995,(2).37.桂萍,高维义.企业生态系统时代的竞争战略.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3):236-238.38.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39.林润辉.网略组织与企业高成长,XX:南开大学,200440.韦福祥.企业间网略组织及创新机制的形成新探.现代财经,2001.21(1):50-53.41.解树江,虚拟企业—理论分析、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经济管理,2002.42.史东明.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学,2002.43.Polanyi,M.(1966).The tacit Dimension.New York:Anchor Day Books.44.R.Burt.(1992).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45.费利克斯杰森.管理创新:公司发展的全面解决方案.XX:XX大学.2002.46.Achrol R.S.,Kotler P.(1999).”Marketing ing the network economy”Journal of Marketing ,63.47.X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商务印书馆,1961.48.X建平,梁嘉骅.企业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探讨,科研管理.2002.(3):13-17.49.Michael E.Porter.(1980).petitive Strategy. Free press.50.蔡兵.高科技竞争时代的企业战略联盟.XX:XX人民,1999.51.赵红,陈绍愿,陈荣秋.企业群落演替过程与企业对策选择及其优势度比较研究.管理评论,2004,16(8):12-17.52.马春龙,孟东妍.企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复合机制的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2,(2):13-16.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①研究内容企业生态学涉及X围较广、内容复杂,既有企业内部生态因素,又有企业外部生态系统,既有个体生态,种群生态,又有企业生态系统,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