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证据》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刑事诉讼证据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23
【例】秦某带着 8 岁的儿子买肉时,与摊主发生争 执,继而互殴。秦某被摊主用刀背打击造成面部 骨折,脑体受损。如该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秦 某的儿子属于哪类诉讼参与人?(2008年四川延 考试题,单选) A. 被害人 B.证人 C. 见证人 D.既是被害人,又是证人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17
69.下列哪些证据属于书证?(2005年,多选) A.某强奸案,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收集的笔记本, 其中记载着其作案经过及对被害人的描述 B.某贪污案,为查明账册涂改人而进行鉴定的 笔迹 C.某故意伤害案,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 D.某走私淫秽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的 淫秽书刊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13
6.补强证据规则,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者发生其 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 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才 能被法庭采信为定案依据。【例】只有被告人口 供不能单独定案。 7.最佳证据规则,又称原始证据规则,是指以文字、 符号、图像等方式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时,其 原件才是最佳的证据。【例】最高院解释53 条, 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只有在原件取得困 难时,才是副本或者复印件。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25
26.在杨某被控故意杀人案的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 死者女儿高某(小学生,9岁)的证言。高某证称, 杨某系其表哥,案发当晚,她看到杨某举刀杀害其 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单选) A.因高某年幼,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B.因高某对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力,其证言以作 为证据出示 C.高某必须到庭作证,否则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 出示 D. 高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因此其证言不可采信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22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讲课-复习-考试完整PPT课件

控审分离 控辩对等 审判中立
三、刑事诉讼价值
1。含义:刑事诉讼程序所应当体现和保护的道 德伦理价值。
2。主要价值 (1)公正(第一位) 程序公正(内在价值):含义,具体要求
实体公正(外在价值):含义,具体要求 (2)效率(第二位)
四、主要关系 1、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 (1)确立和形成的主体不同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 7、20世纪后半期,强化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成为刑 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向;另外,两大法系诸国相互 借鉴吸收,使许多具体原则、程序和规则进一步趋同。 • 8、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 公约任意议定书》等国际人权公约,确认了一系列刑事 诉讼的基本的国际准则,主要包括:(1)权利平等原则。 (2)司法补救。(3)生命权的程序保障。 (4)禁止酷刑 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5) 人身自由和安全的程序保障。 (6)对所有被剥夺自由 的人应给予人道或尊重人格尊严的待遇。(7)独立、公 正审判。
第一章概述
主要内容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渊源 三、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四、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五、刑事诉讼目的、职能和价值
调 解
和 解
诉 讼
第一节 刑事诉讼
一、诉讼
1、产生于社会冲突,一种公力救济方式
2、三方组合:控方、承控方、听讼方 3、运作过程
诉讼:诉争的一方或双方将致讼的原因、主张及理由 告知、倾诉于听讼之人,以求讼的息解活动。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含义:
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即有关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诉讼的方式、 内容及其效力的各项规定的总称。
三、刑事诉讼价值
1。含义:刑事诉讼程序所应当体现和保护的道 德伦理价值。
2。主要价值 (1)公正(第一位) 程序公正(内在价值):含义,具体要求
实体公正(外在价值):含义,具体要求 (2)效率(第二位)
四、主要关系 1、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 (1)确立和形成的主体不同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 7、20世纪后半期,强化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成为刑 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向;另外,两大法系诸国相互 借鉴吸收,使许多具体原则、程序和规则进一步趋同。 • 8、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 公约任意议定书》等国际人权公约,确认了一系列刑事 诉讼的基本的国际准则,主要包括:(1)权利平等原则。 (2)司法补救。(3)生命权的程序保障。 (4)禁止酷刑 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5) 人身自由和安全的程序保障。 (6)对所有被剥夺自由 的人应给予人道或尊重人格尊严的待遇。(7)独立、公 正审判。
第一章概述
主要内容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渊源 三、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四、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五、刑事诉讼目的、职能和价值
调 解
和 解
诉 讼
第一节 刑事诉讼
一、诉讼
1、产生于社会冲突,一种公力救济方式
2、三方组合:控方、承控方、听讼方 3、运作过程
诉讼:诉争的一方或双方将致讼的原因、主张及理由 告知、倾诉于听讼之人,以求讼的息解活动。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含义:
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即有关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诉讼的方式、 内容及其效力的各项规定的总称。
《刑事诉讼法》PPT课件(2024)

2024/1/29
接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为涉案人员 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的人。
11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2024/1/29
权利
包括申请回避、辩护、提出证据 、申请取保候审等。
义务
包括遵守诉讼程序、配合调查取 证、出庭参加诉讼等。
12
03
刑事诉讼程序
2024/1/29
13
立案程序
立案条件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 ,如案件属于公安机关、人民检 察院或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有犯
送达的方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
送达的效力
诉讼文书送达后,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拘传票的送达具有强 制被拘传人到案接受讯问的效力。
26
06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
2024/1/29
2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01
02
03
0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点和保 护原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立案、侦 查和起诉程序
审判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 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
执行是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刑罚等内容付诸实施的活 动。
2024/1/29
6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 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 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18
04
接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为涉案人员 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的人。
11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2024/1/29
权利
包括申请回避、辩护、提出证据 、申请取保候审等。
义务
包括遵守诉讼程序、配合调查取 证、出庭参加诉讼等。
12
03
刑事诉讼程序
2024/1/29
13
立案程序
立案条件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 ,如案件属于公安机关、人民检 察院或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有犯
送达的方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
送达的效力
诉讼文书送达后,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拘传票的送达具有强 制被拘传人到案接受讯问的效力。
26
06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
2024/1/29
2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01
02
03
0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点和保 护原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立案、侦 查和起诉程序
审判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 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
执行是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刑罚等内容付诸实施的活 动。
2024/1/29
6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 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 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18
04
《刑事证据》课件

详细描述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某些证据可能存 在缺陷或证明力不足的情况,此时需 要其他证据进行补充和强化,以形成 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被告人的罪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审查与裁定
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 作出是否准许保全的裁
定。
执行保全
法院指定保全措施,由 相关部门执行。
复议与解除
当事人或律师可在一定 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解除
保全。
刑事证据收集与保全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合法性原则
证据收集与保全必须符合法律 规定,不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
及时性原则
证据收集与保全应当及时进行 ,防止证据灭失或受到破坏。
保障公正审判
证据能够保障公正审判,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确 保刑事诉讼的公平性和正 义性。
刑事证据在诉讼中的效力
01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够直接
证明犯罪事实,而间接证据则不能直接证明犯罪事实,但可以提供辅助
证明。
02
合法性与真实性
刑事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和真实性,才能够被法庭采纳。证据的收集刑事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 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 刑事证据的运用 • 刑事证据规则
01
刑事证据概述
刑事证据的定义
总结词
指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
详细描述
刑事证据是法律规定的,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 这些事实材料可以是用于证明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的各种证据,也可以是 用于证明被告人是否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各种证据。
刑事证据的种类
要点一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某些证据可能存 在缺陷或证明力不足的情况,此时需 要其他证据进行补充和强化,以形成 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被告人的罪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审查与裁定
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 作出是否准许保全的裁
定。
执行保全
法院指定保全措施,由 相关部门执行。
复议与解除
当事人或律师可在一定 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解除
保全。
刑事证据收集与保全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合法性原则
证据收集与保全必须符合法律 规定,不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
及时性原则
证据收集与保全应当及时进行 ,防止证据灭失或受到破坏。
保障公正审判
证据能够保障公正审判,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确 保刑事诉讼的公平性和正 义性。
刑事证据在诉讼中的效力
01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够直接
证明犯罪事实,而间接证据则不能直接证明犯罪事实,但可以提供辅助
证明。
02
合法性与真实性
刑事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和真实性,才能够被法庭采纳。证据的收集刑事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 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 刑事证据的运用 • 刑事证据规则
01
刑事证据概述
刑事证据的定义
总结词
指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
详细描述
刑事证据是法律规定的,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 这些事实材料可以是用于证明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的各种证据,也可以是 用于证明被告人是否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各种证据。
刑事证据的种类
要点一
《刑事诉讼法学》课件

以延长至48小时。
逮捕
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 制措施。
逮捕的适用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 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 有逮捕必要的。
逮捕的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 人进行逮捕审查;逮捕审查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对于符 合条件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
06
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 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
与刑事诉讼紧密相连,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和审判应当与刑事诉讼协调进行。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程序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起诉的种类
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等。
审判
审判的定义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 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 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审判的程序
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 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
执行
执行的种类
刑事执行的种类包括死刑立即执行、 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
刑事强制措施
拘传
拘传的概念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
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拘传的适用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传唤 而不到案的;需要对其采取强制措 施的。
拘传的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 院应当发出拘传票;拘传一般不超 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 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逮捕
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 制措施。
逮捕的适用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 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 有逮捕必要的。
逮捕的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 人进行逮捕审查;逮捕审查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对于符 合条件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
06
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 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
与刑事诉讼紧密相连,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和审判应当与刑事诉讼协调进行。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程序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起诉的种类
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等。
审判
审判的定义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 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 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审判的程序
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 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
执行
执行的种类
刑事执行的种类包括死刑立即执行、 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
刑事强制措施
拘传
拘传的概念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
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拘传的适用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传唤 而不到案的;需要对其采取强制措 施的。
拘传的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 院应当发出拘传票;拘传一般不超 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 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学》课件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刑事诉讼法的起 源
刑事诉讼法的演 变
刑事诉讼法的现 代化
刑事诉讼法的国 际化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侦查权: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负责调 查取证、拘留、逮捕等侦查活动。
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负责 审查起诉、抗诉等检察工作。
添加副标题
《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
则
02 刑事诉讼法概述 04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
机关
05 诉讼参与人
06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 序
07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 措施
08 附带民事诉讼
添加章节标题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 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 (2)有明确的被告人; •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 地位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诉讼参与人的诉讼 权利和义务
诉讼参与人之间的 关系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刑事诉讼法的起 源
刑事诉讼法的演 变
刑事诉讼法的现 代化
刑事诉讼法的国 际化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侦查权: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负责调 查取证、拘留、逮捕等侦查活动。
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负责 审查起诉、抗诉等检察工作。
添加副标题
《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
则
02 刑事诉讼法概述 04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
机关
05 诉讼参与人
06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 序
07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 措施
08 附带民事诉讼
添加章节标题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 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 (2)有明确的被告人; •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 地位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诉讼参与人的诉讼 权利和义务
诉讼参与人之间的 关系
《刑事诉讼法学讲义》课件

审判程序
总结词
审判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公正、公开的审理,确认犯罪事实和罪名是否成立,并根 据法律作出相应的判决。
详细描述
审判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应当依法保障被告人及 其辩护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同时,法院应当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和证据,根据法律 作出公正的判决。
起诉程序
总结词
起诉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必经阶段,主要任务是将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提交给法院进行审判。
详细描述
起诉程序包括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两个步骤。审查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起诉 的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则应当向法院提起公诉。提起公诉时,检 察机关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
逮捕
要点一
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 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 种强制措施。
要点二
逮捕的适用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 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 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或者妨碍侦查、 起诉和审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并执行逮捕。
拘留的适用条件
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现行犯;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并执行拘留 。
拘留的程序
执行拘留的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 发的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 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可能妨碍侦查的情 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刑事诉讼证据 ppt课件

意非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辩解不在排除之列。 • 三、毒树之果不在排除之列。 • 四、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不是当然排除。要排除有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是非法取证手段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其次无法补正或者 作出合理解释。如何理解“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主要是指取 证程序严重违法,可能导致物证、书证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保证 。据说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刀,在现场勘验笔录中没有出现。书证没 有来源的。
刑事诉讼证据
• 四、是增加规定了“电子数据”证据
•
所谓“电子数据”即电子形式的数据信息,所强调的是记录数据的方式而非内容。
它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电子签名、域名等
形式。新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规定为同一种证据类型,可以说是司法实
践的结果,同时也满足了实践的需要。 此类证据在《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
这一条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和内容在丼证环节的落实第五十条丌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看到这句话让我更加坚信如果没有独立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立法权一旦与横起来丝毫丌亚二行政权而丏可以连基本的常识性逻辑都丌讱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高科技, 不是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 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 第六个级别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即根据所有证据可以排除合理怀疑 的相信被告人有罪,适用于有罪判决的决定(辩称是一个朋友突然出现,将 车借走,归还的时候反光镜就是新的。经过了解,这个朋友已经失踪多年。 );
• 第七个也是最高级别是“绝对有罪证明”,即可以排除包括合理怀疑在内的 一切怀疑的证明,这是刑事诉讼一般不易达到的证明标准,也有人认为在判 处死刑的案件中应该达到该标准。从英美法证明标准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 ,“排除怀疑合理”是刑事诉讼中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可以说是要求条件 最严格的证明标准,因为绝对有罪证明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实现的理想 标准。
,首先是非法取证手段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其次无法补正或者 作出合理解释。如何理解“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主要是指取 证程序严重违法,可能导致物证、书证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保证 。据说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刀,在现场勘验笔录中没有出现。书证没 有来源的。
刑事诉讼证据
• 四、是增加规定了“电子数据”证据
•
所谓“电子数据”即电子形式的数据信息,所强调的是记录数据的方式而非内容。
它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电子签名、域名等
形式。新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规定为同一种证据类型,可以说是司法实
践的结果,同时也满足了实践的需要。 此类证据在《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
这一条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和内容在丼证环节的落实第五十条丌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看到这句话让我更加坚信如果没有独立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立法权一旦与横起来丝毫丌亚二行政权而丏可以连基本的常识性逻辑都丌讱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高科技, 不是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 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 第六个级别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即根据所有证据可以排除合理怀疑 的相信被告人有罪,适用于有罪判决的决定(辩称是一个朋友突然出现,将 车借走,归还的时候反光镜就是新的。经过了解,这个朋友已经失踪多年。 );
• 第七个也是最高级别是“绝对有罪证明”,即可以排除包括合理怀疑在内的 一切怀疑的证明,这是刑事诉讼一般不易达到的证明标准,也有人认为在判 处死刑的案件中应该达到该标准。从英美法证明标准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 ,“排除怀疑合理”是刑事诉讼中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可以说是要求条件 最严格的证明标准,因为绝对有罪证明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实现的理想 标准。
刑事证据学PPT课件

▪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 世界各国都没有实行绝对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 是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规定非 法证据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具有可采性。 • 美国、德国、日本
a
15
第二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
❖自白规则
▪ (一)自白规则的含义 • 指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基于被迫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 的自白(承认有罪的陈述),才具有可采性;缺乏任意性 或者具有非任意性怀疑的口供,均不具有可采性。
❖传闻证据规则
▪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 • 传闻证据规则又称传闻法则,它的基本含义是,除 非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传闻证据一般不具有可采性。 • 传闻证据的形成离不开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 传闻证据至少包含两个主体,即一个是原陈述人, 另一个是转述人。 – 传闻证据至少涉及两个环节,即一个是庭外陈述 环节,另一个是当庭陈述环节 – 一方当事人提出传闻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某项内 容所反映的事实为真实的。
a
7
第二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
❖ (三)关联性的衡量 ▪ 在关联性规则当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如何衡量某 项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
▪ 检验一项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应当依次考虑下列三 个因素:
• 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所要证明的问题是什么
• 当事人所要证明的问题是否属于争议中的事项
• 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争议事项的证明是否具有帮 助
a
12
第二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
Fracture(破绽):利用毒树之果
a
13
第二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
▪ (二)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根据
• 根据美国学者的论述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非 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主要所基于的考虑
刑事诉讼法学全套课件 PPT

22
一、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学是
以刑事诉讼法律规范、 刑事诉讼实践和刑事诉 讼法理论为研究对象, 具有特定理论体系的法 学分支学科。
23
刑事诉讼法律规范
刑事诉讼法学 的研究对象
刑事诉讼实践
刑事诉讼法理论
24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辩证思维的方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三)比较与借鉴的方法。
刑事诉讼法,依照法从不同角度的 分类。它属于:(1)程序法。 (2)公法。 (3)基本法。
19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1.宪法 2.刑事诉讼法典 3.相关法律规定 4.司法解释 5.行政法规和规章 6.地方性法规 7.国际条约
20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 诉讼法的关系
相同:(1)都是程序法。(2)都是为正确实施
43
(三)近现代刑事诉讼的模式和特征
近现代刑事诉讼中存在三大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 对抗制诉讼 混合式诉讼
44
1、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是资产阶级将公正、理性、人权 等观念融入纠问式制度,同时摒弃其野蛮、落后的 诉讼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的结果,主要为德 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所实行。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特征是: (1)法官推进诉讼进程。 (2)法官主动依职权调查证据。 (3)采行不变更原则。
联系:诉讼程序受诉讼阶段的制约,在什么诉
讼阶段便相应采用什么样的诉讼程序。
1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 性质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 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 同
15
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事证据规则精品PPT课件

来自英美法系
意见证据规则
1 主体:证人证言
普通证人 专家证人(鉴定人)不受限
2 内容要求
证人只能就自身感知的事 实提供证言,一般情况下, 不得发表意见。
自身感知的事实
3 不得发表
推断或意见
01
侵犯陪审团 裁判职能
02
误导陪审团 错误认定案件 事实
在实践中,证人感知的事实和意见很难分开 英国法中有下列例外: (1)专家证人就其具有专门知识或者技能的事项作证的意见 (2)极难分开意见和事实,而且证人的意见对于裁判者有所 帮助的普通证人的意见
传闻证据规则
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公诉人、当事 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 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 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 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 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立法、司法解释的完善
传闻证据规则
来自英美法系 1 书证
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记载 的内容来证明案情
最佳证据规则
(原始证据规则) 对书证,原件才是最佳证 据
2 书证提供者
尽量提供原件
3 不提供原件
必须提供充足理由加以说明 否则,不具可采性
01 确保真实性
02
规范证据 能力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1002条规定:
3 证明陈述内容真实
其他目的可采纳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801条给传闻下的定义是:传闻是指用 来作为证据证明待证事项的真实性的陈述,但它不是陈述者在 审判或听证作证时所作的陈述
第七章 证据与证明 (《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PPT课件)

致谢
二、证据的分类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三)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三节 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是用来规范证据资格,指导和约束证据 的收集、审查判断及证明活动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证据规则体系
一、相关性规则
相关性规则,也称为关联性规则,是指只有与诉讼中的待 证事实具有相关性的证据才允许在审判中提交。
(二)证明责任的承担
1.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2.自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3.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内涵
证明标准是指证明主体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 达到的法定的程度或者要求。
(二)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认
1.审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及适用 2.检察机关对非法取证的法律监督 3.审判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及适用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证明规则
1.证明对象 2.证明责任 3.证明标准
三、最佳证据规则
最佳证据规则,也称为原始文书规则,它是指在以 书证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时,除非有法定例外情形,必 须提供书证材料的原始件。
定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证据不够确实充分,不足以对指 控犯罪进行确凿的证明,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从而推 定被告人无罪,对被告人作出无罪的处理决定。
四、证明程序
(一)举证 (二)质证 (三)认证 (四)定案
本章思考题
1.证据转化为定案的根据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2.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证据制度的指导意义。 3.鉴定意见是“科学的判决”吗?为什么? 4.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是什么关系? 5.试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基点及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书证
•
[问题]某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走私文物案件时,
发现在犯罪嫌疑人A的家中有大量孤本书籍、名贵字画
和古代文书。以上文字或图画资料是书证还是物证?
• 1、书证的概念
•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所记载的内容 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 他物品。
• 2、书证的特点 • 第一,有的可以作为直接证据 • 第二,书证的内容一般比较明确 • 第三,书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做的陈述。 • 一般包括:被害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对犯罪人惩罚的要求和
要求赔偿等。 • 2、特点 • 第一,具有不可替代性 • 第二,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 • 第三,常常带有倾向性 • 第四,往往带有综合性
•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 1、概念 • 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就其被指控的犯罪事实
• 2、鉴定结论的特点 • 第一,属于科学证据 • 第二,属于意见证据
【黄静案前后】03年2月24日黄静被发现死于学校宿舍床上。2月 25日由湘潭市公安局提供的《司法医学鉴定书》鉴定结论为,黄 静系患心脏疾病急性发作导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猝死。3月 19日湘潭市公安局委托湖南省公安厅刑侦局进行第二次死因鉴定 。鉴定结果是:黄静系肺梗死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死 亡。6月8日公安部组织相关专家再次做出鉴定,结论仍为“因肺 梗死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同时认为“其体表外伤在这 一过程中可能成为一个间接诱发因素。”7月3日黄妈妈委托南京 医科大学法医学专家对三份鉴定结论进行医学理论审查。作出了 完全不同的鉴定结论:认为黄静属非正常死亡,因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或肺梗死证据不足。
法庭秩序的义务 • 证人出庭作证
• 证人出庭作证率平均不超过10% • 如果你是一起刑事案件目击者,
• 你是否会出庭作证?
• 如果你不愿出庭作证,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5、证人的权利 • 第一,安全保障权 • 第二,获得经济补偿权 • 第三,特殊证人的拒证特权
• (四)被害人陈述 • 1、概念 • 犯罪行为的受害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人员所
以及其他相关案件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 • 一般包括:供述、辩解和攀供
• 2、特点 • 第一,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 • 第二,可能带有极大的虚假成分 • 第三,具有易有反复性
• (六)鉴定意见 • 1、概念 • 鉴定意见是专门机关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专
门人员进行鉴定后所作的结论性的意见。
[司法考试题]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 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 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 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 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信件是物证,字条是物证 B.信件是物证,字条是书证 • C.信件是书证,字条是物证 D.信件是书证,字条是书证
第五章 刑事诉讼证据
• 【割喉案】10月6日,一位女子在江北外滩美术馆对面某银行ATM机房取钱时 遭遇抢劫。一位店家称,被抢女子27岁。刚开始,只是听到边上有个女子在 哭泣,因为附近外滩有不少酒吧,大家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一位巡逻的保 安发现ATM机边上的血迹,才报了警。此时受伤女子早已自己爬了出来,被一 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女子姓林,刚刚当了一天的 伴娘,打算第二天去杭州玩,就去了ATM取钱。据小林回忆,当时自己取了 1000元钱之后,还没来得及将钱放入钱包,突然间就被人推到了墙上,对方 很快就在她的脖子上抹了一刀,之后一把夺下自己身上的钱包跑了出去。受 伤后,小林用手捂着鲜血直冒的脖子跌跌撞撞 地从房间里走出来,就在自己 快要坚持不住的情况下,一辆出租车停在了她的面前,之后的事情她就不知 道了。小林被送往医院时,只见一道20多厘米长的伤口从脖子处一直延伸到 右耳下,由于颈部静脉被割破,已经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幸运的是小林受伤 后自己拿手捂住了伤口,并遇到了好心人的救助。
• 请问该案中哪些是证据? Nhomakorabea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什么是证据? 事实说、材料说、根据说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经查证属实,用以确定有关案件 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一)客观性 (二)相关性 (三)合法性
问题:你认为诉讼证据与日常生活说的证据有什么区别? 诉讼证据为特定证明对象服务,受时间、期限的限制,受法律规则的限制。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一、刑事诉讼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一)物证 1、物证的概念 物证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 物和痕迹。 包括物体和痕迹 2、特点 (1)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2)一般具有“双联性” (3)证明往往具有间接性 (4)通常具有不可替代性 (5)其使用往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
(三)证人证言 1、概念 证人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直接向办案人员所作的陈述 2、证人证言的特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第二,容易发生变化 3、证人的资格 第一,必须知道案件情况 第二,必须能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 第三,必须是当事人以外的人 第四,必须是自然人
• 4、证人的义务 • 作证的义务、如实回答的义务、保密义务和遵守
04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组织了5位专家赴湘 潭,就黄静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进行医学鉴定。7月2日,他们 作出了“被鉴定人黄静在潜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因姜俊武采用 较特殊方式进行性活动促发死亡”的鉴定结论。
03年6月2日姜俊武被刑事拘留,03年7月8日,姜俊武被逮捕 ,罪名是涉嫌强奸(中止)。8月1日,由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检察院 审查起诉。2004年3月5日姜俊武被取保候审。2006年6月30日湘 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姜俊武无罪,但要负一半民事责任 。2007年12月10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原审 原告黄静的父母,及原审被告姜俊武关于民事责任方面的上诉请 求,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