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博弈策略探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该类型企业高风险、高失败率和较低收益并 存的特性导致其在不完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为严重,随之产生的交易成本、信息 成本、管理风险必然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约束效应也就更为显著。尽管我国企业的 融资行为同样符合西方成熟国家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陈晓红、刘剑,2006) , 但由于我 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投融资环境还不成熟,银行在垄断优势下,信贷过多地向大型国企 倾斜,缺乏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动力,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成长阶段滞后很多,越是在研 发创业和早期成长阶段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越小。因此,要对小微信贷融资问题有更为 深入的思考,必须对银企两类群体而非单一个体的演化发展过程和行为特点进行综合分 析。本文的研究即以此为契合点,通过“演化博弈②”理论,将复杂的银企信贷演化过程
三、演化博弈理论及过程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选择构建银企双方同时参与的演化博弈策略模型,以期从 银企微观行为的动态特性揭示在现有金融及政策环境下两类群体的整体均衡特性以及信贷 策略选择。 (一)理论框架
2012 年 第 4 期
93
演化博弈认为参与者包括银企双方并不拥有博弈结构和规则的全部知识,相反,参 与者是只具有有限理性的,并且通常是通过某种传递机制而非理性选择获得相关策略(黄 凯南,2009), 这与经典博弈的完全理性假设和“先验”特性假设不同。同时,演化博弈 论中演化稳定性和动态适应等核心思想也深受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及诸多生物种群模型 的影响。因此,这些特征决定了银企双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是在特定制度和环境条件下进行 的具有特定结构和规则的双策略两群体直接博弈。 本文用 E 表示小微企业群体,用 B 表示银行群体, K ≥ 1 表示参与群体的数量,则 E 、 B ∈ {1 , 2 ,…, K} 。与参与群体对应的是该群体中参与人可选择的策略集合,用 、
表示 E 、 B 群体的策略集。针对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相互博弈的两类群体,小微企 业可以选择及时还款或者逾期违约两种策略,商业银行则可以选择批准贷款或者拒绝 贷款两种策略,以及在批准贷款后选择进行定期审查监督或不进行核查两种策略。从 而可以设定群体 E 、 B 中选择策略 的比例分别为 略 的参与者比例分别为 ,则选择策
① ②
张玉,经济学硕士,供职于中国银监会河南监管局安阳分局。 传统博弈论假定博弈各方是完全理性的,且是在完全信息下进行,但演化博弈论不要求参与方完全理性 和完全信息条件,认为参与方通过动态、试错、适应等方式达到博弈均衡。
2012 年 第 4 期
91
抽象为选择、模仿和突变三阶段,探讨小微企业与银行在借贷过程中行为的变化轨迹并得 出最终的稳定策略,试图回答银企双方如何在多次信贷合作中达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使得 >0,那么选择动态是通过收益确定权重进行模仿复制的模型: (7) 3.突变机制。银企演化博弈的建模过程主要依赖于选择机制,突变机制的作用较为有
2012 年 第 4 期
95
限,多用于检验演化均衡的稳定性。在复制子动态模型中引入参与主体的策略随机变动, 就构成了相应的复制变异者模型: (8) (9) 其中, 、 分别表示群体E、B 中策略j突变为策略i的概率, 和 、 则分
90
小微企业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博弈策略探析
总第 4 期
小微企业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博弈策略探析
张玉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要:本文根据演化博弈论建立小微企业与银行博弈策略的理论框架,分析双方信贷 行为博弈过程。在申请贷款和偿还贷款阶段,分别从小微企业项目失败风险与银行贷后监 督奖惩两个视角构建银企演化博弈模型,探析银企在长期信贷博弈中的演化博弈策略。结 果表明,银企双方均对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倾向,但长期来看,小微企业会对短期高收益的 违约行为具有抵御性;企业创业初期所受融资约束最高,当且仅当企业项目成功率高于最 小临界值时,银行才会考虑放贷;在缺乏外部力量制约的情况下,仅依赖小微企业诚信意 识和银行监督机制等内生要素,银企信贷博弈模型无法达到稳定状态,需要政府、担保机 构等外部力量的介入制衡。 关键词: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博弈;策略
表示策略i转变为策略j的概率。 别表示两个群体突变机制对策略i的整体影响。 (三)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标准
根据小微企业特性,本文选择相对较弱的演化稳定性标准。假设在每次互动发生 时,从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每个博弈方位置随机抽取一个参与个体,从而可得: 定义1:策略组合s是演化稳定的,如果对每一个策略组合s'≠s,存在某一 使得对所有的 和 成立,则 > 。 在定义1的基础上进行规范限定,提出定义2: 定义2:策略组合s是演化稳定的,当且仅当s是一个严格的纳什均衡。群体E、B所构 成的某一策略组合s如果满足定义1、2的要求,策略组合s可视为该银企博弈模型的演化稳 定策略。当银企双方分别采取s的相应策略,演化博弈模型最终趋于稳定,银行或小微企 业在对其他突变策略具有较好“免疫性”的同时,也可根据演化稳定策略及各自的博弈地 位来调整彼此的行动策略。
92
小微企业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博弈策略探析
总第 4 期
成本理论认为,由于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单位贷款处理成本相对较高,规模不经济是 商业银行在信贷紧缩时倾向拒绝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另一原因(Martinelli,1997) 。 因而 大型商业银行很难与小微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小商业银行更有利于为小微企业提 供贷款(Jayaratne 和 Wollen,1999) 。 基于信贷配给理论,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抵押和担保 机制能够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并有效避免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但在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还不 发达的情况下,有效抵押担保资产不足及抵押条件的差异化反而成为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不 足的又一直接原因。 如何形成推动我国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信贷策略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王霄和 张捷(2003)较早认识到抵押品作为信贷配给机制是转型经济和金融欠稳定经济的一个重 要特征,提出放松对信贷市场的准入管制,允许更多中小银行进入市场有助于降低信贷市 场的企业规模门槛。特别是中小银行在收集小微企业“软信息”方面的优势,能够改进整 个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起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林毅夫等,2009) 。 晏露蓉 等(2007)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提出整合企业和各金融资本中介间的利益 链条,创建担保机构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商业模式。但袁增霆等(2010)认为在中国条块 分割的背景下并不适宜发展各种商业担保和政策性担保模式,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征信 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监管效率。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分析银企信贷行为是采用较多的研究方法,莫万贵 和杨明奇(2003) 、 王!和秦学志(2008)等就通过建立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动态博弈模型 分析信贷风险及信贷配给现象的部分原因,探索性地给出了银企双方实现共赢的有效策略 集。但经典博弈理论在分析动态博弈时具有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多重均衡问题,演 化博弈理论的发展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近年来,演化博弈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析手 段逐渐应用于金融体系创新(Lee,2007) 、 买卖双方担保与声誉机制(Guth等人,2007) 、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与信用担保(梅强等,2009)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特定制度与技术条件 下的群体行为选择。
二、有关研究综述
现有文献对银企信贷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根据企业自身的成长 阶段特性,分阶段融资视角展开;另一方面从银行信贷及其关联的外部环境约束出发来进 行研究。 (一)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特点研究 Asch(1995)指出小微企业的高风险和高失败率特性使得银行贷款的成本较高,甚 至贷款的边际收益为零,因此该类企业通常被信贷机构忽视。因而与大企业相比,小微企 业面临着更大的盈利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具有更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等级不一 致的程度更为严重(张玉明,2006) 。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张捷(2003)认为主流学派的各种金融 理论缺乏充分的解释力。而以Weston 和Brigham(1978) 、 Berger 和Udell(1998)为代表的 根据企业规模、资金需求、信息约束条件等显性及隐性要素所构建并修正的金融生命周期 模型恰好能够弥补主流理论的静态性缺陷,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 风险等级、融资策略和融资结构。 Berger和Udell(1998)对美国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债务融资 比率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呈倒U型,结论符合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陈晓红、刘剑(2006) , 认 为我国企业的融资行为同样符合西方成熟国家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但我国目前的银行信 贷机制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对商业银行各项金融服务更迫切、更高层次的需 求。 (二) 银企信贷关系研究 现有的研究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但从小微企 业和商业银行两类参与主体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又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 层面,信息不对称是融资需求和融资供给之间存在矛盾的本源,会影响到企业筹集外部 资金的成本,内外融资成本的差异必然使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信贷融资约束( Rajan 和 Zingales,1998) 。 第二个层面,当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信用状况、成长 潜力很难做出判断时,银企双方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为避免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严厉限制其贷款审批比例从而产生信贷配给现象(Stiglitz 和Weiss,1981) 。 融资
。同理可得群体B中某银行的收
94
小微企业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博弈策略探析
总第 4 期
失信 } ,但银企博弈是重复多次的长期动态选择过程,因此如期还款应该是企业的最佳 策略。基于上述分析,可建立由银企双方适应度决定的复制子动态以模拟群体E、B的选 择: (1) (2) 其中, 和 分别表示小微企业群体和商业银行群体在 t 时刻采用策略 i 的参与者数 量, 和 表示两类群体在 t 时刻采用策略 i 的收益值, 和 是相应的适应度函数,在
示运用策略i的参与者E、B的平均反思率,则通过反思参与者E、B 由i策略转而采取j策略 的概率记作 。以小微企业群体为例,如果该群体的参与者仅为单纯模仿其
周围参与者的策略,那么在参与者的反思率与其当前收益呈线性递减的情形下: (5) 根据上述推导得到选择动态为: (6) 当小微企业群体中的参与者非单纯模仿,而是将自身收益与按一定概率抽取的参 与者的收益进行比较,或根据某一策略的流行度加以判断时,考虑到较成功参与者的 炫耀性或真实可见的收益,这些参与者从总体中被随机抽取到的可能性更大。从而某 一参与者经过反思更有可能模仿当期收益最高的较成功企业,此时对某个 有
。将小微企业和银行两类不同质群体 。则任意来自群
的非对称博弈策略空间分别表示为:
体 E 、 B 的参与个体与对方任意参与个体进行博弈的收益结构表示为收益矩阵 A 、 B , 。当群体E中某一参与企业采取混合策略时 ,银行群体 B 中参与者采用的策略统计分布向量为 则群体E中该参与企业的收益期望为 益期望为 (二)演化博弈过程 银企演化博弈模型认为非完全理性的银企双方能够通过搜集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不断 学习进化,模型重点在于研究策略频率的动态演化过程。因此,基于小微企业的信贷演化 特征,该博弈模型的演化过程可从自然选择机制、模仿机制和突变机制展开分析。 1.选择机制。当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银行对企业 的信贷行为特别是高风险创新项目的贷款决策、贷款管理等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在 流行性放贷宽松、放贷压力较大的时期屡屡在贷款订约前出现逆向选择。在选择机制阶 段,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小微企业均表现为较高期望收益的策略比期望收益占劣势的策略 更具有适应性。而企业在获得银行融资后以一定概率违约或不违约,其中违约又可分为主 观违约和客观违约。尽管在一次静态博弈中唯一的纳什均衡是企业和银行选择{不贷款、 。 ,
此用给定一个群体的策略分布下某一种策略带来的收益表示。因此群体 E 、 B 的总数是 和 ,将 代入可得下式,其中 和 分别表示
群体E、B的平均适应度: (3) (4) 2.模仿机制。每次博弈结束,银企双方会观察博弈的结果,并以一定频率对自身的表 现及当前总体状态进行反思,从而决定下一时刻策略的选择概率。本文用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