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笔记吴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史笔记(吴齐版)
本课程涵盖了从1500年到1900年的世界历史演进、嬗变的整个过程。

全课程共六章。

本课程之所以以1500年为起点,以1900年为终点,是基于以下几种理由。

第一,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

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

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第二,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

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以1500年为世界史的起点,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第三,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因此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

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因此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

恩格斯说:“现代自然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

第四,逐步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的过渡,约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

因此1900年可以视为已在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

以这一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显然是适宜的。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体系、结构及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进。

本课程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1500-1900年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是如何打破隔绝状态,最后形成为一个互相倚伏、互相影响的整体的。

本课程把这个过程分为四步。

1500年以前,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互相隔绝,亚欧非三洲的居民根本不知道天地间还有美洲和澳大利亚洲。

但是,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个隔绝状态,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直接的接触,这是加强地区间联系的第一步。

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1760年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这是世界地区间联系加强的第二步。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得以利用所产工业品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

1850-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

这意味着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三步。

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垄断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终于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势力伸到世界各个角落。

这是世界地区间加强联系的第四步。

世界到此时已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整体。

可以说,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观点贯穿始终。

本课程在线索反系上采取了纵横交错的方式。

既叙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纵向演变,又注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横向联系,进行跨国家、跨地区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并且探索一些重大历史现象从发源地向外扩散、传播及发生影响等的来龙去脉。

比如在讲述明治维新部分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探讨了在社会变革中中国失败日本成功的原因。

在讲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没有把它单纯视为法国一国的现象,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国际现象,对它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做了广泛、综合的探讨。

本课程重视中国在近代史上所处的地位,在阐述东、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时,就为什么到近代开端时中国从一个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是先进的国家,沦为一个落后国家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反思。

而且,关于明代后半期和清代前半期的中国政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课程重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世界近代史既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所以本课程把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放在重要地位,并且从1500年一直讲到1900年,中间没有断线。

而且,其中还把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分成几个时期,不但把它和同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还指明了第一时期的思想主流。

本课程第六章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标题下,讲述了1500-1900年的400年间欧美诸国在衣食住行、家庭生活、社会风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使同学于政治经济史之外,还略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社会史,了解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世界历史”的线索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2条线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

(一)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间的关系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横向发展促进了历史的纵向发展。

在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横向发对纵向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

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
1949年后,我国的世界史体系基本上有2种,即西方体系和苏联体系。

西方体系是指西方历史学家建立的世界史体系。

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5或16世纪,包括“文艺复兴说”、“1492年说”和“地理大发现说”、“1453年说”、“1500年说”等几种主要观点。

这种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871年德国的统一或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但是上述观点在978年前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或“唯生产力论”,没有被我国史学界正式接受。

1978年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是苏联体系。

苏联在划分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时,是以革命为主要标准的。

列宁曾把1789年法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斯大林在1934年曾经同意这一分期方法。

但是到1940年,斯大林接受了苏联历史学家的建议,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因此,苏联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成为定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通史》6卷本中,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此后,该观点被各院校奉为经典论断。

中国的比较合理的科学的世界史体系开始建立。

第一讲 16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互不相容。

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表现为极为明显的外张性,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地理范围,不断深入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永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世界各个角落扩展。

由中古后期积累起来并得到改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适应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为他们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

哥伦布打开大西洋的航线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走边全球,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文明开始不断向外扩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发展大趋势,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球化的肇始。

西欧封建社会瓦解的同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开始出现,在思想领域里展开一场反封建的斗争。

出现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反封建高潮——宗教改革;第二次反封建高潮——尼德兰革命。

欧洲传统国家开始不断向专制方向发展,出现一批封建专制王权国家。

本节导论:
1500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开辟了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新航路,从而结束了新旧大陆互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使五大洲联为一体。

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它是西欧向东方寻求黄金、发展对外贸易和进行海外掠夺的产物,同时西欧人已具备开辟新航路的技术、精神和政治的条件。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征服和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后果,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新兴资产阶级在西方登上历史舞台,促进西欧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

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叙述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揭示了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早期殖民征服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地理大发现及早期殖民征服的性质,正确认识和评价开辟的新航路中几个代表人物的作用,并对地理大发现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

教学目的: 本节主要是介绍地理大发现及其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随后引发的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学习时要从地理大发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入手,但又以背景和意义为重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认识。

其中主观条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点。

正是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西欧成为当时世界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的大本营。

西欧首先是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潮流行。

资产阶级是货币和金钱的最大拥有者。

同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国际贸易的扩大。

西欧与亚洲间的贸易产生了巨额利润,这使得西欧的资产阶级(主要是商人)羽毛丰满,他们迫切要求得到更多的黄金,使市场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正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躁动于腹中的宗教改革的萌芽也使资产阶级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文主义促成了个人进取、海外冒险的精神。

通过向海外扩张市场可以使基督教弘扬于世界各地。

总之,西欧资本
主义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客观条件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和武器的改进、商业上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专制政府的支持。

以上的主客观条件以主观条件为主。

(二)地理大发现的经过:只要使学生掌握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即可。

两个方向,一是指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二是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还有一条航线,即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部的麦哲伦海峡进人太平洋,再经印度洋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的环球航线。

这三条航线各有其特色和意义。

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的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而麦哲伦则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三)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是具有世界性的,因为它实现了东西两半球的碰撞。

这一碰撞最直接的后果有两个方面: 第一,引起了世界性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1)世界市场扩大了,从原来的各大洲地区性市场变成了全球性的真正的世界市场。

(2)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大交流。

各大洲的特有产品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而流通。

尤其是美洲特有的农产品随着地理障碍的打破而传到亚、欧、非洲,大大丰富了全球食品的种类,引起亚、非人口的急骤增加。

这些农产品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烟草和可可等。

也可以说引起了食品革命。

(3)世界贸易中心(主要是欧洲)已从地中海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这为日后英国、荷兰等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4)引起了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使经商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膨胀,而封建贵族的经济实力日益衰落。

由此引发了对近代史有重大影响的“圈地运动”和“农奴制再版”。

第二,引起了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

西欧资产阶级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而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本的积累,正是借助殖民扩张而完成的。

西方殖民者以暴力为手段,通过开发新大陆的殖民地,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供应地。

殖民扩张作为手段,促成不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本节主要内容: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壮举;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本节导论: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

它的产生是与当时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14、15世纪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于是在社会上掀起了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肇始于意大利,以后又扩展及欧洲其他国家。

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文艺复兴中产生了灿若群星的天才巨人,也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新哲学,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深刻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及实质,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及其特点,掌握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及对近代自然科学和新哲学产生、发展的意义,揭示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2)文艺复兴运动是怎么发生、发展和传播的?(3)文艺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4)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两者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

(1)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物质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虚无飘渺的天堂。

(2)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倡导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事事的人生态度。

(3)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性的侄桔。

提倡事业成功、发财致富的“公民道德”。

倡导发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解放。

(4)提倡教育和科学,反对愚昧,重视科学实验。

(5)在文学艺术上,重视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二)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地理大发现是人文生义的“外在表现”。

西欧资产阶级正是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引下,开始并完成了地理大发现的壮举,使自己的意志得以实现。

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末知的精神世界进军,而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进程。

分三个时期:(1)早期(14至15世纪初),发源于意大利。

(2)扩散期(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扩散至中、西欧的德、英、法、西、尼德兰等国家和地区。

(3)鼎盛期(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

(四)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

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已被压抑千年之久的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在精神上开辟了道路。

具体言之:(1)使人们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产生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2)摧垮了僵死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以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3)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艺术精品和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

(4)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人文主义者末能与教会彻底决裂,对教会持妥协和解态度。

(2)仍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

本节主要内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艺复兴的历史意
义。

第三节宗教改革
本节导论: 16世纪爆发于德国继而波及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其历史任务是在思想上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神学思想体系,在组织上摆脱罗马教廷控制,在政治和经济上摆脱教廷压迫和掠夺,实现民族教会自主。

欧洲宗教改革首起于德意志,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引起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

欧洲宗教改革影响最大的是瑞士加尔文改革、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运动,都是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的。

面对宗教改革,天主教会进行反改革,组成耶稣会,企图复兴罗马教会,重树教皇权威。

耶稣会曾在明末清初进入中国,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路德教派、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揭示宗教改革的实质,并对闵采尔的人民宗教改革思想以及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教学目的:应讲明以下三个问题:(1)宗教改革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运动发生的三个中心地区德国、瑞士和英国的特点是什么?(3)运动产生了什么历史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重点应讲明:(1)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运动的必备条件。

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推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这些民族国家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意识,政治上王权日益强化,中央集权的趋势明显加强。

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天主教会成为各大国中央集权的一大障碍。

各王权迫切要控制各国的天主教会。

随着15世纪初教皇权力的衰落,西欧各国教会开始摆脱教廷的控制,逐步走向民族化,这有利于同罗马教廷开展斗争。

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国家就是由王权推动的。

另外,应讲明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

(2)人文主义者用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提高了广大人民对天主教会本质的深刻认识,并为宗教改革者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

这是由于德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迫害三者之间交织在一起,是整个欧洲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德国的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首先发难。

他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否定了教皇和神学的权威,肯定了两个原则:(1)人要得救全靠个人信仰而非教职人员干预;(2)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而非天主教神学。

并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的原则。

他的学说由于得到人民群众、世俗君主的支持而广为传播。

路德的局限是他不敢发动人民,而寄希望于德国的封建贵族。

闵采尔比路德进了一步,不但反对教会而且还反对封建贵族。

他要求实现尘世上的平等,取消压迫和剥削。

他认为信仰的根据是“人的理性”而非《圣经》。

他号召人民起来革命。

在他的影响下,德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纲领《十二条款》、《海尔布琅纲领》表达了反封建剥削的意愿,后者带有资产阶级性质。

起义分三个中心,即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

农民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顶点。

失败原因是缺乏一个先进阶级的领导,市民阶级背叛了农民,与贵族妥协。

但运动打击了天主教会,促使了路德教派的正式确立,也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宗教上的分裂。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它产生了两位领袖:慈温利和加尔文。

前者引发了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后者在前者和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理论,其核心为“预定论”,宣称资产阶级是上帝的“选民”。

这两点构成了在宗教旗号掩护下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加尔文教义很快传到西欧主要国家和北美。

(四)英国的宗教改革:它是国王在市民、贵族支持下进行的。

英国彻底断绝了教会与教廷的关系,建立了英国国教。

国王是教会首脑,教会组织清除了某些天主教的腐败和教条,符合资产阶级的某些要求。

因此英国宗教改革也可看作是资产阶级不彻底的胜利。

(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以上三个地区的宗教改革,以德国规模最大、最激进,以瑞士加尔文教为最成熟和系统,以英国最为保守。

三地宗教改革均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各教派教义均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内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教会组织结构上,均有共和主义色彩,其中某些激进教派甚至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提出了新社会的理想。

成为近代共产主义的先驱。

本节主要内容: 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闵采尔与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与加尔文教的创立;英国国教会的产生;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欧洲专制王权国家群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本节导论:欧洲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

16世纪,欧洲诸国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经济基础。

趋于没落的封建贵族和羽翼未丰的资产阶级势均力敌,均不足压倒对方,君主以双方仲裁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法国、英国、西班牙和俄国都形成君主专制制度。

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专制统治的方式各具不同的特点,君主权力所能达到的限度也有差别。

专制王权在本质上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