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古代史材料分析题参考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材料分析题参考

0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建隆二年(961年)春,罢殿前都点检(注:禁军统帅)慕容延钊。此后此职不再授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

──引自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材料2: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泚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3:太祖继位,患方镇犹习故常,取于民无节,而意多吕扈。一日,召便殿,赐饮款曲,因问诸方镇:“尔在本镇除奉公上以外,岁得自用,为钱几何?”方镇具陈之。上喻方曰:“我以钱代租税之人,以助尔私,尔辈归朝,且与朕宴乐如何?”方镇再拜,即诏给侯伯随使公使钱,虽在京亦听半给。州县租赋,愁归公上,民无苛敛之患。

──引自王巩《闻见近录》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统军将领自动交出兵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2、3,指出宋太祖收回兵权、财权所采取的相同手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以上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1)原因:政治上:赵匡胤已称帝,掌握了国家政权;军事上:已控制了中央禁军,有强大武力作后盾。另作出许诺。

(2)手段:以经济收买的办法换取──经济上允许统军将领广置田产,生活上鼓励他们享乐。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藩镇割据局面出现;加剧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尖锐;加重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1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远在清代开国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地区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中国西部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马市。夷人贪而无亲,求而不厌,泚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允通商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一带)矣。”

──摘自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材料二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当时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又规定,对外泿3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掌有对外贸易的特权。征收税课、议定价格、督察违禁,甚至外商“具禀事件”也要经过“公行”的行商转达。总之,一切必须经过“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相授爱”,“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

──摘自鄂世镛等著《清史简编》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这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摘自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四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意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

──摘自《鲁迅全集》第一卷《看镜有感》回答:

(1)结合有关材料概述清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所体现的对外贸易政策。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清朝采取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原因。

(3)说明清朝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如何。

(1)与对外贸易有关的一切事务都由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统一管理,在全国仅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4分)

(2)惧怕外国势力通过通商深入国的心腹要地,破坏统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泚中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甚少,外贸对国民经济影响不大;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封建统治者失去了兼容并收的开放精神。(4分)

(3)闭关锁国并没有能够阻挡外部势力的入侵和使封建政权长治久安,反而使中国的社泚会经济发展迟缓,加深了中国的落后状态。(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借数家泿.用,其谋生焉能给足?”

材料四乾隆三十七年(1772),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康熙帝的一段话揭示了什么矛盾?

(4)材料四反映了何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哪里?

(5)你从上述历史现象中得到哪些启示?

①顺治时人口不多,康熙、乾隆时人口迅速增长;原因在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使顺治时人口大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康熙、乾隆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致使人口迅速增长;也由于摊丁入亩这种赋税制度的实行,隐瞒人口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②说明清朝建立后,历代政府都比较重视垦田,全国垦田数逐渐上升。

③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耕地增长的速度,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

④反映乾隆时“与水争地”的现象比较普遍,盲目的开荒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大量的过剩人口无地可种。

⑤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过度增长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健康发洦展;必须实行节制人口的政策。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封位于江淮和洛阳、长安之间,是隋通济渠的中枢。唐朝中期,为了确保运河的畅通,曾在这里设节度使,北宋以开封为都城作汴京。当时的开封被称为“四水贯都”,交通十分发达,各方物质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开封城里。汴河尤为重要,几乎南半个中国的物质都由此河运来。

——摘自《中国古代史常识》材料二金灭北宋,(开封)城市曾受到破坏,政治中心南移临安。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在此决口并改道南流,破坏附近水系,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及航运交通。

请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