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错误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c38547a7fd5360cba1adba0.png)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摘要:语言习得离不开对错误的认识和修正,错误是双语学习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语言教师应该从建构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双语教学。
关键词:中介语错误分析双语教学1.中介语中的错误阶段分析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又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一词是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
1972年,他又发表有关“中介语”(inter language)的论文,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
brown(1987)从第二语言习得者语言错误类别的角度,将中介语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规律的错误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目的语有一种特殊的系统知识,但自己又不了解这些知识。
这时,学习者目的语的输出大部分时候都会出错,只是偶然碰巧才会正确。
第二阶段是突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习者的目的语输出逐渐变得前后一致,学习者已经开始辨认目的语系统,并内化某些规则。
第三阶段是系统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
虽然这时他所内化的目的语的一些规则是不完全的,但却是连贯的,比较接近目的语系统。
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学习者能自行更正自己的错误。
第四阶段是稳定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的错误相对比较少,学习者已掌握目的语系统。
2.错误的积极建构因素中介语错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成了被动的语言接受者,语言能力培养课成了书本知识灌输课,学生只是盲目地按照单词出现的先后和老师所提供的例句学习和背诵单词,对词汇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意义了解甚少,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倾向于用母语规则来表达,难免导致偏误。
产生英语中介语错误的两点原因分析
![产生英语中介语错误的两点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f88acc6137ee06eef91807.png)
误 分析 理论侧 重语 言 学 习 者 的语 言 行 为 与 目标 语
的 比较 , 中介 语研 究 则 注 重母 语 、 目标 语 和 中介 语
业6 0名 学 生 的作 文 中 。受 试 者 来 自全 国各 地 , 他 们 曾操 不 同 方 言 , 都 有 至 少 六 年 的 系 统 英 且 语 学 习 经 历 。 因 此 , 普 通 院 校 具 有 一 定 的 代 对
中图分 类号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9—15 (0 6 0 07 0 10 70 20 )3— 04— 4 法 迁移在 基础 阶 段 的表 现 与 作 用 , 而分 析 、 明 从 阐 学 生在英 语 写作 中出 现错 误 的 内在 原 因。研 究 认
传统 理论 对语 言习得 者 的错 误持 不 同的看 法 。 对 比分析 理论 认 为错 误 是 有 害 的 , 该 避 免 , 错 应 而
误分 析理 论却 认为错 误有 助于 分析语 言 习得过 程 ,
中介语研 究则 认 为错 误 是语 言学 习 者 语 言 系统 的
成分 ; 比分 析理 论 强调 母 语 与 目标 语 的 比较 , 对 错
为他们的英语写作倾 向于对母语句法结构的依赖 , 学生在此阶段有可能求助于母语句法结构 , 其二语
教 学带来 了一 定 的帮助 。然而 , 们忽视 了语 言学 人
习者本 身 , 以及 出现错误 的过 程 。研究 习得者 的错
随堂作 文 , 四级 要求 3 按 0分钟 内完 成 。这 样 ,
作文内容 、 形式及词汇不会有很大变动。完成作文
后 , 师随后 做 了 口头 调 查 , 教 目的在 于 了解 在学 生
中介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策略
![中介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fae400d524de518974b7d66.png)
中介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策略摘要:本研究基于中介语理论,分析了东北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交传口译输出中介语偏误,研究发现,学生口译输出的中介语偏误主要包括:词汇屈折变化失误、词汇误用、固定用法表达不准确和句子内部结构混乱。
口译中介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包括:语言迁移、训练迁移、二语习得策略、二语交际策略和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
根据中介语偏误产生的原因,结合中介语渗透性和稳定性的两个特点,提出教师及时点评修正、进行无笔记主旨口译训练和鼓励学生建立语块库的口译训练建议。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口译教学理论研究和高校口译教学水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本科口译课作为高校必修课,在为社会培养初、中级口译人才和为MTI院校输送合格后备人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虽然口译教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口译教学效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笔者从多年的口译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口译技巧之后,英译汉的进步比较明显,但是汉译英的质量往往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从口译输出内容看,学生似乎已经记住了源语的内容,但是在目的语表达上,即英语表达上往往存在很多错误。
鉴此,本文试图从口译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语输出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口译初学者汉英交替传译输出中存在的中介语误,找到影响口译初学者汉英传译质量的原因,并为口译教学提供建议。
本文中所指的中介语偏误包括学生口译输出中的错误(error)和失误(mistake)两方面内容。
罗德·埃利斯(Rod Ellis)认为,错误揭示了学习者知识上的差距,而失误反映了学习者由于未能正确使用他们所知道的知识而导致的偶尔的表现失误一、中介语概述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来自于塞林格(Selinker)。
他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
”学者们一般认为中介语具有动态性此外,克里斯蒂安又指出,回退(backsliding)和石化(fossilization)现象是中介语中稳定性的两个证据。
中介语假说与偏误分析-包包-2016
![中介语假说与偏误分析-包包-2016](https://img.taocdn.com/s3/m/423bbd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1.png)
关系
•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偏误分析语言学习理论是从中介语假说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 习得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成 果对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 程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 有深远意义
偏 误 的 来 源 (一)
• 关于偏误分析已有大量的研究,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这 里主要述说几个重要的来源:
1.语际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即本族语知识向
第二语言迁移。如果继而学习其他语言,那么第一、第二语 言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迁移。例如:一老师教的三年级美国学 生(已学过450学时的中文)在学习《早春二月》时,因母 语干扰而出现下列病句: (1)*萧先生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又文嫂不要他看她和房间。 (2)*萧建秋和李先生是同学们和朋友们。 (3)*明天我要请她 一次。 (4)*萧建秋爱陶岚,但他要结婚文嫂。 (5)*文嫂的两个孩子是什么姓? (6)*文嫂的态度对萧建秋好不好? (7)*萧建秋从陶慕侃知道了李先生的不幸。 (8)*我们美国人开玩笑这样的人。
偏 误 的 来 源(四)
• (3)求助于权威
• 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操母语的人,或查 词典。经常说how do you say——”。学英语的中国学 生常在表达一个比较成熟的观点时,因为不会用句法, 词汇量不够而梗咽。如:Allooduce me to introduce myself and tell you some of the···”翻字典,接着说: “some of the headlights of my past.”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偏误及其教学对策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偏误及其教学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fdf2231376baf1ffc4fad18.png)
经清除 了以后 ,还是会在 中介语 的使用
中 出现 。
饰关 系不 明 ,引起歧 义 。例 如 :oke T ep
t e arc e ri u i , e mu tmo e te h i la n o rct w s v y h fco e a ie o os n u a e o te a tr st t v f p i o sg s s t i h g o h
【 关键词 】 中介 语 大学生 英语写作
教学对策 中介语理论是 第二语言 习得 的一 个
重 要 理 论 ,它 的 引 进 对 我 国外 语 教学 产 生 了 巨大 的影 响 。写 作 能 力 是 学 生语 言
第 四, 中介语存在“ 石化 ” 的现象。中
介语 的 “ 化 ” 指 在 某 个 阶 段 中介 语 的 石 是
第五 ,学习者用各种各样 的学习策
略去 发 展 他 们 的 中介 语 。不 同 种 类 的偏 误 反 映 了学 习 者 不 同 的学 习策 略 。 二 、大 学 生 英 语 写 作 中常 见 的 中介 语 偏 误
cu t s e onr i .应 把 t tecu t s e移 到 yd oh onr i yd
龄 增 长 和 学 习量 的变 化 对 改 变 这 种 固 定 状 态 不 起 作 用 。“ 化 ” 的结 构 一 般 以 石 了 潜 在 的方 式 存 在 ,甚 至 在 表 面 上 似 乎 已
、
中 介语 及 其 特 征
m c nyad rp ti . 本 句 中 的 u hmoe eua o n tn
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be0ebf96bd97f192379e9c9.png)
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及应对策略关键词:中介语;错误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一、中介语理论中介语这一概念由在Selinker的论文“Inter-language”中提到的,中介语的研究也始于这篇文章。
将中介语看成是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桥梁,是母语向目的语转变过程中的过渡。
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一,是用来研究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指出了对中介语的具体处理方法,即错误分析方法。
所谓错误分析是指通过收集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将这些错误进行分类,解释错误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教学对策的过程与方法。
中介语理论对目的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错误方法分析是对中介语的具体处理方法,错误分析理论为中介语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
按照Corder的划分,错误方法分析分为5个步骤:收集资料;错误识别;错误描述;错误解释;错误纠正。
中介语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具有很大意义:一,使人们对于错误类型,阶段及错误产生的原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使人们对学习者“错误”的本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把错误从需要避免、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了作为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过程的向导的地位。
三,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错误分析方法和程序。
错误分析是继对比分析之后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
二、初中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及原因分析(一)初中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错误1、语音错误由于学生对于音标的掌握不够好,看到单词的音标时要么读错,要么用别的音来代替。
比如说,很多学生在发[θ]和[?]时,经常发成[s]和[z],导致sink(下沉)和think(思考)相同,sort(种类)和thought(认为)相同。
2、语法错误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法错误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词法(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法(时态、语态、各种从句等)。
例如:例 1 桌子上有苹果。
误:There is apple on the table.(冠词误用)正: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 There are apples on the table.例 2 当今时代,手机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a516f63d0b4c2e3f57276311.png)
迁移引起的,例如样本中出现这样的错误: His age is bigger
2. 词汇层面。
than I,so he requests me call him big brother.
( 1) 词汇选择。词汇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这类错误
( 2) 搭配错误。搭配失误在高职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也存
占错误总数的 15. 09% 。部分学生不注意单词的词性,将副 在较多 错 误。例 如: 1 ) we haven ’t done any conclusion. (
【关键词】中介语; 错误分析理论; 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单位】关良,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国外的错误分析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 年代初,其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错误分析将语言学习者 作为研究中心,揭 示 语 言 学 习 的 一 般 规 律,弥 补 了 对 比 分 析 的不足。中介语是近二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课 题。Selinker 于 1972 年提出“中介语理论”来阐释第二语言 的学习过程。中介语描述的是二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 言学习系统,在结 构 上 处 于 母 语 与 目 的 语 的 中 间 状 态,表 现 为学习者过渡性的外语学习能力。“中介语理论考虑语言学 习和语言教学的 多 种 变 因,以 语 言 习 得 研 究 为 中 心,把 语 言 对比、错误分析、比较文化研究和语言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 试图建立一种语言学习者的动态的语言系统,这对发展语言 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吕必松, 1990) 。近来,国内学者针对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影响写作 的因素、英语写作 教 学 法、英 语 写 作 评 估 和 测 试 等 方 面 展 开 研究,但是专注 高 职 高 专 英 语 错 误 分 析 的 还 不 多。 由 此,本 文就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错误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
汉族学生维吾尔语中介语偏误成因及纠偏对策
![汉族学生维吾尔语中介语偏误成因及纠偏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328933a5e9856a56126027.png)
偏 误现 象 , 这 些 偏 误 主 要 受 以 下 心 理 认 知 因 素 的
影响 。
1 . 1 语 言迁 移
在第 二 语 言 学 习过 程 中 , 学 习者 由于不 熟 悉 目 的语 的 语 法 规 则 而 运 用 母 语 规 则 来 处理 目的 语 信 息, 这种 现 象 叫做 语 言迁 移 。 ( 王立 非 2 0 0 0 ) 关 于 母 语 迁 移 的认 知观 点 认 为 , 学 习者 对 母 语 的理 解 使用
q a p 。 q a r a q  ̄ u b o l u p k e i t [ .
于维 语 。 例如:
( 4 )} b u ma q a l e a b z a s l m c n i q ,s o z l I n r a wa n .
b u ma q a l i n i 1 3 a b z a s l i r i e mq ,s o z l i n r a ws I 1 .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8 2 3 ( 2 o 1 5 ) o 卜0 0 8 11 ) 的句 子 中, “ 黑 了” 的主 语 是不 言 自明 的 ,
加 上“ a s ma n ” 反而累赘 。 例 ( 2 ) 中“ m£s b o l u f , , 是
形 成 句 子成 分 冗 余 。 有 时 为 了强调 要 表达 的思想 以
加 强 语气 , 汉语 的句 子 中往 往会 重 复 某个 词 语 构成 并 列 结构 或 排 比句 式 , 学 生 不知 类 似 的表 达在 维语 中无 需重 复 相 同 的词 语 , 以为汉 语 的表 达 方 式 与维 语 一致 , 结果形 成偏 误 , 如例 ( 3 ) :
从 认 知语 言 学 的 角度 来 看 , 第 二 语 言 习得 是 一 个 问题求 解 的非线 性 认知 过程 , 在这 一 过程 中 , 中介 语偏 误 不 可 避 免 , 它们 来 自于对 目的语 理解 运 用 的 不确 定 性 , 而 各 种 不确 定 性 都 可 以从 认 知层 面 追 根 溯源 。 维吾 尔 语 专业 汉 族 学 生在 学 习过 程 中常 出现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偏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偏误分析及纠错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6416047f524ccbff021843f.png)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偏误分析及纠错策略论文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中介语偏误分析纠错策略论文摘要:本文在中介语的理论基础上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了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错误的类型,进而探讨其成因,最后提出纠错策略。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这一概念第一是由Larry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是指由正在学习第二语言的人依照自己的归纳与推论制造的语言系统。
[1]p217这是一种成立在可供观看的语言产生基础之上的独立语言系统,这种产生是关于某一目的语(targetlanguage)形式的尝试性产物。
[2]中介语是学习者试图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形成的,因此兼具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但又不是其中任何一种语言。
中介语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进展起来的语言学理论,是目前外语教学中进行说明和分析学生英语学习进程中语言及语用偏误的理论基础。
中介语理论以为: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对目的语的规律作出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系统。
该语言系统在语音、词语、语法及文化等方面都对学习者产生阻碍。
本文旨在分析高中生英语作文中的常见错误,以说明中介语对高中英语写作的阻碍。
英语作文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表现。
但是在写作方面,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教师感到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写作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鉴于此,本文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观动身,对诸多问题作一个简略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计谋,希望能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忙。
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就有必要分析错误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
就高中生所犯的错误通过归类分析能够归纳为以下几类:1.英语的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各有特定的搭配,学生在写作时感到缺乏表达思想的语感。
常常有汉英翻译词对字硬译的现象,加上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方面语言表达有相当的不同,也造成英语书面表达的必然困难。
要培育学生英语表达的语感必需增强平常口头和笔头整句表达适应的培育和听力明白得。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2283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f.png)
2 具体的研究成果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反馈和有力的依据。
3 减少了部分教学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了针对性和科学性。
谢谢!
词汇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教学常用的手段。汉语词汇的偏误根据表现形 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而每种类型又有其内在或外在的产生 原因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偏误的基础上,进行偏误的纠正或预警,有 助于提高学习者词汇理解的准确性和使用的正确率。
第一节 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 第二节 汉语词汇偏误的类型 第三节 偏误产生的根源及教学对策
一、中介语理论
偏误在接受纠正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有的得到彻 底解决,有的表现出反复性,甚至是顽固性,在语言的某一方 面停滞不前,形成所谓的化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第二语言学习者真正达到母语者水平的并不多见,大多一 辈子使用的都是中介语。
二、偏误分析
1967年,科德(S.P.Corder)把语言错误分成了失误(mistake)和 偏误(error)两种类型。
偏误分类
语言本体要素的角度
• 语音偏误 • 词汇偏误 • 语法偏误
是否由第一语言的负 迁移造成的角度
• 语际偏误 • 语内偏误
语体角度
• 口语偏误 • 书面语偏误
此外,还有理解偏误、表达偏误、显性偏误、隐性偏误……
二、偏误分析
序 号
偏误分析的作用
1 有助于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是中介语研究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 Nhomakorabea中介语理论是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 系统和习得规律的理论。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研究的重要手段, 是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不可或缺的方法。
中介语理论
偏误分析
汉语词汇偏误的中介语分析
![汉语词汇偏误的中介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ca53d580eb6294dd886cdb.png)
4、遗漏:学习者为了回避知 识盲区或难点,或者不适当的简 略,无意识的音节缺省,使得词 义偏误。例如:
* 我们玩和唱歌。少了“一边 ……一边”。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休 息 …… 八 天 。 少 了 “了”。
5、误加:在词语后面添加不 该出现的成分,把词语变成了一 个错误的短语形式来表达词汇意 义。例如:
* 她不非常认真。多加了“非 常”,或者把“不”去掉。
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及心理环境 不同,教材及教师教授方式不同, 二语学习的客观环境也不同等等。 但是这些不同都可以通过中介语 过程中的词汇学习来分析出来, 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因此 对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中介语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
![中介语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9b598d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3.png)
中介语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中介语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一、中介语理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过渡性的语言系?y。
中介语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会在无干扰、无偏误的情况下直接从母语到达目的语,中介语就是逐步接近目的语的发展阶段。
因此一般认为它是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
对中介语的研究可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中介语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缩短它与目的语之间的距离。
中介语是学习外语过程中既不可避免、又是必要的语言现象。
简单归纳它的成因:1.母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转换不熟练。
很常见的就是在语序上,如笔者教过的一位留学生曾说,“我不喜欢吃饭在学校的食堂。
”因为在英语的表述中为“I don’t like to eat in the school canteen.”但是正确的汉语语序应该是“我不喜欢在学校食堂吃饭。
”2.词汇积累的匮乏和选用不当。
如“早的时候,有父母生了三个男人。
”这里的“早的时候”学生应该是想表达“从前”或者“以前”;而“三个男人”则明显应该是“三个儿子”。
这就可能是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网络太小或者散乱无序,有的词的表达要通过母语词语再联想激活。
当然,也可能是学习者对词语的积累不够,选择的余地不够,就只能找一个最为接近要表达的意思的词语来用。
3.思维定式,不同语言由于概念的差异,表达在思维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例如“我的嘴饱了”因为在英语中“嘴里满满的”是“full mouth”,直译过来就成了“嘴饱了”,这就是学习者套用了母语的概念来思维,从而造出了让人发笑的句子。
中介语理论的引进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某些观念。
比如当留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不用每错必纠,这样反而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沉默期,促进交际的成功。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中介语系统发展情况来进行全面、合理的教学设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分析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分析及对策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5136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2.png)
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分析及对策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传达商业信息、进行商业交流的语言,在国际商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而我国高职往往作为从事商务活动的中间层,需要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然而,实践中发现,部分高职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中会出现介语错误,影响了其交流效果和专业能力。
因此,对于介语错误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目的介语错误是指在一个句子中,介词短语或介词使用错误。
在商务英语写作中,这种错误尤为常见,并且容易改变句子的意思。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的分析,探讨其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高职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介语错误情况以及可能导致此类错误的因素;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法,对调查结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介语错误加以深入分析,探究其深层次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商务英语写作中的介语错误类型分析。
2.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的原因分析。
3.商务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的解决办法及对策。
5、研究贡献本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并加强其在商业交流中的表达能力。
2.增加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供参考。
3.丰富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为商业交流提供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对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中的介语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介语错误分析和外语教学
![中介语错误分析和外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02a86ecaeaad1f346933ff9.png)
中介语错误分析和外语教学郑冬临(淮阴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江苏淮安 223001)摘 要: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五个方面因素的作用。
文章分析了中介语语用错误的两种类别:语用语言方面的错误和社会语用方面的错误,最后指出中介语语用错误分析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中介语;迁移;语用错误1. 中介语理论60年代末,人们开始用研究母语习得的方法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
其中一个方面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出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
人们试图通过对这一语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来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为外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研究者们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这一语言系统的描述曾使用过许多不同的术语,如Nemser(1971)称之为“近似语言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Corder(1971)称它为“习得者独有语言”(idiosyncratic dialects)、过度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或“语言学习者的语言”(language learner’s language)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说法,“中介语”一词是由Selinker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提出来的,1972年他又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对“中介语”概念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
其定义是:Interlanguage refers to 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司联合,1998). 根据这个定义,“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特的语言系统,而不单单是语言错误,这个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1.23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1.23](https://img.taocdn.com/s3/m/a8eb513a5901020207409c45.png)
1、语言迁移,学习者使用了其母语的语言特征 (语音、词汇、语法、或语用的),而不是目标语 的语言特征; 2、过度概括化、扩大化,学习者把适合于其他 目标语结构的某项规则不恰当地扩大到某个结构 所致; 3、简化规则,学习者不恰当地使用省略,另外 还有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等原 因。
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
(一)显性偏误出现的领域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显性方面的 偏误,表现明显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 1.词汇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 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留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词汇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错误。 尤其是在运用多义词、惯用语、成语和熟语的时候, 经常由于理解的错误而产生偏误。
(二)隐性偏误出现的领域
隐性偏误主要表现在语用知识和文化 之间的差异上面,这两方面需要留学生 认真揣摩。
1.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在学习汉语时尤为重要,如果语用上失 误,就会造成表达的误区。 王德春先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说,一个意 大利学生曾经写信打听她喜爱的一个文学家是不是 “死”了。这里的“死”就用得不得体应该用“健在” 或者用“近世”、“去世”之类的委婉词语,这不是 说学生不知道在提到“死”时应使用委婉词语。因为 在外语中也避免直接说“死”。可是这个学生是个初 学汉语者,她只知道“死”这祥一个表示“大概念” 的词,而那些委婉词语还没有学到,因此就出现了这 样的失误。
一、偏误类型(types of errors)
偏误类型(types of errors)有遗漏、误加、 误代、错序和杂糅五种;(多了杂糅) 杂糅(blends)杂糅又叫结构纠缠、结构混 乱。周小兵在他的专著《第二语言教学论》中, 首次将“杂糅”归纳为一种对外汉语偏误类型。 他确定了杂糅的两种亚类型:叠加和拼接。
汉语中介语词汇、短语语体的偏误分析
![汉语中介语词汇、短语语体的偏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e9ad29700abb68a882fbc4.png)
汉语中介语词汇、短语语体的偏误分析选取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不同语体的100篇作文,对其词汇和短语的语体偏误进行分析,探讨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语体方面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乱用儿化、前后语体色彩失调、搭配不当、前后语体色彩失调。
以期引起对外汉语教学对语体教学的重视,以及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汉语中介语语用学中的语体偏误和语体教学的研究。
标签:中介语语用学语体词汇短语偏误分析一、引言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论述中,关于偏误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但对语用方面,尤其是中介语语用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中介语语用学中的语体研究则更少。
本文旨在对汉语中介语中书面语中的不同语体的词汇和短语做偏误分析。
本文的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开发建设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从中随机选取了记叙文20篇,其中“我的一个假期”“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各10篇;议论文20篇,其中“关于用自然之声取代噪声的建议”“由‘三个和尚没水喝’想到的……”各10篇;说明文20篇,题目为“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应用文40篇,其中求职信(题目为“一封求职信”)20篇,写给父母的信(题目为“一封写给父母的信”)20篇。
总共100篇。
二、汉语中介语语用学中的语体研究(一)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这一概念是由Selinker(1972)在1969年提出并在其1972年的论文《Interlanguage》中作为术语使用。
事实上,早在1967年S.P. Coder(1981)在其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ners’Error》一文中已提出类似的概念。
他把学习者的语用进步看作其潜在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Ellis(1985)则把它称作过渡语言能力。
我们可以把中介语定义为一种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产生的既不同于目的语也不同于母语的语言。
(二)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研究者对语用学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何自然(2001)将不同学者对语用学的定义作了分类:(1)从说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Yule,1996:3);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的交际(Kempson,1975:84)。
汉英之间的中介语——课堂常见错误分析
![汉英之间的中介语——课堂常见错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8d9c330722192e4536f6aa.png)
对 课 堂外 语 教 学 中学 生 所 犯 的错 误在 语 言 学 和 应 用 语 言 学界 有 不 同假 设 . 每一种都基于一种理论模型 , 之 间 有很 大差 异甚 至截 然 相 反 。基 本分 成两 大 阵 营 : 内 在论 和外 在 论 。前 者 可 以追 溯 到乔 母 斯 基 和 的分 类 . 后 者 主 要 是 行 为 主 义 的观 点 , 认 为语 言是 长 期 受 某 种 刺 激 所 产 生 的 习惯 。 其 中中介语理论 是7 0 年 代 兴 起 的 影 响非 常 大 的理 论 , 假 设 在 母 语 和 目标 语 之 间 有 一 个 过 渡 语 . 既 不 等 同于 母 语 . 更 不 等 同 于 目标 语 , 是 一个 独立 的语 言 操 作 系 统 。 在人的语言学习 系统 中 . 有一个“ 潜在心理结构” 。 该 结 构 与 主 管 参 数 原 则 的普 遍 语 法 没 有 任 何 联 系 ,所 以无 法 保 证 一 个 学 习者 可 以获 得 他 ( 0 5) 所需要的语法 。 这 个 结 构 是 自主 结 构 , 但 有 时 可 以和 大脑 中其 他 学 习 区域 产 生 联 系 。那 些 成 功 获 得 第 二 外 语 的学 习者 般 被认 为 利 用 “ 潜在心理结 构” , 成 功 地 获 得 他 们 所 需 要 的 目标 语 。 中介 语 两 个 基 本 术语 为 : “ 石化 ” 和“ 迁移” 。 “ 石化” 现象 指 学 习者 在 获 得 语 言 的过 程 中长 期 重 复 一 种 错 误 ,该 现 象 一 般 发生在不影响交流的情况下。 “ 迁移” 又称 “ 母语迁移” . 即第 一 语 言 如 何 对 随 后 习 得 的 语 言 产 生 干 扰 .使 学 习 者 把 第 一 语 言 的结 构 复 制 到 目标语 中 。 “ 迁移” 分 为 两种 : 积 极 迁 移 和 消极 迁 移 。前 者 顾 名 思 义 是 指 母 语 中和 目标 语 一 致 或 相 似 的句 型和 意义结构 , 因 此 有 助 于 二 语 学 习 。如 汉 英 都 是 S V O 结构 , 因此 学 习 对 方 语 言 的 两 国 学 生 在 造 句 中语 序 不 会 出错 。消 极 迁 移 即与 目标 语 迥 然 不 同 的 结 构 或 意 义 , 会诱 导学 生犯 错误 , 此 类 错 误 就 是 本 文 所 要 展 示 的 问题 。 2 . 课 堂错 误 分 析 错 误 分 析 是 应用 语 言 学 的 一 种 研 究 方 法 ,主 旨是 找 出学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dd3d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2.png)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目前,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比较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背景知识,同时也可能是因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没有足够地关注这一问题。
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到学生成绩。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及其原因,以期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供相应的研究参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及其原因,探讨如何有效地纠正这些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分析中介语错误类型及其分布情况2. 探讨产生中介语错误的原因3. 提出有效的纠正中介语错误的方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套科学的中介语错误纠正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3. 有助于完善英语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介语错误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为分析和解决中介语错误提供理论支撑。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中介语错误类型及其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3. 实证研究法:采用教育教学实验、教学评估等方法,验证提出的中介语错误纠正方法的有效性。
四、预计研究结果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 中介语错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存在普遍性2. 学生中介语错误类型主要为短语和从句的使用不当以及介词的误用3. 产生中介语错误的原因主要为缺乏相应的语言背景知识、语感不够敏锐以及英语思维方式与中文思维方式的差异等。
4. 采用语境训练、语法归纳和批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纠正中介语错误,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五、研究进度目前,本研究已经完成了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并开始进行问卷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是学习者对接触到的语言材料通过归纳、推论建立的,既有别于母语,又有别于目的语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在二语习得领域里,对中介语错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错误的分类、描述及错误纠正等方面,而通常忽视了母语和目的语两种不同语言句法特征的比较研究,忽略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对比。
因此,应在两种语言普通语法和类型学理论框架内对中介语错误作进一步研究,找出中介语错误的根本原因,这对第二语言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中介语; 句法特征; 错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一、引言中介语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外语教学中用来解释和分析学生第二语言所产生偏误的理论基础。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介于母语及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体系,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理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是处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个连续体,兼有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的共同特征,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永远不能是目的语[1](P209-230)。
Nemser称之为近似系统(approximate system),认为学习者的这一系统将逐渐接近目的语[2](P115-123)。
而Pit Corder称其“有独特风格的方言”或“语言学习者的语言”[3](P161-170)。
学习者出现错误是第二语言习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并贯穿第二语言学习的始终,伴随着中介语的全过程。
二、中介语错误类型及成因研究和分析第二语言习得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及成因,对掌握第二语言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介语的产生与构建是多方面的原因所致,从中介语的特点和发展看,产生语言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语际负迁移(母语迁移)错误(the error of interlingual transfer)中介语的产生,母语迁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生错误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当学习者的目的语知识不足以用来表达其所要传达的意思时,往往就会很自然地依赖于母语知识。
其表现为两种:一是出现由母语干扰而产生的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s)。
二是出现我们所说的中国式英语(Chinglish)———即虽然语法上完全正确,听话人也能明白说话人的意思,但不是地道的英语。
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有51%来自母语干扰[4](P47-48),表现在很多方面。
例如,中国学生在语音方面最常犯的是元音发音错误,长短音不分,如[i]发成[i:],[u]发成[u:];在辅音方面,学习者常把[s]发成[z], [ ]发成[ ],在他们的发音中,thing读成了sing, thought读成了sort。
在词汇方面,由于对词汇文化内涵理解不当,造成石化[5]。
将Green Wash(塑造环保形象)错译为“刷绿色”,将Political Campaign(竞选运动)错译为“政治运动”。
在语法方面,由于汉语的语言表达特点是意合,英语是靠形合,注重形式,于是常出现这样的错句:Although she is a girl, but she is stronger than most boys.母语的语音语调、用词和语法结构与目的语的不同也会产生负迁移,这种负迁移长期干扰了目的语的学习过程,是使其产生石化的重要原因之一[6]。
(二)语内负迁移错误(the error of innerlingual transfer)语内迁移是指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到新语言现象上,结果出现负面干扰而导致错误。
学习者的大部分错误是由于对所学语言的理解有错或一知半解,而导致错误,这可以看作是正常语言发展中的错误,Richards称之为发展性错误[5](P73-80),包括以下几种。
1. 过渡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常把目的语的结构加以概括,由此造成错误。
例如,有的学习者根据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概括出-s的规则,套用到情态动词的结构中,造出“He can sings.”而“He is running across the street.”则是正在进行时动词需要加-ing构成的规则被过渡概括产生的错误。
过渡概括往往和减少冗余有关,每种语言都有许多冗余现象,减少冗余的过程就是简化的过程[7](P67)。
为减少学习负担,语言学习者很容易自动地减少冗余。
例如,过去时的-ed有时是多余的。
因为时态的概念往往通过上下文来表示,于是便简化为“Yesterday I go to school and have six classes.”这样的错误句子。
2. 忽略规则限制(ignorance of rule restrictions)学习者在学习了一条规则后就套用到别的句型中,而忽略了这些规则的具体限制。
例如,学了“The wall is as white as snow.”就会类推出“He is as strong as a cow.”这样的错误句子。
3. 应用规则不完全(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rules)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知识掌握和运用不全面,不能完全了解和应用规则,所以造出错误的句子。
如学了特殊疑问句,再学复合句,就很容易错误地造出“She doesn’t know where is the Great Wall.”4. 概念错误(false concepts hypothesized)由于教材的不完善或教师的教学不当,使初学者对所学语言造成错误的理解。
如too是“很”的意思,于是造出“I am too excited that I can not fall asleep.”这样错误的句子。
(三)文化负迁移错误(the error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culture)文化负迁移指本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来民族文化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矛盾或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语音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模式来进行自觉的对比,并按母语文化的主体认识图式及尺度对新东西加以砍削,“削”外来文化之“足”以“适”本土文化之“履”,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跨文化交际的隔阂,对外语习得产生干扰作用[8]。
文化因素方面的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此而引起的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另一种是语言形式上虽正确,但因不得体而引起误解。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价值标准、人生观念、思维模式、社会心理距离、社会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会通过语言形式体现出来,因此,由于缺乏目的语文化知识而出现语用失误的情况在我国外语学习者中并不少见。
例如,在不少英语交际过程中,学习者向老师提问时惯用“Can I ask you a question, Teacher Johnson?”回应别人感谢时就毫无意识地脱口而出:“No, it’s my duty.”(四)交际策略错误(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用现成、准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为解决急需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而造成错误。
1. 回避(avoidance)。
学习者由于对某个发音感到困难,不知道或想不起某个词汇或句型就可能采用回避策略。
最常见的回避现象往往发生在词汇层和句法层上。
例如,有人在表达“She is the head coach of our table tennis team.”时,因不知道主教练是head coach而翻译成main coach.交际策略再如“I like to drink black tea,not green tea.”是因不知道红茶英语表达为black tea而用成red tea.学习者回避话题的方式很多,如改变话题、假装没听见或者根本不作反应,或明显地丢掉某些难以表达的信息。
2. 求助权威(appeal to authority)。
学习者在交际中遇到某些没掌握的字、词时,就会直接向对方或权威人发问,也可能去查字典以获得适当的表达方式。
Coulter和Selinker都发现,学习者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倾向于使用这些交际策略去克服交际中存在的困难以达到交际目的。
由于交际目的已实现,学习者学习动力就会减弱,要么完全停止学习,要么不再像最初那样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因而导致石化的产生。
例如,有的学生尽量避免使用难词、难音,避免使用复杂的语法形式或句型搭配。
此外,石化现象、训练转移、心理认知等因素也会导致语言错误。
它们导致的错误可能出现在中介语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三、结论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错误类型及其原因分析,我们知道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中介语理论的出现,把语言对比、错误分析、比较文化研究和语言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语言学习者的动态的语言系统,这对发展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9]。
参考文献:[1] 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8,(10).[2] Nemser, W.Approximative System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1,(9).[3] Pit Corder.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67,(5).[4]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 Richard, J.C.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Linguistics(2nded)[M]. Essex:Longman Group Ltd,1992.[6]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7]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8] 唐振华.论汉译英中的文化负迁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9] 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