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合集下载

国家精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3-活性污泥法

国家精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3-活性污泥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第四章、污水的生物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反应机理 2、理解活性污泥法的重要概念与指标参数:如活性 污泥、剩余污泥、MLSS、MLVSS、SV、SVI、Qc、 容积负荷、污泥产率等。 3、理解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 4、掌握活性污泥的工艺技术或运行方式; 5、掌握曝气理论。 6、熟练掌握活性污泥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时间安排 20h(其中机动2h)
7
后生动物(主要指轮虫),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是水质稳 定的标志。因而利用镜检生物相评价活性污泥质量与污水处 理的质量。
• 思考题:后生动物的出现反映了处理水质较好,因此能否说 明出水氨氮较低,氨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硝化?
③微生物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a、微生物增值: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曝气池内微生物的增殖规 律与纯菌种的增殖规律相同,即停滞期(适应期),对数期, 静止期(也减速增殖期)和衰亡期(内源呼吸期)。
③泥龄(Sludge age)Qc: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或活性污泥在 曝气池的平均停留时间,即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 放污泥量之比,用公式表示:θc=VX/⊿X=VX/QwXr 。式中: ⊿X为曝气池内每日增长的活性污泥量,即要排放的活性污泥 量。
Qw为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 Xr为剩余污泥浓度。其与SVI的关系为(Xr) max=106 /SVI • Qc是活性污混处理系统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在理论上也 具重要意义。因为不同泥龄代表不同微生物的组成,泥龄越 长,微生物世代长,则微生物增殖慢,但其个体大;反之, 增长速度快,个体小,出水水质相对差。 Qc长短与工艺组合 密切相关,不同的工艺微生物的组合、比例、个体特征有所 不同。污水处理就是通过控制泥龄或排泥,优选或驯化微生 物的组合,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水污染控制工程_第十二章_ 活性污泥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_第十二章_ 活性污泥法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 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 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活性污泥的性质
颜色 味道 状态 相对密度 比表面积
黄褐色
土腥味
似矾花絮绒颗粒
曝气池混合液:1.002~ 1.003
Lawrence、McCarty导出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第四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构成 活性污泥法的三个要素
一是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的微生物,也 就是活性污泥;
二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 微生物的食料;
回流污泥
RQ、Se、XR
系统边界
剩余污泥
QW、Se、XR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典型流程
二、劳伦斯和麦卡蒂 (Lawrence-McCarty)模型
c (QQW) XXV eQWXR
污泥龄(SRT)
SRT:曝气池中污泥全部更新一次所需 要的时间。
(一)在稳态下,作系统活性污泥的物料平衡:
Q 0 ( X [Q Q W ) X Q e W X R ] ( d d)g X V t 0
▪ 在一定的污泥量下,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 如SVI较高,表示SV值较大、沉淀性较差;如SVI较小,
污泥颗粒密实,污泥无机化程度高,沉淀性好。但是,
如SVI过低,则污泥矿化程度高,活性及吸附性都较差。
▪ 通常,当SVI为100~150,沉淀性能良好;而当SVI
>200时,沉淀性较差,污泥易膨胀。但根据废水性 质不同,这个指标也有差异。如废水溶解性有机物含
量高时,正常的SVI值可能较高;相反,废水中含无机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调节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浓度、污泥的混合活性等参数,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运行要点等内容。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硝化硝酸盐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使带有氧的无机物还原为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前处理:包括进水调节和初级过滤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2、活性污泥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

通过不断的搅拌、曝气等方式,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沉淀池处理: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污泥与水分离,沉淀至池底。

4、出水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上方取出,经过二次过滤和消毒等步骤,最终实现出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运行要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理设备及管道,确保正常运行和通畅。

2、活性污泥的管理: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和参数。

3、污泥的处理和回用:及时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后用于农田肥料或填埋。

4、出水水质的监测与控制:监测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附件: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2、活性污泥法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精处理,以达到排放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2、活性污泥:一种富含微生物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过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 活性污泥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 活性污泥法

• 式中:
• 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细菌,真菌,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 Me——代谢产物; • Mi——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 • Mii——活性污泥吸附的无机物。
活性污泥的物质组成与性状是随环境而 变化的,对评价系统运行情况和处理功效具 有重要的意义。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
根据(3-1)式得:
c

VX X
(3-2)
c

QW
Xr
VX (Q QW)X e
(3-3)
在一般条件下,Xe值极低可忽略不计,上式可简化为:
c

VX QW X r
(3-4)
Xr值是从二沉池底部流出,回流至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即剩余污泥浓度:
(X

r max

10 6 SVI
(3-5)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构成 活性污泥法的三个要素
一是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的微生物, 也就是活性污泥;
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 是微生物的食料;
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 物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
活 性 污 泥 法 的 基 本 流 程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初沉池
去除污水中大颗粒的悬浮物质,根据废水的特性不同,有 时可以省去。
普通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SV取30%; SV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中的活性污 泥量,可以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 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重要的运行参数, 是评定活性污泥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评价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标—污泥沉降性能
为什么用30min沉降时间?
正常的活性污泥在30min内即可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 沉淀,并进入压缩沉淀过程;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味;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 mm;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①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我们平常说的悬浮物。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LVSS = M a + M e + M i ;(有机部分)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 0.75~0.85③ 污泥沉降比(SV 30):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面对面」张建丰亲自教你做好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来不来?

?「面对面」张建丰亲自教你做好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来不来?

「面对面」张建丰亲自教你做好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来不来?水圈学院联合张建丰老师很早就计划有一场能够和大家面对面的交流。

这个想法源于3方面。

其一,每一个生化工艺的支撑核心,都是活性污泥法,它是好氧处理的基础。

无论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还是氧化沟工艺、SBR 工艺、CASS工艺等等。

而张建丰老师可以称得上是活性污泥法的权威,他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一书,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提供各种解决思路和方案。

所以,如果要跟大家交流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问题,没有比张老师更合适的人选。

其二,大家都知道,成为高水平技术人员都有两道必须迈过的门槛:“多厂运行管理”与“大量解决运行故障”。

而这两块的经验的获得又相当难。

“我”长期在一个污水站或几个类似的污水站上运行,工作经验相对来说单一;“我”的污水站运行简单,日常问题不多,并没有更多的故障解决经验;... ...在这场交流中,我们将与张建丰老师深入探讨这两道门槛,同时交流也会收录更多污水厂、站运行交流的问题解决,助力大家成为高水平技术的人员。

其三,运行管理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答案一定是:经验技术的水平。

在这场交流中,我们将借着一个有一个的实际问题,去学习张建丰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学习到张建丰老师独有的经验。

通过老师的讲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这样才能在一个个纷杂的数据中,枯燥的操作准则中不断积累和验证的过程中,持续提升,不断提高。

所以,这场张建丰老师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的内容,大体也就来自于上述几方面——如果,你现在是:•特别希望能够有老师面对面解决运行过程的异常问题;•出水、泡沫、丝状菌、污泥、SV30各类运行接触的问题难以搞懂;•在负责一些挑战性的污水厂运行相关工作,需要面临到系统性掌握工艺,但现在还完全没有思路的水友;•对于能够转型成为一名靠谱的运行管理人充满兴趣的水友们;... ...不多说了,来吧。

这一场的交流重心讲啥,能解决啥问题?重心源于我们运营自身真实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介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介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介绍1、SBR工艺介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又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水在反应池中按序列、间歇进入每个反应工序,即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五个工序。

2、SBR的工作过程SBR工作过程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污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并在反应器充满水后开始曝气,污水里的有机物通过生物降解达到排故要求后停止曝气,沉淀一定时间将上清液排出。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短时间进水-曝气反应-沉淀-短时间排水-进入下个工作周期,也可称为进水阶段-加入底物、反应阶段-底物降解、沉淀阶段-固液分离、排水阶段-排上清液和待机阶段-活性恢复五个阶段。

(1)进水阶段进水阶段指从向反应器开始进水至到达反应器最大容积时的一段时间。

进水阶段所用时间需根据实际排水情况和设备条件确定。

在进水阶段,曝气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衡污水水质、水量的作用,因而,阳R对水质、水量的波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在此期间可分为三种情况:曝气(好氧反应)、搅拌(厌氧反应)及静置。

在曝气的情况下有机物在进水过程中已经开始被大量氧化,在搅拌的情况下则抑制好氧反应。

对应这三种方式就是非限制曝气、半限制曝气和限制曝气。

运行时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废水的特性和要达到的处理目标,采用非限制曝气、半限制曝气和限制曝气方式进水。

通过控制进水阶段的环境,就实现了在反应器不变的情况下完成多种处理功能。

而连续流中由于各构筑物和水泵的大小规格已定,改变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是困难的。

(2)反应阶段是SBR主要的阶段,污染物在此阶段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得以去除。

根据污水处理的要求的不同,如仅去陈有机碳或同时脱氯陈磷等,可调整相应的技术参数,并可根据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具体情况确定反应阶段的时间及是否采用连续曝气的方式。

(3)沉淀阶段沉淀的目的是固液分离,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他的功能。

停止曝气和搅拌,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完成泥水分离,静态沉淀的效果良好。

经过沉淀后分离出的上清液即可排放,沉淀的目的是固液分离,污泥絮体和上清液分离。

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工艺
节能降耗
优化CAST工艺的能耗结构,采用低能耗的设备和技术, 降低运行成本,同时探索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的可能性。
研究方向
1 2 3
微生物种群与功能研究
深入研究CAST工艺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功能 及其与污染物去除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工艺优化 提供理论支持。
反应动力学与模型研究
开展CAST工艺中反应动力学和数学模型的研究 ,提高工艺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为实际运行提 供指导。
除效率和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率。
智能化控制
02
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CAST工艺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资源化利用
03
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
等,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排放。
THANKS
感谢观看
操作简便
CAST工艺流程相对简单,操作 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局限性
投资成本高
CAST工艺需要建设相应的设施和设备,投 资成本相对较高。
可能出现污泥膨胀
在某些情况下,CAST工艺中的活性污泥可 能出现膨胀现象,影响处理效果。
对污水预处理要求高
CAST工艺要求进入系统的污水水质稳定, 预处理环节至关重要。
脱氮除磷
CAST工艺通过循环控制实现脱氮除磷,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满足国 家对氮、磷排放的控制要求。
实际案例
北京某污水处理厂
采用CAST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稳定,满足北京市的 排放标准。
江苏某造纸厂废水处理
采用CAST工艺处理造纸废水,有效去除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天津某印染厂废水处理
采用CAST工艺进行印染废水处理,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满足环 保要求。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工艺部分)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工艺部分)

求要的段化物对
性特水废业工
0.3�5.1 法气曝速高 7 50.0�30.0 沟化氧 6 50.0�30.0 法气曝时延 5 4.0�2.0 法合混全完 4 2.0 法附吸物生 3 4.0�2.0 法气曝段阶 2 4.0�2.0 法泥污性活统传 1 )d.SSLMgk(/5DOBgk 值制控比微食 艺工行运 号序 值制控考参比微食、4 。联关在存理合不制控的比微食与多障故行运数多大�认确的况状 行运行进统系对式公此用运要定一�时障故生发统系是别特。考参的上值数 的际实供提点观的量数物生微定决量数物食为而继�系关值比的量泥污性活 的有已与量物机有的统系理处入进内天一在�是义含的达表需身本式公 解理的式公算计比微食、3 。 �l/gm�度浓�DOB�物机有水进—aL � �l/gm�度浓�SSLM�体固浮悬液合混—X � �3m�积容气曝—V � �d/3m�量流水污—Q 中式 ])d.SSLMgk( /5DOBgk[ )VX( /aLQ=SN 。的示表来�SN�率荷负泥污—DOB 以是中用应际实�M/F�比微食 法方算计的比微食、2 。物食的解分待物生微即物机有是本原�物食是值 F 而 �尚和的里庙座一是物生微设假们我�么那。物生微的命生有是住记�的成 组物生微由是泥污性活。量数的在存泥污性活是就�思意的度浓泥污性活是 �SSLM 却值 M 。物生微做比值 M 把 �物食做比值 F 把 �的示表来值 M/F 用 解理的作操践实及义定面书比微食、1 �M/F�比微食、四 。度浓物机有 水进的低降应适以�低降所有会也度浓泥污性活�时低较度浓物机有水进当 反相�长增速快的度浓泥污性活导引会�时高较度浓物机有中分成水进当 。系关的比微食与分成水原�2� 。了低变率效理处而�多粒颗浮悬水出是只果结�多不泥污性 活效有其�质物性惰量多有含中度浓泥污性活的高过于由是实其�了高就率 效理处然自�了高度浓泥污性活�泥排不为认员人作操往往�象假的来带高 增假虚度浓泥污性活给多过质物性惰中分成水原意注要别特�中行1� 法方析分合联及系关的标指制控他其和分成水原、3 。澈清不水隙间�浊混液清上在现表�断折构结体 絮致导�撞碰互相下用作的拌搅在粒颗体絮量大的成形�时同�剂药凝混量 大耗消将�水废粒颗浮悬高而。间时留停的内池凝混在加增要需水废、水污 粒颗浮悬低对�以所�显明不果效沉整、足不对相力能附吸凝絮、少会机撞 碰间粒颗于由�水废、水污的少偏量含质物粒颗中水原对�求要的高较有也 性电带及量含质物粒颗中水原对凝混。响影的果效凝混对分成水原�1� 点意注的面方识认中艺工理处水废、水污际实在分成水原、2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
Si——进水BOD浓度(kgBOD/m3); Se ——出水浓度(kgBOD/m3)。
式中: x——每日的污泥增长量(kgVSS/d);= Qw·Xr Q ——每日处理废水量(m3/d);
a、b经验值的获得:
(1) 对于生活污水或相近的工业废水: a = 0.5~0.65,b = 0.05~0.1; (2) 对于工业废水,则:
合成纤维废水
0.38
0.10
含酚废水
0.55
0.13
制浆与造纸废水
0.76
0.016
制药废水
0.77
酿造废水
0.93
工业废水
a
b
亚硫酸浆粕废水
0.55
0.13
a、b经验值的获得:
(3)通过小试获得:
可改写为:
a
b
QSr/VXv(kgBOD/kgVSS.d)
x/VXv(1/d)
一、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回流污泥
二次 沉淀池
废水
曝气池
初次 沉淀池
出水
空气
剩余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组成
曝气池:反应的主体,有机物被降解,微生物得以增殖; 二沉池:1)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浓缩污泥,保证污泥回流,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2)回流比的改变,可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剩余污泥: 1)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供氧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
在条件一定时, 较稳定;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范围: 2030%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关键技术是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好坏,它直接影响了出水水质,而污泥膨胀是恶化处理水质的重要原因。

其表观现象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凝体相比要松散一些,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降解,并且影响后续工序的沉淀效果。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定义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区域沉降速度小;污泥松散,不密实,污泥指数较大;由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中,丝状菌总长度大于1×104m/g。

1.污泥膨胀的分类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类。

其中90%是由丝状菌引起的,只有10%左右是由非丝状菌引起的。

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生物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理想的絮凝体沉淀性能好,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絮体中存在的丝状菌有利于保护絮体已经形成的结构并能增加其强度。

但是在污泥膨胀诱因的诱发下,丝状菌在和菌胶团的竞争中占优,大量的丝状菌伸出絮凝体,破坏其稳定性。

可辨识的污泥膨胀絮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长丝状菌从絮体中伸出,此类丝状菌将各个絮体连接,形成丝状菌和絮体网;第二类具有更开放的结构,细菌沿丝状菌凝聚,形成细长的絮体。

2.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1)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不足。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的过程,就是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不断地吸收、利用水中污染物,在自身增殖的同时,将污染物加以降解的过程。

随反应的进行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保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并维持生物的动态平衡和活动。

若微生物的食物不足,会使低营养型微生物丝硫细菌、贝氏硫细菌过度繁殖,在与菌胶团细菌的竞争中占优。

(2)原水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物质含量高。

丝状菌与其它菌种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它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较难吸收不溶性物质。

所以,当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时,有利于底物中丝状菌的繁殖。

此外,废水中含过多量的糖类碳水化合物时,诸如球衣菌属的丝状菌能直接将葡萄糖、乳糖等糖类物质作为能源加以吸收利用,同时分泌出高粘性物质覆盖在菌胶团细菌表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的水结合率。

水污染控制工程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l00mL量筒中, 静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所占的体积与混合 液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所以也常称为30 min沉 降比。 正常的活性污泥在沉降30min后,可以接近它的 最大密度,故污泥沉降比可以反映曝气池正常运 行时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 它还能及时反映出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便于及 早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正常值20-30%
污泥龄(sludge age)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 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污泥量之比,单位是d。 在运行稳定时,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量保持常数, 每日排出的污泥量也就是新增长的污泥量。 污泥龄也就是新增长的污泥在曝气池中平均停留时 间,或污泥增长一倍平均所需要的时间。 污泥龄也称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或细胞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龄是影响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水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单 位也是d。HRT=V/Q,V是曝气池的体积;Q是 废水的流量。
对于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氧的最大需要量出现在污水与污 泥开始混合的曝气池首端,常供氧不足。供氧不足会出现 厌氧状态,妨碍正常的代谢过程,滋长丝状菌。供氧多少 一般用混合液溶解氧的浓度表示。 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大小不同,所需要的最小溶解氧浓度也 就不一样。絮凝体越小,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越大,也越利 于对氧的摄取,所需要的溶解氧浓度就小。反之絮凝体大, 则所需的溶解氧浓度就大。 为了使沉降分离性能良好,较大的絮凝体是所期望的,因 此溶解氧浓度以2mg/L左右为宜。
活性的微生物 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和无机物组成。
① 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 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 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 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 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 供氧系统: 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工艺方法——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

工艺方法——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

工艺方法——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简介城市污水一般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水,目前的主体工艺为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为好氧生物法的一种,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一、基本原理在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一些好氧细菌来氧化、吸附污中的有机物,并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活性污泥法作为生物化学污水处理方式的一种,需要在有氧条件来进行,主要是依靠好氧的细菌,利用细菌自身分泌的体外酶来分解水中的胶体性有机物,使其转变为能够溶解的有机物状态,同时借助于好氧细菌细胞膜使这些可以溶解的有机物参透到其他新的细胞内部,即将有机物氧化控制、分解和合并为新的细胞主体,并在细菌体内酶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

二、常见问题1、污泥上浮在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中,比较容易产生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大部分污泥不沉淀而随水流出,或者成块从池下部浮起而随水漂走,极大地影响了出水的水质。

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设计考虑不周的原因。

从操作管理方面考虑,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主要有3种:污泥膨胀、污泥脱氮上浮和污泥腐化。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

当活性污泥变质时,污泥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不易沉淀,二沉池澄清液减少,此即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主要是由于大量丝状细菌(特别是球衣细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泥块松散,密度降低所致;也有由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污泥膨胀。

(2)污泥脱氮上浮当曝气时间较长或曝气量较大时,在曝气池中将会发生高度硝化作用而使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尤其当进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时),此时,二沉池可能发生反硝化而使污泥上浮。

有试验表明,若使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的22min-90min内污泥沉降较好,再以后则会发现由于反硝化作用而产生氮气,在污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升,浮至水面。

关于AO工艺控制指标的详解

关于AO工艺控制指标的详解

关于AO工艺控制指标的详解AO工艺控制指标是指用于评估和控制AO工艺(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活性污泥法)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一组指标。

AO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常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活性污泥的氧化和还原反应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以下为AO工艺控制指标的详细解析。

1.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OD是衡量水中有机物浓度的参数,较高的COD值表示水中有大量的有机物,需要更多的氧化处理。

通过监测和控制COD值,可以评估AO工艺的处理效果和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2.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DO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对于AO工艺而言,DO的控制非常重要。

适当的DO浓度可以促进有机物降解及污泥颗粒的活性,提高AO工艺的处理效率。

过低的DO浓度会导致氧气的不足,从而影响活性污泥的功能。

3. 污泥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MLSS是指AO工艺中活性污泥的固体浓度,也是评估AO工艺运行状况的重要参数。

适当的污泥浓度是保证AO工艺高效运行和稳定出水的关键。

较高的MLSS浓度通常意味着更多的有机物去除能力,但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引起氧气传输问题和更多的污泥产生。

4. 污泥沉降性能指数(Settling Performance Index,SPI):SPI是评估AO工艺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它反映了污泥在沉淀池中的沉降速度和效果。

较高的SPI值意味着更好的污泥沉降性能,有助于提高AO工艺的去除效率。

5. 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AO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氨氮。

通过监测和控制NH3-N浓度,可以评估AO工艺的氨氮去除效果。

6. 磷(Phosphorus,P):磷是水污染中的重要成分之一,AO工艺也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磷。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一、工艺设计1.活性污泥池设计:活性污泥池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设备,需要合理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池体的尺寸、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曝气系统的配置等因素,以保证池体内的活性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废水并进行降解。

2.污泥回流设计:在活性污泥池中,一部分污泥需要回流以维持污泥浓度。

回流污泥量的控制需要兼顾到污泥的降解效果和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回流污泥的浓度一般控制在活性污泥浓度的1-3倍之间。

3.曝气系统设计:曝气是活性污泥法中保持污泥悬浮的关键步骤。

曝气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气泡尺寸、曝气孔径、曝气方式等因素。

合理的曝气系统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呼吸代谢,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4.混合方式设计:混合方式是指在活性污泥池中促进废水与污泥的充分接触。

合理的混合方式能够提高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接触面积,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常见的混合方式包括机械搅拌和风混等。

二、运行管理1.合理控制进水负荷:进水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池容积的废水量。

过高的进水负荷会导致活性污泥的浓度过高,降解效果不佳;过低的进水负荷会导致活性污泥的浓度过低,降解效果也不佳。

因此,运行管理中需要定期监测进水负荷并予以调整。

2.控制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是活性污泥呼吸代谢所需的氧气供给,维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有助于提高活性污泥的生化反应速率。

但过高的溶解氧浓度会导致好氧区域扩大,导致活性污泥触氧,从而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监测溶解氧浓度并予以控制。

3.控制污泥浓度:污泥浓度是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浓度。

过高的污泥浓度会导致污泥膨胀、降解效果不佳;过低的污泥浓度会导致污泥沉积不良、降解效果下降。

因此,在运行管理中需要定期监测并控制污泥浓度。

4.稳定运行设备:活性污泥法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处理故障。

此外,废水质量的变化也会对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对于废水处理的效果和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1.书面定义及实践操作的理解(1)pH值的书面定义。

pH值是体现某溶液或物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表示水中氢离子(H+)浓度值。

pH值的范围为014,一般0~7属酸性,7~14属碱性,7为中性。

(2)pH值在实践操作中的理解。

污水、废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进流水pH值的异常波动,单靠调节池等设备自身调整,有时也无法达到系统可承受的pH值范围(通常为6~9)。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进流后的污水、废水进行pH值调整,将会对物化处理段和生化处理段造成明显的影响。

3.污水、废水pH值调整注意点首先,污水、废水的pH值调整,以废水中和废水最为经济节能,可通过调整池的水质调整达到以上目的。

废水的混合可在一项处理工序内完成,也可在相邻工厂之间完成,利用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中和酸性废水。

例如,建筑材料厂产生碱性废水(石灰和氧化镁),在加以均化后,用泵送至附近化工厂与酸性废水混合。

这样结合所得的中性废水就比较适合进行最终处理了,完全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双方企业既节约了资金,也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

在实际的污水、废水pH值调节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图3-1所示的pH值中和突跃现象,使得调整污水、废水很难真正调整到酚酞pH值为中性,特别是水量大,污水、废水pH值过高或过低时,使用强酸强碱中和效果尤为明显。

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充分发挥调节池的作用,通过连续的中和药剂投加、频繁的监测,保证中和后的污水、废水pH值不致过大地偏离中性值。

就实际操作过程来看,污水、废水最终调节的pH值宁可偏碱性而不要偏酸性,原因在于:(1)酸性污水、废水更容易腐蚀污水、废水处理设施。

(2)偏碱性废水更利于后段混凝沉淀的效果提升。

(3)就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来说,抗碱性污水、废水能力要优于抗酸性污水、废水能力。

(4)偏碱性废水更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为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提供了在中和酸性污水、废水的时候,如果污水、废水中需去除颗粒较多时,采用氢氧化钙要优于使用氢氧化钠的效果,特别是兼带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时。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节选三丰)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节选三丰)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节选三丰)第一章活性污泥法概述(1~12)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中又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而在好氧处理中又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

本书重点要介绍的是好氧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

这一大类的处理方法中,目前存在着众多的工艺变形,但是其本质、基本原理、控制参数和方法等不会改变。

所以,本书通过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各控制参数、运行故障等加以阐述、分析,以点带面的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本质进行阐述。

本书重点是对活性污泥法的概念理解、操作方法、故障改善等的阐述,其中涉及的曝气池、二沉池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构筑物,虽然在有的活性污泥工艺变形中可能没有没置,但是其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及控制原理是共通的,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原理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构筑物。

这是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需要注意的。

在活性污泥法的章节中力求展现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使读者具备整体分析活性污泥工艺故障的能力。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主体——微生物大家都知道,好氧处理的主体就是微生物,而微生物的主体则是各种细菌。

为什么使用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来作为好氧处理的主体呢?这还要从降解对象来加以说明。

利用好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也就是在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讲到的COD和BOD概念,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分解为生物能量和无机物而被去除掉。

而对于大量有机物的处理,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在处理效果和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众多的污水、废水处理厂皆运用生化系统来处理其中的有机污染物。

一、微生物的特征1.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顾名思义是指形体微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加以辨别的生物,通常指真菌、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但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原后生动物以及藻类等。

另外,本书也把部分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列为微生物加以讨论。

从实践管理和操作的角度,我们更需要注意以细菌为代表的这一大类有机物处理主体,而没有必要对细菌这一大门类去探讨具体的单个种类及名称,这属于医学研究的范畴。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也称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或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其主要特征是反应池一批一批地处理污水,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每一个反应池都兼有曝气池和二沉池作用,因此不再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段,而且一般也可以不建水质或水量调节池。

SBR 污水处理工艺的整个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在一个反应器内控制运行的。

污水进入该反应池后按顺序进行不同的处理,一般来说,SBR 工艺反应池的一个控制运行周期包括5 个阶段。

①进水期
污水在该时段内连续进入反应池内,直到达到最高运行液位。

①曝气充氧期
在该期内不进水也不排水,但开启曝气系统为反应池曝气,使池内污染物质进行生化分解。

①沉淀期
在该时段内不进水也不排水,反应池进入静沉淀状态,进行高效泥水分离。

①排水期
在该期内将分离出的上清液排出。

①空载排泥期
该反应池不进水,只有沉淀分离出的活性污泥其中一部分按要求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另一部分作为菌种留在池内,做好进入第1 阶段工作的准备。

SBR 工艺运行时,5 个工序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的体积、浓度及运行状态等都可根据污水性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灵活掌握。

曝气方式可采用鼓风曝气或机械曝气。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

活性活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任周鸣(中莺石纯上海石漓讫王簸份有限公司玮境保护串心,上海200540)2污泥沉降比《SV30)2。

l理论定义及实际应用上的理瓣Sv3。

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西分体积。

它是测定污泥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僵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沉降比往往不被重视,相关专业书上对此介绍也很简单。

从污泥沉降比的定义可知,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反之沉降性能就差。

城市污承处理厂SV30一般在15%~30%,工业废水处理厂的Sv3。

褶对要高。

对同一装置的污泥薅言,正常情况下污泥结构是褶对稳定的,污泥浓度越高SV∞值也越大,所以污泥沉降比的概念中还有污泥浓度的因素。

污泥沉降院兹取样点~敷定在曝气渣出水端。

SV3。

测定方便、快速,在了解工艺运行状态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农污泥沉降性能稳定麴情况下,还霹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

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

污泥沉降纥的定义,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测定Sv3。

就是为了解30min后的测定结果。

有的专业书上把sv3。

的测定过程称为污泥沉降试验,因力Sv3。

并不仅仅是测定30min后豹污泥百分体积,在测定过程中还要观察沉降速率、污泥外观、泥水界面是否清晰、上层液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这些表戏情况对予了解和判断运行状态很有帮助。

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不需其他数据,只根据污泥沉降试验就可大致判断整个生化过程的运行状况。

在13常运符中,操作人员在测定SV3。

对墩往往只看测定的污泥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和下沉污泥的表观情况,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院酶大部分意义,猩运行发生舜常时,也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通过其他途径及时获得。

44给水排水V01.33No.122007在进行沉降试验时,也要注意观察沉降初期的沉降情况。

如果两种污泥的SV∞相同,孺初始阶段5min的沉降速度不同,其沉降性能也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2)与活性污泥沉降比 • 当受到过高或过低的PH值的污水、废水冲
击的时候,在沉降比检测时,往往可以看 到,活性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 至发现液面有漂浮的活性污泥絮体。 • 通常PH高于10或低于5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快速而明显,活性污泥系统受到抑制恢复 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大水量、过高或过低的PH 值的废水。除了要充分利用调节池的功能外, 也需要我们操作人员走出去,与排放此类PH值 波动较大的污水、废水单位建立联系,以便提 早预知并做好应对策略准备,否则,在不能备 有多量中和药剂的情况下,一旦因为药剂不足 导致无法中和高浓度污水、废水时,将对后续 的活性污泥洗系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水温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3)与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关系 • 活性污泥沉降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水温是其中
之一。与物化段混凝处理受水温过低导致絮体 细小,混凝效果不佳一样,水温过低也同样导 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耗时增加, 表现在完成沉降及泥水分离的时间延长,自然 体现在二沉池上就是活性污泥成团上扬,细小 颗粒流出堰口的现象时常发生。同时由于分解 有机物的时间延长,导致处理效果降低,在做 沉降比实验时,往往上清液有朦胧模糊的现象 产生,这都是由于有机物降解不彻底的原因。
水水质受到影响 • 6 污泥浓度(MLSS) 有机物的去除率、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悬浮物颗粒浓
度、节能降耗 • 7 沉降比(SV30% )现场检测活性污泥系统运行状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 8 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处于何种状态,污泥膨胀情况,以及MLSS等具有
重要参考价值 • 9 污泥龄 就活性污泥主体,控制得当就可以解决困扰运行的出水浑浊,含有
PH值过高 (>9)
混凝处理段絮体粗大、间 出水浑浊;处理效果下降;
隙水浑浊,混凝效果差; 活性污泥有解体现象;原生 初级沉淀池出水浑浊,堰 动物可见解体死亡 口有生物膜或青苔剥落
• 污水、废水最终调节的PH值宁可偏碱性而不要偏酸 性,原因在于:
• 1)酸性污水、废水更容易腐蚀污水、废水处理设施。 • 2)偏碱性废水更有利于后段混凝沉淀的效果提升。 • 3)就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来说,抗碱性污水、废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4)与活性污泥泥龄 • 在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冲击过后,活性污泥系
统需要排出受冲击的活性污泥,来恢复正常的处理 功能,其中排泥过程就可以理解为通过降低活性污 泥的污泥龄,来使活性污泥处于对数增长期,以获 得最佳的繁殖和系统恢复速度。只是系统恢复阶段 很难控制入流污水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此常会 出现系统恢复期排放处理水出水指标超现象。 • 活性污泥虽受大波动的PH的污水、废水冲击,但是 其吸附能力将伴随到其死亡分解阶段,只是冲击后, 其沉降性能变差,游离在水中常常会导致处理水指 标(COD、SS)超标。对应策略是在生化处理出水 段投加絮凝剂来缓解因过量活性污泥解体导致的出 水指标超标现象。
二 水温
• 水温异常波动对各处理段的影响
异常水温变现 物化段影响生化Leabharlann 影响温度过 (<10℃)
温度过 (>10℃)
低 絮凝效果差,絮体细小;耗 处理效率下降,抗冲击能
药量增加;初沉池处理效率 力减弱;出水未沉降絮体
下降
增多
高 无明显影响,在缺氧状况下,部分活性污泥受高温影响
沉淀池底泥容易上浮
容易解体;同时受微生物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概述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的项目
• 活性污泥工艺控制,主要针对以下项目: • 1 PH值 排水指标,活性污泥的生长条件 • 2 水温 活性污泥生长的条件,处理效率 • 3 原水成分 有机物浓度 成分均匀,全面 • 4 食微比(F/M) 污泥负荷的调节和控制 • 5 溶解氧(DO)微生物的主体是好氧菌 DO低,处理效率下降,DO过度,出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3)与活性污泥浓度 • 活性污泥浓度越高,越耐受大波动PH值的
污水、废水冲击,抗冲击时间也较长。但 是冲击过后,系统需要排出受冲击的活性 污泥,利用快速繁殖的新生活性污泥来尽 快恢复活性污泥的正常处理功能。 • 从实践方面来看,PH对活性污泥造成的冲 击,往往是由于系统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 现入流废水的PH值变化,或者中和药剂短 缺导致中和失败。
含 有 重 金 属 及 影响不大,不过,在物化段可 活性污泥对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的反应有很快速和之
有毒有害物质 重点去除
后的表现,这和重金属、有毒物质的浓度、种类、
接触时间有关;活性污泥反应出来的表现多为解体
或活性降低
三 原水成分
• 工业废水常遇到的问题
工业废水特性 悬浮物含量高
降解耗氧量高
难降解有机物
对物化段要求
对生化段要求
通常理解的悬浮物含量高,增 过高的悬浮物含量会对物化段造成较大的负担,导
加混凝剂投加量即可,但是, 致混凝沉淀失败的情况也会增多。随机此部分悬浮
实操中发现控制困难,为此需 物进入生化系统将会对系统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主
水温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2)对活性污泥种群的影响 •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微生物,即细菌,观察温度对细
菌的影响时,由于观察细菌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实 际工艺控制中通常观察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种群 变化可以发现水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 以原生动物为例,当水温过低时,会出现原生动物 数量降低、活性受限、部分种群消失等现象。 • 以代表性原生动物小口钟虫和楯纤虫为例,通常在 水温较低的情况下,楯纤虫数量较少,小口钟虫数 量也会明显减少。而在水温较高(>40℃)的情况 下,楯纤虫将会消失,小口钟虫消失甚至死亡。
高的原因
物化系统影响不大,除部分电 生化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处理所需停留时间的延
性表现不明显的物质对混凝沉 长,在设计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出水指标过高;
淀有影响外,其他方面尚可。 同时,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对活性污泥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对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也产生影响
PH值影响 水温变化大
设备腐蚀和混凝效果的影响方 PH值波动大,持续时间长,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 面比较明显 影响不大,不过物化段可调温 低温处理效果差;高温引起微生物解体死亡
细小活性污泥颗粒等问题 • 10 回流比 回流比大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11 营养物的投加 微生物是正常代谢和人体一样需要多种元素,除正常的蛋白
质外,氮、磷、铁、锰等也有不同的需求
PH
• PH异常对各处理段的影响
异常PH表现 物化段影响
生化段影响
PH 值 过 低 ( <6 )混凝处理絮体细小、混凝效 活性污泥系统池面有酸味; 果差;初级沉淀池出水浑浊,处理效率下降;原生动物活 堰口有生物膜或青苔剥落 动减弱
活性增强的影响出水浑浊
• 水温调整注意点 • 水温的调整对后续处理装置的运行影响虽然没有PH
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但是,我们在长期观察 中还是可以发现其对生物系统的中长期影响,特别 是处理效率提升困难、丝状菌膨胀、出水浑浊等情 况比较常见。
• 对于低温水对处理系统造成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通常在设计阶段,考虑都北方气温的影响,建造地 下或半地下室及室内处理设施比较有效。对于高温 污水、废水,增设冷却塔等设施会造成比较大的投 资和运行费用,通常可通过利用调节池或增设生物 塔等设施来兼带的达到降低污水、废水温度的目的。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5)与活性污泥回流比 • 活性污泥受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冲击的影
响程度与PH波动大小、持续时间、活性污泥原 有状态等存在关系。 • 当生化系统池整体水质PH值上升超过10的时候, 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将需要两天的恢复时间 来恢复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 • 在预计大波动PH值污水、废水冲击程度较大的 情况下,可以将活性污泥回流系统开至最大, 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二沉池的中性废水去稀释进 入生化系统的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
水温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1)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混凝过程有多种因素限制和作用,其中就包括
水温。水温过低,分子活动减弱,絮凝的机会 和效果受到抑制,特别是在水中颗粒杂质不多 的情况下,絮凝效果变差就显得特别明显,通 过观察发现的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可以验证 水温偏低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我们认为水温低 于10℃时,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开始显现, 7℃以下时会产生明显的混凝影响。
水能力要优于抗酸性的污水、废水能力。 • 4)偏碱性废水更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为污水
的进一步去除提供了便利。
• 如果污水、废水中需去除颗粒较多时,采用氢氧化 钙要优于使用强氧化钠的效果,特别是兼带去除废 水中的磷酸盐时。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1)与水质水量 • 当企业瞬间排放水洗水、着色液、前处理废水
要经常现场小试来调整药品投 要是惰性物质增多,上清液浑浊发生比较常见
加的合理性
物化段不会有过大的影响,主 高降解耗氧量的物质,往往属于难降解有机物,对
要表现在初级沉淀池污泥容易 生化系统造成压力较大,表现在充氧需求量大、活
腐败上浮。通过合理的排泥频 性污泥浓度高、降解率低等方面,这也是处理成本
率来达抑制污泥上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