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处理统计表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评估的标准与指标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评估的标准与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2a43f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4.png)
心理素质培养
注重应急队员的心理素 质培养,增强其面对压 力和危机的心理承受能 力。
团队协作训练
强化团队协作训练,提 高应急队伍的整体协同 作战能力。
强化应急物资保障
01
物资储备
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所
需物资。
02
物资更新与维护
定期更新和维护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用。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明确改进目标、措施和时间表。
加强培训和演练
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应对能力。
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 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资源建设
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资源建设,提高资源调 配和使用效率。
06
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策 略
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是否 得当,能否有效控制事
态发展。
人员伤亡
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 况,以及伤员的救治情
况。
社会影响
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以及舆论的引导和控
制情况。
恢复重建
事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进 展和效果,包括基础设 施修复、生产生活秩序
恢复等。
03
评估指标
人员伤亡情况
死亡人数
01
突发事件导致的直接死亡人数,反映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处
加强应急演练
演练计划
制定全面的应急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 等。
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进行演练,并做好记录和影像资料留存,以便后续评估和 改进。
演练效果评估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应急 响应机制。
物业突发事件处理程序ppt
![物业突发事件处理程序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314f8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3)积极协助参加灭火的各单位提供要求支援项 目,保障器材的供应。
8、公安消防人员到现场后,管理处所有员工应积极配 合。
1)一律服从火场总指挥指令和调度,消防中心配合 现场指挥工作。
2)工程部人员保证水电设施和消防设施正确、正常 运作。
3)应急分队和消防人员并肩作战进行灭火。
5、接警后,立即通知管理处及公司,并成立临时救火指挥部, 负责救火工作;各部须严格执行各项命令;灭火器材若无法控 制火势,应接装消防栓、水枪,通知总控制室人员启动消防泵
进行扑救。
防火安全责任人名单
1、公司名称或法人名称待定 2、本公司总经理作防火安全负责人 3、本公司副总经理、行政人事部经理、物业管
喷淋头被打碎
(图表说明)
1 监控中 心报警
4 工程部
2
3
当值 现
SBA
6)保持现场通讯联络,以便于疏散抢救。
7)进行火情控制,随时通知消防抢救人员。
2、应急分队接到报警后,在大厦范围五分钟内 赶到现场,特殊情况下,直接调消防电梯到所 需去之楼层,到现场后:
1)迅速侦察火情起因及火势情况:
A、电器起火 -应立即通知消防中心或工程人 员关闭起火区域的电源
B、冷暖器设备系统起火 -应立即通知消防中心 或工程人员关闭起火区域的电源
文字说明
1、楼层手动报警玻璃被击碎后,消防中心立即 有报警回音。
2、接警后立即通知当值SBA。
3、SBA派员工至现场检查。
4、至现场后,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监控中心:
1)在确认是人为损坏时,消防中心应将其复原 并通知工程部进行维修。
2)如发现确为火警,则按火警应急处理程序办 理(如消防系统设为自动系统,应注意消防泵 是否开关,以免误报警而发生连锁动作)。
某公司应急预案统计表
![某公司应急预案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be544f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8.png)
某公司应急预案统计表公司应急预案统计表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本公司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二、应急预案统计1. 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公司已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涵盖了各类突发事件,包括火灾、地震、爆炸等; - 涵盖了不同职能部门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已经进行了预案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进行了优化和修订。
2. 演练统计情况- 演练方式:对各类应急事件分别进行了模拟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防护演练等;- 演练时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大规模演练,其他情况下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小规模演练;- 演练效果:根据演练情况,总结了经验和不足,及时修订了应急预案;- 人员参与:各部门的员工都参与了演练,包括应急人员、安全人员和普通员工。
3. 突发事件统计情况- 火灾:过去五年内发生了5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地震:过去五年内发生了3次地震,造成财产损失,但幸无人员伤亡;- 水灾:过去五年内发生了2次水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爆炸:过去五年内发生了1起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 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 火灾:根据应急预案,成功进行了灭火,并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 地震:根据应急预案,成功进行了疏散,并提供了临时安置;- 水灾:根据应急预案,采取了紧急排水措施,并救护了被困人员;- 爆炸:根据应急预案,成功进行了现场封控和人员疏散。
三、应急预案统计分析根据应急预案的统计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 演练对应急预案的完善非常重要,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修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2. 过去五年内公司发生的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较多,说明这些事件是我们应急预案的重点关注对象;3. 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较好,成功控制了突发事件的扩散并保护了员工的安全;4. 根据突发事件统计情况,可重点关注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加强风险防控。
紧急医疗信息报送制度
![紧急医疗信息报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339d6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0.png)
紧急医疗信息报送制度医疗紧急信息的报送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大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疗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特作以下规定:一、进一步提高对报送紧急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院的医疗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医疗紧急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
认真做好医疗紧急信息报送工作,有利于领导迅速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事件。
各科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医疗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二:紧急信息报送范围和标准(一)事件类1、冲击、围攻医院要害部门,打、砸、抢、烧公共财物的群体性事件。
2、阻挠、妨碍医护人员工作的群体性事件。
3、已动用警力(含武警内卫部队),并在处置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4、参与人数在10人以上或人数虽少但造成较大伤亡的群体性械斗。
(二)案件类1、死亡3人以上或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上的投毒案件。
2、持枪作案或抢劫、盗窃、制造、贩卖、走私枪支弹药及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的案件。
3、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
4、大面积盗窃案件。
5、其他情节恶劣、影响重大的严重犯罪案件。
(三)事故类1、一次死亡2人以上或受伤5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2、一次死亡1人以上或受伤3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3、公共场所一次死亡1人以上或死伤3人以上的治安事故。
4、一次中毒死亡1人以上或中毒人数10人以上的中毒事故。
5、其他重大恶性事故。
(四)灾情疫情类1、保护城市、城镇的重要江海堤防、小(二)型以上水库溃决及可能造成堤坝溃决的重大险情。
2、省内地震预兆、震情及邻近地对我省有影响的破坏性地震。
3、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死亡1人以上的;4、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肺炭疽、非典型肺炎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重大疫情。
5、一类动物疫情、新发现或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情。
XX市教育局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XX市教育局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6b53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9.png)
XX市教育局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全市教育系统紧急突发事件,保障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对本预案处理范围内所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资源,对所涉及的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进行整合,一旦出现紧急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及时应对,保证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第三条本预案所称紧急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在校教职员工、学生的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突发事件,具体包括:1、因自然灾害以及非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地震、水灾、风灾、雹灾、雪灾等;2、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非主观故意的非暴力性突发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漏电、教学楼坍塌、实验室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的伤害事件;3、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暴力性突发事件:不法人员入侵校内实施暴力、不法人员聚众冲击学校、抢劫事件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的暴力性侵害事件。
第四条本预案所称全市教育系统是指在XX市行政区域内,在行政上或业务上归属教育局管理或者指导的中小学、二级单位、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
第五条本预案所称一般事故是指造成两人以下(含两人)、法医学鉴定为十级伤残以下的师生校内轻微伤害事故。
本预案所称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人以上(含一人)死亡或者造成法医学鉴定为十级伤残以上的师生校内伤害事故,以及三人以上(含三人)的群体性紧急突发事件。
第二章机构和制度第一条应急机构1、市教育局成立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处理本预案下的突发事件: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综治办,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陕西保监局关于加强陕西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通知
![陕西保监局关于加强陕西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e52452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3.png)
陕西保监局关于加强陕西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公布日期】•【字号】陕保监发[2011]11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陕西保监局关于加强陕西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通知(陕保监发〔2011〕116号)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各级保险行业协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1〕45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陕西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现将陕西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报送范围和标准保险业突发事件是指与保险业相关的、突然发生的,可能影响或者危及保险业安全稳定运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以及其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认为应当采取应急处理机制的非常态事件。
加强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各类突发事件,有利于维护行业稳定,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促进行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对于转移化解灾害事故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社会稳定,保障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工作投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行业风险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切实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保险公司、各级行业协会应当主动实施报告制度。
下列突发事件,各单位应当及时向陕西保监局报告:1、因发生洪水、台风、地震、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重大火灾、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交通运输等严重事故,或者境外突发性的战争、武装暴动、政权制度变更等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本市辖区、本公司保险财产损失500万元以上或者人身伤亡赔付300万元以上的事件,以及其他与保险有关的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或者社会安全事件;2、发生群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可能引发大面积保险索赔的事件;3、保险公司现金流出现支付危机,或者偿付能力突然恶化可能导致破产的事件;4、保险公司计算机系统发生系统性故障,造成大量客户数据资料丢失,或者导致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事件;5、50名以上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保险从业人员集体上访以及采取其他过激行为,或者虽然不足50人但影响恶劣的事件;6、100名以上投保人、被保险人集体退保或者起诉保险公司的事件;7、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在业务经营或者资金运用过程中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新闻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8、与保险相关的涉嫌非法集资的事件;9、外资保险公司境外母公司出现严重危机,严重影响其在我省境内业务开展的事件;10、保险公司省级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突然集体辞职、失踪、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或者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事件;11、中国保监会《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引》第六条规定的事件;12、其他严重危及保险业安全稳定的事件,以及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者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危及保险业安全稳定的事件。
应急响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应急响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479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b.png)
03 在不同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紧急事件发生率 较高,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
风险评估
01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火灾和交通事故是当前面临的主
要风险。
02
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密度高和交通流量大,风险评
估结果较高。
03
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消防设施和救援力量,风险评
预测模型是利用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对 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在应急响应中,预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 测未来事件的可能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 从而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通过建立预测模 型,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 对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定量预测,提 高应急响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数据分析揭示了应急响应在时间、资源和效果方 面的优化空间,为改进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提供 了依据。
3
研究发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合作在应急响 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相关机制建设和协调 。
研究局限与展望
由于数据来源和方法的限制,研究可能未能涵盖所有相关因素和变量,未 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
01
政府部门
包括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 部门的报告和数据。
社会组织
相关社会组织发布的关于应急响应 的数据和报告。
03
02
媒体报道
新闻媒体发布的关于应急响应的报 道和数据。
监测系统
各种监测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历 史数据。
04
数据采集方法
手工采集
通过人工方式收集数据,如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
估结果也相对较高。
05
应急响应策略建议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87aa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7.png)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切实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涉突发事件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部门和子公司向公司安全生产部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四条突发事件的报告应遵循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原则。
报告内容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及后续处置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第五条凡发生下列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应及时上报:(一)火灾或其它不可抗力引发的突发事件;(二)交通事故、盗抢等严重事件;(三)相关工作引发的、扰乱办公秩序等群体性事件;(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施工人员伤亡,因施工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而引发的突发事件;(五)传染性疾病、食品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六)其他影响员工健康、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事件。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地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承担信息首报任务,突发事件发生的部门或子公司有责任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部门或子公司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报告责任,负责具体组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第七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各部门或子公司应保持联系,及时、主动的报告突发事件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等,在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前,续报工作实行日报制,事发地有责任每天下班前向公司安全生产部进行终报。
第八条突发事件发生部门或子公司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突发的现场处置;负责落实突发事件后的应急恢复及整改措施的落实工作。
第九条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公司各类突发事件的统计、汇总及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执行,负责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管理规定
![突发事件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7380cd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5.png)
突发事件管理规定1.目的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降低经营管理风险,减少公司及顾客损失,维护公司信誉及顾客利益。
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3.职责3.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
并持续跟进事件落实情况直至事件关闭。
3.2 公司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判定突发事件的性质,并根据判定结果组织召集事件评审会。
提出突发事件处理和指导意见。
3.3 公司品质管理负责现场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3.4 管理处经理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协助处理。
审批纠正预防措施、督促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3.5 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协调处理、控制,制定并落实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4.1定义突发事件:打破正常的管理或服务秩序,意外发生的具有一定影响或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4.2突发事件的分类:秩序维护类:治安:报警(周界、居家)、抢劫、盗窃、斗殴等;消防:易燃、易爆、危险品泄漏;居家火警、车辆着火等;交通:交通堵塞、车辆冲卡、凭证丢失、车辆损伤等。
设备类:房屋;设施、设备类;机电类;停电、停水、电梯困人等;其他类:服务缺陷、公共传媒类突发事件等:灾害类:酷热、严寒、暴风雨、沙尘、地震等;伤病类:疫情、中毒、危病、受伤等;事务类:媒体报道、群众集会、客户纠纷、扰乱办公等。
4.2.1一类质量事故:公共媒体负面报道,负有管理责任的火灾,员工盗窃客户财产,员工与客户打架,员工集体脱岗,负有管理责任的客户群诉,10000元以上的赔偿责任,经政府机构鉴定属人员重大伤残或非正常死亡的事故等。
4.2.2二类质量事故:管理区域发生的入室盗窃案(以户为单位),汽车被盗,5000元以上的赔偿责任,其他由公司确定的对公司声誉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等。
4.3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控制4.3.1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原则4.3.1.1及时性:事件发生部门应在24小时内将信息传递到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分管副总处。
如发生一类质量事故,须即时以电话的形式报公司,并按要求必须及时填写《突发事件记录表》。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a5b5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9.png)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生产安全事故,为事故的产生和再次发生寻找解决办法,以达到事故预警、事故预防、事故控制和生产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统计要求1. 统计范围:所有生产安全事故都应纳入统计范围,无论事故大小和严重程度。
2. 统计内容:统计内容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影响等。
3. 统计方式:统计分为日统计、周统计、月统计和年统计四个层次。
日统计主要针对当天发生的事故进行即时统计,周统计主要针对当周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月统计主要针对当月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年统计主要针对全年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
三、报告要求1. 报告时限:生产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报告时间应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
2. 报告方式:报告主要通过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方式进行。
口头报告主要适用于事故发生后需立即采取措施或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书面报告主要适用于对事故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3.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的原因分析、伤亡情况、财产损失以及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等。
四、调查处理要求1. 调查方式: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采用现场调查、调查问卷、事故模拟和事故重现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2.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前的预警机制、事故发生时的人员行为、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事故的原因、事故后的处理方式以及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等。
3. 处理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及时进行整改措施。
五、制度评估和改进1. 评估方式: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员工反馈和管理层评估等方式进行。
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模板(一)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卡(试行)(正面)【模板】
![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模板(一)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卡(试行)(正面)【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67258ddcc17552706220860.png)
附件2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模板(一)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卡(试行)(正面)__次)一、基本情况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 年___月___日填报人:联系电话: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类别:1、传染病;2、食物中毒;3、职业中毒;4、其它中毒事件;5、环境卫生;6、免疫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反应;7、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8、医疗机构内感染;9、放射性卫生;10、其它突发公共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等级:1、特别重大;2、重大;3、较大;4、一般;5、未分级;6、非突发事件事件发生详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信息来源(接到事件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诊断:诊断时间:___月___日订正诊断:诊断时间:___月___日二、事件信息事件波及的地域范围:______________新报告病例(伤员)数:新报告死亡数:排除病例数:累计报告病例(伤员)数:累计报告死亡数:事件发生时间:月日时;接到报告时间:月日时首例病人发病时间:月日时;末例病人发病时间:月日时主要症状(可多选):1、呼吸道症状;2、胃肠道症状;3、神经系统症状;4、皮肤粘膜症状;5、精神症状;6、运动系统症状;7、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事件概况(事件的性质、原因、主要临床症状或病例定义、流行病学调查意见、实验室诊断结果、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处置效果、下步工作计划及建议等。
可另加附页)填卡说明及要求(背面)事件名称:本起事件的名称,一般不宜超过30字,名称一般应包含事件的基本特征,如发生地,事件类型及级别等事件类别:在作出明确的事件类型前画“√”事件等级:填写事件的级别,未经过分级的填写“未分级”,非突发事件仅适用于结案报告时填写事件发生详细地点:事件发生场所所处的详细地点,越精确越好。
劳动保障监察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劳动保障监察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1f010766edb6f1afe001f23.png)
劳动保障监察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一) 人社统LI1号表1.劳动保障监察结案数:指报告期内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件数。
一个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涉及多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按一件案件统计。
2.案件分类:同一案件涉及多类违法行为的,分别计入有关案件分类。
其中,涉及多种其他违法行为的,按照涉及的其他违法行为的种类数计入其他类。
3.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内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章制度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4.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件数。
5.使用童工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6.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7.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8.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数。
9.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和违法最低工资规定的案件。
10.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数。
11.职业介绍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职业介绍机构、其他单位或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数。
12.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类案件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数。
突发事件预案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预案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3edcf15022aaea998f0fbe.png)
一、盗窃、匪警应急处理程序1、在执遇到(或接报)公开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咂、抢、偷勤中等)强行索取或毁坏管理处和业主财物或威胁业主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时,要切实履行保安员职责,迅速制止犯罪;2、当发生突发案件时,要保持镇静,设法制服罪犯,同时立即通过通讯设备呼叫求援;3、受调遣的保安员在听到求援信号后,要立即赶到现场,监控室/保安通知各岗封锁出口,然后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4、若犯罪分子逃跑一时又追捕不上时,要看清人数、衣着、相貌、口音、身体特征、所用交通工具及特征等,并及时报告管理处,重大案件要立即拨“110”电话报警;5、有案发现场的(包括偷盗、抢劫现场)要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任何东西,包括犯罪留下的一切手痕、脚印、烟头等,外人一律不得进入现场;在公安机关人员未勘查现场或现场勘查完毕之前不得离开;6、记录业主所提供的所有情况,记录被抢(盗)物品及价值,询问住户是否有任何线索、怀疑对象等情况;7、若是运行过程作案,没固定现场地,对犯罪分子遗留下的各种物品、作案工具等,应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提取,放进塑料袋内妥善保存交公安机关处理,切不可将保安人员或其他人员的指纹等其他不良痕迹留在物品上;8、事主或现场如有人受伤,要立即设法尽快送医院抢救并上报公安机关;9、保安领班做好现场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报监控中心。
、跑水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1、当值各岗保安员如发现水浸事件,应立即将出事地点和情况报告主管,同时尽快采用就近的防水设施(沙包)保护好受浸楼层各电梯口,以免电梯受损。
2、当值领导接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组织抢险。
3、设法查明浸水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阻截措施。
如水浸是来自小区外的暴雨洪水,应当在各低于水位的出入口使用备用拦水闸板和沙包;如水浸是来自市政地下水反溢,应当暂时将反溢的地下水道通往单元入口封闭,并用排水泵将积水抽排出外;如水浸来自机管设施的损坏或故障,应当先关闭控制有关故障部位的水掣或供水泵。
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含表格)
![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282be835aaea998fcd220e0b.png)
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实现环保部门和环境风险源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和环境风险源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申请、受理、审查、登记、归档等工作。
未按规定编制、评估应急预案的,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保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管理原则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遵循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备案范围及对象各级环保部门编制、修订的环境应急预案应予备案。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源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品的环境风险源单位,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源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源单位,其编制、修订的环境应急预案应予备案。
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体性活动有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主办单位编制的临时环境应急预案应予备案。
第五条申请对象和期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按照《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估要求组织开展评估,在其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20日内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应按照《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估要求组织开展评估,在其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45日内,报所在市(州)环保部门核查后送省环保厅备案。
省重点监控企业、涉重金属企业、涉尾矿库企业以及其它重点环境风险源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应按照《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估要求组织开展评估,在其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所在县(市、区)环保部门核查后送市(州)环保部门备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模板(2篇)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模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8976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4.png)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模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处置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防止重大传染病疫情通过客运班车及司、乘务人员、乘车旅客等途径传播流行,保障广大旅客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广大旅客安全运输和应急物资及时运输,维护正常的交通客运秩序,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根据黑交发《____下发____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____》精神,结合客运总站实际情况,制定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____)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本应急预案所称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确定的传染病疫情。
本应急预案所称交通卫生检疫是指根据《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对车船、港站、客运人员和货物等实施的卫生检验,紧急卫生处理,紧急控制,临时隔离,医学检查和留验以及其他应急卫生防范,控制,处置措施。
本应急预案所称检疫传染病人、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是指____确定并公布的检疫传染病的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本应急预案所称乘运人员是指客车上的所有人员,包括车辆驾驶员和乘务人员、旅客等。
一、____交通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务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在确保控制重大传染病病源传播和蔓延的前提下,做到交通不中断、客流不中断。
二、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成立加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___机构1、____机构主要任务(1)落实____、____、____部、省厅及市委、市政府、市交通____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指导、协调全市交通客运系统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工作。
(2)负责制定全市客运系统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研究并进行重大工作部署。
医院急诊突发应急事件的病人数量统计与数据分析
![医院急诊突发应急事件的病人数量统计与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d518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6.png)
04
应急处理情况分析
应急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估
应急处理措施
医院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紧急救 治。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医疗资源的及时调配。
效果评估
通过对应急处理过程中病人救治情况、医护人员响应速度、资源调配效率等方 面的综合评估,发现应急处理措施总体有效,但仍存在改进空间。
统计范围
统计范围包括所有因突发事件而到急诊部门就诊的病人,包括轻 伤、重伤、危重等不同病情等级的病人。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也可以对特定类型的事件或特定时间段的病人数量进行统计和分 析。
02
病人数量统计
总体病人数量
总病人数量
统计急诊突发应急事件期间接收的所有病人总数。
性别分布
分析病人性别比例,了解男女病患的分布情况。
关注特殊人群和地区
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和特 殊地区(如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等)的 急诊突发应急事件应对策略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 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年龄分布
统计各年龄段病人数量,分析病患年龄结构特点。
不同科室病人数量
各科室接收病人数量
分别统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等科室在应急事件期间接收的病人数 量。
科室间病人数量比较
比较各科室接收病人的数量差异,分 析不同科室在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时的 压力与负担。
不同时间段病人数量
01
每日病人数量变化
统计应急事件期间每日接收的病 人数量,观察变化趋势,分析病 患数量的波动情况。
80%
重度病情
少数急诊病人病情严重,生命垂 危,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和治疗, 如重度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外伤 等。
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表
![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4f4134a9bed5b9f3f80f1c01.png)
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表单位:(盖印)
、预案体系
说明:各县(市、区)填报全部表格内容,有关单位填报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内容,要如实填写, 如没有则填“无”或“0”,表格内不得空缺。
、应急避险场所
说明:不够填写,可另附页。
2 、不够填写,可另附页。
(一)2009年1-10月份应急演练情况
说明:各县(市、区)填报表格的全部内容,有关单位填报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内容,要如实填写, 如没有则填“无”
或“0”,表格内不得空缺。
(二)2009年1-10月份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写,如没有则填“无”或“0”,表格内不得空缺。
2、不够填写,可另附页。
(三)2009年1-10月份其他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说明:1、各县(市、区)填报表格的全部内容,有关单位填报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内容,要如实填写,如没有则填“无”或“0”,表格内不得空缺。
2、不够填写,可另附页。
五、应急管理宣教和培训
说明:各县(市、区)填报表格的全部内容,有关单位填报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内容,要如实填写, 如没有则填“无”
或“0”,表格内不得空缺。
六、应急管理专家组
填表人: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