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经过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
2.路线和任务:1953年提出和制定(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①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②同时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
3.成就:①到1957年底,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改造方式:(1)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组织生产合作社。农业的途径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①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②方法: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①1953年个别企业公私合营;②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3.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得与失
1.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1956年
(1)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正确决议: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58—1960年经济建设的“左”倾失误
(1)出现:1958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特点:在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3)实践: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1959—1961年出现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5)纠正错误:从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3.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据估算,“文革”十年中的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4.经验教训
①现代化建设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②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更要注意遵守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改革就是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安徽、四川率先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1982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原来叫社队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基本没
有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社队企业的生产总值为646亿元。到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2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4%,吸纳农村劳动力达6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
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原来的管理体制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农村改革的推动。
2、过程
1978—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处于试点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开展综合配套改革;扩大城市综合改革,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1984—1992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以后: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1993年12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985年,邓小平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