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运行模式及中心内大型仪器管理方式的探索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和实践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7711d1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c.png)
第49卷第6期2021年3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6Mar.2021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和实践严丽娟,陈息林,姚志刚,张峰(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的高效开放和共享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安全问题常容易被忽视。
在普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析测试中心的特点和安全现状,结合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工作,提出逐步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测试平台;增大实验室安全投入,逐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从安全思想源头抓起,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培训的措施。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X921;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6-0161-03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in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s of UniversitiesYAN Li-juan,CHEN Xi-lin,YAO Zhi-gang,ZHANG Feng(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215123,China)Abstract:The efficient opening and sharing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in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s strongly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However,the safety problems are easily ignored.Based on the general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status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s,combined with the work of the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Soochow University,a series of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including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uilding the safety testing platform,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in laboratory safety to gradually eliminat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Moreover, formulat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emergency plans,and carrying out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were suggested. Finally,it was proposed to start from the source of safety mind,improve safety awareness and strengthen safety training.Key words: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laboratory safety;safety management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影响较大。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探索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6bcb82ca5e9856a5612608a.png)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探索摘要:对我中心现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创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实验仪器设备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利用效率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48-02目前高校要培养高素质适应时代需求的大学生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还要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所以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如何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和投资效益成为目前高校实验室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湖南城市学院测绘实践教学中心是我校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中心现有仪器设备202台套。
其中精密仪器有rtkgps接收机、测量机器人、数字水准仪、普通全站仪、测深仪、精密水准仪;常规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若干台套。
随着我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在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仪器设备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但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我中心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现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1.1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意识、理念跟不上学校发展步伐从2002年我校成功升本近10年来,我校大举实行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重组,测绘实践教学中心从场地面积、数量、实验仪器设备种类、档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实验室管理的意识却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缺乏创新的管理理念和大局意识,造成管理上十分被动。
1.2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欠科学化、规范化设备管理欠科学化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管理制度及使用效果问题虽然学校对测绘实践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的投资是可观的,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设备的使用维修等后续工作不到位。
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a64d33ff111f18583d05ae3.png)
4 10 ) 4 0 2
摘 要: 分析 了当前高校 大型仪 器管 理 中存 在重 复购 置, 设备 利 用率偏低 设备 功 能深度研 究 与开发不 到位 、 管理人 员普 遍 专业素质 不 高. 缺乏合 理 的绩效评价 体 系等不足 之处 , 给 出相应 的解决措 施 , 并 以期 实现 大型仪器设 备 的科学 管理 , 高设备 利 用率和使 用效 益 。 提 关键词 : 大型仪器设备 问题 对策 中 图分类 号 : 4 G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9 9 ( 0 1 0 ( ) 0 2 —0 1 7 — 7 5 2 1 ) 4a 一 0 5 2 只允 许 专 业 维 修 1 大型仪器设备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 处 于 闲 置 状 态 , 合 评 价 不 合 格 的 约 占 型 仪 器 的 使 用 说 明 规 定 , 综 3 . % 。 些 数 据 表 明 我 国 高 校 大 型 仪 人 员打开 仪 器 和 调 整 ; ) 16 这 ( 向厂 家 求救 , 2 不过 重 要 意 义 随 着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的 实 施 , 国 教 育 器 设 备 利 用 效 率 偏 低 、 费 现 象 严 重 等 问 往 往 维修 周 期 较 长 、 用 较 高 ;3在 国 内没 我 浪 费 ()
师解决 , 倘若 没 有 足 够 的 维 修 经 费 , 往 选 往
进 行 , 不 便 于 试 验 人 员 研 究 和 了 解 仪 器 也
9 0 多亿 元 。 有 关 部 门 统计 , 国 5 万 元 最 大 限 度地 为教 学科 研 服 务 已 经成 为 当前 择 闲 置 , 样 不 仅 不 利 于 试 验 教 学 的 正 常 70 据 全 O 这 以 上 的 大 型 仪 器 设备 ,0 4 %集 中在 高校 , 尤 高 校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1a5be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d.png)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实验中心是一个集中组织、管理和开展实验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与实践。
首先,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实验中心的管理要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目标相一致,同时要根据实验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例如,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较多的实验室,可以采用仪器科学和运行维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于实验室设备较少但实验项目较多的实验室,可以采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此外,还应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工作条件,激发实验师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实验中心的运行机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
实验中心的运行应该注重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实验项目和实验任务的需要,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便利。
例如,在实验教学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课程和实验要求,制定灵活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安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科研工作方面,可以提供开放式的科研平台和条件,鼓励实验师资开展自主课题和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
第三,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应该注重实践创新。
实验中心的管理应该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实践创新,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
例如,可以探索实验中心与其他学院、实验室之间的合作机制,共享实验设备和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科研效益。
同时,还可以探索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模式,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科研工作的精准性。
最后,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实验中心的管理和运行应该注重长远发展,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例如,可以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和设备维护制度,确保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正常使用;还可以加强实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实验师资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东北林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东北林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1007dd07580216fc700afdc1.png)
东北林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对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争取5年内得到国家认证,为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支撑,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工作思路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和统管共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两级共享平台暨建立一级(校级)共享平台——分析测试中心,配置专用场地,专人负责,集中管理,实现“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建立二级共享平台,实现“统管共用”的管理模式。
对两级共享平台,设立开放基金,制定激励政策,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统一的开放运行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与使用效益。
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具体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领导小组(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主管实验室工作副校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实验室设备管理处与分析测试中心。
领导、指挥、部署和协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和监督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具体方案实施,明确两级共享平台的责任和关系。
(二)、加强计划管理、统一论证。
按照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教学科研发展的需求,进行高质量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计划和论证工作,凡属大型仪器设备,无论经费来源于何处,在计划上都要进行统一管理,都必须经过学校组织的统一论证。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共享。
1、设立开放基金开放基金是为共享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按用途分为启动费、测试费和工作补贴三部分。
启动费用于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配套与开发、升级与改造等;测试费用于资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又缺少仪器设备和经费来源的教学、科研项目研究,以支付部分使用机时费用的补贴,保证教学、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工作补贴是对测试实验人员的加班补贴。
浅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浅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460b798e9951e79b892741.png)
浅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摘要:该文结合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实践,从仪器购置、管理体系、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培养与建设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各环节在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体系使用效率Abstract:From the practice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management, the purchas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instrument, as well as the team building of the administra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sing efficiency of large scale instrument were discussed.Key words:large-scale instrument;open and sharing;management system;utilization efficiency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熔炉,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1]。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条件。
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仪器设备正沿着自动化、数字化、图像化、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其作用显得越来越强大,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仪器设备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2]。
目前,如何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率已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我校近年来在大型仪器的管理、使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提高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及大型仪器的使用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作为在实验室专职管理、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对于我校在大型仪器管理、使用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1 严把仪器购置关,从源头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在购置大型精密仪器之前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明确购置的目的、作用以及应用背景。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0b09c195ef7ba0d4b733b1c.png)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收稿日期:2019-01-14基金项目:本文为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YC2017017)作者简介:朱媛媛(1983-),女(汉族),江苏仪征人,常州大学,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的制备。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尤其大型仪器设备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起着支撑作用。
近几年来,国家、省、市级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工作重点。
各高校围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目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共享意识不强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渠道多种多样,如学科建设专款、各类教学科研专项资金,同时,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在学校内部存在多头管理,有的高校设置了校级的分析测试中心,有的高校则将大型仪器设备划归到学院实验中心或科研团队实验室管理,形成了学校、学院、科研团队的分散管理,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缺乏统一管理。
校级的分析测试中心由于为全校教学科研服务,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程度较高;而其他分散在各学院实验中心和科研团队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由于设备管理者共享意识不强,将由个人、团队申请的专项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视为私有财产,导致大型仪器设备长期只为某个实验室服务,使用率低[1-3]。
(二)共享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大型仪器设备在空间上分散分布,各自独立,很多高校对于大型仪器设备只有泛泛的管理制度,缺乏全校层面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学院和科研团队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时,由于缺乏全面规划,且经费所限,只能按照经费数额购买申报。
有些实验设备的申报只考虑某个在研项目的实验需求,科研项目结束后,仪器设备就闲置了。
缺乏学校的统一规划和长远规划,前期论证把关不严,容易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进而使用率低。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7f56cc1da38376baf1faea6.png)
设 备 开放 共享存 在 的利 用 率不 高、 管 理体 制 不尽 完善 、 运 行 水 平较 低 等 主 要 问题 , 从 大型仪 器设备 投 资机 制不 健 全 、 封 闭 式 管理 、 购置 前 缺 乏严 格 的科 学论 证 、 管 理 模 式局 限 、 缺乏 对外 开放 管理 体 制 、 运 行 管 理 水平 低 、 管理技 术 队伍 不足 等 方 面 进 行 了探 讨和 分析 。针 对 这 些问题 , 从 制 定 开放 共 享体 系相 关 的政 策 法 规 、 改 革 管理 体 制和 运行 机制 、 制 定有偿 使 用方 案 和 建 立 大型仪 器设 备 开放 共 享 系统 工程 的 工 作模 式等 方 面来探 索 高校 大型 仪 器设 备 进 行 开放 共 享 、 提 高仪 器设 备 有 效 使 用 率
ma n a g e me n t i ‘ n u ni v e r s i t i e s wa s a na l y z e d. Ba s e d o n wo r k i ng p r a c t i c e, m a i n pr o bl e ms ,s u c h a s l o w 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e, i mp e r f e c t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l o w l e v e l o f o p e r a t i o n i n, i n t h e o p e n i n g — u p a n d s h a r i n g ma na g e me n t o f l a r g e — s c a l e a p pa r a t u s a n d e q u i p me n t i n u ni v e r s i t i e s we r e d i s c us s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b e c a u s e i n v e s t me n t me c h a n i s m o f l a r g e — s c a l e i ns t r u me n t a nd e q ui p me nt wa s n o t pe fe r c t , ma n a g e me n t wa s c l o s e d o f f ,r i g o r o u s s c i e n t i ic f p r o o f wa s i ns u ic f i e n t b e f o r e pu r c h a s e, ma n a g e me n t mo d e wa s l i mi t e d,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o pe ni n g t o t h e o u t s i d e wo r l d wa s l a c k ,o p e r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l e v e l wa s l o w a nd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t e a m wa s n o t e n o u g h. S ug g e s t i o ns a n d me a s u r e s whi c h c o u l d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f5aae99680203d8ce2f24c8.png)
( 三 )将培养学生 的能力作为工作 重心 高校 分析 测试 中心 并不 能 简单地 作 为一 个检 测机 构来 运行 ,必须肩负起为社会培 养优 异人才 的责任 。一切 以学生 为本 ,在 为学生检测样 品的过程 中,要全面地传授 仪器 的基 本原理 、操 作方法 ,在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地让学生 自己上手操 作 ,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 。这种模 式打破 了传统 的 分 析 测 试 中 心 运 行 理 念 ,最 重 要 的 是 将 学 生 对 学 习 科 研 的 兴趣调动起 来 ,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及 实践能力 。高校 的重 点在 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而对于创新 型人 才应在观察 问 题 、发现 问题 、解决 问题方面给予 强化 。
提升测试 中心总体的技术 能力 ,积 极为学校 的科研 以及教学 提供服 务。并且 ,为 了提升应 用效率 ,展现资源共 享 ,分析 测试 中心大 型仪器设备不仅要将 校 内的测试工 作完成,还要 将校外 的分 析测试工作 以及横 向项 目进行完成 。高校对于地 方 的经济建 设应当提供相应 的服务,要积极面对和 支持地方
团 队 ,积 极 推 动 大 型 仪 器 的应 用 。
成效给 予肯定 。分析测试 中心管理人 员是 实验 室以及大型仪 器 的管 理人员 ,教学和科研 的承担人员 ,要 具备较高 的素质
以及 主 人 翁 意 识 。
三、结束语
个具有高水准 的分 析测试 中心可 以为高校的科研发展 做 出巨大的贡献 ,一个 高水准 的高校也必须具 备先进的分析 测试 中心 。所以 ,不仅要提 高测试中心的 自身 能力、活力 , 以及效 率较 高的设备共享模 式,还要积极创建 岗位 ,加强人 才管理 ,创建测试基金 ,以保 障实验室 能够健康 的运行 。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1b675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8.png)
342021年6月总第363期ISSN1672-1438CN11-4994/T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韩晓敏 苏冠元天津商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天津 300134摘 要:通过剖析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给出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包括完善制度、激励人员、落实经费、建立运维机制、搭建信息化平台等。
同时,在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和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机制作者简介:韩晓敏,工学硕士,实验师;苏冠元,工学硕士,助理工程师。
高校仪器设备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1]。
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实施,高校仪器设备的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在新形势下如何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保障”成为仪器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2]。
提高设备仪器维修管理水平是维护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学校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抓手,是推动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助力。
1 我校仪器设备现状优质齐全的仪器设备是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物质保障,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有效工具,也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仪器设备的数量、种类和精密程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在各个高校中的储量也是与日俱增。
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2005年至2019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台件和金额都有了大大提升。
逐年增加的仪器设备强力支撑了学校的各项活动,也给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仪器设备尤其是精密贵重仪器的增加可以敦促维修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但是为有效保障剧增的仪器设备完好无损,仪器设备维修的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也要持续增长,这无疑增加了维修管理的难度。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策略,建立维修管理的体制机制,为提高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和师生的共享服务。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与实践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032ca2a192e45361066f51b.png)
Au h rS d r s C l g o v r n n a a d h mit to ’ a d e s ol e f En io me tl n C e sr e y
E g n e igXi 刀 P l tc n c n v ri , 1 0 8 ’ ,h a x . n i e rn , ’ a oye h i U ie st 7 0 4 , a S a n i y Xi n
Re e r h a d P a t e o r e s a e Eq i me t M a - s a c n r c c f La g - c l u p n i n
a e n /D n i gh,ogZ i u igL Qn g me t/ o g Xa zi n h, e Nn,i ig n T X
o m; e e*ie r op n s I e 员管理才能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 , 本中心采 取并建立 了专人管理制度 ,中心 内所 有仪器均 由中高级 职
称的教师负责管理 , 其中 8% 0 人员具有博 士学位 。 该制度 实 施至今 , 效果 良好 。首 先 , 仪器 的完好 率和使用率得到 了保 持和不断提高 。精密仪器 的保养 和维护是一项技术性较强 的工作 , 专人管理仪器 , 负责所管仪器 的 日常管理和定期 的
管理 。科学 管理是提 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的基本保证 , 而制度建设则是管理工作的依据 和保 障 ,大型仪器设备 的 管理 只有做到有章可循 , 能真正发挥其使用效益 。 才
21建立专人管理制度 .
关 键 词 大 型 仪 器 设 备 管 理 共 享 平 台 开放 服 务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及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及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9f76eb080eb6294dc886c4d.png)
92018年5月总第289期ISSN1672-1438CN11-4994/T作者简介:张园,医学硕士,实验师;梁广,医学博士,研究员;王学宝,理学硕士,实验师;王贤亲,农学博士,高级实验师。
在科学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各个学科间有一定的融合和交叉,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分析仪器的进展也十分迅猛,发展势头强劲,主要体现在仪器的功能多样化,适用范围扩大化。
如今仪器测试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列为规定的标准,许多测定方法已经在国际上通行[2]。
现在的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已今非昔比,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者不但要拥有分析化学、光谱学、色谱技术等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仪器维护等基本的相关技能。
然而原始的仪器分析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远远跟不上现代化仪器的更新换代,远远滞后于功能全面、适用范围广阔的现代化仪器。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于一些现代化的全新仪器和技术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然而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只会使得大学生的求知欲被压抑,相对落后的实验内容也无法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望,长此以往,只会扼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就此埋没[3]。
另外,有些本科实验室中并没有配备先进的仪器,部分仪器相对滞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实验室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不利于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大多本科阶段的实验教材远跟不上仪器的更新换代,落后的教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百害无一利。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习经典传统知识之余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先进仪器的发展动向[4]。
为了响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我校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激烈的就业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学校设法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方位地增强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校准备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分析测试大型仪器操作技能培训,同时接受校内以及校外的科研任务,逐步开展各种现代分析测试课程。
关于大型仪器设备的独立操作使用管理办法-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关于大型仪器设备的独立操作使用管理办法-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be680be52cc58bd63186bd24.png)
关于大型仪器设备的独立操作使用管理办法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现对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可独立操作的开放使用管理办法,其它大型仪器设备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纳入本管理办法。
一、可独立操作的大型仪器设备1、Sirion场发射扫描电镜(简称场发射SEM)2、XL30环境扫描电镜(简称XL30环扫)3、Tecnai G2 T20 STWIN透射电镜(简称T20 TEM)4、高真空电弧熔炼及吸铸炉(简称电弧炉)5、FM-700显微硬度计(简称显微HV)6、MM-2P磨损试验机(简称MM磨损)7、冲击磨粒磨损试验机(简称冲击磨损)8、10T(含高低温)、0.5T电子万能试验机(简称电拉)9、CTT 500电子扭转试验机(简称扭转)10、1100℃真空退火炉11、拉拔机(含轧端机)、拉丝机12、热压机、注塑机13、其它经确认的大型仪器设备二、可独立操作人员1、教师。
2、由课题组推荐的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
3、在电镜室设置“兼职管理人员”岗位,其职责和权限均大于普通独立操作人员,其管理办法另订。
三、独立操作人员资格的确认程序1、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类1.1 申请人从中心网页()下载申请表(如附件1),填写后交中心办公室初审。
考核记录表(如附件2)由中心考核人员填写。
1.2 申请人需选修“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或“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生课程,并获得80分以上的考试成绩。
已选修类似课程并获得良好以上成绩的申请人经机组负责人确认后可免修,已在其他单位具有熟练操作类似大型仪器设备经验的申请人除外。
1.3 通过上述理论知识考核的申请人必须参加中心组织的安全知识考核、并获得80分以上的考核成绩,方能进入现场操作培训。
1.4 中心定期、分批组织现场操作培训(含课程实验),每人现场操作培训3~6次。
1.5 培训结束后逐一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大型仪器管理模式改革探索
![大型仪器管理模式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e899652312b3169a451a468.png)
实验 室是 高 等学 校人 才培 养 、学科 建设 、科 学 研究 以及 社会 服务 的重要基 地 。大 型仪 器设 备在 实 验室建 设 中 占据 重 要 地 位 ,是 提 高 实 验 教 学 质 量 、
Ab s t r a c t :Op e n t e s t i n g o f l a r g e — s c a l e j n s t r u me n t s wa s e f i f c i e n t t o c u l t i v a t e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 .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mo d e o f c e n t r a l i z e d ma n — a g e me n t a n d o p e n t e s t i n g wa s p u t f o r w a r d b y t h e i n s t r u me n t a l An a l y s i s C e n t e r o f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w h i c h wa s c o mp o s e d o f u n i i f e d t r a i n i n g ,c e r t i i f c a t e s ,o n l i n e b o o k i n g ,p r a c t i c e a n d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s p e c i i f c g u i d a n c e a n d t i me l y ma i n t e n a n c e . T h e s e r e a l i z e d f o u r f u n e — t i o n s s u c h a s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a n d p r a c t i c e t e s t i n g t h e o r y, s c i e n t i i f c r e s e a r c h o f s t u d e n t s a n d t e a c h e r s ,s e r v i n g f o r s o c i e t y .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mo d e w a s h e l p f u l t O e n h a n c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e a c h i n g a n d t h e s t u d e n t s ’a n a l y s i s a b i l i t i e s . F u r t h e r mo r e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l a r g e — s c le a i n s t r u me n t s wa s i mp r o v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 Ke y wo r d s:l a r g e — s c le a i n s t u me r n t s ; ma n a g e me n t mo d e ;r e f o m ;e r x p l o r a t i o n
分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
![分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27cd0ea4431b90d6d85c767.png)
分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1 大型仪器设备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增大。
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40%集中在高校[], 尤其在实施“211工程”和“985项目”建设后,国家对高校的投入更是急剧增加,使得高校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仪器设备拥有量迅速攀升、性能日趋精良。
然而,高校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偏低、设备功能的深度研究与开发不到位、管理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等问题。
为了将国有资产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科学管理必不可少。
2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2.1 大型仪器设备购前缺乏充分调研,导致重复建设或设备用途不合理我国高校实验室的设置绝大部分是根据课程和教研室来设置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小。
一些院校在购置仪器时,只片面考虑到本单位的需求和方便,加上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充足,通常选择自购大型仪器而不是共享仪器,导致不同的实验室配置相同的仪器设备。
据调查,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的一般综合类或理、工、农、医类大学的实验室设置中,都有不少是重复设置。
由于这些大型仪器设备被分割在不同的院系,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在多机联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许多高级功能无法实现[]。
2.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早在1998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对单价2O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机时数要求是:年使用时数不低于400学时。
然而国家教委2008年对全国248所高校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其中机时利用率合格的仅占68%[],全国高校单价在40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中使用机时不满800小时的约占46.5%,有2O%处于闲置状态[],综合评价不合格的约占31.6%。
浅谈高校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有效利用
![浅谈高校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有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8528080740be1e650e9a8b.png)
20年 8 总 6期 08 第 期(第 6 )
办大型仪器 的使用操作培训,要求实验人员进 行现场培训, 经考察 合格后方能 申请操作 部分 仪器。
五 、加 强 安 全 管理 ,消 除安 全 隐 患
安全管理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 容。一般来说,大型仪器设备都要涉及水、电、气 ( 包括有 毒、易燃 、易爆的危险气体) 等的使 用,稍有不慎 ,就会引 发安全事故 。例如,许多大型仪器设备配有氮气、 甲烷气、 乙炔气、二氧化碳气 、氦气及液氮等多种化学气体 ,在人员 的操作培il J中,安全问题是尤为重 要盼 一 i 项,严格按规程操
维普资讯
20年 8 总 6期 08 第 期(第 6 )
中国 现代 管理及有效和用
张琳 霞 李金 淑 冯金朝
中央 民族 大学 北京 1 0 8 001
摘 要 :本文探讨 了高校实验 中心 大型仪器设 备的管理模式 ,针 对大型仪 器设 备使 用过程 中的不足提 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大型仪 器设备 管 理 利用
收 稿 日期 : 2 0 - 4 2 8 0 - 0 5
作者 简介 :张琳 霞,硕 士研究生 ,助 教。
‰
c ・ @2
维普资讯
中国 装各 砚代
二 、大型 仪 器 设 备 的开 放 度
区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范 围, 以便更好地为本科教 学和科研服务。能用一般仪器设备的实验, 一律不得使用大型 精密仪器设备, 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 打破部 门 所有制 的习惯, 扩大使用面, 更好地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实验 中心不仅承担了院内的科研及教学任务 ,而且 对全校开放 ,积 极参与校外科研 院所 的实 验技 能交流 与合 作,协助校外科研人员完成科研任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 理利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设立单独帐, ,应视 院 内、校 内和校外单位的不同情况 ,确定合理 的收费标准 , 妥善安排开放时间,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作用,以 提 高投 资效益 。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方式的探讨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方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a5d5184dd88d0d233d46ac3.png)
场馆管理V enue M a nagem ent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方式的探讨孙桂廿【11郝锐嘲陈欢欢Ⅲ朱世敏【31([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燕山大学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对于高校的技术创新与科研开发极其重要,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简单介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特点,并论述现阶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完善设备管理的措施,希望能促进高校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E xpl or e t he M a nagem ent of Lar ge-s cal e E qui pm ent i n U ni ver si t i esSU N G ui f angt l|,H A0R ui t2|,CH E N H uanhua nt¨,Z H U Shi m i ni s l(【l】School of R esour ces and M a t er i al s Sci ence,N or t he a st e r n U ni ver s i t y at Q i nhuangdao,Q i l l l l ua l l gdao,H ebe i066004;【2】School of Sci ence,Y anshan U ni ver s i t y,Q i nhuangdao,H ebei066004;[3】C om put i ng C ent e r,N or t hea st e r n U ni ver s i t y a t Q i nhuangdao,Q i nhuangdao,H ebei066004)A bs t r act U ni ver s i t y l a r ge equi p m ent i s es sent i a l f or t ec hnol ogi c al i nnovat i on and sci ent i f i c r es e ar ch and devel opm ent ofuni ve r si t i es,but al s o af f ect s t he l ong-t er m s us t a i nabl e devel opm ent ofuni ve rs i t i es.T hi s pap er br i ef l y des c ri bes t he chnm c—t er i st i cs of a l a r ge uni ve rsi t y equi pm ent,and l a c k of equi pm en t m ana gem e nt at t hi s st age i n t he di s cus si on,propos es se vera l m eas ur es t o i m pr ove equi p m ent m a na gem ent,hopi ng t o pr om ot e t he dev el opm e nt ofuni ver s i t y f aci l i t i es m anagem ent.K ey w or ds col l ege;equi pm ent;m anagem ent0前言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市场对各种专业性、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也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进程。
高校大型仪器网络预约系统运行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大型仪器网络预约系统运行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eac89d2ee06eff9aff8074a.png)
高校大型仪器网络预约系统运行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胡凡,陈希辰,王玲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1期胡凡陈希辰王玲南京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 大型仪器是高校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关键支撑条件。
近年来各高校都对大型仪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购置,但在各个单位中,大型仪器的使用、共享、管理并不是十分完善,还存在着一些开放度不够,使用率不高,使用水平低等问题。
本文结合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网络管理系统,分析了大型仪器管理及共享使用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讨论了一些关于大型仪器联网管理、共享使用的方案,分享了我中心的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 大型仪器;共享;网络预约[中图分类号] R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47-03The large instrument network book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HU Fan CHEN Xichen WANG LingThe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210029 ,China[Abstract] Large equipment is the key support for the condu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universities are for large equipment invest a lot of money for purchase, but in each unit, the using, sharing and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is not very perfect, there are enough openness,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high, low use lev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of large instrument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university, analyzes the large-scale instrument management and sharing some problems and methods of use, discussed some management of large equipment networking, using, sharing in my center of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Key words] Large equipment; Sharing ;Network reservation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增多,各高校获得各项经费资助大幅增加,各校都对大型科研仪器的购置做了大量的工作[1-2]。
新疆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运行思路及探索
![新疆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运行思路及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82da1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c.png)
新疆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运行思路及探索李新霞;李莉;热娜·卡斯木;常军民;李岩【摘要】@@ 新疆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校级示范中心,由药学院管理.随着日元贷款项目和省部共建项目实施,大型仪器和设备逐步到位.按照医科大学发展的目标,根据前期工作的基础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目标.【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3)001【总页数】2页(P106-107)【作者】李新霞;李莉;热娜·卡斯木;常军民;李岩【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06新疆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校级示范中心,由药学院管理。
随着日元贷款项目和省部共建项目实施,大型仪器和设备逐步到位。
按照医科大学发展的目标,根据前期工作的基础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目标,分析测试中心依据自身特点,确立了分析测试中心的目标定位,并经反复分析和总结,找出制约分析测试中心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本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思路,并经过实践后进行总结和完善,在本文中进行探讨。
1 分析测试中心的目标定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分析测试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门学科-分析科学,分析仪器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仪器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仪器可开发的功能越来越多,应用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宽,除化学化工外,与我校专业相关的医学、药学、环境等领域也在大量享用分析科学仪器发展带来的成果,许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也将仪器分析方法列为法定标准方法,很多在仪器上建立的测定方法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方法。
如今分析测试技术已不是昔日在实验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概念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分析化学、光谱学、色谱技术、统计方法学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等,还要求具有计算机操作、相应软件系统的使用、仪器的维护和简单维修等技术及了解仪器硬件组成特点。
地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探析
![地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9ff12533d4b14e8424680b.png)
(一 )技 术 管 理 人 员 不 足 、专 业 学 人 才 的 引
进和大型仪器 的 购 买,而 忽 略 同 步 引 进 实 验 辅 助 人 员,造成 实 验 技 术 人 员 的 数 量 和 质 量 严 重 滞 后[3]。 在实验技术人 员 不 足 的 情 况 下,大 型 仪 器 管 理 不 能 做到专人专管,只能做到看牛式 管 理,很 难 做 到 仪 器 设备的定期维护,造成仪器设备 出 现 故 障 的 频 繁 高、 维 修 费 用 高 ,使 用 效 率 低 下 。
3.实验 技 术 人 员 队 伍 不 稳 定。 实 验 技 术 人 员 相比教师、科 研 人 员 来 说,待 遇 低、职 称 评 定 困 难。 现有实验室技 术 人 员 得 不 到 重 视,几 乎 没 有 参 加 培 训、进修学习的 机 会,本 身 素 质 得 不 到 提 高,即 使 少 部分实验人员 参 加 进 修 或 者 深 造,学 成 归 来 后 都 想 方设法调离实 验 岗 转 到 教 师 岗 或 其 他 管 理 岗,而 转 岗后实验室技 术 人 员 又 长 期 得 不 到 补 充,造 成 地 方 高校实验 室 队 伍 的 不 稳 定、队 伍 素 质 得 不 到 提 升。 在这种状态下,无 法 实 现 大 型 仪 器 的 有 效 管 理 和 高 效使用。
68
2.大型仪器设备一 般 结 构 复 杂,从 光、机、电 结 合到智能应用,是 多 种 学 科 最 新 科 技 成 果 的 综 合 运 用,是现代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分 化 的 综 合 产 物,功 能 强 大、潜在能力也很大,可为多种 学 科 服 务。 如 果 大 型 仪器设备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 去 掌 握、操 纵、运 用 和 开发,就不 能 充 分 发 挥 其 作 用[4]。 以 前 地 方 高 校 大 型仪器少,实验 技 术 人 员 中 熟 悉 大 型 仪 器 的 人 员 不 多,更谈不上掌 握 大 型 仪 器 性 能、有 效 使 用、开 发 大 型仪器潜能,大 型 仪 器 购 置 后 不 能 及 时 有 针 对 性 地 对专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引进专业的仪器管理 人 员 ,只 能 安 排 其 研 究 内 容 与 仪 器 用 途 相 关 的 教 师 兼 管 仪 器 设 备 ,或 者 安 排 基 础 实 验 室 实 验 员 兼 管 。 在 这 种情况下,大型仪器使用效率低下,潜能无法挖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为提高分析测试中心管理运行方式,提升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通过分析部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运行模式,探讨了大型仪器管理新方式,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校情的分析测试中心运行模式及大型仪器管理办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管理;新方式1 概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进行创新型教育计划,强调了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1]。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不可缺失的部分的分析测试中心,集中了学校大部分大型精密贵重仪器,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也是一个学科交叉和创新实践的公共平台[2]。
随着资源共享、专管共用、提高仪器使用效率这一公共平台理念普遍的被教育界、科学界接受,由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新受到了各个学校的重视[3]。
分析测试中心不但能够汇集分散在学科实验室中、闲置率高、维护不到位的仪器设备,提高利用率,还能够通过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鼓励仪器开放共享,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服务[4-5]。
2 国内高校对分析测试中心的有益探索2.1 测试中心的隶属关系与管理模式综观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分析测试中心内大型仪器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2.1.1 学校所属,挂靠某职能部门管理该模式是在取得学校支持的前提下,依托学科建立。
优点为服务的受众面更广,仪器的使用效率更高,人员管理相对轻松[6]。
目前北师大分析测试中心、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采用的都是这种管理模式。
2.1.2 学院所属,校院两级管理这是一种偏重于学科结合的运行模式,在业务上由校级部门统管,因此对上级单位和学院科研团队的管理都比较顺畅,但服务面局限在学院,与教学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科交叉[7],由于该模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分析测试中心人员水平,因此许多高校如武汉大学测试中心、南开大学中心实验室、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均采用该模式。
2.1.3 依托学科平台和职能部门共同管理该模式下,分析测试中心挂靠于学科平台,使得分析测试中心的工作与教学科研紧密相连,贴近学科前沿,有利于开发仪器功能,并且学科平台的经费也能够支持仪器的运行维护,因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8],但仪器分散在课题组在学校层面为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运行分析测试中心。
2.1.4 由经营性公司管理北京科技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采用该模式运行。
这种模式通过成立一个经营性公司,在不改变学校大型仪器设备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将仪器按照学科特点整合到公司虚拟的运行平台上,由公司统一管理,并开拓对外业务。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提高大型仪器的利用率,有效开展对外服务工作。
但缺点是可能在后续工作中会出现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
2.2 测试中心内大型仪器的管理方式在高校日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面前,测试中心也分化出不同的管理方式。
目前多数是实体存在,少数是实体和网络虚拟方式存在的联合体,这就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大型仪器共享方式:一种是通过集中管理,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传统模式,如昆明理工大学建立的校级虚拟联合分析测试中心,仪器和人员均分散在学院,但接受中心的统一调配[9];一种通过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但仪器和人员由不同院系管理,如中国海洋大学的分散管理模式 [10]。
目前来说,解决测试中心内大型仪器管理方式的途径主要有几下几种:2.2.1 成立专职管理部门学校通过设立相应专项资金,保障大型仪器的维护、维修以及操作者的使用培训,并明确分析测试中心是实现仪器专管共用的唯一职能部门,确定专人管理、运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通过建章立制,形成大型仪器专管公用、资源共享,使专管共用有制度保证和实施依据。
2.2.2 大型设备的选择由学校统管的仪器设备的选择标准一般为通用类、在测试领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的大型设备,可通过校内调拨或者根据学校发展购置而获得。
2.2.3 明确权责虽然学校将院、系实验室的一些仪器集中到分析测试中心集中管理,但并不移动,而是仍然放置在院、系实验室但由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这些仪器的任务分配、管理与维护[11]。
2.2.4 专人管理维护分析测试中心内应有部分技术人员,能够解决仪器日常故障,学校配套相应资金保障,而各个学院中使用率高的仪器也能得到这些专业人员的维护和保养,这样能够有效缩短仪器的故障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年限,从长远看还能为学校节约部分资金。
2.3 测试中心的岗位设定及人员管理方式人才队伍是分析测试中心的首要保障,一般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测试人员分为专职与兼职,其中专职人员是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但目前由于岗位设置问题,许多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都是由专职和兼职人员混合组成的。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按机组实行的是优势明显的一岗双人的人员设置模式[12],首先能够充分调动分析测试教师的测试积极性,通过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提高业务知识,同时又能形成一定的约束关系,有利于协调工作,做到机组发展与个人晋升相结合,有利于人员的后期发展;其次,学校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分析测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激励从事科研和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仪器管理队伍中;再次,紧密结合教学工作,鼓励分析测试教师到院系学科点申报课题及研究生导师[13],这样可以使机组配备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作为辅助管理人员,研究生与教师轮流值班,在保证日常工作时间正常测试的基础上,非工作时间也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实现大型仪器的长期开放。
3 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建设思路随着“211”工程、学科建设等专项经费的不断投入,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水平上都有显著提升,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也逐渐暴露出仪器设备由少数人占用,利用率低、科研成果产出少、没有专人操作、重复购置等问题。
我校依据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以分析测试中心和大型仪器网络共享平台为核心,整合校内色谱、质谱、显微镜等基础检测设备,配套资金完善平台的升级,构建了实用性较强的校内大型仪器共享网络平台。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使校院两级平台按照相同的运行及时和有偿使用标准运行,涉及分析测试教师队伍的组成,待遇,奖励措施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创新和改造等。
在学校层面设立开放维护基金,对校内人员的测试和学生的创新项目的测试予以补贴,并加强购置前的论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3.1 创新机制,拓宽服务空间结合大型仪器本身的特点并兼顾我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统一制定在仪器使用管理、测试服务、实验室安全、质量管理、内部审核、培训、奖惩、技能考核、财务等方面出台系统的管理办法[14],整合校内大型仪器资源,明确仪器与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调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
在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上,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的办法[15],按照大型仪器设备的不同用途和功能分类,不同类型的仪器在运行模式、效益评价考核、维修和运行经费补贴等方面虽然有所差别,但同类设备之间的差别不大,更好的实现对大型仪器的有效监管,提高其使用效益。
3.2 准确定位,提高服务效率cma为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的行政许可制度,是我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通过cma认证的检测机构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通过cma 认证进入检验检测市场,检测或校准数据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能够有效的促进分析测试中心走向社会,在满足校内公共测试需求发展的同时向社会开放,有利于校内相关学科争取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16]。
我校重点依托材能学院、环境学院和土木交通与工程学院(工程中心),兼顾其他学院的大型仪器设备,积极推进实验室资质(cma)认证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依据我校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优势,参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地方大型仪器共享项目,加入共享联盟,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协作[17]。
3.3 设立基金,催生服务动力一方面,为了支持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为了解决部分老旧但利用率高的仪器的运行和维护问题,学校设立了开放维修基金,保障大型仪器的可持续发展[18]。
基金来源为学校专项拨款和仪器的服务收费,可用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升级,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奖励。
基金实行滚动运行机制,利用率高的设备能获得更多的基金支持。
这种方式在推动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分析测试中心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在支持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利用率。
3.4 强化队伍,保证服务水平分析测试教师队伍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程度和质量,如何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建立持续稳定提升技术队伍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长效机制,是促进分析测试中心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分析测试中心可采用校内校外招聘相结合的方法,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各层次人才进入中心工作,同时加强教师和研究生队伍建设,实行专人专管,将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分析测试中心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鼓励相关教师到院系申报研究生导师,与学院协同努力,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作为仪器设备的辅助管理人员并建立多样化的长效培训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基础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朱栋.分析测试中心作为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的实践[j].广东化工,2013,40(17):205-506.[3]张杰军,曹军,马晋并,等.加强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4):28-31.[4]李晓林.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体制初探[j].高校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5]张家栋,李晓林,郭万喜.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体制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01-103.[6]范朝阳.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思路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94-197.[7]吕彤.地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定位与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2):8-11.[8]林双妹,林佳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状态分析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77-281,290[9]杨宏云,宋智,高吉丽.省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34(1):111-114.[10]刘晓云,李莉.大型仪器管理模式及仪器管理人员角色作用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21-223.[11]刘徽平.浅议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的几个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80-182.[12]张明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优化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91-94.[13]梅建平,冯建跃,李崧.实验室资质认定制度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50-354.[14]赵凯歌,贲毅,欧燕飞,等.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功能拓展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17-120.[15]俞琛捷.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开放与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174-177.[16]姜乃强,张鹏.抓住机遇,再装高校分析测试新辉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7):1-3.[17]刘雪平,康海彦,朱慧杰,等.浅谈中小规模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管理及运行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1(8):22-23.[18]闵辉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j].高教研究,2014(5).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15zs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