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高频可打印
高考化学知识点高频可打印一、知识概述《物质结构与性质》①基本定义:物质结构与性质,说白了,就是研究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这些构成元素是如何影响物质特性的。
②重要程度:这可是个硬骨头知识点,不仅在化学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是连接微观世界和宏观性质的桥梁。
搞懂了它,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就能更上一层楼。
③前置知识:得先知道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结构,还有化学键这些基本概念,不然像听天书一样哦。
④应用价值:生活中很多东西的特性都与物质结构有关,比如为啥钻石那么硬,为啥石墨能写字,懂了这些知识,你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就像是一张复杂的交通网络图,物质结构与性质是这个网络的核心站点,四通八达,连接着原子、分子、晶体等多种知识分支。
②关联知识:与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类型等知识点紧密相连,它们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在于物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联系起来。
关键在于理解原子、分子的排列组合方式如何决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④考点分析:高考中这可是个常客,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要求你分析物质性质背后的结构原因,或者根据物质性质推断其可能的结构。
三、详细讲解咱们就从原子结构说起吧,这是物质结构的基础,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就像太阳系里绕着太阳转的那些行星一样,电子围着原子核转。
这个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元素的化学反应其实就是电子的得失或共享。
再来说说化学键,就是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有些化学键像胶水一样把原子紧紧粘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比如离子键、共价键等,会让物质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比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但因为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一种超级硬,另一种却能用来写字。
还有晶体结构,那也是个大话题,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里有规则地重复排列形成的固体。
晶体可以分成好多种类,比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等,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这跟晶格中粒子是如何排列的密切相关。
2020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②书写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③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④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⑤分子中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⑥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分子的性质;⑦常见四种晶体的判断方法及性质;⑧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⑨均摊法求解晶体化学式;⑩常见晶体结构分析;⑪有关晶胞的计算。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解题方法与技巧(1)核外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
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为了简化,通常把内层已达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部分称为“原子实”,用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
例如,K:[Ar]4s1。
(2)核外电子排布图:用□表示原子轨道,↑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自旋方向的电子。
如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
核外电子排布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自旋情况以及成对电子对数和未成对的单电子数。
(3)价电子排布式:如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价电子排布式能反映基态原子的能层数和参与成键的电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
(4)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主要依据之一。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以硫原子为例)3、电离能的应用:①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②分析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如某元素的I n+1≫I n,则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③判断化学键类型。
4、电负性的应用:①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以及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②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③判断化学键类型。
标准:以最活泼的非金属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变化规律:①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质结构与性质18种元素72种元素15、16、17纵列依次称为A、ⅣA、ⅤA、ⅥA、ⅦA族、7、11、12纵列依次称为B、ⅥB、ⅦB、ⅠB、ⅡB族常考Fe,Cu及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第18纵列称为零族(稀有气体元素)、2两个纵列划为s区(价电子电子在s轨道)13~18六个纵列划为p区(价电子在p轨道)3~10八个纵列划为d区(价电子在d轨道)ds区第11、12两个纵列划为ds区(价电子在d、s轨道)f区镧系和锕系元素属于f区(价电子在f轨道)Ps:价电子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的电子。
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知识点1 单核微粒半径大小判断规律(1)先看电子层数,若不同,则层数多者微粒半径大(如:Br>Cl>F)(2)若电子层数相同,再看原子序数,序数小者半径大(如:Na+>Mg+>Al3+)(3)若是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的离子或原子,核外电子多者半径大(如:Fe>Fe2+>Fe3+)知识点2 有关周期和族的几个关系(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主族(ⅠA~ⅦA)和副族ⅠB、ⅡB族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ns+np或ns)。
(3)副族ⅢB~ⅦB族的族序数=最外层s电子数+次外层d电子数。
(4)零族: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或2。
第二部分:元素周期律知识点1 周期律基本内容知识点2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元素原子失电子(还原性)能力强弱比较依据(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靠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2)比较元素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越易发生,失电子能力越强。
(3)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
(4)根据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失电子能力强的置换成失电子能力弱的。
(5)一般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能力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Fe对应的是Fe2+)(6)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通常作负极的金属性强;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性弱。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前言:高中化学120个关键知识,为高中理科生整理,请同学们收藏学习,为了资源的共享,请把此资料转载分享、或发表在博客、论坛上,以便分享给更多的同学一. 学习内容: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二.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共价键、离子键及金属键的主要区别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了解等电子体的含义。
了解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掌握不同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掌握影响晶体熔沸点、溶解性的因素。
三. 学习重点、难点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特点,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酸性的因素四. 学习过程(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三种化学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形成过程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元素典型金属(含NH4+)和典型非金属、含氧酸根非金属金属实例离子化合物,如典型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多原子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等金属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4+的形成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共价键的三概念意义共价键按成键形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两种,σ键主要存在于单键中,π键主要存在于双键、叁键以及环状化合物中。
σ键较稳定,而π键一般较不稳定。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大特征。
2、分子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
它们的立体结构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与物质的性质
10
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1
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6
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7
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配位键的含义。
8
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9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构与性质模块
分类
序号
知识点内容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模
块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
2
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3
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4
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 配合物和晶胞配位数的确定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配位数的确定一、各种典型配合物中配位数的判断1.配位数可以等同于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原子形成的配位键键数,也可以等同于配位体的数目。
如[Ag(NH3)2]NO3、[Ag(CN)2]-、[Cu(NH3)4]SO4、[Cu(H2O)4]2+、[Zn(NH3)4]2+、[Zn(CN)4]2-、K3[Fe(SCN)6]、[Fe(CN)6]3-、[FeF6]3-等配合物或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的数目以及配位原子形成的配位键键数均相等,其中Ag+离子的配位数为2,Cu2+离子与Zn2+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Fe3+离子的配位数为6。
一般规律:一般配合物的配位数可以按中心离子电荷数的二倍来计算。
又如Ni(CO)4、Fe(CO)5、Cr(CO)6等羰基化合物中Ni、Fe、Cr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5、6。
[Co(NH3)4(H2O)2]Cl2、[CrCl(H2O)5]Cl2中Co2+离子与Cr3+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
说明:羰基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呈电中性,此类配合物的配位数由化学式直接判断。
Co2+离子与Cr3+离子的电荷数分别为2、3,但配位数都是6。
所以,配合物的配位数不一定按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电荷数判断。
2.当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多基配体配合时,配位数可以等同于配位原子的数目,但不是配位体的数目。
如[Cu(EN)2]中的EN是乙二胺(NH2CH2CH2NH2)的简写,属于双基配体,每个乙二胺分子有2个N原子与Cu2+离子配位,故Cu2+离子的配位数是4而不是2。
3.当中心离子(或原子)同时以共价键与配位键结合时,配位数不等于配位键的键数。
如[BF4]-、[B(OH)4]-、[AlCl4]-、[Al(OH)4]-等配离子中,B、Al原子均缺电子,它们形成的化学键,既有共价键,又有配位键,配位数与配位键的键数不相等,配位数均为4。
又如Al2Cl6(如下左图所示)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4。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精讲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精讲一、原子结构在高考化学中,原子结构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原子的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电子的质量相比质子和中子来说非常小。
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
电子按照能量的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稳定。
我们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比如钠原子,其质子数为 11,核外电子排布为2、8、1 。
在理解原子结构时,要注意几个重要的概念。
比如,同位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位素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比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共有 7 个周期。
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表的纵列称为族,共有 18 个纵列,分为 16 个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但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中还存在一些规律,比如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通常,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族序数(氧、氟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族序数减去 8 。
此外,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如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使原子或离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高考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汇编
学习-----好资料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Cr [Ar]3d54s1、Cu [Ar]3d104s1. 2924(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 4+的形成在NH 4+中,虽然有一个N -H 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 -H 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共价键按成键形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两种,σ键主要存在于单键中,π键主要存在于双键、叁键以及环状化合物中。
σ键较稳定,而π键一般较不稳定。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大特征。
2、分子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
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杂化轨道理论: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存在sp3、sp2、sp三种杂化。
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多原子分子(离子)的立体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说明:(1)等电子原理是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对于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即为最外层电子总数相等。
这一类分子或离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分子结构以及部分物理性质相似,但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并不相似。
同样,化学键相似,并不是指键角等一定相同。
利用等电子原理可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主体构型,如:CO2、CNS-、NO2+、N3-的原子总数均为3,价电子总数均为16,因此,它们的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型。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2)四种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电子排布式 简化表示式 价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图 (或轨道表示式)
举例 Cr:1s22s22p63s23p63d54s1
Cu:[Ar]3d104s1 Fe:3d64s2
O: ↑↓ ↑↓ ↑↓ ↑ ↑
1s 2s
2p
(3)常见错误防范 ①电子排布式 a.3d、4s书写顺序混乱 如:FFee: :11ss2222ss2222pp6633ss2233pp6643sd2634ds62× √ b.违背洪特规则特例 如:CCrr: :11ss2222ss2222pp6633ss2233pp6633dd4544ss21× √ Cu:1s22s22p63s23p63d94s2× 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解析答案
返回
高考题型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核心透析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 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Ni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 期表中的第_Ⅷ__族。 (3)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_s_22_s_2_2_p_3 ;Se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6__ 个电子。
解析答案
2.(2016·全国卷Ⅱ,37)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 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 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1_s_22_s_2_2_p_63_s_2_3_p_6_3_d_84_s_2_(或__[_A_r_]3_d_8_4_s_2_) __, 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2__。 解析 镍是28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2p63s23p63d84s2;3d能级有5个轨道, 根据洪特规则,先占满5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再分别占据三个轨道, 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所以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
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结构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涉及到物质的构成、组成以及性质等方面。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结构知识点的掌握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元素与化合物的结构1. 元素的结构元素的结构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核运动。
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
2. 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结构包括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两种。
分子结构指的是化合物中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分子,而晶体结构则指的是化合物的离子排列方式。
二、键的类型与性质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根据电子云的共享情况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电子云的重叠形成的,而金属键则是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
2. 化学键的性质化学键的性质主要包括键长、键能和键级等。
键长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键能是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而键级则指化合物中特定键的数量。
三、分子式与结构式1. 分子式分子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种类和数量的简略符号。
分子式由元素符号和原子个数构成,根据不同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2. 结构式结构式是用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连接关系的符号。
结构式通过线段、化学键和它们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
四、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的存在丰富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并对化学性质和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空间异构体空间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基团的空间位置不同,但它们的化学键相同。
空间异构体可以通过立体化学、手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2. 功能异构体功能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基团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化学性质。
功能异构体主要包括官能团变化引起的异构体和骨架变化引起的异构体。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选修2}
晶体结构与性质选择性必修2大单元“四步复习法”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特征,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知道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3.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4.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5.知道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过渡晶体与混合晶体的结构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6.认识常见的配合物、超分子的例子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1.物质的聚集状态(1)物质三态间的相互转化(2)物质的聚集状态除了气态、液态、固态外,还有更多的聚集状态如晶态、非晶态以及介乎二者之间的塑晶态、液晶态等。
2.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
3.液晶: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
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黏度、形变性等,又具有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光学性质等,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
4.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原子排列相对无序(2)晶体的特性①自范性: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称之为自范性。
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②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包括晶体的强度、光学性质、导电性、导热性等。
③有固定的熔点:常利用固体是否有固定的熔点间接确定某固体是否属于晶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5.晶胞(1)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结构:常规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_02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考点20 物质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7)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推进剂的23N(NO)(如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23N(NO)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2210个原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与熟悉的NH3的空间结构对比。
【精讲精析】选C。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 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为不同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属于极性键错误B23N(NO)的分子结构与NH3相似,分子中四个N原子构成三角锥形错误C 该分子的中心元素N呈+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正确D 因为1个23N(NO)分子含有10个原子,15.2g该物质,即0.1mol含有6.02×1023个原子错误2.(2011·安徽高考·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各种“规律”,综合考查化学原理中的共性与特性。
【精讲精析】选D。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 同一同期,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但由于p轨道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这使得第IIA族与第IIIA族、第VA族与第VIA族反常,故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第一电离能要大错误B F的电负性最大,没有正化合价。
错误C 溶液的酸碱性受pH和温度共同影响。
2024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8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讲解
考点二十八物质结构与性质学问点讲解一、原子结构1. 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学问,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其次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溢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探讨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 K L M N O ……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各能层电子数 2 8 18 32 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依次是ns、np、nd、nf……(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2. 构造原理依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全部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即电子所排的能级依次: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电子填充的先后依次(构造原理)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ns (n-2)f (n-1)d np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汇编
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短 第1、2、3周期共18种元素三长 第4、5、6周期共72种元素一不全 第7周期(未排满) 第1、2、13、14、15、16、17纵列依次称为第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族 第3、4、5、6、7、11、12纵列依次称为第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族 第8、9、10三纵列合称为第Ⅷ族(常考Fe ,Cu 及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第18纵列称为零族(稀有气体元素) s 区 第1、2两个纵列划为s 区(价电子电子在s 轨道) p 区 第13~18六个纵列划为p 区(价电子在p 轨道)d 区 第3~10八个纵列划为d 区(价电子在d 轨道)ds 区 第11、12两个纵列划为ds 区(价电子在d 、s 轨道) f 区 镧系和锕系元素属于f 区(价电子在f 轨道)Ps :价电子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的电子。
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知识点1 单核微粒半径大小判断规律(1) 先看电子层数,若不同,则层数多者微粒半径大(如:Br>Cl>F) (2) 若电子层数相同,再看原子序数,序数小者半径大(如:Na +>Mg +>Al 3+)(3) 若是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的离子或原子,核外电子多者半径大(如:Fe>Fe 2+>Fe 3+)知识点2 有关周期和族的几个关系 (1)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 主族(ⅠA~ⅦA )和副族ⅠB 、ⅡB 族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ns+np 或ns )。
(3) 副族ⅢB~ⅦB 族的族序数=最外层s 电子数+次外层d 电子数。
(4) 零族: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或2。
第二部分:元素周期律知识点1 周期律基本内容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横行 增大 不变 增多 减小 增大 纵列 增大增大不变 增大不变行与行间 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16个族 (18纵列) 七主 七副 一八 一零 5个区知识点2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元素原子失电子(还原性)能力强弱比较依据(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靠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
简单立方晶胞中,每个小球的配位数为6(C.N.=6)每 个小球处于它上、下、左、右、前、后6个小球围成一个八面 体。由于这种堆积方式的配位数很低,对大多数金属来说, 这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只有少数金属,如Po,采取这种堆 积方式。
c
a
b
aP
本页部分内容引自网络资源: 周坤.晶体结构(2017)
➢ 布拉维系晶胞
为什么没有“底心四方”“面心四方”“底心立方”这样的 晶胞形式?
➢晶体中原子的分数坐标
(0 (a,b,c)<1
OP=ax+by+cz
晶胞中各个原子的位置可用原子的分数 坐标表示。原子的分数坐标是指晶胞中的原 子坐标只能取分数或零。因为1即是0!
C-底心(C-face centred)
本页部分内容引自网络资源: 周坤.晶体结构(2017)
➢ 布拉维系晶胞
c
b a
mP
mC
单斜 monoclinic (P C) a≠b≠c α=γ = 9 0 ° , β≠90o
三斜anorthic(P) (triclinic) a≠b≠c α≠β≠γ ≠ 9 0 °
➢等径圆球的堆积二维模型
1
2
4
3
非密置层 C.N.=4
16
2
5
34
密置层 C.N.=6
➢等径圆球的堆积二维模型
划分出一个最小的平行四边形——二维晶胞——作研究对象
每个圆对晶胞的贡献为1/4,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圆
非密置层中圆的面堆积系数:
4 1 πr2
4 (2r)2
π 4
非密置层中圆只围成一种空穴,一个晶胞中,圆∶空穴=1∶1
将晶体中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看作刚性小球在空间中由于 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共价结合、离子性结合等)而进行堆积。
高三化学结构部分知识点
高三化学结构部分知识点化学结构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它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形态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好化学结构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化学的学习和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三化学结构部分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构成1. 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例如氢、氧、金等。
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O代表氧。
3. 分子:相同或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如H2代表氢气,O2代表氧气。
4. 离子:指具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
如Na+代表钠离子,Cl-代表氯离子。
二、化学键1.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的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结合而成,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中,如NaCl。
2. 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电子的共用来相互连接,常见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中,如H2O。
3. 金属键:金属元素中的原子通过电子云共享而连接,形成一种金属结构,如Fe, Cu。
三、分子结构1. 线性分子:分子中的原子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如二氧化碳(CO2)。
2. 非线性分子:分子中的原子排列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水分子(H2O)。
3. 极性分子:分子中的原子间存在电荷不均匀分布,导致分子具有正负极性,如水分子(H2O)。
四、等电子体与共价键等电子体指具有相同电子数或相同电子排布的物质,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因此它们在化学性质上通常具有相似性。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实现的,当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对数目相等时,它们的价电子层就变成等电子体。
五、分子与晶体分子和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
1. 分子:由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化合物构成,分子间通过相互作用力连接。
分子可以是单质,如氢气(H2),也可以是化合物,如水(H2O)。
2. 晶体:由金属或离子化合物构成,晶体结构呈规则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与性质
、2、3周期共18种元素 、5、6周期共72种元素 周期(未排满)
1、2、13、14、15、16、17纵列依次称为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族
3、4、5、6、7、11、12纵列依次称为 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族
8、9、10三纵列合称为第Ⅷ族(常考Fe ,Cu 及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18纵列称为零族(稀有气体元素)
s 区(价电子电子在s 轨道)
六个纵列划为p 区(价电子在p 轨道)
d 区(价电子在d 轨道)
两个纵列划为ds 区(价电子在d 、s 轨道)
f 区(价电子在f 轨道) Ps :价电子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的电子。
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1 单核微粒半径大小判断规律 (1) 先看电子层数,若不同,则层数多者微粒半径大(如:Br>Cl>F) (2) 若电子层数相同,再看原子序数,序数小者半径大(如:Na +>M
g +>Al 3+) (3) 若是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的离子或原子,核外电子多者半径大(如:Fe>Fe 2+>Fe 3+)
知识点2 有关周期和族的几个关系
(1)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 主族(ⅠA~ⅦA )和副族ⅠB 、ⅡB 族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ns+np 或ns )。
(3) 副族ⅢB~ⅦB 族的族序数=最外层s 电子数+次外层d 电子数。
(4) 零族: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或2。
第二部分: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1 周期律基本内容
知识点2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元素原子失电子(还原性)能力强弱比较依据
(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靠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2)比较元素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越易发生,失电子能力越强。
(3)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
(4)根据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失电子能力强的置换成失电子能力弱的。
(5)一般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能力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Fe对应的是Fe2+)
(6)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通常作负极的金属性强;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性弱。
2、元素得电子(氧化性)能力强弱比较依据
(1)比较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一般越易反应,得电子能力越强。
(2)比较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稳定得电子能力越强。
(3)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酸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
(4)依据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氧化剂比氧化产物的得电子能力强。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失电子能力(一般指金属)减弱,还原性减弱,金属的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一般指非金属)增强,氧化性增强,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失电子能力(一般指金属)增强,还原性增强,金属的金属性增强;得电子能力(一般指非金属)减弱,氧化性减弱,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减弱。
知识点3 电离能以及电负性
1、电离能定义: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单位:kJ/mol)。
2、意义:电离能越小,在气态时原子或离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反之越难失去。
运用电离能数值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3、规律:在同一周期内,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最大;从左到右,总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第ⅡA和ⅢA以及ⅤA和ⅥA例外)的变化趋势,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
过渡元素从左到右略有增加,变化不太规则。
4、电负性定义: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准。
5、意义: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量化标准,也是划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粗略标准。
6、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递增;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递减。
副族变化趋势与主族相似,但同一周期中,不少过渡元素的电负性比后边主族元素的高。
7、应用:(1)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氟,最小的是周期表的左下角钫。
(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越活泼,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越活泼。
知识点4 一些经验规律
(1)已知短周期相邻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若其能被3整除,则3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只能为同周期相邻或主族相邻;弱虽不能被3整除,但能被2整除,则必有两种在同一奇数族,另一元素在相邻的偶数族;若虽不能同时被3和2整除,则必有两元素在同一偶数族,另一元素在相邻奇数族。
(2)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于第n主族(n>1)。
(3)A、B两元素分属同周期的第ⅡA和ⅢA族,若A是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或(x+11)或(x+25)。
第三部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
离子键
(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包括吸引和排斥>形成)
金属键
(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的强的相互作用)
范德华力和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知识点1 化学键的强弱判断
离子键: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越高。
共价键:成键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目越多,共价键越稳定越牢固。
金属键: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知识点2 分子间以范德华力互相结合形成的物质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大
Eg:O2>N2,HI>HBr>HCl,CS2>CO2
(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极性即电负性差值越大,熔沸点越高
Eg:CO>N2
(3)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Eg: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4)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熔沸点:邻>间>对位化合物
(5)有机物的结构中,若有C=C双键,熔沸点也会降低
(6)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会使物质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会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第四部分: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2、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
PS: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不能单纯地从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来判断,应该从是否有固定的熔沸点。
3、晶胞:晶体中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4、金属晶体: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5、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熔点比其成分中个金属的熔点都要低,而不是介于两种成分金属的熔点之间。
具有比各成分金属更好的硬度、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
6、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空间呈现有规律的排列所形成的晶体。
其空间排列是在每个阳离子周围排列一定数目的阴离子,在每个阴离子周围排列一定数目的阳离子,阴阳离子由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形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只表示阴、阳离子的数目比值。
7、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较高的熔点、沸点,难挥发。
晶体硬而脆。
晶体本身不能导电,但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断裂,从而导电。
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8、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因为共价键作用强,所以原子晶体的熔点都很高。
9、常见的原子晶体
某些非金属单质:晶体硼、金刚石、晶体硅、晶体锗等。
某些非金属化合物:金刚砂(SiC)、二氧化硅(SiO2)、氮化硼(BN)、氮化铝(AlN)、氮化硅(Si3N4)等。
某些氧化物:氧化铝(Al2O3)等。
10、金刚石的结构:立体网状结构
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都被相邻的4个碳原子包围,处于4个碳原子的中心,以共价键与4个碳原子相结合,称为正四面体结构,这些正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彼此联结的立体网状结构。
若以硅原子代替金刚石晶体结构中的碳原子,便可得到晶体硅的结构。
若晶体硅结构中的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O原子,便可得到二氧化硅晶体结构。
在SiO2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交替排列,不会出现Si-Si键和O-O键,而只有Si-O键。
一个硅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一个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
11、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和或氢键)结合形成的晶体。
一般而言,分子晶体硬度较小,易挥发。
具有较低的熔沸点。
固体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