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侵犯与利他(1)
第5讲 人类的侵犯与利他行为
17
(3)影响侵犯行为产生的因素
温度: 温度: 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 Baron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 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 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 研究案例: 研究案例:司机在路口的行为
24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利用惩罚: 利用惩罚: 假如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 现侵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 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25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尝试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 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站在对方的立场 上想事情。
Leonard Eron发现个体在儿童时期从电视上看到的暴力 行为越多,其在青少年时期及青年时期所表现出的暴力 行为越多。即使不具有暴力倾向的小孩,若长时间观看 暴力影片,也将变的更具有侵犯性。
28
家庭暴力的中介作用 Family-Violence
B-Violence Preference
TV Aggression
30
麻醉作用: 麻醉作用:对暴力的敏感程度降低,变得麻木。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成年人比那些不经常看电 视的人更容易对家庭外面的暴力程度持夸大的看法。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减少人们原先所学到的对暴力行为的 抑制;模仿;更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减少了对暴力的恐惧, 对受难者的同情也降低了;危险意识增加,在别人之前先放 到他人。
26
(5)媒体与侵犯行为
媒体暴力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儿童的侵犯增加 TV Aggression B-Violence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要点四个层次: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群体社会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应用心理研究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法档案研究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将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将人的潜意识的冲动归结于性的驱动力,人格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性的发展(口欲期肝门期生殖器期)自我人格结构本我超我群体心理学分析,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换为“爱”。
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或者说“爱”的关系才是构成群体心理的本质的东西。
符号互动理论第三章社会化定义: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历程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再社会化: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个体需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
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个体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
道德社会化: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超我的形成)社会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二.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社会化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人的社会化就是由人格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的平衡发展。
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认知发展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社会学习理论第四章社会角色角色定义: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四要素:1 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2 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而非自定的3 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分类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权力与地位关系,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角色参与程度角色理论(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倾向)结构角色论过程角色论角色行为模式角色学习角色地位观念角色观念角色义务观念角色行为观念角色行为观念角色技能(学习顺利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履行角色义务和权利,塑造良好角色形象所必备的知识,智慧,能力和经验等)角色扮演: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角色冲突定义: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景,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景。
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行为
个体感受到挫折,却不明白挫折的来源是什么,这时他就倾 向于去寻找一只“替罪羊”,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并 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发泄自己的与不满。
被当作“替罪羊”的人有如下特征:一是软弱性;二是特异性。
练习题
1.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这一行为属于( )。
1967年的实验证实,被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 时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人 们 将 武 器 增 强 侵 犯 行 为 的 现 象 称 作 “ 武 器 效 应 ” (weapon effect)。
即: L.Berkowitz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修正为“多对一的关 系”
六 社会学习理论
(四)同情心与同理心
同理心( Empathy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对方 的感受感同身受.
Baston同理心-利他假说:当我们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 时,会激发出我们对他人的利他动机,帮助他人,改 善他人的处境,并不考虑回报与代价。
重点
三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助人者的特征 (二)情境因素 (三)受助者的特点
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 C.自愿的 D.利他者可
2.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 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 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A.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 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 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 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 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
他们设计了两个实验。
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课件 (2)可编辑全文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 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孩子的教育)
4.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如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 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 的评价。(社交场合的“落单”)
13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 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如: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隔离(剥夺)者 (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 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 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沙赫特研究: 经历过不安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和倾向,“死里 逃生”如:囚徒和修道士的痛苦和不安)
12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例如爱的需要,交往 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合使个 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孤陋寡闻)
(不断获得信息,生活的变化与交流,是个体的需要。因 此,坐牢、关禁闭,剥夺与外界交流的自由, 是一种严 厉的惩罚措施。)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愿意与他人同享快乐,痛 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 德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 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20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即权力欲。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 利他与侵犯
利他与侵犯
利他与侵犯
爱德华·威尔逊在其《论人性》一书 中,将攻击性、利他行为、性本能 和宗教行为视为人类行为基本范畴 的四个方面。 作为一名生物遗传决定论者,威尔 逊认为攻击行为是人类为了确保自 身的安全而形成的一种本能,利他 行为也是通过基因的进化和发展而 来的,其强度和频率随着亲属关系 的疏远而急剧下降。
没有
是
提供帮助
不帮助 不帮助 不帮助
旁观者介入决策过程(Darley & Latané, 1968)
第一节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人格因素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 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把挫折与精神病相联系的启示 ✓ 另一方面赫尔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行为过程, 即源于后天的学习。
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 起的,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这项理论的主要论点 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 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 种形式的侵犯。可以看出,在多拉德等人刚提出挫折-侵犯 理论时,他们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 应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 侵犯行为
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N.米勒在《挫折-侵犯假说》(1941)一书中,修正并扩充了挫折 -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 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 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实际 上,米勒保留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前半部分观点,修正了其后半 部分观点,他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 对多的关系。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一)认识自己(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四)认识生活的价值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1、个体过程2、人际过程3、群体过程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阶段(1895-1934)2、起步阶段(1935-1945)3、发展阶段(1946-1969)4、危机阶段(70年代)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假设与理论(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3、人际层面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一)如何提出问题(二)如何阅读文献(三)研究方法选择1、相关研究2、实验研究(四)收集数据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档案研究法5、元分析方法(五)研究的设计(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七)论文的撰写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生物理论(二)学习理论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2、学习理论的特点(三)诱因理论1、理性决策论2、交换理论3、需求满足论(四)认知理论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五)角色理论第三章自我概念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三、自我偏差(一)焦点效应(二)自利偏差(三)盲目乐观(四)虚假一致性和虚假独特性四、自我与文化(一)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二)东西方文化下自我概念的差异性(三)自我的三成分模型(四)华人自我四元论第四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一)分类(二)图式分类: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作用:三方面(三)社会认知法则1、便利法则2、象征性法则3、基础比例信息4、锚定与调整法则(四)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1、社会认知与寂寞2、社会认知与焦虑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五)社会认知研究中的内隐联想测验二、个人知觉(一)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1、第一印象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2、整体印象的形成(1)平均模型(2)累加模型(3)加权平均模型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1)晕轮效应(2)正性偏差(二)个人知觉的线索1、情绪2、非言语线索(1)人际距离(2)身体姿态(3)目光接触三、归因(一)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1、Heider的归因理论2、Weiner的归因理论3、归因风格理论4、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5、对应推论理论(二)对自己的归因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三)基本归因错误第五章社会行为一、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一)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二)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三)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1、家庭环境2、文化环境(四)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被动型、唤起型、主动型2、行为遗传学的证据3、概率渐成论二、人类的侵犯行为(一)侵犯行为概述1、什么是侵犯行为考虑三方面、工具性侵犯、敌对性侵犯2、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3、文化与侵犯行为4、愤怒与侵犯行为(1)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2)遭受挫折(3)归因的影响5、对侵犯行为的学习(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温度2、兴奋转移3、侵犯性线索4、去个性化5、饮酒6、社会赞许与模仿(三)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四)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1、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2、传播媒体中的性暴力3、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玩电子游戏对人的五点影响三、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一)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1、进化心理学2、社会进化论3、学习理论4、社会交换理论5、移情与利他主义(二)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1、情境因素(1)文化差异(2)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3)环境条件因素(4)时间压力因素2、助人者的特点(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2)助人者的心情(3)助人者的内疚感(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5)宗教信仰(6)性别影响3、求助者的特点(1)是否受他人喜欢(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3)性别的影响(三)增加助人行为1、利他主义的社会化(1)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2)通过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来学习 (3)利他主义的内在动机2、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3、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第六章态度与偏见一、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和功能1、什么是态度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3、态度的心理功能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二)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2、时间因素3、自我意识4、态度强度5、态度的可接近性6、行为的主动性水平7、心境的影响8、情境的作用(三)态度的测量1、直接测量(1)利克特量表 (2)瑟斯顿量表(3)语义区分量表2、间接测量(1)投射技术(2)生理指标测量(3)反应时测量二、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与学习(二)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三)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四)文化对态度形成的影响三、态度改变(一)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1、Heider的平衡理论2、认知失调理论(二)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1、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2、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3、努力与认知失调4、决策后失调5、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三)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四、说服模型(一)Hovland的说服模型(二)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三)Sears的说服模型(四)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1、说服者的因素(1)专家资格(2)可靠性(3)受欢迎程度2、说服信息的因素(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3)信息的呈现方式(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关联性3、被说服者的因素(1)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2)被说服者的心情(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4)被说服者的动机水平(5)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6)个体差异(7)综合因素(8)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4、情境因素(1)预先警告(2)分散注意(五)从双加工模型到单加工模型五、偏见(一)偏见概述1、偏见定义2、偏见产生的理论(1)团体冲突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理论(4)心理动力理(5)人格理论(二)偏见的影响与克制1、偏见的影响(1)对知觉的影响(2)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2、消除偏见的方法(1)社会化(2)受教育(3)直接接触第七章人际关系一、人际吸引(一)人们相互吸引的两个原因1、人类天生就具有亲和动机2、克服寂寞(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联结原则(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个人特质(1)个人的温暖(2)能力(3)外表的吸引力2、相似性(1)人口特征的相似性(2)态度的相似性(3)外表相似性(4)伴侣与自己理想自我的相似性3、互补性4、熟悉性5、接近性二、亲密关系(一)亲密关系概述1、亲密关系的定义2、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3、亲密关系中的依恋(二)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1、友谊关系2、自我展露3、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三)亲密关系的维持1、平等2、归因3、沟通4、嫉妒(四)亲密关系的终结1、对待不满的策略(1)真诚(2)忽视(3)退出(4)表达2、关系破裂所造成的情感伤害3、利用社会支持三、爱情(一)什么是爱情(二)爱情的分类与测量1、爱情的分类2、爱情的测量(三)爱情行为与感受(四)文化与爱情四、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一)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特点1、关系的建立拉关系、认关系、钻关系、袭关系2、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1)自我中心(2)讲人情(3)强调人际信任(二)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1、家族取向2、关系取向关系角色化、关系互赖性、关系的和谐性、关系决定论3、权威取向(1)权威敏感(2)权威崇拜(3)权威依赖4、他人取向(1)顾虑他人(2)顺从他人(3)关注规范(4)重视名誉第八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一、社会交换(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1、功利主义经济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1、两个基本概念:酬赏与成本2、交换结果的评价方式(1)绝对比较标准(2)相对比较标准3、公平交换(1)均等原则(2)各取所需原则(3)平等原则(三)社会交换理论的证据1、囚徒困境2、货运游戏(四)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二、社会影响(一)社会影响的定义奖赏权、强制权、参照权、法定权、专家权、信息权(二)社会影响理论(1)他人的重要性(2)他人的数量(3)他人的接近性(三)社会影响的表现1、社会促进简单在场、恐惧评价理论、分心冲突理论2、社会懈怠3、去个体化(1)匿名性(2)自我意识降低三、从众、顺从与服从(一)从众1、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1)Sherif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2)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2、影响从众的因素(1)情境因素(2)个人因素(3)文化(二)顺从1、顺从以及影响因素(1)积极的情绪(2)顺从行为的互惠性(3)合理原因2、增加顺从的技巧(1)脚在门槛内技巧(2)门前技巧(3)折扣技巧(4)滚雪球(三)服从1、服从的定义与研究2、服从的原因(1)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2)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作用(3)服从的其他原因:先诱导再转变(4)自我辩解第九章团体心理与行为一、团体概述(一)团体1、团体定义2、团体的心理功能(1)归属感(2)认同感(3)社会支持(二)团体规范1、什么是团体规范2、团体规范的作用(1)保持团体的一致性(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3)规范的惰性作用(三)团体凝聚力1、定义与影响因素(1)需要的满足(2)团体目标(3)团体活动和领导者2、凝聚力的作用3、凝聚力的测量二、团体领导(一)领导定义(二)有关领导的理论1、特质理论(1)Gibb的领导特质(2)Stogdill的领导特质(3)交易型与改变型领导(4)魅力领导(魅力、激发动机、智力激发、个人化的考虑)2、领导与下属交换理论3、权变领导模型4、路径-目标理论5、成就动机理论(1)成就需要(2)权力需要(3)亲和需要(三)影响领导效能的其他因素(1)性别与领导方式(2)文化与领导方式三、团体内部沟通(一)团体沟通的特性1、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2、领导的主导作用(二)团体沟通1、沟通的网络型态圆型、链型、Y型、轮型2、沟通对团体士气与效率的影响(三)冲突解决1、Thomas的冲突解决方式对峙、逃避、顺应、妥协、合作2、协商式沟通(1)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2)在协商中怎样让步(3)采用逐渐回报策略3、利用中间人沟通(四)沟通的性别差异和跨文化差异1、沟通的性别差异2、沟通的跨文化差异(1)价值观念(2)思维方式(3)沟通风格(4)角色期望四、团体决策(一)团体决策的一般问题1、两类决策问题2、多数人与少数人影响3、领导在决策中的作用4、团体决策规则一致性规则、优势取胜规则、多数取胜规则5、团体决策中的投机行为(二)团体极化1、团体极化的定义2、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社会比较理论、说服性辩论(三)团体思维1、团体思维的定义2、团体思维产生的条件3、团体思维的症状与后果4、克服团体思维的方法(四)团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2、德尔菲法3、具名群里技术4、阶梯技术5、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第十章健康心理学一、与健康有关的概念(一)健康、心理健康与健康心理学(二)健康模式的变迁1、生物医学模式2、心身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三)心身疾病1、什么是心身疾病2、心身疾病及其致病因素分析(1)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二、压力(一)生活事件(二)对压力的知觉(三)控制感(四)自我效能感(五)习得性无助稳定型归因、内在型归因、整体型归因三、应对方式(一)应对与应对方式(二)性别与应对方式(三)人格与应对方式1、乐观与悲观2、A型人格与B型人格(1)易发怒和具有敌意(2)情绪压抑(3)失望感强烈(4)悲观与宿命3、压力易感性人格(1)从行为倾向讲(2)从期望与信念上讲(3)从个人特征上讲(四)积极的应对方式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2.增加积极的情绪和控制好自己3.敞开心胸,倾吐心事4.寻求社会支持(五)健康行为的塑造1、说服中的信息策略2、增强健康行为的HAPA模式(1)风险意识(2)行为信念(3)自我效能第十一章文化心理学一、文化心理学概述(一)文化与文化心理学1、什么是文化?2、什么是文化心理学?(二)文化心理学的范畴1、文化人类学2、跨文化心理学3、文化心理学(三)文化心理学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前2、20世纪70-80年代中期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文化对生理活动的影响(2)文化与信息加工机制(3)文化与符号表征(4)文化与社会化(5)文化多元性的影响(4)文化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五)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途径价值途径、自我途径、情境途径、理论途径2、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六)文化的维度四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男性化/女性化五维度: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性与感性、特定文化、成就与归属二、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1、基本概念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测量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二)文化与自我1、独立型自我2、依赖型质自我(三)文化与归因1、文化与基本归因偏差2、文化与其他的归因偏差(四)文化与思维方式1、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2、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文化来源3、理解思维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三、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一)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二)关于中国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1、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1)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2)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族主义盛行(3)封闭性的经济基础(4)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2、近代化理论的思路3、世界体系理论4、对中国文化影响的展望第十二章积极心理学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研究对象2、积极心理学不是常识3、积极心理学的目的4、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5、积极心理学的本质6、积极心理学的分支7、积极心理学的支柱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一)积极的主观体验1、快乐2、福流(二)积极的个人特质1、积极的个人特质-乐观2、积极的人格(三)积极的价值观1、价值观的概念2、价值观的分类(四)积极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1、积极的人际关系2、积极的社会关系三、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一)幸福的含义及研究(二)幸福与生活满意度(三)影响幸福的因素1、幸福的影响因素2、如何提升。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课程属于理学门类、心理学专业大类,主要是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理论实践一体类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也适用于心理学其他方向,以及社会学等相关专业。
本课程设置为2个学分,共36个学时。
二、教学目的设置《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性技术和方法,学会从社会、文化以及人际互动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增进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增强其科学素养。
三、教学任务总的来说,《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了解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知识。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心理学专业素养。
具体到各章节的教学任务在各章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中会根据每章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分别展开,并逐一落实。
四、教学内容结构及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5学时)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历史第二节近八十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三章社会化(2学时)第一节社会化概述第二节社会化的理论第四章社会角色(2学时)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第二节角色理论第三节角色的行为模式第四节性别角色差异第五章自我意识(2学时)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第三节自我过程第四节自我的认知表征第六章社会认知(2学时)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和基本范围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第三节印象的形成第四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第七章社会态度(2学时)第一节态度概述与理论第二节态度的测量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四节偏见第八章人际关系(2学时)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第三节人际吸引第四节爱情及人际关系的改善第九章人际沟通(2学时)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第二节人际沟通过程分析第三节人际沟通的分类第十章侵犯和利他(2学时)第一节侵犯行为第二节利他行为第十一章社会影响(2学时)第一节他人在场第二节从众、服从与顺从第三节模仿与暗示第四节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第十二章群体心理(3学时)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第二节群体规范第三节群体的维持第十三章应用社会心理学(8学时)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可应用性及应用研究原则第二节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侦查和审判中的应用第四节社会心理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五、各模块(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社会心理学》以章为单位分成共十三个模块,各章的具体教学目标与任务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的教学任务主要是:1. 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包括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家的不同观点;2.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与特征及其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3. 通过国内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群体心理及行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4. 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评价,包括: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档案研究法以及信度与效度问题;5. 介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包括:研究偏向问题、伦理道德问题。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1《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psych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编码:09200410 0920041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54545((39/639/6))周学时:(理论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学时)33(2.5/0.52.5/0.5))学分:学分:3 3 3 学分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学期1.课程性质: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
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掌握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的相关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并能将其运用于分析解释社会心理现象,把握个体心理发展及动态变化。
(2)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树立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观。
(3)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分析和评价意见,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制定解决方案。
(4)具有合作意识,能够通过团队合作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 1 践行师德践行师德践行师德1.1 1.1 师德规范师德规范师德规范 目标目标1 1 1.2 1.2 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教育情怀目标目标2 22 2 学会教学学会教学学会教学2.1 2.1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知识整合目标目标1 1 2.2 2.2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教学能力 目标目标3 3 2.3 2.3 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技术融合目标目标3 33 3 学会育人学会育人学会育人3.1 3.1 班级指导班级指导班级指导 目标目标1 1 3.2 3.2 综合育人综合育人综合育人目标目标3 34 4 学会发展学会发展学会发展4.1 4.1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目标目标2 2 4.2 4.2 国际视野国际视野国际视野 目标目标4 4 4.3 4.3 反思研究反思研究反思研究 目标目标3 3 4.4 4.4 交流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合作目标目标4 4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本课程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
社会心理学(选修课)重点
社会心理学(选修课)重点一、绪论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识记)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应用)2.调查法(应用)3.档案研究法4.实验法要点:观察法(领会)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要点:调查法(应用)(2)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
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论2.社会交换论3.精神分析论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
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精神分析论(识记)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要点:紧张与冲突(领会)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
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
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
利他和侵犯——精选推荐
利他和侵犯利他和侵犯⼈类可以表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社会⾏为,⽽如果以⾏为的后果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将社会⾏为分成两类,⼀类是对社会或他⼈有益的⾏为,或者称之为亲社会⾏为;另⼀种是对社会有害的⾏为,即反社会⾏为。
⼈类的亲社会⾏为是那些⾃发性地帮助他⼈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的⾏为,其中包括了助⼈⾏为和利他⾏为。
⽽以侵犯⾏为作为典型代表的反社会⾏为则明显对他⼈和社会具有极为不利甚⾄是破坏性的影响作⽤。
本章以上述两类社会⾏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利他⾏为和侵犯⾏为为重点,着重对引起利他和侵犯⾏为的原因、它们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它们出现与否的⽣理、⼼理和社会因素进⾏详细的阐述。
第⼀节利他⾏为在⽇常⽣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愿意⽆偿地帮助他⼈,即便是他并不认识此⼈,或者他根本也不在意他的⾏为能否为他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我们把这种⾏为称为利他⾏为。
利他⾏为是⼈类社会中⼀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利他⾏为概述(⼀)利他⾏为的定义顾名思义,利他⾏为(altruistic behavior)是⼀种⾃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为唯⼀⽬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为。
从利他⾏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为有如下⼏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为⽬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愿性;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个特征是利他⾏为的主要特征。
美国911事件中的华⼈英雄曾喆舍⾝抢救病⼈,他本⼈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并且还献出了⾃⼰的⽣命,这是⼀种典型的利他⾏为。
然⽽,⼈们助⼈的动机并⾮都如此单纯,通常的利他⾏为中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的因素。
如果你志愿为某个慈善团体⼯作,以便给你的朋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或增加⾃⼰未来找⼯作时简历的砝码;当⼀个慈善家⼤量捐款帮助穷⼈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如此说来,利他⾏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为是以利他为⼿段、以利⼰为⽬的,有些⾏为有微妙的利⼰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的幸福⽽助⼈,丝毫没有想到⾃⼰的得失。
第七讲-利他行为全
二 研究范畴 帮助陷于困境中的他人 制止或干预犯罪活动 自我约束 偿还行为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 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二、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人格 助人者的性别差异 当时的心境 三、求助人的特点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是否受他人喜欢 个山坡上,由好几百棵树构成,每棵树下都有饰板,上面刻着一些欧洲基督教徒的名字,这些人曾经在纳粹大屠杀的时期给犹太人提供过庇护。这些“正义的异教徒”值得,如果被纳粹政府发现,他们将与犹太人一样承受被处死的命运,但仍有很多基督教徒庇护了犹太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庇护者没有留下姓名。每一个在纳粹恐怖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背后,离不开数十人的英勇行为。乐队指挥康拉德.拉特是居住在院里战争的柏林的2000名犹太人之一,他就是因为受到50名英勇的德国人的保护而活了下来。
第三节 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一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们的物种留存下来。(主观利他,客观利己)
利他的产生是由于: 1 亲属选择 2 互惠规范 3 学习社会规范 4 选择配偶的影响
二、社会交换论的解释 人们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助人者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期望日后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 给予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
“集体冷漠症”比暴行更可怕 8名恶男,20日凌晨竟在珠海一家迪厅当众强奸妇女,这种丧失天良的暴行令人震惊;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场的近200人,竟无一人上前制止,全都成了冷漠的看客! 这种集体冷漠,并非始自该案,而是早有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集体冷漠症。
集体冷漠案例(2)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何谓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自愿的 4、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目
CONTENCT
录
• 侵犯行为 • 利他行为 • 侵犯与利他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01
侵犯行为
定义与类型
定义
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另一 个人或群体造成伤害的行为。
类型
侵犯行为可以分为直接侵犯和间 接侵犯,直接侵犯包括身体伤害 、言语攻击等,间接侵犯包括背 后说人坏话、散播谣言等。
侵犯与利他的联系
侵犯和利他行为都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表现形式,都受到社会 规范的制约。
侵犯和利他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互转化。例如,当个体为了 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攻击行为时,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 伤害;反之,当个体为了帮助他人而采取行动时,这种行为可能 会对侵犯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侵犯与利他的区别
利他行为的原因
01
02
03
04
同情心
个体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产生 同情,从而产生帮助的动机。
内疚感
个体为了减轻内疚感,可能会 通过利他行为来弥补自己的过 错或愧疚。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鼓励人们 帮助他人,不自私自利。
自我形象
个体希望通过利他行为来提升 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
利他行为的影响
侵犯行为的原因
情绪触发
当个体处于愤怒、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状态时, 更容易产生侵犯行为。
社会学习
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侵犯行为, 特别是家庭和同伴的影响。
自我肯定
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一些人可能会采取 侵犯行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侵犯行为的影响
80%
社会关系
侵犯行为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冲突加剧,破坏社会和谐与稳 定。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汇总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第一章绪论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N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x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x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x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d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d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 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x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d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d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霍桑实验发现,组织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d2、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可以采取的最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是圆式交往模式。
(d3、在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中,书面交际的效果最好。
(x4、人类最小稳定的群体是两个人。
(d5、霍桑实验证明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而言,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比客观物质条件更为重要。
N6、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作用。
N7、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性交往理论。
N8、自我呈现也称为印象管理。
N9、海德认为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
N10、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和人际关系测量法的参照测量法都是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提出来的。
N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
N2、在态度的三个成分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N3、态度不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x4、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态度可以模仿。
N5、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认为,在态度形成和发展中,平衡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关系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N6、恐惧和态度变化呈倒U型关系。
Z7、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内容比遗忘沟通者更快一些。
(x8与听众类似的沟通者比与听众不类似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更有说服力。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
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外部报偿: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
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内容提要】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
培养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学习目标】1.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发生。
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
4.掌握品德形成的几种理论模式。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行为品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帮助人的现象,从指路,扶老携幼,义务献血,到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抢救遇难儿童,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有些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
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
年轻妇女吉蒂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
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
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
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
她再次呼救。
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
灯光熄灭。
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
谋杀进行了35分钟。
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
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正是这个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使“冷漠和助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L.G.Wispe,1972)。
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10人际关系心理学第十章利他行为
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情境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 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 会抑制利他行为。
拉坦内和达利的研究
二、情景的模糊性
请求帮助的研究
三、榜样人物的作用
四、求助者的特点 (一)依赖性 (二)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三)类似性 (四)责任
第三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 因素
一、助人者的心境 二、同情和内疚 三、责任和承诺 四、个性 (一)赞同的需要 (二)公正世界的假设
第四节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二、社会规范理论 (一)社会责任规范 (二)回报规范 三、学习和模仿理论 (一)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 (二)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三)奖励和代价 影响利他行为的情境因素; 第三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第四节利他行为的理论
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
一、利他行为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 他人的行为。
二、决策过程
第一,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第二,正确地解释情景 第三,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第四,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第五,执行助人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犯有进化意义
黑头鸥吃掉其他鸥鸟的幼鸟 南极帝王企鹅将同伴推入海中看有没有猎食的鲸鱼
人类行为更易受社会环境的塑造---社会化 南方绅士荣誉文化----侮辱
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本能论
进化心理学
神经系统的影响
基因的影响
生物化学因素
三、侵犯行为的理论
后天环境论
挫折----侵犯理论
三、人为什么会侵犯?——侵犯的理论
本能论:Freud(1948)
生的本能:爱与建设的力量 死的本能:恨与破坏的力量 向内:自杀、自虐 向外:侵犯、征服 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释放
3、 洛伦茨
侵犯是一种本能,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 物保护意义,通过侵犯可以保护领地、求食、固种, 同类的侵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动物的争斗和 人类的战争都是如此。
家庭暴力的中介作用 Family-Violence
B-Violence Preference
TV Aggression
Straus提出了以家庭暴力为中介的理论思路。他认为影 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他们同时 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是家庭暴力同时决定着一个人的 暴力倾向和对暴力媒体的选择。
侵犯行为的类别
语言侵犯 动作侵犯
反社会侵犯
侵犯类别
亲社会侵犯 被认可的侵犯
报复性侵犯、工具性侵犯
战争与暴力是人的本性吗?
三、侵犯行为的理论
侵犯的生物观
侵犯是人类的本能
威廉· 詹姆士
精神分析
洛伦兹
威尔逊
行为遗传
1、威廉· 詹姆士
侵犯倾向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来的本
能,人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有通过替代
侵犯 挫折 其他 反应
伯克威茨
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 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
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
没有提供这样的线索,那么个体未必表现出侵犯行为。
挫折 侵犯 侵犯 线索
武器效应
第一节
侵犯行为
1
2 3
侵犯行为的含义 侵犯行为的类别
侵犯行为的理论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4
5
一、什么是侵犯行为 所谓侵犯行为(aggressive), 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 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 为。
侵犯行为的判断
个体的外在表现
是否违反主流规范
侵犯行为?
动机和意图
性的活动消耗侵犯动力,才能使侵犯倾向 得到控制。
2、 弗洛伊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 基本本能,一种叫性本能,一种叫自我本能,人的 侵犯行为是由性本能所引发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弗洛伊德出版了《超越 唯乐原则》一书,提出了两极化的本能假设,一种 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另一种是 死的本能。生的本能追求生命、爱和创造,死的本 能向外表现为伤害、破坏、征服、侵犯,向内表现 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自杀。
侵犯倾向导致暴力片的选择
B-Violence Preference
TV Aggression
Leonard Eron发现个体在儿童时期从电视上看到的暴力 行为越多,其在青少年时期及青年时期所表现出的暴力 行为越多。即使不具有暴力倾向的小孩,若长时间观看 暴力影片,也将变的更具有侵犯性。
媒体暴力对成人的影响? Philips认为一些人在观赏媒体暴力后受刺激而产生暴力的。他 研究了美国每天的谋杀率,发现在重量级拳击赛的下一周,谋 杀率总是增加的。此外有关拳击赛的宣传越多,随后的谋杀事 件也增加越多。惊人的是,职业拳赛中失败的选手的种族,和 赛后谋杀事件的中受害者的种族有着紧密的关系:当白人拳击 手在比赛中失利时,白人的遇难率相对增加;当黑人选手在比 赛中失利时,黑人的遇难率就会增加。
第十章 侵犯与利他
主讲人:李晓丽
人际行为时人类社会中最奇怪、最不可预测和最 难以解释的现象。自然界中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恰是人类本身 ——刘易斯· 托马斯
人类行为
反社会行为 antisocial behavior 侵犯
亲社会行为 proso天, 美国纽约,凌晨三 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的姑娘返回她的公寓,被 一歹徒持刀杀害 。案件的特别之处 在于,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个案 发的35分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 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 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30多 分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援助她, 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 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 成为现实。
挫折定义
挫折实验
挫折理论 的修正
修正实验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
目标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个体具有一定 的需要和目标 在需要和目标的 驱使下产生了相 应的动机和行为 个体意识到障碍 和干扰的存在
行为过程中遇到 了无法克服的障 碍或干扰
电视对思想的影响
麻醉作用:对暴力的敏感程度降低,变得麻木。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成年人比那些不经常看电 视的人更容易对家庭外面的暴力程度持夸大的看法。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减少人们原先所学到的对暴力行为的 抑制;模仿;更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减少了对暴力的恐惧, 对受难者的同情也降低了;危险意识增加,在别人之前先放 到他人。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个体学习的结果。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 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
(1)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
(2)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 (3)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
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侵犯的态度和 侵犯的行为是通过 学习而得到的,就 人类来说,观察模 仿是一个极重要的 学习过程。波波玩偶实验
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伤害行动 伤害意图
伤害意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
(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
(4)行为者的身份特征
二、侵犯行为的类别
1、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
(1)言语侵犯
使用语言、表情对别人进行侵犯。
(2)动作侵犯 使用身体的特殊部位(例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侵犯。
厌恶情境
(疼痛、不适、挫折攻击、 侮辱、拥挤)
敌对的想法和记忆
愤怒的情绪
唤醒状态
不能解释的 身体反应
什么线索会引起侵犯行为呢?已有研究明, 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武器效应”) 以及他人的侵犯行为均可作为索而引起侵 犯。
侵犯与大众传播
电影电视节目中侵犯行为对观众、听众,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不良的 影响。 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产生影响人们行为的作用呢?社会心理学家们认 为需具备下述条件: ①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在某一主题和内容方面出现频繁而且相当一 致。 ②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主题内容的节目。 ③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 付和解决一些问题。 ④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 心理学家李夫(Leaf)指出,受到电视节目影响最大的是儿童
暴力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1、暴力电视为侵犯行为提供了榜样,形成了侵 犯剧本。 2、暴力电视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式。 3、暴力电视影响了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产生了 去抑制,即看到他人的侵犯行为会降低我们 在类似情境中对自己暴力的抑制。
媒体暴力导致儿童的侵犯增加 TV Aggression B-Violence
2、 根据侵犯者的动机
(1)报复性侵犯 侵犯只是想让受害者遭遇不幸,目的在于复仇或教训对方。 (2)工具性侵犯 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
3、 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
(1)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违背社会准则、故意伤害他人的侵犯行为。
(2)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不但不违背社会准则,还可以为维护社会准则而服务的侵犯行为。 (3)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 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
其它反应 (补偿、压抑、合理化等)
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暴力和侵犯行为是在后天的环境 中学习得来的,其中最著名的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的社会 学习理论:Bandura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 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 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 为,他把这种学习称为模仿学习。
(清晰) _1280x720_2.00M_h.264.mp4
榜样的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为“合理” 观察者在场
侵犯行为的条件
四、侵犯影响的因素
1
厌恶事件
2
3
攻击线索
4
大众传播
5
群体影响
疼痛 攻击 温度
唤醒
电视 电子游戏 色情文学 和性暴力
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之战
1997年泰森.wav
敌意性攻击行为的要素
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社会心理学家贝克威兹认真考察了几个并
不完全支持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后,对多 拉德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论提出了修正的观 点,他认为个体在遭受到挫折之后将做出什么 反应,表现怎样的行为,是由环境内在的线索
或者说环境提供的刺激来引导的。
与侵犯有联系的线索可能引起侵犯。 柏格威茨指出人们受到挫折之后,心理上 产生了一种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这 种 准备状态是无方向的、未分化的情绪唤起 状态,是凭藉环境刺激所提供的线索才能 找到方向,从而导致侵犯行为。
对女性的暴力 约会强暴: 受害人和施暴者相识,甚至是受害者主动约会施 暴者。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男性对女性“不”的理 解不一样。在一项高中学生的调查中,尽管百分之九十五的 男性和百分之九十七的女性同意男性应该在女性说不的时候 停止性攻势,但同样的这些学生中也有几乎半数的人同意, 女性在说不的时候并不见得就是当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