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美国黑人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美国黑人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美国黑人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美国的黑人文化是具有历史和发展的。

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即黑奴贸易开始的时候。

在那个时期,黑人文化是通过奴隶制度中的口传和音乐传播的。

黑人音乐,在这个时候被认为是一种表达身份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完全自由的艺术形式。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奴隶制度得到废除,黑人们逐渐获得了自由。

这一时期,黑人文化开始蓬勃发展。

黑奴贸易的废除,给黑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也让他们逐渐成为社区的知名人士。

这个时期,黑人的文化更加地扩散,他们在音乐、舞蹈和表演方面享有盛誉。

20世纪,黑人文化经历了一个巨大的飞跃。

从爵士乐到摇滚乐,再到嘻哈音乐,黑人的音乐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变化。

这个时期,黑人的艺术形式也随之发展。

黑人的文学、电影、游戏、时尚等方面的成就,也在20世纪得以蓬勃发展。

在20世纪初,黑人音乐有了更高的表现力。

爵士乐在20世纪早期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黑人文化,还代表着自由主义和反叛精神。

同样,摇滚乐也被认为是一种黑人文化,尽管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个事实。

嘻哈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它的运动包括了hip hop文化和rap文化。

这种音乐风格不仅有着强烈的文化影响力,也在20世纪晚期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成功。

嘻哈音乐经常涉及一系列的歌词和艺术表演形式。

除了音乐以外,黑人文化的其他方面也在不断发展。

在电影领域,黑人文化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

20世纪初,黑人电影领域开始出现令人信赖的黑人电影制片公司。

这个时期,黑人电影角色的设定也不断变化,从黑人好莱坞甜心到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表现,每个角色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在时尚领域,黑人文化也在不断崛起。

从运动服到饰品,黑人时尚对美国的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人时尚除了在美国之外,也在全球各地广受欢迎。

其在全球各地广受欢迎,也是黑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游戏领域,黑人文化也是得以展现的。

与其他文学、电影、和音乐领域不同的是,游戏领域对于黑人文化的认可还比较低。

黑人文学的历史与文化表达

黑人文学的历史与文化表达

黑人文学的历史与文化表达黑人文学是指由非洲裔美国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承载着黑人群体的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

本文将探讨黑人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文化表达方面的重要性。

一、黑人文学的起源与发展黑人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的美国。

由于奴隶制度的存在,黑人作家和艺术家长期被剥夺了表达自己的权利。

然而,在这样的压迫环境下,黑人文学开始萌芽,并逐渐崭露头角。

1.奴隶叙事的兴起奴隶叙事是黑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通常由逃亡奴隶或自由黑人撰写,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呈现他们被奴役、剥削和迫害的实际经历。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奴隶的叙事》和哈里埃特·雅各布斯的《逃亡的奴隶的故事》。

2.黑人文艺复兴20世纪初,随着黑人社会的觉醒和种族平等主义的兴起,黑人文学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这一时期被称为黑人文艺复兴,黑人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种族歧视。

托妮·莫里森的《亲爱的》和朱利安·邦塞的《无耐烦的人》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

3.后现代黑人文学的兴起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后现代主义对黑人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黑人作家开始挑战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语言,以探索独特的身份和文化。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和巴拉克·奥巴马的《梦想之地》都是后现代黑人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黑人文学的文化表达黑人文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创作,它还承载着黑人群体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对黑人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黑人社会的演变和黑人身份的建构。

1.反映黑人历史和文化黑人文学通过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来反映黑人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亚历山大·哈利的《根》通过凯茜家族的故事,展现了奴隶制度对黑人生活的摧残和抗争。

这些作品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黑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遭遇。

2.探索黑人身份与自我认同黑人文学也是黑人群体探索自我身份和自我认同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作品中黑人人物的塑造和心理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黑人经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黑人文学American_Black_Literature-文档资料

黑人文学American_Black_Literature-文档资料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1
Features
A special history Emancipation after the Civil War The Black is presented in a distorted
manner Gone with the Wind Take the biblical terms as a better medium A long process of evolution
7
The Division
The Vernacular/Oral Tradition The Literature of Slavery and
Freedom Literature of the Reconstruction to
the New Negro Renaissance Harlem Renaissance Realism, Naturalism, and
Modernism The Black Arts Movement Literature since 1970
8
Oral Tradition
songs and ballads and Work Songs spirituals (黑人圣歌) : sorrow of the singers*
Africans, who were
transported across the
Atlantic as slaves; the slaves
were then sold or traded for
raw materials, which would
be transported back to
Europe to complete the

19世纪美国黑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美国黑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美国黑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中叶,美国南方12个州的奴隶数量高达400万,占到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些黑人奴隶遭受着残酷的奴役和压迫,生活在黑暗的角落里。

但他们在劳动、生活、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促进了黑人奴隶从压迫中走向解放和进步。

一、生活中的黑奴文化生活中的黑奴文化来源于黑奴对生活的感受,表现出的天真、朴实、虔诚以及情感的丰富。

在奴隶社会中,黑人奴隶的生活常常被其奴主控制和约束。

为了维护个性和自尊心,黑人奴隶们把心灵倾注在生活中细节的创造和经验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1.音乐文化音乐是19世纪黑人奴隶文化的最重要的表现。

在奴隶制度下,有许多禁令,奴主们禁止黑人奴隶们学习阅读、写作以及弹奏乐器。

但这并没有扼灭奴隶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创造欲望。

奴隶们用手拍腿,用嘴唱歌,用尽力气扮演各种乐器,将他们的情感表达出来。

类似拍板舞、摇摆舞、大步舞等传统舞蹈,都是黑人奴隶自己创造并流传下来的。

因此,音乐艺术是奴隶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灵魂。

2.口头文化口头传统的文化是指通过口非书面传承的文化。

在奴隶主高压下,黑人奴隶只能通过口头流传来交流娱乐、获取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黑人奴隶口头文化的传承变得格外重要。

奴隶们以叙故事、谚语、俚语、祷文等形式,记录并传承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简洁而深刻的理解。

这一口头文化的传承延续到了现代,并成为了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督教信仰黑人奴隶的历史是一个长久痛苦的抗争史,然而,正是基督教的信仰,给黑人奴隶们带来了安慰,照亮了他们的未来。

在奴隶主和州政府的压迫下,黑人奴隶们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

奴隶们在随地举行的唱诗班、祷告会中寻求心灵抚慰,将基督教的慈爱之神作为自己信仰的本源。

越来越多的黑人奴隶开始加入教会,并找到了对抗奴隶制和压迫的方式。

三、黑人奴隶文化的历史地位在19世纪,黑人奴隶文化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

论美国黑人文学主题的演变

论美国黑人文学主题的演变
基础。
哈莱 姆 原 来 是 纽约 市 的 一个 荷 兰人 聚 居 区 , 面 临着 南 方 种族 在
隔离 和 白人恐 怖 主 义 的情 况 下 , 8 0 至 12 年 期 间 , 12 年 90 南方 的 黑人 纷纷 迁 往 北 方 , 一 地 区 的 黑人 人 数 逐 渐 增 多 , 白人 则 搬 出 哈 莱 这 一 而

学 ;9世 纪 上 半 期 的 黑人 文 学 ; 北 战 争 之 后 的 黑人 文 学 ; 莱 姆 文 1 南 哈 艺复 兴 ; 二 战 ” 的 黑 人 文 学 。任 何 一 种 文 学 形 式都 与 当时 的 社 会 “ 后 政 治 形 势 有 密 切 的联 系 , 黑人 文学 也 是 如 此 。黑 人文 学 每 个 阶 段 的 发展 都 是 深 受 社会 现 实 和 政 治 背 景 的 影 响 , 时 也 反 映 了黑 人 的 心 同 声 及 当 时 黑 人 所 处 的政 治 地位 和 生 活 状 况 。 研 究 黑 人 文 学 创 作 主 题 , 以看 出 它鲜 明 的演 变 历程 : 最 初 的 反 映社 会 中 存在 的种 族 压 可 从 迫 和 种族 歧 视 , 示 种 族 歧 视给 黑 人 带来 的精 神 伤 害 , 揭 逐渐 转 变 为 侧 重 反 映 黑 人个 性 和 自我 价 值 观 的扭 曲 ,寻求 实现 黑人 个 性 独 立 与 黑 人 女 性解 放 之 路 , 发 展 到现 代 致 力 于探 索 黑 人 的 生存 意 义 , 而 唤 再 从
了的 黑 人 中 开始 出现 了阶 级 分 化 。到 1 9世纪 末 2 世 纪 初 , 种 分 O 这 化 反 映 到 黑人 作 家 队伍 中来 , 方面 出现 了以布 克 ・ 盛顿 为 代 表 一 华 的 主 张 黑人 放 弃 斗 争 , 白人 资 产 阶 级投 降 的反 动 作 家 。另 一 方 面 向 出 现 了 以 杜波 伊 斯 为 代 表 的 进 步 作家 。作 为 一位 著名 的黑 人 学者 、 涛人 、 说 家 、 文 家和 黑人 解 放 运动 领 袖 , 波 伊 斯 一 生坚 持 不懈 小 散 杜 地 致 力于 反 对 种 族 压迫 的斗 争 , 的散 文 集 《 人 的灵 魂 》 他 的 第 他 黑 是

浅谈美国的黑人文化

浅谈美国的黑人文化

浅谈美国的黑人文化在美国黑人文化中,非洲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非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一方面源于其自身的活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奴隶贸易客观上并不能完全拆散非洲的同一文化群体,而这为非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提供了条件。

当然,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了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个广义的定义,就狭义方面来讲,美国的黑人文化体现在文学、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美国黑人文化在文学方面的发展状况。

20年代中期,在抵抗种族主义的大环境中,爆发了张扬黑人文化及种族肤色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

这一运动以艾伦·洛克(Alain Locke)的文集《黑人新生代》于1925年的出版为标志。

与杜波依斯不同,洛克认为应该用文学来重构美国黑人的社会身份,黑人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重新阐释和塑造黑人的自我形象。

洛克认为黑人文学不仅和其他非洲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世界其他种族或文化民族主义与在艺术、文化和政治上取得的新成就也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

“这种强调新黑人的新艺术、新风格、新追求,重技巧、重自由创作而轻作品的政治使命的宣言式的理论,反映了当时黑人政治和文学艺术上的主要思潮,对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王家湘,1998)。

在写于1927年的《黑人创作的蓝图》一文中,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

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抗议”成为黑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

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

始于1964年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是美国黑色权利运动(Black Power Movement)的具体体现,其规模和影响超过了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

美国黑人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美国黑人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美国黑人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美国的黑人文化是一个多元化而又独特的文化体系,它拥有独特的语言、音乐、文学、舞蹈、时尚等方面,强烈的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历史、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

美国黑人文化的形成背景有二:一,奴隶制度;二,黑人种族歧视。

奴隶制度在美国奴隶制度中,黑人演唱、跳舞、编织毛绒玩具、制作帽子和玩具等日常生活活动,就是他们的一种文化表现方式。

大约在18世纪20年代,黑人开始在美国南北地区陆续产生了独特的音乐和舞蹈。

跳舞是他们在身体骨骼状况下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和印象来表达感情和生活状况的方式。

其中,非洲节奏和灵歌是美国黑人音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卡顿、大苦头和慢摇滚则是美国黑人舞蹈的代表作品。

黑人种族歧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黑人文化的表现力更强了,因为这个时期,黑人开始涌进白人的文化界,成为音乐、文学、舞蹈、电影、体育、时尚的代表人物。

其中,爵士乐、布鲁斯、摇滚等音乐风格,以及盲人牛仔、海顿先生等文化名人,都是美国黑人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黑人音乐美国黑人音乐的三大代表作品:爵士乐、布鲁斯和摇滚乐。

1. 爵士乐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非裔美国人创造了一种颇为复杂的音乐艺术,它充满了奇妙的音韵,这就是爵士乐。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欧洲乐派和非洲节奏,同时又结合了其它许多肢体舞蹈、芭蕾舞和歌唱等不同的表演形式。

2. 布鲁斯布鲁斯是美国非裔民众的一种多情歌谣,它始于19世纪末,当时黑人、白人与低沉的音乐和dav事情联系在一起。

布鲁斯音乐讲究内涵,采取了许多传统黑人民谣,而且在美国有许多被争议性的歌词。

3. 摇滚乐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白人青少年开始“盗取”黑人的音乐去兴盛自己的文化,并形成了世界性文化现象。

摇滚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黑人音乐界,而这首部始于1949年的《嘱哪哪》享誉世界各地,在两代青年的记忆中于今不免眺鸟成为它的象征。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特征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特征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特征研究摘要由于自身受到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等多种原因,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一直不能被文坛所重视,甚至长期处在文学体系边缘的状态。

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当代女权解放运动与民权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美国女性群体的地位逐渐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群体发展历史得到改变,并且在这一阶段,美国女性文学走进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用其独特的视角,客观再现了黑人群体涉及到的民族、性别与身份建构的复杂细致的情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女权解放运动女性群体民族发展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引言自1619年第一批黑人被白人贩卖到美洲大陆以来,一直属于边缘文化延伸位置并承载种族意识的黑人文学也相继在美洲发展传播开来。

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黑人文学在自身文本形式、内容结构、题材选择、叙事方式等方面是由前期发展的自然属性与初级正逐渐演变到后期的自觉性与高级别性,尤其是在20世纪之后,美国黑人作家就像是一群闪耀的群星,对当代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黑人文学体系也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以及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作家群体中,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一直积极地参与到美国黑人文学发展中,并且在不同发展时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一方面,她们与美国黑人男性作家一样,有着黑人种族的属性:这些黑人女性是奴隶的后裔,并且贯穿于整个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

不管是哪种角色,美国黑人种族一直以来是受到种族歧视与巨大压迫,一直位于美国主流社会的边界。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一直以美国黑人群体生活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并且让不能回避民族历史与波折命运形成了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特色。

“从历史角度来说,美国黑人祖先被迫来到了新大陆,他们对于先天赋予自身的奴隶地位的语言符号一直存在着彻底的抵触情绪,但是出于对生存的需求,他们又必须要依靠这种语言来进行最基本的交流。

美国黑人三次文艺复兴

美国黑人三次文艺复兴

美国黑人的三次文艺复兴美国黑人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民族。

万恶的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它也是挑起美国南北不和并导致大规模内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后,美国的奴隶制在名义上算是被废除了,但广大的黑人,尤其是南方的黑人,处境并无多大改变。

列宁曾把南北战争后的南方比作“一座对付‘解放了的’黑人的监狱”〔1〕。

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美国黑人一直在进行斗争,从1526年第一次奴隶暴动〔2〕起,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如火如荼的抗暴斗争止,经过400多年的艰苦历程,黑人民族才在美国获得一些基本权利与一定的政治社会地位,他们对美国文化所作的杰出贡献才得到初步承认。

举例来说,美国的白人文学史家们一直不肯正视美国黑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始终不愿给予它以应有的地位,这种情况直到今天才开始有所改变。

美国的黑人奴隶全都来自非洲。

非洲曾被达尔文称为“人类的摇篮”,原有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

美国的著名黑人历史学家杜波依斯曾说:“不用怀疑,15世纪非洲黑人群众的文化水平,比同时期的北欧人的文化水平要高。

”〔3〕但是,非洲的黑人被贩卖到北美洲大陆后,却成了“会说话的工具”,被剥夺了人的一切权利,当然更谈不上学习文化受教育〔4〕。

他们在非洲生活时原有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习惯,后来被殖民者掳去当奴隶时,也就在美国南部的种植园里,在戴着镣铐干活的田野上,在奴隶们居住的简陋小屋里,在人迹罕到的沼泽和丛林中……创造了很有价值的口头文学——包括圣歌、悲歌、民歌在内的黑人奴隶歌曲——从而对美国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像弗莱德里克·道格拉斯、威廉·威尔斯·布朗这类奴隶通过自身的奋斗,不仅学习了文化,而且在逃亡之后还用手中的笔作武器,口诛笔伐,积极投身到当时的废奴运动中,为废除奴隶制度积极制造舆论。

奴隶主一向不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视黑人为劣等民族,因此黑人奴隶能进行文学创作本身就是对奴隶主谎言的有力驳斥,何况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有不少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又有一定的艺术造诣,证明美国黑人不愧是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

黑人文学American_Black_Literature

黑人文学American_Black_Literature

Written Literature (from 1760s)(2)
(4)1940s: Richard Wright, Ralph Ellison (5)50s~60s: a lot of black writers emerged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James Baldwin, Brooks, Jones (6)70s~80s: publishing of Root (Alex Haley), Alice Walker The Colour Purple, Toni Morrison (the only black who won Nobel Prize)


in Africa The Middle Passage The Slavery The Emancipation The Migration to the Cities The Integration to the Mainstream The Black Power Movement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Middle Passage中间通道

the stage of the triangular trade in which millions of people from African were shipped to the New World as part of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 Ships departed Europe for African markets with manufactured goods, which were traded for purchased or kidnapped Africans, who were transported across the Atlantic as slaves; the slaves were then sold or traded for raw materials, which would be transported back to Europe to complete the voyage.

美国黑人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毕业论文

美国黑人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毕业论文

美国黑人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毕业论文AbstractAmerica has long been known as a nation of immigration, and vast majority of its population is immigrants or descendants of immigrants coming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Blacks form the largest ethnic minority in the US, representing about 12% of the nation’s total population. For a long time, African-Americans gain recogni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changed greatly since the immigration of African-Americans.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makes American literature become more various and colorful.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formed its own literary tradition, character and style, which makes it a very important and particular part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frican-American literary has not only moved from margin to the center of literary study, but also has been canonized in the circle of American literary.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number of excellent works,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treams of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study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can help us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details of the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chang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effects of African-American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analysis the impact of American culture from African Americans and raise realizations of African-Americans attribution to American culture.Keywords: African Ame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mpacts, American culture摘要美国长期以来被称为移民国家,它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者和移民者的后代。

从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看文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

从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看文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

从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看文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摘要]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史,这是美国黑人血泪史的凝缩,记载并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

本文以美国黑人的发展史为线索,探讨黑人黑热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及其重要性,从而认识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对加强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黑人文学发展史文化身份意识“你们从系泊的处所释出,你们是自由的,可我却被锁链困住,是一个奴隶!你们是自由的翅翼,迅疾的使者,飞遍了全世界。

我却为贴的镣铐所禁锢!哦!我多么愿意得到自由!”这是美国黑人文学《一个美国黑奴的自述》中主人公的一段话表达了黑人奴隶对自由的强烈向往。

这只是美国黑人文学长河中的一簇。

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立的文学形式。

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早期的和人文学;十九世纪上半期的黑人文学;南北战争时期的黑人文学;黑人文学文艺复兴;二战后的黑人文学。

而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是同美国黑人的独特的历史传统和身份认同紧密相关的。

所谓的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界定自己文化归属的标志,也是每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生存的依赖。

而被白人掠夺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则长期以来挣扎于被同化和保持自我之间。

他们为了生存必须与白人主流文化相认同,但隐藏在他们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黑人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其所接受的民族文化身份发生冲突。

而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则反映并推动了美国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羽翼渐丰并逐步走向成熟。

以下我们将结合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来分析美国黑人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

一、早期的黑人文学早期的黑人文学主要以歌曲和民谣这一类民间文学形式出现,他们主要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悲惨生活和反抗斗争的产物。

民族文化身份意识开始悄然萌生。

19世纪上半期黑人文学19世纪上半叶,除诗歌之外,散文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这一时期的黑人文学具体反映了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

让整个美国社会了解、认识这个种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变化

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变化

鉴赏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变化蒋叶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摘要: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在为争取自由、平等和公正而奋斗。

美国文学则反映了社会现实,从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变化,可以一窥不同时期黑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变化,本文试图重现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的形象转变历程。

关键词:美国文学;黑人;形象自从最早一批殖民者占领美洲大陆,白人便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级。

虽然美国已经诞生了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但是从现代社会的视角来看,黑人依然处于社会边缘地带。

20世纪以前,美国的黑人都是奴隶,白人是他们的主人。

那时候,黑人完全没有自主意识,仅仅是作为白人的财产而存在。

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也都是以奴隶、毫无自主意识和社会地位的形象出现。

其中的典型形象是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一名黑人,这个形象的善良、极具牺牲精神的品格深深感染着读者。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兴起了黑人文化运动,黑人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

此时,美国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中的黑人形象也开始具有反抗意识和自我意识,一改以往温顺的黑奴形象。

从这个时期开始,黑人的社会地位在美国文学中大大提高了,他们也拥有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20世纪5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开始兴起,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美国黑人运动旨在为非裔美国人争取应有的权利。

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黑人们团结一致,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增强话语权,争取应有的权力而不懈奋斗。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更是给整个美国大陆带去了震撼,他积极努力而又坚强,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极富有代表性的、正义和勇敢的黑人形象。

此后,美国的作家笔下的黑人形象有了极大的改变,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形象也越来越多元化,其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大大觉醒,并且有了极大的自信心。

一、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转变的原因纵观美国文学各个时期的典型作品,可以发现其中黑人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可以从作家的个人思路和外部的时代变革两个方面来解释。

第五节 美国黑人文学

第五节 美国黑人文学
一、作家呼唤黑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思: 《最蓝的眼睛》(1970) 二、作家对黑人历史的反思:《宠儿》 (1988) 三、作家对寻根主题的理性思考:《所罗门 之歌》(197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爱丽丝· 沃克的《紫色》与“姐妹情谊”
一、美国黑人文学的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 1、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反抗美 国白人的种族压迫与美国黑人男性的性别压 迫的“双重压迫”。 2、美国黑人女性的经济与精神都从对男性的 依附走向独立。 3、美国黑人女性的“姐妹情谊”。
三、托尼· 莫里森的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文学与托尼· 莫里森
一、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 二、爱丽丝· 沃克的《紫色》与“姐妹情谊” 三、托尼· 莫里森的黑人文学
一、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反映美国黑人文 学的觉醒意识。 二、第二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 代,表现美国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的抗议。代表作 是理查德· 赖特的中篇集《汤姆大叔的孩子们》 (1938)和代表作《土生子》(1940)。 三、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80年代至今,表现美 国黑人文学的“融合”时期。代表作是爱丽丝· 沃克 的《紫色》,托尼· 莫里森标志美国黑人文学得到世 界的认可。

从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看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

从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看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

从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看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作者:商爱华李惠娥周斌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9期【摘要】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及发展与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

从早期的废奴文学,呼吁改变黑人痛苦低下的生存状况,到“哈莱姆黑人文艺复兴运动”,呼吁黑人平等的社会权力,再到黑人美学、文化运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自身民族文化的肯定,我们能够看到黑人为自身民族发展的奋斗过程。

文章从黑人文学不同阶段的主题着手,探讨了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黑人文学;抗议性;民族意识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与变化。

一是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反种族及反蓄奴制文学。

这一阶段主要包含了白人小说家及著名黑人作家,其作品体现反种族压迫、反奴役的反抗思想。

二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四十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

哈莱姆文艺复兴使美国黑人文学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小高潮,它以自然主义色彩的描写批判和揭露了当时黑人受压迫遭歧视及黑人民族处于劣势的现象,形成了具有强烈抗议思想的文学特点。

三是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学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黑人文学主题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他们主要体现黑人权利运动、黑人自我肯定与民族素质发展等内容,形成了黑人文学的快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美国黑人民族意识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过程,下面文章将从美国黑人文学的不同阶段着手,探讨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一、废奴文学,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国黑人位于最古老的美国人之列,他们的祖先是以奴隶贩卖方式到达美国的。

随着南方烟草种植业的发展,1661年弗吉尼亚州正式立法,把贩卖来的黑人变为终身奴隶,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人权,完全遭到社会的孤立与遗弃。

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一群由白人作家为主体的文学队伍开始通过自己的作品,从社会、伦理、思想、宗教、心理等方面对黑人进行分析,发出了反对民族压迫及废奴的先声。

浅谈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

浅谈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
王柔化 长春工程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摘 要 :在美 国 四百多年 的文化 历史发 展历程 中,美 国黑 人文 学 中涌 现 出了大量优 秀 的文学作 品 ,但 长期 以来 由于 各种政治历史原因,美国黑人文学作品并没有受到重视,一直处于美 国文学的边缘状态。美国黑人文学经历 了三次发展 高潮,在美国文学中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进入 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本文将通过分析,对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进 行 初步探 讨 。 关键 词 :美 国;黑人文 学; 三次高潮 ;初 步探讨

四 、美国黑人文学的第 三次高潮
浅谈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目录一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概述20世纪以来美国黑人文学主要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二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美国兴起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三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4050年代四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三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以后正文摘要

4 -
——ຫໍສະໝຸດ 浅谈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


子 》为代 表 的文学 作品 。通过 这些文 学作 品,黑 人作家 深 刻地 反 映了美 国当 时的社 会情 况,描 述 了处于社 会底 层的 黑 人 的真实生 活 。这 是美 国黑 人文 学 的第 二次 高潮 ,在这 时期,美 国黑人文 学经历 了 “ 反抗 ”阶段 ,通过 “ 反抗 ” 阶段 ,黑 人文学发生 了追求与 白人文学 同等地位 的转变 第 二 次 高潮 的社 会 背 景 主要 有 以下 两个 方 面 。一 方 面 ,2 O 世纪 3 0年代 美 国经 历 了严重 的经 济 危机 ,整 个美 国的经济 失去 了原有 的活 力和 动力 , 白人 对黑 人的压 迫和 欺 凌不 断加倍 ,种族 矛盾 空前 强化 ;另一 方面 ,黑人 积极 进 行 了一 系列 的反抗 斗争 ,为 追求平 等地 位 的转变提 供 了 基 本的社 会环 境基 础 。在 这样 的环境 基础 下 ,黑人作 家一 改 文学作 品 中逆来 顺受 的黑人 形象 ,创造 了一 个个 有血有 肉的黑人 形象 ,促进 了第二 次高潮 的到来 。 第 二次高 潮时 期的 作 品多为批 判性 小说 ,具有深 刻 的 社 会批 判意义 ,对 美 国民众 的思想解 放和 意识 改变 具有重 要 的历史 推动 意义 。

身份自我建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历程

身份自我建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历程

鉴赏身份自我建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刘志宇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早在其诞生之日开始就被排斥在男性文学主流之外,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的话语地位。

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管窥到当时美国黑人女作家所面临的双重困境: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这双重压迫下屹立不倒,经受住了十分困苦的磨难,最终在美国文学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女性意识;身份建构自我画像的萌生阶段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产生于17世纪初期,此时的作品以非洲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和当时女性的生存状况为素材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展现出了当时黑人女性内心的压抑情感。

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发挥了符合当时需要的社会功能,因为广大黑人女性可以借此来安慰受伤的身体与心灵。

到了18世纪40年代初期,真正意义上的美国黑人女性纸质文学诞生了。

最早是以诗歌和女性自传体小说为主要题材。

最早被收录的黑人女性作品是路西特丽在1764年创作的诗歌集《监狱斗争》,它主要讲述了白人聚集地遭受美洲印第安人袭击的情景,在社会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到了19世纪,随着废奴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以陈述客观事实为主要内容,描绘美国黑人女性悲惨生活的黑人自传体文学,有人称之为“黑人自述录”。

在此阶段,广大黑人女性作品对自身的悲惨遭遇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描写,为读者还原了一幅真实的生活经历自画像。

但在这一时期,她们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忍受不公待遇的阶段。

从其作品可以看出,广大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还没有建立,或者可以说还处于比较早期的萌生阶段。

自我找寻的复兴阶段在美国内战期间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此步入了发展新时期。

但是奴隶制只是在法律层面得到了废除,在现实生活中美国黑人还是处于一种被压迫的遭受种族歧视大环境中。

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南方的种族关系恶化加速,许多黑人族群开始迁移到北方生活。

这批人后来成为了具有自我独立意识的自由人,逐渐融入了美国都市社会生活之中。

美国文学中的种族问题与文化多元性

美国文学中的种族问题与文化多元性

美国文学中的种族问题与文化多元性美国的文学历史源远流长,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在其中种族问题和文化多元性的体现较为突出。

美国地广人多,不同种族、文化在这里交融融合,造就了美国多元化的文化面貌。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美国文学中的种族问题和文化多元性成为了重要的切入点。

本文便通过对常见类型的美国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其中种族问题和文化多元性的体现。

一、黑人文学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类型,其产生背景与种族问题密切相关。

从奴隶制度时期开始,美国黑人为了反抗白人的压迫,使自己的声音得以传播,开始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这种文学以黑人文化为基础,表现了黑人经历过的苦难、挣扎与奋斗。

尤其是在20世纪初期,黑人文学作品开始出现于文坛,以威尔·都铎、兰格斯顿·休斯等作家为代表。

这些作品以表现黑人文化为主要手段,宣传黑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这些作品中充满了种族问题和文化多元性的探讨。

例如,威尔·都铎在小说《黑人与白人》中讲述的是一个黑人家庭和白人家庭之间的故事,通过两个家庭之间的对比,体现了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处境和黑人文化的独特性。

而兰格斯顿·休斯的诗歌作品《我也是美国人》则表达了黑人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向往。

这些作品中的种族问题和文化多元性的体现使它们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

二、华人文学在美国的华人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海外华人的文化冲突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

作为少数族裔的代表之一,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中经历着独特的历程。

依托自身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人格特质,华人移民在新环境中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方式与美国主流文化互动、融合。

例如,金锁在自己的小说《好女孩劳拉》中刻画了一个在美国西雅图的华人家庭,通过劳拉这个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文化冲突与独特性。

王安忆的《天和地》则通过对海外华人的描写,丰富了美国文学对外部文化的了解视角。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华人文化的多元性和海外华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美国黑人文学的兴起与社会变革:从哈莱姆复兴到今天

美国黑人文学的兴起与社会变革:从哈莱姆复兴到今天

美国黑人文学的兴起与社会变革:从哈莱姆复兴到今天引言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极具影响力和独特性的一个分支。

它的兴起始于20世纪初的哈莱姆复兴时期,通过黑人作家们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黑人社区的生活和经历,以此对种族歧视、社会不公正发出强烈的声音。

自哈莱姆复兴以来,美国黑人文学一直在不断发展,并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哈莱姆复兴及其背景在20世纪初,哈莱姆成为了纽约市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黑人社区。

哈莱姆复兴是一个文艺复兴和思想变革的运动,在此期间出现了很多重要的黑人作家、诗人、音乐家、艺术家等。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走向辉煌之路的起点。

哈莱姆复兴中的代表作品在哈莱姆复兴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问世。

其中包括兰登·休斯的诗歌集《哈莱姆》、乔治·史密斯的小说《天堂失控》和鲁道夫·费舍尔的自传体小说《黑人之家》等。

这些作品以真实地描绘黑人社区的生活为特色,展示了黑人在一个种族分裂和不公平待遇的社会中的坚韧与生活智慧。

社会变革与文学表达美国黑人文学不仅仅是艺术品,它还是一种通过文字传递信息和呼吁正义的手段。

许多作家借助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种族歧视、贫困、暴力等问题的关注,并试图唤起公众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行动。

现代美国黑人文学发展随着时间推移,美国黑人文学已经从哈莱姆复兴时期发展到今天。

现代黑人作家如塔娜赫西·科茨、托妮·莫里森、奥廷迪·罗伊森等都为美国文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种族、身份认同、历史记忆等议题,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美国黑人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美国黑人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对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揭示黑人社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它扩大了公众对种族不公平现象的关注度。

它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并为推动美国社会朝着更加公正平等的方向发展作出了努力。

结论美国黑人文学自哈莱姆复兴以来经历了持续发展和演变,它成为反映、呼吁和塑造美国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南北战争时期文学运动

南北战争时期文学运动

南北战争时期文学运动从南北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文学总的倾向是现实主义的兴起、发展和浪漫主义的衰微。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20、30年内,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民主、自由的理想鼓舞着人民和作家,文学创作中乐观的情绪处于主导地位。

80年代以后,经过几次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怀疑民主制度是“人人自由、幸福的天堂”。

80、90年代以后,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增多,主题涉及农村的破产,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劳资斗争,不少作品揭露种族歧视、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也有些作品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情绪。

乡土文学与马克·吐温乡土文学最先出现于19世纪20、30年代,南北战争后进一步发展。

这种文学描绘本乡本土的传说与现实生活,地方色彩浓厚,基调是乐观的、抒情的,如描写西部矿工生活的布雷特。

哈特(1836-1902),或者是幽默的、机智的,如裘维特(1849-1909),这是战后美国健康、活泼生活情趣的反映。

马克·吐温的创作活动持续近50年,是这时期主要的作家,代表作是《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1884)。

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吸取西部乡土文学中幽默故事的特点,采用诙谐、滑稽的夸张手法表现美国的社会生活。

他对战后美国社会的批评包括政治腐败、种族歧视、教育制度、宗教生活等方面。

这些批评都是温和的、善意的。

80年代以后,随着他对美国民主制的认识深化,讽刺成分增多,后期发展到愤怒的抗议甚至悲观失望。

马克·吐温是幽默艺术的大师。

他在滑稽中含有讽刺,逗趣中有所针砭,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心理分析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出身高贵、深受欧洲文化影响的亨利。

詹姆斯是描写上层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代表作家。

他的风格高雅、细致,讲究表现形式,与粗犷、诙谐、富于生活情趣的马克·吐温适成对比。

詹姆斯虽然崇拜欧洲文化,但在道德情操方面更偏向于文化修养不高的美国人。

美国人心地纯真、善良;比欧洲人(或常任欧洲的美国人)可爱,这是他的《贵妇人的画像》(1881)等小说中常出现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从其诞生到发展壮大,走过了一条独特而又循序渐进的道路。

本文以这一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探究其从崛起到壮大的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其在各阶段的特征阐述,凸显其在加深人们对边缘话语和少数族裔话语的理解与认识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黑人文学理论;黑人美学;黑人女权主义批评
一、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从边缘走向中心
自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不断涌现出着名的黑人作家和优秀的黑人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黑人文学批评理论也发展起来,正逐步由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流派之一。

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真正形成并初具规模是在20世纪初期,以一系列黑人文学批评刊物的出现为标志。

总部设在纽约的黑人政治文化组织及其刊物,如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的《危机》,全国城市联盟的《机遇》,以及《信使》、《黑人世界》等都致力于发展黑人文学艺术。

这些刊物对扩大黑人文学作品的影响,促进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创办于1900年的《美国有色人种杂志》上,保琳·霍普金斯(Pauline Hopkins)专门开设了一个论坛来宣扬黑人文学价值观。

她认为真正优秀的小说应该是“一代代人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记录”(Winston Napier,2000:11)。

到了20年代中期,在抵抗种族主义的大环境中,爆发了张扬黑人文化及种族肤色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

这一运动以艾伦·洛克(Alain Locke)的文集《黑人新生代》于1925年的出版为标志。

与杜波依斯不同,洛克认为应该用文学来重构美国黑人的社会身份,黑人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重新阐释和塑造黑人的自我形象。

洛克认为黑人文学不仅和其他非洲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世界其他种族或文化民族主义与在艺术、文化和政治上取得的新成就也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

“这种强调新黑人的新艺术、新风格、新追求,重技巧、重自由创作而轻作品的政治使命的宣言式的理论,反映了当时黑人政治和文学艺术上的主要思潮,对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王家湘,1998)。

在写于1927年的《黑人创作的蓝图》一文中,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

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抗议”成为黑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

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

二、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与黑人美学
始于1964年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是美国黑色权利运动(Black Power Movement)的具体体现,其规模和影响超过了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

这一运动旨在改变黑人在美国的处境和地位,体现60年代黑人的新精神。

由于黑人作家心目中的读者主要是黑人,因此,他们更加刻意开拓种族的文化、历史和群体传统。

与此相应的是,这一时期的黑人文学批评也主张“广泛的艺术标准和种族融合的诗学,抛弃了源于白人文化的统一的批评标准能够适于阐述和评价黑人文艺的概念”(程锡麟,1993)。

他们强调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即“黑人性”(Blackness);强调黑人文化的灵魂和传统,寻求黑人文化的自主性,力图建立创作和批评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模式,从而建立一种黑人美学.
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是这一时期黑人文学批评的一个显着特点:从早期琼斯的现象学理
论到尼尔的神话批评,从富勒的社会批判到亨德森的历史美学实践,从盖尔的道德批评到晚期琼斯的文化批评等等。

1967年,克伦斯·梅杰发表《黑人标准》,此后黑人美学经过霍伊特·富勒(Hoyt W.Fuller)、拉里·尼尔(Larry Neal)、斯蒂芬·亨德森(Stephen Henderson)、艾迪生·盖尔(Addison Gayle Jr.)等众多黑人批评家的努力,达到其最高水平。

黑人美学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是亨德森和盖尔。

亨德森认为不存在着“美”的普遍形式,一切美的形式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构成美的形式的东西并非必然相同。

要评价黑人文艺运动的诗歌,就需要一种扎根于黑人经验和历史的“灵魂”中的特殊的黑人美学,所以“必须在黑人社会自身中去发现批评判断的最终标准”(斯蒂芬·亨德森,1973: 66)。

1971年,盖尔编辑了一部里程碑式的文集《黑人美学》。

盖尔在书中详尽地说明了黑人美学的构成,并在1974年将自己的黑人美学观进一步具体化,论述了黑人美学的意义、组成成份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盖尔强调指出,黑人美学旗帜下的创作必须采用某种明白易懂的物质方式来改善美国黑人的命运。

三、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与结构主义
70年代后期,一些新一代黑人批评家开始在自己的文学批评中自觉运用一些结构主义理论家的学说,如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等。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uois Gates Jr.)在《黑人性序言:文本和前文本》中明确表示了对这一倾向的支持,他指出黑人批评家“急需把注意力指向黑人比喻性语言和叙述形式的本质,指向符号和它的所指之间的关系”(Winston Napier, 2000:15)。

到了80年代中后期,黑人批评家又开始把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等人的后结构主义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企图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把美国黑人文学研究置放于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语境之中。

斯坦普多在《美国黑人文学:教育的重构》的前言中指出,研究黑人文学应该同时使用形式主义和文化研究的方法。

黑人文学批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解构理论,使解构的意识一直贯穿于整个美国黑人的历史。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黑人解构主义批评家因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分析而远离了黑人大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乔伊斯·A·乔伊斯(Joyce A.Joyce)的《黑色典律:重构黑人文学批评》(1987)和芭芭拉·克里斯廷(Barbara Christian)的《种族理论》(1988)。

四、黑人文学理论的新发展
70年代后期,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开始以独立的面貌崛起于美国文学批评界。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是与黑人妇女遭受到种族和性的双重压迫分不开的,“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生”(朱立元,1997 :356)。

80年代早期,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在她的论文集《寻找母亲的花园》中提出了“女性主义”(womanism)这一概念。

沃克的“女性主义”把黑人女性话语从白人女权主义话语、黑人男性传统话语的遮蔽中彰显出来。

另外,倡导建立一种自我主体的思想也贯穿于蓓尔·赫珂丝(bell hooks)的全部论着,她的主要观点是:仅仅对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建构一种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体性。

但不能把这种自我主体的建构消极地理解为要压倒、对抗白人的优越论,
它应该是主动的而不仅仅是反作用的,它要以正面的、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反抗。

整个80~90年代,黑人女性批评家从种族、性属、政治、心理等视角出发进一步扩大了检视和阐释女性经验的范围。

但是,包括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在内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目前还未形成一种完整、明晰的理论体系,还处于继续发展的过程中。

90年代以来,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是黑人酷儿理论(black queer theory,又可译为“怪异理论”)的出现。

查尔斯·尼罗(Charles Nero)写于1991年的《迈向黑人同性恋美学》是黑人学者撰写的第一篇黑人酷儿理论的论文。

在某种意义上,黑人酷儿理论可以视为黑人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关注的都是被白人和黑人大众所忽视和压抑的少数群体的话语。

20世纪末,黑人文学批评的最新发展是理论家对文本概念的宽泛化理解。

这一新的理论动向为黑人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发现,他们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分析的理论框架而转向其他多元文化样式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这样的文化呈现物包括影视、舞蹈、音乐等文化载体。

五、总结
纵观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的成长是与黑人理论家自身民主意识的觉醒紧密相连的,而且随着这种民主意识的觉醒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即从较低程度的仅关心黑人自身权利的实现到较高水平的关注全人类民主权利的实现,这一理论得到不断的充实、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

如今,黑人文学理论的突出作用还体现在:它不仅成为抵制美国主流话语的文化策略,而且使少数族群和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

它在这方面的优越性是其它同期文学批评理论所无法比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