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胞培养中的污染

合集下载

细胞培养中的几种污染

细胞培养中的几种污染

胞培养中的污染分为两类,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一些对细胞有毒性的或对细胞产生刺激的化学物质。

这些污染一般来自于没有洗净的器皿、不纯的化学试剂和质量较差的蒸馏水等。

化学污染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细菌内毒素。

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死亡后解体释放出的疏水性的细胞壁组成物质,对塑料等疏水性强的物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细菌内毒素可刺激部分细胞产生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对细胞生长和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细菌内毒素是临床上的最主要的热原(即注射到动物体内会导致动物发热),所以通过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细胞因子等用在临床上的药品的生产过程中更是要避免细菌内毒素的污染。

生物污染生物污染包括比较容易发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的污染,和较难发现的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细胞的污染。

细菌、霉菌和酵母到处存在,它们能在合适的环境中非常快速的生长。

这些污染比较容易观察到,它们往往会使其污染的培养液产生可见的变化,或者通过显微镜观察就可以看见。

由于病毒有种属特异性,所以病毒污染的概率比较小。

但是病毒污染难于发现,因为病毒颗粒特别微小,一般的实验室都没能力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的病毒。

由于病毒一般潜伏在细胞内,对整个细胞培养不是致死的,所以它可能会使研究人员长期得到受病毒影响的细胞的实验结果。

1956 年 Robinson 及其同事首次发现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

90年代初美国的一个调查发现,在该国的细胞培养中,至少有15%被支原体污染。

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在细胞培养液中几乎是透明的,同时对常用于细胞培养中的抗生素不敏感,不引起 pH 变化,不使培养液浑浊,所以支原体污染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其存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细胞的交叉污染在细胞培养中发生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1981 年对ATCC细胞株的调查显示:超过 60 标记为其他细胞株的细胞居然是 HeLa 细胞。

细胞培养中的污染问题与对策

细胞培养中的污染问题与对策

细胞培养中的污染问题与对策细胞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

然而,在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污染源可以来自外部环境、工作环境或实验操作不当。

对于细胞培养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言,解决污染问题的对策至关重要。

首先,污染问题可能来自实验室环境以及操作者自身。

实验室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导致细胞培养的受损。

因此,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实验室卫生和表面消毒是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措施。

此外,操作者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减少自身的污染对细胞的影响。

操作者需要穿戴合适的实验室清洁工作服、手套和口罩,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细胞培养物。

其次,细胞培养中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也是潜在的污染源。

为了避免污染,选择高纯度的培养基和试剂是至关重要的。

购买来自可靠供应商的培养基和试剂,严格遵循使用说明书的指导,可以减少产品本身的污染。

此外,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避免将培养基和试剂暴露在不洁的环境中,并妥善保存这些试剂,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另外,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传代也是容易导致污染的环节。

细胞传代是保持细胞生长的关键步骤,但传代时的细胞污染可能会导致细胞功能和表型的变化。

为了避免细胞污染,应该定期对细胞进行鉴定和检测,特别是使用发展中的分子标识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细胞是否保持纯种,以及是否受到污染。

此外,定期保存冻存品库并且用来传代的细胞不要超过特定的传代次数,以保持细胞的良好生长状态。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污染问题是培养器具的污染。

培养器具包括培养皿、培养瓶、移液器等。

这些器具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器具内外部分,以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同时,定期更换使用的培养器具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积累污染物。

最后,除了以上提到的对策,培养载体选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胞培养时的污染问题。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每一种细胞有其独特的培养体系,因此污染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某些污染的发生往往难以察觉和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这类污染事实上大部分被人们忽视了。

培养的细胞作为一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出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对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能侵入培养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入侵的微生物在培养体系中不断增殖、代谢,因此生物性的污染对细胞的危害最大。

随着污染微生物的不断增殖,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此外,微生物代谢消耗大量必需的养分,同时产生多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酶、抗原及毒素等,进一步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熟悉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及其危害性,建立细胞培养规范的操作方法及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保证实验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细胞培养基本技术为了减少污染对细胞培养的影响,必须建立细胞冻存库。

细胞冻存库应该分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当需要做实验时从主细胞库中复苏细胞建立工作细胞库。

每一个冻存标本都应明确记录细胞的性质、代数及有无污染。

同时还应建立规范的检测程序进行菌检及细胞鉴定[1]。

为了保证培养细胞系的完整性,必须进行具体的实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细胞系的种类及来源、有无污染、细胞代数和倍增时间、以及选择性突变。

具体的记录有利于对细胞的遗传及生理特性在常规传代培养中因突变、污染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改变进行分析。

经过连续传代培养的细胞与它较早代数的冻存细胞相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生物特性已发生了改变。

培养的细胞由若干生长速度及活力各异的亚群组成。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生长速度快及活力高的细胞亚群逐渐占优势,这种选择性趋势会影响整个细胞群的生物特性。

应用不同代数的细胞连续进行实验则结果会发生偏差。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的处理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的处理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

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

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

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

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预防与处理

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预防与处理

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预防与处理细胞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往往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实验结果的无效化。

因此,预防和处理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是细胞培养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预防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细胞培养实验中,无菌操作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培养操作前,实验人员应该经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例如,在实验操作前经常更换手套、使用经过有效消毒的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等。

2. 经常清洁和消毒实验环境: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实验室衣物、培养箱、孵化器等都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

3. 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是细胞培养中的污染源之一。

为了降低空气污染带来的风险,实验室应该配备高效过滤器的实验室通风设备,定期更换过滤器。

此外,实验室应该设置限制进出实验室的措施,例如,安装空气帘或者设置冲洗区域。

4. 识别和处理污染源:在细胞培养中排查和识别潜在的污染源是很重要的。

实验人员应经常检查培养器具、培养基和试剂等是否存在污染,一旦发现污染,应及时处理。

处理污染源的方法包括更换受污染的培养器具、重新配制新的培养基或试剂等。

其次,当细胞培养中发生微生物污染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1. 立即停止受污染的实验:一旦发现细胞培养被污染,实验人员应立即停止受污染的实验,并将受污染的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等隔离处理,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传播。

2. 进行污染源检查:在处理微生物污染的同时,必须找出污染源,并加以处理。

通过对培养器具、培养基和试剂等进行检查,可以找到导致污染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清洁和消毒工作环境:在处理污染源的同时,必须对实验室的工作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污染问题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污染问题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污染问题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但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细胞污染问题。

细胞培养污染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细胞培养污染。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培养污染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1.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来自操作人员、试剂、培养器具和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细菌污染都可能导致细胞培养中的细菌污染。

预防措施:•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手套,并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操作人员带入的细菌污染。

•使用无菌、高质量的试剂,并在实验中进行常规无菌操作,保持培养器具的无菌状态。

•经常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无菌。

2. 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真菌往往来自环境中的空气、试剂、培养器具或操作人员。

真菌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异常,细胞死亡或实验结果异常。

预防措施:•定期消毒工作环境,特别是操作台和培养箱,避免真菌的滋生。

•使用高质量的培养基和抗生素,抑制真菌的生长。

•采取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操作人员带入的真菌污染。

•定期更换培养器具,特别是培养瓶和培养皿,避免真菌滋生。

3. Mycoplasma 污染Mycoplasma 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Mycoplasma 是一类细小的细菌样微生物,常常会导致细胞株的污染。

Mycoplasma 污染会影响细胞生长、代谢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预防措施:•定期检测细胞株的 Mycoplasma 污染情况,可以使用 PCR 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检测。

•新购买的细胞株进行隔离培养,并进行 Mycoplasma 检测,确保细胞株的无菌性。

•严格控制培养器具、培养基和操作人员的无菌操作,减少Mycoplasma 污染的可能性。

•定期更换培养基并添加抗生素,可以抑制 Mycoplasma 的生长。

4. 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同细胞株之间发生的细胞混合现象。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本文将探讨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细菌污染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培养器皿、培养基和实验室环境中都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必须定期清洗和消毒培养器皿,以确保其表面的无菌。

其次,使用高品质和无菌的培养基是防止细菌污染的关键。

培养基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配制,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相关的质检。

此外,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度也需要保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二、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在湿度高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

为了避免真菌污染,可以在实验室中合理控制湿度,并保持培养器皿和培养基的干燥。

此外,使用抗真菌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真菌感染的风险。

对于一些特定的细胞系,可以对细胞培养器皿进行预处理,如用乙醇或己硝酸等消毒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培养器皿的抗真菌能力。

三、交叉污染细胞系的交叉污染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问题。

它可能是由于不慎携带其他细胞系的污染物,或是在培养中不同细胞系之间的相互感染所致。

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实验人员在操作细胞系之前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其次,不同细胞系之间要严格分开培养,避免接触。

此外,可以对新获得的细胞系进行鉴定,使用PCR等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纯度。

四、内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是指细胞系自身产生的污染物。

它可能是由细胞自身分泌的代谢产物、去胎氧核糖核酸或细胞死亡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定期更换培养基和培养器皿,及时清除废液和死细胞。

其次,对细胞进行经常性的鉴定,确保其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也需要加以调整,以减少内源性污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的污染问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解决的。

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

最近看到不少问有关细胞培养污染的事,正好我看到了一个有关这方面的总结,很全很好很强大,跟大家分享下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

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

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

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

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

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完全无效。

因此,及早识别和防止细胞污染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

1. 经常检查细胞培养的外观: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定期观察细胞的外观,检查有无明显的变化,如细胞聚集、颜色变化、结块、附着性变差等。

这些都可能是细胞污染的征兆。

及时发现细胞污染征兆,有利于尽早采取措施。

2. 维持培养器具的清洁:用过的培养器具必须清洗干净,避免细胞残留在器具表面。

在清洁器具时,最好使用清洁剂将培养器具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纯净水冲洗。

同时,定期清洁培养箱和工作台,以确保无尘无菌的环境。

3. 做好工作区的消毒:在进行细胞培养前,务必将工作台等操作区域用70%的乙醇或其他适当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消毒液应遵循使用说明,充分喷洒并等待一定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4. 使用无菌技术:在进行细胞培养前,务必采取无菌技术操作。

如穿戴干净的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同时,使用无菌的工具(如无菌吸管、移液器、移液枪等)以及培养基和其他试剂。

避免细胞培养物受到外界的污染。

5. 定期更换培养基:细胞的培养基是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重要条件。

长时间使用同一瓶培养基,极易导致培养基受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为了避免细胞污染,应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

6. 使用抗生素:对于一些易受污染的细胞系,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抗生素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对培养细胞的污染。

7. 培养细胞的操作要规范和细致: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都得到妥善处理。

如避免细胞悬液直接接触容器的外壁,避免使用过时、变质的培养基和试剂等。

同时,在更换培养液或进行细胞分离时,注意不要将废液溢出,并及时清理溢出的部分。

8. 细胞常规检测:为了及早发现细胞污染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定期进行细胞的常规检测。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可能原因、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可能原因、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可能原因、解决方法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

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

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

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1. 异物污染细胞培养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异物污染。

异物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导致培养器具或培养介质中出现的异物。

这些异物可能包括灰尘、纤维、酵母、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异物不仅会干扰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还可能引起未知的变化和不确定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异物污染。

2.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细胞本身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污染,从而导致细胞的变异、功能受损甚至细胞死亡。

细胞污染可以由以下几种常见的污染源引起:a.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之一。

常见的细菌污染源包括实验环境中的空气、实验器具、培养介质等。

细菌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受阻、感染和细胞凋亡等,严重时甚至会使细胞无法继续培养和使用。

b. 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指一些真菌,如酵母菌等进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并污染细胞。

真菌污染会引起细胞外观的改变、生长受阻、功能受损等问题。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真菌污染的防控。

c. 病毒污染病毒污染在细胞培养中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对细胞的影响极大。

病毒污染会导致细胞的变异、功能失调甚至细胞死亡。

因此,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必须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避免病毒污染的发生。

d. 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株之间或批次之间发生的互相污染。

细胞培养实验室中经常同时进行多个细胞系的培养,因此,交叉污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交叉污染会导致细胞株的混杂和受污染细胞株的功能异常。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室应有严格的实验室操作流程,并定期检测细胞株的纯度。

3. 其他污染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细胞污染,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污染也可能影响到细胞培养实验的结果,例如:•化学物质污染:来自培养介质、溶液、培养基等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细胞产生毒性影响,导致细胞的变异或死亡。

•辐射污染: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来自辐射源的污染,这可能会对细胞的遗传物质和生理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细胞培养常见细菌污染原因

细胞培养常见细菌污染原因

细胞培养常见细菌污染原因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性。

然而,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细菌污染的影响。

细菌污染会对细胞培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控制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细胞培养常见的细菌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操作不当:细胞培养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而操作不当是导致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菌操作包括更换培养基、移液操作、接种细胞等,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就会导致细菌的进入和繁殖。

2. 试剂和培养物污染:试剂和培养物是细胞培养中常用的重要物质,如果试剂和培养物本身存在细菌污染,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就会引入细菌。

试剂如培养基、酶、胎牛血清等的批次变化或不良质量,都可能导致细菌污染。

此外,非无菌的操作也会导致试剂和培养物的污染。

3. 实验室环境污染:实验室环境中存在微生物的存在,如桌面、空气、实验器皿等都可能存在细菌。

如果实验室的环境清洁度不够高,容易造成细菌污染。

此外,实验器皿如培养皿、离心管等的洗涤和保存也需要保证无菌操作。

4. 人员因素: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操作习惯也会影响到细菌污染的发生。

操作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对手套、实验服等进行更换和清洗。

如果操作人员不注意操作细节,如不合理的移液操作、使用不干净的仪器等,都可能导致细菌的污染。

5. 培养器具污染:培养器具如试管、离心管、细胞培养板等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高温和化学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潜在存在的细菌。

然而,如果器具处理不彻底或者保存环境不好,就容易导致细菌的残留或再次感染。

细胞培养中细菌污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首先,细菌污染会干扰细胞培养体系的稳定,导致无法准确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其次,细菌代谢产物和细胞培养物中含有的抗生素等成分会干扰细胞培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降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由于细菌的存在,还容易导致细胞死亡和污染的蔓延,对细胞培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污染及污染处理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污染及污染处理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污染及污染处理一、本文概述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

通过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环境,细胞在体外得以繁殖、分化并维持其特定功能。

本文旨在概述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选择、细胞传代、细胞冻存与复苏等,同时探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包括细菌、真菌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污染,以及污染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细胞培养的基本流程和污染防控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为实验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用于模拟体内环境,研究细胞生长、分化和功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贴壁培养法:这是最常见的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在培养瓶或培养板的表面上贴壁生长,形成单层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系。

悬浮培养法:某些细胞,如血液细胞、肿瘤细胞和某些干细胞,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生长。

这种方法不需要细胞贴壁,可以方便地扩大细胞数量。

微载体培养法:微载体是一种微小的、可以悬浮在培养基中的颗粒,通常用于大规模细胞培养。

细胞可以在微载体的表面上贴壁生长,从而增加细胞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提高细胞生长效率。

三维培养法:这种方法模拟体内组织的三维结构,使用支架或凝胶等基质支持细胞生长。

它有助于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的形成。

共培养法:将不同类型的细胞放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进行培养,以模拟体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将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共培养,可以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选择适合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的培养方法,同时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营养成分等,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三、细胞培养污染及其影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可能对细胞生长、实验结果和细胞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污染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

原代细胞培养污染、生长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原代细胞培养污染、生长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原代细胞培养污染、生长及解决方法原细胞生长的污染来源:组织、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环境、人员造成的污染解决方法一般是:验证、培训物料造成的污染(针对):物料的来源是否可靠、质量是否合格、运输储存是否合理有效并且符合规定。

QC部门应对物料进行合理有效严格的检测、分析,QA部门及使用部门应对物料进入车间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做验证(适当选择的条件)。

如:清洁消毒方法的有效性、运输过程的密闭性等。

培养用具(物料):确保其清洁效果的有效性、灭菌效果的有效性,并尽可能的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储存。

设备:在验证的有效期内并且验证应真实有效。

组织污染:用含高浓度的平衡盐溶液反复冲洗后在进行消化培养工序。

细胞生长(不生长或者不贴壁)影响因素:消化过量、原始细胞量过多、支原体污染、PH(NAHCO3分解)过碱、消化液、培养液配制错误(或过期、储存不当)、培养液与培养温度温差太大解决方法:消化过量:降低胰蛋白酶的浓度或消化时间原始细胞量过多:调节细胞量支原体污染:检测支原体PH过碱:从新配制培养液并做适当的检测消化液、培养液配制错误:QA部门全程监控培养液与培养温度温差太大:建议进行0.5-1H的37°温浴。

(培养液宜在30°使用)细胞生长缓慢影响因素:培养液中有少量细菌或真菌存在、培养液中的细胞必须成分(谷氨酰胺、生长因子耗尽)、细胞接种浓度太低、细胞老化、或支原体污染解决方法:比较新培养基于旧培养基的成分,比较新血清旧血清的生长试验,增加或补充谷氨酰胺或新鲜的培养基、增加细胞接种浓度、检测支原体注明:如果遇到细胞大量死亡现象则应该考虑培养基的渗透压、温度波动和培养液毒性问题。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问题及处理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问题及处理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问题及处理方法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培养中常常会遇到细胞污染的问题,这给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细胞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酵母、病毒以及其他的微生物污染。

在细胞培养中,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细胞污染问题,是每个实验室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细菌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培养器具不洁净、操作不规范等。

当出现细菌污染时,可以通过观察培养物的外观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受到污染,比如培养物颜色的改变、气泡的形成等。

如果存在细菌污染的症状,可以通过将培养物进行细菌培养或细菌PCR检测以确认。

一旦确认细菌污染,需要立即更换培养器具,重做培养基,并对培养箱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真菌和酵母的污染在细胞培养中也是相对较常见的问题。

真菌和酵母污染一般表现为培养物的颜色变化、膜片上出现菌丝等。

当怀疑存在真菌和酵母的污染时,可以将培养物进行不同培养基上的转接和形态学观察,也可以通过真菌和酵母的特异性培养基进行检测确认。

处理真菌和酵母污染的方法包括体外灭菌、常规抗生素处理、加入抗真菌和酵母的药物等。

另外,病毒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细胞污染问题。

病毒感染可以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功能紊乱甚至细胞死亡。

常见的病毒污染有常见冷感冒病毒、乙肝病毒等。

病毒污染的判断往往需要通过病毒培养、PCR或ELISA等技术进行鉴定。

处理病毒污染可以采用病毒灭活剂或直接更换细胞系等方法。

除了微生物污染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细胞污染问题。

比如,细胞交叉污染是指来自其他细胞系的细胞误将自己的培养物中。

为了避免细胞交叉污染,可以采用细胞系的DNA指纹鉴定技术,或者使用经过认证的培养物,同时加强无菌操作的培养。

总结起来,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污染问题多种多样,但我们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培养物的变化、培养基的转接和不同培养基的形态学观察、特异性培养基的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细胞污染问题,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细胞培养中“黑胶虫”污染的检测及防治

细胞培养中“黑胶虫”污染的检测及防治

6、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细胞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在培养液 更换、细胞传代等关键环节上要格外留意。通过定期检查和记录细胞生长情况、 生化指标等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黑胶虫污染问题。
7、采用新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生 物信息学分析等也可用于检测和防治黑胶虫污染。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 以更早地发现污染源、追踪污染途径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4、建立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建立针对黑胶虫污染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 污染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5、加强学术交流与培训: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了解和学习 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提高对黑胶虫污染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对实验室 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5、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实验 器材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剂有75%酒精、紫外线、甲醛等。在使用 消毒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细胞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内容三
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日益普遍,由此引发的白色污染 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次演示将探讨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旨在引起 人们对白色污染问题的,共同呵护环境。
参考内容
一、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培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细胞培养 是指将活细胞种植在适宜的基质中,通过提供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使细胞在 体外繁殖和生长。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
1、悬浮培养:悬浮培养是将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通过搅拌或振荡使细胞 均匀分布,并保持悬浮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细胞,包括一些难以 贴壁的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

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

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

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 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

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8ug/ml的浓度。

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

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

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

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

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

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

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7、污染的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配液消毒问题、操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关于培养基的无菌状况,取培养基至培养瓶中(不加细胞),37度试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如果没有细菌生长就是操作的问题。

也可以在培养基中事先加入双抗(硫酸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但双抗有时会影响细胞的状态,所以在做转染、检测细胞某项指标前一定要撤去双抗,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1、孵箱应定期用三氧机消毒或者紫外光照射,并用酒精和新洁尔灭试擦孵箱同时孵箱内的水应是三蒸水2、超净台\取材\器材\培养液\培养瓶\操作等因素3、超净台的风机不能过大,风机到6-8格。

否则也可能能致霉菌污染4、无菌室经甲醛熏蒸消毒后,可用同等量的氨水喷洒中和,约几小时即可进入操作。

污染是细胞培养第一大害!不过好像一般普通培养真菌污染的概率比较大些,因为培养基中常会加入细菌抗生素。

关于“黑胶虫”或“黑蛟虫”或“黑焦虫”的性质或本质,有谁能提供点资料么?比如生物学分类,生活习性,结构形态,高倍镜或电镜图片。

另外,有英文相关文献么?至少名字有英文的么?有人研究这种“虫子”或“微生物”或“纳米级细菌”么?我们实验室这段时间经常污染。

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很多黑色的小点,在高倍镜下,发现黑色小点在原地轻微的颤动,这是黑胶虫吗我的细胞也怀疑是黑胶虫污染,但是否经空气传播?因为同一培养箱中有的细胞中,高倍镜下可见小黑点游动,有的就没有,且黑点会长成黑虫关于黑胶虫:根据平时的操作,我觉得“黑胶虫”有没有可能是以下操作细节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呢?1、有时候血清瓶或者培养瓶上用标记笔写的字没有擦掉就直接泡酸,字迹溶解后沉积在酸缸中浸泡的瓶子里冲洗不净。

2、过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酒精灯的灯芯,粉尘飞进培养液内。

3、有的同学习惯将移液管塞棉花的一端在酒精灯上焚烧一下,灰烬飞进培养液内。

请教!我们实验室就曾经利用制霉菌素制服过真菌污染,拯救了细胞,回想起来真是"惊心动魄"啊!看贴后,我怀疑我的杂交瘤被霉菌污染了.24孔板中央老是有絮状物,细胞没死,但生长不佳.将絮状物吸出后,第二天又有.并且将细胞裹在里面生长.请问这样的瘤细胞能不能上腹水.我培养基里都加了双抗,刚开始一瓶肿瘤细胞状态还好,但过了两三天培养基里会出现很多一团团的东西飘着,瓶底还是有贴壁的细胞,细胞培养基混浊,开始以为是细胞长得太多,导致接触抑制死亡,但是倒掉培养基,用PBS洗干净,把瓶内贴壁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分装后,第二天还是出现这种情况。

有时如果传代的细胞特别少,每天给他换液,到了第三天左右,细胞数目不多,但也出现了上述的情况(很多碎片和团状物飘着),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帮忙分析分析。

谢谢!(我养的都是肿瘤细胞)培养液味道变臭了应该是厌养菌污染.我培养基里都加了双抗,刚开始一瓶肿瘤细胞状态还好,但过了两三天培养基里会出现很多一团团的东西飘着,瓶底还是有贴壁的细胞,细胞培养基混浊,开始以为是细胞长得太多,导致接触抑制死亡,但是倒掉培养基,用PBS洗干净,把瓶内贴壁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分装后,第二天还是出现这种情况。

有时如果传代的细胞特别少,每天给他换液,到了第三天左右,细胞数目不多,但也出现了上述的情况(很多碎片和团状物飘着),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帮忙分析分析。

我也有同样问题,我现在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有可能是支原体污染曾经做单抗铺巨噬细胞,铺好发现细胞全是会动的,跑的还挺快!!仔细一看,全是滴虫。

感情这只老鼠感染了滴虫我那个郁闷阿!我的细胞污染探索某天打开孵箱,看到我的L1210的培养瓶培养液又是黄黄的,觉得很不错,今天又可以传代了,可是在镜下一看,细胞虽然明显增加了,但并没有象以前那样长满,而且更让我心惊的是怎么出现了许多黑色的小点,杆状,而且好像在动来动去,翻转,旋转,在细胞很多的地方小点就少,而在细胞较少的地方小点就多,细胞的活力也没有以前好了,第一反应细菌污染,请实验室老师过来看,说不是细菌污染,这个点要比细菌的小黑点大的多,也好象不是霉菌,没有菌丝,没有常见的团壮的生长,肯定不对劲,但到底是什么,说不上来。

最后,决定换液、洗涤、离心,换瓶,操作结束后镜下看黑点几乎看不到了,有点放下心来。

隔天后去看,培养液还和上面的一样,但镜下,那种东西又出来了,在细胞少的地方,几乎呈现出粗砂粒样,我欲哭无泪,知道可能不行了,郁闷的换液后,回家上网·搜,一个名词跳了出来:黑胶虫。

黑色、杆状、运动、细胞不会很快死亡,这些描述简直惊人的一致,我确定了,我受到了黑胶虫的袭击。

但黑胶虫是什么,由于网上说法不一,我决定探究一下。

这是我的探究过程:首先,培养液略黄,稍有浑浊,镜下观察,细胞还没有死,但是已经不长了,那种东西已经是铺天盖地了,满眼望去,尽是粗砂粒样,细胞好像成了一个个汪洋中的小岛。

细胞涂片,送到化验室,革兰氏染色,不久电话回报怀疑--真菌。

第一反应不可能,亲自去了化验室,看到了片上一个个瓜子样的小点,染色呈黑色。

看我还有些怀疑,化验室的同事又作了滴片,镜下暗视野40倍可见一个个亮白色芝麻样的东西在游来游去,再次涂片染色仍和以前一样,并且可以见到芽孢样的形状,他们确定无疑是真菌,但不是常见的念珠军、霉菌,具体是什么,也说不上来。

由于已经盖棺定论,计划的HE染色、支原体没有进行。

已经将污染的细胞扔掉了。

休整几天。

细胞污染之后的拯救!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很麻烦。

以下我主要讨论贴壁生长的细胞。

在讨论之前,大家首先要有一个概念,即洁净区,并不是没有细菌,而是细菌的数量非常少,国家标准100级的洁净标准是浮游菌数不得超过5个每立方米,沉降菌数不得超过1个每培养皿.而国外的标准比我国的还要高一点,要求的数量更少。

所以在我们的洁净操作台里,并不是真正一个细菌都没有的,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利索迅速地完成操作。

尽量减少进入培养体系细菌的数量。

所以处理细菌污染的重要原则就是:无限地稀释细菌的浓度,无限地减少细菌的数量!1).将污染的培养液倒掉,转烧瓶口,加入10mlPBS,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然后倒掉。

转烧瓶口。

2).继续加入10mlPBS,同样方法晃动,清洗培养瓶,然后倒掉。

3).继续加入5mlPBS,同样方法洗瓶,主要是培养面,然后倒掉。

4).重复步骤3再洗。

5).重复步骤3再洗。

6).加入3-5ml双抗,洗瓶,静置3-5分钟,然后吸出。

7).加入3ml双抗,洗瓶,静置3-5分钟,然后吸出。

8).再加入5mlPBS洗瓶,然后吸出。

9).加入10ml培养液,加入2ml双抗,放置培养箱培养,5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800-1000r/min离心,然后洗一次。

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培养体系加入2ml双抗。

10).24h之后,视情况换液,若仍然污染严重,培养基浑浊,重复以上步骤,若看不到污染物,则继续步骤1)、3)、4)、6)、8),然后加入培养液培养,培养体系加入2ml双抗.11).24h之后,若仍污染严重,可再重复一次,若还污染只能弃之(不过一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若镜下不见污染物,则换液PBS洗瓶,正常培养。

以上方法主要是针对贴壁生长的细胞,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操作动作,轻柔缓慢,切忌大动作鲁莽。

防止细胞脱落。

以上方法操作得当,基本上都能救活你的细胞(我还没有听到没救活的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