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双预控体系培训课件说课讲解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课件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cc7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f.png)
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考核评价 机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 定期检查和评估
06
加强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建 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 平
双重预防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目标:提高安 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A
持续改进的措施:加强培 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
C
B
持续改进的方法:定期检 查、评估、改进
D
持续改进的效果:提高安 全绩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01
风险控制:根据 风险等级,制定 相应的控制措施
03
02
04
风险评估:对识 别出的风险进行 评估,确定风险 等级
风险监测:对风 险控制措施的实 施情况进行监测 和评估,确保风 险得到有效控制
隐患排查治理
3
隐患排查
目的:发现
1 并消除安全 隐患,确保 安全生产
排查方法:
3 定期检查、 专项检查、 日常巡查等
双重预防体系的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事故发生率、隐患整改 率、员工安全意识等
评估方法:定期检查、随机抽查、 员工反馈等
评估结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 低事故发生率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 优化双重预防体系,确保持续有效
谢谢
风险总结: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实 施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 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监测: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 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风险处置: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处 置,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风险分级管控
2
风险识别
风险来源:生产过程、设备 设施、人员操作等
A
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发生的可 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排查对象:
2 生产设备、 作业环境、 人员操作等
安全双控培训PPT69页
![安全双控培训PPT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72954e5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f.png)
生产工艺过程
作业活动
场所
活动1
步骤1
步骤3
设施1
场所1
场所2
活动2
设施2
步骤2
动力辅助设施
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风险单元的确定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a. 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 b.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 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 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 e. 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 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
b. 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相关定义和概念
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 注1:风险评价特指对风险严重性、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注2: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区,其中红区的风险为最大。
双重预防体系安全培训课件
![双重预防体系安全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8dc3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9.png)
4.3措施的选择、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点:脚手架
部分措施未制定
风险点类型:设备设施
问题:①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不分。第四项“脚手架搭设”属于作业活动范畴,另外脚手架
3.3风险点划分原则
3.3风险点划分、危险源选取中存在的问题 未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操作,未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设
施、部位、场所、区域,主要原因是未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针对作业活动清 单、设备设施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主要原因还是在未全员参与)
风险点即为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作业活动还应包括:设备维修、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外来人员相关方管理等; 设备设施还应包括:办公设施、食堂、消防设施、仓库等 辨识一定要全面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针对每个作业 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先建立《作 业活动清单》,然后根据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危险度评价、事故树分析 法等进行危险源辨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 2018年6月发布第二版:《山东省工贸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评估标准(试行)》 2019年9月20日修订版:《山东省化工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建设评估标准(修订版)》 《小微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即将颁布
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双重预防体系概念 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活动认识、认知 3、风险点清单、危险源 4、风险分级管控 5、隐患排查治理 6、隐患排查记录 7、奖惩考核 8、持续改进
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1d45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c.png)
05
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解读
国家法律法规框架梳理
01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确立了安全生产的法律地位,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 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与调查处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 相关权益。
背景
随着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 企业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重预防机制应 运而生。
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企业可以更加全面地 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及时排查和 治理隐患,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国家和地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必要手段。
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
汇报人:XXX 2024-03-12
目录
•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 • 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生产中应用 • 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解读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 生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类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 的企业。
适用对象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操作 人员、维修人员等,需要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 产。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5a60075a8102d276a22f75.png)
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
第一章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 术语与定义 • 基本程序、风险辨识评价方法介 绍
5
第一节 术语与定义
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 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 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 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危险源
第一章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 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人身 伤害
根
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源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汽包或发生炉水套蒸汽的流量、压力、温
仪表
度、水位方面的测量仪表
4 8 III级 4 20 I级
4 12 III级
无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48 防雷、防静电 煤气生产区
域
门口未设静电消除设置
火灾、爆炸 按 要 求 配 置 防 雷 、 防 5 静电设施
火灾、爆炸 按 要 求 安 装 静 电 消 除 4 装置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
渣铁沟盖板损坏
沟头冲渣水蒸汽 粉尘浓度大
单罐出铁 铁罐过满
其他伤害、灼烫
日检查及修复
…………..
职业病
戴好防护用品
职业病
佩戴好防护用品
……………
其他伤害、其他爆炸
联系确认
灼烫
盛装的铁水、熔渣液位 离罐沿至少300mm
安全双控培训ppt课件
![安全双控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8a22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e.png)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相关定义和概念
风险点: 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也称为最基础风险单元。风险点可能有若干危险源或危害因素。
风险单元:为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在综合考虑构建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生产经营现场按作业场所、工艺、设备设施划分的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风险单元可包含若干风险点。
XXX机组操作员
设备检修
维修工
打包机组
SC_4
捆扎打包
打包操作员
设备抢修
维修工
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危险源(危害因素)是风险点存在的根源,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是风险分级管控最底层设计。因此,辨识好危险源(危害因素)是风险有效管控的基础保障。
说明:在“事故类型”栏中说明危害类型,如“机械伤害、触电”等后果的表述应可能描述至伤害的具体部位或具体类型,运输皮带造成的机械伤害应描述至挤伤(手臂),起重伤害可描述至砸伤、碰伤等,以利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诱发事故类型确定: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风险评价矩阵法(L*S法):
安全双体系培训PPT
![安全双体系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e0d4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9.png)
安全考核与奖惩
安全双体系要求对各级管理人员 和员工进行安全考核,对表现优 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
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
安全双体系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应急预案制定
根据安全双体系的要求,制定各类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 织、救援队伍、救援装备、救援路线等,确保在突发事件 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安全双体系培训
• 安全双体系介绍 • 安全双体系培训的目的和内容 • 安全双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 • 安全双体系的未来发展 • 总结
01
安全双体系介绍
安全双体系的定义
安全双体系是指双重预防体系,包括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则侧重于对已经存 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评估、整改 和监控,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 的发生。
动态性原则
安全双体系应保持动态管理,及时 更新风险信息和隐患排查结果,确 保体系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可操作性原则
安全双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 制定的管理措施应切实可行,
便于实施和监督。
02
安全双体系培训的目的和内容
安全双体系培训的目的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和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减少事故发生。
规范操作流程
培训员工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 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 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培训,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积极参与 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双体系培训的内容
安全生产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通过安全双体系培训, 企业能够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9fea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0.png)
一、双重预防体系的概念双重预防体系是指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预防机制,实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它是一种全面、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旨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要素1.危险源辨识:通过对企业内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危险源的等级和风险程度。
2.风险评估:根据危险源的种类和等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组织措施、培训措施等,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5.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职责、程序和措施,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双重预防体系的意义和作用1.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双重预防体系是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2.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通过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实施,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3.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双重预防体系注重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的步骤和方法1.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双重预防体系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工作重点。
2.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排查,确定危险源的类型和数量,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建立风险管控清单: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立风险管控清单,对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责任人。
4.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b21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9.png)
企业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风险分级管控第四步: 分级管控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 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 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 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 落实具体措施
预 防 机 制 运 行
持 续 改 进
案
行
评
机
估
制
事故和变化
隐患排查治理
第三部分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2023年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专题知识培训讲座
第 三 部 分 构建风四险是。分级管控机制
1.基本要求
01 成立领导机构 如企业成立相关领导组织
02 建立工作制度 如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03 培训相关人员
第 一 部 分 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知识
3.双重预防机制概念间关系
安全生产双预控体系培训课件
![安全生产双预控体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a53b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1.png)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1、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相近概念很多:风险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危害因素,统统都是指危险源。
危险因素:能对人或物造成突发性伤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设置告知卡,标明风险点、危险源、事故类型、管控层级、责任人、管 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培训告知:编制完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后,分批次组织员工进行现场培训 告知,通过培训使得员工彻底掌握所管控风险的危害及措施,并落实。 实施人员:安全部门和培训部门管理人员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二)全员宣贯培训
二、双预控体系建设流程
二、双预控体系建设流程
(三)组织实施
1、分级管控建设
(1)风险点排查
(2)危险源辨识
(3)风险评估
(4)控制措施制定
(5)分级管控
(6)风险告知
(7)风险分级管控成果与效果 (8)持续改进
2、隐患排查体系建设
(1)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2)编制排查计划
(3)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4级)(4)验收复查评估
五、 隐 患 排 查 治 理 体 系 建 设 建过程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7432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b.png)
风险评价
L
SR
4
4 16
风险等 级 II级
4
4 16 II级
17
饱和空气管道 最低点无排水口,积水过多易造成空气 爆炸 在最低点安装排水口
2
管道堵塞,产生负压
19
设施设备 焦油管道
煤焦油未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未采用 火灾、爆炸 采 用 封 闭 式 输 送 系 统 , 3
蒸汽保温的管道输送。
采用蒸汽保温管道输
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建议采用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或作业条件危 险性评价法(LEC)
31
3、风险评价与分级
• 重大危险源 •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判断
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如存在,按照法规要求登记备案重点 管控。 • 风险级别划分 • 将识别的风险按照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或作业条 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进行分级,按照鲁政办发『2016』 36号要求,为便于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风险统一列为四 级风险(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 风险级别:四级“红橙黄蓝”(红色最高)
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 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 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 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 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 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分析差异(危害), 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28
使用安全检查表法(SCL)的注意事项
1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2 各类检查表各有侧重,各有使用范围和对象,不能混淆。
安全检查表是基础,应着眼于对操作与操作有关的工艺、设备、
3 环境条件的具体案情检查,不能混同于安全操作规程。 检查中要注明检查时间、地点,检查人和负责解决问题的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知识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d8c8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f.png)
整改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销号,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闭环管理
从隐患排查、治理到验收销号,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 续性。同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 总结经验教训。
双重预防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05
应用
现场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危险源辨识
结合企业实际,对发生的典型事故案 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事故原因,总 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 辨识,评估其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 查治理台账,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及时 整改,确保生产现场安全。
员工培训与教育实施策略
风险评估
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 相结合的方式,对识别出 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
评估方法
包括安全检查表、预先危 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 响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 分析等。
风险分级标准及管理措施
风险分级标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 为不同等级,如重大风险、较大
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2
及时总结经验
对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 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深刻反思教训
对发生的事故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 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开展经验交流
组织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借 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安 全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ppt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0d971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2.png)
contents
目录
• 双重预防体系概述 • 双重预防体系的风险管控 • 双重预防体系的隐患排查治理 • 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 双重预防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关系 • 双重预防体系的案例分析
01
双重预防体系概述
定义与概念
双重预防体系是一种安全生产管理方法,通过构建风险分级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层级预防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关口 前移、风险隐患双重防控。
对其他管理体系的影响与作用
促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升级
双重预防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助于企业不断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升级, 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整合和优化提升。
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实施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 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06
双重预防体系的案例分析
某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案例
01
体系建设背景
该企业位于危险品生产行业,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开始建设双重预防
体系。
02
体系建设过程
该企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了各级人
员职责和工作流程。
03
经验总结
该企业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合理利用信息
化手段,确保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包括排查策划、排查实施、审核与报告、治理与 复查四个环节,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各 岗位的排查治理职责和措施。
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双重预防体系进行持续优 化和提升,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02
双重预防体系的风险管控
风险的辨识与评估
确定风险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7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8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9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30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31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事故隐患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 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 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法律层面和安全技术 两个层面去理解)
隐患理解:本质上是指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失控的危险源,将要造 成事故的危险源。
隐患一般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环(作业环境的 不安全因素)、管(安全管理缺陷)等4个方面。
15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5、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16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6、安全风险管控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17
两类危险源关系: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 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 件。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 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 二类危险源。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 类与代码》对危险源分类有详细的阐述。
11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12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3、危险源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 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 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 状态(3)管理的缺陷(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7)风险分级管控成果与效果 (8)持续改进
2、隐患排查体系建设
(1)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2)编制排查计划
(3)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4级)(4)验收复查评估
10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1、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 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 求》 相近概念很多:风险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危害 因素,统统都是指危险源。 危险因素:能对人或物造成突发性伤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 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一、双预控体系简介
2
一、双预控体系简介
3
(二)省市部署
一、双预控体系简介4ຫໍສະໝຸດ 一、双预控体系简介5
一、双预控体系简介
6
一、双预控体系简介
7
二、双预控体系建设流程
(一)编制体系文件
为什么编:定目标、工作步骤、任务分工、标准要 求、考核保障
编什么: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体系、相关管理 制度等。
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不存在零风险。 (墨菲定理: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2、可控性——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风险损失。 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注: (1)安全具有相对性。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18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19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0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1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2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谁来编:(1)专业机构人员。(2)单位管理人员 参考什么:上级文件、《通则》、《细则》、安全
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8
二、双预控体系建设流程
(二)全员宣贯培训
9
二、双预控体系建设流程
(三)组织实施
1、分级管控建设
(1)风险点排查
(2)危险源辨识
(3)风险评估
(4)控制措施制定
(5)分级管控
(6)风险告知
(2)可接受风险与不可接受风险也是相对的。
14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 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类别:设备设施类、作业活动类 提出风险点的概念是为了管控的需要、解决了责任难于落实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往风 险评价不准的问题。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2、辨识要求:全覆盖,所有结构功能、所有步骤、所有职业病有 害因素
3、参与人员:安全人员、设备技术人员、部门管理人员和岗位人 员
4、成果: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职 业病风险清单
5、工作依据:《细则》或《实施指南》、制度或者作业指导书、 (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工贸行业较 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23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作业活动类: 包括常规作业、非常规作业、应急作业等。
24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25
四、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过程
(二)危险源辨识
1、分类与方法:设备设施类(SCL)、作业活动类(JHA)、职 业健康类(工程分析、检测、经验对照、调查)
13
三、双 重 预 防 体 系 相 关 概 念 关 系
4:我们常说的风险跟安全领域的风险有什么不同?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 风险(R)=可能性(L) × 严重性(S) ●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 安全领域的风险专指“危险”,而保险、金融领域既可指盈利也可指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