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在北京市发改委近日研究制定的《北京市产业发展和布局研究》中提出,

产业集群已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作为首都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产业集群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提升北京整体竞争力、促进北京向国际性现代化城市迈进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外产业结构研究的前沿成果,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融于一体,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北京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探讨了实现北京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体系。首先对我国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北京整体的产业结构现状有所认识,从而能够站在北京一体化的视角下,寻求各自的发展之路,找出北京产业结构优化的优势和劣势,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实现北京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最后从宏观出发提出基于北京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产业结构、现状、改进方法

一、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及现状

1.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基本行为单元。如果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文化、教育等都称为产业,则产业和产业的集体就共同组成国民经济体系。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资源、财富、劳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第三次产业转移,国民收入的主要生产产业由第一次产业转变为第二、第三次产业。

回顾北京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并着重考察1988年北京的产业结构,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归纳北京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居主要地位

按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3.5%;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9.4%;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7.1%。按同期从业总人数计算,第一产业比重为14.6%;第二产业比重为44.4%;第三产业比重为41.0%。这些数字表明,无论在生产总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方面,第二次产业都居首位,这说明北京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

(二)工业结构以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按1988年工业总产值计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为44.5%,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为32.4%,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为23.1%。这种工业结构是与北京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技术比较落后的现时状况相对应的。

(三)农村产业结构以非农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使农村的产值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按198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计算,非农产业比重为73%,农业比重为27%。在非农产业产值构成中,工业占52.5%,建筑业占9.9%,运输业占5.1%,商业、饮食业等占5.5%。

(四)第三产业构成以传统行业为主

1988年第三产业产值构成中,金融业占27.8%,商业饮食业占25.7%,公用事业、运输邮电业占12.5%,这三个传统行业比重合计为66%,而科研、文教、卫生事业比重为14.8%,旅游业、居民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行业的比重仅占10%左右。

(五)企业组织结构以全民所有制和大中型企业为主

1988年工业总产值构成中,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全民所有制企业比重为73.1%,集体所有制企业比重为22.7%,个体及中外合资等其它形式的企业比重为4.2%。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比重为46.3%,中型企业比重为21.4%,小型企业比重为32.3%。

(六)出口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按1988年出口商品总值计算,原料性初级产品比重为9.5%,工业制成品为90.5%。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构成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2%,资金密集型产品占16.8%,技术密集型产品占11.2%。

(七)产业布局主要集中于市区

按1988年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计算,城区和近郊区这三项的比重分别为71%,47.9%和69.1%,远郊区县的比重则为29.0%,52.1%和30.9%。

2.而北京的产业现状是:

北京已形成三类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北京发改委调查认为,目前北京存在着以中关村核心区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以开发区为载体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以金融街金融产业和CBD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这三类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南起西外大街,北至五环路,西起京密引水渠,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总占地面积约75平方公里。这个区域拥有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知名学府,是世界上少有的高智力密集区。也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技术开发区,区内新企业的衍生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家的成长和产业文化的变迁等现象十分明显。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集群,聚集着联想、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北京用友软件等众多知名企业。这个区域被国内外研究者认为,与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广东外向型加工产业集群、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传统以展起来的浙江特色产业集群一样,是中国目前发育比较成熟的三个产业集群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国外跨国公司先后在北京的几个开发区建立生产基地,其中一些产业链较长的企业带来了很多配套企业,由此形成了以开发区为载体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星网工业园区,以北京首信诺基亚为龙头,相继吸引15家配套企业入驻,又带入了20多家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商和研发机构,未来星网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级移动通信生产基地。2002年11月中韩合资企业北京现代入驻顺义开发区,引发了北京各郊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聚集,形成了新的汽车产业集群。还有北京大兴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等,均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良好条件。

北京西城金融街经过十年发展,已聚集了金融及相关企业300多家,其中包括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三大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总行,基本奠定了中国金融管理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