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近几年来,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提出过种种口号,搞了大量的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德育工作的成效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是很不相称的。
德育工作者应研究符合实际的以人为本的新德育模式,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一、德育实效低的主要表现
1.逆反心理
许多学生不喜欢上品德课,对老师的思想教育表现烦躁、敷衍、漫不经心,甚至和老师顶撞、争吵。
在一些班里,受表扬的学生被孤立,受批评的学生反而得到一部分同学的支持。
2.学风浮夸,言行分离
一些学生学会了夸夸其谈,嘴里说得头头是道,实际却一塌糊涂。
批评别人振振有词,轮到自己全是歪理。
3.双重人格
一些学生在学校或老师面前表现很好:学习认真、劳动积极、彬彬有礼,但回到家里或老师不在时却呈现出另一副模样:懒惰、任性、自私、不肯吃苦、害怕困难、贪图安逸、追求高消费等等。
4.心理偏差
一些学生的思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得过且过、是非不明,呈现出拉帮结伙、暴力倾向、早恋、吸毒等问题。
二、增强德育实效的主要对策
1.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
为了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当代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特点,使教育符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
当前的小学生多系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反应灵敏,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由于家庭的溺爱,也成了他们成长的障碍:对长辈的关怀认为理所当然,因而娇生惯养、孤独离群、自私自利、缺乏独立能力。
一方面表现出雄心和抱负;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诸努力,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自我满足,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兴趣。
而一些畸形家庭也可能诱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家庭的学生或敏感偏激、或沮丧畏惧、或孤僻自卑、或敌视权威、报复社会,呈现暴力倾向、早恋、吸毒等等。
由于各种压力和教育不当,致使不少学生染上心理疾病。
据抽样调查,当今在校小学生中心理正常者占学生总人数的10%左右,这个数字难道不值得我们惊讶吗?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辅导课等方式来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理解长辈,对学校的德育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
2.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层次
德育教育目标必须有层次,否则就会使教育内容泛化,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爱
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地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这实际上是对中小学生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应强调公民教育,以行为习惯为训练为重点,通过规范、严格的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内化为品质,品质升华为信念,从而实现德育的高层次目标。
3.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构成,而自我教育是以上三种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
只有学生自愿接受教育和管理,德育工作才能产生实效。
学校或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然后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自觉、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转化为正确观念,行为有了正确观念的指导,自我教育就有了正确的目标,从他律逐步转化为自律。
学校德育工作应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会自我教育和管理,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4.注重各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学校以教学为主,各科教学渗透德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
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要着力挖掘学科本身的教育性,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发挥课堂育人的特殊功能,向学生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的思想,艰苦朴素、诚实守信
的美德,文明礼貌的礼仪风范,热爱学习和勇于攻关的意志品德。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5.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
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传统美德,离开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精神支柱。
我们应通过教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这些思想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头脑,生根于民族的沃土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有勤奋学习、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的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党建强,牛连华,芦培勇.谈以人为本的德育观[j].教学研究,2005(4).
[2]王全虎.以人为本:新世纪的德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3]谢向群.试谈德育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基础教育,2004(6).
(作者单位贵州省望谟县乐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