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材料(全厂废水零排放项目) -

合集下载

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其应用

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其应用

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是一种环保理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技术,将废水全部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本文将介绍两种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关键技术,包括反渗透膜双膜法(RO)和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RCC)。

二、反渗透膜双膜法(RO)反渗透膜双膜法是一种成熟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材料是纳米级的反渗透膜。

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水可以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细菌和病毒则无法通过渗透膜,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可以得到60%左右的纯水,而剩余的含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水最终避免不了排放到环境的结局。

然而,这种技术只能得到部分纯水,无法实现废水的全部回收再利用。

三、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RCC)RCC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能真正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

该技术的核心是“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及“晶种法技术”、“混合盐结晶技术”。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等量的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定量的热能,而当物质再由气态转为液态时,会放出等量的热能。

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用蒸发器处理废水时,蒸发废水所需的热能由蒸汽冷凝和冷凝水冷却时释放的热能所提供。

在运作过程中,没有潜热的流失。

所消耗的仅是驱动蒸发器内废水、蒸汽、和冷凝水循环和流动的水泵、蒸汽泵和控制系统所消耗的电能。

为了抵抗废水对蒸发器的腐蚀,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蒸发器的主体和内部的换热管通常用高级钛合金制造,其使用寿命可达30年或以上。

四、RCC技术的应用RCC技术在卤水浓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待处理的卤水首先进入贮存箱,在箱里把卤水的PH值调整到5.5-6.0之间。

然后经过除气器和深缩器底槽进入浓缩器内部循环的卤水混合,然后被泵到换热器管束顶部水箱。

卤水通过装置进入换热管顶部的卤水分布件流入管内,受地引力下降至底槽。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计划书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计划书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成为了当今工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项目旨在为具体企业名称设计并实施一套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案,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二、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二)项目地点具体地点(三)项目规模根据具体企业名称的废水排放量和水质特点,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处理量。

(四)项目目标实现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即废水经过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同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废水来源及水质分析(一)废水来源具体企业名称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工艺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清洗废水、冷却废水、反应废水等。

(二)水质分析对废水进行采样和检测,分析其主要污染物成分,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重金属等。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难度。

四、处理工艺选择(一)预处理工艺采用格栅、调节池、初沉池等工艺,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油脂等杂质,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为后续处理工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生物处理工艺选择适合的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三)深度处理工艺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反渗透、超滤等)、离子交换、蒸发结晶等工艺,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实现废水的回用和零排放。

五、处理设施设计(一)预处理设施1、格栅:设置粗细两道格栅,拦截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杂物。

2、调节池:设计足够的容积,以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3、初沉池:采用平流式或辐流式沉淀池,去除废水中的泥沙等较重的悬浮物。

(二)生物处理设施1、曝气池:根据废水的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曝气方式和曝气设备,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成为了当前工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项目旨在探讨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可行性,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二、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是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回用标准,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不再对外排放。

(二)意义1、环境保护:减少废水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2、水资源节约: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企业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工业废水的来源和特点(一)来源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印染、造纸、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二)特点1、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2、水量和水质波动大:受生产工艺、生产周期等因素影响。

3、处理难度高:对处理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四、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一)预处理技术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调节水质水量。

(二)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三)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膜分离、吸附等,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四)深度处理技术如反渗透、电渗析等,使废水达到回用标准。

五、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一)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废水的来源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处理效果和回用率。

(二)设备选型选择先进、可靠、节能的处理设备,满足处理要求。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六、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一)投资估算包括设备购置、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二)成本分析主要包括设备折旧、能耗、药剂消耗、人工成本等。

(三)收益分析通过废水回用节约的水资源费用、减少的排污费用以及可能获得的环保补贴等。

科技成果——全厂废水零排放技术

科技成果——全厂废水零排放技术

科技成果——全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技术开发单位郑州恒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成果简介该技术针对常规三联箱+澄清池工艺处理后的燃煤机组脱硫废水或高盐工业水,通过工艺路线选择、系统集成设计、试验设备配套、试验运行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脱硫废水/高盐工业水资源化工艺主要包括三段,即预处理、SED浓缩、资源分离膜资源化,采用新型海藻式超滤、电分离、资源化技术。

技术效果采用海藻式超滤膜进行预处理。

克服了传统超滤膜易结垢、堵塞、断丝的缺点,能够适应高含盐量、高腐蚀的脱硫废水。

采用低电耗SED膜组件。

可将脱硫废水/高盐工业水的TDS(总溶解性固体)从7%-9%浓缩至15%-25%,大大减少废水水量,降低后续处理负荷,节省投资。

采用资源分离膜进行酸、碱资源化再生。

利用资源分离膜技术,将浓缩后的浓水分解为酸与碱,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应用情况山东魏桥集团邹平宏发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规模:50万-60万吨/年,运行时间:预计2017年4月中旬。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会仙一路南侧。

技术指标(1)减量化处理设备回收率高达85%以上;(2)资源化处理设备资源化率100%;(3)能耗、药剂耗量、运行费用均低于正渗透+蒸发结晶、高压反渗透+蒸发结晶等已有系统40%;(4)项目投资、设备占地、建设周期均小于正渗透+蒸发结晶、高压反渗透+蒸发结晶等已有系统30%。

市场前景目前常用的零排放工艺基本都是膜预处理+浓缩+蒸发结晶法,不仅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而且产生废盐等污染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该技术无废盐产生,通过资源化生成酸碱,实现资源回收,达到真正零排放。

短流程、低压,低能耗、高减量的技术特点使得该技术远远领先业内其他同等技术。

预期该技术可保持5-10年的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煤化工项目废水零排放及含盐废水处理技术

煤化工项目废水零排放及含盐废水处理技术
对于现代的煤化工水系统,含盐废水的处理和利用,主要 是对其进行预处理、深度浓缩以及蒸发结晶。在我国煤化工 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实现过程当中,需要以环保和节水为目标, 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对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能带来相对较大 的改观。在现阶段部分处理工艺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污水 处理的零排放还需要进行技术性的突破。煤化工项目的含盐 废水处理需要不断地实现能耗、物耗节约,对于企业的废水 进行不断的深度优化处理。
还会产生次生污染的现象和环境隐患。对于大量金属如果处 理不当就会形成二次污染,从而造成废渣。其中,废液在运 输存储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2 解决措施
(1)对有机废水的处理需要利用三个环节来共同实现, 其中包含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以及深度处理。物化处理当中, 利用隔油池、气浮池和混凝沉淀池来实现处理,油类物质可 以在隔油池当中处理,密度较小的油类或者悬浮物质可以在 气浮池当中处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可以在混凝沉淀池当中 实现去除。在生化处理环节,主要是在一定的工序下实现对 有机物的有效处理,来实现对有机物和氮类化合物的去除, 其中包含缺氧 - 好氧脱氮工艺、厌氧 - 缺氧 - 好氧工艺、序批 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和生物移动床反应器等多种工艺, 其中好氧和厌氧的交替运动转换的工艺主要为缺氧 - 好氧脱氮 工艺和厌氧 - 缺氧 - 好氧工艺。好氧和厌氧在氧化沟的工艺当 中进行有效的区分,可以最终实现硝化和反硝化的现象。对于 生物滤池和流化床的有效结合可以在生物移动床反应器的作 用下实现,实现脱氮效果。对于深度处理方面,利用臭氧氧化、 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和活性炭可以实现有效应用。在废 水的可生化性提升方面,可以利用臭氧和化学氧化进行改善。 对于废水当中的 COD 和氨氮,可以利用曝气生物滤池来实现。 对于水体水质的稳定性,在活性炭的基础作用下,对水质波 动冲击之后产生的后续膜实现运行。

污水处理技术篇:化学法废水“零排放”(三)

污水处理技术篇:化学法废水“零排放”(三)

污水处理技术篇:化学法废水“零排放”(三)第一篇:污水处理技术篇:化学法废水“零排放”(三)污水处理技术篇:化学法废水“零排放”(三)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在上期文章中,北极星节能环保网通过污水处理技术篇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化学法废水“零排放”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比较,在综合利用废水方面,具有投资费用低,工艺技术简单,废水利用率高,设备运行安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钢铁、发电、石化、煤化工、制药等高耗水的行业。

今天向大家介绍循环水系统正常使用的内容以及化学法废水“零排放”技术特点及优势。

一、对于循环水系统正常使用的几点看法① 环水水质不控制PH值和碱度,就不需要加酸调节。

因为,药剂把Ca2+螯合后,HCO3-就成了多余离子,在水中很不稳定,在换热器受热后,两个HCO3-就会生成一个CO2、一个H2O、一个CO32-,CO32-和H2O结合,又会生成两个HCO3-、和一个O。

所以循环水系统不加酸,不会发生PH值升高和碱度升高而结垢问题。

倒是循环水系统加酸后,引起水泥构件腐蚀,碳钢管道腐蚀、铜管道腐蚀、循环水泵叶轮穿孔等问题。

②循环水水质不控制硬度。

因为硬度的控制意味着循环水硬度只能低不能高。

怎样才能低呢?一是循环水倍率低,边排水边补水;二是循环水系统结垢。

所以控制硬度的结果是浪费水,或者结垢。

③循环水水质不控制PO43-。

因为控制PO43-,是为了控制药量,这里有误区。

循环水PO43-高时,有两种情况:一是药量大;二是倍率高。

如果是倍率高引起PO43-高,不加药或少加药,势必会造成系统结垢。

同样,循环水PO43-低时,也有两种原因:一是药量少;二是倍率低。

如果因倍率低PO43-低,投放药量会造成大量浪费。

④循环水水质不控制CI-、电导及其它。

因为,控制CI-和电导,就意味着排水,节水减排落不到实处,废水回用成为空谈。

⑤循环水处理效果的好与坏,不在于控制循环水水质,而关键是适应水质的药剂配方和药量。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及零排放技术方案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及零排放技术方案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及零排放技术方案第一章废水处理概述 (2)1.1 造纸行业废水特点 (2)1.1.1 概述 (2)1.1.2 废水来源及特点 (3)1.1.3 预处理技术 (3)1.1.4 生化处理技术 (3)1.1.5 深度处理技术 (4)1.1.6 零排放技术 (4)第二章预处理技术 (4)1.1.7 废水预处理目的 (4)1.1.8 废水预处理方法 (4)1.1.9 物理预处理技术的优化 (5)1.1.10 化学预处理技术的优化 (5)1.1.11 生物预处理技术的优化 (5)第三章生物处理技术 (5)1.1.12 概述 (5)1.1.13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5)1.1.14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6)第四章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7)1.1.15 技术原理 (7)1.1.16 技术流程 (7)1.1.17 影响因素 (7)1.1.18 技术原理 (7)1.1.19 技术流程 (8)1.1.20 影响因素 (8)1.1.21 技术原理 (8)1.1.22 技术类型 (8)1.1.23 影响因素 (8)第五章深度处理技术 (8)1.1.24 概述 (8)1.1.25 物理消毒技术 (9)1.1.26 化学消毒技术 (9)1.1.27 生物消毒技术 (9)1.1.28 概述 (9)1.1.29 吸附法 (9)1.1.30 氧化法 (9)1.1.31 生物法 (9)1.1.32 概述 (10)1.1.33 物理法 (10)1.1.34 化学法 (10)1.1.35 生物法 (10)第六章回用技术 (10)第七章零排放技术 (11)第八章自动化控制系统 (13)1.1.36 设计原则 (13)1.1.37 设计内容 (13)1.1.38 运行维护原则 (14)1.1.39 运行维护内容 (14)第九章环保与安全 (14)1.1.40 概述 (14)1.1.41 废水处理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14)1.1.42 环保措施 (15)1.1.43 安全生产 (15)1.1.44 应急预案 (16)第十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16)1.1.45 项目背景与目标 (16)1.1 项目背景 (16)1.2 项目目标 (16)1.2.1 项目策划 (16)2.1 项目实施方案 (16)2.2 项目进度安排 (17)2.2.1 项目实施 (17)3.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7)3.2 项目实施步骤 (17)3.2.1 运行维护管理目标 (17)1.1 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17)1.2 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17)1.3 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18)1.3.1 运行维护管理内容 (18)2.1 设备管理 (18)2.2 工艺管理 (18)2.3 质量管理 (18)2.4 安全管理 (18)2.4.1 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18)3.1 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8)3.2 加强员工培训 (18)3.3 优化运行维护流程 (18)3.4 引入先进技术 (18)第一章废水处理概述1.1 造纸行业废水特点1.1.1 概述造纸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

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

化工废水处理化工废水概述纯净的水在经过使用后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成为了含有不同种类杂质的废水。

化工废水就是在化工生产中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弃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生产。

化工废水基本特征(1) 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2) 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这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完全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的大量溶剂介质进入了废水体系所引起的;(3) 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

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4) 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C比低,可生化性差;(5) 废水色度高。

化工废水来源1.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堆放的过场中因一部分物料流失又经雨水或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

2.化学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废料。

由于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影响,任何反应都有一个转化率问题,一般反应的转化率只有70%-80%。

未反应的原料由于累积杂质较多,无法使用,常常以废水形式排放。

3.化学反应中副反应过程生成的废水。

化工生产中,主反应过程中,常伴随副反应,产生了副产物。

某些情况下,副产物数量不大,成分比较复杂,作为废水排放。

4.冷却水。

化工生产常在高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冷却。

采用水冷时,就排放冷却水。

若采用冷却水与反应物料直接接触的直接冷却方式,则不可避免地排出含有物料的废水。

5.一些特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

如:蒸馏和汽提的排水与高沸残液,酸洗或碱洗过程排放的废水。

6.地面和设备冲洗水和雨水,因常带有某些污染物,最终也形成废水。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技术背景化工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

全厂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服务项目技术要求技术规范

全厂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服务项目技术要求技术规范

全厂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服务项目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全厂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服务项目技术要求一、技术规范1 总则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本次采购的濮阳豫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全厂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可行性研究,适用于濮阳豫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全厂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要求,研究成果将为濮阳豫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开展全厂废水深度治理(零排放)工程提供技术依据。

1.2本技术协议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及规范。

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文件和相关的国际、国内工业标准的优质服务。

1.3如投标方没有对本技术协议文件书提出书面异议,招标方则可认为投标方提供的服务完全满足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1.4如招标方有除本技术协议文件书以外的其它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经甲乙双方讨论、确认后,载于本技术协议。

1.5本技术协议文件所引用的标准若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严格的标准执行。

1.6投标方对可行性研究内容负有全部责任。

1.7在合同签定后,招标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

1.8本技术协议作为合同文本的附件,具有与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2研究背景随着国家新《环境保护法》、《水十条》等各项环保政策的不断出台,环保监管日趋严格,对水资源利用及水污染防治提出更高要求。

近期新建电厂的“环评批复”已普遍要求实施废水零排放,已建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指标也不断严格。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燃煤电厂是工业耗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工业用水量的30%~40%,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水的成本在电厂运行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有限条件下优化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燃煤电厂的必然选择。

因此,提高水务管理水平,全面掌握全厂用、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做到“深度节水、梯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量,保证废水达标排放,直至实现废水零排放,这是节约用水、降低水耗、保护水环境的必然趋势。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8-09T16:26:26.13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作者:王珂[导读] 在煤化工企业生产中,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瓶颈,而采用成本费用低、处理工艺优及工艺技术高的污水处理办法已经成为煤化工企业的现实所需。

王珂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835100摘要:在煤化工企业生产中,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瓶颈,而采用成本费用低、处理工艺优及工艺技术高的污水处理办法已经成为煤化工企业的现实所需。

尤其是我国北部、西部地区面临水资源稀缺的情况,在多数煤化工企业没有纳污水体的背景下,急需采用零排放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实现这些区域煤化工污水的合理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污水零排放;煤化工;污水处理引言煤化工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产业,对此,文章从分析煤化工污水分类及处理现状出发,结合煤化工污水处理中零排放处理技术概念的介绍,就污水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力图让更多煤化工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达到零排放要求,并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1.煤化工废水概述1.1煤化工废水的产生煤化工废水的产生,与煤化工企业生产煤炭等原料构成的化工产品有极大关系。

煤化工废水中包含多种含有氨、氮、硫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多数都属于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动植物生存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1.2煤化工废水的特征一是高浑浊度与高色度。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助色基团物质、生色基团物质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不仅具有高色度,还有较高的浑浊度,在多种有机化合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难以降解和清理。

二是降解难度高。

在废水中的联苯、喹啉等有机化合物极不容易降解。

三是污染物质种类繁多。

由于煤化工企业生产流程较为复杂,各个生产环节都可能成为废水产生的渠道,因此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种类较多,清理难度高。

废水零排放工艺介绍

废水零排放工艺介绍

废水零排放工艺介绍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废水零排放工艺的讲解,有哪些精彩内容呢?1.什么是RCC技术?它的核心是什么?2.什么是HERO技术?3.什么是特种RO膜技术浓水再浓缩零排放工艺?4.什么是电渗析技术?废水零排放工艺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1.什么是RCC技术?它的核心是什么?RCC的核心技术为“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晶种法技术”、“混合盐结晶技术”。

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所谓的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是根据物理学的原理,等量的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定量的热能。

当物质再由气态转为液态时,会放出等量的热能。

根据这种原理,用这种蒸发器处理废水时,蒸发废水所需的热能,再蒸汽冷凝和冷凝水冷却时释放热能所提供。

在运作过程中,没有潜热的流失。

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仅是驱动蒸发器内废水、蒸汽、和冷凝水循环和流动的水泵、蒸汽泵和控制系统所消耗的电能。

为了抵抗废水对蒸发器的腐蚀,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蒸发器的主体和内部的换热管,通常用高级钛合金制造。

其使用寿命30年或以上。

卤水浓缩器构造及工艺流程如果废水里含有大量盐分或TDS,废水在蒸发器内蒸发时,水里的TDS很容易附着在换热管的表面结垢,轻则影响换热器的效率,严量时则会把换热管堵塞。

解决蒸发器内换热管的结垢问题,是蒸发器能否用作处理工业废水的关键。

RCC成功开发了独家的“晶种法”技术,解决了蒸发器换热管的结垢问题,使他们设计和生产的蒸发器,能成功地应用于含盐工业废水的处理,并被广泛采用。

污水处理如何实现零排放

污水处理如何实现零排放

污水处理如何实现零排放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污水被产生,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实现污水处理的零排放,成为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那么,什么是污水处理的零排放呢?简单来说,就是使污水经过处理后,不再向外界环境排放任何污染物和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完全回收和再利用。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要实现污水处理的零排放,首先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水的产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的密封性,避免物料的泄漏和浪费,从而减少废水的产生;或者采用循环用水系统,使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次重复利用,降低新鲜水的消耗。

在污水处理环节,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是关键。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是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化学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混凝剂、氧化剂等,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膜分离技术是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渗透膜、纳滤膜等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盐类、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截留,得到高质量的产水,用于生产或生活中的回用。

蒸发结晶技术在零排放处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高浓度的含盐废水,可以通过蒸发使水分蒸发,盐分结晶析出,从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然而,蒸发结晶技术的能耗较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

除了技术手段,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也是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的重要保障。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控和检测,确保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达标。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实施方案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实施方案

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实施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废水处理现状分析 (4)1.2 零排放目标及意义 (4)1.3 技术实施方案概述 (4)第2章工业废水特性分析 (5)2.1 废水来源及成分 (5)2.2 废水特性检测与评估 (5)2.3 废水处理难点与关键点 (5)第3章预处理技术 (6)3.1 物理预处理 (6)3.1.1 沉淀 (6)3.1.2 气浮 (6)3.1.3 过滤 (6)3.2 化学预处理 (6)3.2.1 中和 (6)3.2.2 化学氧化 (7)3.2.3 化学沉淀 (7)3.3 生物预处理 (7)3.3.1 活性污泥法 (7)3.3.2 生物膜法 (7)3.3.3 厌氧处理 (7)第4章膜分离技术 (7)4.1 超滤技术 (7)4.1.1 基本原理 (7)4.1.2 超滤膜的选用与运行条件 (7)4.1.3 超滤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4.2 反渗透技术 (8)4.2.1 基本原理 (8)4.2.2 反渗透膜的选用与运行条件 (8)4.2.3 反渗透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4.3 纳滤技术 (8)4.3.1 基本原理 (8)4.3.2 纳滤膜的选用与运行条件 (8)4.3.3 纳滤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4.4 电渗析技术 (8)4.4.1 基本原理 (8)4.4.2 电渗析装置的选用与运行条件 (8)4.4.3 电渗析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9)第5章深度处理技术 (9)5.1 活性炭吸附 (9)5.1.1 技术原理 (9)5.1.3 技术特点 (9)5.2 蒸发结晶 (9)5.2.1 技术原理 (9)5.2.2 工艺流程 (9)5.2.3 技术特点 (9)5.3 离子交换 (9)5.3.1 技术原理 (10)5.3.2 工艺流程 (10)5.3.3 技术特点 (10)5.4 电解氧化 (10)5.4.1 技术原理 (10)5.4.2 工艺流程 (10)5.4.3 技术特点 (10)第6章资源回收与利用 (10)6.1 水资源回收 (10)6.1.1 回收技术路线 (10)6.1.2 回收工艺流程 (10)6.1.3 水资源回收效果 (10)6.2 盐资源回收 (11)6.2.1 盐资源回收技术 (11)6.2.2 回收工艺流程 (11)6.2.3 盐资源回收效果 (11)6.3 有价物质回收 (11)6.3.1 有价物质回收技术 (11)6.3.2 回收工艺流程 (11)6.3.3 有价物质回收效果 (11)6.4 能源回收 (11)6.4.1 能源回收技术 (11)6.4.2 回收工艺流程 (11)6.4.3 能源回收效果 (12)第7章附属设施设计 (12)7.1 废水收集与输送 (12)7.1.1 设计原则 (12)7.1.2 废水收集 (12)7.1.3 废水输送 (12)7.2 泥浆处理与处置 (12)7.2.1 设计原则 (12)7.2.2 泥浆处理 (12)7.2.3 泥浆处置 (12)7.3 污泥干化与焚烧 (12)7.3.1 设计原则 (12)7.3.2 污泥干化 (12)7.3.3 污泥焚烧 (13)7.4.1 设计原则 (13)7.4.2 系统构成 (13)7.4.3 控制策略 (13)7.4.4 安全保障 (13)第8章工艺流程优化 (13)8.1 工艺组合与配置 (13)8.1.1 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 (13)8.1.2 工艺配置优化 (13)8.2 参数优化与调控 (14)8.2.1 参数优化 (14)8.2.2 参数调控策略 (14)8.3 运行策略与调整 (14)8.3.1 运行策略 (14)8.3.2 运行调整 (14)8.4 模拟与优化 (14)8.4.1 模型建立 (14)8.4.2 模拟与优化方法 (14)第9章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 (15)9.1 废水排放环境影响 (15)9.2 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15)9.3 环保政策与标准 (15)9.4 环境保护措施 (15)第10章工程实施与运行管理 (15)10.1 工程施工与管理 (16)10.1.1 工程施工准备 (16)10.1.2 施工组织设计 (16)10.1.3 施工现场管理 (16)10.1.4 质量控制与验收 (16)10.2 设备安装与调试 (16)10.2.1 设备安装 (16)10.2.2 设备调试 (16)10.2.3 设备验收 (16)10.3 运行监测与维护 (16)10.3.1 运行监测 (16)10.3.2 运行维护 (16)10.3.3 应急处理 (17)10.4 经济性分析与评估 (17)10.4.1 投资分析 (17)10.4.2 运行成本分析 (17)10.4.3 环境效益分析 (17)10.4.4 综合评估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废水处理现状分析工业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污水零排放工程方案

污水零排放工程方案

污水零排放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采用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着清洁产生的消耗大、设备使用寿命短、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污水零排放,需要采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开展污水零排放工程。

二、项目概述污水零排放工程是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不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实现零排放。

通过对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将可利用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同时实现资源回收和利用,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三、项目目标1.实现污水零排放,使得排放的污水不再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2.实现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对污水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4.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四、项目方案1.采用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

生物膜工艺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在载体上对有机废水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通过填料构成的生物膜载体,供给氧气和有机废水使之反应,使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得到降解,完成对污水的净化。

2.采用超滤膜工艺处理污水。

超滤膜工艺是一种采用超滤膜对水进行过滤的方法,通过超滤膜对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拦截,使得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得到去除,最终达到对污水的净化目的。

3.采用反渗透膜工艺处理污水。

反渗透膜工艺是一种通过高压使得水分子强行从高浓度的溶液透过至低浓度的溶液的方法,通过反渗透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生物和颜色等有害物质,最终达到对污水的净化目的。

五、项目实施方案1.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

首先建设生物膜反应器,并选择合适的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供给充足的氧气,搭建完整的氧化池、沉淀池、反应池和污泥处理等设备,实现对污水的生物膜处理。

2.超滤膜工艺处理污水。

首先建设超滤膜反应器,搭建完整的预处理系统和超滤膜过滤系统,对进入超滤膜反应器的污水进行深度过滤,最终实现对污水的超滤处理。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实现废水“零排放”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煤化工废水的来源、特点和危害,然后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包括预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本文还展望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煤化工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煤化工废水特性与处理难点煤化工废水是一种复杂且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煤气化、焦化、合成氨等生产过程中。

其特性与处理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浓度有机物与无机物: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酚类、多环芳烃、氨氮、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浓度往往超过常规生物处理的承受范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

高盐度与硬度:废水中含有大量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等,使得废水盐度较高,同时也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废水中还含有钙、镁等硬度成分,易形成垢状物,影响处理效果。

难降解有机物:煤化工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结构稳定,难以被生物降解,如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废水处理更加困难。

毒性与抑制性: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毒性和抑制性,影响生物处理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生物处理系统崩溃。

水量与水质波动大:煤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受原料种类、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给废水处理带来挑战。

针对以上特性与难点,现有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及回用等阶段。

预处理阶段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类、重金属等杂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生物处理阶段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是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

热电厂污水零排放项目汇报

热电厂污水零排放项目汇报
15
三、项目具体实施
主要工作内容:
13、安装浓水池(原外排水池)液位计、浓水外排管流量计和压力表(远传至 主控制);安装浓水泵自动启停系统,外排泵运行参数远传至主控室。(责任 单位:电控车间) 14、拆除原有渣站内的3台水泵及电机,修复双梁电葫芦。拆除靠北侧2根管道
16
厂房内部分,靠南侧管道加盲板。水泵进口管疏通清理,水箱出口阀进行润滑。 (责任单位:装备科) 15、修建生活水污水排污口、应急工业污水排污口及附属管道。(责任单位: 装备科) 16、修整硬化浓水池(原外排水池)周边地坪。(责任单位:装备科) 17、安装修复设备及管道接地带400米。(责任单位:装备科)
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禁止热电厂在2018年5月31日后将排污水排向 防洪沟”,经热电厂研究决定提前组织项目实施。
3
二、项目建设规划
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为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热电厂 任命技术科为本项目牵头单位, 生产科、安环科、装备科、化水 车间、电控车间组成临时项目部, 负责该项目全部施工内容。
项目部在热电厂指挥部领导下, 实行项目经理目标责任制,项目 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的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项目从 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技术、 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 文明施工等统筹安排。
霍杰
12
三、项目具体实施
19
安装循环水泵及附属管道
20 机械 安装污水外排泵及附属管道 21 安装 制作安装渣池围栏及走台
22
厂区外管道合叉
23
设计电气原理图
拆除老系统2#、5#炉送风机变频 柜移送至360配电室并做变频柜基 础并安装盘柜 24
360变负荷开关拆除及高压电缆连
25

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设计思路
改造后全厂水平衡见下图:
第四部分 方案比选
软化: • 循环水排水中永久硬度远远大于暂硬,在石灰软化过程中,镁的永久硬度 会转化为钙的永久硬度,后续仍需要消耗碳酸钠去除永硬,增加了碳酸钠 的投加量,而在烧碱—纯碱加药时,使用烧碱整体提高系统PH比石灰费用 高。 • 采用烧碱—纯碱软化方案的优势,加药系统的计量、储存和配置较为简易 ,而石灰系统需要复杂的储存、溶解及计量系统,操作较为复杂。 • 采用石灰-纯碱软化法时,因两种药品自身会发生沉淀反应,需要在两个
神华国华准电公司全厂 废水零排放项目汇报
神华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7月13日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介绍
神华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准格尔
电厂)成立于1999年4月15日,现装机为4台33万千瓦热电联产湿冷机
组;因循环冷却水控制浓缩倍率,所以不定期对外排放。 2002年#1、#2机组投运,由于是水力冲灰,大部分用于循环水力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第二部分 水质情况
水质特点: 1、 悬浮物高
2 、硬度高
3、 碱度高 4 、COD含量高 5、 硅及磷含量较高
第三部分 设计思路
准电公司4台机组运行,负荷率85%的工况下,水量平衡如下,单位
t/h。
第三部分 设计思路
改造设想:
1.建设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对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处理,处理系统按 照产水率85%、脱盐率85%设计,产水氯根小于100mg/L,TDS小于600mg/L
,全部综合利用。
2.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浓水回用至脱硫系统,为保证脱硫系统正常运 行,控制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浓水硬度小于20mmol/L。 3.脱硫系统主要转机冷却水水源不变,依旧使用循环水。 4.脱硫系统浆液氯离子含量由4000~5000mg/L上调至12000mg/L 。 5.脱硫废水用于干灰拌湿(维持目前现状)。
冲灰,其余循环冷却水外排。环评中循环水排污水作为除灰水源;环
评批复要求各类工业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冲灰并实现冲灰水闭路循环, 减少外排量;环评及环评批复均未体现废水排放量指标或数据。 2004年为了进行#3、#4机组扩建审批,环评中要求“循环水排污水 作为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系统所利用,且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无污废水 向外环境排放”;环评及环评批复均未体现废水排放量指标或数据。
第四部分 方案比选
脱盐: • 要达到85%的回收率,必定需要使用两级脱盐,一级脱盐使用反渗透很合 适,一般能达到65%的回收率,一级反渗透的浓水还需进行二级脱盐,回 收至少要达到60% • 二级脱盐可以使用反渗透,也可以使用电渗析。反渗透投资低、占地小、
应用广泛,而电渗析运行成本低、耐受性强,抗结垢。
主工艺投资(万元)
二级反渗透:378 总计:1564
主工艺占地
300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6300
6500

谢!
谢 谢!
反应室完成,如采用传统的机械加速澄清池,需要两级澄清,如采用高密
度澄清池,需要在两个反应室中分开加药。石灰-纯碱软化法对磷的去除 效果更好。
第四部分 方案比选
过滤: • 过滤环节传统工艺是沙滤-超滤,也有浸没式超滤的,两种过滤工艺效果 基本一样。 • 沙滤-超滤投资较低,应对前面对澄清池翻池等异常情况的效果更好。 • 浸没式超滤节约占地,缩减处理环节,减少反洗操作。
第四部分 方案比选
方案一: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反渗透)
第四部分 方案比选
方案二: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反渗透+电渗析)
第四部分 方案比选
方案选择 方案一 方案二
回收率 脱盐率
87.6% 9Hale Waihona Puke .0%86.8% 86.1%
运行费用(元)
4.06
一级反渗透:1188
3.726
一级反渗透:936 二级电渗析:810 总计:1746 370平方米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介绍
2007年三期#3、#4机组投运,四台机组同期全部改造为干除灰;
四台机组生产过程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脱硫废水、含煤废水等污
废水全部实现综合利用,每年约260万吨循环冷却水经过雨水排放系统 排入龙王沟后沿着沟谷流入黄河。 由于当时环保监管力度不严且国华准格尔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放水 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因此各 级环保部门对国华准格尔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放事宜没有深入追究;近 年随着黄河流域污染治理提上日程,环保部门开始按照环评要求对流
域范围内的企业排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且无排污
许可的企业均要求整改;在无法整改的前提下排水必须达到地表水Ⅲ 类标准。
第二部分 水质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项目 温度 TDS COD 石油类 PH 氨氮 钙 镁 二氧化硅 Sr 氯 HCO3SSSO42磷酸根 含量 16 3990 37 <5 6-9 2 369 182 59 3.93 620 310 175 1410 5.5 含量单位 摄氏度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