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背景.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6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用 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凝练。
下列从公民这个层面进行表述的是_____。
A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 改革、发展、稳定、创新C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十八大报告用 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故本题答案选 C。
2、简答题有意注意参考答案:参考解析: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单选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_____A : 道德感B : 美感C : 理智感D : 热爱感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解析]道德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4、简答题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解析: (1) 改变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整合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资料——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文化关系;③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④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教育学:代表人物乌里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②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③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④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的教育制度作分析;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1)教育活动的结构①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②受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③教育中介系统,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2)教育系统的结构。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时代精神,作为一定时期社会风貌的集中体现,对于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深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则是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力量。
站在跨世纪的高度,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深入思考,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教育的使命。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体制和模式的束缚仍然存在,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等新时代特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呼唤着教育的变革和进步。
如何准确把握时代精神,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教育理想,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简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趋势。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变革与发展趋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和全球化等因素相互交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速度极快。
这种变化要求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同时,科技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如数字化教学和在线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
文化多元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变革也带来了新的教育需求。
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趋势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教育必须根据时代精神构建新的教育理想,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加强教育国际化和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目标与特点
学校如何办教育要从非常宏观的背景来 看,因此我们说,有些学校专注于提高 升学率,提高升学率不是坏事情,但是 我们只做这一件事情,那就是对教育的 一种简单化,说的更不好听呢,是功利 化。
——朱慕菊报告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教育目的的指向
教育指向何方——
把教育只定位于培养特定国家和社会的政 治人、经济人、社会人,无疑是一种封闭的 教育理念,其价值取向仅仅确立在社会和国 家一级而忽视了个人和人类整体这两端。这 样的教育缺乏尊重、关注个体生命的人道意 识,缺乏对教育为谁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
教育首先应该指向人,教育是人的教育。 首先应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 和“资本”的独立价值。
那么,个性是什么? 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 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新课程正是从以下三大关系来理解学 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即:
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前面四条内容基本上属于这一关系),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五、六两条内容基本上属于这一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第七条属于这一关系)。 这三大关系相辅相成构成了学生个性相对完整的画面。用一 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 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一切的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 客体。
主体性:教育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③教育目的的超越性和未来性
教育还应寻求超越,而不仅仅是适应;让“人 的教育”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现实。
超越性:在人类越来越受功利现实羁绊、越来越受实利
限制生命意义的扩展之际,教育体现的对人类 社会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超越实利的非 功利的价值追求,至少可以寄希望于教育使人 在现实的病态和畸形中保持警觉,对人的纯功 利性的冲动起到平衡的纠正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论讲义
中学历史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定义:以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历史教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对象: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评价)内容:探究性教学:1、探究历史教学原理(为什么教和学);2、探究历史教学内容(教材)教什么学什么。
3、探究历史教学模式(怎么教、怎样学);4、探究历史教学的评价(教的如何,学的如何)。
专题式教材,贯通古今中外,一定要充实学科知识,这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以马列主义,毛思,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学科性质一认为:应用教育科学范畴;二认为:理论教育科学的范畴(都应属于应用教育的范畴,是综合科学)。
四、研究现状五、学习的意义和要求p12-16:要提高认识;态度端正(按老师要认真去做);充分的理论功底;注重实践(观摩、操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一、中学历史课的地位和作用1、历史和历史学: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
2、地位:是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按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并为高一级院校培养、输送人才,坚持社会主义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服务。
3、作用:(1)、是现实中学教育目标的一门基础科学:工具类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知识类课程:历史、物理、化学技术类课程:计算机、体育、音乐。
政治类课程:法律、哲学、思想政治(2)、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课程。
(3)、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宝库。
二、制定任务的依据:p63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3、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三、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1、教学目标:课改的“三维目标”p71(1)、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
2021/10/10
14
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反思 问 题:谈谈你对“经验 + 反思 = 教师成长”这一公
式的理解与体会。 u 1、是波斯纳提出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一般途径和规律。
u 2、经验是重要资源,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僵化教学
设计,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u 3、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
力,激活教育思想的实践效应,发掘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
的资源。
2021/10/10
15
四、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师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创造者 和主体;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 师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尊重、民主
2021/10/10
16
四、新课改的教学观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判断: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
到的知识和实际效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关注学
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021/10/10
4
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新课改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简介
为了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工作, 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 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邓小平同 志题写了所名。
2000年江泽民同志调阅人教版教材,并发表重 要指示。 2003年元月15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 志又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题词:“传承中华美德 培养民族精神”。
四、新课程改革与教学行为的变 革——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
(一)时代精神背景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大融合是课程改 革的一大背景 新的时代精神极力反对非人性的课程,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关注学校 教育的日常生活,还学校教育以更人性 的课程。 民主、赋权、主体、参与成为新时代响 亮的口号
(二)经济文化背景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 “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进一步 呈现
3. 新时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1)基于合作的学习 (2)基于问题的学习 (3)基于自主的学习 (4)基于实践的学习 (5)基于探究的学习 (6)基于个性的学习 (7)基于对话的学习 (8)基于网络的学习
4.探究式学习
(1)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2)为什么要强调探究式学习 (3)什么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学习方式的含义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 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最具有实质意义 的改革方向。
2.传统学习方式的特点与局限
被动性: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 人的客观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 之上的。 接受性:学生不再积极探究,扭曲 了学习的价值,丧失了学生的创造 力。 封闭性:与外界缺少交流,也很难 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
总有一种期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有效策略与期待
、
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时代精神
管 现 行 课 程 体 系在 一 些 方 面 取 得 了 很 大 发 展 和进 步 , 随 但
着 素 质 教 育 改 革 的不 断 深 化 , 有 课 程 体 系 的 弊 端 也 E益 原 l 显 现 。为 了改 变 课 程 体 系 中 的 “ 、 、 、 ” 难 繁 偏 旧 的局 面 和 过 于 注 重 书 本 知 识 的 现 状 ,就 要 确 立 符 合 时 代 精 神 的新 课
为载体 , 开创 资 源 整合 、 利 共 赢 的 新 局 面 。 互 关 键 词 : 础 教 育 ; 程 改 革 纲 要 ; 范生 培养 基 课 师
根据 教育部关 于《 基础 教育课 程改革 纲要 ( 行 ) 的 试 》
要 求 , 2 世 纪 , 育 界掀 起 了 科 学 教 育 与 人 文 教 育 融 合 在 1 教
( 川省 乐山第 一 中学校 ,四川 乐山 6 4 0 ) 四 10 4
摘 要 : 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 基 以课 程 为 核 心 、 深 化 素 质 教 育 为需 要 的 新 的 时代 精 神 。 师 院校 应 当 以 高 树 立 新 课 程 教 育 理 念 , 升 教 师 素 质 能 力 、 高 师 范 教 育 专 业 化 水 平 , 新 师 范 生 培训 模 式 , 化 实 习基 地 建设 , 成 师 范 提 提 创 深 形 生 校 本 培 训 联 动 机 制 。 此 基 础 上 , 待 基 础 教 育 与 高 师 院 校有 更 深 入 和广 泛 的合 作 , 成 中 学 以 高校 为依 托 , 校 以 中学 在 期 形 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作者:孙泽文来源:《基础教育》 2013年第3期孙泽文(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荆门448000)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表现出注重传统性与现代性、基础性与发展性、共同性与个性化、学术性与生活性统整的特点。
但由于在一些方面的改革过于激进,采取了一种颠覆性的革命方式,导致课程内容存在与素质教育整体性目标相悖的问题。
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应按照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建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整体,将一个完整的世界呈现给学习者,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3.03.005 在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通过自身改革为适应社会急剧变迁与促进学习个体和谐成长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呼应。
内容无疑是课程组织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和评价等都是围绕着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而展开的[1]。
因此,检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寻思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需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与国际上成熟的课程相趋近的内容体系。
主要体现在: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化了与学习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等方面。
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内容体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呈现出如下特点:(一)传统性与现代性内容并举建国后的50多年,我国历次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从来没有作出过整体性的变革,力图保持基本框架的相对稳定。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的学术性内容仍然作为核心内容。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下: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
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
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渗透使得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从上述对当前时代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近几年来,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中,“主体性发展”、“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优势教育”、“合作教育”等项目不断出现,这些实验的指导思想都是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前提,并创造条件使儿童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但教育要想真正唤醒儿童内在的自我发展的动机,必须通过认真、踏实、系统、深层的知识学习,激发起儿童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使他们在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甘露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身的“天性”并促使各种“天性”向着健康、和谐、成熟的方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或技术来传授,从而真正体现它的整体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人力价值与人性价值的统一。
基础教育要还儿童以“天性”,除教学内容、方法、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的改革外,教师是否真正具有“人性”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另外,由于儿童身心很脆弱,最需要关心和爱护;他们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最需要及时的、良好的教育;他们很容易把教师作为崇拜的偶象,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厚爱;他们面临着种种成长的烦恼而自身又难以解脱,更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疏导。
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人性”。
二、还教师以“人性”教师首先应当是“身体内流着人的活生生生命血液,富有人性魅力”的人。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列·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
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
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它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方法和技巧精湛固然重要,但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
要塑造人格,必须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必须明确人之为人的根本。
作为人,教师具有人的各种正常的需要,包括自然的需要和社会性的需要、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等。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
在社 会 全面 而深 刻 的转 型 背 景 下 , 我 国基 础 教
( 一) 传 统性 与现代 性 内容 并举
育 课程 改革 面 临着更 为 复杂 的政 治 、 经 济 与文化 环 境 。基 础教 育课 程必 须通 过 自身改革 为适 应社 会 急 剧 变迁 与促 进学 习个 体 和谐成 长等 方面 作 出积极 的 呼应 。 内容 无 疑是 课 程 组织 中最 为 核 心 的要 素 , 从 某 种 意义上 看 , 课 程 的 目标 、 结构 、 实 施 和评 价 等 都 是 围绕着 内容 的安 排 及 其 结 果 而展 开 的¨ J 。因此 , 检视 我 国基 础 教育 课 程 内容 改革 的基 本 特 点 , 指 出 其存 在 的不足 , 并 寻思未 来 的发展 方 向 , 就成 为我 国 基础 教育课 程 改革 亟需认 真探 讨 的重要 课题 。
一
3 6 —
孙泽文 .我 国基础教育课程 内容改革 的特点 、 问题与发展方 向
将 经济 、 科技 、 文化 发 展 的 最 新成 果 纳 入 课 程 , 以缩 小 经济 社会 发展 与 课 程 内容 之 间 的差 距 , 使 之 贴 近 现 实并 具有 鲜 明时代 感 。 同时 , 让 新知 识 、 新 概 念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1 8
基 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 科学 “ 十 二五 ” 规划 2 0 1 1年 度项 目“ 小 学 综合 实 践活 动 课 程资 源 的 开发 与利 用 研究 ” ( 课 题 编号
2 0 1 1 B 1 3 7 ) 的成果之一 。
作者简 介 : 孙泽文 , 荆 楚理 工学 院发 展研 究中心教授。E—ma i l : s z w 8 1 8 @j m u n . e d u . c n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课程标准修订特点
课程标准修订特点、精神及实践策略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一)进程上世纪末,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使基础教育能应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应对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体制、文化、需求的变化,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教育部组织了一批师范大学、千余名专家和优秀教师,经过三年的研究与筹备,于2001年启动了长达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基本定位:1.课程的政策与实施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是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憧憬和预设。
2.教育的变革除了宏观教育体制的变革,最具有内涵的变革就是课程的变革, 课程的变革涉及到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涉及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涉及到知识观、教学观等诸方面观念及实施层面的深刻变革。
3.批判社会本位的教育工具论,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4.批判精英教育的定位,提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5.批判“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观,大力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6.批判以筛选、淘汰为目的评价,实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7.批判高度统一、集中的课程管理制度,实行三级分权管理、高中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等。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21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3年,教育部开始组织专家跟踪实验,并着手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2010年,完成义务教育各学科标准的修订稿。
2011年,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审议。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二)背景1 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十年改革的过程中接受检验,积累了经验。
这次改革目标高,变化大,推进速度快,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 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00题)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3、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1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
(百问)暑期教师考试复习资料分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1、什么叫课程?答: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
3.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3、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情况怎样?4、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和动因是什么?(1999年6月)答:1.顺应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趋势。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3.历次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5、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答:1.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1)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2)知识经济兴起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新世纪的挑战;(3)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2.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答: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标:(1)新课程的培训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2)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 2014-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背景、理念与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重建的背景
认识背景: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共识性见解
‚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 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 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 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 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 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课程标准方面,除了1989年编制出版的《学校 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之外,又编制出版了《国 家科学教育标准》、《全国技术教育标准》以及 历史、地理、艺术、公民、英语、外语等等学科 的国家课程标准。与此同时,还大力推动州一级 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和规范各 州中小学的课程设臵及其基本要求。在统一核心 课程、设立课程标准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以 来,美国还通过压缩选修课程、增加必修课程, 突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技术学科等课程地 位等等举措,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其次,经济的全球化、全球性问题的凸现以及 对工业时代发展道路的反思,对人提出了培养 全球意识、弘扬人文精神与提升精神力量、道 德力量(价值理性)的要求。
一方面,全球一体化的出现和全球问题的解决必然 要求每一个人形成全球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生 态观念,并成为世界公民; 另一方面,工业时代以来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对价 值理性的压抑所造成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科 学世界与人文世界分裂要求人在体力、智力、情绪、 伦理、生活、信仰等各方面得到完善、平衡和发 展——在智力方面有求真的智慧,在伦理方面有求 善的意志,在美感方面有求美的情感,体力上有求 健的习惯,生活方面有求生的本领和健康向上的人 生精神,信仰方面有求梦的信念和对人性价值的追 求,重新关注在工具理性的重压之下被淹没了的人 的情感、愿望、意志、价值追求、精神空间,重新 恢复‚人‛的本来面貌。
教师招聘:新课改
教师招聘——新课改新课改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一)国际背景(二)国内背景二、新课程目标分析(一)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体现时代精神)(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三、新课程与教师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一)国际背景1、教育改革的竞争2、冷战时代的军事竞争3、冷战后时代的经济角逐4、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力较量20世纪全球基础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批判了传统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兴趣中心的主张。
第二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提出加强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于是出现了新数学、新物理等一系列新教材。
第三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
*教育的外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的内部—1.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2.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述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已开展浩大的教学改革,主张把培养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模式化人才转变为培养有创造能力和有主见的个性化人才,指出,“今后孩子们必须做到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具有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英国: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精神方面:自我成长,发展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面:人际关系的能力,了解社会的共同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英国是典型校本开发模式的国家)英国的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六项基本技能:交流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韩国:1997年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以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10卷 第3期Vol.10,No.32013年6月Journal of Schooling StudiesJun.2013收稿日期:2013-04-18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编号:2011B137)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孙泽文,荆楚理工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E -mail:szw81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孙泽文(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荆门448000) 摘 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表现出注重传统性与现代性、基础性与发展性、共同性与个性化、学术性与生活性统整的特点。
但由于在一些方面的改革过于激进,采取了一种颠覆性的革命方式,导致课程内容存在与素质教育整体性目标相悖的问题。
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应按照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建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整体,将一个完整的世界呈现给学习者,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5-2232.2013.03.005 在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通过自身改革为适应社会急剧变迁与促进学习个体和谐成长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呼应。
内容无疑是课程组织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和评价等都是围绕着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而展开的[1]。
因此,检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寻思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需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与国际上成熟的课程相趋近的内容体系。
主要体现在: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化了与学习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少了课程门类,对
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 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 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 上升趋势。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
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
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应该成为儿童的人性发展的殿 堂,而不是戕害人性的场所。
新世纪的教育也应该在尊重儿童现实存在的前提下,剥去工具 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还给儿童以人性的课程和教学。显然,这种 人性的课程应该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课程,关注儿童主体和活生 生的经验与体验,把知识技能的传授跟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 来,统整儿童经验与知识体系,实施整体性、真实性的课程与教学。
2、课标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 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所能达到的学习结果
3、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 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4、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 照
5、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 容的具体规定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 教育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原有课程体系 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譬如内容陈旧、过时;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轨分离;学科分离、 科目林立;局限于学生认知的成长而忽视 了情意的发展;以学科为中心,忽视学生 经验的生长和综合知识的传授;课程设置 缺乏弹性,追求统一化和模式化,不能照 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等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经济 文化背景
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成为经济 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的驱动力,“知识经济”已成长 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直接左右着生产力的发展 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具有 创新能力的人才日益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另一方面,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 起,推动当今社会朝向信息化社会急速迈进。科学 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 革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可能。这样,经济全球化和 信息社会化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它对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了强劲的冲击,也日 益向教育领域全面渗透。社会迫切要求教育领域进 行相应的革新以作出回应,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三个 阶段
酝酿准备阶段:1996年至2001年 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秋季起 全面推广阶段。
第二讲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
标
一.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 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 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 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 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 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精 神背景
原有的教育张扬科技理性,追求标准化的答案与思维模式,在 教学中追求单一化与“一刀切”,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 爱好、需要;注重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训练、死记硬背的学 习方法和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扭曲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学生成 为“应试”的机器,学校也成为戕害人性的场所。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 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
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 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
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本次课程改革在 《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 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 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 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 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 的发展。
第三讲 课程标准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内涵:学生学习结果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 础。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 的一个重要枢纽。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
1、《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 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即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 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 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 能真正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