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忆往昔 展未来——记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40年
CICPA行业改革发展40周年专题忆往昔展未来—记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40年■黄光松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重建,如 同一粒种子,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 心和呵护下被种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 地上,历经风雨,坚韧的发芽、散 叶、开花,到如今硕果累累,成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回顾梳理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为新 时代全面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提 供有益借鉴。
1980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成 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正式拉 开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的 帷幕。
随后,国务院和财政部出台一 系列扶持措施,采用考核的办法,在 短时间内选拔出了一批经验丰富、业 务能力较强的注册会计师。
为打破当 时行业社会认知度低、发展缓慢的状 态,1986年,国务院颁布《注册会计 师条例》,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 地位和业务范围。
1988年,中国注 册会计师协会的成立,为行业发展提 供了组织基础,迈开了行业管理的第 —步。
1991年,为规范行业人才选拔和 培养方式,我国举办首次注册会计师 全国统一考试。
1993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颁布,标志着 行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大步向规范化 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行业建立了合 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时在制定执业 标准、健全管理制度、整治分支机构 管理、整顿市场秩序等方面开展了大 量工作,事务所数量飞速增长。
1999年,会计师事务所率先在社会中介行业中完成了脱钩改制。
2003年,中注协颁发《关于加强协会自律管理体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协会管理体制创新。
2004年,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试行)》,实现了行业监管机制的从行业管理来看,应当厘清和协调各方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关系,明确政府各部门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行业的具体监管职能。
发挥协间监管的作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使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自律职能有效发挥,落实服务、监督、管理、协间的职能。
2005:中国会计改革的新元年
和一些特别规定具有代: 剖生, 值得国际会计准则借鉴和吸收。
在会计 准则 实现趋 同的同时 , 审计 准则 国际趋 同的步伐也在 加快 。时隔一个月后的 1 8日, 2月 一个 月前 的相 同场景再 度在北 京 出现 , 这次 中方代表人 仍是财政 部副部 长 、 兼任 中国 审计准则 委员会 丰席 王军 , 外方代表 则是 国际会计 的另一权威机构一 一 国 际审计 与鉴证准则理 事会 主席 约翰 - 茨 。双方就 中 国审计准 则 科
格. 中国会计的发展进程将会对世界会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会计 、 审计准则 国际趋 同联合声了历史性的突破 , 由此翻开 了 并
新的一页。
中国会计国际趋同的进程, 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进程。 早 在上个世纪 8 年代 中国会计学 会成立之际 , 0 就开始 了会计准则建
舞 台的重要成 员 ,而且具备 了参 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能力 与资
会计 、 审计准则建设的完成并实现国际趋同;
会计 法颁布实施 2 0周年声势浩大 的纪 念活动 ; 会计 目标 的新定位 ; 高级会计人才工程 的全面启动 ; 杰出会计人 才表彰 ; 注册会计师人才战略 的实施……
首个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一 一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 即《
披露 》 。 为 了借鉴西方 国家会计准则 的经验 ,财政部于 19 年 1 9 8 O月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但会计国际趋同需要一个
过 程 , 求全球会 计界持续 不懈 的共 同努力 ; 要 二是 明确 了中国会
的国际趋 同共 同签署 了联合声 明 , 阐明经济全球化 背景下 审计 准 则国际趋 同的重要性及双方的共同主张 。国际审计 与鉴证 准则理 事会 , 合声 明中高度赞赏 中国在 审计准则 国际趋 同方面所 作 在联 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 认为这种努力和进展为发展中国家和
2013 中国十大财会事件
事件1:万福生科曝家丑中介机构遭重罚入选理由:万福生科造假案例影响恶劣,对投资者甚至资本市场影响甚大。
2013年3月,万福生科曝家丑,自查上市之前三年的业绩报告均涉及造假,虚增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
5月10日,证监会正式通报了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及相关中介违法违规案,并对涉事各方作出相应处罚,平安证券作为万福生科的保荐机构被重罚7665万元人民币,领到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严厉罚单”,并暂停保荐资格三个月,对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没收业务收入138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撤销其证券服务业务许可。
业内人士认为,从本次对平安证券等保荐机构的处罚力度来看,监管层将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切实推动各方归位尽责,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事实上,2013年1月8日开始的IPO 财务核查,被称为“史上最严”,在这项核查中,共有268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其数量占此前在审IPO 企业数量的30.49%。
事件2: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航母“瑞华”面世入选理由:两大事务所强强联合,实乃我国本土事务所做强做大的标志性事件。
2013年5月31日,国富浩华与中瑞岳华宣布合并为“瑞华”,7月1日起,中瑞岳华与国富浩华开始统一以“瑞华”的名义承接新业务。
瑞华在中注协“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排名中位列第三,收入规模已经超过安永华明及毕马威华振等“四大”,成为本土事务所的航母。
事件3:《税收征管法》修正案引发业界争议入选理由:涉税鉴证业务由谁来承担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税收征管法》修正案更是让这个话题持续升温。
2013年6月7日起,《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正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现行《税收征管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
”修正案将其修改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委托税务师事务所办理税务事宜”,由此,税收业务究竟应该由谁代理引发注会、注税、律师等行业的极大关注。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作者:王思媛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年第04期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经济一直是中国飞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有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就产生了数字和计数,也就使会计逐渐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开始慢慢地发展。
一、会计的出现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已经拥有了与经济相关的活动,虽然在原始社会没有货币,同时无法进行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活动,但是人们可以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
在当时社会,人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创造了实物记事法、绘画记事法、结绳记事法、刻契记事法等一些计数方法,用于记录人与人之间经济发生的事件。
这也就是在原始社会中会计的萌芽。
二、会计的发展(一)单式记账法1.西周时期的会计到了奴隶制社会,会计也就进入了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真正出现会计这一词语,同时也出现了会计的职称和命名,在此期间,人们对于会计的认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综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而在西周时期,也真正出现了“司会”这一会计职务。
司会是西周时期的会计长官主要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下属管理着不同的会计业务,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进行空间业务的分离,他们表示着西周时期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并由此出现了最早的财务报表。
因此,在我国西周时期,会计组织已经开始出现。
同时,在中国会计发展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单式记账法也从这个时期正式的出现了。
2.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1)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准则,他认为会计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平衡性,即会计要在收入、支出和结余上一定要正确,不能出现错误的数字和未记录已发生的经济活动。
(2)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
在此法典中,也有部分内容对会计有许多的关系,首先就对会计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了规范,对于会计内容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也出现了一些处罚措施;其次是对会计薄书保管的规定,若会计薄书丢失,要论处同等数额的处罚;若对当时的原始凭证进行涂改、丢失、伪造等情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处罚;若有财务报告出现假账等情况也都会有相应处罚方式。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发展历程[摘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特定时期的会计发展水平是以该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前提的。
会计总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行业紧紧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我国的会计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近5年来,赶时趁势,创新思维,会计模式初步实现了突破性转变,会计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会计法制进一步完善、健全,注册会计师事业蓬勃发展,会计队伍日益壮大,会计理论研究活跃、深入,会计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
回顾30年来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上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
与中国经济改革相适应,我国会计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会计发展会计制度一、满足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会计制度的恢复、完善和重建 ,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在这一时期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
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降低成本水平,乃至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会计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我国会计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作者:孙长新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7期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及信息管理系统,会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一、我国会计史研究现状(一)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我国在会计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会计史研究组织不断进化。
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决定筹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并确定了学术研究计划。
1996年,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对专业研究组进行整合,成立了6个专业委员会,其中继续保留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作为其开展学术研究的主要形式。
2003年,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再次对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组建了10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仍然保留会计史委员会。
(2)会计史学术研究活动日渐活跃。
自会计史研究组织建立以来,先后在全国不同地方举办了5次主要的会计史研究学术活动。
这些学术活动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其学术活动内容由宏观到微观,其范围由狭窄到宽泛,其对象由抽象到具体,其主题由历史到现实,其视野由国内到国外。
(3)会计史教育逐步规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史课程,自1990年起开始培养会计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1995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
在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及具有广泛影响的出版社出版计划中均有会计史方面的教材。
如由郭道扬教授主持的《会计史研究——历史·现实·未来》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计划教材,由王建忠教授主编的《会计发展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计划教材,这些教材的编撰和出版都反映出会计史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会计史教育逐步趋向规范化。
(4)会计史教育和研究人员队伍日益壮大。
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后改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以会计史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尤其是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基础,形成了老中青年龄构成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高水平的会计史研究人员队伍。
决定会计发展的6个重大事件
决定会计发展的6个重要事件1、意大利商业革命——促使了复式簿记的诞生。
2、东印度公司——形成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概念,同时也促使了股份公司的产生。
3、英国工业革命——成本会计产生,使以商品买卖活动为主的传统会计向以工业化生产为主的近代会计转变。
4、南海公司泡沫——揭开了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
5、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公认会计原则的确立;企业会计正式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6、20世纪末的新经济浪潮与安然丑闻——传统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遭遇质疑,会计准则受到全新的挑战。
1、意大利商业革命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连接点。
中世纪,意大利的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促使商品货币经济关系迅速发展,随着贸易的发展,意大利的商业和金融业获得长足发展,居欧洲领先地位。
此时,在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出现复式簿记的萌芽。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总结前人的实践基础上出版《数学大全》(又名《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在第三部分的簿记中详细论述了借贷记账方法,提出“借”、“贷”符号、会计基本恒等式、财产清算方法,日记账、分录账、总账登记方法,以及试算平衡方法。
卢卡·帕乔利由此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商业革命促使了复式簿记的诞生。
2、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着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
由于东印度公司在每次航海后都没有足够的现金向股东支付股利,于是便用下次航海的股份来代替,这就是股票股利的前身。
当最后清算股本时,需要极其复杂的会计核算,于是,1657年9月该公司发布新章程,允许签发永久性的股份,作为未来所有航海冒险活动的一种联合投资。
将每次清算转换为永久性股份,提出每年而不是每次冒险活动结束时结算利润,从而形成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概念,同时也产生了股份公司。
这些引起会计思想的巨大变化,对建立以年度为报告期的划分基础,确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固定资产和固定负债的划分界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1985年分布会计法
1992年南巡讲话,十四大提 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 标
1993年第一次修订会计法
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件的出现 1999年第二次修订会计法
对外开放的深入
2000年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
会计报告条例,修改资产负
债定义
24
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 现实质性趋同
社会背景
改革内容
1996年“琼民源”事件 1997年发布关联方准则
9
30年会计改革的主要成就
重建会计的组织管理机构
1949年,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处,以后改为会 计制度司
1967年7月1日,财政部实行军管,会计司撤销 197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又恢复
了停顿了11年的会计制度司 1985年3月,上海市财政局设立会计事务管理
处 各区县相应设立会计管理机构
13
上海会计人员(2008年6月3日)
学历 初中及以下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小计
人数 33385 58781 156341 167638 56668 2929 75 475817
百分比
7.01%
12.35%
32.85%
35.23%
11.90%
0.61%
0.01%
100%
14
上海会计人员(2008年6月3日)
2001年加入WTO,2001年 中国承诺最迟到2006年底,
IASC改组为IASB
开放我国会计市场
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
美国出台SOX法案
加入WTO时的承诺到期, EU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 2006年发布新会计准则 位,贸易摩擦频繁
23
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 现实质性趋同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来源:中国会计视野发布时间:2011-07-081949年1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处,1950年9月改设为会计制度司,由该机构承担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制度的任务。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图1)公布《中央金库条例》,其后财政部制订《施行细则》。
金库会计制度是新中国在会计核算制度方面颁行的第一部行政规章。
1950年10月27日,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金库制度会议,会议讨论并于会后试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首次为国家财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确立了体系完整的统一规范。
1951年6月1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财产核定资金的决定》,规定全国国营企业的资产和资金重新清理登记。
经两年工作,查清固定资产原值223.6亿元,净值158.9亿元,流动资金15亿元。
196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内容。
1978年9月,国务院修改颁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计干部技术职称及其具体内容作了原则规定。
197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正式恢复会计制度司建制,并开始办公。
1979年,我国恢复招收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年1月8日,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会长王丙乾,秘书长杨纪琬。
1980年12月,财政部颁发《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即会计师事务所)的暂行规定》。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981年1月1日,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此系新中国第一家由财政部批准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设立首批会计学专业的博士点,批准葛家澍、娄尔行教授为博士生导师。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作者:房慧蔡晓晓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08期摘要:我国会计发展史源远流长,大致分成了古代会计发展,近代会计发展,现代会计发展这三个阶段。
我国的会计制度在这些阶段不断变迁,趋于完善。
目前有不少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是是零星分散的。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系统地将整体线路整理出来,并给予研究总结。
关键词:会计;发展史;展望一、中国会计通史方面研究中国会计通史,是中国会计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中国会计历史进程,会计发展各方面及会计相关内容的全面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上、下)、高治宇专著《中国会计发展简史》(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李宝震和王建忠专著《中国会计简史》(198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期刊杂志。
(陈阳,2014)以上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是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分上、下两册,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上册)、1988年(下册)出版发行。
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历史的著作,填补了中国会计史学的空白。
(付磊,2008)自此,中国会计的发展不再是无据可查的“盲史”。
该书自出版以来,于多国翻译发行,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学术领域,其观点开始延伸到世界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
二、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一)古代会计发展远古:主要是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
刘常青《中国会计记思想的演进脉络》、韩东京的《谈中国古代会计思想的萌芽》有详细提到。
商朝:这个时期的会计思想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奴隶主控制着商朝的经济命脉,思想远远落后于其应该达到的水平,因而“官厅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西周:采取了井田制,各种元素导致了会计名称的产生。
李嘉瑗《中国发展史采撷》表示三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进销存日报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产负债表都是从这个格式演变而来的。
张汉兴与会计风暴:一位会计学专家的历史解读
张汉兴与会计风暴:一位会计学专家的历史解读一、张汉兴个人简介张汉兴,中国会计学界的重要人物,不仅是一位资深的会计学专家,还是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学历史学家。
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教育、实务和研究多个领域,对中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汉兴的教育背景深厚,他在国内知名财经学府接受了系统的会计教育,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他的学术成就丰硕,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和专著,为会计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实务方面,张汉兴曾在大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深知会计实践中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他的研究往往能够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他的学术观点和实务经验在会计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推动中国会计改革和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会计发展历史回顾会计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然而,现代会计的发展却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变革和事件。
在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开放,会计行业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其中,“会计风暴”便是这一时期内发生的一起重要事件。
“会计风暴”指的是一系列涉及会计舞弊、财务造假等严重问题的丑闻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整个会计行业的信誉和公信力造成了严重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张汉兴等会计学专家开始积极投身于会计改革和规范化工作之中。
三、张汉兴在会计风暴中的角色作为会计学专家和实务界的权威人士,张汉兴在会计风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积极参与了会计改革和监管工作,致力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他的行为和决策对会计风暴的走向和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来说,张汉兴在会计风暴期间发挥了以下作用:推动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张汉兴深知会计准则在规范会计行为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他积极倡导并推动了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权威资料]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会计发展史源远流长,大致分成了古代会计发展,近代会计发展,现代会计发展这三个阶段。
我国的会计制度在这些阶段不断变迁,趋于完善。
目前有不少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是是零星分散的。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系统地将整体线路整理出来,并给予研究总结。
关键词:会计;发展史;展望一、中国会计通史方面研究中国会计通史,是中国会计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中国会计历史进程,会计发展各方面及会计相关内容的全面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上、下)、高治宇专著《中国会计发展简史》(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李宝震和王建忠专著《中国会计简史》(198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期刊杂志。
(陈阳,2014)以上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是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分上、下两册,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上册)、1988年(下册)出版发行。
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历史的著作,填补了中国会计史学的空白。
(付磊,2008)自此,中国会计的发展不再是无据可查的“盲史”。
该书自出版以来,于多国翻译发行,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学术领域,其观点开始延伸到世界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
二、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一)古代会计发展远古:主要是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
刘常青《中国会计记思想的演进脉络》、韩东京的《谈中国古代会计思想的萌芽》有详细提到。
商朝:这个时期的会计思想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奴隶主控制着商朝的经济命脉,思想远远落后于其应该达到的水平,因而“官厅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西周:采取了井田制,各种元素导致了会计名称的产生。
李嘉瑗《中国发展史采撷》表示三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进销存日报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产负债表都是从这个格式演变而来的。
春秋战国:《闲话中国古代会计史》中写到,人们在这个时期已经摆脱了复杂的象形文字,推动了会计记录法,更加的简明扼要,算筹又称算子被广泛使用。
浅谈中国古代会计发展值得传承的标志性成果
浅谈中国古代会计发展值得传承的标志性成果会计文化是一种历史实践的沉淀和积累,研究我国会计文化,对建立与时俱进的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实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对促进我国会计改革和企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监督不当等事件的不断出现,意味着我们的会计诚信建设存在一定的隐患。
中国的会计文化植根于博大精生、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对于它的研究将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一、会计文化概述会计文化在《辞海》中的定义是:“从广义上讲,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即会计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
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或正在形成为全体或大多数会计人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
我国目前的研究基本是基于狭义的会计文化概念,将会计价值观和会计道德观作为核心,研究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意识形态精神领域。
二、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1、中国古代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1)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文化发展与特征。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建立了初步的经济文化制度,最重要的是西周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创造了钟鼎文。
文字是表现会计各记录要素的必要条件。
随着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得会计文化在西周时期已经跳出了原始计量、结绳记录的小圈子。
西周时期,建立了具有职司财计的独立经济核算部门,专职核算和考核西周的一切收支等经济活动,同时还明确了账务和实务的分工,以达到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财务的纪录、核算开始逐步形成,主要是采用“出入”作为记账符号,初步使用四柱式记账方法进行记录,编制各种凭证、账册和形成会计报告等。
中国会计发展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以下为我们小组对于我国会计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如何更好发展会计行业的总结和建议:一、回首中国会计三千年沧桑史回首中国会计三千年的发展史,是漫长而曲折的,充满了艰辛。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
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再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
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
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
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
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
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
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
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
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
安然事件 会计假账和诚信危机
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美国安然能源公司,一个居世界500强第7位,2000年营业规模过千亿美元,让世人赫然的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倒塌了……案例介绍1985年7月成立的安然公司,以中小型地区能源供应商起家,总部设在休斯敦,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
其资产膨胀速度如滚雪球一般快速壮大,到破产前,公司的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总收入达1 000亿美元,而下属公司(包括合作项目)更是达到3 000多个。
安然主要营销电力和天然气。
1990年,安然收入的80%来自天然气传输服务业,而到2000年其收入的95%来自能源交易与批发业务。
壮大后的安然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它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证券。
安然管理层认为,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20世纪90年代末,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另外安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
90年代末期至2001年夏天,安然在金融运作上获得极大成功,1995年安然公司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6年都排在微软、英特尔之前,它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由于它的“出色表现”,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业界认为是资本运营的高手。
可是,安然的成功毕竟是个泡沫,这个泡沫导致安然的股价从2000年的每股90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安然最终于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安然破产不仅使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而且造成该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1997年至今,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 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隐藏债务25.85亿美元,通过大约3 000家SPE(其中有900家设在避税天堂)进行自我交易、表外融资、编造利润,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史摘要:中国会计文化是在古代账簿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关财务、计算制度的综合文化,集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观念与制度等方面为一体。
在我们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计的发展也随之发展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精神文明在会计领域的反映。
要研究中国会计文化, 就应该对会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
本文就从各个历史时期展开,介绍了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从中寻求会计文化的发展,希望会使大家对中国现代会计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关键词: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精神文明在会计领域的反映。
要研究中国会计文化, 就应该对会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
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会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一、中国古代会计文化发展的历程在旧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最早期的会计,为近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西周时期初步会计报告思想,根据《周礼·天官·冢宰》载:"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日入其成,月入其要"这里的日成、月要、岁成都是按不同会计时期编制的会计报告。
西周时代的官厅会计中出现以"入"和"出"作为记账符号。
西周时期会计的文化特征是:有了比较系统的财会机构,并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报告思想。
官厅会计形成完整的考核监督功能,“入”和“出”这一源自西周的记账符号影响了中国官厅会计几千年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COUNTING会计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古以来,中国因贱商、病商而轻视会计,直至现代社会这种思想病根犹存。
2011年10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通知,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正式立项,这一重大事件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的这种不良状况!重大立项的意义重大,在于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会计工作,特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方式,出资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及其当代会计工作者写史,为历代会计工作领导者、管理者,以及理财家树碑立传。
这一重大立项不仅坚定不移地确定了中国会计工作与会计学的历史地位,而且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它将对当代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起着持续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完全具备撰写一部《中国会计通史》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和原商业部,以及中国会计学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十分重视会计史研究与会计史教育。
在这些部门的领导和推动下,三十多年来,我国会计史研究与会计史教育已步入世界先进之列。
近年来,从国内与国际各种会计学术会议上表达的意见看,不少中外学者认为,当今中国最具备写一部《中国会计通史》以填补这个领域空白的条件,原因在于:(1)中华原始会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它对世界会计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的史前考古成果与对史前会计文化的研究成果,已为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而伟大的历史,中式会计曾经长期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会计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特色,有很多地方值得大书特书;(3)新中国建立六十多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当代会计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折与史无前例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会计改革成就,对全球会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已公认中国近几十年来建立起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
所以,中外学者认为,无论是新中国的六十年,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都在一部《中国会计通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原因,中外学者认为只有中国可以把以上三方面融会贯通起来,写出一部《中国会计通史》,而这是目前其它一些国家所不具备的条件。
加之有中外会计界的支持,并且可以—— 党和国家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立项为会计人员写史自THE CHINES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2011.129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1292以上世纪八十年代郭道扬教授所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册)作为基础,故项目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重大立项的研究构成及其最终成果“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分为三个分支课题:(1)“中国会计通史”研究;(2)“中国会计史教程”研究;(3)“会计史比较研究”。
以上三个方面以“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为中心成果,以会计史教材系统建设为服务于会计教育改革的落脚点,从总体上形成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与会计史比较研究的体系。
这个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体现为三部著作:(一)《中国会计通史》书将由郭道扬教授著,它将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会计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科学预测中国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预期研究成果《中国会计通史》作为具有填补空白意义与价值的通史,其研究所涵盖的时间,上至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为研究起点的中国会计的史前时代,下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以前的当代中国会计发展史,其历史时空跨度约为20~30万年之久。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书将突出对新中国六十年的会计史研究,而六十年中又将以会计改革三十年的历史成就作为研究重点。
(二)《中国会计史教程》该书将由曹大宽博士主持,其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其研究目标在于改革会计学课程设置体系,为推进我国会计史教学服务。
预期研究成果《中国会计史教程》在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审查并通过教三、研究创新及特色填补“中国会计通史”研究空白的立足点便在于创新,在创新中研究中国会计通史乃至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史中的重要问题,使研究、解决历史问题与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密切结合起来。
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的基本特色在于:1.通过考证与论证,阐明中国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产生的历史起点,明确最初它与中国史前人类及其社会生存、发展密切关联的这个重大历史问题。
同时,通过研究彻底改变以往在会计起源问题研究中的模糊认识,纠正世界上以往放弃对这一重要问题研究的错误做法,以可以信赖的研究结论,确定中国起源之际的会计思想与行为,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问题方面作出重大历史性贡献,并就此阐明中华原始会计文化对世界会计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显示中国会计史研究在全球范围的领先地位。
2.以考古成果为依据,本研究将致力于解决中国原始会计文化与夏商会计文化的连接问题,并将其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中所要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对待。
通过考证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在会计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确定会计文化对接目标,寻找对接的会计文化承续性历史渊源关系,使解决会计文化对接问题成为《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点与创新性研究点。
3.通过研究,明确中国会计的历史成就在世界会计通史中所应当占有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通过战国至唐宋时期会计史的研究,明确中国在会计组织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以及在会计方法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推动世界会计科学与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贡育部认可后,可直接作为会计专业的教科书,以通过教学提高学员对会计的认识水平及其科研能力,以及对会计学、审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中的前沿性问题的研究能力。
(三)《会计史比较研究》该书将由许家林博士主持,其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其研究格局系通过设计系列研究专题,最终形成会计史比较研究的专题体系。
预期研究成果《会计史比较研究》一书,在于通过教学引导硕士、博士与博士后研究会计、审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有助于他们写好学位论文与研究报告,以提高中国高端会计人才的科研素质及其创作水平,为实现中国会计研究走向全球服务。
“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是一个具有一定研究规模与难度的系统工程,其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治学修史方面,而且体现在为当代中国会计改革服务方面。
课题研究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所展开的会计史研究,培养善于把历史、现实与未来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人才,以及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研究培养出一批中青年会计史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开创中国会计史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新时代,进一步树立与提高中国会计科学研究与会计教育的国际地位。
课题研究所确定的总体目会计 ACCOUNTINGTHE CHINES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2011.12ACCOUNTING会计献,并以史实充分证明,中国会计的历史成就在“世界会计通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价值。
4.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古为今用”与古今研究一体化原则,一方面,首次系统研究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会计,明确它在会计发展方面的特殊性与具有特别意义的贡献;另一方面,将以中国近代银行会计史的研究作为过渡,系统研究新中国银行会计乃至资本市场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从而融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商业与金融会计史乃至财务管理史研究为一体,并切实把握其历史演进规律,阐明它发展的大趋势。
5、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计、审计与财务管理发展史,首次阐明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会计思想及其重要指导性作用,并把近三十年来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成就,通过历史性总结与评价公诸于世,确定当代中国会计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先进地位与作用,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同时,课题研究充分体现薄古厚今的精神,把弘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改革成就放在研究最突出的位置之上。
6.通过对三个分支课题的设计,把“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会计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以此显示会计史系统研究为会计教育改革、为各层次会计人才培养服务的精神。
三个分支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为一个科学的研究成果体系。
其中,《中国会计通史》是具有填补空白与全面创新价值的专著,它的出版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中国会计史教程》为中国第一部用于会计本科教学的教科书,而《会计史比较研究》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用于会计高学位教育与博士后会计史研究的专题教材,其研究创新格局将是前所未有的。
7.在总体上,本课题研究创新还集中体现在把历史、现时和未来三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思想与作法,尤其是 “中国会计通史研究”,始终坚持写史重在写规律的原则,既有分阶段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总结,也有从总体上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揭示,并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会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体现治史致用的精神。
8.对中国古今与中外会计史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比较研究,既具有跨学科研究特色,也具有融合性研究特色及其比较会计史研究的特色;通过纵横方位的比较研究,既突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也通过所作出的科学结论确立中华会计文化在世界会计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9.最终成果具有图文并茂特色,通过珍贵会计文物图片的收藏挽救了中国的大量会计文物,显著地提高了最终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著作的收藏价值,以及在会计史教学中的价值。
10.本课题研究自始至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理论为指导,以及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的精神,破除历史问题研究中的唯心主义与形式主义,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与正确性,提高中国会计通史研究的社会信任力度和公信价值。
担“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北京瑞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一合作关系体现了教学科研单位与实际部门的结合。
在18位核心成员中,除首席专家郭道扬教授外,其余17人均具有博士学位。
在核心成员中,有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2人,这支研究队伍体现了老、中、青结合。
我们认为,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是中国会计界共同的事业,它关系到写好会计人员的历史和推动中国会计教育事业改革与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大问题。
尽管课题组阵容比较强大,且撰写中国会计史的经验较为丰富,但完成这个责任重大的课题,却必须依靠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领导与支持,以及其他部委与科研单位的支持,还需要有全国会计界、审计界、财务界与会计教育界的一千二百多万会计同行的支持。
课题组全体成员必将会尽职尽责、同心协力,高质量地完成这个课题,向党和国家,向中国会计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课题组承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