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的隐士
历史上那些归隐的人
历史上那些归隐的人隐士者,隐居不仕之士也。
他们岁才华横溢名震天下,但却偏爱归隐,向往山林的那种闲云野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即使有朝廷的诏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外物的贤者对此无动于衷,这些人也因此被誉为真正的隐士。
接下来就为大家列举一些中国历史上的隐士高人。
•鬼谷子,姓王名诩,魏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鬼谷子是一名隐士,但他也怀着一颗济世之心。
当弟子们掌握了足够的技能之后,鬼谷子则是允许他们出山拯救苍生的。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他的弟子们往往因为掌握了一些技能而导致同门相残。
比如苏秦和张仪、孙膑与庞涓。
•林逋(967—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
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
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于西湖各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作诗随就随弃,从不保存。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七人常聚集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饮酒纵情,恣意酣畅,故诗人谓其“竹林七贤”。
其中嵇康为七贤之首,世人更是形容他喝醉的样子如玉山倾倒一样。
后因不与马氏集团合作,被杀以警天下。
•陶渊明,陶渊明大家都很熟悉,他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不知道为多少人所向往。
因他在家门前种五棵柳树,世人又称其“五柳先生”。
陶渊明酷爱饮酒。
有一天,陶渊明的好友颜廷之来看望他,临走之前给他留了两万钱,陶渊明不好推脱,便收下了。
谁知人家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把钱交给了酒家。
他的几个孩子都不是很聪明也许也跟他酷爱饮酒有关吧•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
南朝时期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的隐士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的隐士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他们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仕途归隐山野。
即使有朝廷的诏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贤者对此无动于衷,而这些隐士也往往被人赞誉为真正的隐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美名。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的隐士,希望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的隐士 1竹溪六逸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
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陶弘景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
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一说名潜,字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
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严光东汉隐士严光(生卒年未详),一名遵,字子陵,余姚人。
东汉建武元年(25),刘秀即位为光武帝,严光乃隐名换姓,避至他乡。
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形貌寻访。
遣使备车,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
刘秀至授谏议大夫,不从,归隐富春山(今桐庐县境内)耕读垂钓。
中国历史上十大隐士高人!看看你知道几个?
中国历史上十大隐士高人!看看你知道几个?隐士是指隐居不出仕的文儒,以及文儒相对应的一种文化。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1.巢父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
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以放牧了此一生。
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2.许由字道开,号武仲,出生于阳城槐里,是上古时代一位高尚清节之士,许姓始祖。
许由不营世利、讲道义、守规矩,史书记载:“尧知其贤德,欲禅让于许由。
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颖水,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
”许由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因此,后人称他为“三代宗师”。
3.伯夷伯夷,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姓墨胎氏,名允,是殷商契的后代。
其父把国君之位继承与其弟叔齐,叔齐又让位给伯夷,而伯夷以为是忤逆了父亲的命令而逃跑了,叔齐而不想继承,也一起逃跑了。
4.叔齐叔齐,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少子,名致。
孤竹君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
伯夷不受,兄弟相偕去周。
武王灭纣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饥饿而死。
5.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
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6.介子推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忠心耿耿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死后葬于介休绵山。
流芳百世,感人至深。
7.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8.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
中国五大隐士:鬼谷子第三,第一实至名归
中国五大隐士:鬼谷子第三,第一实至名归“隐士”并不是说籍籍无名之人,而是指满腹经纶、淡泊名利之人,这样的人才对国家和社稷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只是他们为人处世极为低调而隐于市野之中。
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非常出名的五大隐士,鬼谷子稳居第三,第一名实至名归,那么他是谁呢?第一名:许由许由是大约公元前2323到前2244年间的隐士,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由此可以说明他确实是一位实至名归的“隐士”。
许由自幼农田躬耕,做事非常讲究原则,“讲道义,守规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从他自律的品行可以看出,是胸有大才之人。
当尧帝听说他有如此高贵的品行之后,一直想禅位于他,而许由听了之后跑到河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这类的话语,之后隐居深山之中再也没有“出世”,直至死去。
《晋书》中用“昔许由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来赞美许由终身不为名利之举。
第二名:伯夷、叔齐伯夷与叔齐都是商末时期孤竹国的王子,国王死前属意叔齐继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虽是长子却没有因此而争执,直接退隐于市,而叔齐知道后认为自己即位有失仁义,也成为了隐士,最后王位留给了剩下的弟弟。
巧合的是伯夷与叔齐都选择了投奔周文王,在路上遇到了武王伐纣,便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言外之意说周武王不孝不仁。
之后兄弟二人虽得周武王厚待却不屑一顾,最后饿死于首阳山,而兄弟二人的高尚品行却让后世之人铭记于心。
第三名:鬼谷子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创始人,本名王诩,有着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的才能,无论是兵法、占卜,还是计谋、道教,等等多方面,鬼谷子都有着较高的造诣,并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名著而流传于世。
这样有才能的鬼谷子并没有在仕途发展,他经常入山修炼,最后隐居于云梦山鬼谷之中,以鬼谷先生自居,并写下了《鬼谷子》一书,这本书至今都被现代人流传,研究其中的为人处世道理,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受世人尊敬而享誉海内外。
闲说中国的隐士文化
闲说中国的隐士文化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特立独行的隐士,而流传至今并为我所知道的隐士,往往都是气节高雅的君子。
他们决不肯同流合污,决不肯和光同尘!因此,清高和固执(或许该用坚毅?)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为帮助今天的人了解古代隐士的高洁情怀,特录唐朝王绩的诗《野望》如下: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据说,这首诗的主旨正好能反映隐士们的高节,有古人评价为证:“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
”这首诗似乎是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的,在今天也不难理解。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薇”是野豌豆苗。
而最后一句“长歌怀采薇”,可能隐藏着两个典故。
其一是诗经里有《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两个著名隐士伯夷、叔齐,他们坚持不食周粟而上山釆薇。
因此,诗的最后两句就可以这样理解了:“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了。
”王绩估计最后也没有上山,所以只能讲追怀。
伯夷、叔齐可是真上了山的。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在世时,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
当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
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
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
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盛世的到来。
后来,听说周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两人便来到周的都城岐山。
此时,文王已死,武王听说有二位贤人到来,忙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
周公与他们盟誓,给他们兄弟第二等的俸禄和与此相应的职位。
他们两人相视而笑说:“奇怪。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仁道呀!”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师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君,这叫做仁吗?”周围的将领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元帅姜尚制止了。
隐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队伍中独特的群体
中国隐士的自我人格追求隐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队伍中独特的群体,中国隐士的思想行为影响深远。
而“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隐士如唐尧时期的许由、巢父。
虞舜时期的善卷、石户之家。
商汤时期的卞随。
他们认为隐优于帝,追求独善其身,追求独立人身,追求自由。
而隐士按时间先后可分为:先隐后仕、先仕后隐、终生不仕而隐。
或者按其方式可分为归隐、游隐、朝隐。
而归隐指的是解甲归田者,游隐指的是周游天下而未正式入仕途者,朝隐是指人在朝廷而心思归隐者。
他们各有其各自的归隐方式:其一是先仕后隐的隐居而不忘世事,如陶渊明、伯夷、叔齐。
陶是著名隐士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过着自在的田园式的生活,心灵得到宁静。
其二先隐后仕的如傅说、姜尚、诸葛亮、谢安。
他们隐居以待时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其三是隐于朝。
这些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做官不问政事,“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其四是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
其五是以隐求高官,如唐代的卢藏用。
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后来被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
中国古代的文人隐士方式多种多样,而其中以白居易的“中隐“理论最得到世人的接受。
作为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过渡的分水岭,中唐的转变具有承前启后的深远意义。
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变使中唐士子社会心态、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取向发生重大转变。
隐士和隐士文化
隐士和隐士文化中国古代文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隐士文化自成一格,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一笔。
而隐士阶层凭借高贵的品质独具魅力立于青史。
此等高士,或携友同游,纵情山水;或吟诗作赋,陋室高卧;或把酒言欢,高谈阔论;得意处,击缶高歌,仰天长啸,何等自在逍遥。
一、何谓隐士、古今隐士知多少?在这里隐士有三层含义:1.旧指隐居的人。
2.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
3.指有条件·有机会出仕而不仕,或已经为仕而自动引退的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中华文明几千年高士辈出,隐士阶层阵容庞大,不胜枚举,各个时期皆有代表人物。
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许由,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商周时的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春秋时宁死不受君禄的介子推、骑青牛出关的老子、战国的庄周、汉代的东方朔;魏晋时期隐逸之风最胜,号称天下第一隐的陶渊明、竹林七贤等。
隋唐时,半隐半仕的王维、孟浩然。
宋朝的希夷先生陈抟(后世尊为陈抟老祖)佛印。
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山人朱耷、黄宗羲等。
二、真假隐士隐士也有真伪吗?有,有两种人常被误认为隐士。
其一,韬光养晦徐图进取寻求机遇的名士。
中国古代十大隐士
中国古代十大隐士1、五柳先生陶渊明五柳先生陶潜这个典故出自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就成了高人逸士的代名词。
诗词中“五柳先生”除经常借指高人逸士外,“五柳”也成为高人逸士隐居之地的代称。
2、五湖客范蠡“五湖客”指春秋时范蠡。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竞灭吴,报会稽之耻。
……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又《国语·越语》载,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亦有相似记载。
又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平吴之后,取西子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古代诗人常引用这个典故表示功成名就之后,便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3、高卧东山谢安《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字安石,“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屡违朝旨,高卧东山。
”“高卧东山”或“东山”与其他词搭配,构成典故,如“东山岁晚”、“东山风月”等。
这个典故表现游憩山水,淡泊仕进的生活情趣,常作为赞颂位尊爵显的官吏的比喻之词;有时,作者也用来披露自己的心情。
4、披裘钓泽严子陵《反汉书·逸民传》载:“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遗使聘之,三反而后至……除为谏议大夫。
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古代诗人羡慕严光的为人,常以严光自诩,在诗词中用此典故表示自己轻视富贵,清高出世的思想。
5、梅妻鹤子林处士林处士名逋,字君复,宋时钱塘人。
卒后谥和靖先生。
古代十大著名的隐士
古代十大著名的隐士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出了很多名人,但也有一些人是不追求名利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十大著名的隐士。
1. 许由许由是上古时代的人,据说当时尧帝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是他不愿意接受,后来便辞官归隐了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2. 伯夷叔齐这两位王子就是比较奇葩的在他们的父亲死后都不愿意继承王位,互相推让后来两个人都选择一同去周国考察,两人经历了很多磨难,最后饿死了。
3. 颜回颜回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文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孔子的72贤之首,大部分时间都是追随着孔子的脚步,没有做官。
4. 陶渊明提起陶渊明就会想起那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凭着一身才华却不愿意做官归隐田园。
5. 林逋林逋是著名的北宋诗人,隐居在西湖孤山,而且他终身没有做官,也不娶妻,喜欢在院子周围种植梅花喂养仙鹤。
6. 王维王维的诗可能随随便便都能背上几首,它是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画家,在诗坛有着很高的地位,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归隐田园,属于比较洒脱的诗人。
7. 介子推介子推是晋国时期的大臣,曾经随着从而在外面逃亡了19年。
也是历经了艰辛,后来回到晋国之后,由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归隐田园了。
8. 善卷善卷是上古时代著名的文化人是尧帝和舜帝的老师。
油地和顺地都想把地位传给他,但是他一直在拒绝,后来归隐山林,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9. 严光阳光是东汉时期的人,有着一身的才华,但却不图富贵,不图名利,曾经是开国皇帝刘秀的好朋友。
刘秀登基之后曾多次请他出山,但是他选择了退隐。
10. 嵇康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从小就特别聪明,学富五车,后来在司马氏掌权之后,他便选择了隐居。
中国历史上不屑为官的八大文人隐士
中国历史上不屑为官的八大文人隐士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多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希望通过仕途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但是也有一些异类狂士,他们不屑于封侯拜相,反而孤傲不群,凭借自己正直率真的性情同样青史留名。
下面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大文人隐士。
一、严光严光,又名遵,字子陵。
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亦为好友。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严光屡次拒绝不愿出仕,在富春山隐姓埋名。
刘秀在《与子陵书》中曾说“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
朕何敢臣子陵哉!”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也赞扬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光以淡泊名利、高风亮节闻名天下,为后人所称颂。
二、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嵇康的好友山涛在从仕与司马昭后,曾邀请嵇康入朝为官,而嵇康对此不屑一顾,并写下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自己放任自然、蔑视世俗权贵的思想,并且直言自己“非汤武而薄周礼”,讽刺司马昭的狼子野心。
这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使得“《广陵散》于今绝矣!”三、阮籍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司马昭曾以结为亲家来拉拢阮籍,阮籍便一连大醉六十多天,不醒人事,令得司马昭无可奈何,躲过了这场亲事。
母亲去世之后,前来致哀的若是为官之人,阮籍便用“白眼”视之以示不屑,而对嵇康这类隐士,他便大喜,马上由白眼转为青眼。
“青白眼”的典故便是由此而来。
阮籍在其名作《大人先生传》里有“虱之处乎裈中,逃乎深缝,匿夫坏絮,自以为吉宅也。
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
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来讽刺那些固守儒家思想并以此来达到愚民目的的小人们,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
四、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隐士,通常指不求名利,独处山林,追求自我修身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隐士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始于汉代,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明清。
隐士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就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展开探讨。
一、隐士文化的源起隐士文化的源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汉代时期,由于太学教育的抑制和权贵阶层的掌权,许多有志之士无法在政治、学术和文化领域得到发展和施展。
隐士就是一些人因为不被承认或被剥夺了权力而选择独立的生活和传统的学术实践。
他们通常选择隐居深山老林,离开纷扰的尘世,在崇高孤独的环境中修身养性,探索自然法则,宣扬崇高的道德思想,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隐士文化的特点隐士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理想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和道德追求。
隐士在山林中自给自足,远离尘嚣,把个人的理想、信仰、思想和精神投注在自然环境中。
他们重视自然观察和个人经验,通过内省和反省,逐渐领悟道理和智慧。
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物质的精神充实。
在学者眼中,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
三、隐士文化的意义隐士文化的意义在于他们维护了道德理想和精神的本真,以及中国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第一,隐士文化重视道德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修身来表现道德人格,正是中国文化里发扬人类精神的一种方式。
隐士们非常强调人类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古代中文文化中被认为是莫大的财富和智慧,所以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隐士文化强化了地位的重视,隐士们不接受众人声望和名利观念的扰乱,及其纷乱的人类关系。
他们与社会大群体的沟通方式不同,在传统文化中,隐士的存在被看做是一种商业社会化侵略的抵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士文化对于公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背景下。
最后,隐士文化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价值。
在山林隐居的隐士是学者传承的重要角色之一。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引言在中国历史上的秦末汉初时期,随着社会变局的剧烈变化,一些知名的隐士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隐士通常背离世俗,追求理想和自由,他们以独立精神和高尚品质成为后世赞颂的对象。
本文将介绍秦末汉初时期的五位有影响力的隐士,他们的行迹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范蠡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贤相,后来成为了隐士。
范蠡以其谦虚的为人和卓越的才能而闻名于世。
他厌倦了权谋宫廷的尔虞我诈,选择离开政界,过上了隐居生活。
范蠡隐居在太湖之畔,过上了简朴自由的生活。
他以鱼网为伴,舟楫为家,倡导了自由自在的思想和人生方式。
范蠡的隐居生活对后来的文人雅士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文種文種,原为韩国人,后来仕于秦。
他担任秦国的御史大夫一职,但后来因为政治斗争被贬谪到荒僻的地方。
文種被贬谪后,选择了宁静隐居的生活。
他在这个边远地区以耕田为生,积极投入农耕生活,远离政治争斗。
文種以自然的方式生活,寄托了他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他弘扬了田园诗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 白起白起是秦国的军事将领,他享有盛誉的同时,也热衷于诗词和音乐。
在秦国统一六国后,他选择了辞官隐居的生活。
白起崇尚自由和独立,他没有满足于权势,而是追求内心的精神自由。
他过上隐居生活后,专注于艺术创作,留下了一系列优美的诗歌作品。
白起的隐士形象激发了后来人们对内心追求的思考。
4. 刘邦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他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最终成功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
刘邦在政治斗争中积极参与军事活动,他深知政治的黑暗和残酷。
在成为皇帝后,刘邦也曾思考过的辞官隐居。
他选择了隐居,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刘邦以隐士的身份度过了晚年,在隐居的时期他享受到了少有的安宁和自由。
5. 董仲舒董仲舒是汉朝初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通过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
董仲舒的思想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但与朝廷势力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被贬谪。
论中 国传统隐士文化一-以陶 渊明诗句为例
论中国传统隐士文化一-以陶渊明诗句为例论中国传统隐士文化——以陶渊明诗句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隐士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隐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以其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人们心中神秘而向往的存在。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句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文化的丰富内涵。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的黑暗与混乱让他深感无奈和厌倦。
他在官场上的短暂经历,使他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虚伪,从而决心归隐田园,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远离世俗纷争的生活。
他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清晰地表达了他自幼就与世俗格格不入,天性喜爱大自然的真实情感。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是他选择归隐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并非完全的闲适与安逸,而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然而,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与豁达的心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描绘了他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时,不经意间望见南山的悠然自得之景。
在这简单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他没有被生活的困苦所压倒,而是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这种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内心、享受宁静的精神,正是隐士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陶渊明的隐士文化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上。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将自己比作被束缚的鸟和被困在池塘的鱼,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他深知在世俗的樊笼中,人们往往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挣脱束缚,回归到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中。
在他的眼中,自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陶渊明的诗句中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尽管他远离了官场,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百姓的疾苦。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赞美和对和平、安宁社会的向往。
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十种类型
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十种类型中国古代出仕的人比较多,也比较推崇出仕,但也有一些文人雅士开始了隐居生活。
但是不管其是不是真心归隐,或者为了博得名气,或者真心归隐,都是隐士。
因而,这些人的隐士也就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分成了十种类型。
隐居类型一、完全归隐: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们与为仕而隐完全没有干系,即使有时机有环境有条件,甚至朝廷派人来多次延请,他们也拒不出仕,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
隐居类型二、仕而后隐:这种类型的隐士在中国古代很多,当过官,因为对官场不满而解冠归去。
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
但陈传席认为在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变成“真隐”了。
隐居类型三、半仕半隐:此类人先是做官,但后来不愿做了,但辞官又无保于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过着实际的隐居生活,虽然不具有隐士的名分,但却有隐逸思想,如唐之王维。
隐居类型四、忽仕忽隐: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
陈传席先生评价这种人不果断,拖泥带水,并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隐居类型五、隐于庙堂:这类隐士,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陈传席评价之为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对国家危害最大。
隐居类型六、似隐实假:如明代隐士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
隐居类型七、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
这种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隐居类型八、以隐求仕:通过隐逸来博得名声引起朝廷的关注,然后出仕,即所谓的“终南捷径”。
如唐代的卢藏用在考中进士后,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他曾对友人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
古代隐士文化内涵
古代隐士文化内涵古代隐士所追求的自傲悠然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他们对俗世功名利禄的淡漠和追求自我的态度。
古代隐士们往往傲立于尘世之外,超脱于名利之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浩然正气,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艺术境界。
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追求道德修养的人生境界,倡导“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品德修养与治国于民的关系。
隐士文化还表现出超越尘世的情感境界。
古代隐士们往往追求内心的深度与宁静,他们通过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融入自然的力量和美感,以洞察世间万物、领悟人生真谛。
古代隐士还对爱情与友情有着独特的追求。
他们崇尚真诚、深入的友情,钟情于知音贤士,希望得到一份能悠然共度一生的深情厚谊。
同样,他们对爱情也有着独特的追求,他们不将爱情视为一种追求个体欲望和满足感的游戏,而是认为爱情应当与道义、理性相结合,纯净高尚,与道德和谐统一古代隐士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古代隐士们常常选择山水之间、桃源洞府作为居所,将自然景色融入生活之中。
他们喜欢在自然环境中修身养性、修炼文学,崇尚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幽雅,以此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同时,古代隐士也注重身心的平衡与健康,通过养生的方式保持精神和体力的健康状态,从而更好地与自然相融合。
古代隐士文化内涵的丰富,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追求。
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隐居自然、修身养性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们崇尚道德、人情、音乐、诗词、书法等高尚的艺术,通过艺术的表达与创作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与自然对话,与世界交流。
这种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对于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古代隐士文化内涵丰富多样,通过对自傲悠然的人生态度、超越尘世的情感境界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展现了古代隐士们追求自由、追求真理、追求个体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七绝: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隐士点评合卷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他们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他们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仕途归隐山野。即使有朝廷的诏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贤者对此无动于衷,这些隐士往往被人赞誉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
七绝: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隐士点评1许由、巢父
不贪帝位隐箕烟,名利抛开尊大贤。
大树筑巢清淡过,山中义士寿神仙。
七绝: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隐士点评7“竹林七贤”
----------------------------------------------------------------------------
时间:三皇五帝之尧管理时期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据说曾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箕山隐居起来,帝尧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巢父也是同时期的隐士。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传说活到一百岁的时候,他老人家骑着仙鹤而去。许由在历代人心目中的高洁形象和深远影响,使得许由被誉为“高义之士”、“隐士鼻祖”
七绝: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隐士点评5“商山四皓”
秉性清高不爱官,商山大隐寿高安。
汉家天子诚心顾,明志飞歌一曲弹!
--------------------------------------------------------------------------------
“商山四皓”指的是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其大名,曾请他们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古今隐士知多少?为何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位列其中
古今隐士知多少?为何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位列其中中国历史上,有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小说上常见的隐士。
一般来说,是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
安按照传统观念,隐士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也不是那些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之人,更不是那些没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归纳起来,大多隐士都是道家人物,而道家代表人物也往往是隐士。
比较有名的隐士,比如许由、巢父、列子、庄子、鬼谷子、张良、黄石公、邓禹、诸葛亮、刘伯温、水镜先生、徐茂公、苗训、陈抟、河上丈人、陶渊明、林逋等等。
其中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或从仕后隐居,或出仕前隐居,再加上人品及追求等方面,所以一般也将他们归为隐士一流的。
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当然了,有许多隐士因没有留下著作或者其他原因而不为人所熟知。
但许多大隐士在当时的朝野是有极大影响力的。
比如商山四皓,分别为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
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
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
后来刘邦欲废长子刘盈,而立次子如意为太子。
吕后按照张良之策,聘请商山四皓。
有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见太子背后站着商山四皓。
四皓则言:“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魏晋以迄南北朝,由于道家文化影响以及当时战乱频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涌现出许多大名士就有: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陆机、陆云、郭璞、谢灵运、鲍照等。
许多的隐士尽管不身处官场,却对朝野势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当然有的隐士虽然无法影响朝野,但文学或者其他成就也是非凡,比如陶渊明,名气之大,可谓无人不知。
说说中国古代隐逸之士
说说中国古代隐逸之士中国古代隐逸之士甚多,他们大多都是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但却壮志难酬,满腔热血而无报国之门,空有才华而独善其身。
陶渊明,孟浩然,嵇康,阮籍等等皆是如此。
在我看来,他们壮志难酬,最多原因在于自身,而不是君主昏晕或时运不佳。
社会总在不断发展,任何事物都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适应发展潮流的事物终被淘汰,能适应者才能存留。
人也一样,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社会是异常的黑暗和残酷,封建专制主义是时代的特征,也是潮流。
要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向权贵低头,顺乎阶级统治,要有极强的现实能力去认清这种封建社会的本质-------专制统治。
然而,古代的这些隐逸之士们却蔑视权贵,洁身自好。
古语就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等等。
尽管官场斗争黑暗;尽管要与世俗同留合汚;尽管要向权贵低头,但可以以此实现远大理想,造福百姓国家,与自己洁身自好相比岂不更值?但古代的这些隐逸之士们却硬是看重自己的洁身自好,眼见黎明百姓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岂不过于自私?在大义与小义面前如何判断选择,他们却取小舍大,判断失误。
古代的这些隐逸之士们,他们缺乏的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缺乏的就是对现实的认知能力,缺乏的就是对传统思想的挣脱能力,他们始终跳不出传统思想的束缚,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他们的思想被彊化,被凝固在套笼之中,甚至有点儿像“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洁身自好,之所以这样玩固自私,其根源就在与于他们的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局限性,过于追求个人的仁、礼、道、义,而他们始终流淌着传统思想的血液,被深深的束缚,因循守旧,固守陈本。
面对现实,面对政治,他们不愿向权贵低头,憎恶现实黑暗与官场斗争,不愿受专制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现理想,却违背了社会现实的规律,逆着现实去走想自己的阳光大道,必然以失败告终,这只能说明他们在政治上,在现实中无能而已。
论中国古代隐士-精选文档
论中国古代隐士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隐士的形态一样,一向采取“遁世不见知而无闷”的隐逸方式。
如果强调一点来说,隐士思想与历史上的隐士们,实际上,便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要角色。
至于讲到道家的学术思想,更与隐士思想,不可分离。
与其说道家渊源于黄、老,或老、庄,毋宁说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演变为老、庄,或黄、老,更为恰当。
在现代的学者中,人们非常强调道家思想与隐者的关系,隐者被认为是道家的社会基础。
隐士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它是知识分子独有的一种思想,在内心抑郁得不到抒发时,就选择遁迹山林,寄情山水。
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隐士思想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和处世哲学。
隐士表面上超脱,在意识形态上也表现出超脱,实则内心都有无穷的痛苦。
他们洁身自好,不求闻达,只追求自身的修养境界,思想上都接近道家的清静无为观点。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繁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
清谈又称“微言”、“清言”、“清议”、“清辩”等。
这种清谈并不是漫无目标,而是围绕着当时的文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
比如“才性之辩”,就是当时一个热点问题。
又比如,由于道家思想流行,对老庄之学感兴趣的人渐增,此外,同样被视为阐发玄学精微的“易”学,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探讨“老、庄、易”(并称“三玄”),也成了清谈的重要内容。
不少名士,精通“三玄”,不仅在清谈中才思敏捷,侃侃而谈,而且著述有成,成了一代玄学家,如曹魏时的何晏、王弼、嵇康、阮籍,魏晋之际的向秀,西晋时期的郭象等。
对这一时期乃至稍后的南北朝的文化影响很深。
例如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生成的“隐逸文化”,就是一例。
“隐逸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尽管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隐士的类型 根据士人隐逸的动机与目的,性格与情趣及隐居的方式 不同,中国古代的逸隐者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种是淡泊型的。这类隐士生活淡泊,甚或性格乖张,不 慕功名利禄,无意升官发财;遁迹山林,逍遥于青山绿水之 间;安若节,甘贪贱。如南朝褚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居瀑 布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唯朋松石”,“介于孤峰绝岭数十 载,终于老死山林。”[3] P926 这类隐士不基于政治原因,纯属个 人的洁身自好,有意逃避喧嚣的尘世,他们以名利为轻,心如 止水,身似枯木,又襟怀高旷,笑傲万物。 第二种是抗议型隐士。一部分是由仁宦而归隐,如陶渊 明;一部分是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而不肯出仕,如竹林名士;以 及王莽篡汉时,“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而 去者,盖不可胜数”[4]P2756;也有基于民族矛盾,不肯为异族所用 者,如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这种隐士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 合污,而又斗争无力,由仕宦转身而隐逸,这类人往往廉洁自 律,品性高洁,关爱民生,痛恨暴政,有民族气节,正气凛然, 如有机遇还会由隐而显,奋发有为。 第三种是老庄型隐士。这些人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不求 闻达,超然物外,遁名避世。他们崇尚自然,追求朴素,向往无 为,追求人性的天真纯朴,自然浑成,反对外在诱惑和压抑。 这种主张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却对生活中的一切烦恼, 忧伤和失意都可不了了之,这正迎合了士子们无为改变现实 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随佛道教的兴起,许多人直接追随僧 道,遁入山林。
[关键词]隐士类型 传统文化 士大夫心理
隐士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隐士作为 社会的一股潜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风貌,尤其对整 个士阶层的人格、尊严、心理、行为影响深刻。本文就隐士的 隐逸原因、隐士的分类,隐士的评价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不足 之处,望专家学者指正。
一、隐逸的原因 隐士即指隐居不露潜藏之士。早期的隐士多处山林草野 之中,不求闻达,不入仕途。如远古的许由与剿父,二人才志 高远,但以“鄙弃天下”为高,“独全其天”,超然物外,为中国 隐士开山人物。其后又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 山,采薇而食,终至饿死。士阶层出现以后,隐士则多指“士” 阶层中有条件,有能力出仕却又不愿为官作吏者,是相对于 出仕者而言。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隐士者这一社会 阶层,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从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政治背景看,隐士的产 生可以说是与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体制密切相关,是君主专 制下强权政治的产物。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讲 到“中国传统时代的社会控制机制,政治体系是其中的坚核, 主流文化是为这样的政治体制作意识形态支撑的”[1]P271。我 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主流文化是为君主专制论证和服务 的,那么,与儒家积极出仕精神相对立的隐逸思想同样与君 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密切相关。从秦统一以后,以流官制取代 三代以来的世卿世禄制,从理论上讲布衣自身都有机缘进入 政界,汉代的察举征辟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应该说,皆为士 人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并由政治上的成功进而获得经济上 的权益以及光宗耀祖的社会荣誉。问题是君主集权,在皇权 高压之下,官场政治险象环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血雨腥 风,使得许多睿智而胆怯的士人感到恐惧忧虑,有些人无法 适应这种险恶的政治环境,自然而然而生退隐之心,所谓“有 人夜半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如东汉后期,由于政治极 端黑暗,儒生们从汉武帝以来通经致仕的门路受阻,一些有 志之士又羞于与外戚宦官为伍,纷纷归隐。屡征不起,终身不 仕者如严光,周党、薛东、逢萌等 43 人。其他先仕后隐及不应 征辟者为数更多。体现了士人在与皇权的斗争中无力也无法 改变命运的软弱一面。 其次,是儒道互补的文化氛围的影响。所谓在朝为儒,在 野为道;仕进为儒,隐逸为道,君子达则皆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出仕时自然是辅弼君王,经纶天下,施展才华,实现抱 负;退隐则服从天性,逍遥自适,明哲保身,悠然自得。在历史 上,儒生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儒生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促使 他们积极参与现实政治,但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们为了人格的 尊严和人性的完善,只好退隐,从庙堂之高转向处江湖之远。
【黑龙江史志 2010.19(总第 236 期)】
3
第四种是清高型隐士。他们主要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 陶。儒家思想从本质上讲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孔子的“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励 着后世的志士仁人。但儒家又非盲目入世,而是看其主张 的“道”是否可行。孔子主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5]P107 关键看其政治理想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这类隐士有待时而起,待机而发的情形。但又孤傲不屈,卓然 独行,蔑视当权者,清高是其特点。这类隐士不一定非要隐迹 山林。其隐多表现为不参与政治,修身养性,或聚徒讲学,著 书立说,多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建树。
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进而转向精神上的自我完善。 第三是内因的,即隐逸者个人的思想动机。无论政治环
境多么险恶,文化氛围多么浓厚,但在历史上大多数士子们 是希望通过仕进以光宗耀祖,荣华富贵。真正的隐者还属极 少数。大多数人奔竟于官场,角逐于权门。因此说,个体隐居 者的个人思想动机是隐逸的内在原因。我以为,隐者多是智 者也是弱者,隐士们多具有敏感而脆弱的心理,选择隐居,完 全是面对外在环境,个人一种生活情趣的选择和独立人格理 想的追求,这些有多方面的原因,因人而异。如有些人有山林 之癖,花石之奇,追求安静澹泊“放情肄志,逍遥泉石,无意于 出处之间。”[2]P5115 或不甘为五斗米折腰的耿介者。或有的性格 内向,行为怪异乖张,不愿与人交往,甚或不容于当世者。还 有的隐士“身在江湖之上,心忧魏阙之下,托薛萝以射利,假 崔壑以钓名。”[2]P5115
此外还有沽名钓誉的,以假隐的方式来博取功名的冒牌 隐士,其行为为后世人所不耻。实在不能归到隐者之列。
三、隐士的评价 对于隐士的社会评价,历来各有褒贬。儒家推崇名教,认 为隐士的行为有助于道德教化,加以肯定。老庄崇尚自然,认 为隐士的隐逸是对其主张的践行,也加以赞许。法家强化皇 权,认为隐逸是不从王命的行为,故加斥责。从今天来看,我 以为对隐士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但积极作用仍是主流。 从肯定方面考虑,首先中国古代士人的人格独立、人性 的自由、尊严,个性的张扬在隐士身上得以体现。中国古代的 士人,在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之时,游说各国,合者留,不合则 去,响亮提出理尊于势,士贵于君的口号。但从秦汉以后,士 人的仕途单一,其人格尊严受到极度压制。士人只能以隐退 的方式,来维护其人格与尊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其次, 士人有的以隐退方式来维护正义。如三国时嵇康不为司马氏 所用,隐入竹林,其原因在于鄙视司马氏政权所提倡的虚伪 名教。第三,仕与隐,必然面临贫与富的选择,但为了心中的 正道,隐士们舍弃富贵尊荣,以贪贱寒苦之身维护了士的价 值与尊严;第四,隐士们在政治上隐的同时,许多人却在文学 艺术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如东汉末集今古文之大成的郑 宏,不喜作官,专心著述,成一代宗师。徐霞客不入仕途才有 地理学的巨者,顾炎武等明末志士不为满清所用,不入仕途, 才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宏篇巨著。主要是他们 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保证了心灵的自由和时间的充足,“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P1458,也才有思想文化上的巨大成 就。第五,有些超然物外的隐士尽管默然无闻,寂然一生,但 他们的高风亮节,与世无争的和平心态,对于社会上那些蝇 营狗苟的贪婪者而言,仍有息贪止争的潜移默化的功能,他 们因此也受人推崇。如范仲淹赞严子陵所言:“先生之风,山 高水长;可使贪夫廉,懦夫立,大有益于名教。”[7]P1164
当然,隐逸终究是对专制政治的一种软弱无力的反抗, 无可奈何的回避。许多隐士精神萎靡,生活清贫,由清高至清 贫再至清苦,只好以“君子忧道不忧贫”的精神胜利法来掩 饰。许多人本有活力与才智,最后形如稿木,心如死灰,实在 是一种悲哀与不幸。尤其是其消极的处世方式实无益于世 人,与那些在历史上为民请命,为国立功的英雄人物相比,相 形见绌。如历史上两度被贬但仍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相比,隐士都具有狭隘的个人主义和 自私自利的色彩,结果只能是“剿父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 无成。”[8]P412 因此对待历史的隐士,我们可以理解其处境和苦 衷,但终究缺少一种气魄和活力,令后人深感哀惋。
4、加强地方文献收集的宣传力度 应安排专人做收集工作。地方文献收集工作贵在及时采 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开辟渠道,打开工作局面,首先,印发关 于地方文献的宣传材料,向各有关单位、各界人士发出收集 地方文献的征集信函,其次,利用电视广告媒体做宣传,对收 集到的地方文献进行分类和登记,并设专门地方文献柜架, 以备向读者开放。 5、进行馆际协作,促进地方文献的交流 鉴于今后在自动化网络条件下文献信息相通,馆藏已经 扩大为“国藏”读者也再没有馆属的概念。从人文图书馆文献 工作的观念出发,不论关于某一名人著作或某一地域为内容 的著作都属于全民族,乃至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馆 际之间的协调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是形势发展的要求。 6、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大量积累数据,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尝试性建立 起综合网络要求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并采取多种形式制作各
今天我们从宏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面对当今商 海浮沉,人人言利,贪污受贿,挥霍浪费,世风浮躁的不良风 气,通过发掘历史上隐士的清高风范、淡泊美德,为那些贪婪 者树立一面道德的镜子,令其反身自省。这或许有助于树立 淳正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参考文献: [1]王 家 范 . 中 国 历 史 通 论 [M]. 上 海 : 华 东 师 大 出 版 社 ,2001. [2](后晋)刘煦.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3(] 梁) 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 宋)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乌 恩 溥 注 译 . 四 书 译 注 [M]. 吉 林 :吉 林 文 史 出 版 社 ,1990. [6]陶 敏 、陶 红 雨 校 注 . 刘 禹 锡 全 集 编 年 校 注 [M]. 湖 南 :岳 麓 书 社 ,2003. [7]古 文 鉴 赏 词 典 [M]. 上 海 :上 海 辞 书 出 版 社 ,1997 [8][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作者简介:李美玲( 1966—)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包头师范学院历史 文化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