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素质教育关系
略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略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daa6186edb6f1aff001ff7.png)
的视野 、较强 的应 变能力和 多方面 的知识 ,需要 具有综合 能 美育对德 育、智育 、体 等方面 的开展起着重要 的促进作用 。 力 、综合素质的复合 型人才 。这时 ,素质教育才 得到各 国政 可见 ,美育在素质教育 中是多么的重要 ! 那么美育对于素质教 府 的重视和关注 。 育到底 发挥着 什么样 的具 体作用 呢? 我们 从德 育 、智育 两方 面来 分析 :首先 ,美育在 道德教育 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促 进作 素 质教育 的三 个层 面 所谓 素质教育就 是 :以人 的身心发 展为 目的 ,使人 的各 用。德育是 素质教育 的重要 内容 ,要 成为适应 未来发 展需要 项基本 品质 得到全面 的发展教育 。 因此 ,身心 的全面发展 , 的合格人才就应 该具备高度 的思想 觉悟和高 尚的道德情 操。 即人 的全 面而和谐 的发 展 ,是 素质教育 的最终 目标 。所 以 , 德 育 主要 是为 了使 青少 年 明辨是 非 ,理 解 和掌握 善 、恶 标 般认 为素质教育包括 三个 层 面 :①身体 系统 ,即生理层面 准 。它侧重 于抽 象说理 ,要 求青少年 用一系列 的社会 主义道 的教 育。这是人 发展 的 自 前提 和物质基 础 ,是人 自由发展 德规 范要求 自己约束 自己 ,带有 明确的强制性 。而美 育主要 然 的基石 ,它是最基本 的层 面 ,既有 先天遗 传因素 ,又可通过 是靠 美的形象感染 人 、打动人 。在对 美的激动 中 , 潜移 默化 后天获得 。②心 理个性 系统 ,即心 理层 面的教育 。这是最具 的获得思想道德方 面的教 育,使人变 的高尚。 有发展性 和复杂性的层 面 ,是教育 的核 心和关键 。他贯穿整 由上 述可 知 ,美 育或 审美 教 育作 为联 系素 质教 育 系统 个素质教 育系统 ,影响其他 层 面的发展 .包括智力 和非智力 三个层 面的重要纽 带 ,发挥着 巨大 的作 用。正是美育 ,促进 因素 。③社会 文化系统 ,即社会层 面的教 育 ,这是 最能体现 了人 体 生 理 的有 机 平 衡 发 展 ,开 拓 了 心 理 层 次 自由和 谐 的 发 人的思想和文化 修养的层面 ,它包 括思想 道德修养 、知识修 展 ,丰富了人 的社会 层面 的内容 。没有美 的促进作用 ,素质 养 、审美艺术修 养 ,它体现 了素质 教育 的效果 ,是 素质教育 教育 就难 以和谐 、全面 的进行 和扩展 。美 育对素质教育 具有 的最高层面和最终 反映 。素 质教育 的三个层 面是一种 相互联 重大 的意义和作用 。 系 、相互促进 的关 系 ,他们 之 间既 各 自独 立又紧密联 系且相 结语 :总之 ,美育 的重要 意义就 在于 :它不仅是人类认 互 制约。脱离开任 何一个层 面 ,人 的基本 品质 都不能 得到全 识 自 、改造 自然 的能动手段 ,也是人类认 识 自己、完善人 然 面的发展 ,也就不 可能成为 一个 “ 全面发展 的人 ”。因此 , 类文化 心理结构 ,培 养 “ 面发 展的人 ”的重要途径 。通过 全 美育在素质教育这个大系统 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 美育 , 们不仅能够完 善品格 ,塑造完美人 格 ,而且能够促 我 进社会协 调 、和谐 的发 展。也 只有 通过美 育 ,才能达到马克 二 、美 育 的两个层 面 全 那么 ,美育 又是什么呢? 对于美育在素质教 育中的作用又 思 所 说 的 “ 面 发 展 的 人 ” 的 理 想 世 界 。 该如何理解呢? 美育包括审美形态教 育和美感教 育两个 方面 : 参考 文 献 ① 审美形态教育 ,主要 是通过 对符合 “ 、善 、美”标 准的 真 [] 1马克 思 .14 年经济 学一哲学手稿 .北京 :人 民出版 84 艺术 品的形态 、形式 、风格 的鉴 赏 ,来 培养人们 对 自然界 中 社 ,1 8 :7 ,4 9 5 75 千变 万化 的美的形态结 构的识 辨能力 ;②美感教 育 ,主要通 【] 2王国维 .论 教育之宗 旨 中国青年报 过对符合 “ 真、善 、美 ”标准 的艺术 品的欣赏来 培养人们健 [】 3 蒋培 坤 .审美 活动论 纲 .北 京 :中 国人 民大 学 出版 全 的审美心 理结 构 ,包 括感知 、知觉 、情 感 、想象 、理解等 社 , 1 8 :2 7 98 4 心理能力 的提高 和相互协 调 ,最终 落实 为包括艺术欣 赏和艺 [】 4 张道 一 .中国普通 高校 艺术教 育模 式几推广对策研 究 术创造力在 内的敏锐 的审美 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力创造力 。 作者简介 :吴媛 ,女 ,1 8 年3 9 2 月,陕西西安 ,西安工业
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cd2e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c.png)
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美育被越来越重视,因为美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美感修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将深入探讨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字数:203】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美育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美育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影响,以及美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旨在阐述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美育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还将提出相关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接触和学习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提升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还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和美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标准。
美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常常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表达,同时也是对未来世界的构想和展望。
学生在接触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创新需求。
又称审美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称审美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3d2ce7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0.png)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核心与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与此同时,美育也是美学学科的组成部分,学习美学与研究美学最终都应该在美育中得到实现与发展。
第一节美育的性质与特点一、美育的历史发展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美育思想。
但是,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加以系统论述的,应当是近代德国美学家席勒。
1793年,席勒以书信体写成的《美育书简》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成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
实际上,在古代虽然尚未提出美育的概念和体系,但是,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却早已存在,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等,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大力倡导美育,提倡“诗教”和“乐教”。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而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就必须经过主体自身的修养和锻炼,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完美的人,这自然离不开“诗”和“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明确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此外,孔子还主张美与善的统一,他赞扬《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批评《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2显然,孔子是把尽善尽美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准,强调把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统一起来。
儒家学派中的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对儒家美育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成为儒家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认为“人性恶”,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改人的性恶为性善,只有造就完美的人格,才能使社会实现和谐与安宁。
荀子十分重视审美教育,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诗、书、礼、乐才能改造人性,使人去恶从善,强调了美育的道德教化作用。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在美育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心得体会(3篇)
![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20ba7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c.png)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育并举,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了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心得体会。
一、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具体做法如下:1. 强化道德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营造良好校风。
学校要注重营造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
3. 培养感恩情怀。
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智育为本智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1.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 激发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体育为基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顽强意志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具体做法如下:1. 加强体育锻炼。
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计划,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锻炼时间。
2. 举办体育活动。
通过举办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3. 培养健康意识。
教育学生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四、美育为翼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b93c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e.png)
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不是
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
人格培养的作用。
美育对学生来说,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教学而言,美术课不止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些小东西,学生
照着画就行。
我们常说”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应该有一桶水”,这桶水,不仅应该有,而
且应该是一桶”活水”。
美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绘画能力。
将美育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存有以下三点: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美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2.有助于培育新时期各方面人才。
我们正遭遇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著重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就可以培育出来负荷时代建议的新人才。
3.有利于提高思维的多元化。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形象思
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
来说,要更注意形象思维的教育。
总之,美术课堂时学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课程之一,而美育更应当在中小学中
急于、有序地不予扩散.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到言传身教,并使学生擅于回去辨认出、挖
掘生活中的各种美。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a68f2fb8f67c1cfbd6b810.png)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中学生正处于认识社会、接触社会、逐步走向社会的启蒙阶段,应该把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当作一个专门课题。
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教育学生,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的有效方法。
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现代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
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
不是简单的“画画儿”,而是通过造型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来陶冶学生情感,开拓形象思维,培养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方式。
它主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为目的。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美的认识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因而对“美”的理解往往存在着某种偏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不能树立一种正确的审美观。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是吸引人的金苹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美。
拥有美,能赢得他人的欣赏,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勇气。
中学生是一个青春的群体,一个学习的群体,中学生的美来自哪里?首先,中学生的美来自干净与整洁。
衣着是人的一部分,让它沾满污迹,布满皱褶,甚至伤痕累累,一脱下鞋子就臭气熏天,其实就是贬低自己的形象。
所以善待衣物,勤洗衣服,保持穿戴的干净与整洁,才能赢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同,才能获得别人的亲近和好感,才能保持形象美。
其次,中学生的美来自大方得体。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修养的体现。
一个人大方得体的打扮,是与其身份、职业、场合相符合的。
明星们化装打扮,另类时尚,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所决定的,他们需要通过标新立异引起媒体和追星族的注意;而我们的舞台是校园,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的角色是中学生,成人化的、另类的打扮只能显示你的庸俗,有时甚至是低俗、恶俗。
单纯地模仿明星,女生染发烫发,男生留长发、动漫头甚至戴首饰,是一种颓废的表现,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与中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相违背。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9bef3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1.png)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
会性、情感性和道德性素质。
首先,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它是一
种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其次,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素质。
美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
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性素质。
此外,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性素质。
美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性素质。
最后,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素质。
美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性素质。
总之,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审美能力、社会性素质、情感性素质和道德性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58f32383c4bb4cf6ecd102.png)
教育随笔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明德小学…陈…娟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美育通过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它最具贴近心灵深处的感性和吸引人的趣味性,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还可以促进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因为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
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列宁的话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
”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的情感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二、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
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
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三、 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两种思维互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
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d9663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2.png)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主要目标。
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及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主要目标。
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艺术对于学生成长、科学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他主张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首先应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
虽然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还不统一,但最基本的观点却是一样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植“人的心理发展”,是影响和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是通过实践和学习使人的素质上的缺陷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亦就是说,根据和利用人的生理条件来开掘和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依赖“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使人对世界、人生态度和观念上的心理要素得到“发育和成熟”。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今天我们谈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的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人类完善自身,造就高尚人格,实现优美灵魂的人类工程学,是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与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fc8f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8.png)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与作用发布时间:2021-06-10T09:26:47.4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作者:谭瑜[导读] 美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通过美育教育来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首先针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精神、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以及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内容。
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与作用谭瑜(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中学 628021)摘要:美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通过美育教育来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首先针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精神、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以及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内容。
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美育教育;素质教育;高中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177-01引言: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我校的美育教育工作,我校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从而开发了一系列关于美育的实践教育校本课程。
其中包括德育、艺术、学科、科技、劳技等五大门类,主要是由30多门选修课和一些课外活动课组成。
从而形成了一套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所组成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美育教育工作。
同时还实行艺术体育“2+1”模式进行“内培外联”,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从而进行美育教育工作。
那么美育教育工作在高中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实施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育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美育教育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灵魂的沉淀,实现心灵的精华,进而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1a2d5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9.png)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组合性的教育,其中包含了艺术素质教育和体育素质教育等,而艺术素质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美育。
文化美育和素质教育是互相联系的,文化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理念信仰、政治素养、思想进步和职业道德等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美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践、研究和讨论等方式,建立起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文化价值观,深入探索文化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迈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胡价值取向――兼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迈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胡价值取向――兼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bd7df82783e0912a3162ae1.png)
迈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胡价值取向――兼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育是属于最高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美育所追求的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即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然而,已往的学校美育大都只把美育价值取向定位于工具价值,即把美育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或是审美的人的手段。
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失使美育步人误区,表现为:其一,把美育局限在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中,美育似乎仅是音、体、美教师的任务,与其他教师无关,其二,把美育置于次要地位,当美育无关“升学”的大局时即可将其砍掉。
其结果致使学校美育偏离其追求的目的,不能体现其根本价值。
学校美育的这种境况关系到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的最高理想如何定位的问题。
本文试从美育的价值及价值取向和学校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学校典育的价值与价使取向的理性思考之初步门释要弄清美育的价值,首先要弄清美的价值及美的本质。
以往美育价值的偏失,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出现误差所致。
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提出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G1,而人的本质特征恰恰是在二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产生和体现的fx I0他还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的尺度就是火洲盯引睡今":在“美”的境界中}s.}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美的尺度即人的解放的尺度丢人的娜放的标志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脱的尺度。
由此“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t的.完润的展现”md从价值观的角度看,美就是真、普统一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
因此,美育的价值与其他价值的不同就在于,它既直接表娜个人自身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塑造个性,帮助人形成自我超越的能力,实现育“美的人,之目的;又要把对美的鉴赏和创造作为人类一种创造容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定向,用以边求彼育的理想。
这样,学校美育的价值取向应是:以美育人、育“美的人”、“美的人”〔或完美的人),而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审美能力或审美的人这一工具层次。
美育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0a142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e.png)
2012.04学教育156美育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魏楠张沛朋(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4650)[摘要]本文在阐述美育、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基本上,总结了美育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关系,提出当代素质教育中美育、德育都不能或缺,不能代替。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德育一、素质教育中美育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造者和接班人。
”美育其实就是为了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人们形成具有优美、高潮、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
因此,美育是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人们从出生到终老的过程。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美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美育能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美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同时,它又是积淀和高度理智的高级意识活动。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
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其实就是为了创造,为了将对美的事物感受创造性的进行充分表达。
“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其实就是创造。
2、美育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人们探索美的事物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用概念化或功利化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一成不变、无光泽、无色彩的;如果我们用审美的心胸,审美的态度去感受世界,那么我们的世界就是变幻无穷、色彩斑斓的。
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事物及活动中,如自然美、社会美、语言美、环境美、等等。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https://img.taocdn.com/s3/m/c15e51b9c77da26925c5b09a.png)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刘维丽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
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
本文在对美育、素质教育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讨论了美育的积极作用及其在现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1.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育中含有多方面的美育因素。
例如,德育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公德教育是与美育的心灵美、行为美的要求完全一致的。
用爱国主义、先进集体、英雄人物事迹去教育学生,以鼓舞和提高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用祖国辽阔疆土、名胜古迹、灿烂文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不仅欣赏祖国美丽的山川,提高文化素质、丰富精神生活,也使其对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更加热爱,从而学习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用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文学家、科学家及其成就,帮助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的志向,从而勤奋学习,改变我们以往干巴巴的说教、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讲与练结合等形式,用树典型、创情境、激情感等生动的办法,使教育手段艺术化。
美育和德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实施德育同时能产生美育效果,实施美育同时也能产生德育效果。
2.美育与智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美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不仅酷爱音乐,而且倾慕文字,他把文艺审美与科学完善地结合起来,以至有人称他为“科学艺术家”。
不仅爱因斯坦如此,许多科学家也是这样。
例如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量子论”发现者普郎克,我国当代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钱学森等等,都十分重视美育,都对艺术有较强的爱好。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45a6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4.png)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愈加高。
作为大学生的育人模式之一,美育在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育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
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首先,美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方面学习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
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其次,美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欣赏各种艺
术形式的美中,大学生可以体验到美丽和优雅,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观赏能力。
再者,美育还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学习和体验各种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大学生
会逐渐形成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艺术形式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艺术教育可以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中的内涵,进一
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美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
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欲望和冲动,不仅可以提高其道德层次和道德格局,还可以使
其更加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
再者,美育还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艺术教育可以引
导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社会人际关系有更深层次了解,从而使其逐渐增强社会责任感。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f42a1b866fb84ae45c8d8b.png)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拥有正确的审美观,能够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价值精神文明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美育通过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它最具贴近心灵深处的感性和吸引人的趣味性,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还可以促进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所以,美育在顺应现代化要求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叙述了美育在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人的活动总是受到人的某种情感的支配,人的情感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情感的作用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与其他教育不同的是,美育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
康德曾经说过:“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所以美与人的心灵是一体的。
而美育就是通过自然存在的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的心灵进行美化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形成一种有意识的理性力量。
美育的这种作用是其他教育都无法达到和完成的。
二、美育可以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提倡素质教育,其关键就是要将知识等教育转化到人的精神层面上,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美育打破了传统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还是一种自由形态,所以美育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教育相融合并渗透到其中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个人只有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并产生爱好,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美育具有全方位的带动其他教育的作用,把美育和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849da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5.png)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第一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1945年,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当日本人带着无尽耻辱和不甘撤离马鞍山钢铁厂时,有日本专家断言:“不出十年,马鞍山钢铁厂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美的牧马场。
”几年前,中日夏令营较量后,有日本教育界专家说:“十年、二十年后,打跨中国人的不是军事、不是经济,而是中国的传统教育。
”这话犹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我认为: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该是素质教育PK传统教育的时候了!本文谈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教育美育素质教育第一次提出到现在已历时20多年,但我们深入学校、课堂、学生和家庭时仍会发现,学校的课堂形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家长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空间等实质性变化不大,分数本位、考试中心、教师权威仍然强有力地主宰着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
面对新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人的素质问题一.美育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润滑剂。
一提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人们就认为他们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以至于搞素质教育就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谈分数。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应试教育把应付升学考试作为惟一目的而提出来的,它强调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它们的指导思想不同。
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应排斥应试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摒弃应试教育中把考试当作惟一目标的错误的指导思想,不过分追求分数,而仅仅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应试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把美育渗入教学实践中,知识便带上美丽的衣服,吸引学生去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经常做实验,使知识学得活,没有因沉重学习负担而导致厌学情绪。
所以美育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的沟通起来,可以说美育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润滑剂,突破点、纽带。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e685a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d.png)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探究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瓶颈的原因及对策的课题研究报告内容提要: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我县农村初中美育现状的研究,探讨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木桶短板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拓宽美育教育的途径,让美育不再是口号,而是学校工作的亮点和自觉行动,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主题词:美育素质教育的瓶颈原因及对策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一、研究背景和现状:1、研究背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重点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因此,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世界许多国家对此认识深刻,纷纷研究对策,制定计划,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
从那时起,教育就承担着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大爆炸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
教育到底是什么?在中国千百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教育突出的是考试选拔功能,所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20世纪中期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从而使教育洋溢起浓浓的人文精神。
时代发展到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教育必须为人的幸福做贡献,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章教育教学中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崭新的十二一世纪。
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教育部提出了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强调学校要重视加强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确定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教育观。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它们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目的不同。
“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地,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
2、教育对象不同。
“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
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说,是重视高分。
这就违
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3、教育内容不同。
“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
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如语文、外语学科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4、教育方法不同。
“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
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
6、教育结果不同。
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
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美术与道德和情感;
艺术的本质是情感,情感因素是人的素质提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教育观上发生过一系列变化,最初是注重考分,是强调记忆的刻板教育,以后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于是进入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感知教育,再后来又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提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想的智能教育。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智慧和能力有与良好的人格相融合,才能在日后对社会做出贡献,也才能使自己生活更幸福。
道德和情感是人格品质中的重要内容。
而美术教育对少年儿童的道德和情感的养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美术是人们通过知、情、意活动去体会和把握真、善、美。
人们在欣赏艺术时,是在对美的欣赏是去把握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真、善、美就融为一体了。
美术的认识作用不在于使人获得一般知识,而在于使人充满感情地体味人生真理,使人从感情上体验道德行为的崇高伟大。
因此,美术的作用真有感染、陶冶、潜移默化的特点。
(摘自常锐伦主编《美术理论知识》)。
例如:宣传画《水就是生命》,画面构图简洁,用墨水、蓝天、白骨、红鱼生动地再现了被污染的河水,深刻地揭示了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热爱地球、热爱家园、热爱生命之情油然产生;我国著名油画《开国大典》巧
妙的构图,明快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把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在学生面前,爱国之情油然产生,当学生面对美丽的风景写生,青山碧水,绿叶红花,热爱美好的生活之情油然产生...,而这一切情感的形成,人格品质的培养,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三、美术与智力;
美术本身离不开思维和创造,思维是一种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地对客观现象的高级反映。
美术对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极好的培养与锻炼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脑有左、右半球的分工,左脑以语言、理解、逻辑计算功能为主,右脑以音乐、记忆、形象、感知、时间、情感为主。
左右脑分工又配合互通信息,形成正常人的意识。
3——30岁,人的大脑结构相同,只是大脑皮质上的“沟“,深度不一,用脑多的人,“沟深”也就聪明。
在过去“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老师、家长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不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学生就产生了轻视美术课的念头,时间一长也就失去了兴趣。
学生们只偏重于左半脑,而忽略了右半脑。
美术活动则可以全面发展左、右脑。
例如:写生课中,学生首先要进行观察,眼睛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要通过大脑的思维转化为理性认识,这一转化过程学生要通过左、右脑共同活动进行分析、想象和创造。
最后通过双手把感性认识描画出来,用语言把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得到的反应表达出来。
眼、脑、手高度统一。
美术教育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四、美术与审美;
审美教育从广义来说是人生教育,具体地说是美感教育。
美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美感。
其审美作用,是培养人们有一双懂得美的眼睛,能看出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各时代艺术的美,多种形式风格的美,多阶层中不同的美,能分辨出艺术中的真、善、美丑、滑稽、崇高、趣味...。
眼睛是一个视觉器官,其感觉能力如何,是种种心理因素所支配的,而心理现象作为精神现象,是社会的、时代的、阶级的、阶层的。
所以培养能够审美的眼睛,也就是培养审美的心灵。
美是和真、善联系在一起的,美术的审美教育不同于道德的说教,是以情感动人的。
美术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使线条、笔触、色彩、形象具有了情绪、感情的感染力,使观者为之动情而受其所要表达的主题的影响。
精美的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是以其自身的色彩美、形象美、形式美等因素对观赏者起到美的示范引导作用,使人对美的观念、对美的认识得到加强或得到改变。
总之,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岚清副总理曾经说过:“美术是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面临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改革,这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美术教育能否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摆在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期
待着素质教育的美好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