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1

合集下载

陈情表1

陈情表1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

陈 晋情 表 李

孝忠
则则 《《 陈出 情师 》》 。,

友读 读 读

;《 《 《

祭 陈出

十 情师

二 表表

郎 》》

文 不不

》 下下

不 泪泪

下 者者

泪 ,,

者 其其
—— ——

, 人人
人 后必苏 人不轼
其 必必 人 不不 必 孝忠

不 ;;

鹿后患病三年,汉文帝处理完政务后,经常陪伴在 太后的病床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服用 的汤药,恐怕失调,非亲口尝过后再让母亲服用。 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刻 木 事 亲
丁兰,东汉河(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幼年丧父母,未得奉养。 长大后,看别人父母健在有家庭,享受着天伦之乐,内心非常痛苦, 他昼思夜想,深切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一种寄托,也为了安 慰自己,他用木头雕刻了二老的形象,供奉于厅堂,象侍奉活着的 父母一样毕恭毕敬。凡事都和木像商量,一日三餐先敬双亲而后自 食,出返必告,终年不息。其妻久而不敬,用针戏刺木像手指,木 像手指出血,丁兰返家,见木像眼中垂泪,查问情由,斥责其妻, 其妻惭愧之极。此事传开,足见丁兰对父母之孝顺。
背景简介
是谁陈情?
李密。 西晋武阳人,又名 虔,字令伯。少时师事 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 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 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 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 其以祖母年老多病,辞 不应征。
向谁陈情?
晋武帝。 司马炎靠野 蛮杀戮废魏称帝, 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 络人心,对蜀汉 士族采取怀柔政 策,征召蜀汉旧 臣到洛阳任职。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简明英《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简明英《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简明英《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简明英
原文: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

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

母年逾耄,孤苦特甚。

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

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

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

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译文:
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朝廷不会容忍接纳不孝顺的人做官,用仁爱之心胸怀天下的子民,普通百姓没有谁不感到有所收获。

况且我侍奉过元朝,做过元朝的臣子,侥幸逃脱罪责。

母亲年事已高,尤其孤独苦楚。

更应该担心她,体恤照顾她啊。

希望您能收回之前的诏命,怜悯我照顾母亲之日苦短,答应我奉养母亲,给她养老送终的愿望吧!我和母亲一定擦亮眼睛,感恩清平盛世,给您歌功颂德,感喟皇恩浩荡。

我今年四十九岁,母亲八十一岁,白发深居,多有不便,日落西山,时日不多,如果抛弃亲人就职赴命,不孝顺的罪名更加深重。

如果违背亲情来侍奉主上,陛下您怎么会重用这样的人呢?果真能陪母亲享尽天伦,然后再就职尽忠,不仅仅是成全了作为儿子的私心,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啊!。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全文译文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全文译文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全文译文1.原文篇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_。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译文篇二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下面是《陈情表》文言文赏析,为大家提供参考。

赏析1《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

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倾苦情。

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孩提时代,父丧母嫁,失怙失恃;成长时代,体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后,无亲无戚,晚有儿息;如今现实,祖母卧病,侍药难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一句话浓缩了李密祖孙二人凄苦相依的命运,也表露了他沧桑过后的人生感慨。

苦情动心,真诚感人。

说难情。

首先是进退两难。

一方面是推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

四次征召,先地方,后朝廷。

国恩难报,君情难违。

另一方面,祖母供养无主,疾病日重。

养恩难忘,亲情难舍。

其次是强人所难。

在辞不赴命,辞不就职之后,作者等来的是诏书的责备、郡县的逼迫、州司的催追。

在申诉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无奈的话语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圣朝”统治者强人所难的不满之情。

消疑情。

“少仕伪朝”,屡召不应,难免让晋朝统治者产生怀疑。

是贪恋旧朝,“忠臣不事二君”,还是疑虑“圣朝”,顾虑重重?无论两种想法的哪一种得到证实,都可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

旧朝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对比中,表明了李密的立场,流露了李密的感恩之心,更消除了晋朝统治者心中的郁结。

接下来,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苦情的再次强调,既顺应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又委婉地告诉了晋武帝侍奉祖母是他“不仕”的唯一原因。

表忠情。

先有“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的感触,后有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终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

陈情表1

陈情表1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 既无叔伯 ,终鲜兄 有兄弟,家门衰微福泽 弟 ,门衰祚薄 ,晚 浅薄,很晚才有到儿子。 有儿息。外无期功强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 近之亲 ,内无应门 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 五尺之僮 ,茕茕孑 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 立 ,形影相吊。而 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 刘夙婴疾病 ,常在 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床蓐 ,臣侍汤药 ,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 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 未曾废离。 床,我侍奉汤药,从来 没有停止和离开过。
向谁陈情?
晋武帝。 司马炎靠野 蛮杀戮废魏称帝, 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 络人心,对蜀汉 士族采取怀柔政 策,征召蜀汉旧 臣到洛阳任职。
险衅(xì n) 行(xí ng)年四岁 祚(zuò)薄 (bó) 应(yì ng )门之童 猥(wĕi )以微贱 床蓐(rù) 陨(yǔn )首 责臣逋(bū) 慢 日笃(dǔ) 拔擢(zhuó ) 宠命优渥(wò )
段1翻译注解
臣密言:臣以险 衅 ,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 ,慈父 见背;行年四 岁 ,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 弱 ,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 ,九 岁不行 ,零丁孤 苦 ,至于成立。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 运坎坷,幼年时就遭到 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 月,父亲就去世了;长 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 迫我的母亲改嫁。祖母 刘氏怜悯我孤单弱小, 亲自加以抚养直到成年
晋 ▪ 李 密
陈 情 表
陈 情 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苦 衷的奏章
表,又称“奏议”,是古代臣属给帝
王所上的陈述己见的文书。
背景简介
是谁陈情?
李密。 西晋武阳人,又名 虔,字令伯。少时师事 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 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 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 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 其以祖母年老多病,辞 不应征。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一定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使您闻达。

《陈情表》全文及分析

《陈情表》全文及分析

《陈情表》全文及分析《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以及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征召的感激,以及因祖母年事已高,无人奉养,而恳请暂不赴任的恳切心情。

全文如下: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接下来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

首先,从情感表达上来看,《陈情表》真挚恳切,感人至深。

李密开篇便陈述了自己自幼的不幸遭遇,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让人对他的身世顿生同情。

而他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描写,“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1)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1)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原文)皇帝诏谕:伏闻阅者:郎中石麒麟至,奉旨对一众官员作陈情表。

此表乃诤言国事重要之辞,故亲自传授给石郎中,并特予读者评鉴。

臣石麒麟奉旨,敢不尽力。

臣闻士为知人之渊海,达人者渊深不测。

臣虽精通文墨,然对于国事知之甚少。

夫国之兴衰,在于人才。

如果国家不运筹帷幄,安排人才,五谷丰登的机会就会丧失。

臣担心国家的重要事务陷入困境,故敢表达忠心。

君臣之义,如父子之情。

父子之情,君之望善。

君之欲美也近焉。

昔者,英、豪、隐、逸,大快朝廷;而新、棘、蠢、庸,多由恶弄权术。

于是,方城之外,往往有民寡处,宁陵之间,民乏食者。

贼生扶贩,而号为达官贵人。

贫穷髹饰,而名为伥蜮者。

贫者去之,富者趋之,积者大趋,大者至诛。

过此者,不得休矣。

则往圣必好之矣,诛尧、舜者,言于夏后之世,犹得审丧乎?诛桀、纣者,言于三代之间,犹备其过乎?然而犹有逆旅之命,易缨之期,无所逃于刃者。

可不戒乎!可不虑乎!顷者,蔡京攘夺神器,抄家籍,流连豪奢,凌淫纵欲,舍亲财而与淫娼力争,余者无所潜藏。

至于奸臣弄势,不使审问者及奸忌人,皆相顾失漫。

姦臣卖至宝之珠,终不避矢石之危,忘大臣之责己,弃人臣之忧国念家。

他日非我所欲见者也。

伏愿陛下察观臣之有年,思臣之忠悫,全忠奉国,如臣愿之诺。

石麒麟顿首再拜。

陈情表(翻译)皇帝陛下:听闻石麒麟郎中到底广阔的门户,奉旨写陈情表给您和其他重要官员。

这份陈情表是一封申述国家重大事务的正式公文,因此我亲自把表交给了石郎中,并特别授予您们评鉴的权力。

我石麒麟奉命,将竭尽全力。

我曾听说士人是洞察人心的深海,人才之深不可测度。

虽然我通晓文学之道,但国事之知识甚浅。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人才。

如果国家不能妥善运筹帷幄,合理配置人才,那么丰收的机会将会逸失。

我担心国家重大事务会陷入困境,因此敢于表达忠心。

君臣之道,如同父子之情。

父子有亲情,君王对臣子也希望能得到很好的辅佐。

我以前的众多文臣耀武扬威地敞开朝廷,而新的奸佞庸人却多得令恶之术。

陈情表翻译[1]

陈情表翻译[1]

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李密陈言:臣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的事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离我而去。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身体虚弱,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孤独无靠,直到成人自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形影相吊。

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等到侍奉圣朝,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前任太守逵,推举臣做“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为“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臣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推辞不接受任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朝廷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宠,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又让)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能够报答朝廷的。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我把苦衷全部通过奏章上报(给皇上),推辞(任命)不去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懈怠拖延,有意怠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因为祖母病日笃,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一、前言《陈情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所作,旨在向汉献帝陈述自己的忠诚和心愿。

本文以严谨的态度,对《陈情表》进行原文展示,并附上详细解析和翻译,以供读者参考。

二、原文臣曹操臣刘备敢以死实陈之。

陛下前者问臣曰:“吾闻卿与诸葛亮亲善,卿言诸葛亮如何?”臣对曰:“臣与诸葛亮皆臣也,臣诸葛亮亲受先帝托孤,臣曹操受恩深厚,不敢有负陛下。

”陛下曰:“卿等皆朕之股肱,朕信卿等,卿其勿疑。

”然臣闻天命有归,王者之兴,必有天命。

臣诸葛亮受先帝之命,奉辞伐罪,所向披靡。

陛下虽欲与臣共图天下,其如天命何?陛下之明,足以察臣等之忠;陛下之武,足以定臣等之乱。

然陛下不可以不察天命,不可以不信王命。

臣诸葛亮受命讨逆,势在必行。

陛下若不信臣等,臣等当死于非命。

陛下若不信天命,恐陛下之江山不保。

臣曹操臣刘备诚惶诚恐,死罪死罪。

臣等愿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

陛下幸察。

三、解析1. 文章背景《陈情表》是曹操在汉献帝时期,为了回应汉献帝对曹操与诸葛亮关系的疑问,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心愿而作。

文章通过陈述天命、王命等因素,表达了曹操对汉献帝的忠诚和对江山的责任感。

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曹操回应汉献帝的疑问,表达自己的忠诚;第二部分,曹操阐述天命、王命的重要性,暗示汉献帝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第三部分,曹操表示愿意为汉献帝效力,请求汉献帝明察。

3. 文章亮点(1)曹操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问答的形式,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曹操强调天命、王命的重要性,既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又暗示了汉献帝的权威。

(3)曹操以诚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汉献帝效力的决心。

四、翻译以下是《陈情表》的翻译:曹操、刘备臣子们敢于用生命真实地陈述这一切。

陛下之前问臣说:“我听说你和诸葛亮关系亲密,你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臣回答说:“臣和诸葛亮都是臣子,臣诸葛亮亲自接受先帝的托孤,臣曹操深受恩惠,不敢对陛下有所辜负。

”陛下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之臣,我相信你们,你们千万不要有什么疑虑。

《陈情表》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陈情表》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1陈情表李密一、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命运不济),夙遭闵(同“悯”,不幸)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背弃我);行年四岁,舅夺(强行改变)母志。

祖母刘悯(怜惜)臣孤弱,躬亲(亲自)抚养。

臣少多疾病(名动,生病),九岁不行(不能走路),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少)兄弟,门衰祚薄(福分浅薄),晚有儿息(儿子)。

外(名状,在外面)无期功(丧礼名)强近之亲,内(名状,在家里)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慰问)。

而刘夙婴(被缠绕)疾病,常在床蓐(同“褥”,草席),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废止、离开)。

逮(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考察推荐)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辞谢)不赴命。

诏书特(特地)下,拜(授予官职)臣郎中,寻(不久)蒙国恩,除(授予官职)臣洗马。

猥以微贱(形作名,低贱的身份),当(充当、担任)侍东宫,非臣陨首(奉献生命)所能上(名状,向上)报(判断句)。

臣具(同“俱”,都)以表闻(使……知道),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怠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比)星火(状语后置)。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名状,一天天地)笃(重);欲苟(暂且)顺私情,则告诉(报告申述)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怜悯、养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任职)郎署,本图(图谋)宦达(官途通达),不矜(自夸)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优厚),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只是)以(因为)刘日薄(迫近)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交互)相为命,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宾语前置)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

陈情表1

陈情表1

陈情表1李密2臣密言:臣以险衅3,夙遭闵凶4。

生孩六月5,慈父见背6;行年四岁7,舅夺母志8。

祖母刘愍臣孤弱9,躬亲抚养10。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11,零丁孤苦12,至于成立13。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14。

门衰祚薄15,晚有儿息16。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7,内无应门五尽之僮18。

茕茕孑立19,形影相吊20。

而刘夙婴疾病21,常在床蓐22。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3。

逮奉圣朝24,沐浴清化25。

前太守臣逵26察臣孝廉27;后刺史臣荣28举臣秀才29。

臣以供养无主30,辞不赴命3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32,寻蒙国恩33,除臣洗马34。

猥以微贱35,当侍东宫3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7。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38,责臣逋慢39;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40,急于星火41。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4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3。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44,凡在故老45,犹蒙矜育46,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47,历职郎署48,本图宦达,不矜名节49。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50,宠命优渥51,岂敢盘桓52,有所希冀53?但以刘日薄西山54,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5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6。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57,愿乞终养58。

臣之辛苦59,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60,皇天后土61,实所共鉴62。

愿陛下矜愍愚诚63,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馀年64,臣生当损首,死当结草65。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1.陈情:陈述衷情。

2.李密:字令伯,三国时犍为武阳人,曾任蜀汉尚书郎。

3.险衅:厄运。

险,坎坷。

衅,罪过;4.闵凶:不幸。

闵,同“悯”,忧患。

凶,指死丧事。

5.生孩:生下。

6.见背:相弃(指丧亲)。

7.行年:年纪至。

8.志:守寡之志。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说因奉养祖母不能奉诏的书信。

本⽂主要申说作者辞不赴命的理由,但作者没有过多地陈说道理,⽽是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以情感⼈。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三上册语⽂第七课《陈情表》课⽂原⽂ ⾂密⾔:⾂以险衅,夙遭闵凶。

⽣孩六⽉,慈⽗见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孤弱,躬亲抚养。

⾂少多疾病,九岁不⾏,零丁孤苦,⾄于成⽴。

既⽆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息。

外⽆期功强近之亲,内⽆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形影相吊。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逵察⾂孝廉;后刺史⾂荣举⾂秀才。

⾂以供养⽆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郎中,寻蒙国恩,除⾂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陨⾸所能上报。

⾂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逋慢;郡县逼迫,催⾂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犹蒙矜育,况⾂孤苦,特为尤甚。

且⾂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亡国贱俘,⾄微⾄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薄西⼭,⽓息奄奄,⼈命危浅,朝不虑⼣。

⾂⽆祖母,⽆以⾄今⽇,祖母⽆⾂,⽆以终余年。

母孙⼆⼈,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密今年四⼗有四,祖母今年九⼗有六,是⾂尽节于陛下之⽇长,报养刘之⽇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之⾟苦,⾮独蜀之⼈⼠及⼆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当陨⾸,死当结草。

⾂不胜⽝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三上册语⽂第七课《陈情表》教案 教学⽬标: 1、温习课⽂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课⽂ 2、赏析本⽂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构思艺术 3、懂得“孝”的价值观基础上,探讨这篇课⽂最核⼼的价值在哪? 教学重难点: 1、领会真挚感情、培养健全⼈格、引导学⽣悟出做真⼈,说真话的“真”的⽂化内涵,从⽽领会⾃由⽣活的价值,获得⽣活的智慧。

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

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

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陈情表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欢迎阅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1李密臣密言2:臣以险衅3,夙遭闵凶4。

生孩5六月,慈父见背6。

行年四岁7,舅夺母志8。

祖母刘愍9臣孤弱10,躬亲11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12,伶仃孤苦,至于成立13。

既无伯叔,终鲜14兄弟;门衰祚薄15,晚有儿息16。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1选自梁萧统编《文选》卷三十七。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犍为人。

初仕蜀,任尚书郎。

蜀亡后,晋武帝征他做太子洗马。

他上《陈情表》辞谢。

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2 [言]陈说,禀告。

古代奏疏常用的开头语。

3 [险衅]凶兆,厄运。

衅,征兆。

4 [夙遭闵凶]年幼遭遇不幸。

夙,早,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同“悯”,忧伤。

凶,不幸,指丧父。

5 [生孩]生为婴儿的时候。

6 [见背]背弃我。

这是死的委婉说法。

7 [行年四岁]年龄到了四岁。

行年,经历的岁月。

8 [舅夺母志]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

这里是改嫁的讳饰说法。

9 [愍]怜悯。

10 [孤弱]年幼丧父。

11 [躬亲]亲自。

12 [不行]不会走路。

13 [成立]成人自立。

14 [终鲜]又缺少。

终,又。

鲜,少。

15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

祚,福。

16 [晚有儿息]很晚才有儿子。

儿息,儿子。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茕茕孑立3,形影相吊4。

而刘夙婴疾病5,常在床蓐6;臣侍汤药7,未曾废离8。

逮奉圣朝9,沐浴清化10。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1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12。

臣以供养无主13,辞不赴命14。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15,寻蒙国恩1,除臣洗马2。

猥以微贱3,当侍东宫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面没有什么近亲。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

古代丧礼中按宗法关系的亲疏穿不同的丧服,期服穿一年,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

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

强近,勉强接近。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

僮,童仆。

3 [茕茕孑立]生活孤单没有依靠。

茕茕,孤单的样子。

4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陈情表原文及对照翻译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对照翻译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对比翻译赏析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患病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当报养祖母的大义。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陈情表原文及对比翻译,期望大家宠爱!陈情表原文及对比翻译【】李密【朝代】魏晋1、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患病到了不幸,刚诞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转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始终到成人独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独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从前出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出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臣由于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担当,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

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1. 《陈情表》原文原文如下:> 臣亮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今夫《诏》书,盖告时耳。

不敢不承旨烦引,以陈其事。

> 进忠言则忧身有后,退忠言则忧国无人。

故不敢不进谏。

> 臣密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 草根者,草之根本也。

言尽于此者,诚草根之心也。

> 今诸公言臣疑忌,使臣狼狈于左右,亦使臣陷于罗网之中也。

>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并论其事,则胜似著于日。

今单以臣之私心杂于忠义之间,使忠义之士争臣之疑难,岂宜尔哉?> 臣窃窃密谏,陛下当以天人之际,思陛下之幸甚于臣之功,而况臣之罪人乎?>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功,以陛下之聪明,度臣之罪,不宜已过于论也。

> 臣以为天下之不寐,不在道义之谋而在伊戚之间也。

>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运,与日月合其明辨,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 得失之间,名实之内,然后凡事可知也。

> 夫火未热也,水未温也,刑未决也,赏未定也,天下之事未可一知也。

> 陛下之斟酌,亦未有厌于至善之道也。

> 臣窃窃窜谏,罪当万死。

> 然愿陛下亟察之,务本之于朝廷,以昭陛下之明明。

> 臣亮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 草根者,草之根本也。

言尽于此者,诚草根之心也。

> 今诸公言臣疑忌,使臣狼狈于左右,亦使臣陷于罗网之中也。

>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并论其事,则胜似著于日。

今单以臣之私心杂于忠义之间,使忠义之士争臣之疑难,岂宜尔哉?> 臣窃窃密谏,陛下当以天人之际,思陛下之幸甚于臣之功,而况臣之罪人乎?>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功,以陛下之聪明,度臣之罪,不宜已过于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导学案编写:章娟审核:刘艳波备课组长:章娟使用时间:2011年9月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作者当时处境,李密祖孙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

学习重点:1、积累实词:实词“险衅”、“夙”、“祚”、“薄”、“拔擢”、“除”、“笃”、“息”、“逮”、“寻”、“逋慢”、“区区”、“卒”。

2、积累虚词“见”、“以”、“之”、“于”。

课堂衔接案1.写作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

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李密的《陈情表》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可见此文感染力之大。

2、解题:陈:陈述;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如《出师表》)。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二)给加点字注音险衅()夙遭闵凶( ) 祚()薄()外无期( )功强( )近之亲应()门之僮茕茕孑立( ) 终鲜()兄弟猥()以微贱床蓐()陨()首责臣逋()慢日笃()拔擢()矜育()盘桓()1更相为命()宠命优渥()洗()马(三)指出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夙遭闵凶(通)零丁孤苦(通)常在床蓐(通)四十有四(通)课堂学案(一)【预设处理方式——自主学习自我展示】(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7、茕茕孑立,形影相吊.8、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9、逮.奉圣朝,沐浴清化10、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1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1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1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14、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1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6、况臣孤苦,特.为尤甚17、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8、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19、岂敢盘桓,有所希冀..20、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2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23、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2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二)解释多义词(1)行(6)亲①行年四岁()①躬亲抚养()②九岁不行()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矜(7)当①今蒙矜育()①当侍东宫()②不矜名节()②死当结草()(3)至(8)薄2①至微至陋()①日薄西山()②无以至今日()②门衰祚薄()(4)以(9)拜①臣以险衅()①拜臣郎中()②谨拜表以闻()②谨拜表以闻()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④猥以微贱()(10)于(5)见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①慈父见背()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3)夙遭闵凶。

闵凶:(4)猥以微贱。

微贱:(5)则刘病日笃。

日:(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7)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 (8)凡在故老。

故老:(9)但以刘日薄西山。

日:(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1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四)写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九岁不行孤苦零丁,至于成立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五)指明文言特殊句式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今臣亡国贱俘()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急于星火()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而刘夙婴疾病()8、则告诉不许。

() 9、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10、且臣少仕伪朝。

()11、谨拜表以闻()(六)翻译句子3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小结:4课堂学案(二)【预设处理方式——自主学习自我展示】(1)、用原文的话概括文章四段所表达的意思。

①②③④(2)、把李密所陈之情用最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所陈之情:(二)第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请说明理由。

【预设处理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三)学后反思:【预设处理方式——教师精讲】《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在于什么?5回扣课标有效训练(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ǔ)茕茕孑立(qióng)B、洗马(xǐ)逋慢(pū)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期功(j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é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èi)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A、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安慰B、逮奉圣朝:等到未曾废离:停止C、寻蒙国恩:寻找除臣洗马:授与官职D、刘病日笃:病重不衿名节:自夸E、日薄西山:靠近听臣微志:听从F、夙婴疾病:缠绕供养无主:主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下列对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臣少多疾病③猥以微贱④臣具以表闻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⑦愿陛下矜愍愚诚⑧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⑨屈贾谊于长沙A.①②⑦/ ③⑥/ ④⑨/ ⑤⑧B.①③⑦/ ②④⑨/ ⑤⑥⑧C.①③⑦/ ②⑥/ ④⑨/⑤⑧D.①③⑥⑦/ ②/④⑨/ ⑤⑧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6①未尝废离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③不矜名节④愿陛下矜悯愚诚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芳草鲜美(新鲜)B.、夙遭闵凶(早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C、行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行(走路)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不薄今人爱古人(微薄)10.下列句中“区区”与例句中“区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B.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C.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D.此人非他,正是区区在下。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12.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终鲜兄弟:终归没有兄弟②行年四岁:经历了四年③供养无主:没有主人供养④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⑤日笃:一天一天沉重⑥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

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⑦伏帷:伏帷思量。

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⑧死当结草:死后再算帐。

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⑧C.①④⑥⑦D.②④⑥⑧7课后作业:1、完成学案中的课内课外阅读题2、完成《导学练》相关练习。

(二)课内阅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3.对下列句子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提拔,提升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共同审察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庶:差不多14.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8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陈情表》参考答案1.C2.CE3.C4.B5.C6.A7.B8.D9.D 10.B 11、B 12 、C13.D (庶:或许)14.B(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