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_课件_堆与堆排序
数据结构教程 第九章 排序
9.2.3 希尔排序
3.算法
void ShellSort() { gap=n/2;//初次增量取序列元素个数n的一半为步长 while(gap>0) { for(i=gap+1;i<=n;i++) { j=i-gap; while(j>0) { if(r[j]>r[j+gap]) { x=r[j];r[j]=r[j+gap];r[j+gap]=x; j=j-gap; }//对子序列作直接插入排序 else j=0; } } gap=gap/2;}//每次减半,直至步长为1 上一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9.3 快速排序法
9.3.2 快速排序
3【例9-5】对数据序列:70, 75, 69, 32, 88, 18, 16, 58进行快速排序如图9-3所示。 4.算法
void QuickSort(int low, int high)//递归形式的快速排序 { int pivotpos; if(low<high) { pivotpos=Partition(low,high); QuickSort(low,pivotpos-1);//对低子表递归排序 QucikSort(pivotpos+1,high);//对高子表递归排序 } }
9.2 插入排序
9.2.2 二分插入排序
3.算法
void BinsSort() { for(i=2;i<=n;i++) { r[0]=r[i];low=1;high=i-1;//将r[i]暂存到r[0] while(low<=high) //在r[low..high]中折半查找有序插入的位置 { m=(low+high)/2;//折半 if(r[0].key<r[m].key) high=m-1;//插入点在低半区 else low=m+1;//插入点在高半区 } for(j=i-1;j>high+1;--j) r[j+1]=r[j];//记录后移 r[high+1]r[0];//插入 } 上一页 下一页
(2024年)《数据结构》全套课件
30
树形数据结构的查找算法
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从根节点开始,若查找值小于当前节点 值,则在左子树中查找;若大于当前节 点值,则在右子树中查找。
VS
平衡二叉树的查找
在保持二叉排序树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旋 转操作使树保持平衡,提高查找效率。
2024/3/26
31
散列表的查找算法
散列函数的设计
将关键字映射为散列表中位置的函数。
过指针来表示。
链式存储的特点
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 不一定相邻;每个元素都包含数
据域和指针域。
链式存储的优缺点
优点是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移 动元素,只需修改指针;缺点是
存储密度小、空间利用率低。
2024/3/26
1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与实现
插入元素
在线性表的指定位 置插入一个元素。
查找元素
在线性表中查找指 定元素并返回其位 置。
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数据结构中的字符 串、链表、树等可以很好地支持文本的处理和分析。
41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2024/3/26
路由算法的实现
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结构支持,如最短路径 树、距离向量等。
网络流量的控制
在计算机网络中,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数据结构中的 队列、缓冲区等可以很好地支持流量的控制。
37
06
数据结构的应用与拓展
2024/3/26
38
数据结构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01
作为算法设计的基 础
数据结构为算法提供了基本操作 和存储方式,是算法实现的重要 基础。
02
提高算法效率
数据结构第9章 排序
数据结构第9章排序数据结构第9章排序第9章排名本章主要内容:1、插入类排序算法2、交换类排序算法3、选择类排序算法4、归并类排序算法5、基数类排序算法本章重点难点1、希尔排序2、快速排序3、堆排序4.合并排序9.1基本概念1.关键字可以标识数据元素的数据项。
如果一个数据项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数据元素,那么它被称为主关键字;否则,它被称为次要关键字。
2.排序是把一组无序地数据元素按照关键字值递增(或递减)地重新排列。
如果排序依据的是主关键字,排序的结果将是唯一的。
3.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如果要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多个数据元素的关键字值相同,且排序后这些数据元素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则称排序算法稳定,否则称为不稳定。
4.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根据在排序过程中待排序的所有数据元素是否全部被放置在内存中,可将排序方法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
内部排序是指在排序的整个过程中,待排序的所有数据元素全部被放置在内存中;外部排序是指由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个数太多,不能同时放置在内存,而需要将一部分数据元素放在内存中,另一部分放在外围设备上。
整个排序过程需要在内存和外存之间进行多次数据交换才能得到排序结果。
本章仅讨论常用的内部排序方法。
5.排序的基本方法内部排序主要有5种方法:插入、交换、选择、归并和基数。
6.排序算法的效率评估排序算法的效率主要有两点:第一,在一定数据量的情况下,算法执行所消耗的平均时间。
对于排序操作,时间主要用于关键字之间的比较和数据元素的移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有效的排序算法应该是尽可能少的比较和数据元素移动;第二个是执行算法所需的辅助存储空间。
辅助存储空间是指在一定数据量的情况下,除了要排序的数据元素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外,执行算法所需的存储空间。
理想的空间效率是,算法执行期间所需的辅助空间与要排序的数据量无关。
7.待排序记录序列的存储结构待排序记录序列可以用顺序存储结构和和链式存储结构表示。
在本章的讨论中(除基数排序外),我们将待排序的记录序列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即用一维数组实现。
《数据结构排序》课件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时间复杂度和空间 复杂度最优的排序算法,例如快速排 序在平均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但 最坏情况下其时间复杂度为O(n^2)。
排序算法的适用场景问题
适用场景考虑因素
选择排序算法时需要考虑实际应 用场景的特点,如数据量大小、 数据类型、是否需要稳定排序等 因素。
不同场景适用不同
算法
例如,对于小规模数据,插入排 序可能更合适;对于大规模数据 ,快速排序或归并排序可能更优 。
排序的算法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
衡量排序算法执行时间随数据量增长而增长的速率。时间复杂度越低,算法效 率越高。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有O(n^2)、O(nlogn)、O(n)等。
空间复杂度
衡量排序算法所需额外空间的大小。空间复杂度越低,算法所需额外空间越少 。常见的空间复杂度有O(1)、O(logn)、O(n)等。
在数据库查询中,经常需要对结果进行排序,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排序算 法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查询的响应时间。
索引与排序
数据库索引能够提高查询效率,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排序的需求。合理地设计索引结构 ,可以加速排序操作。
搜索引擎中的排序
相关性排序
搜索引擎的核心功能是根据用户输入的 关键词,返回最相关的网页。排序算法 需要综合考虑网页内容、关键词密度、 链接关系等因素。
VS
广告与排序
搜索引擎中的广告通常会根据关键词的竞 价和相关性进行排序,以达到最佳的广告 效果。
程序中的排序应用
数组排序
在程序中处理数组时,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排 序。不同的排序算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 和场景,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数据可视化中的排序
在数据可视化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以生 成图表。例如,柱状图、饼图等都需要对数 据进行排序处理。
数据结构 排序
2019/9/7
30
10.4.1 简单选择排序
待排记录序列的状态为:
有序序列R[1..i-1] 无序序列 R[i..n]
有序序列中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均小于无序序列中记 录的关键字,第i趟简单选择排序是从无序序列 R[i..n]的n-i+1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加入 有序序列
2019/9/7
5
排序的类型定义
#define MAXSIZE 20 // 待排序记录的个数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InfoType otherinfo; ∥记录其它数据域
} RecType;
typedef struct {
RecType r[MAXSIZE+1];
分别进行快速排序:[17] 28 [33] 结束 结束
[51 62] 87 [96] 51 [62] 结束
结束
快速排序后的序列: 17 28 33 51 51 62 87 96
2019/9/7
26
自测题 4 快速排序示例
对下列一组关键字 (46,58,15,45,90,18,10,62) 试写出快速排序的每一趟的排序结果
final↑ ↑first
i=8
[51 51 62 87 96 17 28 33]
final↑ ↑first
2019/9/7
14
希尔(shell )排序
基本思想:从“减小n”和“基本有序”两 方面改进。
将待排序的记录划分成几组,从而减少参 与直接插入排序的数据量,当经过几次分 组排序后,记录的排列已经基本有序,这 个时候再对所有的记录实施直接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针对有序数据集合,每次通过中间元素将 待查找区间缩小为之前的一半,直到找到 元素或区间为空。
哈希查找
树形查找
通过哈希函数将数据映射到哈希表中,实 现快速查找。
如二叉搜索树、平衡树等,通过树形结构实 现高效查找。
排序算法分类及实现原理
插入排序
将待排序元素逐个插入到已排序序列中,直到所有元素均插入完毕。
由n(n>=0)个具有相同类型 的数据元素(结点)a1,a2,
...,an组成的有序序列。
同一性
每个元素必须是同一类型的数 据。
有序性
元素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前驱和 后继关系,即除首尾元素外, 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 后继。
可变性
线性表的长度可变,即可以插 入或删除元素。
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比较
定义
用一段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 表的数据元素。
优点
可以随机存取表中任一元素,且存取 时间复杂度为O(1)。
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比较
• 缺点: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间 复杂度高;需要预先分配存储空间,容易造成空 间浪费。
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比较
定义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 表的数据元素(这组存储单元可 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查找操作
查找指定元素的位置。
遍历操作
访问线性表中的每个元素。
销毁操作
释放线性表占用的存储空间。
03
栈和队列
栈定义及特点
栈(Stack)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数据结构,其数据的存 取遵循后进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的原则。 栈的特点
具有记忆功能,能保存数据的状态。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push)、出栈(pop)、查 看栈顶元素(top)等。 只能在栈顶进行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数据结构(c言版)课件_第八章_排序_(严蔚敏、吴伟民编_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描述
算法评价
时间复杂度
记录移动次数
最好情况:0
最坏情况:3(n-1)
比较次数: n1 (n i) 1 (n2 n)
i 1
2
T(n)=O(n²)
空间复杂度:S(n)=O(1)
Ch8_6.c
堆排序
堆的定义:n个元素的序列(k1,k2,……kn),当且仅当 满足下列关系时,称之为堆
增量序列取法 无除1以外的公因子 最后一个增量值必须为1
8.2 交换排序
冒泡排序
排序过程
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与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 为逆序r[1].key>r[2].key,则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记录与第 三个记录;依次类推,直至第n-1个记录和第n个记录比较为 止——第一趟冒泡排序,结果关键字最大的记录被安置在最 后一个记录上
二趟排序:13 4 48 38 27 49 55 65 97 76
Ch8_3.c
希尔排序特点
子序列的构成不是简单的“逐段分割”,而是将相隔某个增 量的记录组成一个子序列
希尔排序可提高排序速度,因为 分组后n值减小,n²更小,而T(n)=O(n²),所以T(n)从总体 上看是减小了
关键字较小的记录跳跃式前移,在进行最后一趟增量为1 的插入排序时,序列已基本有序
9776
7163
6257 13
4390 27
3308
38
9173 76
7267 13
6350 27
49 30
49
927 13
7360 27
65 30
65
9370 76
2977 30 76
3初0 9第7 第 第 第 第 第 始一二三四五六 关趟趟趟趟趟趟 键 字
最新信息学奥赛一本通-第3章--第3节-堆及其应用(C++版)精品ppt课件精选全文
for(i = 1 ; i <= n ; i++) {
cin >> x; put(x); } for(i = 1 ; i < n ; i++) { x = get(); y = get(); ans += x + y; put(x + y); } cout << ans << endl; }
//建堆,其实直接将数组排序也是建堆方法之一
即:
get和put操作的复杂度均为log2n。所以建堆复杂度为nlog2n。合 并果子时,每次需要从堆中取出两个数,然后再加入一个数,因此一 次合并的复杂度为3log2n,共n-1次。所以整道题目的复杂度是nlog2n。
【参考程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heap_size, n; int heap[30001]; void swap(int &a, int &b) //加&后变量可修改 {
if(heap[now] >= heap[next]) break;
swap(heap[now], heap[next]);
now = next;
}
}
使用C++标准模板库STL(需要头文件<algorithm>):
void put(int d)
{
heap[++heap_size] = d;
//push_heap(heap + 1, heap + heap_size + 1);
数据结构课件--第九章
{
int n=length;
r[0].next=n; r[n].next=0;
for ( i=n-1 ; i>= 1; --i)
{ p= r[0].next; q=0;
while( p>0 && r[p].key< r[i].key ) /* 寻找插入位置 */
{q=p;p= r[p].next; }
2021/8/5
22
堆排序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 按堆定义 建初堆(2)去掉最大元之后重建堆,得到次大元。
问题1:当堆顶元素改变时,如何重建堆?
首先将完全二叉树根结点中的记录移出,该记录称为待 调整记录。此时根结点相当于空结点。从空结点的左、右子 中选出一个关键字较小的记录,如果该记录的关键字小于待 调整记录的关键字,则将该记录上移至空结点中。此时,原 来那个关键字较小的子结点相当于空结点。重复上述移动过 程,直到空结点左、右子的关键字均不小于待调整记录的关 键字。此时,将待调整记录放入空结点即可。上述调整方法 相当于把待调整记录逐步向下“筛”的过程,所以一般称为 “筛选”法。
字的领先关系在排序过程中发生变化者,则称所用
的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返回主目录
2021/8/5
3
在排序过程中,一般进行两种基本操作: (1)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 (2)将记录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对于第二种操作,需要采用适当地存储方式,即向 量结构、链表结构以及记录向量与地址向量结合的 表示方法。
r[i].key≥r[2i].key并且
r[i].key≥r[2i+1].key(i=1,2, ... n/2 ),满
足这个条件的完全二叉树为堆。
数据结构-使用C语言 朱战立 第3章堆栈和队列
top
D top C B A
D C B A
top
D C B A
top
顺序栈出栈函数的核心语句: S->top --; d = S->stack[S->top];
17
例5、 设依次进入一个栈的元素序列为c,a,b,d,则 可得到出栈的元素序列是:
A)a,b,c,d C)b,c,d,a
B)c,d,a,b D)a,c,d,b
初始化堆栈S 堆栈S非空否 入栈 出栈 取栈顶数据元素
11
二、堆栈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1、顺序(堆)栈
顺序存储结构的堆栈。
顺序栈S an an-1 …… 栈顶top
2、顺序栈的存储结构
它是利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 单元依次存放自栈底到栈顶的数据 元素,同时设指针top指示当前栈顶 位置。
ai …… a1 a0
具体方法:顺序扫描算术表达式(表现为一个字符串), 当遇到三种类型的左括号时让该括号进栈; 1. 当扫描到某一种类型的右括号时,比较当前栈顶括号是 否与之匹配,若匹配则退栈继续进行判断; 2. 若当前栈顶括号与当前扫描的括号不相同,则左右括号 配对次序不正确; 3. 若字符串当前为某种类型左括号而堆栈已空,则右括号 多于左括号; 4. 字符串循环扫描结束时,若堆栈非空(即堆栈中尚有某 种类型左括号),则说明左括号多于右括号;否则,左 右括号匹配正确。
14
顺序栈S
高地址
栈顶top
an an-1 …… ai …… a1 a0 入栈口诀:堆栈指针top “先 压后加” : S[top++]=an 栈底base 出栈口诀:堆栈指针top “先 减后弹” : e=S[--top]
低地址
栈不存在的条件: base=NULL; 栈为空的条件 : base=top或top<=0; 栈满的条件 : top-base=MaxSize;
数据结构排序PPT课件
折半插入排序的改进——2-路插入排序见教材P267。 (1)基本思想: P267 (2)举 例:P268 图10.2 (3)算法分析:移动记录的次数约为n2/8
2-路插入排序只能减少移动记录的次数,而不能绝对 避免移动记录。实现是借助循环向量。
2021
Void BInsertSort (SqList &L) // 折半插入排序
{ for ( i=2;i<=L.length;++i )
{ L.r[0] = L.r[ i ]; // 将L.r [i] 暂存到L.r[0]
low=1;high=i-1;
while (low<=high) // 比较,折半查找插入位置
i=2
0
1
2
3
4
5
6
7
8
H LM
13 30 30 70 85 39 42
6
20
i=2
0
1
2
3
4
5
6
7
8
H
j
i=2
13
13
30
70
85
39
42
6
20
0
1
2
3
4
5
6
7
8
H
j
2021
初始
30 13 70 85 39 42 6 20
012345678
20
6
13 30 39 42 70 85 20
i=8
0
1
=> 若希望在排序过程中不移动记录,只有改变存储结构, 进行表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快速和堆排序
堆排序实例演示3
91
16
47
85
36
24
24 36 53 30
85 47 30 53
16
91
如果该序列是一个堆,则对应的这棵完全二叉树的特点是: 所有分支结点的值均不小于 (或不大于)其子女的值,即每棵子 树根结点的值是最大(或最小)的。
堆特点:堆顶元素是整个序列中最大(或最小)的元素。
2022/9/1
数据结构
2
2.堆排序
足堆,继续调 整。
将 堆 顶 元 素 R1 比根小,交换。
与Rn交换)。
2022/9/1
数据结构
d.到了叶子结 点,调整结束, 堆建成。
6
85
30
53
47
53
47
53
47
30
24 36 16 30
24 36 16 85
24 36 16 85
91
91
91
堆调整结束。
R1 与 Rn-1 交 换 , 堆被破坏。 对 R1 与 Rn-2 调 整。
16
b.调整结束后,以R4为 根的子树满足堆特性。 再将以R3结点为根的 子树调整为堆;
16
c. 以 R3为根的子树满足 堆特性。 再将以R2结点为根的子树 调整为堆;
30
91
91
47
91
47
30
47
85
24 36 53 85 16
24 36 53 85 16
24 36 53 30 16
以 R2 为 根 的 子 树 满 足 堆特性。 再 将 以 R1 结 点 为 根 的 子树调整为堆
d. 调整结束后,整棵树为堆。
建堆过程示例
❖ 例如,图中的完全二叉树表示一个有8个元素的无序序列: {49,38,65,97,76,13,27,49}(相同的两个关 键字49,其中后面一个用49表示),则构造堆的过程如 图3(b)~(f)所示。
数据结构-王道-排序
数据结构-王道-排序排序直接插⼊排序从上⾯的插⼊排序思想中,不难得到⼀种简单直接的插⼊排序算法。
假设待排序表在某次过程中属于这种情况。
|有序序列L[1…i−1]|L(i)|⽆序序列L[i+1…n]||:-|:-|为了实现将元素L(i)插⼊到已有序的⼦序列L[1…i−1]中,我们需要执⾏以下操作(为了避免混淆,下⾯⽤L[]表⽰⼀个表,⽽⽤L()表⽰⼀个元素):查找出L(i)在L[i+1…n]中的插⼊位置k。
将L[k…i−1]中所有元素全部后移⼀个位置。
将L(i)赋值到L(k)void InserSort(int A[],int n){int i,j;for(i=2;i<=n;i++){if(A[i]<A[i-1]){A[0]=A[i];for(j=i-1;A[0]<A[j];j--)A[j+1]=A[j];A[j+1]=A[0];}}}折半插⼊排序从前⾯的直接插⼊排序算法中,不难看出每趟插⼊的过程,都进⾏了两项⼯作:从前⾯的⼦表中查找出待插⼊元素应该被插⼊的位置。
给插⼊位置腾出空间,将待插⼊元素复制到表中的插⼊位置。
注意到该算法中,总是边⽐较边移动元素,下⾯将⽐较和移动操作分离开,即先折半查找出元素的待插⼊位置,然后再同意的移动待插⼊位置之后的元素。
void InserSort(int A[],int n){int i,j,low,high,mid;for(i=2;i<=n;i++){A[0]=A[i];low=1,high=i-1;while(low<=high){mid=(low+high)/2;if(A[mid]>A[0])high=mid-1;elselow=mid+1;}for(j=i-1;j>=high+1;j--)A[j+1]=A[j];A[high+1]=A[0];}}折半插⼊排序从前⾯的代码原理中不难看出,直接插⼊排序适⽤于基本有序的排序表和数据量不⼤的排序表。
数据结构 排序
集合来说,如果关键字满足数据元素值不同时该关键字的值也 一定不同,这样的关键字称为主关键字。不满足主关键字定义
的关键字称为次关键字。
学生成绩表
序号 0 1 2 3
...
学号 1004 1002 1012 1008
...
姓名 Wang Yun Zhang Pen Li Cheng Chen Hong
常用的选择排序算法:
(1)直接选择排序
(2)堆排序
8.3.1直接选择排序
1、其基本思想
每经过一趟比较就找出一个最小值,与待排序列最前 面的位置互换即可。 (即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集合中选取关键字最小的数据元 素并将它与原始数据元素集合中的第一个数据元素交换位 置;然后从不包括第一个位置的数据元素集合中选取关键 字最小的数据元素并将它与原始数据集合中的第二个数据 元素交换位置;如此重复,直到数据元素集合中只剩一个 数据元素为止。)
例4:有序列T1=(08, 25, 49, 46, 58, 67)和序列 T2=(91, 85, 76, 66, 58, 67, 55),判断它们是否 “堆”? 0 0 91 08 1 1 2 2 85 76 25 49 6 3 4 5 3 4 5 66 58 67 55 46 58 67
d=5 d=3 d=1
第2趟
076,301,129,256,438,694,742,751,863,937
第3趟 076,129,256,301,438,694,742,75本思想是:每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
素集合中选取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数据元素放到 数据元素集合的最前(或最后),数据元素集合不断 缩小,当数据元素集合为空时选择排序结束。
数据结构-排序PPT课件
O(nlogn),归并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待排序序列的长度。
06
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是一种非比较型整数排序算法,其原理是将整数按位数切割成不同的数字,然后按每个位数分别比较。
分配和收集
基数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即相同的元素在排序后仍保持原有的顺序。
文件系统需要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排序,以便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浏览和管理文件。
数据挖掘和分析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以便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计算机图形学中需要对图形数据进行排序,以便进行高效的渲染和操作。
数据库系统
文件系统
数据挖掘和分析
计算机图形学
02
插入排序
将待排序的元素按其排序码的大小,逐个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序列中,直到所有元素插入完毕。
简单选择排序
基本思想: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为最大值。然后将剩余n-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时间复杂度: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待排序元素的个数。 稳定性: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优点:堆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并且其空间复杂度为O(1),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排序算法。
基数排序的实现过程
空间复杂度
基数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n+k),其中n为待排序数组的长度,k为计数数组的长度。
时间复杂度
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d(n+k)),其中d为最大位数,n为待排序数组的长度,k为计数数组的长度。
适用场景
当待排序数组的元素位数较少且范围较小时,基数排序具有较高的效率。然而,当元素位数较多或范围较大时,基数排序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堆排序算法详解
堆排序算法详解1、堆排序概述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种。
可以利⽤数组的特点快速定位指定索引的元素。
堆分为⼤根堆和⼩根堆,是完全⼆叉树。
⼤根堆的要求是每个节点的值都不⼤于其⽗节点的值,即A[PARENT[i]] >= A[i]。
在数组的⾮降序排序中,需要使⽤的就是⼤根堆,因为根据⼤根堆的要求可知,最⼤的值⼀定在堆顶。
2、堆排序思想(⼤根堆)1)先将初始⽂件Array[1...n]建成⼀个⼤根堆,此堆为初始的⽆序区。
2)再将关键字最⼤的记录Array[1](即堆顶)和⽆序区的最后⼀个记录Array[n]交换,由此得到新的⽆序区Array[1..n-1]和有序区Array[n],且满⾜Array[1..n-1].keys≤Array[n].key。
3)由于交换后新的根R[1]可能违反堆性质,故应将当前⽆序区R[1..n-1]调整为堆。
然后再次将R[1..n-1]中关键字最⼤的记录R[1]和该区间的最后⼀个记录R[n-1]交换,由此得到新的⽆序区R[1..n-2]和有序区R[n-1..n],且仍满⾜关系R[1..n-2].keys≤R[n-1..n].keys,同样要将R[1..n-2]调整为堆。
这样直到⽆序区中剩余⼀个元素为⽌。
3、堆排序的基本操作1)建堆,建堆是不断调整堆的过程,从len/2处开始调整,⼀直到第⼀个节点,此处len是堆中元素的个数。
建堆的过程是线性的过程,从len/2到0处⼀直调⽤调整堆的过程,相当于o(h1)+o(h2)…+o(hlen/2) 其中h表⽰节点的深度,len/2表⽰节点的个数,这是⼀个求和的过程,结果是线性的O(n)。
2)调整堆:调整堆在构建堆的过程中会⽤到,⽽且在堆排序过程中也会⽤到。
利⽤的思想是⽐较节点i和它的孩⼦节点left(i),right(i),选出三者最⼤者,如果最⼤值不是节点i⽽是它的⼀个孩⼦节点,那边交互节点i和该节点,然后再调⽤调整堆过程,这是⼀个递归的过程。
《数据结构堆栈》PPT课件
4.2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0 1 2 ……
a1 a2 … ai
top1
top1
什么时候栈1为空?
S-1
bj … … b2 b1
top2 top1= -1
4.2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0 1 2 ……
a1 a2 … ai
top1 什么时候栈1为空? 什么时候栈2为空?
S-1
bj … … b2 b1
top2
操作接口: 入栈:p75 出栈:p75
4.3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栈和链栈的比较
• 时间性能:相同,都是常数时间O(1)。 • 空间性能:
– 顺序栈:有元素个数的限制和空间浪费的问题。 – 链栈:没有栈满的问题,只有当内存没有可用空间
时才会出现栈满,但是每个元素都需要一个指针域, 从而产生了结构性开销。
012 3 4 56 78
a1
top 确定用数组的哪一端表示栈底。 附设指针top指示栈顶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
4.2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012 3 4 56 7 8
a1 a2 a3
top top top 进栈:top加1 出栈:top减1
栈空:top= -1 栈满:top= MAX_SIZE
4.2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两栈共享空间: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两个栈,让一个 栈的栈底为该数组的始端,另一个栈的栈底为该数组 的末端,两个栈从各自的端点向中间延伸。
4.2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0 1 2 ……
a1 a2 … ai
S-1
bj … … b2 b1
栈1底
top1
top2
栈2底
栈1的底固定在下标为0的一端; 栈2的底固定在下标为MaxSize-1的一端。 top1和top2分别为栈1和栈2的栈顶指针; MaxSize为整个数组空间的大小(图中用S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为“筛选”
97 13 27 38 49 97 76 65 97 27 49
输出根并以最后一个元素代 替之;
49 97
比较其左右孩子值的大小, 并与其中较小者交换; 小根堆
13
堆调整与数组变化的关系
加入元素时向上调整 删除元素时向下调整
加入元素
Fig. 27-2 The steps in adding 85 to the maxheap of Figure 27-1a
创建堆
时间复杂度
该方法创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 (n log n)
第二种方法:自底向上创建堆
可以看出: 对一个无序序列反复“筛选”就可以得到一个堆
即:从一个无序序列建堆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筛选”
的过程。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序列是一个堆?或者说,建堆操
作从哪儿着手?
显然:
单结点的二叉树是堆;在完全二叉树中所有以叶子
Adding an Entry----代码见课本203
Algorithm for adding new entry to a heap
Algorithm add(newEntry) if (the array heap is full) Double the size of the array newIndex = index of next available array location parentIndex = newIndex/2 // index of parent of available location while (newEntry > heap[parentIndex]) { heap[newIndex] = heap[parentIndex] // move parent to available location // update indices newIndex = parentIndex parentIndex = newIndex/2 } // end while
Adding an Entry
Begin at next available position for a leaf
Follow path from this leaf toward root until
find correct position for new entry As this is done
Analysis
We visualize the worst-case time of a downheap with a proxy path that
goes first right and then repeatedly goes left until the bottom of the heap (this path may differ from the actual downheap path) Since each node is traversed by at most two proxy paths, the total number of nodes of the proxy paths is O(n) Thus, bottom-up heap construction runs in O(n) time Bottom-up heap construction is faster than n successive insertions and speeds up the first phase of heap-sort
删除元素
Fig. 27-5 The steps to remove the entry in the root of the maxheap of Fig. 27-3d
Removing the Root
Fig. 27-6 The steps that transform a semiheap into a heap without swaps.
Move entries from parent to child Makes room for new entry
Adding an Entry
Fig. 27-3 A revision of steps shown in Fig. 27-2 to avoid swaps.
Adding an Entry
Fig. 27-4 An array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eps in Fig. 27-3 … continued →
Adding an Entry
Fig. 27-4 (ctd.) An array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eps in Fig. 27-3.
Heapsort
Fig. 27-9 A trace of heapsort (d – f)
Heapsort
Fig. 27-9 A trace of heapsort (g – i)
Heapsort
Fig. 27-9 A trace of heapsort (j – l)
堆排序算法实现
课本290页
有序序列,这个过程称之为堆排序。
实现堆排序需解决两个问题:
1、如何由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
2、如何在输出堆顶元素后,调整剩余元素为一个新
的堆?
下面先讨论第二个问题:
7.5.2 堆和堆排序
一、堆和堆排序的概念 ☞ 二、堆的调整 三、建堆 四、堆排序
如何在输出堆顶元素后,调整剩余元素为一个新 的堆? 解决方法: 输出堆顶元素之后,以堆中最后一个元素替代 之;然后将根结点值与左、右子树的根结点值进行比 较,并与其中小者进行交换;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叶 子结点,将得到新的堆,称这个从堆顶至叶子的调整
二叉树中任一非叶子结点均小于(大于)它的孩子结点
例: 下面序列为堆,对应的完全二叉树分别为:
98 14
98
77 48
98
35 35
62 62
55
14
35 35
48 77
14
55 98
14
35 35
77
77
55 14 55
35
35
35 62
48
48
55 98 55
62
62
14
35
77
62
98
35
3
时间复杂度分析
该方法创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 n ) 证明过程请看教材页290页
堆排序的时间主要耗费在建初始堆和调整建新堆时
进行的反复“筛选”上。
堆排序在最坏情况下,其时间复杂度也为O(nlog2n), 这是堆排序的最大优点。 另外,堆排序仅需一个记录大小供交换用的辅助存储 空间。
然而堆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它不适用于
堆与堆排序
软件学院 王建文
7.5.2 堆和堆排序
☞ 一、堆和堆排序的概念 二、堆的调整 三、建堆 四、堆排序
堆的定义:
若n个元素的序列{a1 a2 … an} 满足
ai ≤ a2i 或 ai ≥ a2i
ai ≤ a2i+1
ai ≥ a2i+1
则分别称该序列{a1 a2 … an}为小根堆 和大根堆。 从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实质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 全二叉树:
待排序记录个数n较少的情况,但对于n较大的文件还是 很有效的。
然后,将以序号为n/2-1的结点 为根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再将以序号为n/2-2的结点为根 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再将以序号为n/2-3的结点为根 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0
1
2 3
4
5
6 7
8
13 38 27 49 76 65 49 49 49 49 13 97 65 13 27 97
Heapsort
Fig. 27-9 A trace of heapsort (a – c)
例:有关键字为49,38,65,97,76,13,27,
49的一组记录,将其按关键字调整为一个小根堆。
49 38 97 49 76 13 65 27
首先, 调整从第n/2个元素开始
13 49 38 97 49 97 49 76 13 65
将以该元素为根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27 13 49 65
27 49
你能画出删除堆顶元素时相应数组的变化吗? 删除元素代码见课本204
7.5.2 堆和堆排序
一、堆和堆排序的概念 二、堆的调整 ☞ 三、建堆 四、堆排序
第一种方法:
把一个数组看成两部分,左边是堆,右边是还 没加入堆的元素,步骤如下: 1、数组里的第一个元素自然地是一个堆 2、然后从第二个元素开始,一个个地加入左 边的堆,当然,每加入一个元素就破坏了左边 元素堆的性质,得重新把它调整为堆
48
(a) 一个大根堆 (a) 一个大根堆
77
(b) 一个小根堆 (b) 一个小根堆
堆的应用------优先级队列
服务排队------见课本200, 例5.1 堆排序
堆排序 若在输出堆顶的最小值(最大值)后,使得剩余 n-1个元素的序列重又建成一个堆,则得到n个元素 的次小值(次大值)……如此反复,便能得到一个
结点(序号i > n/2)为根的子树是堆。
这样,我们只需依次将以序号为n/2,n/2-1,……,
1的结点为根的子树均调整为堆即可。
即:对应由n个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成的无序序列,“筛选”只需
从第n/2个元素开始。
由于堆实质上是一个完全二叉树,那么我们可以 下面以一个实例介绍建一个小根堆的过程。
顺序存储一个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