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泽泻
中药学笔记完整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风寒头痛鼻塞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阿米巴痢疾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丸剂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解暑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类药物。
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长期湿邪滞留于人体内,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利水渗湿药以其利水渗湿、通利水道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湿气,驱除寒湿,从而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常用的利水渗湿药1.茯苓:是一种常见的吸湿性利水药。
茯苓味甘淡,性平不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腹泻等症状。
茯苓泡水饮用或加入汤中煮食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2.泽泻:是一种渗利水药。
泽泻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水肿、黄疸等症状。
泽泻可以泡水饮用,也可以加入药方中煎汤服用。
3.木通:是一种利水化湿药,是中医宝典《本草纲目》中所收载的重要药物之一。
木通味辛苦,性温,具有通利水道、渗湿泄热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水肿、排尿不畅、热淋液等症状。
木通可以泡水饮用,也可以煎水送服。
4.茵陈蒿:是一种渗湿利水药。
茵陈蒿味苦寒,性平,具有宣泄利湿、清热泻火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消化不良、湿疹等症状。
茵陈蒿可以泡水饮用或加入药方中煎服。
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药量:虽然利水渗湿药对治疗水肿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药量,避免过量服用导致副作用产生。
因此,在使用时应该听从医师的建议,按照医嘱合理使用,不宜自行调整剂量。
2.注意药性:利水渗湿药种类虽多,但是其药性各异,互相配伍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配伍时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病情,采用不同的药物组合。
3.注意配合其他药物:利水渗湿药是一类常用的中药,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合,避免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并按照医嘱合理使用。
4.注意饮食:利水渗湿药在使用中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芹菜、蕨菜、胡萝卜、甜橙等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利水渗湿药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利水渗湿、通利水道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湿气,驱除寒湿,从而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利水渗湿药(含答案解析)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利水渗湿药(含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广金钱草除了能清热除湿外,还能A、祛风止痒B、通气下乳C、清心除烦D、散瘀消肿E、利尿通淋,退黄2、泽泻除了能利水渗湿,还能A、泄热B、收湿敛疮C、通经下乳D、退黄疸3、茯苓的功效A、利湿渗湿,泻热B、清热利湿,退黄C、利水渗湿,健脾,安神D、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E、利水通淋,泻热,通经下乳4、能利湿退黄,解毒消肿的药是A、薏苡仁B、萆薢C、金钱草D、石韦E、地肤子5、用治肺痈,肠痈,宜选A、地肤子C、猪苓D、茯苓E、薏苡仁6、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A、萆薢B、木通C、石韦D、地肤子E、木香7、具利水通淋、解暑作用的药物是A、木通B、滑石C、通草D、茵陈8、具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的中药是A、茵陈B、茯苓C、车前子D、金钱草E、地肤子9、外用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的是A、滑石B、茯苓C、瞿麦D、萆薢E、海金沙10、利水渗湿药使用中应注意的是A、热伤血络者忌用B、阴虚津伤者慎用C、脾虚者忌用D、脾肾阳虚者不宜用E、阳虚者不宜用11、凡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A、理气药B、活血祛瘀药C、泻下药D、祛风湿药E、利水渗湿药12、灯心草入煎汤,内服的用量是A、10~30gB、3~6gC、3~10gD、1~3gE、1~1.5g13、萆薢的功效是A、凉血热,祛风湿B、强筋骨,祛风湿C、清肺热,祛风湿D、消痰水,祛风湿E、利湿浊,祛风湿14、茵陈的功效是A、清热利湿,止痛B、清热利湿,杀虫C、清热利湿,化痰D、清热利湿,退黄E、清热利湿,解暑15、哪项不是车前子的功效A、清肝明目B、清肺化痰C、利水通淋D、渗湿止泻E、健脾安神16、薏苡仁可应用于A、暑热烦渴B、脾虚泄泻C、肺热咳嗽、目赤D、热疮肿毒、毒蛇咬伤E、口舌生疮、心烦尿赤17、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A、泽泻B、薏苡仁C、茯苓D、朱砂E、磁石二、配伍选择题1、A.清心除烦B.破血通经C.除湿退黄D.祛风止痒E.凉血止血<1> 、石韦除利尿通淋外,又能A B C D E<2> 、金钱草除利尿通淋外,又能A B C D E2、A.清热排脓B.渗湿止泻C.杀虫止痒D.清胃止呕E.通经下乳<3> 、木通的功效是A B C D E<4> 、萹蓄的功效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患者,女,50岁。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之茯苓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之茯苓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能使尿量增多,小便通畅,使滞留体内的水湿排出,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得以解除,故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病等。
此外有些药物可用于黄疸、湿疮、湿温病、湿痹以及妇女白带等湿证。
利水渗湿药按其药性及功效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二类:一类味甘淡,性平或微寒,长于利水消肿,主要适用于水肿、痰饮等。
习称淡渗利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滑石等。
另一类寒性(苦寒或咸寒)长于清湿热,通淋浊(有的能排结石),主要适用于各种淋病,以热淋、石淋为多用。
习称利尿通淋药或清利湿热药。
如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石韦、海金沙、金钱草等。
其中有的药物既能利水消肿,又善清热通淋,难于截然划分。
脾弱生湿,脾虚不能制水;或肾阳衰微,火衰不能生土,而致水湿泛滥者,应健脾温肾以治其本,适当配伍利水渗湿药,不宜单用渗利之品。
再如水肿初起有表证者,当配宣肺发汗药;膀胱气化不利而小便少者,需配通阳化气药。
至于下焦湿热淋病,常配清热泻火药;若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等。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茯苓《本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hcw. ) Wolf 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味归经】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汤主之。
[消渴]
自觉烦渴,虽大量饮水,而渴难消解,饮后即尿,小便微急,小便清白如水,汗出溱溱,心悸,心下痞,头昏且肢软无力,失眠多梦,饮食尚佳,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而粗糙,脉濡数。三大常规血糖,尿糖、甲状腺功能测定、头颅摄片均无异常。用五苓散(汤)加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水煎服。如果渴甚加沙参、海蛤粉;心烦懊恼加牡丹皮、栀子;腹胀加厚朴。
(2)本方加苍术,名苍桂五苓散,治寒湿。
(3)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便秘烦渴。
(4)本方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积热。
(5)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以清六腑之热,名桂苓甘露饮。
(6)本方去桂、泽泻,名猪苓散,治呕吐病在膈上,思饮水者。
(7)本方单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烦渴,引饮过多,腹胀便赤。
2.水湿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
◆五皮散: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 各等分[各9g]。
◆五皮散利水结合行气,五苓散五皮散合增加全方的利水渗湿作用。
3.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增加利水力量。
◆用五苓散治泄泻,是通过“利小便以实大便”,同时结合健脾除湿来止泻。五苓散去桂枝叫四苓散,保持着利水健脾,车前子、木通本身还是寒性药,有清热作用,适用于湿热泄泻。
◆茯苓和白朮相配,是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属于治本的缓治法。如四君子汤。
27、泽泻(甘咸寒,消水利肿,渗湿利尿)
27、泽泻(甘咸寒,消水利肿,渗湿利尿)原文: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其叶如车前草,味亦相似。
生池泽。
注解:1、泽泻:甘咸寒,渗湿利尿,风寒湿痹,逐膀胱三焦停水。
利水消肿,利全身的水,阳虚用,阴虚禁用。
眼皮有跳动,肌肉跳,有陈水,去旧水养新水,能明目。
2、味甘,性寒。
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小便、清湿热。
临床用名有泽泻、盐泽泻、炒泽泻。
入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应用方剂:五苓散、猪苓汤、牡蛎泽泻散、泽泻汤、茯苓泽泻汤、当归芍药散、肾气丸主治:1、泽泻为渗湿利尿要药,主风寒湿痹,逐膀胱三焦停水,通淋沥,止遗泄,利小便,消肿胀。
2、利全身的水,从小便出。
3、补肾。
泽泻能代替肾脏排小便,让肾脏得到修复。
药性: 味甘寒禁忌:凡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精滑目痛,虚寒作泄等候,均忌。
应用:1、苍术(去湿)和泽泻(利水)一起是解酒的处方2、入肝经,清肝的病毒:脂肪肝、肝积水、肝炎、小便黄引述:【别录】补虚损,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甄权】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宣通水道。
【大明】主头眩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
【元素】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肿胀,渗泄止渴。
【东垣】去肤中留垢,心下水痞。
【药征】主治小便不利冒眩也,旁治渴。
【灵胎】消水利肿。
【倪注】古方常以配合补剂用,因欲补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宗奭曰多服昏人眼,以行去其水也,凡服泽泻散,未有尿不多者,尿既多肾气焉得实。
海藏曰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是可知泽泻之能明目,在能渗湿,若已中病而用之过量,则诛伐无过,使肾气虚而昏目,药本在治病救偏,过量则害,百药皆然,岂独泽泻而已。
著名方剂有疏凿饮(泽泻商陆赤小豆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茯苓槟榔生姜)治水气通身浮肿。
单味药记忆技巧——利水渗湿药
单味药记忆技巧——利水渗湿药掌握药: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
(一)利水消肿药猪苓:利水渗湿。
泽泻:利水渗湿,泻热。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口诀:猪苓水湿;泽泻泄热。
口诀:副司令随时见您。
(茯苓水湿健宁)口诀:一亿睡狮-P÷B=青农。
(薏苡水湿,健脾,除痹,清脓)联想:一亿头睡狮减P除B,等于青年农民。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滑石:利尿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口诀:车前尿淋绅士,子写母去谈。
(车前尿淋渗湿,止泻目祛痰)联想:车前不小心尿淋了一位绅士,儿子写了一封信,母亲去谈。
口诀:滑石尿淋,清热解暑寿床。
(滑石尿淋,清热解暑收疮)联想:滑石尿淋了以后就是清热解暑的寿床。
——傻子才信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木通: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口诀:石韦尿淋飞客两只。
(石韦尿淋肺咳凉止)联想:石韦(人名)恶作剧,尿淋了飞来之客人两只。
口诀:木——心火(中医理论“木生火”“心属火”——清心火)通——三通—通淋、通经、通乳(“通乳”同“下乳”)口诀:通草通淋通气乳。
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口诀:去卖梨,扑通井。
(瞿麦淋,破通经)经。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
联想:去卖梨的路上,扑通掉井。
口诀:海金沙拎桶。
(海金沙淋痛)联想:去海边取金沙要拎个桶。
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口诀:地肤林热离时痒。
(地肤淋热利湿痒)联想:地肤林(大地皮肤上的树林)很热,离开时很痒。
口诀:辟邪历史曲折,区分除痹。
(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联想:辟邪(的门派)历史曲折,区分(正确的)才能除痹。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口诀:萹蓄邻杀羊。
(萹蓄淋杀痒)联想:萹蓄(人名)的邻居杀羊。
口诀:东葵零下如常。
中药学重点笔记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白芷+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细辛+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辛夷+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2)发散风寒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牛蒡子+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蝉蜕+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清热解毒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升麻+透疹,清热解毒葛根+透疹,生津止渴,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栀子+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决明子+润畅通便(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黄柏(下焦)+退热除蒸,解毒疗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紫花地丁+凉血穿心莲+凉血,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板蓝根+利咽青黛+清肝泻火,熄风定惊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山豆根+消肿马勃+止血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鸦胆子+截疟,腐蚀赘疣白头翁+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4)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玄参+泻火解毒,消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赤芍+止痛,清泻肝火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定惊(5) 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白薇+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银柴胡+除疳热胡黄连+除疳热,清湿热地骨皮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丹皮+清热活血胡黄连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黄连(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三)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润燥软坚番泻叶泻下通便+芦荟+清肝,杀虫(2)润下药火麻仁润畅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利水消肿松子仁+润肺止咳(3)峻下逐水药甘遂泻水逐饮,通利二便+外用消肿散结,逐经髓痰涎京大戟+外用消痈散结,泻脏腑水湿莞花+杀虫疗疮,祛痰止咳牵牛子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去积杀虫巴豆+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灵仙+通经络,消骨鲠,行痰水川乌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木瓜舒经活络,和胃化湿(2)祛风湿热药秦艽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防己+利水消肿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雷公藤孕妇忌用,熬1-2小时(3)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桑寄生+养血安胎狗脊+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五)化湿药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佩兰+化内湿苍术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厚朴+行气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豆蔻(中上二焦)+止呕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六)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薏苡仁+健脾,利而兼补,除痹,清热排脓猪苓+泽泻+泻热香加皮有毒,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强心利尿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滑石+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海金沙+止尿道痛,利水消肿(包煎)通草+清肺热,通气下乳石韦+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逐痹利湿退黄茵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金钱草+消肿,利尿通淋虎杖+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七)温里药附子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肉桂(命火)+温通经脉,引火归原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高良姜+温中止呕,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理气和中丁香+温肾助阳,降逆止呕花椒+杀虫止痒(八)理气药陈皮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青皮(降肝胆之气)+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脾胃)+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乌药+温肾散寒(肾)沉香+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川楝子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荔枝核+驱寒散结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柿蒂降气止呕(九)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油腻)健胃+行气散瘀神曲(面食)+和胃,解表麦芽(淀粉)+回乳消胀,疏肝解郁稻芽(淀粉)+开胃莱菔子(气滞)+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完谷)+涩精止遗,通淋(十)驱虫药使君子杀虫(蛔虫,蛲虫)+健脾除疳苦楝(蛔虫,钩虫,蛲虫)+疗癣槟榔(绦虫)+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雷丸(绦虫)+消积榧子+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十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小蓟+利尿地榆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槐花(肝)+清肝泻火侧柏叶+收敛止血,化痰止咳,助补肝肾,生发乌发白茅根+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痛经蒲黄+利尿通淋,活血祛瘀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强壮棕榈炭+止泻止带血余炭+散瘀止血,利尿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下焦)+散寒调经,安胎炮姜(中焦)+温中止痛(十二)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止痛+行气,祛风延胡索+行气五灵脂+化瘀止血(包煎),人参畏五灵脂郁金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解郁姜黄(性温)+通经止痛,外散风寒湿邪行肢臂活血除痹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没药+散血化瘀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性寒)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川芎(性温)+行气,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上行头目红花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长于通利血脉桃仁+润畅通便,消内痈,止咳平喘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牛膝+通经(祛瘀力强),利水通淋,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鸡血藤+补血,舒经活络活血疗伤药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小毒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大毒,0.3~0.6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水蛭同学通经,逐瘀消癥(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法夏燥湿化痰(脏腑脾胃湿痰),外用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经络风痰)+祛风解痉禹白附(祛风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祛痰(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旋覆花(下气祛痰)+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包煎)白前降气化痰,性微温清化热痰药川贝清化热痰,散结消肿+润肺止咳(微寒)浙贝+(寒)清热瓜蒌清化热痰+润燥化痰,宽胸散结,润畅通便竹茹+除烦止呕,凉血止血天竺黄+清心定惊前胡祛痰(降气祛痰)+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载药上行,宣肺气通二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海蛤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止咳平喘药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畅通便+宣肺降逆,长于宣肺苏子+降气化痰,长于降气百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杀虫灭虱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长于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上可清肺热降肺气,中可清胃热降胃气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重在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凉血清肝葶苈子+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兼泻大便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十四)安神药重镇安神朱砂镇惊安神+清心,解毒,忌火煅,毒磁石+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无毒龙骨+平肝潜阳(生用),收涩顾敛(煅用)琥珀+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忌火煅养心安神酸枣仁安神(养心安神)+敛汗生津,养心阴,益心肝之血柏子仁(养心安神)+润畅通便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交通心肾(十五)平肝熄风药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安神定惊,外用燥湿收敛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龙骨+收湿敛疮生肌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打碎)刺蒺藜+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罗布麻+清热,利尿熄风止痉药羚羊角平肝熄风止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清肺止咳(性寒)钩藤+清热,定惊(后下)天麻+祛风通络(性平)牛黄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性凉)地龙熄风止痉定惊,无毒力缓+通络,平喘,利尿,清热僵蚕+祛风止痛止痒,化痰散结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毒+性平蜈蚣+力猛性燥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十六)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冰片+清热止痛,性微寒,宜热痹苏合香+温通辟秽,止痛石菖蒲+化湿和胃,宁神益志,豁痰辟秽(十七)补虚药补气药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大补元气,安神益智党参+补血,补益中气太子参+润肺,性略寒凉(清补之品)西洋参补气生津,养阴,清热(清补之品)黄芪补脾益肺+升阳举陷,益胃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人参+安神益智,补心,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白术补脾止泻+健脾益气,燥湿利尿,固表止汗,安胎山药+益气养阴生津,平补肺脾肾,固精止带白扁豆+健脾和中,化湿,消暑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虚证),固表止汗,安胎苍术+运脾泻有余(实证),祛风发汗,明目甘草补脾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大枣+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蜂蜜+缓急止痛,润燥,解毒补阳药巴戟天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益精血淫羊藿+仙茅+散寒,补火温脾止泻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壮阳,降血压,缩尿续断+行血脉,止血,疗伤续折补骨脂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偏脾)益智仁+温脾开胃摄唾(偏肾)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菟丝子+止泻,安胎蛤蚧补肾阳,补肺肾定喘咳+益精血冬虫夏草+平补阴阳,止血化痰紫河车+益精血,养血补气肉苁蓉温肾阳,益精血,顺畅通便+性平鹿茸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调冲任,托疮毒补血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散寒止痛,润畅通便,白芍+柔肝缓急止痛,平抑肝阳,敛阴和营止汗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熟地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腻)制首乌+收敛固肾生首乌+截疟解毒,润畅通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滋腻)龙眼肉补益心神,养血安神补阴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补气,化痰石斛+清热麦冬滋阴清肺,润燥生津,润畅通便+滋胃阴,清心除烦(心肺胃)(滋腻性小)天冬+滋肾阴,清热强(肺肾)(滋腻性大)玉竹养阴润肺止咳+益胃阴,生津(不滋腻恋邪)黄精+益胃阴,平补肺脾肾,气阴双补百合+清心安神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旱墨莲+凉血止血女贞子+明目,退虚热,乌发龟甲滋阴潜阳熄风,退虚热+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精止血鳖甲+软坚散结(十八)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麻黄根固表止汗+浮小麦+益气,除热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涩肠止泻+涩精,敛汗,滋肾阴宁心安神,生津止渴,五倍子+涩精,敛汗,降火,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乌梅+安蛔止痛,炒炭止血,生津止渴,外用消疮诃子+下气利咽开音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白豆蔻+芳香化湿,温胃止呕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崩止带,敛疮生肌固精缩尿止带药桑螵蛸固精缩尿止带+补肾助阳海螵蛸+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金樱子+涩肠止泻莲子益肾固精缩尿,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芡实+除湿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标本兼顾)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0.05—0.1g,忌火煅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0.015—0.03g(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拔毒去腐,大毒砒石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剧毒,忌火煅,内服0.002—0.004g炉甘石解毒明目消翳,收湿止痒敛疮,炮制后用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内服1.5—3g针灸配穴懒人记忆法晕厥:永住水中——涌泉,足三里,水沟,中冲(晕倒在水里就永远住那了).抽搐:中国大会堂——中冲,合谷,太冲,百会,印堂?(发颠只好用中国大会堂来镇压了)虚脱: 睡沟内——素缭,水沟,内关(虚脱了掉沟里也只好睡那了)中风:十二井水太丰——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都开了十儿口井了,水还不丰盛啊)呕吐:中关足——中脘,内关,足三里(中关村的那帮鸟人踢球技术差得也只有让人呕吐的份了)。
中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泽泻
中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泽泻本品为泽泻科植物东方泽泻或泽泻的干燥块茎。
主产于福建、四川。
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切厚片,晒干。
本品气微,味微苦。
以切面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生用或盐水炙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淡,寒。
归肾、膀胱经。
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6~10g。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三、临床应用1.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痰饮眩晕本品淡渗,其利水渗湿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桂枝等配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本品能“利小便以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常与厚朴、苍术、陈皮等配伍,如胃苓汤(《丹溪心法》);本品泻水湿,行痰饮,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常与白术等同用,如泽泻汤(《金匮要略》)。
2.热淋涩痛,遗精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故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用治湿热蕴结之热淋涩痛,常与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则与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高脂血症本品利水渗湿,可化浊降脂,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可与决明子、荷叶、何首乌等药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四环三酮醇类成分:泽泻醇A、B、C,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单乙酸酯,泽泻醇C乙酸酯,23-乙酰泽泻醇B,表泽泻醇A,泽泻醇等。
2.药理作用本品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进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为明显;有降压、降血糖作用,还有抗脂肪肝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利水退肿药——泽泻用药经验:泽泻性寒走下焦,得水通淋功效高;水肿汇泻淋浊带,能保真阴相火存
利水退肿药——泽泻用药经验:泽泻性寒走下焦,得水通淋功效高;水肿汇泻淋浊带,能保真阴相火存泽泻【性用概要】又名水泻、芒芋、天秃。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泽泻的块茎。
其味甘、淡,性寒。
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
因本品气寒味甘而淡,寒能除热,淡能渗湿,功能泻肾经之火,泻膀胱经之湿热,长于泻相火,渗湿热,利小便。
故常用于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泄泻以及湿热黄疽、痰饮眩晕、湿热带下等病证。
凡阴精不足无湿热火邪者,慎用。
用法:水煎服;用量:10~20克。
【临证配用】泽泻-丹皮泽泻利水,泄肾中水邪;丹皮凉血,清肝胆之火。
相配能泄虚火、利湿浊。
常用于洽疗虚火上炎、头晕目眩、骨热酸痛、遗精等症。
常与滋阴药同用。
方如六味地黄丸。
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亦有良效。
泽泻-砂仁泽泻渗湿利水止泻,砂仁行气化湿和中。
相配利湿止泻除胀的功效显著。
若加白术健脾燥湿,则治小便不利、水泻腹胀等症有良效。
泽泻-半夏泽泻清热利湿,半夏燥湿化痰。
相配有和胃利湿作用,常用于湿浊蕴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胀满及痰湿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脚膈满闷、水肿尿短等症。
泽泻-白术泽泻利水渗湿,消痰除饮;白术益气补中,燥湿健脾。
《赤水玄珠》谓“泽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二者相配即《金匮要略》之泽泻汤。
有健脾渗湿,利水除饮之功,治疗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所致的眩晕耳鸣、甚则呕吐等症有卓效。
泽泻-泽兰泽泻入气分,利水渗湿而泄热;泽兰入血分,活血祛瘀而行水。
二药相配,气血同治,有活血利水之功。
治疗血瘀水阻所致的服胀腹满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有较好疗效。
泽泻-黄柏泽泻甘淡渗湿,导下焦湿热垢浊,泻肝肾二经相火;黄柏苦寒坚肾,清热益阴,专清下焦相火。
泽泻善清气分,黄柏善清血分。
二药相配,有清肝肾相火,泻下焦湿热之功。
治疗相火过旺所致的骨蒸盗汗,阳强遗精及下焦湿热所致的带下尿浊等症有显效。
方如知柏地黄丸。
中药学: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之比较
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长于渗湿泄热; 白茯苓:长于健脾,并能利水、宁心; 茯神:菌核的心部,有松根穿过,于宁心安神。16
经方对茯苓的认识
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 经典的方剂配伍:
苓桂剂: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半苓剂:小半夏加茯苓汤 其他:酸枣仁汤
4
教学要求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 及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 木通、石韦;金钱草、虎杖、茵陈蒿;
熟悉猪苓、海金沙、萆薢、萹蓄、瞿麦、 垂盆草等。
5
第一节 利水渗湿药
药性特点:多甘淡平或微寒; 适应症:适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
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脾气虚弱证
宁心安神
心悸;失眠
11
茯苓
1. 利水渗湿 特点:利水不伤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
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 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属于脾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朮等配伍; 属于虚寒者,可与附子、白朮等同用。
二、水逆案 江应宿医案;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
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名医类案 1957;124)
18
经方对茯苓的认识
三、尿崩症案
李克绍医案:王某,男,7岁,1975年7月13日就诊。患儿多饮多尿,在当 地医院检查尿比重为1、007,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诊见神色、脉象无 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像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似的。因思此证可能是水饮 内结,阻碍津液的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属 于诱导性,能使不褐少饮,尿量自会减少。因与五苓散方:白术12克,茯苓9克, 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8克,水煎(《伤寒解惑论》1978:126) 四、失音案
中药学笔记(精华)--精简版
解表药:发散表邪,治疗表证1、辛温解表药:辛温,发散肌表风寒邪气。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通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发表散寒,通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表散寒,通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2、辛凉解表药:辛苦而偏寒凉,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升阳举陷,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清热药:解除里热、治疗里热证清热泻火药:多苦寒或甘寒,清气分热清热泻火治气热,膏知寒石枯草决;鸭跖芦根密蒙葙,栀子花粉二竹叶。
石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焦: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降血压。
中医考研:利水渗湿药记忆
中医考研:利水渗湿药记忆利水渗湿药性属沉降
(一)利水渗湿药
1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既能利湿又能补虚
2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3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擅泻肾火
4猪苓:利水消肿、渗湿性味甘、淡
5香加皮(北五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有毒
(二)利尿通淋药
1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包煎,“仁,子善泻”车前子,菟丝子恰好相反
2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清心火
3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4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涩
5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善治石淋
6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7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治膏淋要药
8海金砂:利尿通淋、止痛 --止尿道疼痛
9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杀三虫:蛔虫,蛲虫,钩虫
10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11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
12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善引火下行
(三)利湿退黄药
1茵陈蒿: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2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3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4珍珠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药材详解⊙利水渗湿药——泽泻
药材详解⊙利水渗湿药——泽泻泽泻? 【处方用名】泽泻、水泻、及泻。
?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药性】味甘、淡,性寒。
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应用1.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淋证,带下,泄泻。
本品甘淡渗利,清热通淋,可治水湿为患,以湿热蕴结者最为适宜。
如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常与茯苓、猪苓、白术等同用,方如《伤寒论》五苓散;治湿热蕴结下焦,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瞿麦等同用;治湿浊滞下,绵绵不止,可与白术、生苡仁等配伍,以健脾利湿止带。
本品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故临床亦常用于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常与苍术、厚朴、陈皮等同用,方如《丹溪心法》胃苓汤。
2.用于痰饮眩晕。
本品能利水湿,化痰饮,可治痰饮内停,清阳不升之头间眩晕,常与白术配用,方如《金匮要略》泽泻汤。
现用本品治疗内耳眩晕症及中耳积液将较好疗效。
此外,本品还常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之证,多与地黄、山萸肉、牡丹皮等同用,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现泽泻常用于治高脂血症,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有疗效,可单味煎服,或与山楂等降血脂药物配伍,用以增强降脂效果。
亦可用于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验方举例1.治臌胀水肿(《保命集》白术散)白术、泽泻各15g。
上为细末。
煎服9g,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30丸。
2.治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金匮要略》泽泻汤)泽泻15g,白术6g。
以水350ml,煮取200ml。
分2次温服。
3.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千金要方》)茵陈、泽泻各30g,滑石9g。
水煎服。
4.治冒暑伏热,霍乱呕吐,小便不利,头目昏眩(《卫生易简方》)泽泻、白术、白茯苓等份。
锉细。
每服12g,水250ml,姜5片,灯心10茎,煎150ml。
不拘时服。
5.治肾脏风生疮(《经验方》)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
空腹以温酒下15?20丸。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风寒头痛鼻塞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阿米巴痢疾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丸剂 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 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解暑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症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1.车前子、金钱草的功效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2.石淋、膏淋、血淋各选何药为宜
①海金沙——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
②石淋——滑石、海金沙、金钱草
膏淋——海金沙、萆薢
血淋——瞿麦、石苇、海金沙
(热淋——滑石、关木通、瞿麦、海金沙、金钱草)
3.茯苓、猪苓、海金沙的药用部位是什么?
茯苓——菌核(多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
猪苓——菌核
海金沙——成熟孢子
4.车前子、海金沙、滑石的用法
车前子——宜布包
海金沙——宜布包
滑石——宜布包
5.茯苓的功效、主治、性味、归经
①性味——甘、淡、平
②归经——归心、脾、肾经
③功效与主治
利水渗湿——用于各种水肿
健脾——用于脾虚诸症
安神——用于心悸、失眠
6.粉萆薢、绵萆薢的功效各偏什么?
粉(山)萆薢——利湿浊
绵(川)萆薢——祛风湿
7.虎帐、大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泻下通便木通、瞿麦利尿通淋、通经
通乳专药关木通
通淋专药海金沙
黄疸专药茵陈蒿。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宁心 除痹、清热排脓
泻热 清热解暑 退黄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香加皮 枳椇子 泽漆 蝼蛄 荠菜
利水消肿
祛风湿强筋骨
利水消肿
解酒毒
利水消肿
化痰止咳
解毒散结
利水消肿、通淋
利水消肿
明目
止血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茯苓
[基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 [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水肿。痰饮。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泽泻
[基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的干 燥块茎。
[药性]甘, 寒。归肾、膀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证。
遗精。 [用法用量]煎服,5-l0g。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脾虚泄泻。 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煎服,9-3Og。清利湿热生用,健脾止泻炒用 [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者慎用。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猪苓
[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的 干燥菌核.
[药性]甘、淡,平。归肾、膀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 [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6-12g 。
利尿通淋药的特点: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淡而寒。苦能降泄,寒
能清热,走下焦,尤能清利下焦湿热,以利尿通淋为 主要作用。 适用证: 小便短赤,热淋,血淋, 石淋及膏淋等证。
中药学讲义第十三章 利尿通淋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渗湿止泻
通经下乳 通气下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泽泻
利水渗湿药泽泻
《本经》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块茎。
麸炒或盐水炒用。
产于福建者名建泽泻,质量较好。
【性味归经】甘,寒。
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痰饮停聚等症。
泽泻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亦为利水渗湿常用之品,且药性寒凉,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对水湿偏热者,尤为适宜。
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配伍;治泄泻及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朮配伍。
此外,本品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配地黄、山茱萸等同用,有泻泄相火作用。
【处方用名】泽泻、建泽泻、福泽泻(洗净,晒干,切片用)、炒泽泻(炒用,多用于利水止泻)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泽泻性味甘寒,入肾、膀胱,功专利水道、渗水湿,为治疗水湿为患的常用要药。
且性属寒凉,有除热之能,既能用治湿热之症,复可配合应用以泄肾经之相火。
前人认为泽泻“利水而不伤阴”甚而有“补阴不足”之说,实皆根于六味丸而来。
惟泽泻利水力佳,实有伤
阴之可能,更无补阴之效用,张景岳谓:「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可资参考,故临床应尚须注意。
茯苓与泽泻均能利水渗湿,作用广泛,故往往配伍应用。
然茯苓能泻能补,兼有健脾宁心之效,而泽泻性偏于寒,泻而无补,专用于渗利水道。
【方剂举例】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白朮。
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泻小便短少者。
【文献摘录】
《本草衍义》:「其供尤长于行水。
」
《本草汇言》:「利水之主药。
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
《本草通玄》:「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
《药品化义》:「除湿热,通淋浊,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
《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本经》气味虽曰甘寒,兼以其生长水泽,因谓之寒,其实轻淡无味,甘于何有?此药功用,惟在淡则能通,《本经》称其治风寒湿痹,亦以轻能入络,淡能导湿耳,云治风寒,殊非其任。
其能治乳难者,当以娩后无乳者言,此能通络渗泄,则可下乳汁,非产乳百病之通用品。
其兼能滑痰化饮者,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
总之,渗泄滑泻之药,必无补养之理。
《本经》养五脏,益气力云云,已属
溢美太过,而甄权竟谓可治肾虚精自出,大明且谓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洁古亦谓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
皆非药理之真。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脂等。
具有利尿、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抑制细胞免疫、抑菌等作用。
利水渗湿药之车前子
《本经》
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Willd.的成熟种子。
生用或盐水炙用。
【性味归经】甘,微寒。
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与应用】
1.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病。
本品甘而滑利,寒凉清热,有利尿通淋之功。
为治疗湿热淋证的常用药。
常与木通、滑石、萹蓄等清热利湿药同用,如八正散。
2.渗湿止泻。
用于暑湿泄泻。
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亦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以治湿盛引起的水泻为宜。
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
或与白术、茯苓、泽泻等同用。
3.清肝明目,用于目赤,内障,视物昏暗。
本品能清肝明目。
若肝热目赤肿痛,可与菊花、龙胆草、黄芩等清肝药配伍。
若久患内障,肝肾阴虚,可与生地、麦冬、枸杞子等养阴药同用。
4.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咳嗽。
本品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
用治肺热咳嗽痰多,多与瓜蒌、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此外,治疗高血压病,用本品煎汤代茶饮。
【用法用量】煎服,9~15g。
入煎剂宜包煎。
【附药】车前草:即车前的全草。
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故有可用于疮疡肿痛。
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
车前子甘寒清热,性专降泄,故能通利水道、渗湿泄热,为利小便、治淋通之要药;小便利则清浊分,大便实则泄得止,故又能渗湿而止泻;入肝而清热,目赤肿痛是以治;入肺而祛痰,咳嗽痰多亦可疗。
车前子主要用治湿热下注、肝火肺热之实症,但又往往配伍补益之品,以治肾虚水肿及肝肾阴虚、眼目昏花等症,可见其适应病症较为广泛,然要在配伍适宜。
【方剂举例】
1.八正散(《和局方剂》):木通、车前子、山栀子、滑石、瞿麦、萹蓄、大黄、炙甘草。
治湿热下注,热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车前散(《证治准绳》):车前子、淡竹叶、赤茯苓、灯芯、荆芥穗。
治诸淋。
3.济生肾气丸(《济生方》):车前子、牛膝、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治肾阳不足,腰膝酸痛,少腹拘急,水肿,小便不利,或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等。
《本草经疏》:车前子,其主气癃、止痛,通肾气也。
小便利则湿去,湿去则痹除。
伤中者必内起烦热,甘寒而润下,则烦热解,故主伤中。
女子淋漓不欲食,是脾肾交病也,湿去则脾健而思食,气通则淋漓自止,水利则无胃家湿热之气上熏,而肺得所养矣。
男女阴
中俱有二窍,一窍通精,一窍通水。
二窍不并开,故水窍常开,则小便利而湿热外泄,不致鼓动真阳之火,则精窍常闭而无漏泄,久久则真火宁谧,而精用益固,精固则阴强,精盛则生子。
肾气固即是水脏足,故明目及疗赤痛。
肝肾膀胱三经之要药也。
《本草汇言》:车前子,行肝疏肾,畅郁和阳,同补肾药用,令强阴有子;同和肝药用,治目赤目昏;同清热药用,止痢疾火郁;同舒筋药用能利湿行气,健运足膝,有速应之验也。
设情动过节,膀胱虚,气艰于化而津不行、溺不出者,单用车前疏泄,闭愈甚矣,必加参、苓、甘、麦,养气节欲,则津自行,溺乃出也。
【现代研究】本品多含粘液质,此外尚含车前烯醇酸、琥珀酸、车前糖、蛋白质、脂肪酸等。
具有利尿、抗菌、祛痰、镇咳、抗炎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