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20年秋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习题课件(共63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基础全练
2.海拔4 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类型各不
相同,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课堂基础全练
3.下列现象能体现出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的是 ( B)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 体而相互争斗 C.人参在背阳向阴的环境中生长得好 D.香蕉、菠萝不宜在北方栽种
课堂基础全练
【点拨】A、C选项都是光照对生物的影响,而光是 非生物因素;D选项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温度也是 非生物因素。 【答案】B
课堂基础全练
4.【中考•遂宁】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
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
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 )
A.阳光
B.空气
C.温带
D.水分
课堂基础全练
课后培优精练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表示的是互利共生关 系,因为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都能获得有利的生存条 件,所以a和b同时增多和减少;乙图表示的是竞争关 系,因为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 资源、空间等,当生存条件很充足时,c和d的数量都 增加,当生存条件有限时,c和d因为相互争夺食物和 生存空间,占优势的一方数量增长得快。 【答案】B
课前预习导练 核心笔记
4.对照实验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_其__他__条__件__都__相__同__ 的实验。 (2)我们要研究的这个条件就叫做这个实验的___变__量___。
课前预习导练 疑难易错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设计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课堂基础全练
(3)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_____不__行_____。 (4)做完实验后,小继应如何处理鼠妇?
_将__鼠__妇__放__回__适__于__鼠__妇__生__活__的__自__然__界__中____。
课后培优精练
1.生物圈是哪些生物的家园( D )
A.人类
B.动植物
C.微生物
D.所有生物
课后培优精练
2.对于农田中的蚜虫来讲,它的生活环境指的是( D ) A.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 B.农田中的其他蚜虫 C.农田中的其他各种生物 D.以上三项都是蚜虫的生活环境
课后培优精练
3.【中考•桐城】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
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影
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D )
课后培优精练
9.【中考•大庆】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 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课后培优精练
10.【中考•广东】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 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B ) A. 步骤1 B.步骤2 C.步骤3 D.步骤4
课后培优精练 12.下图是与小麦有关的生态因素图解,请据图分析 回答。
(1)列举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三种非生物因素有 ___阳__光___、___水__分___、__土__壤__(合__理__即__可__)__。
课后培优精练
(2)列举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三种生物因素____人____、 ___蚜__虫___、__杂__草__(合__理__即__可__)__。
课堂基础全练
12.将下列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
接起来。
蛇吃老鼠
寄生关系
许多蜜蜂酿蜜
竞争关系
小麦与杂草
合作关系
蛔虫与人
捕食关系
课堂基础全练
13.小继同学打算探究非生物因素——水分对鼠妇生活的 影响。她提出的问题是: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根据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_水__分__对__鼠__妇__的__生___活__有__影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基础全练
(2)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她为鼠妇提供了潮 湿和干燥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你认为 这个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水__分___。实验时还要分成明 亮和黑暗两组吗?_不__需__要___,为什么? _如__果__再__分__就__不__是__单__一__变__量__了_________。
课后培优精练 11.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王华同学设计了一 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的土壤中各种了 20粒玉米,将甲放在阳光下,将乙放在黑暗中, 其他条件都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能说明探究的问题 B.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C.该实验不能说明探究的问题 D.该实验是严格的对照实验
课后培优精练 7.观察下图可以发现,葵花朵朵向太阳,水稻遇到干 旱会造成严重减产。由此说明的问题是( B )
A.葵花受阳光约束,水稻受水约束 B.阳光、水分别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C.它们的生活需要强光和过量的水分 D.葵花生长仅仅需要阳光,水稻仅仅需要水分
课后培优精练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 A. 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课堂基础全练
7.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D ) A.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进行实验或调查 C.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课堂基础全练
8.在“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中,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实验中要设置光照与黑暗两种环境 B.设置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其他条件只要相同就行 C.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必须适合鼠妇的生活 D.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对实验没有影响
(3)图中蚜虫与小麦的关系是___捕__食___,小麦与杂草之 间的关系是___竞__争___。
课后培优精练
13.【中考•乐山】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到海拔3 000米 以上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 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 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 问题。
课堂基础全练
9.在设计“探究温度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 了______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 )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点拨】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 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 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因此在设计“探究温度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 除了温度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答案】D
课后培优精练
5.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的是( A )
A.雨露滋润禾苗壮
B.草盛豆苗稀
C.仓充鼠雀喜
D.草尽狐兔愁
课后培优精练 6.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 变化,甲、乙两图中的两种生物表示的关系依次 是( B ) A.竞争、共生 B.共生、竞争 C.捕食、竞争 D.竞争、捕食
其他小麦。
( ×)
理由:_影__响__某__种__生__物__生__活__的__生__物__因__素__是__指__影__响__它__生__活___
_的__所__有__的__其__他__生__物__,__既__包__括__不__同__种__的__生__物__,__也__包__括__同___
_种__的__其__他__生__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导练 核心笔记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的生活和 ___分__布___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 系有___捕__食___、___合__作___、___竞__争___、寄生等。
课前预习导练 核心笔记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一般过程:提出___问__题___→作出___假__设___→ 制订计划→_实__施__计___划__→得出__结__论____→ ___表__达___和交流。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课后培优精练
4.对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影响它的生态因素 是指( D ) A.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山上的植物和动物 C.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D.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因素
课后培优精练
【点拨】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分、空气等)和生物因素(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 物,其他生物既有同种的,也有不同种的)。
5.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同学所使用
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
的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课堂基础全练
6.下列有关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蚜虫以小麦为食,蚜虫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B.阳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C.鹰捕食野鼠,保护草地,所以鹰与草的关系是竞争 D.生活在麦地里的杂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答案呈现
7D
12 见习题
8C 9A
13 见习题
10 B
真题链接
课后培优精练
1D
6B
2D
7B
答案呈现
11 C
核心素养专练
12 见习题
1 见习题
3D
8A
13 见习题
4D
9C
14 见习题
5A
10 B
课堂基础全练
1.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 D ) A.只是光、温度、水分和空气 B.是指所有的非生物因素 C.是指所有的生物因素 D.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课前预习导练 疑难易错
2.分析说明题。 农民伯伯在种植农作物时,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 距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互相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如果过密,会因上述因素不足而影响植物生长, 所以种植农作物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真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D 2B 3B 4D 5D
课堂基础全练
6C
11 B
LK版六年级上(五四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课前预习导练 核心笔记
1.生态因素 (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生__活___和___分__布___的因 素。 (2)分类:①非生物因素是_____光_____、____温__度____、 ___空__气_____、水分等; ②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其__他__生__物____。
课堂基础全练
10.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尝试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相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B ) A.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 B.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C.实验完毕后,将金鱼闲置不理 D.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没有影响
课堂基础全练
【点拨】实验的变量是水温,设计对照实验时, 应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因素都要 相同且适宜。 【答案】B
课堂基础全练
11.在探究实验中,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对 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 B ) A.设置重复实验 B.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C.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D.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课前预习导练 疑难易错
(3)探究的一般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是作出的假设。 ( ×)
理由:__探__究__的__一__般__过__程__中__,__提__出__问__题__和__作__出__假__设___ __是__两__个__步__骤__,__假__设__是__在__问__题__的__基__础__上__,__根__据__已__有___ __的__知__识__和__生__活__经__验__,__对__疑__问__的__肯__定__或__否__定__的__陈__述__,_ __是__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的__预__测__或__预__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由:_设__计__探__究___实__验__除__要__遵__循__单__一__变__量__原__则__外__还__要___
_遵__循__重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导练 疑难易错
(2)影响麦田里的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包括本麦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