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关系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肿瘤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促进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 恶性 生物 学行 为的发 生 , 氧导致 缺 的一 系列基 因和蛋 白的表达正是这 些现 象发 生的根本原 因。
缺氧诱导 因子 一l ( I t o H F一1 ) 为介 导 细胞缺氧 反应 的 最 t o作 重要 的转录 因子之一 , 可通 过促进 肿瘤 血管 的形成 、 高细 提 胞 的糖 酵解水平等作用 , 使肿 瘤适应 缺氧环境 。
南方 医科大 学基 础医学院法医学系( 广州 5 0 1 ) 15 5
肿瘤的发 生发展 与肿瘤 细胞 的过 度增 殖和 凋亡减 少有
关 , 瘤 细胞 的 无 限 增 殖 以 及 增 殖 过 快 造 成 的 局 部 缺 氧 是 肿 肿
1 丙酮酸激酶 M, , 己糖激酶 12等 j 、 。这些靶基 因表 达的增
me to n fCD4 T — lmp o y e r a tvt y t e C l x I - y h c t e c ii b y e mmu o s y h Kn w a —
[ 2 U , H N J H NLz e a I m n e f c oa a 1 ]X E F Z A GJ , A , t . m u e l u tn — 1 cl n il s
a u efnt n sa ieett c t cl lr e cin ni n ci a asyt d f ni eaue eua j t mm u ol o fr a l re o
imueasy t trt i u 0u pes n[ ] n I muo — m n s o ia mm n sp rsi J . t m np a t e 0 I
最新-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 精品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肿瘤氧代谢的平衡对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极其重要,机体对于低氧或者缺氧的条件具有适应能力。
缺氧诱导因子-,是细胞在基因转录水平协调缺氧变化的最主要的调节因子,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各种组织细胞中,是一种介导哺乳动物细胞内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复合体,其表达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和某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激活机制、生物功能和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的分子结构是由结构同源的α亚基和相同的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目前已发现-1、-2、-3三个成员。
-1是一种随细胞内氧浓度变化而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由氧调节亚单位-α和结构亚单位-β也称作组成。
两个单位都是基本螺旋一环一螺线-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并具有--结构域。
α亚单位的结构域包括一个独特的氧依赖降解结构域,这是正常氧分压下-1降解所必需的结构,两个反式激活结构域,,主要参与转录激活作用,一个末端活性域和末端活性域,并且和还有一部分重叠;β亚单位只包含一个和一个在α家族中还包括-2α和-3α。
-2α和-3α分别与-1β组成-2和-3,其中-2α,包含结构域、结构域、及入核信号[1],是-2活性的功能亚单位,受氧水平的调节。
-1α有很多变异体,它们的组成相似但是包含结构域的种类数量存在差异。
-3α发现了6个剪接变异体。
2-α的激活机制缺氧是激活的主要信号,但是一些金属离子,例如2+、2+、2+也能通过螯合作用激活,除此之外,的激活信号还包括一些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
21-1α的降解在正常氧状态下,-1α的半衰期22-1α转录的激活现已知调控-1活性的信号途径主要为两条-3依赖的-蛋白稳定性调控和介导的-1反式激活功能调控[3]在-1α的转录激活中,起重要作用。
高度保守的结构域通过其富含亮氨酸的区域与共刺激分子300也称作的1结构相互作用达到激活作用。
酪氨酸激酶22是2基因的产物,具有促进肿瘤生成的作用,2基因的表达受-1调控。
缺氧诱导因子-1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1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缺氧诱导基因所表达的中心调节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HIF-1与肿瘤有密切关系,主要因其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尤其是缺氧、肿瘤基因等,其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如肿瘤血管生成、糖类代谢等,促进肿瘤的浸润、生长及转移。
近年来,在肿瘤学研究中,HIF-1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将妇科肿瘤——宫颈癌中HIF-1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Abstract] Hypoxia 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for the center is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HIF-1 and tumor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mainly because of its expression is regulated by many factors,especially the hypoxia,tumor gene,and HIF-1 can regulate transcription of multiple target genes,such as tumor angiogenesis,carbohydrate metabolism and so on to promote invasion,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umor.In recent years,in the research of tumor,HIF-1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ole of HIF-1 pathogene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F-1 and cervical cancer in cervical cancer.[Key words]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Cervical cancer;Pathogenesis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肿瘤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现象,为在缺氧环境中生存发展,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HIF-1的发现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研究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时偶然发现缺氧可使其转录活性明显增强,将其称为缺氧反应元件(HRE)。
Semenza等在EP0基因3’部位发现了50-核苷酸增强子,并将此增强子分离研究,命名为缺氧诱导因子,此后对其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2HIF-1的结构HIF-1是由120kD的a亚基(HIF-1a)和91-94kD的B亚基(HIF—1B)组成的异二聚体,二者均为碱性螺旋一环一螺旋(basie helix—loop—helix,bHLH)和PAS(PER—ARNT—SIM)结构,属bHLH—PAS 超家族。
编码二者的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14q21—24区和1q21区。
HIF—1a 由是826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120 kD。
HIF-1a亚基在缺氧所诱导的一系列生物学活性改变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3HIF-1与肿瘤的相关性缺氧是实体肿瘤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肿瘤细胞会程度不等的出现缺氧反应。
为在缺氧环境中生存,缺氧肿瘤细胞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活性变化。
其参与缺氧反应的基因统称为缺氧反应基因(hypoxia response gene,HRG),其中受HIF-1a调控的基因称为HIF-1a 的靶基因。
反应启动后,对肿瘤组织内红细胞生成、肿瘤内血管生成、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肿瘤细胞糖代谢及肿瘤的转移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1促进红细胞生成实体肿瘤缺氧条件下,HIF-1a含量增加,可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受体增加,活性增强,促使红细胞生成增多,增加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减轻肿瘤组织缺氧程度,为肿瘤生长提供了物质保障。
VEGF与肿瘤手术关系-彭维真,张勇,孙珏

66第16卷 第4期 2014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4 Apr .,2014VEGF与肿瘤手术关系彭维真1,张勇1,孙珏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62)摘 要:手术是治疗实体肿瘤的最佳选择,切除肿瘤可以减轻机体肿瘤负荷,并清除肿瘤转移的主要来源。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原发肿瘤的切除实际上可能会促进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其具体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先后有很多理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比如肿瘤稳态、免疫抑制,及最近提出的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休眠学说等。
目前认为肿瘤手术触发肿瘤血管生成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探明VEGF 与肿瘤手术之间的关系,及这一关系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该文将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以便为以后临床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VEGF;肿瘤;手术;复发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4- 0066- 04收稿日期:2013-09-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3733)作者简介:彭维真(1990-),女,河南信阳人,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
通讯作者:孙珏(1960-),女,江苏南京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F and Tumor SurgeryPENG Weizhen 1,ZHANG Yong 1,SUN Jue 2(Putuo Hospit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62,China)Abstract:Surgery i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in order to reduce the tumor burden of the body,and clear the main source of tumor metastasis,tumor must be removed. But in recent years,a grow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emoval of the primary tumor may actually promote tumor metastasis,and the exact mechanism is not entirely clear. There have been many theories attempting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such as tumor homeostasis,immune suppression and recently proposed tumor dormancy doctrine that based on the angiogenesis and so on. Most of people considered tumor angiogenesis triggered by tumor surgery a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giogenic factor,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giogenesis. And thus 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起重要的作用,治疗组中碱性磷酸酶升高,表明强骨饮有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加强其活性的作用。
EZH2作为抗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EZH2作为抗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研究进展李倩;王艳林【摘要】多梳蛋白复合体(PcG)的核心亚基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EZH2)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参与维持细胞密度、干细胞多能性、细胞周期调节等重要的生理作用。
研究发现,EZH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致癌因子。
由于EZH2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者不表达,使其新近被鉴定为一种肿瘤相关抗原。
已经在EZH2蛋白分子中鉴定出多条特异性抗原肽,这些抗原肽能激发机体免疫细胞对EZH2表达异常增高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上述研究提示,EZH2可能是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分子靶点,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就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 the core subunit of polycomb group protein complex(PcG), is a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which involves in cell density maintenance, stem cell pluripotent, cell cycle regul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roles.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EZH2 is over-expressed in many tumor tissues and can be used as a carcinogen to promote tumorigenesis. Since EZH2 has been proved to be non- or low-expressed in normal tissues, it has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as a tumor-associated antigen. 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 derived from the EZH2 protein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ir ability in stimulating the killing activity of immune cells against the tumor cells with over-expressed EZH2 has been proved. The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EZH2 could be a new molecular target for anti-tumor therapy and has potential value in tumorimmunotherapy.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se study fields.【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EZH2;分子靶点;抗肿瘤免疫;肿瘤相关抗原【作者】李倩;王艳林【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三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三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多梳蛋白复合体(Polycomb group protein,PcG)是参与染色质基因表观遗传负性调控重要蛋白因子,在哺乳动物中,PcG主要分为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类,即多梳蛋白抑制性复合体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和多梳蛋白抑制性复合体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PRC1)。
国自然肿瘤能量代谢重排与转移的关系

肿瘤能量代谢重排(reprograming)与转移的关系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能量代谢方式,肿瘤细胞能量代谢不但要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也为它们提供生物合成的原料以维持其快速增殖1,肿瘤的能量代谢直接决定着肿瘤细胞的命运。
细胞的能量主要来自糖代谢,葡萄糖在体内分解的途径包括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
细胞活性与其能量状态紧密相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有胞内葡萄糖摄入量增高、糖酵解活性提高和乳酸堆积的现象2。
肿瘤细胞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糖依旧向乳酸转换,这种代谢称为有氧酵解 (aerobic glycolysis) 或“Warburg 效应(Warburg effect)”。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肿瘤细胞不但可以发生有氧糖酵解,而且可以发生氧化磷酸化,两者互相协调,产生代谢共生 (metabolism of symbiosis)。
肿瘤组织存在着异常复杂的微环境和异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能改变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方式,缺氧、乳酸的含量以及营养物质的缺乏等都会影响肿瘤能量代谢途径。
肿瘤细胞有较强的适应逆境而快速生长的特征,而这种适应性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方式来实现的,称为代谢重编程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肿瘤的能量代谢重编程是指肿瘤细胞中 ATP 的主要生成方式由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偶联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转变为有氧糖酵解, 使肿瘤细胞表现出糖酵解速率加快, 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量增加的现象.目前, 临床上已采用18F-脱氧葡萄糖-PET/CT的方法检测肿瘤中葡萄糖的摄取和转化, 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3。
能量代谢是有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产生、释放、转换及利用的过程。
正常细胞主要以葡萄糖的有氧氧化磷酸化供能,在缺氧环境下则以糖酵解为主。
而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点则明显不同,即便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仍表现为活跃地摄取葡萄糖并进行糖酵解,同时产生大量乳酸,这就是肿瘤能量代谢的先锋理论--Warburg效应4。
卵巢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相关性研究

v r a a c l sn is e mi r a r y KONG Hu a i n c n e"u i g ts u c o r a t— xa g i n .Mae n l a d C i al s ia n Zh z o Z u h tr a n h l He t Hop tl i uh u, h z n d h a
孔 慧祥
【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 ( yoi n uilfc r O, I O) d hpx dcbeat 一1tH F一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V G ai o . ( E F—C )
20 0 2年 2月至 20 0 7年 1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32例 卵 巢 上 皮 性 肿 瘤 及 正 0月 1
在 卵巢 癌 组 织 中 的表 达 及其 相 化技术检测 H F—I I d和 V G E F—C的表达情况 。结果
卵巢癌 、 交界性卵巢肿瘤 、 良
性 卵巢 肿 瘤 和正 常 卵 巢组 织 中 H F一1 的 阳性 表 达 率 分 别 为 7 . % 、4 1 、6 2 和 0 I 8 4 4 . % 1. % 。交 界 件 卵巢 肿 瘤 和 卵 巢 癌 组 织 中 HF一1 的 表 达 高于 正 常 卵巢 和 良性 卵 巢肿 瘤 , 巢癌 高 于 交 界性 肿瘤 , 异 均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I 卵 差 P<0 0 ) .1 。
we e d t ce ih i r ee td w t mmu o i o h mit n o rh s i 1 Re u t T e e p e so so F一 1 wee o s re n 0.1 . n h s c e sr i u o p t . s ls t y a h x r s in fHI r b e v d i 2% . 6 4 I 4. % a d 7 . n 8 4% o o a v r n t s e e in.b r eln n l n n v r n t mo rs e t e y fn r lo a i i u .b ng m a s o d ri ea d ma i a to a a u  ̄ e p ci l .E p e so a e g i v x rs i n r ts o F一1 ci o d ri e a d i v i et mos wee sg i c n l ih rt a o e i o a v ra is e n e in t mo f HI n b r e l n n a v c n s u r r in f a t hg e h n t s n r l a n tsu s a d b n g u r i y h n m o i s
什么是缺氧诱导因子

什么是缺氧诱导因子缺氧,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缺氧诱导因子,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不了解的,可以说完全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的信息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关于缺氧诱导因子,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缺氧诱导因子-1 ,即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Semenza和Wang首先发现的,随后确立了HIF-1的结构,并证明了其cDNA的编码顺序。
HIF-1普遍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常氧下(21%O2)也有表达,但合成的HIF-1蛋白很快即被细胞内氧依赖性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所降解,只有在缺氧条件下HIF-1才可稳定表达。
在细胞中,HIF信号级联反应会受到缺氧状态的影响。
在缺氧状态下,通常会让细胞持续的细胞分化。
然而,缺氧状态促进了血管新生,对于胚胎中的血管系统与癌症肿瘤来说非常重要。
伤口处的缺氧状态,也促进了角质细胞的移动与上皮组织的修护。
[1]在普遍情况下,HIF是发育的重要关键。
在哺乳动物中,若缺少了HIF-1的基因,将导致胎儿死亡。
HIF-1已经被证实,对于软骨细胞的存亡有重大的影响,他能使软骨细胞适应在骨骼间生长板的缺氧环境。
缺氧诱导因子在人类的代谢调节中,属于一个核心角色。
[1]HIF中α亚基上的脯氨酸残会透过HIF脯氨酰羟化酶羟基化,而使其能被 VHL E3泛素连接酶辨识并泛素化,之后透过蛋白酶体使其被快速降解。
这只会发生在含氧量正常的条件。
但在缺氧条件下,HIF脯氨酰羟化酶会被抑制,因为它利用氧作为辅助基质。
[1]在琥珀酸去氢酶复合物中,电子转移的抑制是因为SDHB或SDHD基因的突变,其会导致琥珀的积聚,进而抑制HIF 脯氨酰羟化酶的活性,稳定HIF-1,α,这被称为伪组织缺氧。
[1]HIF-1,当持续在缺氧条件下,正向调节多种基因以能在低含氧量的情况下生存。
HIF-1能调节的酵素包括糖解作用酶,使其能以不耗氧的方式合成三磷酸腺苷;还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促进血管新生。
Warburg效应及其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Warburg效应及其对肿瘤转移的影响魏慧君;郭丽丽;李林(综述);周清华;吴志浩(审校)【摘要】Cancer cells exhibit altered glucose metabolism characterized by a preference for aerobic glycolysis even when the oxygen content is normal, a phenomenon termed “Warburg e ect”. However the definit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Warburg e ect remains unclear, recent works indicated that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the oncogene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lso the change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glucose metabolic enzyme and so on. Warburg e ect has a relationship with tumor progression and provid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tumor metastasis. is review will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Warburg e ect and its e ect on tumor metastasis.%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利用糖酵解,即Warburg效应。
Warburg效应的内在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糖代谢酶表达异常和肿瘤微环境改变等有关,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放疗促进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综述•放疗促进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曹玉霖I殷媛I李杰2周乐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无锡214062;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无锡214062通信作者:周乐源,Email:zhouleyuan99@【摘要】肿瘤细胞从原发病灶迁移到远处部位形成转移病灶的过程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放疗可通过电离直接或通过产生活性氧间接导致DNA损伤.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然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疗诱导的肿瘤微环境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可促进肿瘤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放疗后肿瘤微环境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笔者对放疗如何通过诱导细胞因子表达、缺氧、整合素表达水平升高以及外泌体变化等因素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进行综述。
【关键词】放射疗法;肿瘤微环境;肿瘤转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1920);无锡市医学重点人才项目(ZDRC013)DOI:10.3760/121381-201907024-00068Research progress of radiotherapy-induced tumor metastasisCao Yulin1,Yin Yuan',Li Jie2,Zhou Leyuan'‘Oncology Institut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 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062,China;'Departmentof I ntet^ventional,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 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06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ou Leyuan,Email:zhouleyuan99@[Abstract]The process of tumor cells migrating from the primary lesion to distant sites to formmetastatic lesions in c reases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Radiotherapy can cause DNA damage directlythrough ionization or indirectly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thereby destroyingtumor cells.However,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adiotherapy-induced changes in tumormicroenvironment can promote tumor metastasis and cause treatment failure in some cases.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change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tumor metastasis has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but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This review discusses howradiotherapy promotes tumor metastasis by inducing cytokine expression,hypoxia,increased integrinexpression and changes in exosome.[Key words]Radiotherapy;Tumor microenvironment;Neoplasm metastasis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Youth Science Fund Project(81301920);Wuxi Medical Key Talent Project(ZDRC013)DOI:10.3760/121381-201907024-00068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管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曹辉琼,蔡清红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 惠州 516001)[摘 要]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的表达情况,探究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㊂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㊂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HIF-1α㊁VEGF 水平进行检测,用CD34对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并进行标记,分析HIF-1α㊁VEGF 表达与血管内皮生成的相关性㊂结果:正常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HIF-1α㊁VEGF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IF-1α㊁VEGF 二者之间的表达趋于一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胃癌患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参与到了血管生成中,诱导了疾病进展㊂[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癌;血管生成;相关性基金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Y149] 胃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了一定的上升,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㊂缺氧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新生血管体系的形成,而形成新生血管又会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预后随之造成相应的影响[1]㊂大量研究实践证明,刺激肿瘤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比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生长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关键[2]㊂研究表明,在肿瘤血管的生成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具有调控作用,对于众多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其中便包括VEGF [3]㊂HIF-1α是唯一的氧分子调节亚单位,而其过度表达已被证明对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㊂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HIF-1α㊁VEGF 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将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纳入样本中展开探究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男34例,女26例;年龄43~76岁,平均(57.49±1.34)岁;病程7年,平均(4.15±0.37)年㊂临床TNM 分期方面,1期㊁2期㊁3期㊁4期各有9例㊁20例㊁23例㊁8例㊂组织学分级方面,高分化㊁中分化㊁低分化各有16例㊁30例㊁14例㊂转移情况方面,转移和未转移各有31例㊁29例㊂另选取消化内科胃镜室胃镜下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对照研究,男7例,女5例;年龄37~75岁,平均(56.12±2.48)岁㊂1.2 方法1.2.1 免疫组化染色:标本离体,使用4%甲醛用于固定,制作成蜡块,切成4μm 厚片状㊂脱蜡处理,置于水中,3%的双氧水封闭处理,持续10min 左右㊂HIF-1α采用柠檬酸钠-微波进行修复,工作浓度控制为1∶100㊂采用复合酶修复用于VEGF 的修复,控制好工作浓度为1∶50㊂选择即用型CD34㊂1.2.2 结果判定:参照文献[4]中的方法,光镜下观察HIF-1α蛋白,若细胞内核表现为浅黄色㊁棕黄色细颗粒,则为阳性㊂高倍镜下(*400)对全部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共计数1000个细胞,即每个切片200个细胞㊂对每张切片中的阳性细胞占比进行计算,标准:①阴性片:切片中阳性细胞占比在1%以下;②阳性(+):切片中阳性细胞占比1%~10%;③阳性(++):切片中阳性细胞占比11%~50%;④阳性(+++):切片中阳性细胞占比50%以上㊂光镜下观察VEGF 蛋白,若肿瘤细胞胞质内表现为浅黄色㊁棕黄色细颗粒,则为阳性,将VEGF 分为阴性(-)㊁阳性(+)㊁阳性(++)㊁阳性(+++)四个级别㊂1.3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相关性采用Spearman 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胃癌组织中HIF-1α㊁VEGF 的表达:HIF-1α阳性信号表达欲细胞核㊁细胞质中,阳性表达例数29例,阳性表达率为48.33%(29/60)㊂VEGF 阳性表达例数25例,阳性率为41.67%(25/60)㊂同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率和VEGF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表达中,HIF-1α和VEGF 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2.2 胃癌组织HIF-1α㊁VEGF 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关系:针对HIF-1α㊁VEGF 同血管生成的关系,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HIF-1α㊁VEGF 表达有一致性,符合率为86.67%(52/60),且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714,P <0.05)㊂见表2㊂VEGF 与血管生成呈显著正相关(r =0.687,P <0.05)㊂在血管生成方面,阳性肿瘤组织与其相应的阴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阳性者MVD值与阴性的血管生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明显MVD值明显高于阴性血管生成值㊂表1 胃癌组织中HIF-1α㊁VEGF的表达项目例数HIF-1α阳性VEGF阳性正常胃黏膜组织1200胃癌组织6029(48.33)25(41.67)分化程度 低148(57.14)5(35.71) 中3014(46.67)12(40.00) 高167(43.75)6(37.50)表2 胃癌组织HIF-1α㊁VEGF表达成的关系HIF-1αVEGF- + ++ +++-31110+3632++2322+++11113 讨论临床消化内科中,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肿瘤转移,预后性较差,一旦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将极有可能死亡㊂肿瘤的转移机制近年来得到临床的广泛研究多数研究认为在肿瘤发生转移㊁生长的过程中,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其重要因子,参与到了肿瘤侵袭转移㊂研究表明,肿瘤新生血管在生成的过程,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周围微环境中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等正负调控因子的平衡是关键[5]㊂从当前临床研究来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是已知的重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特点,属于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6]㊂HIF-1在基因水平上,对VRGF的表达形成直接性调控㊂其中HIF-1的亚单位主要有两个,分别为HIF-1α和HIF-1β,而HIF-1α是唯一的低氧分子调节亚单位,对HIF-1的活性具有直接性作用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HIF-1α表达和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二者在肿瘤表达中存在符合率比较高,具有高度相似性㊂有关HIF-1α和VEGF与胃癌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比较多,不过多数研究都认为在肿瘤的生长和发展中,肿瘤体积会不断地增大,血供因为无法满足其生长和发展要求出现不足的情况,导致发生缺氧坏死,诱导HIF-1α过度表达[7]㊂HIF-1α的过度表达,对于下游靶基因VEGF的表达也起到诱发作用,致使VEGF表达增强,活化的HIF-1α与靶基因上的HIF-1α结合位点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从而起动靶基因转录和相应的蛋白产物增加㊂而VEGF表达的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1和VEGFR2形成作用,激活一系列缺氧转导通路,造成新生血管生成[7]㊂在肿瘤的生长㊁转移过程中,新血管生成是其充分且必要条件,VEGF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细胞上的两种受体,诱导血管形成[8]㊂相关研究证实,在肿瘤的生长㊁浸润和转移过程中,VEGF的表达参与其中,使肿瘤细胞在适应缺氧㊁能量代谢㊁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8]㊂因此,在对胃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判断过程中,加强对HIF-1α和VEGF的联合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㊂综上所述,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呈显著正相关,二者的表达对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转移起到了促进作用㊂4 参考文献[1] 张 娜,辛 琪,杨 艳,等.胃癌组织CXCR7㊁HIF-1α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5,12(29):53. [2] 宋秋艳,董瑞鸿.HIF-1α对乳腺癌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4):64. [3] 石 海,卢 杰,程 芃,等.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安徽医学,2015,36(7):880.[4] 魏亚宁,李小芳,谭莉莉,等.晚期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J].安徽医药,2015,10(8):1602.[5] 王大鹏,沈晓黎,何 伟,等.缺氧诱导因子1α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与脑膜瘤血管新生及瘤周脑水肿的关系[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9):885.[6] 邱亚双,周慧芳.HIF-1α和VEGF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 20(6):389.[7] 李军涛,张恒伟,郭旭辉,等.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252.[8] 雷 媛,陈 刚,何映雪,等.HIF-1α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复发和预后的关系[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5(5):467.[收稿日期:2018-11-23 编校:李晓飞]。
铁死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铁死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汪洋; 宋紫烨; 徐梦菲; 何灿【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9(048)015【总页数】4页(P2633-2636)【关键词】铁死亡; 铁; 脂质; 活性氧; 肿瘤【作者】汪洋; 宋紫烨; 徐梦菲; 何灿【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瘤科/湖北省肿瘤医学研究中心/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细胞死亡是指细胞生命过程不可逆的终止,且该过程对机体生存、发展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死亡形式有多种,包括坏死和凋亡。
以往学界认为只有凋亡才属于程序性死亡形式,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存在更多的程序性死亡形式,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依赖的细胞凋亡,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依赖的坏死性凋亡等[1-3]。
近年来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程序性死亡形式即铁死亡,它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活性氧(ROS)累积所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目前认为铁死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其中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密切[4-5],但其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因此铁死亡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1 铁死亡的影响因素铁死亡由STOCKWELL等学者于2012年提出,其在形态、生化和基因调控方面不同于凋亡、坏死和自噬等死亡形式,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为线粒体比正常细胞小,且膜密度增加,外膜破裂,但细胞核的形态不发生改变[4]。
铁死亡中脂质ROS的生成依赖于细胞内铁,而脂质ROS的清除主要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完成。
当胞内铁含量增加时,脂质ROS生成增加,若此时GPX4合成减少,则使脂质ROS的产生和清除失平衡,导致细胞铁死亡,故可认为铁、脂质ROS和GPX4是铁死亡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4,6]。
以下从肿瘤领域出发对上述3个重要因素进行介绍。
YC-1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YC-1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罗子俨【摘要】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YC-1)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近年来其抗癌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研究,如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HIF-1)、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抗炎性反应等.YC-1通过HIF-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抗肝癌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通过对YC-1多种抗肝癌机制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YC-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现就YC-1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3-( 5'-Hydroxymethyl-2'-furyl )-l-benzyl Indazole( YC-1 )is an artificial complex, the role of which is studied and recognized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inhibiting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 HIF-1 ), inhibition of cell cycle, inducing apoptosis, anti-angiogenesis, anti-inflammatory and so on. The anti-hepatoma mechanism of YC-1 through HIF-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ediation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 in recent years. The aim of the studies on anti-hepatoma mechanisms of YC-1 is to identify the role of YC-1 in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urther and find a new treatment. Here is to review the anti-hepatoma mechanisms of YC-1.【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15【总页数】3页(P2288-2290)【关键词】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原发性肝癌;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者】罗子俨【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 indazole,YC-1]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Ko等[1]首次发现其可抑制分离的血小板聚集、三磷酸腺苷释放,并能提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这一作用是由鸟苷酸环化酶的激活、环磷酸鸟苷和环磷酸腺苷的升高引起的。
环加氧酶2、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环加氧酶2、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舒旭;蒋婷【摘要】研究肿瘤血管的生成机制,探索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可以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新的理论支持.环加氧酶(COX)2的过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与其能够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表达,并能调节肿瘤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对维持肿瘤细胞的生理代谢功能,促进肿瘤组织及新生血管的生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过表达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高度相关,表明肿瘤血管的生成有COX-2和HIF-1α的参与.【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1【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环加氧酶2;缺氧诱导因子1α【作者】舒旭;蒋婷【作者单位】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教研室,湖南,怀化,418000;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怀化,4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在肿瘤机制研究中,新兴的一个领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肿瘤血管的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1],处于休眠状态的血管内皮细胞被肿瘤细胞代谢产生的化学信号激活,激活后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新生肿瘤血管生成。
在肿瘤组织无新生血管的情况下,肿瘤组织细胞只能依靠营养物质的被动扩散来获得营养,这种条件下,肿瘤组织直径发展到1~2 mm时就会停止生长[2]。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肿瘤组织周围的正常组织的血管可以通过芽生方式生成,产生新血管并进入肿瘤组织,促进肿瘤组织的生长。
同时,肿瘤细胞也会产生相应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介导肿瘤血管的生成。
1 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特点及其调节机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它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3]。
肿瘤组织发生缺氧时,多种血管生成因子会被肿瘤细胞及其他相关细胞释放出来,这些血管生成因子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形态发生改变;同时,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组织血管形成过程中的机制可能为:多种蛋白溶酶的释放,肿瘤组织中毛细血管基膜、肿瘤细胞外基质能够被这些蛋白溶酶降解[4],细胞外基质被重新构建;肿瘤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增生,最后从毛细血管中迁移出来,进入肿瘤组织后,形成新的血管芽,分化和成型形成肿瘤组织新生微血管。
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中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转录;信号通路;翻译;肿瘤
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_l in tumor SHU Hong—mei,ZHAO Cheng—ling。CHEN Yu—q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F计st A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4.olina
旦隧壁堡盘查!!!!堡;旦筮!!鲞箜!塑!!!』曼!!匹!!曼些!竺!!;!!!:∑!!:!!!堕!:!
·27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医学2007年第29卷第9期[7]GrishokA,PasquinelliAE,ConteD,etal.GenesandmechanismsrelatedtoRNAinterferenceregulateexpressionofthesmalltemporalRNAsthatcontrolC.elegansdevelopmentaltiming[J].Cell,2001,106:23.[8]NiethC,PriebschA,StegeA,etal.Modulationoftheclassicalmul-tidrugresistance(MDR)phenotypebyRNAinterference(RNAi)[J].FEBSLett,2003,545(2-3):144-150.[9]JinawathW,FurukawaY,NakamuraY.IdentificationofNOL8,anucleolarproteincontaininganRNArecognitionmotif(RRM),whichwasoverexpressedindiffuse-typegastriccancer[J].CancerSci,2004,95(5):430-435.[10]DuYL,YinF,YangGT,etal.Constructionofeukaryoticexpres-sionvectorofsiRNAspecificforMAD2anditseffectonthegrowthofgastriccelllineSGC7901[J].ChineseJournalofCellularandMolecularImmunology,2006,22(3):290-292.[11]DuYL,YinF,LiuC,etal.DepressionofMAD2inhibitsapoptosisofgastriccancercellsbyupregulatingBcl-2andinterferingmito-chondrionpathway[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6,345(3):1092-1098.[12]NaL,FengB,YanglinP,etal.ReversaloftheMalignantPhenotypeofGastricCancerCellsbyInhibitionofRhoAExpressionandAc-tivity[J].ClinicalCancerResearch,2004,10:6239-6247.[13]MengF,DingJ,LiuN,etal.Inhibitionofgastriccancerangiogene-sisbyvector-basedRNAinterferenceforRaf-1[J].CancerBiolTher,2005,4(1):113-117.[14]HongL,NingX,ShiY,etal.Reversalofmultidrugresistanceofgastriccancercellsbydown-regulationofZNRD1withZNRD1siRNA[J].BrJBiomedSci,2004,61(4):206-210.[15]PardridgeWM.Intravenous,non-viralRNAigenetherapyofbraincancer[J].ExpertOpinBiolTher,2004,4(7):1103-1113.(收稿日期:2006-09-22)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关系胡甜甜陈卫星作者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是细胞及组织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氧依赖的转录激活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能诱导多种缺氧反应性表达,使细胞及组织产生一系列反应以适应缺氧环境。
研究发现,HIF-1与肿瘤的发展、转移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有密切联系。
目前,通过抑制HIF-1的表达及活性治疗各种肿瘤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笔者就HIF-1与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1HIF-1的表达调控HIF-1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构成,β亚基不受O2调节和影响,在正常细胞和缺氧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
而α亚基受O2调节,常氧情况下,HIF-1α半衰期为5min。
在缺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HIF-1α在细胞核中过表达,与进入细胞核的HIF-1β结合,形成HIF-1异二聚体。
目前研究发现,HIF-1α的稳定性主要通过翻译后修饰实现,主要有羟化、乙酰化、磷酸化及一些信号传导途径的作用[1]。
1.1羟化作用在常氧情况下,HIF-1α的氧依赖的降解结构区域(oxygen-dependentdegradationdo-main,ODDD)的第402及564位脯氨酸残基被脯氨酸羟化酶(prolylhydroxylase,PHD)羟化,羟化后的HIF-1α与vonHippel-Lindau肿瘤抑制蛋白(pVHL)结合,pVHL募集elonginC,elonginB,cullin-2,和Rbx1形成VCB-Cul2E3复合体,该复合体能够特异地催化HIF-1α经泛素-蛋白酶复合体途径水解。
缺氧情况下可使PHD失活从而增加HIF-1的表达。
另外,HIF-1α羧基端的转录激活区(C-TAD)上的803位天冬氨酸能被HIF-1抑制因子(FIH-1)羟化,从而阻止HIF-1α与辅激活因子CBP/P300的相互作用。
缺氧状态下,803位的天冬氨酸不被羟化,HIF-1的C-TAD与CBP/P300相互作用,激活靶基因的转录[2]。
1.2乙酰转移酶ARD1(arrest-defective-1)的乙酰化作用HIF-1α的ODDD的第532位的赖氨酸可被乙酰转移酶ARD1乙酰化,乙酰化后可增强HIF-1α与pVHL的结合能力,由此引起HIF-1α经蛋白酶复合体途径降解,乙酰转移酶活性不受氧的调节,但是在缺氧条件下,ARD1的mRNA和蛋白水平可减少,由此引起缺氧情况下的HIF-1的乙酰化减少,使HIF-1表达增加。
1009・・浙江医学2007年第29卷第9期1.3磷酸化作用及信号传导途径HIF-1α是一种磷酸化蛋白,蛋白合成时其磷酸化过程参与HIF-1α亚单位表达和/或稳定以及HIF-1转录活性的调节。
另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环境刺激以及其他信号分子在低氧条件和相应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蛋白激酶B),及FRAP(FKBP12-rapamycin结合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增加HIF-1的表达。
2HIF-1与肿瘤的发展目前研究发现,HIF-1α在多种实体肿瘤中普遍表达,如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与肿瘤的发展、转移、耐药性及肿瘤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
2.1HIF-1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实体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速度较快,肿瘤的内部处于缺氧状态,缺氧可使HIF-1过表达及活性增加。
研究证实[3]:HIF-1α不仅可促进VEGF的转录,而且能增加VEGFmRNA的稳定性,从而上调VEGF的表达。
VEGF不仅能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血管构建,还能增加新生血管的通透性,协助癌细胞进入血液并转移到其他组织,使肿瘤发生转移。
HIF-1还通过促进其他因子的表达或癌基因发生作用。
有研究报道称:HIF-1可诱导人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而COX-2及其合成产物前列腺素等可通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除VEGF以外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途径调节血管生成。
另外,缺氧会诱导与基质代谢和血管成熟有关的基因的生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4]、胶原辅氨酰羟化酶[5]。
2.2HIF-1与肿瘤的能量代谢HIF-1α可诱导产生葡萄糖载体1、3(GLU-1,GLU-3)[6]以及与糖酵解有关的酶[7],如醛缩酶A、醛缩酶C、烯醇化酶1、乳酸脱氢酶A、磷酸甘油酸激酶1、丙酮酸激酶M、己糖激酶1、己糖激酶2等。
GLU-1,GLU-3及糖酵解相关酶可增加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加速糖酵解,使ATP产生增加。
此外,有报道称在含氧量正常的情况下糖酵解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盐和丙酮酸盐,能引起HIF-1α的蓄积,能调控缺氧诱导基因的表达,由此建立了一个潜在的正反馈回路[8]。
2.3HIF-1与肿瘤细胞增生HIF-1能诱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转化因子-2(TGF-2)等因子的生成,这些因子通过与同源受体结合激活MAKP和PI-3K途径,不仅引起细胞增生,还能增加HIF-1的活性,加速HIF-1诱导基因的转录活动,这一活动在肿瘤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9]。
2.4HIF-1与细胞凋亡HIF-1在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比较复杂。
肿瘤细胞凋亡有p53依赖性和非p53依赖性两条途径。
在长时间或者严重缺氧情况下,HIF-1与p53相互作用,p53通过诱导各种凋亡基因诱导细胞凋亡,Chen等[10]证明了HIF-1是通过抑制MDM2介导的p53泛素化和阻断MDM2介导的p53向核外转运而稳定p53的。
Nip3是凋亡前蛋白,属于bcl-2家族的促凋亡成员,HIF-1能活化Nip3诱导细胞凋亡[11]。
也有人认为HIF-1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在一般低氧条件下,HIF-1能促进一些诱导基因的表达,如VEGF,GLUT-1,ENO1,EPO,这些诱导基因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12]。
研究发现在结肠癌细胞、肝细胞瘤、卵巢上皮细胞、肺和胚胎纤维原细胞中,缺氧条件下促凋亡分子Bid呈HIF-1依赖性下调,从而成为细胞存活的原因[13]。
此外,一些受HIF-1调控的分子如p21,iNOS和RTP801等既具有促凋亡作用也具有抗凋亡作用[12]。
目前,HIF-1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联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5HIF-1与肿瘤的耐药性有报道证实肿瘤缺氧状态能降低放疗和化疗的效果,Ji等[14]发现缺氧可使光化学疗法(PDT)效果下降,另外,HIF-1α蛋白的过表达也可削弱光化学疗法的细胞毒性效应。
当用siRNA转染HIF-1α高表达的细胞,阻断HIF-1α的表达后,细胞经PDT后活性下降。
3HIF-1与肿瘤的治疗3.1药物治疗HIF-1的过表达以及活性增强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故抑制HIF-1的活性或减少HIF-1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物,蛋白酶C抑制物,MAPK抑制物PD98095等能阻断HIF-1α的功能而降低HIF-1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