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用经典陪伴学生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用经典陪伴学生成长

——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策略思考

淮安市车桥中学苗慧

淮安市车桥中学教科室推荐

【摘要】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文学经典可以让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同时也可以找回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然而,目前我们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试从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加以分析入手,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进行探究,以便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关键词】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经典阅读语文素养

在如今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线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现在的高中生,仿佛就是个小学生,他们读课文语不成句,背课文缺言少语,写作文胡言乱语。”私下里感叹最多便是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教师是头痛,学生是越感沉重。究其原因是什么呢?读的少,积累的少,思考的少,自然也就形成不了语文高素养。

然而,抱怨是不解决问题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成长,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到:“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如今缺乏的恰恰是这种心灵的的阅读。我们首先来分析现在的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吧。

如今的农村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堪忧,呈现四种状况:“抛荒”、“低俗”、“繁芜”、“应付”。

(一)、所谓“抛荒”也就是没有课外阅读。高考的巨大压力在农村的孩子身上尤为明显,为了跳出“农门“,他们“拼死拼活”的学。农村的高中学校为了生存,功利性也很强。凡高考不需考的科目就一律是副课,是可有可无的,高考中分值高、见效快的学科自然也就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格外青睐。课外阅读那是个长期,收效较慢的历程。在高考这样的形势下,拿出一定精力去搞课外阅读,

相信很多农村学校都不愿意。再说,学生每天的时间都有很具体的安排,从早读到晚自修几乎每一时段都被各个学科瓜分殆尽。白天上课,晚自修完成作业。即便有早晚读的时间,学生拼的更多的是:读拼音、成语、背诵高考要考查的必背篇目。哪来“闲时”与“闲情”去阅读?

(二)、所谓“低俗”即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品味低俗。这种低俗阅读也就是相对于深层阅读而言的一种浅阅读。在阅读方式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愿意了解大意,追求趣味性,很少深入思考。他们的阅读是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经典阅读少之甚少。正如有人说: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解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七喜的越来越多,了解七夕的越来越少。读《三国演义》的越来越少,读《品三国》的越来越多;触碰《论语》的寥寥无几,而读《论语心得》的却不在少数。

(三)、所谓“繁芜”是指学生阅读的内容过多过杂。现实中,也有老师和学生认识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为了短时间内卓显成效,采用“遍地开花”术,妄想能“移花接木”。人生是江湖,可学生未必能成“武林至尊”。

(四)、所谓“应付”那纯粹是因阅读主体缺乏参与的热情,被动应付而形成的。知道写作的重要,明白阅读对之的影响。那就读点作文选之类的吧。这类学生也是受高考功利性的影响。想用“他山之石”引出“一已之玉”,其结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认为两大因素制约着。一为客观的高考体制与农村的阅读背景;二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人的主观意识问题。

(一)、客观因素。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高中的教学。高考的指挥棒,是指到哪里,哪里开花。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的最主要、最权威的标准就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社会上群众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还是看你这所学校考上了几个。谁能敢冒“高考之大不韪”,全心去搞素质教育?更何况一份高考语文卷是否真的能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恐怕也没有定论。所以应试教育易搞又易出成效,何乐而不为?

农村相对于城市,还是濒于落后的。譬如我所在的这样一个镇区人口就有八万的大镇,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书店。巨资兴建的镇及村的群众图书馆和阅读中心也是形同虚设,很少开放。“家无藏书”,更是普遍现象。在城里能见到在书店席地而坐的少年,可在农村所见更多的是“孜孜不倦”的“侠客”(玩网游的学生)。何来阅读?

(二)、主观因素。师生未形成正确的阅读观。语文这一学科有投资多见效慢的特点,在高考各学科中语文是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有的教师也说:语文嘛,多一节课和少一节课有什么关系!自然,学生也是在最犯困的时候才看语文,既然认为课内阅读对提高分数并无多大的作用,对课外阅读加以重视当然就更不可能了。同时,家长的观念偏颇,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书籍是闲书,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看课外书籍。哪怕是假日,家长关注更多的也是各类的辅导班,补课再补课。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高中阶段那更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往何处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怎样引导?

我想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必须回归语文学科的根本来谈。《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曾说: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毋庸置疑,课外阅读对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其不可替代性。那么,如何指导?我想我们教师应站的更高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品位人生奠基。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用经典陪伴学生成长。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不求“短效”“功利”而求“实效”“长效”。杜绝“快餐式”、“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时间紧,只是一种托词。教师、家长天天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应该还是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开设阅读课嘛。在繁重的课业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下,师生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坚持进行课外阅读。“偷得浮生半日闲”也不失为一种境界。我认为存在的困难也只不过是个“坚持”的问题。(二)、有效的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因其“课外”,在阅读选择、阅读时间、阅读方法的运用诸方面容易失控,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同步或跟进阅读指导,以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高效。比如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探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教师可鼓励学生写阅读感悟来对阅读文本作深层次的探究,适时再开个读书汇报会,为他们的独特见解提供展示的机会,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活动,并予以表扬他们的创新之处。这样有计划地实施课外阅读教学,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这样激情的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也大可不必担忧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事实上,此种做法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