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doc 10页)

合集下载

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以及对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物流发展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然而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时间尚短,流通体制和法制建设需待完善,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同时由于粮食种植分散,粮食流通监管难度大,流量统计困难等特点,使得我国粮食物流现状更加复杂。

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方法及统计资料的整理对我国的粮食物流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粮食物流流体、流量与流量现状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粮食主销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地。

粮食调运主要是从东北三省,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等地通过铁路、海运和内河航运进行运输。

运输方式也以铁路包粮为主,散粮运输所占比重很小。

1.长三角粮食流向流量2004年,长三角地区粮食流入总量达到2030万吨,其中浙江省873万吨、江苏省695万吨,上海市470万吨(估计)。

主要流入粮食品种为:玉米(485万吨)、小麦(448万吨)稻谷(935万吨)、大豆(145万吨)、其他(25万吨)。

具体情况见表1。

熹1长三甬地区典陰流星去万晦)该地区粮食来源中,玉米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南、山东、安徽是小麦主产区,成为长三角小麦的主要粮源;稻谷的供给除了东北三省外,江西、湖南、湖北的部分稻谷也通过铁路和公路运往长三角。

浙江由于粮食生产相对不足,同时又是粮食消费大省,成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粮食流入地,其粮食运输量占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粮食运输量的一半左右。

江苏既是粮食主产区也是粮食主销区,粮食运入量占到整个地区的31%。

2.长三角地区粮食流通方式长三角地区由于水路运输发达,因此粮食运输中水路运输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但由于粮源地大多来自内陆省份,因此在粮食流入铁路运输所占比重仍然很大。

具体情况如表2。

茶由数据比较可知,浙江粮食运输主要以水路运输为主,铁路和公路运输所占比重相当;江苏粮食运输中铁路运量所占比重较大,而上海粮食运输中水运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16《商场现代化》2009年11月(上旬刊)总第592期期对机房工作人员的技术进行考核,使每一位机房管理人员能独立完成维护工作,灵活机动的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故障,圆满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利用克隆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恢复与网络拷贝计算机机房使用频率高,学生熟练层次不一,易误删除部分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携带染有病毒的存储器盘进入机房,使系统感染病毒机率增大,如破坏系统注册表、破坏还原卡、随意设置参数等,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使用等。

我们在管理维护中,为了保障正常的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利用克隆技术进行机房维护和管理。

克隆技术是机房维护最常用最便捷的软件工具之一,利用Ghost软件对计算机系统备份及还原功能,实际就是Ghost将整个硬盘或某一分区的数据打包成为扩展名为GHO的映像文件,备份在的硬盘或一分区中。

在启动GHOST程序时,将该映像文件恢复到对应的分区或对应的硬盘中,使系统或分区恢复正常。

所以我们都在最后一个分区做好了备份,防止系统意外。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更多的时间维护机房。

利用局域网实现网络拷贝系统,条件是同一型号计算机实现系统数据的安装与更新并可同步实现修改、分配IP地址及计算机名。

缩短了时间、加快了工作进度。

网络拷贝时,发送端计算机和接收端计算机不在同一群组时不能进行网络拷贝。

网络对拷能实现对整个硬盘的所有分区完成网络克隆!稳定性比较高。

另外我们也用了虚拟软驱作为引导,然后加载克隆软件实现对达到同一型号计算机实现系统数据的安装与更新。

可以指定分区进行数据克隆!远远比以前的传统安装调试系统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财力,圆满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另外,我们机房计算机已全部安装了保护卡,保护卡有较强的数据保护和还原功能。

通过以上对机房的管理、系统克隆、网络拷贝等方面的阐述,浅谈了一些符合我校多媒体机房管理的建议。

机房工作人员应尽职尽责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检查维护,并做好管理和维护记录,为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长三角港口群作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列车”前进的重要引擎。

一、长江流域内河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概况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前,长江的潜力开发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

长江主航道从重庆延伸至上海,全长2400公里,共有港口261个,其中13个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港口。

长江内河集装箱泊位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全线开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格局。

目前长江干线的内河集装箱运输分为以下三种:1.江海直达进洋运输主要是长江下游各港到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的直达运输。

2.中转运输方式主要是长江中上游港口采用自航船、机动驳和顶推船组,推驳船队,远至下游各港中转至近洋各国或至上海中转到远洋各地区。

3.内贸集装箱运输主要是沿江各港之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和经由长江江海直达运输到国内其他省份的内贸货物。

长江流域港口集装箱运输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缺少集装箱码头设备,上游航行条件差,船舶运力不足等问题。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在改变,特别是内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与沿海地区相比非常低,具有很大的优势,发展势头很强。

据了解,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

目前,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是依靠长江水运来保障的;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占沿江全社会运量的20%以上,货物周转量占60%。

(二)长江内河流域港口群1.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港口群重庆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轮船可沿长江西上到达四川的宜宾,沿嘉陵江北上到达合川、潼南、南充等地,沿涪陵经乌江还可到贵州境内。

长江三峡的竣工更加为重庆水运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重庆市力争在10年内使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TEU,2012年,长江干线航道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航运成本下降30%左右。

我国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区域一体化促进长三角物流业发展

我国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区域一体化促进长三角物流业发展

十张图带你看我国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区域一体化促进长三角物流业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26个市。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GDP为23.73万亿元,GDP占全国的比重达23.94%。

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现状2013年开始,江苏省货运量逐年增加。

2019年江苏省全年货物运输量为258659.1万吨,比2018年增长4.6%。

2011-2019年,货物周转量呈波动趋势。

2019年货物周转量为10095.4万吨,比2018年增长4.3%。

2018年,江苏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02131.6亿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43953.8亿元,同比增长7.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0.74%,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17144.7亿元,同比增长13.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5.67%,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3123.6亿元,同比增长3.8%,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03%,比重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外省市商品购进额36201亿元,同比增长9.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1.98%,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再生资源总额、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两项共1708.5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57%。

2018年,江苏省社会物流总费用12863.2亿元,同比增长6.0%。

其中,运输费用6521.5亿元,同比增长5.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0.7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保管费用5001.6亿元,同比增长7.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38.8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340.1亿元,同比增长5.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0.42%。

以长三角为例区域物流发展文献综述.

以长三角为例区域物流发展文献综述.

一、论文选题意义本课题主要是对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对区域经济主要构成以及经济力量的概述和区域物流的概述以及特点现状。

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和文献的阅读,找出了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相互影响并加以分析,最后通过找到认清物流与经济在发展中得误区,提出发展建议。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由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供货商、服务商以及想关机构等组成的经济体,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广为人知,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具有一定代表力的产业集群为标志的。

产业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企业在消耗其他企业生产的同时,又向其他企业销售产品,另外,现代物流业涉及到的工业、农业、商贸、科技、服务等社会生产和生活得各个领域,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因此,要支撑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聚合的物流系统。

区域一体化使区域内或区域间的物流趋于合理,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只有在区域经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物流体系,才能发挥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长三角地区作为多物流中心区域,应加快物流资源的整合,防止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树立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局性、系统性观念,以保持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综述与前期研究主要工作内容(一理论综述为了全面的了解本课题的相关内容,我通过报刊、杂志、书本和网络等手段收集和本论题有关的资料。

然后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并认真阅读研究,针对每篇文章写出概要和自己的看法。

以下就是我对其中一些文章的看法和理解。

闫秀霞,孙林岩在《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谭清美,马凌云在《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研究贡献》,王岳峰,刘伟在《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都对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涵义进行了概括解释,区域物流是某一经济区域内,屋子从供方向的物质实体流动过程,它实现了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是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几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体。

珠三角至长三角货运调查

珠三角至长三角货运调查

作为目前中国发展最迅速的两个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两地物流业务的增多,但目前两地运力的不足,使得物流成为了制约两地经济交流的瓶颈珠-长货运市场调查5月,在行邮专列开通前,宝供在两地开展了货运市场及制造企业关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运输业务的调查。

在珠三角总共访问了包括深圳、中山、珠海、东莞、佛山、顺德当地的货运场内的货运部及专业市场里的揽货点的经营者566人,电器、医药、玩具、电子、服装、建筑材料、日化、钟表行业的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负责人45人,并在5月份形成调查报告。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等9个城市组成,两个地区加起来的GDP占了全国的将近一半。

消费品为主要货源珠三角到长三角的货物种类以电器、服装、配件、日用品为主,其中电器的运输比例最大,为18%,随后分别是服装占12%,日用品和配件分别为11%,其它运输种类如饮料、食品、医药等所占比例均未超过10%(见图1)。

这种货物种类比例与珠三角已经成为全国的电器、服装、日用品等消费品制造基地有关,同时也表明长三角作为国内主要的消费中心,对珠三角的消费品有较大的需求。

具体珠三角的各个城市又有不同的特点。

广州除了本身的服装、鞋业、布匹、电子等专业批发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往长三角外,还因为交通条件便利、汇集了各货运公司总部等原因,成为了珠三角各地运送到长三角的货物的集散地。

深圳以加工制造业的过关货物为主,到长三角的货运量较少。

东莞运往长三角的则以成品服装、电器、电子配件的货物居多。

佛山、顺德的主要是电器、家具、五金、灯饰。

中山、珠海就以水产、服装、灯饰为主。

图1:珠三角到长三角运输货物种类汽车运输价格浮动大部分的制造企业现有的运输方式以汽车运输和汽车快运为主(见图2),其中汽车快运所占比例为49%,汽车运输的比例为34%。

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作者:蒋国萍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1期[摘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的区域物流业随之迅速发展。

本文提出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长三角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长三角物流业区域经济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T型接合部,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目前已成为中国经济、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制定中,长三角被正式列入区域规划编制,2008年9月1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已进入国家级的发展战略。

一、长三角物流业发展现状由于物流总量的持续增长,长三角各地港口、公路、内河及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

以港口战略合作为重心、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1.长三角物流业发展迅猛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强劲,根据《2009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2008年长三角25座城市GDP达到65185.07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1.68%。

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

有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仅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就有35个,其中包括19个沿海港口、10个内河港口、5个国际航空港口和1个国际临时铁路口岸。

2007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107.2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约占全国的37%。

2007年全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为64.1亿吨,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5亿吨,占了全国港口总吞吐量的39%。

在全国14个亿吨大港口中,长三角地区港口占5个,分别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与物流问题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与物流问题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与物流问题研究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中国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和物流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然而,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和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和物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交通问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交通网络的完善对于促进跨地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协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存在以下问题。

1. 交通拥堵严重长三角地区交通拥堵严重,尤其是线路通道。

数据显示,2019年春运期间,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客流同比增长近10%,交通拥堵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

交通拥堵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

2. 城际交通不便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之间交通状况不尽相同。

一些城市之间的公路和铁路连接不畅,城际交通不便。

由于交通不便,人们的物流和出行成本也增加了。

3. 市域交通未形成优势市域交通通常指城市内部交通网络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结。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经济呈现出高度集聚的特点,但是市域交通却未形成优势。

这导致城市之间的资源交流和贸易通道受阻,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物流问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为发达的物流中心之一,其物流业占全国的份额高达40%以上。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

1. 物流成本高企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此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突出。

物流成本主要来自于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运输成本等方面。

长三角地区人口集中,土地资源有限,这导致物流企业成本压力大。

2. 物流效率低下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效率相对较低。

不同城市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低下。

另外,物流企业之间也存在缺乏互信和竞争的问题,难以形成共同的物流发展战略。

长三角物流发展现状

长三角物流发展现状

长三角物流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物流发展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物流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壮大。

首先,长三角地区物流网络得到了有效的建设和完善。

该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物流网络。

特别是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的高速公路、高铁和航空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速度。

其次,长三角地区不断优化物流服务与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管理公司之间相互合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全程跟踪和信息共享。

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这不仅加快了货物的流转速度,还提升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再次,长三角地区积极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制造业企业和产业集群,如汽车、电子、纺织、轻工等行业,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物流企业协助制造企业完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配送的全过程,提供了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长三角地区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物流合作与交流。

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华中地区等相邻地区的物流合作日益密切。

各地之间加强了物流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物流网络。

这不仅促进了区域内物流的高效运转,也加速了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业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该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物流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也不断深化。

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的繁荣发展。

长三角物流产业合作与发展对策

长三角物流产业合作与发展对策

长三角物流产业合作与发展对策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产业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该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预计长江三角洲的集装箱吞吐量到2010年将达到每年1500万标准箱(TEU )。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发展重点,上海、宁波等更是将其确立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积聚7000万参与人群、300亿美元的建设直接投资,并将产生5至10倍的投资乘数效应。

因此,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流量,物流产业将面临跨越发展的契机。

加快发展物流业,不仅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贸易、金融、出口加工等功能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为促进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区域物流产业合作,制定相应的协调合作机制以及产业支持政策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该区域物流产业的人才、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合作,需要进一步提升,物流产业调整需要进一步明朗和配套推进。

目前,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在国内综合运输体系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为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江三角洲快捷的城际轨道交通,有利于物流资源跨城市调配,有利于物流产业整合。

因此,长江三角洲物流产业需要整合,必须通过实现物流一体化来保证经济一体化的稳步推进。

另一方面,尽管现代物流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从整体上来说还停留在一个初级的水平,没有转化成资源的互补整合、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物流系统还没有形成。

目前,由于各个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分工还不很明显,国际空港、海港、物流园区等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珠三角至长三角货运调查报告

珠三角至长三角货运调查报告

作为目前中国发展最迅速的两个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两地物流业务的增多,但目前两地运力的不足,使得物流成为了制约两地经济交流的瓶颈珠-长货运市场调查5月,在行邮专列开通前,宝供在两地开展了货运市场及制造企业关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运输业务的调查。

在珠三角总共访问了包括深圳、中山、珠海、东莞、佛山、顺德当地的货运场内的货运部及专业市场里的揽货点的经营者566人,电器、医药、玩具、电子、服装、建筑材料、日化、钟表行业的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负责人45人,并在5月份形成调查报告。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等9个城市组成,两个地区加起来的GDP占了全国的将近一半。

消费品为主要货源珠三角到长三角的货物种类以电器、服装、配件、日用品为主,其中电器的运输比例最大,为18%,随后分别是服装占12%,日用品和配件分别为11%,其它运输种类如饮料、食品、医药等所占比例均未超过10%(见图1)。

这种货物种类比例与珠三角已经成为全国的电器、服装、日用品等消费品制造基地有关,同时也表明长三角作为国内主要的消费中心,对珠三角的消费品有较大的需求。

具体珠三角的各个城市又有不同的特点。

广州除了本身的服装、鞋业、布匹、电子等专业批发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往长三角外,还因为交通条件便利、汇集了各货运公司总部等原因,成为了珠三角各地运送到长三角的货物的集散地。

深圳以加工制造业的过关货物为主,到长三角的货运量较少。

东莞运往长三角的则以成品服装、电器、电子配件的货物居多。

佛山、顺德的主要是电器、家具、五金、灯饰。

中山、珠海就以水产、服装、灯饰为主。

图1:珠三角到长三角运输货物种类汽车运输价格浮动大部分的制造企业现有的运输方式以汽车运输和汽车快运为主(见图2),其中汽车快运所占比例为49%,汽车运输的比例为34%。

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_曹昱亮

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_曹昱亮

境。

一是出台有关第三方物流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物流业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三是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四是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以推进和引导宝鸡物流企业向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五是建立现代物流管理观念。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管理观念,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应重视供应链管理,建立绿色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观念,根据物流资源状况,优化配置方式,提高物流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3.2 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促进物流服务社会化从国外的运行情况看,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企业创造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

超过60%的世界500强企业认为物流业务应该外包,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以现有物流公司为基础,通过招商融资等形式,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社会化物流企业20户,重点培育3~5个区域性的物流企业,使其成为辐射全国范围的物流龙头企业集团。

通过政策引导,有效整合社会车辆资源,使社会车辆加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链,有效改变货运市场主体 “散小多弱”的状况,形成良性竞争。

3.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逐步完善公路、铁路物流通道,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步伐,争取建设空中物流通道。

同时建立和完善支撑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化带动宝鸡现代物流发展。

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将企业服务网点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构建宝鸡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针对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和引进,多渠道给予资金及设备的支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加强与东南沿海物流业发展较快地区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优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曹昱亮摘 要: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已经被国家列入了整体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剖析当前长三角区域的物流业现状与发展问题,对于人们寻求提高物流业整体水平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模板(3篇)

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全面调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物流业发展现状2. 物流业存在的问题3. 物流业发展趋势4. 政策建议二、物流业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 物流业增加值: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增加值逐年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货运量:我国货运量持续增长,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

2. 产业结构- 运输业:公路运输仍是主要运输方式,铁路、水路、航空运输也在快速发展。

- 仓储业:仓储设施不断完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

- 配送业:配送体系逐步完善,配送服务种类丰富。

3. 区域分布- 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规模较大。

- 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 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三、物流业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存在不足,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 仓储设施分布不均,部分区域仓储设施紧张。

2. 物流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 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 信息化水平低- 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共享困难,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 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实现智能化管理。

4. 政策法规不健全- 物流业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

- 物流行业标准不规范,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四、物流业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物流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物流业将向现代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区域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物流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中部地区物流业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物流业逐步缩小差距。

4. 国际化水平提高- 我国物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我国长三角区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长三角区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长三角区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内容提示:2010 年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迅猛发展,增速加快。

与2009 年相比,江苏、浙江、上海省市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

作为中国的外向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经过2010 年的努力,该地区经济已经实现企稳回升。

当前,长三角地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概况( 一)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2010 年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迅猛发展,增速加快。

与2009 年相比,江苏、浙江、上海省市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二) 港口吞吐量2010 年国际航运市场形势继续好转,长三角地区港口吞吐量继续增高,但增速减缓。

具体来看,该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共计达到33.6 亿吨,比2009 年的29.52 亿吨增加11.2%。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第四次荣膺世界第一; 集装箱吞吐量2905 万标准箱,超过新加坡港50 万标准箱左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2010 年宁波—舟山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314.4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2%,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跃升至国内第3 位,跻身世界第6 位。

二、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特点( 一) 区域物流一体化持续推进2010 年11 月,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回顾了长三角地区一年来的物流发展情况和江、浙、沪区域物流合作及联动发展的新进展; 同时倡议将每年5 月6 日作为长三角物流行业的物流活动纪念日,向社会展示物流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新面貌、新形象,长三角一体化得到进一步推进。

2010 年12 月,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嘉善召开,签署《关于长三角区域海事大通关建设合作备忘录》和《关贸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

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

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

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物流核心区域。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长三角物流圈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长三角物流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长三角地区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各项交通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其次,长三角地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务中的应用。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物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长三角物流企业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物流运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再次,长三角地区加大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力度。

物流园区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和仓储设施,形成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物流服务,满足了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另外,长三角地区注重物流业与制造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加强物流与产业链的衔接,长三角地区实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了整体物流效率和降低了物流成本。

综上所述,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然而,仍然面临着物流服务的标准化、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配送的效率提升等挑战。

长三角地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
物流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三角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长三角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些城市开始建立物流 中心 ,在发展 中向规模化 、社会 化过渡 ,这些 实 践行 为都是基 于一个共 同的认识 ,即物流对促进 区域乃 至国家经济 的发 展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 义,同时区域乃至 国家经济 的发展 也促进 了现代 物 流 的发 展 。 区域物 流伴 随着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 一体化 发展进程 而发展 的 , 在区域物流发展中呈现了如下特点 : 物流发展程度 的差异 性。在 不 同区域 里都有 着各 自独 有 的地 理资 源 、空间资源 、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 ,也正是这些资源 的异 同逐渐 的 划分 出物流业的发展区域。 物流系统的完整性 。现在处于一个信息飞速运转 的时代 ,各区域 间 都根据 自身的特点形成历史和 自身的物流系统 。每一区域 内的物流系统 都会将各 自的物流活动结构相匹配上与之相适应的辅助功 能 ,从而形成 具有 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 的物流系统 。 在众多 的自然优势之 中,对 于长三角 区域物流发展来 说 ,沿海城 市 的港 口是其物流 的最大优势 ,无论是 区域 内的物流往来还是 该区域 与其 他 区域 间的往来 ,甚至是 国际上 的海上物流业务 。长 三角沿海城市 的港 口都有着举 足轻重 的地位 与重要 的贡献 。 在区域 内部 ,为了加强各城 市之 间的联 系 ,公路运输 的建设也 尤为 重要 ,可以说公路建设是 整个 区域物 流发展 中的基础 。无 论是多式 联运 还 是短距 离的配送货物 ,公路 的作用 都是功不可没的 ,尤其是杭 州湾大 桥 的发展 和苏通 大桥 的相继 通车 ,都 为长 三角 物流 发展迎 来 了新 的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各个 区域为 了能 够使 自身发展素质 国际化都在不 同程度的进行经济结构 的革新。企业 间 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 ,使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日 趋频 繁 ,产生许 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 。同时 ,各种资源在全球范 围内进行 重新组合 与 配置 ,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 进程 中最 为 经济合理 的综合服务模式 ,正在全球范 围内迅速发展 。 目前 ,我 国沿海

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

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

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物流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大,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长三角地区由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经济发达的地区组成,交通网络完善,资源丰富,成为了中国物流圈发展的重要区域。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物流服务的优化。

物流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信息系统,提高了物流透明度和效率,缩短了货物的运输时间。

此外,物流企业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提供多样化的附加值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次,长三角地区的物流网络不断完善。

长三角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体系,交通网络密集,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长三角地区物流圈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修建了许多大型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

这些物流园区和中心提供了集装箱、货运、仓储等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物流环境。

再者,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产业不断创新。

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物流服务的创新。

如物流企业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物流服务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同时,长三角地区还推动了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电商物流体系,提高了物流的配送效率,满足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最后,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圈发展面临的挑战也较为突出。

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产业竞争激烈,市场竞争压力大。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物流环境和交通拥堵问题也亟待解决。

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圈发展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加强政策支持和合作共享,推动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物流网络不断完善,物流产业不断创新。

然而,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圈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合作共享,推动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doc 10页)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刘贺物流管理1024班学号25 [摘要]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随之迅速发展。

本文提出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并指出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港口发展1 近年来,现代港口物流在传统港口物流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

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

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

在功能上,现代港口物流不再只具有简单的装卸搬运功能,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运输、仓储等技术,同时还具有运输、中转、仓储、加工包装、分拣、配送、信息处理、保税以及其他各种辅助服务功能,从而使港口从交通枢纽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现状长三角区域指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计16个城市,该区以仅占全国 1.1%的土地面积,6.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近 20%的国内生产总值,近35%的进出口总额,近35%引进外资总额,以及占总数50% 以上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长三角区域被认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好的经济区,加快这一区域的发展,必将带动、牵引和辐射整个华东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2.1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T 字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结合部,是联结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在长江流域与沿海及国外的运输联系中,该区域起着江海陆联运中枢的作用;同时长江下游是长江干流上的深水泊位分布区段,南京以下全年可通航两万吨级船舶,安庆以下全年可通五千吨级船舶,因而本区是长江沿岸与沿海及远洋的部分大宗内外贸易货流中转运输的枢纽地域。

其次,长江三角洲临近西太平洋航线,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西太平洋和亚太地区的转移,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本区将成为长江流域与环太平洋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门户。

2.畅通的集疏运条件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铁路公路网,交通十分便捷。

公路在现已建成的以沪宁、沪杭、杭甬为骨干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正积极推进“321”战略,打造“半日交通圈”。

“321”战略是指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3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长三角都市圈内可以“1 日往返”,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三角的“半日交通圈”。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由沪宁、沪杭、杭甬、浙赣、宣杭、宁芜等铁路组成的国家干线运输网,现有铁路营运里程4366公里。

为配合洋山深水港和浦东机场建高速、杭甬高速、甬金高速、329国道、杭州湾大通道及多条省道公路干线,是萧甬铁路的终点,甬沪宁管线直接服务长江三角洲及其沿线地区,杭甬运河将沟通京杭运河并与长江三角洲水网相连。

在建的舟山市连岛工程将对舟山区域经济和舟山港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舟山市与上海、宁波和杭州及更广泛地区融为一体,经济交往更加便利,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舟山港域以水水中转为主的货物运输结构将得到改善,尤其对推动集装箱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建港条件得天独厚宁波一舟山海域在西侧形成大陆海岸线为主,东侧舟山群岛形成天然掩护,整个海域内口门众多,深水近岸、航道纵横,岸滩未定,淤积轻微,锚泊水域广阔,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和航道资源。

4.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临港布局、国土开发对港口的需求迫切宁波—舟山海域地处我国经济发达、最具发展潜力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前沿地带,宁波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以“三资”企业、独资企业和国内大型重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局面,舟山随着陆路交通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受益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圈的辐射,接受产业转移。

[5]3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特点3.1 从“竞争”走向“竞和”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从港口功能竞争走向物流与供应链竞争是长三角港口群持续、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

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港口群内主要港口之间以及支线港和枢纽港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由“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支线港通过对枢纽港的支持,提高枢纽港的竞争力。

港口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

从战略上来看,长三角港口合作发展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实现:一是对区域内港口的总体布局及市场结构进行合理化规划,协调各方利益,以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等资源重复浪费的局面;二是加强各港在具体分工上的协作,细分货运市场,完善运输功能,减少区域内各港口间的激烈竞争而引发的“内耗”,促进物流在区域内全面畅通;三是壮大合作各方港口的实力,提升整体力量,维护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共赢”的效果。

区域各港口已经意识到合作发展的重要性,局部合作已经开展。

在市场发展和政府推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长三角港口已经有合作发展的端倪。

例如上海的南北两翼港口内部逐渐一体化发展,宁波港、舟山港合并,组合形成宁波一舟山港;苏州也推进港口一体化战略,把张家港港、太仓港和常熟港整合起来,共打“苏州港”品牌。

上海港也与扬州等沿江港口积极开展合作。

地方政府以当前长三角港口市场为导向,积极为长三角港口发展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宁波、南通、苏州、镇江、无锡、常州、泰州、扬州、舟山、台州、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16城市的港口管理部门,早在2006年9月,就共同建立了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建立长效协调合作机制,形成畅通的工作协商、协调渠道。

通过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加强管理资源的共享、交流与互补,促进区域内港口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港口产业与市场的优势集成,城市港口管理部门,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港口管理体制和机制、为长三角港口合作发展搭建平台的有益尝试,对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其目标是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研究长三角集装箱运输体系的建设,适时成立长三角港航企业协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进步。

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是长三角l6个城市港口管理部门,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港口管理体制和机制、为长三角港口合作发展搭建平台的有益尝试,对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其目标是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研究长三角集装箱运输体系的建设,适时成立长三角港航企业协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3.2 形成港口全方位一体化跨区域港航产业结构的市场化整合。

以全球航运中心东移、产业结构大调整这一契机,作好区域港口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形成科学的区域港航产业结构政策。

跨区域的港航产业市场化整合有利于形成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跨区域的港航产业结构的市场化整合有利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形成整体合理的区域港航产业网络,促进区域港口的持续、协调发展。

港口运行与管理机制一体化。

港区企业合作、制度融合趋同,长三角港口企业能够满足跨域经济活动的需要。

当前区域港口合作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是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往往受到区域性局部利益的影响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缺乏系统性、一体化的考虑。

良性的港口竞争合作关系,长三角物流一体化。

无序竞争造成“内耗”。

各港口通过相互问的公平竞争,在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同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市场网络等资源的共享,制定一致的服务技术标准,对外统一打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品牌,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现集体效率,提升长三角港口群的形象和竞争优势,实现长三角物流一体化应加快构建先进的覆盖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长江流域港口航运的实时信息网络,为各方用户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推进长角区域“物流通关一体化”。

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的一体化模式,扩大跨地通关,改变内地企业进出口货物,需要在企业所在地和货物进出口岸两次报关传统做法,进而改善口岸环境,加快长三角物流速度。

因此,当务之急,尽快建立长角港口合作协调机制,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谋求一体化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然选择。

只有加快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才能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又快又好发展。

[6]4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的港口大国,长三角区域近年来受外国投资的快速增加,发达国家继续对该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刺激,港口行业在未来20年中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长三角区域的港口建设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上海港、宁波港和江苏港等一批新建和续建的港口大中型项目进展顺利,港口物流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与城市的社会化物流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分工明确、相互依存的物流协作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更加重视贸易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都更加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新情况,21世纪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共享化、协同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和全球化十二大趋势。

现代港口正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秉承港口传统行业优势,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针对市场差异化和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商务代理,将成为未来的港口经营的一个趋势。

港口物流没有固定的模式,长三角区域港口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供求关系、腹地情况以及港口自然条件等,并依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 ,因地制宜地发展港口物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