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手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1. 引言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合理、高效的给排水系统不仅可以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确保人们的生活环境健康和安全。
本手册旨在提供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正确规划和设计给排水系统。
2. 设计前的准备2.1 工程要求:在开始给排水设计项目之前,必须了解和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范要求,包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卫生标准等。
2.2 地形和地质条件:要对建筑物所在的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2.3 使用功能和人数:要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数,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人数确定给排水系统的负荷和容量。
3. 给水系统设计3.1 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站、水箱、管道和各种配件组成。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给水系统的布置和组成。
3.2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给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卫生标准和水质要求、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考虑给水管网的节能和环保等。
4. 排水系统设计4.1 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检查井、排水口和污水处理设备等构成。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和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4.2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排水的顺畅和安全、避免臭气和污染、考虑排水管道的防冻和维修等。
5. 给排水系统的布置和连接5.1 给水系统的布置:给水系统中水泵站、水箱和管道的布置应合理、紧凑。
水源要选择可靠、稳定的供水来源。
5.2 给水系统的连接:在给水管道的连接上,应保证接头牢固、防漏水,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
5.3 排水系统的布置:排水管道的布置应合理,避免管道交叉和纠缠,以方便维修和清洁。
5.4 排水系统的连接:在排水管道的连接上,应选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并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sh型泵安装尺寸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sh型泵安装尺寸一、泵基础尺寸SH型泵的基础尺寸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技术规格进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基础尺寸包括平面尺寸和高度。
平面尺寸应满足泵底座的安装要求,高度则需根据泵的扬程和管道布置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泵的稳定运行。
二、泵进出口管道尺寸SH型泵的进出口管道尺寸应根据设计流量和流速确定。
根据手册中提供的公式或图表,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管道直径。
同时,应考虑泵的吸入口和出口的压力损失,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三、电机基础尺寸电机是泵的重要部件,其基础尺寸应按照电机的技术规格进行设计。
基础应平整牢固,满足电机的安装要求。
电机与泵的连接应采用适当的传动装置,以实现稳定的动力传输。
四、泵支架结构尺寸SH型泵的支架结构尺寸应根据泵的重量、运行时的振动以及管道的支撑需求进行设计。
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泵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支架的结构应便于安装和拆卸。
五、泵轴高度与扬程泵轴的高度与扬程是相互关联的参数。
根据设计需求,应合理选择泵轴的高度,以确保泵在所需的扬程下正常运行。
同时,泵轴的高度应考虑到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如电机、减速器等。
六、管道连接方式与紧固件SH型泵的进出口管道连接方式应采用标准法兰或螺纹连接。
在选择紧固件时,应考虑其强度、耐腐蚀性和适用性。
紧固件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选择和安装,以确保管道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七、安装间距与空间要求在安装SH型泵时,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根据手册中的要求,应合理设置泵的安装间距和空间,以满足泵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需求。
同时,应确保安装现场的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八、泵的搬运与吊装孔位在搬运和吊装SH型泵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以确保安全。
根据泵的重量和尺寸,应在泵上设置合适的吊装孔位,以便于吊装作业。
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泵造成损坏或碰撞。
九、防震与减震措施为了减少振动对SH型泵的影响,应采取适当的防震和减震措施。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方案给排水设计方案是建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到建筑内所有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物的整体运营。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给排水设计方案,供参考:一、设计依据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需要参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规范,以及业主的具体需求和建筑特点。
二、给水系统设计1.水源选择:根据地理位置和市政供水管网情况,选择最经济、安全的水源。
若采用地下水,需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2.水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用途、人口数量等因素,计算出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小时用水量。
3.给水管网设计:设计合理的给水管网,确保供水压力和水量满足各用水点的需求。
考虑设置水表、阀门等配件,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
4.供水方式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供水方式,如直接供水、二次供水等。
三、排水系统设计1.污水排放: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系统,确保生活和生产污水能够及时、有序地排出。
根据排放种类,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方式,如化粪池、隔油池等。
2.雨水排放:考虑建筑所在地的降雨情况,设计有效的雨水排放系统,防止积水对建筑造成影响。
3.废水回收:对于有废水回收需求的场所,如卫生间、洗衣房等,设计合理的废水回收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消防系统设计1.消防用水量计算:根据建筑规模、用途等因素,计算出消防用水量。
2.消防管网设计:设计合理的消防管网,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供水。
3.消防设施配置:根据建筑特点,配置适合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
五、节能与环保设计1.节能设备选用:选择节能型的水泵、水管等设备,降低能耗。
2.中水回用:对于用水量较大的场所,考虑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3.噪音控制: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降低水泵等设备运行时的噪音。
4.防止二次污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用材料,防止给排水系统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给排水设计方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设计过程中还需与电气、暖通等专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给排水设计手册范本
给排水设计手册(一)设计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要求,特别应遵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二)选用国家标准图及院标准,应注意选用新标准图号,不能用作废的或已被新的图号替代的标准图号。
(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有关内容。
贰、设计内容通常民用建筑给排水包括如下内容(一)给水系统;(二)排水系统;(三)消防系统;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A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Ⅰ、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Ⅱ、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Ⅲ、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
(二)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三)室外给水设计Ⅰ、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Ⅱ、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Ⅲ、给水系统: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
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
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给水系统加以简介。
Ⅳ、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Ⅴ、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四)室外排水设计Ⅰ、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
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 第三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第三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第三版》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是确保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第三版》系统地介绍了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是广大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水务管理者必备的参考工具。
第一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手册的目的和意义、规范性文件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同时,还介绍了各章节内容的概貌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全书的整体框架。
第二章给水系统设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给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
其中包括:给水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给水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给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和指标等等。
本章内容详实,全面覆盖了给水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为读者提供了设计指导的基础。
第三章给水设备本章主要介绍了给水设备的分类、选型和设计要求。
其中包括:水泵的类型、选型和性能参数、阀门的种类和选择、给水管道的材料和连接方式等等。
本章内容详尽,对于给水设备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
包括:排水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和指标等等。
本章内容详实,给读者提供了设计指导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排水设备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排水设备的分类、选型和设计要求。
其中包括:污水泵的类型、选型和性能参数、排水管道的材料和连接方式、防臭设备的设计和安装等等。
本章内容详细全面,对于排水设备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六章给排水系统设计案例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几个典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实际项目中的设计要点、工作流程和技术难点。
同时,还通过案例分析指导读者如何处理常见的设计问题和挑战,提高设计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七章给水排水系统设计风险管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要求。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是一本专门针对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技术性手册,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对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全面指导和实用参考。
本手册的编写是基于对给排水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其中包括了丰富的设计案例和先进的技术理论。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对手册内容的详细介绍。
本手册的第一部分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了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流体力学基础、管道材料选择等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对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有助于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系统设计的要点和重点。
本手册的第二部分涵盖了给水系统设计,包括了给水系统的布置原则、管道计算、泵的选择和安装等内容。
给水系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内水资源供给的质量和稳定性。
设计人员需要对给水系统设计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而本手册正是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技术指导。
本手册的第三部分主要关于排水系统设计,包括了排水管道布置、排水设备选型、雨水排放系统等内容。
排水系统对于建筑物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建筑内部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直接影响着建筑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手册中提供了排水系统设计的实用经验和具体指导,有助于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设计难题。
本手册还特别强调了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强调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环境,以及对于各类建筑的特殊要求和功能需求。
手册中还对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技术建议。
本手册以丰富的设计案例和专业的技术理论为依托,提供了完整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指南,对于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本手册获得关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全面知识和实用经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类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
给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排水设计手册目录壹、设计原则 2 贰、设计内容.2 叁、初步设计.3 A 设计说明.3 (一)设计依据 3 (二)设计范围 3 (三)室外给水设计 3 (四)室外排水设计 3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 Ⅰ、说明.4 Ⅱ、给水系统.4 Ⅲ、消防系统13 Ⅳ、热水系统29 Ⅴ、排水系统37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53 (六)节水、节能措施.53 B 设计图纸53(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3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54 C 主要设备表57 肆、施工图设计.58 (一)设计内容.58 (二)图纸目录.58 (三)设计总说明.58 (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8 (五)水泵房平、剖面图.59 (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59 (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59 (八)系统图.60 (九)局部设施.61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61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61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61五、设计图纸校对63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74七、工作职责说明75 六、设计流程76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项施工图名称内容图纸次比例1 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1 基地排水管2 排水横主管3 排水立主管4 横支管5 器具排水管6 通气主立管7 通气支管8 管道间2 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1 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2 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3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4 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5 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1 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2 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3 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4 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5 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6 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1 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2 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3 伸廷通气管的位置4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5 清扫口的位置6 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1 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2 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3 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4 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1 管道转向位置2 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3 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1 坡度23 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4 管路转向位置1 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是一本深入探讨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的专业性手册。
本手册内容丰富,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排放系统设计、管道材料选择、管道连接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介绍,对于从事给排水系统设计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一部分:给水系统设计给水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必备条件,因此给水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该部分详细介绍了给水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包括水压计算、管道布置、水泵选择、阀门配置等方面,针对不同场所的给水系统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第二部分: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是建筑物内在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
本手册对排水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规范要求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剖析。
重点介绍了排水管道的坡度、排水器件的选型、管道布置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第三部分: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雨水排放系统在建筑物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雨水的合理排放既能保护建筑物本身,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雨水排放的原理、设计计算、排水设施的布置等内容,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雨水排放方案。
第四部分:管道材料选择管道材料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部分,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手册针对常见的管道材料,如PVC管、镀锌钢管、不锈钢管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分析,以帮助设计人员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管道材料。
第五部分:管道连接技术管道连接技术对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部分对常见的管道连接技术,如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应用示例,以指导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管道连接方式。
第六部分: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既可以满足环保要求,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排水设计手册目录壹、设计原则 2 贰、设计内容.2 叁、初步设计.3 A 设计说明.3 (一)设计依据 3 (二)设计范围 3 (三)室外给水设计 3 (四)室外排水设计 3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 Ⅰ、说明.4 Ⅱ、给水系统.4 Ⅲ、消防系统13 Ⅳ、热水系统29 Ⅴ、排水系统37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53 (六)节水、节能措施.53 B 设计图纸53(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3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54 C 主要设备表57 肆、施工图设计.58 (一)设计内容.58 (二)图纸目录.58 (三)设计总说明.58 (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8 (五)水泵房平、剖面图.59 (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59 (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59 (八)系统图.60 (九)局部设施.61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61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61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61五、设计图纸校对63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74七、工作职责说明75 六、设计流程76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项施工图名称内容图纸次比例1 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1 基地排水管2 排水横主管3 排水立主管4 横支管5 器具排水管6 通气主立管7 通气支管8 管道间2 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1 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2 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3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4 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5 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1 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2 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3 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4 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5 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6 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1 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2 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3 伸廷通气管的位置4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5 清扫口的位置6 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1 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2 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3 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4 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1 管道转向位置2 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3 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1 坡度23 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4 管路转向位置1 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给排水设计手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给排水系统在建筑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保证建筑物内外的生活用水供应和废水排放的安全与顺畅,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居住舒适度。
本手册旨在为设计师和相关人员提供关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指导,包括设计要求、选择标准、施工技术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内容。
二、设计要求1. 建筑物功能和使用需求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确定水源供应、用水量以及废水排放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住宅建筑的给水需求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和灭火用水,而商业建筑则可能需要考虑额外的需求,如餐饮用水、医疗用水等。
2.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给排水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设计人员应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等。
3.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人员应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和设备,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充分考虑维修和维护的便利性,为后期的保养工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和通道。
三、设计原则1. 系统分区和布局给排水系统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分区设计,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干扰和交叉。
例如,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系统应分开设置,以避免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
2. 材料和设备选择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材料和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
设计人员应选择高质量、符合标准和适用于具体使用场景的材料和设备,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的同时,还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技术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人员应与施工方充分沟通,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现场监理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水压不稳定水压不稳定是给水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高差、管道径向尺寸、流量需求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装调整,保证系统的水压稳定。
建设给排水设计手册-给水培训-赵锂
• 1.1.6 小区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应按现行 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GB 50045确定。
• 1.1.7 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 水量的10%~15%计。
• 1.1.13 汽车冲洗用水定额,应根据采用的 冲洗方式,以及车辆用途,道路路面等级 和沾污程度等,按表1.1.13确定。
表 1.1.13 汽车冲洗用水量定额 (L/辆·次)
冲洗方式 高压水枪冲洗 循环用水冲洗 抹车、
补水
微水冲洗
蒸汽冲洗
轿车
40~60
20~30
10~15
3~5
公共汽车
载重汽车
80~120
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 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
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 3.2.4B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
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25mm, 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从最高水位以上进入水池 (箱),管口为淹没出流时,管顶应装设真空破坏器等防虹 吸回流措施。
• 2)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的节水用水定额。 • 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使用要求可按表1.1.14-2确定。
1.1.15 旅馆和医院进行初步设计时,可按表 1.1.15 综合用水量标准选定。
表 1.1.15 旅馆和医院生活综合用水量及小时变化系数
建筑物名称
生活用水量标准
单位
小时变化系数
• 1.1.2 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应按小区人口和 表1.1.9的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是一本涵盖了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专业手册,它对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设计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手册内容涵盖了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规范、管道材料选用、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进行详细论述。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包含了给水系统的相关知识。
在建筑工程中,给水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的日常生活用水,还涉及到消防用水等诸多方面。
本手册详细介绍了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水质要求、水源选取、管道布置、泵站选型等内容,使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满足需求的给水系统。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也包含了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
排水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污水排放和雨水排放,还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方面。
本手册详细介绍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方式、管道材料选用、雨水收集利用等内容,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设计指导。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还介绍了相关的管道材料选用、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内容。
管道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而设备选型和安装调试则是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手册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实用性的设计参考。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还包括了一些实际案例和运行维护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给排水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原理和规范要求,并能够在实际设计中更加得心应手。
运行维护方面的内容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搞好给排水系统后续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作为一本权威的专业设计手册,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对设计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设计人员掌握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规范要求,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是一本涵盖了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方面的权威参考手册,旨在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实用信息。
该手册涵盖了建筑物内外的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管道、泵站、阀门、水箱等方面的内容,是相关领域的权威参考资料。
本手册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全面细致的内容,以及实用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深入和全面的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主要是建筑物内给水系统的设计,重点考虑了供水管道布置、水质保障、消防给水等方面内容。
针对不同场所的建筑需要,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要求和实例,例如高层建筑的供水系统设计、商业综合体的给水系统设计等。
第二部分涉及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了建筑物内外的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排放系统设计等内容。
此部分详细介绍了管道布置、管材选择、防馆排气设计等技术要点,以及实用的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第三部分聚焦于给排水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详细介绍了泵站、阀门、水箱、水处理设备等的选择和配置原则,并提供了相关设计计算和实用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设备的应用。
第四部分是关于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强调了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见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方法,同时也提供了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建议。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以其全面的内容和实用的案例分析,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权威手册。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更好地运用本手册提供的知识,为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第一章绪论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涉及到室内卫生设施的运行,还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
本手册是给排水设计的参考指南,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
第二章设计原则2.1 环保原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是实现环保目标的关键。
2.2 安全原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考虑到灾害和事故的可能性,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经济原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经济性,尽量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优化系统的布置和管道的尺寸,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的经济性。
第三章给水系统设计3.1 给水系统概述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建筑物所需的清洁饮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等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水源、取水设备、输水管道、水泵等组成部分。
3.2 给水系统设计步骤3.2.1 水需求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人数,计算出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求量。
同时,还要考虑到用水峰值时段的需求,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高峰负荷。
3.2.2 系统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水需求,合理布置输水管道和设备。
尽量缩短供水管道的长度,减少阻力和能耗。
3.2.3 设备选型根据水源的类型和水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过滤器和消毒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规格和数量。
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4.1 排水系统概述排水系统是指排泄物和废水从建筑物中排出到污水处理厂或排水管道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污水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环节。
4.2 排水系统设计步骤4.2.1 污水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人数,计算出日常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产生量。
结合污水的水质要求,确定污水处理的方式和设备。
4.2.2 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排水需求,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设备。
给排水设计手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
第一册常用资料
符号,图例,单位,物理化学,管道接口,防水防腐绝热,管道水力计算
第二册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水,建筑消防,热水及饮用水供应,建筑排水,屋面雨水,建筑中水,特殊建筑给排水,循环水冷却,给水局部处理,污水局部处理,居住小区给排水,管道材料及敷设
第三册城镇给水
城镇给水系统,输配水,地下水取水,地表水取水,泵房,净水工艺选择,混凝,过滤,消毒,生物接触氧化化处理,臭氧、活性炭处理,除铁、锰、氟,排泥水处理,水厂总设计
第四册工业给水处理
工业给水处理方法和水质分析,水质预处理,药剂软化,离子交换,膜分离,系统选择与泵站设计,循环冷却水处理,循环冷却设施,冷却构筑,循环冷却设施,冷却构筑计算、选择与布置
第五册城镇排水
排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城镇河湖,排水泵站,城镇污水处理总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污泥处理,城镇污水厂总体布置,城镇垃圾处理第六册工业排水
工业排水管道,料渣水力输送,工业水处理的前期工作及预处理,钢铁工业污水处理及实例,有色金属工业污水处理及实例,炼油工业水处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电子工业水处理,轻工业水处理
第七册城镇防洪
第八册电气与自控
第九册专用机械
移动式取水设备,拦污设备,加药设备,搅拌设备,上浮渣排除设备,曝气设备,排泥设备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提水和引水设备
第十册技术与经济
第十一册常用设备
泵,动力设备,水处理设备,起重设备
第十二册器材与装置
金属管材,非金属管材,阀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药剂,卫生器具,水处理器材,加药气浮及消毒设备,给水设备,膜分离水处理设备,软化除盐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消防设备与器材,检测仪表。
给排水工程设计技术手册
给排水工程设计技术手册一、引言本技术手册旨在为给排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
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需考虑各项关键要素,如水资源利用、管道布置、设备选择和施工过程等。
本手册将重点讨论这些关键要素,并提供实用的技术建议,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水资源利用1. 水资源概述水资源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浪费和环境影响。
设计师需要了解当地水资源供应、水质状况和消耗情况等信息,以便在系统设计中进行权衡和决策。
2. 污水处理与回用污水处理与回用是现代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的处理与回用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降低水资源消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者应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和用水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技术,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管道系统设计1. 管道布置原则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合理的管道布置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管道布局、坡度、直径和材料等因素,以确保管道能够顺利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2. 设备选择与安装给排水系统中的设备选择和安装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者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泵、阀门、管件等设备,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正确安装与连接。
3. 排气与放空在给排水系统中,排气与放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设置排气阀和排气孔,能够避免气阻影响系统运行和管道爆裂等问题的发生。
设计者应根据系统布置和特点,合理确定排气与放空点的位置和数量。
四、施工与验收1. 施工前准备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和评估,施工图纸的制定和共享,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现场施工现场施工是给排水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设计者应密切配合施工方与监理方,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 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和性能达标的重要环节。
设计者需要对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组织相应的验收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设计手册
第一册常用资料
符号,图例,单位,物理化学,管道接口,防水防腐绝热,管道水力计算
第二册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水,建筑消防,热水及饮用水供应,建筑排水,屋面雨水,建筑中水,特殊建筑给排水,循环水冷却,给水局部处理,污水局部处理,居住小区给排水,管道材料及敷设
第三册城镇给水
城镇给水系统,输配水,地下水取水,地表水取水,泵房,净水工艺选择,混凝,过滤,消毒,生物接触氧化化处理,臭氧、活性炭处理,除铁、锰、氟,排泥水处理,水厂总设计
第四册工业给水处理
工业给水处理方法和水质分析,水质预处理,药剂软化,离子交换,膜分离,系统选择与泵站设计,循环冷却水处理,循环冷却设施,冷却构筑,循环冷却设施,冷却构筑计算、选择与布置
第五册城镇排水
排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城镇河湖,排水泵站,城镇污水处理总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污泥处理,城镇污水厂总体布置,城镇垃圾处理
第六册工业排水
工业排水管道,料渣水力输送,工业水处理的前期工作及预处理,钢铁工业污水处理及实例,有色金属工业污水处理及实例,炼油工业水处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电子工业水处理,轻工业水处理
第七册城镇防洪
第八册电气与自控
第九册专用机械
移动式取水设备,拦污设备,加药设备,搅拌设备,上浮渣排除设备,曝气设备,排泥设备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提水和引水设备
第十册技术与经济
第十一册常用设备
泵,动力设备,水处理设备,起重设备
第十二册器材与装置
金属管材,非金属管材,阀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药剂,卫生器具,水处理器材,加药气浮及消毒设备,给水设备,膜分离水处理设备,软化除盐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消防设备与器材,检测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