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第二次课程改革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胜利(1953年7月,停战协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据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必须为总路线服务。

当时的教育现实:小学,1952年追求规模扩大,师资校舍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扩招:03年临沂师范学院的双月湖校区,原先的沂蒙学院。教学后勤分工而治)。中学教育质量同样

不高,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升学风激化(和我们目前大学情形相似)(1953年高考平均每科成绩不足40分的占46﹪,20分以下的占23﹪)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1953年1月召开的大区文教委员会主任会议和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两次会议确立了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

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提出: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毕业后,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升学还只能是一部分。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明确指出:“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其它建设工作”。

小学五年一贯制实施遇到困难,1953年8月《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1955年9月,根据四二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课时安排上,一二年级的体育、六年级的自然周课时增加,总授课时数减少。体现了生产劳动、体育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另外,还为农村小学增设“周会”,进行农业常识教育。中学:数学取消高三的解析几何,自1954年秋季,初中一律不设外语科(原因不清),另在初中增设实习科,总课时减少,体现了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教学大纲以苏联为蓝本,编入大量的苏联文学(原因:苏联文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学,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范例),教学方法上,凯洛夫的教育学“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成为普遍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于1956年基本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且“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这一轮课程改革也于1957年初结束。这一时期的课改存在的问题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三)1957—1965年第三次课程改革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毛的夸大化估计,这样由此萌发的“培养一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紧迫感,构成了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背景。另外,可能还与1958年,经济建设中的“大跃进”氛围有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教育领域多快好省的盲目冒进。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周密部署下,又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新浪潮。

下放课程权力,中小学教科书由各省市自治区组织力量编写;根据当时国家领导反映学制

年限长,水平低,不适应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问题,1958年9月起,缩短中小学学制实验,1960年,人教社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原来12年的内容压缩到10年。(教材特点:贴标签方式生硬增加与本科知识无关的政治内容,有的地方甚至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入选语文课本;教材编写以生产为纲的编写方法;年限缩短,内容删减,降低了教材的系统性)。教学方法上,“也应贯彻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和能者为师原则下的“三老教学”(老工人,老贫农,老红军)

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这样,课程改革大跃进。上一阶段的调整,随着其发布而毁于一旦。受其影响,中小学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大大超过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标准,有的学校几乎已生产劳动代替正规的教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在教师中开展“拔白旗”“插红旗”和自觉革命,向党交心的运动;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等方式,一度出现简单粗暴,宁左勿右的错误。

1960年后,中央对大跃进反思,从1961年开始,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1963年3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强调中小学必须根据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地方和学校不得任意修改,为发展学生的志趣才能,高中阶段可根据学校条件开设选修课。教科书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学者科编写教科书,经教育部审定后可推荐全国使用。除此之外,各省市自治区可自编作为补充的乡土教材。

196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在小学方面,与1957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在课程具体设置上有很大变化:语文、算术、音乐的周课时有所增加,每年授课周数和总课时数上也分别有所增加。此外,该计划还强调小学如具备条件可开设外语。在中学方面:一是在初中开设外语课程;二是在高中三年级开设了选修课,每周2—5节;三是在课时方面,根据中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的指示,新计划适当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要求,增加了周课时;四是每学年上课周数略有增加。总的来看,新的教学计划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重新重视了知识学科。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双基”的掌握和训练,再次复归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材方面,针对“教育革命”中各地自编教材以“生产为纲”、打乱学科体系、削弱基本知识的缺点,1960年10月,教育部组织编写全国通用的十年制统编教材,中小学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1963年秋,各科教材陆续出版。

1964年前后,“教育革命”的宣传与实践波澜再起。随着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极“左”错误思想的发展,毛泽东又做出了资产阶级机知识分子依然统治着我们学校的估计,阶级斗争的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