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论概述

2.1薪酬的概念

薪酬的名称和定义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得到丰富,本文主要使用的是John E. Tropman 对薪酬的定义: 薪酬是对雇员劳动的一种酬劳、一种驱动力、一种奖励和一种回报。1920年以前,企业根据从事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每天支付的短期报酬(英文称为Wage)。随着脑力劳动者的出现,报酬的支付周期加长,企业在一个时间段后支付给雇员相对固定的报酬(称为 Salary)。 20世纪80年代后,劳动者越来越重视自身和企业的平等关系,报酬的名称转变为意味着“平衡、补偿、回报”意思的 Compensation. 此后薪酬不仅从名称上有变化,式得到了极大丰富,劳动者可以从企业获得多样化的薪酬,Rewards 的概念被引入了大家视线,全面薪酬(称为Total Rewards) 引导的就是这样一种更为平等关系下的报酬。

2.2薪酬管理理论

2. 2.1古典薪酬理论

早在18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威廉.配第、魁奈、杜尔格、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就开始了薪酬理论的研究。其中产生了不少有关工资的理论,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以下两种:

(一)最低工资理论

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和杜尔格进一步发展了这项理论,他们提出:产业工人的工资应该等同或略高于维持生存所需;工人必需获得维持自己和家人必要的生活用品,以便为未来的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工人工资会始终保持在维持生存的水平。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工资决定与经济生活中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国民财富增加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等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薪酬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理论也是对最低工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工资基金理论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了工资基金理论。这一理论

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后来逐渐被放弃。 2.2.2近

代薪酬理论

在近代薪酬理论中,分别有4种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其中包括: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等人提出,这

项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工资理论的先驱。主要解释了工人的工资水平决定于雇佣工人

产量价值的概念。

(二)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三)劳资谈判工资理论;

(四)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考虑到篇幅问题,对近代薪酬理论就不再展开了。

1.1. 3现代薪酬理论

薪酬是激发员工生产动机,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发展了几种代表性薪酬激励理论,这些对研究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实效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The hierarchy of needs)

从一般需求理论发展而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讲述了人在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方面的需求。人通常从低到高,依次提出这 5方面的需求,通常只有在较低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才会进一步提出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赫兹伯格双因素论(Two-factory theory)

赫茨伯格认为可以对员工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两种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的获得会促使员工满意,消失会引起员工不满。激励因素具备时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缺乏时员工也不会引起强烈的不满情绪,但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三)ERG理论

阿尔德弗(Claton Alderfer) 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理论,是关于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ion)、成长(Growth) 需要的理论。生存需要是全部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指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需要。成长需要指要求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内在欲望,不仅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所作为和成就,而且还包含开发新能力的需要。理论的特点是:

(1) 在同一层次的需要上,当某一需要仅得到较少满足,一般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要求得到更多满足。

(2) 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则对较高层次的需要往往就会越强烈。较高层次需要满足得愈少,也往往会导致较低层次需要更为强烈地突

出起来。

赫茨格双因素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阿尔德弗的理论虽各有重点,但也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图2。1需求理论对比图

(四)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of motivation)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Vroom) 提出的理论。基本观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目标。

动力二效价X期望值

动力:一个人所受激励的程度;效价:一个人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期望值:某一特别行动会导致一个预期成果的概率。

(五)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 Stacey Adams)1976年提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即公平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奖励与满足的关系问题,主要用在分配上。公平是一种心理现象,通过比较来判断,是一种主观感受。亚当斯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所得的绝对报酬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六)波特-劳勒模式

波特和劳勒提出的激励模式是对已有“需求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进行概况和综合,标示出激励的心理接受过程。

看到来努力所得对应报酬的概卒

从事一个特定任务的能力

对住务本身的理解力

图2波特-劳勒模式原理图

(七)激励需求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David C. McCleland)提出人的基本需求有三种,即成就、权利、社交。

4薪酬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